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踏莎行候馆梅残拼音,以及踏莎行全文加拼音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踏莎行候馆梅残 赏析
1、踏莎行候馆梅残赏析,全词主旨中心是写‘离愁’,上片和下片皆是围绕‘离愁’来写。本文由大学高考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2、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3、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字词解释:
4、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
5、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薰,香气侵袭。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此句化用南朝梁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而成。
6、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
7、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8、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9、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芜,草地。作品译文:
10、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11、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作品赏析:
12、这首词是经常为人们所称道的名篇,写的是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上的离愁,下片写想象中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中心意旨是表现离愁。
13、上片写离家远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时令正当仲春。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
14、融怡明媚的春光,既让人流连欣赏,却又容易触动离愁。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而三、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此二句即景设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
15、下片写闺中 *** 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过片两对句,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柔肠”而说“寸寸”,“粉泪”而说“盈盈”,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从“迢迢春水”到“寸寸肠”、“盈盈泪”,其间又有一种自然的联系。接下来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
16、最后两句写 *** 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
17、此词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由实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层层递进,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长。这种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带来了强烈的美感效果。作者简介:
18、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
19、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和宋祁等一同编修《新唐书》,又自修《新五代史》,有很高成就。以上这篇踏莎行候馆梅残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
20、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大学高考!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二、踏莎行候馆梅残表达了什么情感
1、此词主要抒写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上阕写行人客旅的思念。以时空的转换,写人在旅途,漂泊无际,且无止期,从而展示了游子剪不断的离愁。下阕写居者对高楼的企盼和悬想,写远望之人的内心活动。春山本无内外之别,词人将其界定,写出居者念远的迷茫心境。全词寓情于景,含蓄深沉,是为人所称道的名篇。
2、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3、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三、踏莎行欧阳修原文注音
1、hòu guǎn méi cán, xī qiáo liǔ xì。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2、cǎo xūn fēng nuǎn yáo zhēng pèi。草薰风暖摇征辔。
3、lí chóu jiàn yuǎn jiàn wú qióng,离愁渐远渐无穷,
4、tiáo tiáo bù duàn rú chūn shuǐ。迢迢不断如春水。
5、cùn cùn róu cháng, yíng yíng fěn lèi。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6、lóu gāo mò jìn wēi lán yǐ。楼高莫近危阑倚。
7、píng wú jìn chù shì chūn shān,平芜尽处是春山,
8、xíng rén gèng zài chūn shān wài。
9、yǔ jì fēng guāng, chūn fēn tiān qì,
10、qiān huā bǎi huì zhēng míng mèi。千花百卉争明媚。
11、huà liáng xīn yàn yī shuāng shuāng,画梁新燕一双双,
12、yù lóng yīng wǔ chóu gū shuì。玉笼鹦鹉愁孤睡。
13、bì lì yī qiáng, méi tái mǎn dì,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14、qīng lóu jǐ chù gē shēng lì青楼几处歌声丽。
15、mò rán jiù shì shàng xīn lái蓦然旧事上心来,
16、wú yán liǎn zhòu méi shān cuì。无言敛皱眉山翠。
四、踏莎行拼音
1、踏莎行的拼音为:[tà,suō,xíng]。
2、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另有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等。
3、明杨慎《词品》云:“唐韩翃诗‘踏莎行草过春溪’,词名《踏莎行》本此。”接:今查清彭定求等所辑《全唐诗》,韩翃诗井无“踏莎行草过春溪”的诗句。唐陈羽《过栎阳山溪》诗有“众草穿沙芳色齐,踏莎行草过春溪”句,今订正之。
4、又:北宋僧文莹《湘山野录》云:“莱公(寇莱公,即寇准)因早春宴客,自撰乐府词,俾工歌之。”认为调名创自北宋寇准。“莎”(suō):莎草,是一种常见的野草,广布于热带、温带,其块茎入药,叫“香附”,夏季开花。
5、踏草是唐宋时期广为流行的活动,又叫踏青,北方一般在清明时节前后。所以,“踏莎行”调名本意即咏古代民间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动。
6、此调为重头曲,前后段相同;每段由两个四字句和三个七字句组成,第三句与第五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式,因而奇句与偶句较为协调。每段两个四字句以对偶为工,如晏殊的“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带缓罗衷,香残蕙炷”;“祖席离歌,长亭别宴”,“画月魂消,高楼目断”;“碧海无渡,瑶台有路”,“绮帘凝尘,香闺掩雾”。
7、此调为北宋新声。宋初陈尧佐感引进之恩所作之词为创调之词。晏殊写暮春之景:“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8、欧阳修写旅情:“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五、踏莎行欧阳修雨霁风光拼音
1、踏莎行欧阳修雨霁风光拼音是yǔ jì fēng guāng chūn fēn tiān qì qiān huā bǎi huì zhēng míng mèi。
2、《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喜朝天等。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
3、另有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等。
4、《踏莎行·雨霁风光》是北宋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写一歌女观赏春景,引发旧事,顿生愁苦。上阕写在一派大好的春光中,画梁新燕成双成对,而鸟笼中的鹦鹉却愁闷不堪地孤柄独宿。
5、下阕从居住环境进一步渲染这种孤独:屋舍藤蔓缠绕,青苔遍地,几声柔曼清丽的歌声传来,不禁勾引起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上下两阕用今昔对比,描写出一个突然悲从中来,却无以诉说,只有独自体味这深沉的痛苦的形象。
6、《踏莎行·雨霁风光》文学赏析:
7、前阕写春分天气的明媚景色,但也以成双的燕子反衬孤眠的鹦鹉春景,成为对比强烈的两个具象,象征主人公的孤独。后阕写闺妇。特写居所周围的春天景色。薜荔依墙,莓苔满地的荒芜景象同上片的明丽春景退然不同,这也是使观赏者思旧的契执。
8、青楼的歌声,勾起了主人公对旧事的回忆,旧事,既有甜蜜的,亦有苦涩的,这里当指苦涩的,指心上人沉迷于游冶,不时到青楼寻欢作乐,感慨自己正如玉笼鹦鹉愁孤睡,敛皱眉山就是明证。
9、在这首词中,春分时节的明媚风光跃然纸上百花盛开,新燕归来,还有依墙而长的薜荔,遍生满地的莓苔。然而,哪知青楼的歌声引来愁绪,可惜了这美挥的春风时光一词人由景到情,情景交融,借春分节道出难言的心境。先咏春日韶景,后叹浮云旧事,是在比喻自己孤独的命运。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拼音和踏莎行全文加拼音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