重庆菜汤圆馅做法,重庆菜汤圆馅做法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29 0
这样做出的汤圆色香味俱全,操作也简单,什么馅儿自己说的算

汤圆的 *** 在全国各地都基本一致,用糯米粉和面,包入做好的各式各样的汤圆馅(四川叫汤圆心子),最常见的就是黑芝麻馅、花生馅、红糖馅等。全国各地也有一些知名的汤圆品牌和知名品种,比如比如宁波汤圆、四川成都的赖汤圆、重庆山城小汤圆等,四川的广安一带,还有吃肉汤圆的习惯,也非常有特色。现在是一个讲颜值的时代,汤圆不光要做的好吃,还要好看,给大家介绍一款雨花石汤圆,大家可以尝试在家做一做,既好看又好吃。

1、原料:

(1)、皮坯原料:糯米粉900克、澄粉100克、可可粉50克、黄色素50克

(2)、馅心:甜馅400克

二、 *** 步骤

1、面团的调制:将糯米粉、澄粉加沸水烫成白色面团,用湿布盖上。分别取1/4加可可粉和黄色素调成咖啡色和黄色面团,用湿布盖上。

2、生坯的成形:将三色面团分别擀成面皮,叠在一起,擀开,再叠,成为雨花石汤圆面团,搓成长条,揪小剂捏成窝窝头形。在凹坑内添满馅心,捏严,团圆成雨花石汤圆生坯。

3、成熟:煮锅内加清水烧沸,下入汤圆生坯,煮熟即成。食时盛入装有白开水的小瓷碗中,好似一碗真雨花石。

三、质量控制点

1、调团:要注意面团软硬度,过硬会使面皮包馅时易裂,注意染色坯团的比例,最多1/4,过多会使皮坯花纹太乱。

2、制皮、成形:要注意皮坯堆叠次数最多3次,以免乱色。

3、成熟:注意煮制火候与时间,过大和过长易造成制品表皮烂掉。

四、 质量标准

1.色:表皮色彩绚丽,晶莹圆润。

2.味:味甜可口。

3.形:形似雨花石,美观精巧。

4.口感:粘软滋润。

日均卖出6000+份!超足馅料!一甜一咸这两种汤圆,你喜欢哪种?

今年,叮咚买菜推出了多款黑芝麻馅汤圆。其中,有和三全联名的大黄米黑芝麻汤圆,也有小众特色品牌,如宁波老字号“缸鸭狗”经典的宁波汤圆,都成为平台上近期的爆款。

同时,叮咚买菜还推出了适合中老年群体、讲究低糖饮食的年轻群体的无糖黑芝麻汤圆,让他们在享受这一传统美食的同时不必再有心理负担。

此外,还推出了兔年限定的“福兔芝麻汤圆”,粉萌的造型为元宵节餐桌增添更多的乐趣,深受许多年轻用户和有娃家庭的喜爱。

除了“顶流”黑芝麻口味,北京用户还喜欢传统的花生汤圆;

华南地区消费者更多会选择当地传的统品牌,口味则偏好蛋黄流沙;

重庆和成都用户的选择更为年轻化,愿意尝试玫瑰豆沙、红糖、坚果等特色口味的汤圆;

而包括上海、苏州、杭州等在内的华东用户餐桌上,则既要“甜”,也要“咸”,除了传统甜馅,人们还喜欢吃以鲜肉为馅的咸汤圆。

为此,

叮咚买菜自有品牌良芯匠人

也在华东地区研发推出了

一甜一咸两款大汤圆,

个头约是普通小汤圆的4倍,

还有30%的超大馅含量。

甜口的“手工黑洋沙大汤圆”芝麻香味浓郁、糖油比例合理,香甜不腻。

另一款“手工荠菜肉大汤圆”则选用了传统水磨糯米粉,特制出猪前腿肉和新鲜荠菜的7:3黄金比例,咸鲜清香。

据介绍,

两款汤圆平均日销量超6000份,

成为华东地区多个站点的抢手货。

除了汤圆,

南方地区的酒酿、八宝饭

等应节应季食材的销量

也在稳步提升。

记者:黄小清

资料:叮咚买菜

编辑:路景斓

重庆美食:一碗撩拨心弦的山城小汤圆,让你回味“爱”的味道!

山城小汤圆是一道重庆市的特色传统小吃。以其小巧玲珑、皮薄馅大、香甜滑糯而著名。

以皮薄馅多闻名的山城小汤圆,并不是重庆土生土长的美食,而是由一位名叫余国骅的杭州人所创。


01 在你们的记忆中汤圆蕴意是什么?


汤圆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年味,是很多人藏在记忆中的幸福滋味。


在麻辣当道的重庆美食界,山城小汤圆能够胜出,首先在于味道。


一碗汤圆,真正的好味道在哪里呢?是汤圆里的那份情怀与回忆。小小汤圆,承载着很多人儿时最美妙的回忆。


02 山城人为什么爱吃汤圆?


一般大家愿意将小汤圆当作甜食来吃,而且糯糯的口感,得到了众多人喜欢,咬起来同样比较有嚼劲。


因此让不少人爱上了,汤圆甜美的口感,适合每个季节来吃,味道上总是让人爱上的。


当然汤圆的味道是相当美妙的,再加上独特的烹饪技巧,从而让大家爱上了。


来重庆不来碗汤圆就白往山城一趟,所以来重庆就来吃一碗山城小汤圆吧!


