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峻)孩子一到二三年级,进入生长发育期后,近视的速度也在加快,这让很多家长都有点担心。原南京同仁医院眼科屈光中心主任、南京博德眼科医院院长郝颖娟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除了减少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外,还有三种 *** ,可以阻止儿童近视度数快速增加。这三种 *** 分别是,佩戴离焦眼镜、佩戴角膜塑形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
角膜塑形镜已经成为常规的治疗 *** 之一,角膜塑形镜俗称“OK 镜”,属于三类医疗器械。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镜片表面的压力和泪液的吸附力,逐步使角膜的弧度变平,从而降低近视度数,提高裸眼视力。相对框架眼镜,塑形镜可有效控制及延缓近视发展。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高透氧材料经过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晚上将角膜塑形镜佩戴在角膜上,第二天摘下后,视力可以基本恢复正常。不戴角膜塑形镜的时候近视度数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不是说戴了以后就不近视了。夜间佩戴塑形镜一般要达到8~10小时,不过效果也是因人而异的。
郝院长告诉记者,角膜塑形镜对儿童的眼部要求比较高。儿童更好在近视度数以及散光度数比较低,睡眠时间比较充分在情况下使用。通常更佳佩戴年龄为8~15岁。一般到了高中阶段,因为学习任务比较重等原因,睡眠时间达不到8个小时,佩戴矫正效果不佳,一般可以考虑适当停止佩戴。
佩戴离焦框架眼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也是常用的控制眼睛近视的 *** 。当眼睛条件不怎么太好,特别是儿童嫌角膜塑形镜佩戴不方便,可以选择离焦眼镜和使用低浓度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镜相比,离焦眼镜的适用人群更为广泛,年龄超过5岁、近视度数不超过1000度、散光度数不超过400度、双眼视功能正常的近视患者均可以验配。
离焦镜片具有一定的近视防控效果,并且应用在好动的儿童身上相对来说简便,不需要繁琐的护理,安全性好,可防紫外线,抗冲击性好,一般情况下小孩子打打闹闹不会碎。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近视进展情况再选择是否应用离焦镜片产品。
郝颖娟说,低浓度阿托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的进展,是性价比更高的控制近视进展 *** 之一,但要根据医生的专业医嘱规范使用。其作用机制为:增加眼底脉络膜的血供,延缓近视度数增长。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控制近视的阿托品浓度为0.01%,其副作用相对较小。
很多孩子已经发生近视,到了成人,可能也不愿意佩戴眼镜,还想美观,那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术方式进行矫正了。郝颖娟院长说,现在近视矫正手术也比较成熟了,除了全飞秒以及半飞秒等常见 *** ,还有一种近视“加法”手术,就是ICL手术。它不切削角膜,保持了角膜以及眼部结构的完整性,通过一个微小切口将特制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可同时矫正近视与散光。该矫正范围广,可矫正 50-1800度近视,散光更高可达 600 度。“当然了,手术之前,需要做详细的术前检查与评估,选择更佳的矫正 *** 。” 郝颖娟说。据悉,南京博德眼科医院是专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近视手术矫正、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眼科专科医院。
近视可以自愈吗?有哪些 *** 可以控制近视?网传近视能自愈?简直就是在耍流氓!
国家卫健委早就澄清过:“近视能治愈”等这类表述都是虚假宣传,有一定的误导成分。
如果对此还是半信半疑,小编就来提个问:1米6的个子能倒退回到1米5吗?
想必大家都会回答“不能”~难不成个子长了还能缩回去?
