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又名浙贝、大贝母、象贝母。苦,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的作用。浙贝母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癌中药之一,对淋巴瘤、肺癌、鼻咽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胰腺癌等各类恶性肿瘤属“痰热证”者均有良好的疗效,也可用于恶性肿瘤肺转移等。
一些淋巴瘤患者能够在身体表面摸到肿块,坚硬得像石头一样,不痛也不痒,肿块处的皮肤颜色也不改变,这些患者往往还伴有心烦,脾气急躁,容易发怒,胸部疼痛、憋闷,上气不接下气,咳嗽,甚至气喘,心慌,头昏,全身没有力气,舌质暗红,舌苔厚腻且呈黄色,这些症状在中医上可归结为“痰热阻肺证”。浙贝母苦寒,归肺经,长于清热化痰,可起到软化缩小肿块,改善患者烦躁易怒、胸痛咳嗽等临床表现,是治疗淋巴瘤“痰热阻肺证”的良药。
浙贝母清热化痰效佳,尤其适用于痰黄黏稠的患者,常配伍使用大贝母、瓜蒌、竹茹等,可以增强清化热痰的功效;对于痰白稀薄的患者,宜配伍使用半夏、白芥子等温性的中药温化寒痰。浙贝母用于消散淋巴结肿块,常与玄参、牡蛎、猫爪草、牡蛎等配合使用。
注意:浙贝母与川贝母功用基本相同,但浙贝母以苦味为主,药性偏于开泄,善于清化热痰,降泄肺气,川贝母以甘味为主,药性偏于滋润,善于润肺止咳,且清除热邪,消散肿块的功效以浙贝母为胜,所以临床上治疗淋巴瘤“痰热阻肺证”宜选用浙贝母。传统认为浙贝母与乌头同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所以不宜一起煎服。浙贝母苦寒,久服多服会损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引起食欲减退、大便稀等不良反应。
文末分享一下浙贝母药名的来历。
传说,有一个贫穷的妇人叫李氏,患了肺结核,连怀了三个胎儿,生下来都是死婴。一个巫婆吹嘘自己有安胎神术,装神弄鬼一通后对她的公婆说:“你儿媳属虎,虎要吃人,将来婴儿出生,要让母亲远远避开,才能逢凶化吉。”公婆信以为真,重谢了巫婆。第二年,李氏生下一男孩后,公婆命儿子将媳妇五花大绑送至深山老林,凑巧遇到一位名医上山采药。名医问明情况,将李氏带至家中,每月从山上挖回一种草药鳞茎,煎给她服。经过半年的治疗,李氏的肺结核痊愈了。名医将她送回家,孩子因无母哺乳早已夭折。隔年,李氏又生下一个白胖男孩,全家皆大欢喜。李氏为纪念名医治病救人之恩,以及宝贝和母亲团圆之喜,便把那草药鳞茎命名为“贝母”。
中医治疗咳嗽的 ***咳嗽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一般情况下,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作用。但如果持续咳嗽,就可能引发其他不适,如胸闷、喉咙痒、呼吸困难、失眠等,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中医认为,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治疗咳嗽时应先辨明寒热虚实,再分型施治。下面,我们从中医辨证角度,介绍咳嗽的分类及相应的治疗方案。
风寒袭肺型咳嗽。风寒袭肺型咳嗽主要是外感风寒侵袭体表,或由口鼻入侵,伤及肺脏所致。主要表现为咳声重浊、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状。中医治疗风寒袭肺型咳嗽,一般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口服通宣理肺丸、三拗片、小青龙颗粒等中成药。还可以用生姜10克、萝卜1根、葱白20克煎汤服用,有祛风散寒的作用。
风热犯肺型咳嗽。风热犯肺型咳嗽主要是风热累及肺脏所致。主要表现为痰难以咳出、痰黄或黏稠、咽喉干燥疼痛等,同时伴有怕风、发热、头痛、鼻流黄涕、口渴等症状。中医治疗风热犯肺型咳嗽,一般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使用复方鲜竹沥液、清气化痰丸等中成药。还可以用荸荠数十个、雪梨1个、百合15克煎汤服用,有清肺止咳的作用。
风燥伤肺型咳嗽。风燥伤肺型咳嗽多见于秋季。秋季气候干燥、天气渐凉,此时风燥容易伤及肺脏,进而引发咳嗽。主要表现为喉痒干咳、痰中带血丝、咽喉干痛、口干等,同时伴有头痛、微微怕冷、自觉身体发热等症状。中医治疗风燥伤肺型咳嗽,一般以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口服蜜炼川贝枇杷膏、二母宁嗽丸、润肺化痰丸等中成药。常用的食疗方:百合15克、红枣15克,并配以适量银耳、红糖,熬汤服用,有养阴润肺的作用。
