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中药熬时间越长越好吗和中药熬多长时间效果更佳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熬中药时间越长越好吗
1、我们在配中草药时,会看到药包上写有煎药时间,先下什么药、后下什么药等。这就说明中药煎熬时间与药效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中药煎的时间越长越好是不对的。
2、药性不同,煎熬时间的长短也不一。一般中草药以30分钟为宜,强壮补益类药时间需长些,发汗药、挥发性药一般只煎20分钟就可以了。有人认为中草药的疗效可以根据颜色决定,煎熬时间越长,颜色越深,药效越好。实际上一般中草药煎30分钟,有效成分已经溶进汤中,无须延长时间。另外,有些药物的有效成分会因煎熬时间过长而破坏,挥发性物质还会挥发掉,降低了药效。
3、所以,煎中药一定要看药包上的医嘱,如果无医嘱的药物煎30分钟就可以了。此外,中药煎熬时一定要用文火,因为大火煎药常可使植物中草药所含蛋白质很快凝固,影响有效成分的析出。
二、中药是不是越浓越好 中药一般熬多久合适
1中药是不是越浓越好
其实不是的,常见的就是中药在固定的时间段就已经是成型了,药效就会在这个时间段内保持。
其实不是的,常见的就是中药在固定的时间段就已经是成型了,药效就会在这个时间段内保持。
中药煎煮是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断开释、溶解的进程,当中药饮片中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进程就中止了。再接连不断地煎,不只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持续分出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因不断蒸腾而削减,乃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期的高温中遭到损坏,致使药效下降。
一般是20到30分钟,每种中药的药效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还是要分不同的状况。
中药泡好后,放在煤气炉子,或者蜂窝炉子上面开始熬制。在中药熬开之前用大火,熬开之后转为小火慢慢熬,小火熬制大约20分钟。看着表,到时间后,如果药汤还是很多,可以再继续熬一会。切记千万不能把中药熬干了,那只能倒掉。熬中药必须有人在旁边守着才行。熬完后,可用一根筷子放在砂锅沿上挡住药渣,再用药淋子过滤,这样效果更好,
1、在专业药店中购买来的大部分药材都是不需要清洗的,大家不要担心不干净。如果说一定要对药材进行清洗,那么只需要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的清洗一下就可以了,千万不能够浸泡着清洗。
2、有经验的老中医告诉我们,一般在熬中药的时候火候也是会影响药效的。建议在熬中药的时候,一开始应该大火,煮开之后再改成小火。但是,如果煎煮的是一些具有治疗外感功效的药物,那么应该在水煮开之后继续大火,熬煮大约十五分钟就可以了。
3、熬制中药有文火和武火之分,所谓武火就是大火,在中药还没有烧开之前可以用大火,不会损失药性,烧开后再用大火就容易破坏药物成分,使有效药物挥发掉。
4、草头方子可以治大病,不要小看这些药草,屠呦呦从药草中提炼出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见效慢的中药副作用也小,只要坚持服药,能治好许多西医所不能治疗的疾病。
三、中药该如何熬是否越久越好..
你好,火候掌握很中药,并不是熬得越久越好。下面中药煎煮的 *** 可以参考一下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煎药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忌用铜、铁器皿。
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中药饮片煎煮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60分钟。水的用量一般为:之一遍煎煮时将中医饮片适当加压后,以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头遍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0.5~1厘米即可。
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应煎2次。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一般头煎的煮沸后再用小火煎20~3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用小火煎10~20分钟。
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煎煮时间可缩短5~10分钟,而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煎煮时间宜增加10~20分钟。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中药煎煮后每次所取得的药液量成人一般为150毫升,学龄期儿童为100毫升,婴幼儿为50毫升。
四、中药怎么熬效果更好中药是不是越浓越好
喝中药现在是人们调理身体的优先选择了,人们通常情况下都愿意尝试中药来调理身体,一方面这是我们对重要越来越认可了,另一方面中药的地位上升了。中药的配伍和熬制也是有讲究的。那么中药怎么熬效果更好?中药是不是越浓越好?