近视亦是如此。之所以会近视,是因为眼轴(眼球的前后直径,正常情况下在23.5mm左右。)超出了正常长度。而眼轴跟长个子一样,一旦变长就无法改变。因此,近视只能“矫正”,并不能“治愈”。
一旦视觉开始模糊,咱们就必须到专业机构检查并及时做好矫正工作。作为这方面的行家,小编无私分享几个矫正近视的 *** ~
框架眼镜
不接触眼球、更换方便、配戴安全,但儿童配戴容易在同龄孩子中产生自卑感,成年人配戴又觉得影响美观,有时我们去配眼镜,为了在“看清”和“不晕”中间达到平衡,不得不“过矫”或“欠矫”,影响近视发展。
软性隐形眼镜
无厚重感,但容易眼干、摘镜困难、散光矫正不太理想。而且软性隐形眼镜度数上限很低,近视度数过高就没办法选到合适的镜片。再者,买的时候经常需要用框架眼镜的度数去换算软镜度数,很容易配到不合适自己的镜片。况且如今市面上,各种非正规医疗机构鱼目混珠,质量也摸不准。
RGP隐形眼镜
想必大家鲜少听说,其实它是一种高透氧性的硬性角膜接触镜,有“会呼吸的隐形眼镜”之美誉。因为它所含的硅、氟等聚合物,能够大大增加氧气的通过量。而且透氧性高和“硬性”的特点,也更有利于近视、散光及圆锥角膜的矫正。
区别于其他眼镜,RGP隐形眼镜对眼睛更为友好。
首先体现在它的超高透氧性,更高可达163,配戴跟裸眼差不多,非常轻盈,长时间戴着眼睛也不容易干涩缺氧。
其次,它的镜片设计能充分贴合角膜,让视野更宽阔,成像更真实。
而且,可矫正的度数范围很广。像RGP隐形眼镜中的爱马仕——Menicon TINU,3500度以内近视、1900度以内远视都能定制和配戴~
虽然它在国内比较小众,在发达国家却很普遍。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日本的使用人群占比约20%。
如果有想了解的朋友们,一定要到医院或专业视光中心进行试戴和验配,毕竟它属于三类医疗器械~
激光近视手术
手术都会有一定的风险,而且所需要的条件比较多,并非人人都合适。
首先,屈光度需要同时满足近视<900度、远视<600度、散光<600度。此外,年龄需要在18~40岁,角膜厚度也要在540μm左右。有严重干眼症、青光眼、角膜炎等眼部疾病的也需排除在外。
话说回来,虽然近视不能被“治愈”,但随着国内眼科和医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已经能做到“有效控制近视度数增长”。近几年风很大的角膜塑形镜(即OK镜)就是其中之一~
角膜塑形镜
相对框架眼镜,它可以很好地控制眼轴增长量,是一种非常前沿的技术。
国家卫健委在《近视防治指南》中也提到,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逆几何设计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长期配戴会使角膜中间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暂时性降低一定量的近视度数,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物理矫形 *** 。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了解它的原理,小编这就搬出原理图!
如上图所示,在压力和拉力的协同作用下,角膜暂时形成了一个透镜的形状,让视觉更加清晰。
这款眼镜需要在晚上睡觉时配戴,这样一来,就算白天不戴眼镜也能看清事物,达到理想的近视控制效果。非常适合8~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且近视度数<600度的人群。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角膜塑形镜的塑形过程是可逆的,停戴一段时间,眼睛就会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因此,坚持配戴才会有显著的近视控制效果。
听小编一句劝!与其抱着侥幸心理相信“近视能自愈”,不如踏踏实实做好近视矫正工作,防止“近视”这个无底洞越变越大~
7岁女孩视力0.2,戴上平光眼镜秒变1.0,怎么回事?7岁女孩上课看不清黑板
检查视力只有0.2、0.25
医生为她进行医学验光
发现矫正视力不能提高
试戴平光眼镜后
孩子的视力马上提升到了1.0
为什么会这样?