痰热蕴肺型咳嗽。痰热蕴肺型咳嗽主要是患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后,肺脏的痰液和内火未得到及时清除,进而导致的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痰多黏稠或黄痰、痰有热腥味、胸闷、自觉身体发热、口干等。中医治疗痰热蕴肺型咳嗽,一般以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使用止咳橘红丸、肺力咳合剂、牛黄蛇胆川贝胶囊等中成药。常用的食疗方:薏苡仁15克、绿豆30克和甘蔗水,煎汤服用,有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
脾肺气虚型咳嗽。脾肺气虚型咳嗽患者大多有较长时间的肺脏病史。久病会损伤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使肺脏的呼吸功能减弱。患者往往有反复咳嗽、痰白清稀、气短乏力、失眠等表现。中医治疗脾肺气虚型咳嗽,一般以益气健脾、化痰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使用六君子丸、参苓白术丸、二陈丸等中成药。还可以将山药去皮切块熬煮成糊状,进行食疗,有益气健脾、润肺止咳的功效。
肺肾阴虚型咳嗽。肺肾阴虚型咳嗽患者大多既往有肺脏疾患,导致气道干涩、呼吸干燥,进而引起咳嗽。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入睡后多汗等。中医治疗肺肾阴虚型咳嗽,一般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使用养阴清肺丸、强力枇杷露等中成药。还可以用银耳10克、黑木耳10克、百合15克,配以适量冰糖煮汤服用,有补肾润肺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哪种类型的咳嗽,如若出现咳嗽气喘加剧,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建议尽快到医院就医检查,或向专业人士咨询用药,以免耽误病情。(仝战旗 陈明骏)
来源: *** 报
中医治疗咳嗽的 ***咳嗽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一般情况下,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作用。但如果持续咳嗽,就可能引发其他不适,如胸闷、喉咙痒、呼吸困难、失眠等,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中医认为,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治疗咳嗽时应先辨明寒热虚实,再分型施治。下面,我们从中医辨证角度,介绍咳嗽的分类及相应的治疗方案。
风寒袭肺型咳嗽。风寒袭肺型咳嗽主要是外感风寒侵袭体表,或由口鼻入侵,伤及肺脏所致。主要表现为咳声重浊、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状。中医治疗风寒袭肺型咳嗽,一般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口服通宣理肺丸、三拗片、小青龙颗粒等中成药。还可以用生姜10克、萝卜1根、葱白20克煎汤服用,有祛风散寒的作用。
风热犯肺型咳嗽。风热犯肺型咳嗽主要是风热累及肺脏所致。主要表现为痰难以咳出、痰黄或黏稠、咽喉干燥疼痛等,同时伴有怕风、发热、头痛、鼻流黄涕、口渴等症状。中医治疗风热犯肺型咳嗽,一般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使用复方鲜竹沥液、清气化痰丸等中成药。还可以用荸荠数十个、雪梨1个、百合15克煎汤服用,有清肺止咳的作用。
风燥伤肺型咳嗽。风燥伤肺型咳嗽多见于秋季。秋季气候干燥、天气渐凉,此时风燥容易伤及肺脏,进而引发咳嗽。主要表现为喉痒干咳、痰中带血丝、咽喉干痛、口干等,同时伴有头痛、微微怕冷、自觉身体发热等症状。中医治疗风燥伤肺型咳嗽,一般以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口服蜜炼川贝枇杷膏、二母宁嗽丸、润肺化痰丸等中成药。常用的食疗方:百合15克、红枣15克,并配以适量银耳、红糖,熬汤服用,有养阴润肺的作用。