1、煎药器具的选用:以砂锅为好,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或玻璃器皿。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黄铜锅、铝锅。因金属元素容易与中药里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2、煎药的加水量:在之一次煎煮时水超过药材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时以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为准。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泡药的水不必倒掉,因为药材都是炮制清洁过的。
3、煎药的火力: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强火,至煮沸后再改用弱火,保持在微沸状态,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4、煎煮的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而定,一般汤剂煎煮2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2次到3次为宜。一般中药之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35分钟。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之一煎的时间略短,约为15-20分钟。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煎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年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每次一般煎至75毫升,成年人一般煎至150毫升。如果过多,可以把中药汁再回锅加热,蒸发浓缩即可。
一般药物可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会发生变化。
大家拿到药材后不必过度清洗,但在煎药前要加以浸泡,加冷水漫过药面,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好。
如果已经达到正确的浓度后再继续煎药,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呢,首先是容易煎糊,严重的时候还会把药锅熬炸掉。
中药汤剂在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效成分达到浓度平衡,继续熬制就会破坏影响药液的药效成分,药液中的非有效成分(树脂、树胶、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还会不断溶出,而且药液的苦味会加重,口感也不好。口服以后,有些人会出现恶心、呕吐感。
一般来说,除了滋补的药要煎煮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大多数中药是不要浓煎的。特别是一些解表、清热、芳香类药物,煎煮的时间还要更短一些,如麻黄、桂枝等解表药、金银花、菊花等清热药、砂仁、沉香等芳香类药物。再打个比方,如风寒感冒的病人,需要解表散寒,药物煎煮的时间就不宜过长,如术后气虚调理的病人,补益的药就需要浓煎。所以,药物中药液熬得浓或稀是根据药性和疾病的不同决定的。
喝中药时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才会得到更佳的治疗效果,对中药更是如此。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服用。
中医在配伍运用中药时,讲究“四气五味”,根据药性的寒、热、温、凉,并参考辛、甘、酸、苦、咸五味来配伍组成方剂。空腹服药时,寒凉药或者五味偏重的药物都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
不同类型的中药,服用时间也不同。肝、肾、肠道疾患,宜饭前服药;眩晕、咽喉疾患宜饭后服药;泻下药、滋补药、驱虫药宜空腹服;安神类药宜睡前服用。
这都是根据病情的不同和药物作用的特点,对服药时间做出的大致要求。在用药时,医生会根据患者身体变化调整用药,用药的方子不会局限于某一类药,再加上患者长期服药,难免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所以建议长期喝中药汤剂的人,在饭后30~60分钟内服药,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 *** 。
1、安全、副作用少:由于中药外治是施于体表,它可以随时观察其适应和耐受情况而决定去留,不会像内服药物,如不对症,发生副作用时处理比较复杂,外治只要施治配药得当,是比较安全的,一般很少有副作用。
2、对胃肠道无损伤:病人服药,首先入胃再吸收,药物对胃肠道的 *** 损伤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尤其一些病人胃的情况不好,又非要服药不可,往往陷入治病必服药,老病未治好,胃病又成的两难局面。那么药物外治就不存在这搜索一问题。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服药的痉对许多病人是难以长期忍受的,中药外用可以起到“良药治病不苦口”。
3、对肝肾 *** 小:不管内服何种药物,通过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其代谢产物尤其是一些毒性产物,都必须经过肝脏解毒、分解而通过肾脏排泄,这对于原先肝肾有疾病的人来说,也是难以回避的矛盾,而中药外治,大多经过皮肤、粘膜吸收,药物的成分进入体内已经通过一层屏障的过滤,有害成分也已量小、弱化,故对肝、肾的损害大多已非常小,
因此外治法作用的不单是药物有效成分的体表吸收,它主要是通过药物对特定部位、穴位的 *** ,从而疏通经络、调理经气、调整机能,可以起到与针炙推拿同样的作用。操作简便取材容易:中药外用大多作用于人体经穴和特定部位,而这些大多是易于辩论的部位,操作也比较容易掌握,只要加以学习、注意,大多自己就可操作,比如药枕疗法、敷脐法、敷足心法、敷肝区法、点眼法,塞耳鼻法。
五、中药熬的越久越好吗
1、对于熬制中药也是有很多的讲究,不是说把它扔在锅里面一直煮就可以了。有人觉得熬中药就越煮越久,中药的药效才会全部都被熬出来。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2、不同的中药熬制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的中药熬制的火候也是不一样。有些中药只需要熬制半个小时就可以了。冷水下锅当水煮开了以后再继续熬至半个小时,这样就可以不用再熬制了。
3、如果再继续熬的话,可能会影响中药的药效。因为有些中药如果过久的熬制就会减小中药的药效,这样时间耽搁了,反而效果没有那么好,得不偿失又何必呢?
4、但是有些中药就是熬制的时间越久越好,这样药效才可以完全被熬制出来。所以我们在熬中药的时候,医生都会告诉我们这幅中药应该怎样熬制。
5、其实熬中药的锅也是有讲究的,我们家里面一般炒菜的锅都是铁锅,但是熬中药的时候千万不要用铁锅熬制。因为铁锅熬制里面的铁元素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药效,更好就是要用砂锅来熬制中药。
6、就是我们平常家里面煲汤的那种砂锅就可以了,虽然很少有人家里面有,但是熬制中药的时候还是可以直接去那种中药房让别人给你熬制好。装成一小袋一小袋的,这样放在冰箱,每天喝的时候拿一袋出来,稍微热一下就可以了,特别的方便。
7、什么事情都是讲究科学 *** 的,不要觉得自己理所当然的,认为该熬久一点就要熬制久一点。
好了,关于中药熬时间越长越好吗和中药熬多长时间效果更佳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