谁说元宵节的汤圆只能煮着吃?在重庆还能炒着吃、吸着吃、换着花样吃

为迎接元宵佳节,各商超张灯结彩的热闹景象。重百新世纪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14日19时讯(记者 董进 佘振芳)明(15)日便是元宵佳节了,作为中国人传统的重要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会盛上一碗碗香甜可口的汤圆或元宵。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重庆各大商场超市了解到,近几天,汤圆的销量持续上升;而在各电商平台上,广州酒家、思念、五芳斋、缸鸭狗等老字号品牌的汤圆也都在热卖。

可爱的虎纹汤圆,吸引了不少顾客购买。盒马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芝麻汤圆占据绝对C位

如今,汤圆的口味五花八门,但黑芝麻汤圆,依旧以销量之一的成绩,牢牢霸占汤圆界的一哥地位。

来自京东的数据显示,2022年元宵节前,重庆用户购买的黑芝麻、豆沙等传统口味汤圆的销量占比56%,鲜花、水果、咸蛋黄等新口味汤圆的销量占比44%。无糖、木糖醇等健康口味、鲜花口味汤圆的销量增长超过了100%。

单口味的汤圆商品中,黑芝麻、黄米、花生汤圆成交额更高;其次是巧克力、豆沙、无糖汤圆,新口味汤圆获得了重庆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许多人选择自己动手做汤圆,糯米粉、黑芝麻、红豆沙等汤圆馅料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00%。从消费变化来看,无糖汤圆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倍,桂花汤圆销量同比增长超过9倍。

“吸着吃汤圆”成为今年元宵节年轻人的新时尚。饿了么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汤圆还能炸着吃、吸着吃

除了汤圆口味的多元化,如今汤圆的吃法也在不断变化中。

今天,饿了么发布了《2022年元宵节汤圆消费趋势报告》。报告显示,饿了么上汤圆奶茶热度正在迅速蹿升,“吸着吃汤圆”成为今年元宵节年轻人的新时尚。

今年元宵节,饿了么与蜜雪冰城、和气桃桃等品牌联名,推出汤圆奶茶新品——这种用喝奶茶的方式“吸溜溜”地吃汤圆。据“和气桃桃”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创新吃法,靠近传统文化,同时拓展新的销路,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体验。

在南坪商圈,记者注意到,下午茶的汤圆奶茶订单比较多。“感觉比较好奇,就下单尝一下。”95后消费者罗霞觉得,这种汤圆吃起来不会腻,而且口感上更好。

据了解,今年盒马将贵州当地酸菜炒汤圆带到了多地门店,这道酸菜炒汤圆比较考验工艺,需要先将芽菜肉末汤圆放入油锅炸至金黄,再与老酸菜一起翻炒,汤圆外表的酥脆与酸辣的酸菜融合,外层咸香酸辣,内里甘甜软糯,一口下去,油花四溢,香味四溢。

元宵节当天,盒马会在重庆部分门店,安排汤圆师傅现场教顾客包汤圆、煮汤圆。

贵州的酸菜炒汤圆。盒马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预计今明购买量将达到高峰

重庆菜汤圆馅做法,重庆菜汤圆馅做法-第1张图片-

根据叮咚买菜数据显示,2月10日以来,各类汤圆的购买量就开始逐日上升,日环比增长在15%以上,预计将于2月14-15日达到高峰。而盒马工坊相关负责人梦笛表示,今年元宵节,盒马在售的汤圆和元宵种类多达200款,丰富的品类也调动起消费热情,同比去年,今年元宵节前汤圆销售增长了一倍。

在永辉超市各门店,为迎接元宵节,加大节日产品巧克力、糖果、元宵、汤圆的备货,并推出了满减、单品等促销活动。为增添节日气氛和购物乐趣,永辉门店和永辉生活APP还将同步举办趣味猜灯谜活动,线下猜中得惊喜礼品,线上猜中赢现金券。

为了充分满足顾客元宵节对汤圆的需求,重百新世纪超市加大备货力度,物流大仓备货元宵节各种畅销品,并要求厂家尽可能做到一日一送,销售好的门店准备一日两送。

据重百新世纪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元宵期间,汤圆水饺预计将销售16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0%,部分门店还将安排汤圆试吃,增加顾客互动,提升节日气氛。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元宵江湖故事:细说各地咸口派与甜口派的对决


如果说“腊八”拉开了过年的序幕,那么,元宵节将为春节画上圆满的句号。元宵节又称作上元节,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堪称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


但是你知道吗?元宵节是古代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一个。汤圆除了有甜有咸,还有不是圆形的。这些都是咋回事?

元宵节的由来

正月也称为「元月」,同时,古人称夜为「宵」(例如大半夜里加餐叫「宵夜」),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之一个月圆的夜晚,所以称这天为「元宵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宋】欧阳修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历代诗词中,为啥有不少诗篇借元宵节抒发爱慕之情?

《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周迅饰)在元宵节“一见薛绍误终身”。

原来,在古代,平常女子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唯有元宵节是被允许结伴出来游玩,夜里赏花灯正好是一个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猜谜语顺便为自己物色对象。

所以,元宵节往往被认为是中国古时的情人节

古代的元宵节咋过?

赏花灯

南宋伊始

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求福的礼仪活动。为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张灯结彩的景况,开始从深宫禁苑走向民间。

唐代

唐代的灯市规模很大,花样繁多,金光璀璨,极为壮观。时间则是“上元前后各一日”。

明代

云霄灯市时间延长到从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成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

清代

满族入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则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清末。

猜灯谜

南宋时就已形成的习俗。每逢元宵节,挂起彩灯,燃放烟火,后来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彩灯上供人猜。

走百病

古时,元宵节还会“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成群结队出门,上城头、摸门钉,见桥必过,祈祷祛病延年。

舞狮子

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每逢元宵佳节或 *** 庆典,民间都以狮舞来驱邪镇妖、保佑平安。

狮舞分南北派。北派“武狮”配以京锣、鼓、绣球等逗引瑞狮。南派“文狮”表演更讲究表情、抖毛等。

耍龙灯

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祈盼新的一年有好的兆头。

踩高跷

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表演者以长木缚于足行走,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是古代人为采集树上的野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吃元宵

元宵俗称“汤圆”“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元宵,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吃。

据史书记载,吃元宵的习俗最早见于唐五代,形成于宋代。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元宵的“江湖”

元宵、汤圆,傻傻分不清楚?