痰热蕴肺型咳嗽。痰热蕴肺型咳嗽主要是患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后,肺脏的痰液和内火未得到及时清除,进而导致的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痰多黏稠或黄痰、痰有热腥味、胸闷、自觉身体发热、口干等。中医治疗痰热蕴肺型咳嗽,一般以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使用止咳橘红丸、肺力咳合剂、牛黄蛇胆川贝胶囊等中成药。常用的食疗方:薏苡仁15克、绿豆30克和甘蔗水,煎汤服用,有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
脾肺气虚型咳嗽。脾肺气虚型咳嗽患者大多有较长时间的肺脏病史。久病会损伤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使肺脏的呼吸功能减弱。患者往往有反复咳嗽、痰白清稀、气短乏力、失眠等表现。中医治疗脾肺气虚型咳嗽,一般以益气健脾、化痰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使用六君子丸、参苓白术丸、二陈丸等中成药。还可以将山药去皮切块熬煮成糊状,进行食疗,有益气健脾、润肺止咳的功效。
肺肾阴虚型咳嗽。肺肾阴虚型咳嗽患者大多既往有肺脏疾患,导致气道干涩、呼吸干燥,进而引起咳嗽。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入睡后多汗等。中医治疗肺肾阴虚型咳嗽,一般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为主。如果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建议使用养阴清肺丸、强力枇杷露等中成药。还可以用银耳10克、黑木耳10克、百合15克,配以适量冰糖煮汤服用,有补肾润肺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哪种类型的咳嗽,如若出现咳嗽气喘加剧,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建议尽快到医院就医检查,或向专业人士咨询用药,以免耽误病情。(仝战旗 陈明骏)
来源: *** 报
中药止咳有川贝两年前,媒体上一篇关于川贝枇杷膏的报道让其成为了网红。报道称,一位纽约建筑设计师因为感冒引发咳嗽,连续10多天吃了很多药仍然没有好转迹象后,他曾经旅居香港的女友让他喝了川贝枇杷膏,大概15分钟后,不仅咳嗽大大好转,就连呼吸也没那么难受了。这位网友立刻发了条朋友圈,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川贝枇杷膏的神奇功效,于是这款枇杷膏在美国人民的口口相传中迅速走红。川贝枇杷膏在美国零售价格被炒高。
川贝枇杷膏为何如此神奇呢?这要归功于其君药——川贝母。川贝母是一味名贵中药材。药用始载于明代的《滇南本草》一书。陶弘景曰:“形如聚贝子,故名贝母。”川贝母呈卵圆形,颗粒大小均匀,直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顶端稍尖、闭口。底部平,能直立放稳。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小鳞片被包在心脏形的大鳞片内,留一新月形部分在外俗称“怀中抱月”。
川贝母是止咳化痰的良药,中医处方用量相当大。以川贝母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达100种以上,尤其近20年开发的川贝枇杷露、川贝止咳糖浆、蛇胆川贝液等川贝母制剂,服用方便,比较受欢迎。由于其疗效卓著,药用需求量大,也有人用伪品来冒充川贝。川贝性寒味微苦,能够清肺化痰,又味甘质润故同时能润肺止咳,特别适用于内伤久咳不止,燥痰、热痰之症。可用于治疗阴虚劳嗽、久咳有痰者,亦可治疗肺热、肺燥咳嗽等症。川贝还能散结消肿,可用于治疗痰火郁结多导致瘰疬之症,如热毒壅结所导致的疮疡、乳痈以及治疗肺痈咯吐脓血、胸闷咳嗽之症。现代医学体外抗菌实验证明川贝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川贝碱同时具有降压作用。
川贝止咳效果好,在这干燥寒冷的冬季,我们可以自制川贝枇杷膏。首先把川贝焙干,碾压成粉备用,枇杷去皮去籽,取出果肉,冲洗干净沥干水并把果肉放入料理机,打成果浆,随后将果浆倒入搪瓷锅,中火加热冒泡后,加入冰糖,改小火慢慢熬,需用木勺不停地搅拌,用勺子舀掉少许泡沫,此时加入川贝粉继续熬一会儿,完全成为膏状即可。放凉后装入开水烫过的密封玻璃瓶,放入冰箱,需要吃的时候舀一勺直接食用。