医护人员正为童童进行检查。
今年7岁的童童(化名)家住汉南,2个月前,她向妈妈反映自己视力下降得厉害,平时上课也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想到医院配镜。放暑假后,妈妈便带着童童来到武汉爱尔眼科汉阳医院求诊。
该院小儿与斜弱视专科秦爱娇医生接诊了童童。经初步检查,童童的左眼和右眼的视力分别只有0.2、0.25。
随即,医生为童童进行了散瞳验光,发现童童并没有明显近视,但是视力却很差。童童也再三表示自己平时就是看不清黑板。
为了排除其眼部病变,秦医生为童童进行了进一步检查,包括眼前节,眼底、视力检查测谎仪——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同时建议其进行头部CT检测,童童的各项检查结果均为正常。
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秦爱娇医生猜想到童童的视力问题可能是心理因素引起的。秦医生支开童童的妈妈,单独问童童是不是想戴眼镜,童童立刻点头表示自己非常愿意戴眼镜。
随即,医生为童童进行了平光镜试戴,并再次为童童进行视力检测,令人惊奇的是,童童的视力恢复至1.0。
心病还须心药医!原来童童的哥哥因为近视佩戴框架眼镜,童童觉得很羡慕,吵着也要戴眼镜。遭到妈妈拒绝后,童童一直闷闷不乐。
武汉爱尔眼科汉阳医院小儿与斜弱视专科石明华主任表示,因为想戴眼镜没得到满足,是造成童童患上癔症性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实际上童童并没有近视,但由于内心渴望戴眼镜,因而总觉得自己近视了,看不清东西。
石明华主任提醒,儿童癔症性视力下降是一种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青少年儿童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方面都还处于成长阶段,周边近视人群多,自己又有明显用眼不当行为,孩子容易出现对视力担心,这个时候,心理性视力下降就很容易趁虚而入,对视力产生影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在发现孩子视力问题后,家长应该带孩子前往专业医疗机构眼科或者眼科医院,找专业眼科医生进行详细规范的检查,并进行及时干预。
采写:通讯员彭锦云
来源: 长江日报
近视可以能恢复视力?尊嘟假嘟o.O近视眼是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很多人都在探讨如何恢复近视眼的视力。今天,让我们从医学专业的角度来深入解答这个问题,揭开近视眼的视力恢复之谜。
近视眼的本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近视眼的本质。近视是一种屈光异常,即眼球的焦距过短,导致远处物体看起来模糊。近视的主要原因是眼球的形态异常,通常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医学角度的视力恢复 从医学角度来说,目前并没有可以完全逆转近视眼的 *** 。然而,有一些 *** 可以帮助控制近视的进展,并改善视力。
1.眼保健习惯: 合理安排用眼时间,定时休息,远离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对保护视力至关重要。
2.佩戴矫正工具: 眼镜和隐形眼镜可以通过适当的透镜度数,帮助近视眼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清晰的视觉。
3.角膜塑形镜: 这是一种特殊的隐形眼镜,可以在夜间佩戴,暂时改变角膜的形状,白天摘下后暂时改善视力。
4.屈光手术: 对于成年人,一些屈光手术如近视激光手术可能是一种选择,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决定。
徐州复兴眼科专业医生建议 无论何种 *** ,都需要在专业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为你制定最合适的视力管理方案。
综合来看,虽然目前无法完全恢复近视眼的视力,但科学的眼保健习惯、矫正工具和专业医生的建议可以帮助控制近视的进展,让你的视力得到更好的保护。
新华全媒+|全国爱眼日:远视储备越充足 发生近视越推后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侠克 谢晗)今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多位眼科专家表示,当前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主要原因,需要家长高度重视。孩子的远视储备越充足,发生近视的年龄就会越推后,发生高度近视的概率也会减少。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
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付晶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在生活各个环节广泛应用,不仅仅是成年人长时间“抱着”手机,儿童青少年也被电子产品中丰富多彩的内容所吸引,极大增加了孩子们近距离用眼时间。
“看电子产品的时间长了,户外活动就会减少。有的孩子还没有上小学就近视了,主要原因就是近距离、长时间用眼睛和缺乏户外活动。”付晶说,“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一些,把手机或平板电脑给孩子看视频、玩游戏,这也直接造成了近视的低龄化。”