一般来说,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那么,汤圆和元宵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北方“滚”元宵

元宵在 *** 上要比汤圆繁琐得多:首先需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然后再过水,继续放回笸箩内,反复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由于 *** 工艺不同,元宵比汤圆的口感要粗一些。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跟糯米面粥似的,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

南方“包”汤圆

汤圆的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

各地特色大比拼 你家乡吃甜吃咸?

尽管元宵和汤圆的风格迥异,但其内涵依旧饱满,各地的的元宵和汤圆都值得人们从里至外一一细品。

甜口派

北京·元宵

北京的元宵 *** 时,先将核桃仁、金糕丁与面粉、白糖、瓜子仁一起放入盆中加入适量凉水拌成馅,再制成五分见方的馅块,放在通风处晾二十四小时。将馅块过凉水,放入糯米面中滚动,再在凉水中蘸一下放入糯米面中滚动,如此四到六次,使糯米面全都沾在馅块上,并且表面圆滑,磕碰不裂,即成元宵。

天津·钙奶汤圆

这个钙奶汤圆和AD钙奶没有任何关系。是传统津门小吃之一,外皮黏糯滑软却不粘牙,内馅由牛奶、椰浆和糯米糅合而成,带着一股柔和的奶香味。非常符合现在年轻群体喜爱的网红食品配方。

山东·芝麻枣泥汤圆

山东用枣泥做成的汤圆向来为人所爱,大红枣煮熟去核擦成泥,然后再将猪板油去膜用刀拍碎,将红枣泥和上砂糖搓成馅心,和水磨糯米粉做成汤圆。

为了让它的滋味变得更加丰富且富有变化,人们通常还会将芝麻炒熟,和白细砂糖研成细末,吃汤圆时可在白糖芝麻末中蘸一下,油润软绵的同时,便又多了层香脆的口感,很是奇特。

广东潮汕·鸭母捻

鸭母捻是潮汕传统名小食。鸭母捻的馅有四样,即绿豆馅、红豆沙、芋泥、芝麻糖,放在白糖水中煮至浮上水面即熟。传统卖鸭母捻每碗三粒,每粒的馅各不相同。

虽然取名叫“鸭母捻”,但是它在原料上和鸭没有半点关系,只是因为呈椭圆形的汤圆浮在汤上像鸭子在水上漂。

重庆·凌汤圆

重庆凌汤圆是选用上等的糯米粉加水揉匀,包上用芝麻、白糖、化猪油配制的馅心。重庆汤圆的特点是香甜滑润,肥而不腻,糯而不黏。

上海·擂沙汤圆

上海的擂沙汤圆,已有70多年历史,旧时是先用一只内壁带有梭形纹路的缸瓦土沙盆,再用一根质地坚硬的石榴木作为磨粉浆的“擂浆棍”,往沙盆中放入炒香的干豆,如花生、芝麻或黄豆,干磨出碎末粉状的“香沙”。最后,煮熟的汤圆在“香沙”里滚来滚去,于是黏黏的糯米丸子粘满了盈香扑鼻的“香沙”,故名为擂沙汤圆。

四川成都·赖汤圆

上世纪初简阳人赖源鑫到成都挑担卖汤圆,因其汤圆质好、味美,人们称做“赖汤圆”。该汤圆选用上等的糯米粉加水揉匀,包上用芝麻、白糖、化猪油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的特点是香甜滑润,肥而不腻,糯而不黏。

江苏南京·雨花石汤圆

“雨花石汤圆”是一款创新的潮州小食,它的构思十分奇特,在汤圆的糯米皮中加入可可粉,使包起来的汤圆呈现条理清晰的雨花石石纹。制法上,它采用四种汤圆馅,不同馅在汤圆上均做有记号。

浙江宁波·猪油汤圆

猪油主要被融入了馅料中,最常见且最经典的则是黑芝麻馅,将质纯、新产的黑芝麻淘洗干净,沥干炒熟,再筛尽壳皮,与切碎的猪板油一起,搓成馅心。

这种汤圆的做法较为特别,需要先放入沸水中,轻轻推动,等之一次浮出水面再加入少量水,通过这样的“水漂”,再盛出来食用。传统的做法则再放入一些桂花,增添其香味,要开皮后,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滑糯而香甜。

广东·四式汤圆

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4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4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4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特点是软滑细腻,4种味道各异。

湖南长沙·姐妹汤圆

长沙姐妹汤圆是以糯米、大米磨浆,取粉制皮,用枣泥、白糖、桂花做馅。其色泽雪白、晶莹光亮、小巧玲珑、香甜味美。

云南·镇雄汤圆

汤圆,顾名思义应该都是圆的。镇雄汤圆却不是圆的,镇雄汤圆是“三角体”,因为镇雄汤圆有三个角,前后却不是平面,而是鼓形的,像小鹅儿的腹部。

这是因为古时人们常常把对自然的敬畏寄托在神话人物的身上,镇雄多山,世代繁衍生息于此的百姓大多靠山吃山,人们为了求得风调雨顺、山间物产丰腴,往往在辞旧迎新的春节,捏制山形汤圆,作为供奉山神的祭品。

海南·鸡屎藤汤圆

鸡屎藤为叶类蔓薯植物,生长在热带潮湿的灌木丛之下,能够入药,民间叫土参。这种植物又能 *** 风味美食。

鸡屎藤汤圆是三亚地区富有特色的风味小吃。首先把鸡屎藤蔓、叶切成碎条,接着随着浸软的糯米一起碾(或舂)成粉末;然后拌上适量的水掐成大小直径为1厘米的汤圆;最后放入滚烫的水中煮,待汤圆熟了,才放入适量的砂糖,美味可口的鸡屎藤汤圆就做好了。