川贝炖雪梨是一道家常药膳,主要材料有川贝、雪梨、冰糖等。川贝炖雪梨的口味甜中带点微苦,性寒,入肺经,有很好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准备雪梨1个,冰糖25克,川贝少许。把雪梨洗净削皮切开去核掏空,成一个梨盅。在梨盅里放入几粒川贝和冰糖,盖上梨盖,用牙签固定。并将雪梨放入碗中,加冰糖、水,隔水蒸30分钟即可。 *** 完成的雪梨味甘,入肺经,又浸入川贝的药效,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效倍增,特别适合秋冬食用。
(作者系北京朝阳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咳嗽反复太烦人?呼吸内科教授:用这4款食疗来“制伏”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属于冬季之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正式来临。寒风乍起,再加上天气复杂多变,近期因咳嗽不适而就诊呼吸科的广州人也增多了不少。秋冬之交,如何养生保健、防治咳嗽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张忠德教授在科普中国·中医药百城千校万村行动(广东站)的活动上接受了家庭医生在线的采访,他指出立冬止咳养生应注重温肺祛风、清热解表。
咳嗽是肺的自我保护反应
“每年一入冬到明年的清明,呼吸科的病人特别多。”张忠德教授解释道,这是因为空气与呼吸道密切相连,呼吸疾病患者对天气变化较为敏感,特别是对冷空气。广州立冬后,虽然温度不低,但早晚温差大,如果是正气、脾气或者肾气不足的人群,对昼夜温差的感受就会更为敏感。
再加上立冬后,广州的风向以北风为主。在中医看来,北风伤人,也就是常说的邪气。“北风逐渐增大,早晚的北风更盛。小孩、老人、慢性病患者、经期前后的女性、饮食寒凉者等整体体质较差者正气不足,就容易受到早晚的北风的伤害。”张忠德教授进一步解释道,北风从头部、脚部、颈部等人体外露部位侵入身体,上述人群一旦受到侵袭,就容易出现喉咙不适等症状。
如果没有及时祛风,外邪就会先上肺,此时咳嗽就是肺的自我防御方式。一旦置之不理,咳久了就会生痰,咳痰不治就会发展成咳嗽。因此,预防咳嗽一定要积极祛风和防风。
咳嗽反复怎么办?这些食疗方快收好!
那么对于已经咳嗽的人群来说,该如何治疗咳嗽呢?张忠德教授认为,肺部感染不严重者,不需要吃太多抗生素,选用中医药治疗也能获益良多。“中医讲究辨证治疗。体质辨证清楚后,选用适合的止咳药,或者选用一些中医特色疗法,就能很好地治疗咳嗽。”此外,食疗得当也能治疗咳嗽。张忠德教授指出,咳嗽的总体原则为温肺祛风、清热解表,但不同类型的咳嗽人群食疗重点也不一样。
风寒咳嗽:陈皮姜汤
风寒咳嗽的特点是喉咙痒、流清鼻水、头痛和肌肉痛。张忠德教授提到这部分人群应注重祛风,建议喝一些陈皮姜汤、陈皮红糖姜汤或者是橘红陈皮红糖姜汤。如果还伴有鼻子堵住的情况,可以在上述姜汤中加点葱白一起熬煮后饮用。
风热咳嗽:雪梨瘦肉汤
而风热咳嗽的特点是喉咙痒、干、痛,张忠德教授表示这部分人群的食疗原则以润燥为主,建议日常用沙参、玉竹、麦冬和雪梨等熬瘦肉,同时加一两片生姜(解表)同煮饮用。
痰多痰黄:橄榄瘦肉汤
除了干咳之外,咳嗽多痰也是烦恼之一。张忠德教授提到,多痰、痰黄、喉咙干属于痰热,这部分人群需注意清热解毒,日常可饮用橄榄瘦肉汤,或者用罗汉果、葱白熬瘦肉汤后食用。
痰多痰白:法夏鹧鸪汤
如果咳嗽多痰,但痰很稀又白,同时喉咙痒则属于痰湿咳嗽。张忠德教授建议这部分人群饮用南杏北杏川贝(可用浙贝代替)汤,或者是法夏鹧鸪汤。
当然,张忠德教授提醒大家,食疗虽然改善咳嗽的症状,但如有必要结合专业中医师的意见,效果会更佳。
贝母是百合科属植物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干燥鳞茎部分,虽生长于地下,但并不是根,恐怕很多人混淆了。
贝母的名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陶宏景谓之“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
贝母片
贝母是一种路人皆知的止咳良药,其名字虽然相似,但功效却大不相同,购买时需加以注意。 按照名称相同的分类 *** ,贝母“家族”按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
川贝母
川贝母按照性状不同,又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具体的特征大家记住松贝的"怀中抱月"、青贝的"观音合掌"、炉贝的"虎皮斑"等特征,见下图。