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付晶在为一名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受访者供图)
近视是如何发生的?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介绍,刚出生的宝宝眼轴很短、视力很差,随着发育,孩子的视力逐渐提高,到5至6岁左右视力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在眼轴短的时间内,孩子处于远视状态,称之为生理性远视,这也是孩子的‘远视储备’。随着孩子生长发育,眼轴会逐渐增长,如果增长过快,就会出现过早正视化,眼轴再长长,孩子就会发生近视。”
专家表示,远视储备是不可能增加的,只能让其消耗得慢一点。减少远视储备消耗最主要的 *** 是增加日间户外运动,阳光可以 *** 视网膜中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延缓眼轴变长,达到预防近视和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
“近视的发展其实跟人体生长发育的节奏相似,一个是学龄前,特别是1至3岁,还有3至6岁,此时近视的发展也是快的;另外在青春期,人体其他方面发育快,近视可能也会出现相对急速增长,所以说这两个时期非常重要。”付晶说,“家长一定要多带孩子到户外,让眼睛‘沐浴阳光’,减少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进而减少眼轴的增长速度,延缓近视的进程。”
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方面,李莉认为,电子产品可以接触,但要有度。一般三岁以内的孩子建议尽量不要接触电子产品,3岁以后可适当引入,比如每次10到15分钟,每天控制在1到2小时之内。
来源: 新华社
近视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暑期是近视手术的“高峰期”,那么,近视手术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重庆华厦眼科医院屈光中心主任蔡锡安介绍,近视手术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想要近视手术术后恢复得好术后护理很重要,不管是做哪种屈光手术方式,为了更好的提升视觉质量,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生活篇
1、术后一周内避免脏水、灰尘等溅入眼睛,尽量不要用力挤眼和揉眼,避免碰撞眼睛。
2、两周后可以适当使用护肤品等,一个月后可化眼妆。
3、谨遵医嘱,养成规律滴用眼药水的习惯。
用眼健康篇
1、在视力恢复期,特别是术后一周,减少近距离用眼,少看或不看手机、电脑等,保持充足的睡眠。
2、在视力未完全恢复前,尽量避免在夜间驾驶,注意行车安全。
3、无论哪种手术方式,多数人术后可能出现干眼、视疲劳的症状,学会养成看电脑或手机30-50分钟,休息5-15分钟的良好习惯。
出行及饮食篇
1、术后一月内饮食方面避免辛辣 *** 性食物,忌烟、酒。
2、出门时建议戴太阳镜,既是为了防紫外线,也是为了防风沙迷眼。
3、术后一周,健身房、瑜伽都是可以正常进行的。在运动的时候,注意避免外力撞击眼睛,特别是球类或者拳击类运动。术后三个月后可以游泳,半年后方可潜水。
最后,遵从医嘱定期复查,遵从医嘱点眼药水,不可擅自增减点药次数或停药。(重庆华厦眼科医院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做了近视手术就能一劳永逸?揉眼会导致失明?关于眼睛,这些说法需要留意!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不过,上海辟谣平台梳理发现,关于“爱眼”这件事,还有一些误区需要留意:
近视手术有很多禁忌
不要盲目跟风
每个近视的人,都有一个摘掉眼镜的梦想。不少人希望通过近视手术,和眼镜永远说再见。不过,眼科医生提醒,近视手术有很多禁忌,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1、做近视手术要满足多项条件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说,近视手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手术的方式让人群恢复正常视力。从1988年世界之一例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成功至今,在这几十年时间里,近视手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安全性是有保障的。”王宁利说。
但王宁利也强调,不是所有的近视人群都适合做手术,需要根据每位近视者的不同情况,由医生和患者共同作出决定。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做近视手术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准分子激光专科副主任许琛琛解释,合适做近视手术的人,要求年满18周岁,近两年近视度数稳定,即每年加深不大于50度;角膜屈光手术可矫正的近视度数为50—1200度,远视不超过600度、散光不超过600度;无严重角膜疾病,女性不在妊娠期及哺乳期等。