港式·够姜汤圆

“够姜汤圆”的糖水以姜汁熬制,清淡透彻,但鲜辣的姜味似乎嵌到了薄皮的汤圆里,而一咬开,内馅里自磨的芝麻蓉便肆意流出。

咸口派

广东&上海·鲜肉汤圆

鲜肉汤圆是一道广东的传统小吃。也是上海及华东人民常见的传统食物。糯米经过熬煮氽炖烩焖法 *** 而成。色白皮薄,软糯馅鲜。

入口时轻轻咬一口,慢慢嗦出里面汤汁,再咬下一大口,肉馅与糯米皮随着鲜美的汤汁一起滑入胃中,咸咸的,回味无穷。

四川·心肺汤圆

四川彭水县的风味小吃,以糯米粉制皮,将豆腐干、冬菜切碎,用猪油炒后制馅,煮熟配上卤煮的猪心、猪肺及多种调味料而成。食用时,再调以葱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鲜香可口。

贵州兴义·鸡肉汤圆

鸡肉汤圆在习惯了甜汤圆的人眼里,是有些稀奇的。兴义的鸡肉汤圆以鸡肉为馅儿,内灌鸡汤,并附上花生酱。异常鲜美,别具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浙江·东阳汤圆

东阳汤圆的原料是由“八月米”研磨而成的糯米粉,馅料一般由猪板油熬成的脂油壳、东阳盐卤烤豆腐、烤土鸡蛋、火腿肉、子葱等组成。

台湾·菜肉汤圆

在遍地是甜味汤圆的情况下,菜肉汤圆这种咸口味的便显得物以稀为贵。所谓的菜肉汤圆,无非用的是类似于饺子的馅料,如猪肉、姜末、芹菜、春笋等等,将其腌好搅拌均匀,做成馅,再和面团一起,做成汤圆。其味咸香爽口,且有黏性,别有一番风味。

广东江门·咸汤圆

江门咸汤圆的馅不是包在汤圆里面,而是将糯米粉加入适量的温水搓成大粉团后,揪出大小合适的小粉团搓成小汤圆,材料煮汤底。一锅咸汤圆好吃与否与汤底有很大关系。

甜咸皆备派

江苏苏州·五色汤圆

苏州的五色汤圆以糯、粳米粉镶配,包以由鲜肉、玫瑰猪油、豆沙、芝麻、桂花猪油等5种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甜咸皆备,为脍炙人口的江南风味。五色汤圆可谓卖相更好,粉红、青绿、金黄、奶白以及棕褐色的汤圆各自口味不同。馅料可以随心所欲地加,好比黑芝麻、奶油椰蓉、花生酱等。

不过为保证其五色,基本的用料还是有讲究的,黄色的一般用南瓜,红色的则是胡萝卜为主料,绿的是抹茶,橙色的则需要加入橙粉。

小贴士:汤圆不宜多吃或油炸


元宵或汤圆的主要成分都是糯米,属于高碳水化合物,且黏性极高不易消化。此外馅料无论甜咸,都含高热量高油脂。患有胃肠道疾病、肾病、慢性胰腺炎、消化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和儿童、体重超重者,更应少吃或不吃。


不少人除了水煮元宵或汤圆,还喜欢油炸着吃。虽然这样会格外香脆可口,但油脂和热量的比例会更高。


专家建议进食元宵或汤圆时,多喝元宵或汤圆的汤水。因为糯米粉中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维生素,可保证正常的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看了这么多,是不是以为小编要改行做美食博主了?其实没有呢,元宵节吃汤圆也就是图个团团圆圆,人齐了才叫团圆

这20个灯谜藏着对你最美好的祝愿,快来猜一猜

(各打一字)↓

亲友体重几斤添

安阳即景庆余年

节后拱手友人下

连枝伯仲尚髫龄

小露头角显雄心

土中自能生金¥

一曰薄田示年丰

女子在家守富贵

隶在广厦最兴隆

菜园四周无围墙

窗前微月听箫声

花前脚下伴

心已决断不宜迟

栎人伐木齐开怀

(各打一四字成语)↓

——答案已在评论区公布——

资料综合整理自新京报、央视新闻、台州发布、浙江新闻客户端、南方+等

编辑:王晓琳 海报设计:倪萍

校对:卢茜

来源:新京报

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和汤圆这样吃才健康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的主角食物是元宵或汤圆,包含着团圆、美满的美好寓意。元宵和汤圆虽美味,但食之有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陈宇诗教您食用元宵和汤圆的“正确姿势”,吃出开心,吃出健康。

陈宇诗介绍,无论是北方的元宵还是南方的汤圆,外皮都是用糯米粉做的。糯米含有较多的支链淀粉,黏性高,不好消化,在胃里停留的时间较长。元宵和汤圆的馅种类多样,常见的芝麻、花生、果仁等都是高脂肪的食材,除此之外,为提高香甜程度还会加入猪油和糖。所以,别看元宵或汤圆个头不大,但热量不容小觑。以常见的芝麻元宵为例,大约8个元宵相当于1碗白米饭的热量。

“食用元宵或汤圆解馋可以,但不要贪多。”陈宇诗建议,食用元宵或汤圆成年人每餐不超过6个,消化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每餐不超过3~4个。糖尿病患者要吃元宵或汤圆更要 *** 。元宵和汤圆的糯米外皮比米和面更容易升血糖,即使是不含蔗糖的无糖元宵或汤圆,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每餐更好不超过3个。同时,这一餐还要减去半碗米饭,并与蔬菜、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搭配食用,这样血糖会升得慢一些。

陈宇诗提示,元宵和汤圆外皮光滑软糯,在食用过程中容易滑落到气管,老人和儿童的吞咽功能较差,切忌将整个元宵或汤圆一口吞下,应小口进食,少量多次,细嚼慢咽。在购买元宵或汤圆时应选择正规商家,并注意保存条件和时间。一旦发现元宵或汤圆有变软、变形、相互粘连等情况,说明已变质,不能再食用。

来源: 人民网

像饺子却不是饺子,毕节汤圆的花式包法、花样吃法

小时候我父亲在贵州毕节汽车运输公司工作,每天我都要穿过车站去上学。毕节地处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交界的地方,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客运量巨大。在车站门前的道路两旁,有很多卖早餐的摊挡,其中有一位卖毕节汤圆的大姐,年轻又漂亮,放在今天来说,就是一位网红“汤圆西施”姐姐,每次经过她的汤圆档口,我都会驻足观望,她灵巧的手好多时候都在折汤圆的花边。一般汤圆都是圆形,毕节汤圆的形状却颇为特别,像饺子形状却又是货真价实的汤圆。她的生意很好,赶早车的人们都会买一碗软糯美味的汤圆做早餐。

毕节汤圆的两种基本形状,你见过这两款汤圆吗?

