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药物起效时间,以及药进入人体多长时间起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药峰时间什么意思
1、AUC是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在人体中被吸收利用的程度),AUC大则生物利用度高,反之则低。
2、Cmax是指药物的峰值浓度。时间曲线上的更大血药浓度值,即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更高血浆药物浓度。
3、Tmax是药物作用的峰值时间。指在给药后人体血浆药物浓度曲线上达到更高浓度(药峰浓度)所需的时间。
生物利用的程度(EBA)系指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吸收药物总量的比值,用以衡量药物吸收程度的大小。可用两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之比来求算。
药峰浓度与药物的临床应用密切相关。药峰浓度达到有效浓度才能显效,而如高出了安全的范围则可显示毒性的反应。此外,药峰浓度还是衡量制剂吸收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药峰时间短,表示药物吸收快、起效迅速,但同时消除也快;而药峰时间长,则表明药物吸收和起效较慢,药物作用持续时间也往往延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物利用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药峰浓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药峰时间
二、药物的起效是什么意思
1、什么是药物的起效?药物的起效指的是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从而对人体产生治疗、调节、预防等作用的过程。药物的起效通常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这几个环节。只有药物顺利完成了这些环节才能够发挥作用,否则就会出现药效不佳或不良反应等问题。
2、药物起效的影响因素。药物的起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性质、剂量、途径、用药方式、个体差异、疾病状态、药物相互作用等等。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必须密切注意这些因素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更佳的治疗效果。
3、如何提高药物的起效。为提高药物的起效,除了注意药物使用的因素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方面。例如,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调整能够增加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从而提高药物的起效。同时,也应该关注药物的储存和使用方式,避免药物受潮、曝光或其他损害而影响药效。总之,提高药物的起效需要多方面的注意,需要细心,耐心,科学用药。
三、米诺地尔的起效时间是什么时候
1、一般两个月左右。连续使用六到八个月,脂溢性脱发,清淡饮食,不要喝酒抽烟,不吃辛辣 *** 食物,不要熬夜。采乐或者希尔生洗头,一周两次。口服一清胶囊或者复方甘草酸苷每日三次每次两粒。米诺地尔溶液每晚一次 *** 五分钟连用六到八月。
2、米诺地尔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雄激素性脱发。
3、目前FDA批准的米诺地尔有2%和5%两种浓度剂型,一般女性用2%米诺地尔,男性用5%米诺地尔。
4、米诺地尔的用法为每天2次,每次1ml。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用药,药物才能发挥更佳疗效。
5、根据临床观察,米诺地尔一般在使用2-3个月后开始起效,用药6个月左右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12个月左右效果基本稳定。因此推荐用药的时间为6-12个月以上。
6、一般来说,如果米诺地尔使用超过6-12个月还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就可以考虑停药了。
7、如果药物使用后,脱发减少,或头发直径变粗,或者头发数量增加,则表示药物有效。如要维持药物的效果,则需要长期持续用药,更好不要停药。停药后药物维持的作用会逐渐消失。
8、注意:使用米诺地尔治疗后头发的密度没有发生改变并不是意味着治疗失败,只要脱发没有出现进行性进展,脱发程度没有进一步增加,就已经提示治疗有效。因为雄激素性脱发不治疗,脱发将进行性发展。
四、镇痛药的选择分类
梁庆伟、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麻醉科
目前理想的镇痛镇静类药物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3.药物代谢快、基本无明显蓄积作用;
5.抗焦虑和顺应性遗忘效果优良,使用时易唤醒,停药后快速恢复意识状态等。
根据 2013年 SCCM镇痛镇静指南推荐,镇痛药物主要包括阿片类镇痛药、非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及局麻药。
是天然的阿片生物碱,是阿片类药物的原型,具有镇痛镇静、呼吸抑制、镇咳、抑制胃肠道蠕动、促进组胺释放、诱发哮喘等作用,对低血容量患者容易导致低血压,推荐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不是程序镇痛的首选药物;起效和达到峰值的时间较长,镇痛作用较芬太尼类药物长,可控性不及芬太尼类药物。