2、两类近视手术适合不同人群
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医学视光科主任张丰菊介绍,目前我国主流的近视手术主要包括针对角膜的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两大类。而针对角膜的屈光手术又包括了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Trans-PRK)、飞秒激光辅助 *** 角膜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基质磨镶术(FS-LASIK)、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摘除术( *** ILE),这3种手术可以理解为在人眼的角膜上 *** 一个“眼镜”。而眼内屈光手术可以理解为把一种特殊的隐形眼镜安装到眼睛里。
“针对角膜的屈光手术是通过激光来实现的。”张丰菊说,其基本原理就是在眼角膜上人为削掉一部分类似“凸透镜”的角膜组织,从而 *** 一个“凹透镜”,也就是在眼睛上切出一个小型眼镜片的形状。
“针对角膜的屈光手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改变角膜曲率,从而改变光线折射率,这属于‘减法’手术。”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副院长彭艳丽说,而眼内屈光手术不改变角膜形态,类似于在眼内植入隐形镜片,属于“加法”手术。“一般建议近视度数600度以上,角膜薄、角膜形态差的人群首选眼内屈光手术,中低度近视人群、角膜厚、角膜形态好的人群则首选角膜屈光手术。”她说。
上海市之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张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介绍, *** ILE俗称“全飞秒”,其手术切口只有2.0毫米,对角膜组织和神经的干扰较少,手术时间、手术体验和术后效果相对较好。但是“全飞秒”仅能治疗1000度以内近视、500度以内的散光。FS-LASIK俗称“半飞秒”,既可以矫正1200度以内的近视,又可以矫正600度以内的远视,但切口周长是“全飞秒”的10倍以上,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改变以及干眼的程度高于“全飞秒”。Trans-PRK特别适合度数小和角膜偏薄的患者,但术后疼痛感较重,恢复和用药时间较长,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的检查结果来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近视手术并非一劳永逸,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联合教研室主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仕明提醒,近视手术只能矫正人们现在已存在的近视度数,而不是让近视不再发生。如果术后不注意科学用眼,过度用眼,仍有可能再次近视。因此,要科学用眼,尽量避免近视“反弹”。
3、术前需要做多种检查和训练
为了让近视手术更安全有效,术前要做多种检查和训练。
进行近视手术前要做一系列的术前检查,首先排除患有圆锥角膜、眼底疾病、青光眼、重度弱视等眼部疾病的人群。其次,术前还需要再做验光、视功能、角膜、瞳孔、眼压和眼底情况等十几项检查。
“医生通过全面、详细地检查来制定科学的手术方案,从而为安全手术保驾护航。”张丰菊说,术前还有眼睛的配合训练,主要包括注视训练、不躲避训练、强光训练、双眼睁开训练等。
许琛琛说,术前还要提前停戴隐形眼镜。最常见的软性隐形眼镜需要停戴2周、硬性隐形眼镜要停戴3周,OK镜则要停戴3个月以上。
由于术前的检查过程中会使用眼药水,使瞳孔放大、睫状肌麻痹放松,被检查者会出现暂时畏光和看近不清等情况,可能会影响驾驶。因此,许琛琛建议,检查当天不要自己开车来医院。
4、术后不要忽视保护和复查
做完手术后,马上就可以看到清晰的世界了,确实令人兴奋不已。但许琛琛也提醒,切莫忽视术后的护理事项。
其中包括手术后一周内眼睛尽量不要进水,洗脸洗澡洗头时尤其要注意;术后一周内避免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玩电脑,劳逸结合,要养成科学用眼习惯。术后两周内,不做对抗撞击类运动,如篮球、足球、拳击等;也不要使用化妆品或香水、啫喱水等,避免化学物质喷入眼内。术后1个月内不吃辛辣及含酒精等 *** 性食物,不吸烟、不饮酒。术后3个月内不下水游泳等。
“手术后常规使用无防腐剂成分的人工泪液,一天4次,至少使用1个月。”张丰菊说,术后3个月内外出时要戴太阳镜以抵挡风吹、强光及紫外线照射,并有意识地适当增加眨眼次数,以保护泪膜的功能稳定等。
近视手术后的用药和复查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恢复效果。张丰菊等专家均表示,术后用药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切不可盲目增减药量。复查的时间一般是在手术后一日、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和一年,到这些时间点都需要到医院进行常规复查。手术后,如果出现眼部外伤、视力急剧下降、眼睛疼痛、眼压升高等情况,也应及时就诊。
孩子近视度数猛增,
OK镜、阿托品究竟能用吗?