川贝母
川贝母性微寒趋温、味甘,止咳化痰之效较强,且有润肺的功效,痰多痰少均可使用,特别适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伴有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不适。此时可选用川贝母炖梨吃:取川贝母9―10克,用水浸泡,中等大小的鸭梨1只,挖去梨核,将浸泡后的川贝母连同水一起放入挖空的梨中,用锅蒸1个小时,加适量冰糖调味后食用。
川贝母有名的成药也很多,例如川贝枇杷止咳露、川贝秋梨膏等。
川贝母
川贝母的植株
浙贝母
如果患者表现为咳嗽胸痛、恶寒发热、咳吐腥臭脓痰、大便干燥、舌红口干等症状时,则应选择浙贝母,因为浙贝母泻火的功效要强于川贝母。而且擅长清火散结,是治疗肺脓疡的良药。浙贝母最常用的 *** 为3―10克,每日1次,用水煎服。
所以,对于以咳嗽、咳痰不利、痰黄黏稠、口干口渴、舌苔红为主要表现的风热咳嗽患者,既可选择川贝母,又可选择浙贝母。因川贝母药性和缓,气味不浓,更适合于年老体弱者服用。而对于素体热盛的小儿及青年人来说,更好选择浙贝母。
浙贝母
川贝、浙贝的区别
土贝母
土贝母的外观很好辨别,有点像红提干,看起来和贝母家族没有任何关联。这就对了,因为它压根不是百合科的植物,而是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块茎。
土贝母
土贝母性寒、味苦,具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的作用,常与其他清热解毒药物配伍使用,治疗乳腺疾患、结核、皮肤肿烂等疾病。可见,土贝母并没有化痰止咳方面的疗效,可不要搞混了。
市场上的贝母价格逐年升高,而川贝母是贝母中的珍品,其价格在贝母中更高,同仁堂药店大概在10元/克左右。浙贝母就便宜多了,大约每公斤70元左右,而土贝母更便宜了。
在贝母家族中,川贝母属于上品中药,性温微寒,久服无毒!对于肺热,虚劳咳嗽,久咳不止,化痰效果显著,各位如果有相应症状的或者慢性呼吸疾病的朋友不妨试试!
最近天气特别晴好,很多人感觉有点燥热。一说到解燥,不少广州人立即想到了百合莲子糖水,但其实百合的好处,远不止润燥这一点。除了润燥养肺之外,百合还有什么功效?日常养生,百合应该怎么用……记者请来广州市之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李湘力主任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李湘力介绍,百合性味甘、微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肺阴不足引起的干咳少痰、咽干口渴、气短乏力、热病伤阴、心烦不宁、神经衰弱、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
百合属于中药类别里的滋阴药,它除了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外,也是较好的营养食品。
作为优质食材,百合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胡萝卜素、糖以及微量的秋水仙碱、钙、铁、磷等,富养丰富。
李湘力介绍,百合一年四季皆可食用,特别适合秋冬季,入秋后多吃百合,可以润燥养肺,同时还可养心安神。
推荐百合食疗方:
1.百合川贝瘦肉汤
组成:百合20克,川贝5克,瘦肉100克,陈皮1角。
*** :将百合、陈皮、瘦肉洗净,川贝研成粉,清水适量,放入炖盅,小火炖至1小时。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
适应人群:感冒后咳嗽,干咳,口干、咽干,偶有咽部异物感,舌红、苔少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咳嗽人群。
2.莲子百合瘦肉汤
组成:莲子20克,百合20克,生姜1小片,瘦肉100克。
*** :莲子、百合、生姜、瘦肉洗净,清水适量,放入炖盅,小火慢炖1~2小时。
功效:安神、益智、清心。
适应人群: 平素学习易精神紧张,口干、入睡难,易醒,梦多,口唇红,舌尖红,苔薄白的抵抗力弱的人群。(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魏星)
来源: 广州日报
治咳嗽的偏方在这里,你需要点进来看看!一到秋天咳~咳~咳~咳不停,药吃了不少,偏方用了更多,但就是不见好!
专家说:您的偏方可能用错了!偏方也要挑着用……
今天就和您说说咳嗽的偏方怎么用才对!