用法:50~100 ug/kg静脉注射,然后按照需要以 0.8~1 mg/h静脉注射。
为合成阿片类药物,广泛应用于 ICU镇痛,其镇痛强度是 *** 的 100~180倍,起效快,对循环的抑制较 *** 轻,被推荐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无法耐受 *** 副作用的患者;但重复用药后由于蓄积和延时效应可导致呼吸抑制(中枢性和延迟性),延长复苏时间。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心动过缓、肌肉强直、恶心呕吐,老年人、肝肾功能不佳者需要小剂量和更长的给药间隔时间。
用法:0.5~1 ug/kg静脉注射超过 2分钟直至到达镇痛效果。
为合成阿片类药物,是新型短效μ阿片受体激动剂,超短效镇痛药;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代谢不受肝、肾功能等影响,体内无明显蓄积。有报道称瑞芬太尼能够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 ICU时间,它并不额外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提高了医疗效率,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但只能在静脉注射泵下使用。
用法:0.025~0.1 ug/kg/min静脉注射。
为合成阿片类药物,镇痛作用约为芬太尼的 5~10倍,作用持续时间为芬太尼的两倍。有研究发现,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相比,在 24 h内镇痛作用无明显差别,在 24后舒芬太尼镇痛作用弱于瑞芬太尼。
1.当作为复合麻醉的一种镇痛成分进行诱导应用时:按 0.1~5.0μg/kg体重作静脉内推注或者加入输液管中,在 2~10分钟内滴完。
2.在以其主导的全身麻醉中,舒芬太尼用药总量可为 8~30μg/kg;当临床表现显示镇痛效应减弱时可按 0.35~1.4μg/kg体重追加维持剂量。
为合成阿片类药物,镇痛强度约为 *** 的 1/10,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具有药理活性,大剂量使用时,可导致神经兴奋症状,肾功能障碍者发生率高,目前在 ICU不推荐。
用法:成人肌内注射常用量:一次 25~100 mg,一日 100~400 mg;极量:一次 150 mg:一日 600 mg。静脉注射成人一次按体重以 0.3 mg/kg为限。
目前 ICU最常用的镇静药物为苯二氮䓬类和丙泊酚。苯二氮䓬类药物包括 *** 、咪达唑仑和劳拉西泮。研究发现,苯二氮䓬类药物容易导致 ICU患者谵妄、焦虑、PTSD妄想等神经精神症状。2013年 SCCM新发布的镇静、镇痛、谵妄治疗指南中指出苯二氮䓬类镇静药物的使用是 ICU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推荐 ICU镇静优先采用非苯二氮䓬类镇静药物以改善临床预后。
*** 是长效镇静药,能迅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起效快,为中枢抑制剂,在 ICU中主要用于控制抽搐、惊厥,反复用药因蓄积作用可导致镇静作用延长。其应用广泛,抗焦虑作用选择性很强。较大剂量时可诱导人睡,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催眠药。此外还具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对癫痫持续状态极有效。经肝脏代谢后仍有生物活性,故连续应用可蓄积。
用法:开始 10 mg,以后按需每隔 3~4小时加 5~10 mg。24小时总量以 40~50 mg为限。
ICU中应用最广泛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其半衰期短,镇静、抗焦虑作用强,顺行性遗忘作用强,并且易于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但是对年老或呼吸功能不全者可能导致呼吸抑制,用药后可能引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副作用。无镇痛作用;可能导致低血压(特别和阿片药物合用);逆转性兴奋作用(不常见)常用的急诊药物;呼吸影响小;有拮抗药物(氟马西尼)。
用法:小剂量 0.02~0.03 mg/kg静脉注射直至出现临床效果(「嗜睡」、上睑下垂、头晕、发音含糊);追加剂量为每 3~5分钟 0.5~1 mg,总剂量小于 5 mg。
快速强效的 *** ,起效迅速、作用短暂、镇静水平易于调节,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停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用于 ICU长时间镇静,而且其具有减少脑血流、降低颅内压、降低脑氧代谢率的作用,适用于 ICU颅脑损伤患者的镇静。其单次注射时可出现暂时性呼吸抑制、血压下降(与剂量相关)、心动过缓,特别是对于心功能差、低血容量的患者血压影响较大;长期或大量应用异丙酚可能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异丙酚输注综合征等严重副作用。
用法:间断静脉注射 10~30 ug/kg超过 1~5分钟或 100 ug/kg/min连续静脉注射 3~5分钟然后减少至 50 ug/kg/min滴定产生效果。
是一种新型的镇静药,属于咪唑类衍生物,通过激动中枢α2肾上腺受体而产生镇静作用。因其镇静是可唤醒,使患者的配合度更高。兼具良好镇静与镇痛作用,没有明显心血管抑制及停药后反跳,不产生呼吸抑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已越来越多地用于 ICU镇静。