疫情3年间,学龄的孩子大多上了很多网课,儿童眼科门诊迎来了持续的就诊高峰,检查过后,不少孩子戴上了小眼镜。不过,上海市儿童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骆文婷发现,很多疫情前就开始近视控制的孩子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曦曦是其中的一员。3年前,学校体检时发现他已有100度近视,但角膜曲率特别平坦(38.75D),由此相对应的眼轴就很长,约为25.50毫米。
高度近视眼轴是超过26.5毫米。也就是说,曦曦的眼轴还有1毫米的余地,就要达到高度近视眼轴的范畴。一旦达到并突破高度近视眼轴这个数值,以后孩子哪怕成年后,近视度数仍会不断增长,最终导致高度近视眼底病变。
因此,虽然曦曦现阶段的近视度数不高,还是验配了角膜塑形镜,予以低浓度阿托品每晚一次搭配角膜塑形镜的联合方案。在随后的复查中,无论是视力和眼轴控制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角膜塑形镜是一个逆几何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和传统的隐形眼镜不同,它是晚上戴,白天摘镜。塑形原理:经过一个晚上镜片的压力(泪液的流体动力学),重塑角膜形态,使角膜中央变平坦(使图像清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近视,白天裸眼视力清晰)、角膜周边变陡峭(形成周边离焦环落在黄斑中心凹旁15度,达到控制近视进展的效果)。多项研究显示,角膜塑形镜可使近视进展延缓35%至80%,是目前光学矫正手段中控制近视最有效的 *** 。
角膜塑形镜也被称为“OK镜”,它适用于8岁以上近视进展快的儿童,近视度数500度以下、散光250度以下且无明显眼表疾病的斜视患儿也适用。需要注意的是,OK镜属于Ⅲ类医疗器械,必须在正规医疗机构由眼科主治医生及验光师验配。
而低浓度阿托品一度被称为“神药”,到底哪里神?家长群对低浓度阿托品褒贬不一。
低浓度阿托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的进展,是性价比更高的控制近视进展 *** 之一,简单有效。其作用机制为:增加眼底脉络膜的血供,延缓近视度数增长。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治疗或控制近视的阿托品浓度为0.01%,其副作用最小且疗效确切。因此,有些对于0.01%阿托品眼水效果不好的患儿,可以考虑提高药物浓度或提高点药次数。但问题也来了:随着药效的改善,副作用会突显,畏光、看近模糊的症状会更加明显。另外,有大约10%的患儿对阿托品没有应答,因此,不是每位患儿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都有效。
一年近视增长超过75度,或初发近视小于9岁的患儿,可以考虑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每晚睡前使用1次,通常需要连续使用2至3年,现阶段的指南建议,低浓度阿托品可以持续使用到青春期结束。
不过,在使用阿托品眼药水前,需要判断孩子的近视基础发展速度是快还是慢,因为阿托品一旦开始使用,则需要连续使用2年,即使是停药也需要减量停药,比如隔日用药,直至停药。因此,一定要进行专业的眼科及屈光检查,医生可以对孩子的近视基础发展速度进行客观判断,进而告知可能的控制效果,并给予不同的近视防控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青光眼或有青光眼倾向、对莨菪类生物碱过敏、存在脑外伤的儿童禁用。
可以说,近视防控重在正确认知和长久坚持。孩子的真性近视一旦形成,便无法逆转。当近视度数一年增加75度以上,表明孩子近视进展较快,就要引起重视。随着孩子们回归校园,加上足量的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体育课1小时+放学户外1小时)、少看电子屏幕、多远眺、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近视可防可控。另外,需要注意少吃甜食及油炸食品,这些食物会影响钙质吸收,导致眼轴增长、近视度数增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发展到高度近视,否则会引起眼部很多并发症,导致视力不可逆的损伤。
揉眼会导致失明吗?
工作时间过长,眼睛有些酸涩,摘下眼镜“揉眼”缓解不适……近日,有消息称,长期过度揉眼会引发眼红眼痛乃至圆锥角膜,是真的吗?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教授介绍,长期过度揉眼,会使角膜生物力学发生变化,增加角膜与眼睑的摩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角膜的形变,长期的形变 *** ,也会影响到角膜组织蛋白酶的活性。对于易感者而言,长期过度揉眼,确实可以导致圆锥(角膜)的发生。
如果出现不适,市民要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加强圆锥角膜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对早中期圆锥角膜进行尽早干预,包括角膜交联手术等,加固角膜,阻止或延缓圆锥角膜的进展,对晚中期圆锥角膜可实施角膜移植或角膜透镜移植等手术。
“管住手,少揉眼!”周行涛提醒,如果实在想揉眼,有两个替代方案,可以闭眼休息,或者点用人工泪液。
综合:上观新闻、科技日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官微
来源: 上海 *** 辟谣
近视手术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部分近视人群会选择近视手术的方式矫正视力,然而部分近视手术后的人群,对于术后护理方面却存在很多误区,今天就跟着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屈光专科主任叶进一起来了解一下。
合理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做完手术当天建议全天休息,因为难免有术后反应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第二天症状会减轻,所以术后第二天就可以正常用眼。为了术后早期的视力稳定,切忌过度用眼,术后一周到一个月之内要控制近距离用眼的时间,更好用眼一段时间就适当休息。做完手术之后的一个月之内,会有一定程度的术源性的干眼和疲劳,所以术后一个月内要更重视对眼睛的保护,尽量不要疲劳用眼。
重视用药定期随访
一个成功的近视手术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手术技术,还和术后规则的用药和随访分不开。手术后用药特别重要,眼药水有很多功能,比如可以防止细菌感染、防止屈光回退、防止患者眼干以及促进伤口恢复。所以手术后应该遵照医生的指导使用,不可以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随意停药或滥用,同时应定期到医院随访,手术虽然很快,但是复查一定要做到位,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质量。