张纾难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中医呼吸科
1
0
川贝炖梨治风热咳嗽
川贝炖梨是咳嗽偏方中应用最广且更受欢迎的一个偏方,组方合理,整体药性偏寒,用于治疗风热咳嗽再好不过了。
风热咳嗽多由秋天的燥热之气,或患者是阳盛体质造成,通常伴随有黄痰的症状。
川贝炖梨应选择雪梨。雪梨清心润肺、消疫止渴,川贝偏寒,是止咳中的良药。
小贴士:
在选购中需要分清松贝、平贝和川贝。
松贝外形像是怀抱莲花,一个大瓣抱着一个小瓣。
平贝从外形可以鉴别出来,它是色黄,有黑线,是扁的,很容易鉴别出来。
川贝放在平地,立着是不倒的,这是它的特征,外形像观音坐莲、怀中抱月。
*** 川贝炖雪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果放糖一定要放冰糖,冰糖有滋阴润肺的功效。而且炖煮好的川贝和雪梨要一并吃掉,不能只喝汤汁,这样会损失药效。
2
0
萝卜蜂蜜饮治风寒咳嗽
如果出现干咳、鼻塞的症状多为风寒咳嗽,这种情况肺气不利的可能性比较大,同时早上会出现一些泡沫痰,这样的症状可以食用萝卜蜂蜜饮。
萝卜蜂蜜饮中的萝卜选用白萝卜,其药性辛、甘、平,具有止咳化痰、行气导滞的作用。
蜂蜜有止咳利咽和通便的作用,可以通过通大便让肺气通顺起来。
在 *** 中,隐藏着一位神秘的助手,它就是生姜。
生姜是温性的,是祛风寒的好帮手。
如果觉得温性的力量还不够,还可以适量的加入一些胡椒,效果会更好。
知识点小结 戳视频看看↓
3
0
盐蒸橙子治寒热错杂
因为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完善,我们常常冬天暖气开的很热,夏天空调开的很凉,导致人体有些不再适用临床特征的表现。如果分不清是风热咳嗽还是风寒咳嗽可以食用些盐蒸橙子。
橙子本生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盐是调味品之王,同时在中医角度也是一味药。《肺腑德》中记载:“以酸补之,以咸下之”。咳嗽时吃点咸的,泄肺热,清肺火。咸酸化辛,通过咸和酸两个味道的结合可以产生辛味,辛可以起到开肺散结、利肺的功效作用。
在 *** 盐蒸橙子的盐量,要以吃不出咸味为原则。
如果超过10分钟就会让橙子皮中的苦味散发出来,所以把握好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最为恰当。
专家提醒
糖水冲鸡蛋从中医医理和西医角度都是没有止咳的作用的。
但是糖水冲鸡蛋是一个很好的营养剂,有着很好的滋补效果。
了解偏方,对症治疗,才能更好的发挥偏方的药效!记下这些有用的民间智慧结晶,远离咳嗽,过一个清爽的秋冬吧~
健康之路
《止咳偏方辨真假》
播出时间:9月27日 18:12
更多相关精彩内容
关于降糖药,90%的人容易忽视的8个点!| 健康之路
感冒药用药指南!看过的人,80%都哭了!| 健康之路
肺好不好,看看手掌就知道!中医推荐您3杯养肺茶!| 健康之路
养肝=养命!百年经方教您“肝”得漂亮!| 健康之路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张泓 张鋆豪
最近的感冒是真的很严重,身边好多小朋友都感冒了,今天的辅食也是非常的应景,给大家推荐的是百合枇杷汤,今天的汤适合九个月以上的小宝宝哦~
主要食材是枇杷,百合和川贝,如果使用的枇杷够甜,那就不用放冰糖,如果比较担心川贝的苦味,那么可以适当的放一点冰糖来增加整个汤的甜味。
宝宝的话更好九个月以上再喝,大人的话就没有所谓了,这个也是一个全家人都适合的一款汤。
枇杷和百合都是非常好的滋阴润肺还有止咳的食物,我个人觉得像百合,枇杷这样的食物是可以经常去吃的,就算没有咳嗽或者感冒的时候,也可以去煮一点汤汤水水,或者使用家里的料理机打成果泥来食用,一周喝个两三次,也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川贝。大家都知道,感冒的时候喝一点川贝是非常好的。但是,要记住,任何东西都是有量和一个适用环境的。我们说在咳嗽初期三天左右的时候,不管是有痰的,还是干咳,都是可以吃这个川贝的。它有非常好的止咳平喘的作用,尤其对因为哮喘引发的这种咳嗽也是有非常好的疗效的。
但是有个重要的问题,川贝是不能食用超过一个星期的,因为川贝是非常性寒的食物,尤其是小朋友的身体是受不了这种寒凉的食物长期的 *** 的,就算每天给他吃很少,哪怕两颗,三颗,甚至只有一克多的用量,那时间长了对她的身体是一种伤害,就会把他的这种急性咳嗽拖成慢性的。
有时候很多孩子妈妈会说,我的孩子都咳嗽一两个月了,我给他吃药也不见好,那其实我想说的是,你给她吃了这种寒凉的泻火的药,吃的太多了,反而去伤了孩子的元气。所以川贝在孩子咳嗽时候可以吃,但是绝对不能超过一星期。
如果咳嗽超过一个星期,甚至两个星期三个星期了。那你就要去换一个医生再看一下,看是否需要食用一些固本的药了。
材料:
枇杷10个,百合30克,冰糖5克(可以不加)清水,川贝5克
步骤:
1,百合洗净,掰成一半儿一半儿的,川贝,提前泡水半个小时,琵琶洗干净,用勺子轻轻的刮琵琶的表面,当你看到果肉从黄色变成透明色的时候,这就证明琵琶的皮跟果肉已经分开了,可以用手轻轻地把它们撕开。然后再把去好皮的枇杷从中间切开,把籽挖出来。
2,把这三种材料放到锅里,然后加上水煮20分钟。
夏秋交替,昼夜温差逐渐增大,老人、儿童及患有各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过敏体质的人群,又成为感冒、鼻咽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侵袭的对象,咳嗽也是以上疾病的常见症状。很多人发现,小时候治疗咳嗽很有效的经典食疗方——冰糖炖雪梨或者冰糖川贝炖雪梨,如今吃起来好像没什么效果;还有的人吃了有效果,但身边人吃了却症状加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肺燥咳嗽更适宜
冰糖川贝炖雪梨有止咳作用,但对证服用才有效。如果证型不对,服用不但起不到防治效果,甚至会加重症状。
雪梨味甘、性寒,入肺经,有清热化痰、生津润燥止咳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梨者,利也”,其药性下行流利,对于风热燥咳一类的咳嗽是比较适合的。
老百姓常说的川贝,中药全名叫做川贝母。川贝母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作用,但它是一种性味偏寒的中药,主要用于肺热咳嗽。明代医家缪希雍在其所著的《本草经疏》中明确指出:“贝母,肺有热,因而生痰,或为热邪所干,喘嗽烦闷,必此主之。”川贝母不仅有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养肺阴、宣肺、润肺而清肺热。
冰糖与川贝母搭配,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调味,因为川贝母是很苦的。另一个作用是增强润肺止咳功效,因为冰糖本身也是一味中药,能健脾和胃、润肺止咳,主治肺燥咳嗽。
总体来说,冰糖川贝炖雪梨主要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等病症。
咳嗽原因有多种
很多人以为咳嗽都是肺的健康受到侵害引起的,中医认为五脏六腑都能引起咳嗽,且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咳嗽既是独立的病证,又是肺系(呼吸系统)多种病症的一个症状。中医一般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其中《景岳全书·咳嗽》提到:“外感之嗽,必因风寒。”因此,在夏秋交替之际,一定要注意谨防风寒之邪等诱发的咳嗽。其中,外感咳嗽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风寒袭肺这类患者一般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治法是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风热犯肺这类患者常咳痰不爽,痰黄或黏稠,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治法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燥伤肺这类患者有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甚至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的症状,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干红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治法是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入秋之后还常出现凉燥伤肺诱发的咳嗽,是由风寒与燥邪共同侵袭肺部所致,表现为干咳而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等症。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此外,还有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等证型的咳嗽,临床需要对证治疗。
食积也常引发咳嗽
相较于感冒、发烧、过敏等原因导致的咳嗽,食积等内因诱发的小儿咳嗽往往容易被患儿家长忽视。中医认为,相较于外感风寒、风热或者细菌、病毒等外因导致的咳嗽症状,内因诱发的咳嗽大都因为患儿饮食不科学,导致痰湿内停、饮食积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