毕节汤圆味道香甜可口,软糯细腻。汤圆采用上等新糯米磨制成米浆,过滤晒干制成汤圆米粉,用开水调和糯米粉制成面皮,用苏麻、核桃、花生、蜜枣、芝麻、洗沙、玫瑰、桔饼、火腿、白糖、红糖、冰糖等制成馅料。包上馅芯的汤圆洁白细腻,下锅后不用猛火,不要搅动,待馅子煮熟,汤圆自然飘浮水面即舀盛碗中食用。毕节汤圆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个大、皮薄、馅多、色鲜味美,一碗十个汤圆就有十种不同的味道。

小的时候每到冬季,家家户户都要舂糯米粉,那种石碓一个人舂,一个人要不停翻动糯米,如果舂几十斤糯米粉的话,要几个大人辛苦一整天。后来用机器打粉,快了很多,但打粉的人多,也要排队,打好的糯米粉用大筲箕装着晒干,天气不好时候的放在家里阴干,不过要经常搅动免得结块发霉,小孩子最喜欢用筷子搅动糯米粉划大字玩。

搅动糯米粉划大字,边玩边帮大人做事

毕节汤圆芯有十几种馅料,不过常吃的是苏麻、洗沙、玫瑰、花生、黑芝麻、五仁这几种馅的,苏麻又叫引子馅,黑黑的,贵州有很多苏麻馅的美食,包子也有苏麻馅的糖包;洗沙多用本地特产花腰豆煮熟过滤慢火炒制,毕节纸皮核桃很出名,好多种馅里也有核桃,馅心中用的油一般都是猪板油,会油腻,糖馅里还会加一点细小的桔皮粒解油腻。

毕节花腰豆,酸菜豆米中经常用到,做成豆沙,就是洗沙馅芯

花腰豆的皮较厚,所以要洗过,过滤出细腻的豆沙,所以叫洗沙

苏麻子,贵州惯称引子

加了花生、芝麻、白糖的苏麻馅

传统的五仁馅芯

用冷水和的糯米粉会较硬不容易包,毕节汤圆大部分都是用热水和面,这样面比较软,方便捏成各种形状,不同的形状主要方便区分不同的馅料,汤圆西施姐姐的汤圆包好后放在大托盘中,客人点什么馅的再下水煮,也可以每种馅各要一只,在一碗汤圆中品尝到不同的味道,这就是毕节汤圆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

贵州原生态种植的糯米才能制成上佳的糯米粉

包好排成队的毕节汤圆

汤圆易熟,煮好的汤圆漂浮在水面

像饺子却是汤圆的毕节汤圆

售卖的汤圆自然要讲究很多,其实一般人家喜欢吃什么口味的大都包那两三种口味,没那么讲究。我们家平时包多是苏麻、玫瑰糖和洗沙的,有时贪方便的话,直接煮成甜酒酿汤圆或驴打滚吃。

甜酒酿汤圆,方便快捷,丰胸养颜

裹上熟黄豆粉的汤圆,无馅,有黄豆粉的焦香

日本和果子:蕨粉饼也用到熟黄豆粉包裹粉饼

毕节汤圆有的软糯爽滑,有的甜润甘美,有的肉质干香, 有的果味浓郁,深受大众喜爱。而今的毕节汤圆,已成为著名的风味小吃。如果去贵州旅游的话,记得去品尝下。

——卿姐美食生活,分享贵州美食——

比猜灯谜更难的是猜别人家汤圆是什么馅儿?

过了正月十五才算是真正过完年

元宵节标志着春节的尾声

大家都格外重视

除了猜灯谜、看花灯等各种节日活动外

吃汤圆也是必不可少的


汤圆,有团圆之意,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是元宵节必备美食,而基于南北方严重的口味差异,馅料的“咸甜之分”也是每年元宵节一定会被拉出来PK的项目。


小编作为地道的北方人,印象中汤圆只有黑芝麻、花生馅料的,今天同事讲了南方的咸汤圆——肉馅,简直是刷新了我的认知。好奇的我去网上搜罗了一下,原来汤圆界是一片待开发的桃花源啊!快看看还有哪些是你没有吃过的!

够姜汤圆 | 广东

它的糖水以姜汁熬制,清淡透彻,但鲜辣的姜味似乎嵌到了薄皮的汤圆里,而一咬开,内馅里自磨的芝麻蓉便肆意流出。

雨花石汤圆丨南京

一般是在糯米粉中加入可可粉、南瓜或紫薯等颜色各异的食材。这样做好的汤圆,既能有更丰富的口感,又能浮现特色的纹路,因外形神似南京特产雨花石,故得此名。

猪油汤圆丨宁波

当全国大部分的人都在食用甜汤圆时,灵气的宁波人则创新地将糯米和猪油结合。炒过的芝麻用擀面杖碾碎,再加入猪板油和糖,将两者不断地揉搓翻压,互相融合吃透,再分成小段,搓成圆形的馅芯,包上糯米皮后,猪油汤圆就大功告成了。

擂沙汤圆丨上海

擂沙汤圆更大的特点是「干吃」。把汤圆煮熟滤干,丢在花生粉、赤豆粉或黄豆粉里滚一圈,让它满满地裹上粉,就成啦。比起普通的汤圆,它少了一丝甜腻,却多了几分浓郁的豆香。

鸭母捻丨潮汕

鸭母捻是潮汕传统名小食,虽然取名叫「鸭母捻」,但是它在原料上和鸭没有半点关系,只是因为呈椭圆形的汤圆浮在汤上像鸭子在水上漂。不要看着名字觉得我是咸的,其实我是正宗的甜汤圆哦!