减少苯二氮䓬类和丙泊酚的使用,改善急性谵妄和(或)缩短通气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2013年 SCCM镇痛镇静指南也推荐使用右美托咪定代替苯二氮䓬类药物以实现安全有效的 ICU镇静。
用法:配成 4μg/ml浓度以 1μg/kg剂量缓慢静注,输注时间超过 10分钟。本品在给药前必须用 0.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达浓度 4μg/ml。
五、药物在体内多久发挥作用
根据您现在所描述的这种情况,您所说的这几种药物的代谢时间是明显不同的,要根据您的肾脏功能才能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一般完全代谢完毕要在5天左右的时间。建议您现在这种情况要到专业的医院,在药师和医师的指导下才能选择用药,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影响到您的身体健康。
像这种情况的话,是不好估计的,因为每种药物不同,所以在体内吸收,或者达到药物更佳有效浓度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另外不良反应的出现,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不良反应在服用后15分钟内就出现,而有的可能需要数天之后才表现出来。不同药物的起效时间不同,其药物半衰期也不一样,多数不良反应都在24小时内发生,但也有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24小时之后
止疼药多长时间起作用,一般与止痛药物的效果以及给药的方式有关系。如果是口服轻到中度止疼的药物,例如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等,通常要0.5-1个小时左右可以起效。而如果是 *** 直肠给药或者使用透皮贴剂、静脉输注止痛药,起效的时间就会更快,例如 *** 直肠给药可能会在15-30分钟起效,而静脉给药可能几分钟之内就能起到明显缓解疼痛的效果。所以如果想要尽快的达到止痛效果,可以使用静脉输注的止痛药以及麻醉剂等药物,使用止痛泵来进行止痛,起效又快持续时间也会比较长。
六、一般服药后几小时见效
药物见效时间因药物种类和个体差异而异,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天不等。
根据查询百度健康得知,药物见效时间因药物种类和个体差异而异,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天不等。首先,需要了解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以便更好地判断药物的见效时间。
1.对于急性疾病,如感冒、发烧等,药物通常在几小时内见效。例如,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通常在30分钟至2小时内起效,持续时间约4-6小时。
2.对于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需要长期服用,见效时间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例如,降压药物如ACEI、ARB等,可能需要数周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的降压效果。
3.对于抗生素类药物,通常在开始服用后24-48小时内见效。但是,抗生素的疗程通常需要7天左右,以确保彻底消除感染。
4.对于抗抑郁药物,如SSRI、SNRI等,见效时间较长,通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这是因为抗抑郁药物需要调整大脑神经递质的水平,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总之,药物见效时间因药物种类和个体差异而异。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医嘱,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用,以确保药物发挥更佳疗效。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七、药物起效快是什么意思
1、药物的起效时间是指从药品进入人体开始到达治疗效果所需要的时间。药物起效快,通常指药物进入人体后很快就能够产生治疗效果,这种效果通常会在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就能够实现。药物起效快通常会带来明显的优势,使得药物能够在急需治疗的场合,快速地发挥出来。
2、药物起效快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药物能够快速地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且被迅速地运输到目标器官或组织中。另一个原因是药物分子与受体之间的结合速度很快,进而能够快速地产生治疗效果。最后,药物起效快可能也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速度有关。
3、药物起效快对治疗具有很大的影响。在紧急情况下,药物起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对于某些疾病,药物的起效快也有助于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治疗的可接受性。然而,药物起效快也可能引发副作用和药物滥用等问题,需要仔细权衡治疗的利弊。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