高度近视手术后需要定期检查眼底
近视是由于眼轴变长导致的,且多数近视人群伴有眼底的病变,尤其高度近视的人群,近视矫正手术虽然使视力恢复了正常,但它并不能改变近视对眼睛已经造成的改变。因此叶进提醒大家,高度近视容易出现视网膜脱离、视网膜病变等病理性改变,严重的甚至会致盲,所以高度近视的人群在手术矫正之后,还需要每半年到一年定期到眼科门诊进行眼底检查。(重庆普瑞眼科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如何减缓近视发生的速度?听奥运冠军和眼科专家的回答9月9日晚,《开学护眼之一课》科普直播节目在全网播出,累计观看量达294.5人次。
《开学护眼之一课》是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参与的上海第五届“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的首场活动,除了有来自长三角地区眼科专家讲授如何预防近视、减缓近视发生速度外,还特别邀请了射击奥运冠军陶璐娜、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加入,号召青少年儿童走出家门,亲近自然,在多场景中爱眼护眼。
2023年《开学护眼之一课》,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主任、上海市之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邹海东讲如何减缓近视发生的速度。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供图
“青少年儿童近视问题广受关注,已有系列研究证实,体育锻炼多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些。”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主任、上海市之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邹海东在《开学护眼之一课》中介绍,近视不可逆,日间的户外活动可让孩子“目”浴阳光,分泌多巴胺,减缓近视发生速度。并且,动静结合不仅不会让孩子的成绩下降,反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他建议,青少年儿童每天至少要进行2小时日间户外运动。
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在节目中介绍骑行对视力保护的促进作用。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供图
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射击奥运冠军陶璐娜也在此次节目中介绍骑行、射击运动对视力保护的促进作用。
钟天使透露,在风光如画的大自然中骑行,自己的情绪和身体都会恢复到更佳状态。同时,这项运动也有利于保护视力。她倡议同学们在初秋骑行打卡旅游景点、红色地标,放松身心的同时保护视力。
据眼科专家介绍,骑行可以减少青少年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长,骑行时双眼不仅要注视前方,还要经常环顾左右,眼球的转动频率高于日常,有利于眼部毛细血管的微循环。
射击奥运冠军陶璐娜在节目中介绍射击运动对视力保护的促进作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供图
陶璐娜介绍说,射击比赛的大项包括气步枪、气手枪、户外飞碟等,最远射击距离超过70米。运动员的视力要收放自如,有利于晶状体的调节。因此,射击不仅可以培养专注度,对视力保护也有益处。
目前,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每年组织全市眼防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全市中小学校170多万名儿童青少年开展全覆盖筛查,根据最新筛查数据,全市儿童青少年中最常见的眼病主要是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
为了能更大程度地提高筛查和建档的效率和质量,该中心已完成自主研发的设备包括自主检查视力表、自动电脑验光仪和眼轴测量仪。这些智能设备可不依赖专业人员,由学生自主组织完成检查,快速便捷,已陆续在各区学校配置,并引入其他地区,形成了高质高效的近视防控“上海模式”。
当天,“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举行医院申康科普周暨科普成果展示活动,“梦想医学院”、“学习困难门诊”科普直播等亮相。
9月9日,闵行区“两代表一委员”、家委会代表、学校老师、学生代表和儿科医院院外监督员代表参观体验了梦想医学院等场地。 复旦儿科医院微信公号 图
9月9日也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梦想医学院”开馆五周年纪念日,该院“梦想医学院”是国内首个儿童医学体验馆,建设了多个以儿童健康为中心的科普课程,是医院开展沉浸式科普和“引导孩子和家长自主参与健康管理”的重要载体。
医院介绍,这座坐落于上海地铁12号线顾戴路站内的医学体验馆,为了能让孩子们在场馆内获得更高的体验度,引入了高仿真医学器材,并且专门开发了多款医疗游戏,为孩子们搭建起了一整套集线上、线 *** 验活动于一身的儿童医学科普体验平台。
9日,闵行区“两代表一委员”、家委会代表、学校老师、学生代表和儿科医院院外监督员代表参观体验了梦想医学院等场地。闵行区实验小学(景城校区)五(1)中队以情景剧的形式分享在梦想医学院学习的感受——《梦想医学院之我的医学梦》。
复旦儿科医院表示,在9月9日-15日申康科普周期间,该院还将开展互联网医院科普直播,其中有“孩子学习困难怎么办?”“开学季,儿童呼吸道疾病频发怎么办?”等多场科普直播。此外还有《小布健康讲堂》科普讲座、《复旦儿科·话健康》科普视频每日推送、梦想医学院参观体验和科普进校园等多样活动。
如何保护视力?国家卫健委给出十条核心知识7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通知,印发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
通知显示,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倡导和推动家庭及全社会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写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强调,当代少年儿童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近视可防可控不可逆,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一、预防近视从小从早做起