我是甜咸分界线


鸡屎藤汤圆丨海南

鸡屎藤?光听名字我就仿佛闻到了臭味……

别怕,其实「鸡屎藤」原来是一种中药,因为被揉碎后的味道有点像鸡屎味,故此得名。但经过一阵时间,它会挥发出沁人的香味。

心肺汤圆丨重庆

在无辣不欢的川渝地区,甜糯的汤圆到了这儿都要变成麻辣口味的。心肺汤圆的糯米皮里包着肉馅,煮熟的汤圆捞出后带汤舀入碗中,再配上猪心、猪肺等食材,食用时,撒上葱花和白胡椒一起吃。

兴义鸡肉汤圆 | 贵州

以鸡肉为馅,灌鸡汤,点芝麻酱,具有小巧玲珑,色彩雪白、晶莹光洁的糯米清香与鸡肉、猪肉、鸡汤、芝麻酱的鲜香融合为特色风味的芳香,又有糍糯、细滑、清爽、油而不腻的特色。

菜肉汤圆 | 台湾

在遍地都是甜汤圆的情况下,菜肉汤圆这种咸口味的便显得物以稀为贵。所谓菜肉汤圆,用猪肉、姜末、芹菜、春笋等,将其腌好拌匀,做成馅,再和面团一起做成汤圆,其为咸香爽口,且有粘性,别有一番风味。

*** 时代,「甜咸口之争」就没停过,甜党说ta的好,咸党说自己的妙。有人说南甜北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实际上,除了环境因素所致口味不同外,你身体里的基因密码也在影响着你对哪种口味更为偏爱!

TAS1R3基因编码的介导人类甜味觉,携带等位基因A的个体与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相比,对蔗糖的敏感性降低味蕾对甜味的敏感度降低,会引起吃同样多的糖带来的满足感下降,很容易使人摄入更多的糖。除了引发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外,还会带来骨质疏松、胆结石、龋齿、认知退化等患病风险。

小编基因检测结果

TRPV1基因中发现rs8065080位点SNP影响了个体对咸味的敏感度。C等位基因的纯合子携带者对咸味的敏感度明显下降。个人品尝咸味的能力差异与盐摄入量的变化有关。对咸味敏感度降低的人,可能无形中会摄取更多的盐,更需要注重控制食盐和隐形盐的摄取,培养淡口味饮食习惯。

小编基因检测结果

看着我的基因报告结果,发现我对甜/咸敏感度都比较低,顿时明白了为什么我是重口味者,含泪提醒自己满足自己味蕾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健康啊!

最后,关于汤圆的甜咸之争,我们并不在意结果如何,因为无论您选择何种口味,基因故事都会衷心祝愿您,元宵佳节快乐!

资料参考:

<1> Dias, A. G., Rousseau, D., Duizer, L., Cockburn, M., Chiu, W., Nielsen, D., & El-Sohemy, A. (2012). Genetic variation in putative salt taste receptors and salt taste perception in humans. Chemical senses, 38(2), 137-145.

<2> 花样汤圆闹元宵.饮食科学,2018(05):48-49.

*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 ***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魅力渝中:吃了多年的山城小汤圆,原来不是起源于重庆

重庆的美食总是让人牵挂,除了小滨楼的美食,还有很多人会想到解放碑八一路的好吃街。

在好吃街中,各种重庆名小吃都能看见。像酸辣粉、吴抄手、重庆小面等,每一样都让人欲罢不能。其中,山城小汤圆就是不少重庆人的心头所好。

为什么山城小汤圆受到不少重庆人的喜欢?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山城小汤圆皮薄,馅料多,小巧玲珑,很多家庭都做不出这样的汤圆。

特别是用传统宁波水磨糯米粉的工艺做出来的外皮,吃起来软糯无比。轻轻咬开,便能看见馅料从开口处缓缓流出。

虽然口味与传统的汤圆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每一种口味吃着都香甜无比,非常细腻。没有粗糙的质感,有着非常浓厚的香气,入口爽滑软糯,老少皆宜。

也正是因为山城小汤圆的这些特点,吸引了不少山城人民前来食用。

山城小汤圆并不是在重庆土生土长的小吃

以皮薄馅多闻名的山城小汤圆,并不是重庆土生土长的美食,而是由一位名叫余国骅的杭州人所创。

据说当时是因为战争爆发,余国骅一家从杭州移民至重庆。祖上有着家传的甜点 *** 手艺,于是便在重庆开了一家卖江南甜点的小摊,用小摊所赚的钱补贴家用。

因为手艺好的缘故,受到了江浙老板“ *** 子”的帮助。用洋纱换了门面,选址就在今天渝都大酒店对面。从此便有了“杭州小汤圆甜食店”的招牌。

到了1964年,店铺名称正式更名,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山城小汤圆甜食店”。

当时的山城小汤圆个头还是比较大,但后来经过改良,余国骅将汤圆做成了龙眼大小。同时,又用猪板油和黑芝麻做馅料。凭借着家传的 *** 手艺,做出来的汤圆不仅皮薄馅多,而且还十分爽滑软糯,因此名声大噪,山城小汤圆也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美食。

为什么要将汤圆改成龙眼大小?

汤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又大又圆,一口是肯定吃不完的。饱满大个的汤圆一口下去,露出的馅料不管是从视觉还是味道都让人动容。为什么山城小汤圆要打破传统,将做成龙眼大小呢?