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远视储备量不足指裸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后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远视储备量不足容易发展为近视。儿童在1~3岁幼儿期、4~6岁学龄前期、7岁之后学龄期应当定期接受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量。家长要从孩子出生就树立近视防控意识,给孩子一个健康视觉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二、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
户外活动接触阳光,能增加眼内多巴胺等活性物质释放,促进眼球正常发育并抑制眼轴变长,是防控近视有效、经济的 *** 。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眼轴长度等近视指标显著相关,儿童青少年应坚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户外活动要避开午后高温强晒时段。即使阴天,户外活动也对近视有防护效果。
三、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诱导近视形成的关键因素,儿童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一是读写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不可平躺、侧躺或趴在床上看书,不可边走边看书,或者在移动的车厢内看书。二是坚持“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约6米)远眺20秒以上。三是保持光线适度,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晚上除开启台灯照明外,室内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光源。
四、分龄管控视屏时间
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视屏类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是儿童青少年近视早发、高发的重要原因。0~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尽量避免其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屏幕学习时,屏幕中心位置应在眼睛视线下方10厘米左右,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观看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五、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眼周围穴位 *** ,可以 *** 神经,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在持续用眼后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调节滞后,改善视疲劳症状,有助于防控近视。做操时应注意清洁双手,找准穴位,力度到位,以略有酸胀感为宜。
六、均衡营养充足睡眠
0~17岁是眼球和视觉功能发育的重要阶段,需要摄入均衡的营养,家长要引导儿童青少年多摄入鱼类、蛋类、乳类、豆制品等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做到饮食多样化。正常昼夜节律和充足睡眠对儿童青少年的眼睛发育至关重要,幼儿、小学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睡眠应不低于9小时,高中生睡眠应不低于8小时。家长应给孩子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引导孩子按时休息、按时起床、规律作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七、遵医散瞳诊断近视
家长观察到孩子有视物凑近、眯眼等异常情况或筛查发现视力变差,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眼科检查。散瞳验光是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放松眼部调节作用后进行医学验光,为诊断近视的“金标准”。散瞳药物对健康的眼睛不会产生损伤,用药后可短期出现畏光、视近不清症状,停药后可恢复至正常状态。家长应对散瞳验光有正确的认知,遵医嘱进行检查,明确诊断。
八、确诊近视及时干预
一旦确诊近视应及时科学干预,通过配戴眼镜等进行矫正。配戴合适的眼镜可以有效矫正视物不清,延缓近视进展。对于戴镜视力正常者,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每3-6个月,初高中学生每6-12个月进行复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更换眼镜。耳穴压丸等中医适宜技术经循证医学证实可控制近视进展,学生及家长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应用。
九、重视高度近视及相关并发症
近视600度以上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人群中,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近视性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近视性视神经病变等致盲性眼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应采用及时、适宜的防控干预手段,推迟近视发病年龄,控制近视进展速度,减少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引起的不可逆性视功能损害。
十、多方合力共筑“防护墙”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 *** 、学校、家庭、儿童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营造爱眼护眼的视觉友好环境,合力共筑近视“防护墙”,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记者韩璐)
来源: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