曾经的余国骅也想过要售卖大汤圆,但是经过不断的实践,发现个头太大会让汤圆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从客人的角度考虑,一口吃不完的汤圆,糖水会流出来,吃的人很容易吃得满嘴都是。如果用筷子夹开,剩下的一部分会落到汤中,跟汤汁混合在一起,吃着就没那么好吃了。

而15克左右的龙眼大小的汤圆吃着依旧有大汤圆的风味,而且还非常雅观。很符合俗语“小汤圆吃相,大汤圆卖相”这一说法。而后的山城小汤圆售卖的汤圆,也就做成了龙眼大小。

重庆人心目中传统的山城小汤圆

在许多重庆人的心目中,山城小汤圆不仅仅是八一路里的“山城小汤圆”,还有一种名叫“咔咔汤圆”的传统小汤圆。

虽然这样的小汤圆与八一路好吃街的比,味道相差比较远。但是也是不少重庆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而且它的 *** 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工具和食材,也没有繁琐的工序,只需要一点汤圆面就能做成。

与山城小汤圆不一样的是,传统的小汤圆没有馅料,吃着是糯米的原味,有股淡淡的甜味。但也有很多家庭在烹煮的时候放上些红糖或者白糖,吃着更为香甜的,而且还十分软糯。

不管是“山城小汤圆”还是“咔咔汤圆”,都是不少重庆人的山城旧味。从杭州漂泊而来的山城小汤圆,在山城发扬,也在山城扎根,也在山城有了自己的名字。

时隔多年,不少老字号的味道都开始变得不再像往昔一样保留着原始的味道,但山城小汤圆的味道依旧没有改变。或许,这就是山城小汤圆的魅力所在,自始自终,始终如一。

重庆一包打汤圆不散

重庆名小吃一山城小汤元

若人问哪个地方的汤圆更好吃?要我来说的话,肯定是我们重庆噻!咹,问我为啥子啊?哼,不是我在这点冒皮皮、提虚劲,因为我们重庆“包打汤圆不散”,那就是说,重庆城的汤圆个是个——不摆了!“包打汤圆不散”是一句重庆言子,言子中的那个“打”字在这里不是作动词用,而是作形容词用。是形容的某某店、某某人做汤圆、包汤圆的手艺好、技术高,做出来的汤圆个个洁白玉润、珠圆腹空、馅大皮薄,甜香软糯,下锅随便啷个煮都不得浑汤、不得破皮,好吃又好看。泛指某人做事极有把握、胸有成竹、出手就一定会成功。

在重庆,打汤元、包汤圆、吃汤圆早就不是一件非得要逢年过节才会去做的事情,汤圆这道传统食品,已经融入了重庆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了重庆市民打尖充饥的一道寻常小吃,街头巷尾,大小餐馆,路边食摊,到处都有卖汤圆的。其中历史比较悠久、比较有名气的店家有:主城区的山城小汤圆、猪油大汤圆、四喜汤圆、巴山汤圆、鸡油大汤圆、麻柳汤圆、江北上横街的肉汤圆、江津的绿豆汤圆、彭水的心肺汤圆、万州的腊肉汤圆、糯包谷汤圆、巫溪的燕麦汤圆、巫山的薯芋汤圆……,要一一数出来,怕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这么多汤圆,也不是千篇一律全一个模样,而是有大有小、有扁有圆;包汤圆的皮料有糯米、有包谷、有麦面、还有杂粮;馅料呢(重庆人俗称:汤圆心子),有荤有素、有甜有咸;烹熟汤圆的 *** 呢,有煮、有蒸、有烤、有炸;重庆的汤圆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全。

琳琅满目的汤圆种类

重庆的汤圆早就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传说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二战刚刚结束,时任美国总统就派了他的特使马歇尔将军来到了重庆,马特使在公务繁忙中突发奇想,要忙里偷闲乘车去观览重庆这座英雄城市的市容,蒋委员长不好意思推辞,当然只能热情地陪同贵宾去游山玩水。车行了好一阵,山水城市的美丽景色让马特使大饱眼福,双眼一直盯着窗外不转头,口中“OK!OK!”赞个不停。突然,马特使急叫停车,车刚停下,他便迫不急待地推开车门跨了下去,众人纳闷归纳闷,也只好随着他下了车,警卫们迅速地设立好了警戒线。马特使牵扯着刚下车的蒋委员长,伸手指向了一旗店招,原来马特使来华之前曾恶补汉语,简单的中文也认识了几个。他指着的这旗店招上龙飞凤舞地书写着四个大字“汤圆大王”,可“汤圆”这两个字他不认识啊,只认识“大王”两个字。于是他对蒋委员长说:“大王!你的……是大王!他的……也是……大王!”蒋委员长顺着他的手指一看,不禁莞尔一笑,对马特使解释道:“这家店的汤圆做得特别好吃,市民便赠了他‘汤圆大王’的美誉,于是……”在蒋委员长的力邀下,马特使欣然地去了店中入座,品尝蒋委员长向他推荐的汤圆。汤圆煮好了端上桌来,马特使发呆了。为什么呢?他不会用筷子啊!见蒋委员长他们熟练地用筷子将汤圆夹破,轻轻拈起来放进口里,吃得津津有味。马特使急了,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吃西餐用的银叉,叉起一个汤圆就往口里送,这一送不打紧,送进口一咬,汤圆中已熔化了的猪油玫瑰白糖芝麻馅,带着滚烫的热度一下子就充满了马特使的口腔,流进了马特使的喉咙,烫得他哇哇大叫,想赶紧吐出来,黏黏的油糖液又沾满了口腔,想吞进去,那又烫又圆的汤圆又塞不进喉管,急得蒋委员长和一干侍从多方设法,又是拍胸捶背,又是送凉水降温,终才化危为安。及至后来,食店的老板计上心来,特地为马特使专门包了些比寻常汤圆小了许多的特制汤圆,才让马特使品尝到了山城的美味。尝到了美味的马特使意犹未尽,特地叫店老板打包带了好些回去,给他手下的那些陪同人员们品尝,这些洋鬼子们吃完了汤圆后还得出了一个聪明的研究结果:汤圆中包裹的糖汁是中国人在 *** 汤圆时用注射器灌注进去的!听说这家汤圆店就是后来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上那家“山城小汤圆”的前身。

山城小汤圆确实独具特色,它出售的汤圆只有普通寻常汤圆的四分之一大小,为前面所述的传奇故事离奇的作出了佐证。食客一勺一个送入口中,汤圆软糯化渣,甜香滋润,沁人心脾。它的特点就是皮薄小巧,汤圆馅是用黑芝麻、核桃仁、花生仁、白糖和猪板油精制而成。这种汤圆煮熟后,外观滑润溜圆,白里透黑,形似龙眼,色如美玉。如果将煮好的汤圆装在青花陶瓷的小碗里,那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让人不忍下箸。

除了这极富传奇色彩的山城小汤圆外,我这里还选几个颇具特色的重庆汤圆介绍大家。传统汤圆一般都是用猪油调馅,而同样位于渝中半岛的“临江汤圆”则改用了鸡油来替代了猪油,俗称鸡油大汤圆。这里的鸡油大汤圆,皮薄柔糯,香气扑鼻,当用筷子夹开汤圆时,碗中汁水面上会浮现出一个个色泽明快的黄色油珠,馅中的瓜圆、桂花、蜜饯等味料在鸡油的滋润衬托下更显得奇妙无比。

石桥铺巴山的“巴山食店”有一款“巴山汤圆”。这款汤圆的制法与吃法皆与众不同——汤圆的面皮中添加了化猪油,增加了汤圆的光洁度;汤圆心子里核桃仁多,吃起来口感特别酥香。店家另用炒得很香、磨得很细的黑芝麻面、黄豆面,白糖粉制成蘸味碟,汤圆“过桥”,在味碟中滚上几滚,沾而食之,芝麻豆面不仅又香又甜又爽口,还可去油解腻,令食者胃口大开,食者胃口一开,汤圆可就“遭殃”啰,吃了一碗还要再来一碗,一碗接一碗,没有穷尽!

江北嘴“上横街餐厅”的肉汤圆,也堪称重庆一绝,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汤圆包皮的 *** 与众不同,一般的汤圆是用水磨生糯米面揉匀搓制包馅而成,而肉汤圆采用的则是先将少量生汤圆面煮成熟芡后再与其余的生汤圆面混合揉匀,制成“三生粉”后再包馅;二是汤圆包的心子也与众不同,是用半肥半瘦的猪腿肉剁碎再加宜宾芽菜、涪陵榨菜和黄豆芽瓣混合剁制而成;三是该汤圆的煮法亦与众不同,包制好的汤圆先放入开水锅中煮至半熟,再转入用猪筒骨、玉兰片、老姜、黄豆芽、金钩等制成的高汤中续煮,让汤圆吸足骨头高汤的鲜美,这肉汤圆爽口滋糯、汤鲜味美。无独有偶,万州二马路“牛肉店”制售的肉汤圆也深受食客欢迎,不过他的汤圆是用腊肉和鲜肉切粒作馅,其成品为椭圆形,煮熟后还须加酱油、小葱花。胡椒面等调味后再吃。

若论奇特,重庆还有种添加了臊子(重庆俗话:即浇头)的麻辣汤圆。在重庆彭水县的郁山古镇上有一种“心肺汤圆”,就是这种风味。拇指大小般的汤圆以豆干、冬菜剁碎成馅,汤圆放在肉汤中煮熟,用猪蹄、猪肺、猪心、猪舌制成臊子,装碗后再加葱花、蒜米、撒辣椒面、花椒面、白胡椒面而食。素汤圆、荤臊子、高汤三者完美搭配,整碗汤圆味中有味,奥妙无穷,因而得以名扬川渝,凡食过者莫不拍案叫绝。

每年六七月份是燕麦成熟的季节,如若你此时来到重庆巫溪县,巫溪的燕麦汤圆也就登场了,农家将新收燕麦磨成粉,搓成一个个直径一厘米左右的实心小球,放在腊蹄髈汤中煮熟,用大碗盛出,就以腊蹄髈当臊子,临吃前再撒些葱花进去提味,啧、啧,那滋味,硬是巴适得安逸惨了!如果你对燕麦汤圆有兴趣,一定要在燕麦的收获季节到巫溪的农家乐去走一遭,否则,跑断了腿也是绝不可能如愿以偿的。

说完了重庆的几种有名气的汤圆,最后再来了解一下重庆最草根、更大众的醪糟汤圆,做醪糟汤圆是一件老少咸宜的事情。汤圆面揉匀搓条,待醪糟水烧开后,将汤圆面掐成比指头还略小点的颗粒下到锅里,煮熟即成。醪糟汤圆还有各种升级版本:有用加馅包心的大汤圆煮的,有加荷包蛋煮的,还有加猪油、芝麻、花生米、核桃仁、鸡蛋花煮的……

重庆汤圆不但品种繁多、内容丰富,而且花样不断翻新,近年来市面上还出现了用糯包谷、红苕、洋芋或蕨粉等五谷杂粮 *** 成的汤圆,既好吃又好看,莫不令人耳目一新。

重庆人爱吃汤圆,会做汤圆,因为吃了汤圆,心会变得甜蜜蜜的,嘴会变得油汪滑刷的,别提有多爽了。“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汤圆吃多了的重庆人,遇事也总还是喜欢吃“定心汤圆”,做人做事要力求“包打汤圆不散”,劝人少管闲事,开口就是“各人先把各人的稀饭吹冷,莫去管别个的汤圆烫人”,让人淡定点、少些不实际的奢望,说出来的话却变成了:“莫要去荤想汤元吃!”

标签: 重庆 汤圆 做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