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炖一锅润燥暖胃的排骨汤。
By 爱家爱娃爱上下厨房
用料- 排骨 一斤
- 莲藕 2节
- 生姜几片 料酒一点点 花椒几粒
- 黄芪党参石斛枸杞 少许
1、排骨焯水时放几粒花椒能很好的去除肉醒味。
2、我用隔水蒸锅。把莲藕切小块洗净放锅里下面,今天买鸡腿做照烧鸡腿,剃下的骨头正好一起炖啦
3、来个合影。
4、排骨放入,药材也放入。一点料酒,生姜,加水。
5、炖3小时。
6、时间快到了,放枸杞。放盐调味。再炖10分钟。
7、时间到,放一点点葱花。味道淡淡的,还有点甜。
小贴士隔水蒸炖,营养不流失。
排骨的营养功效1.补钙
猪排骨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
2.补肾养血,滋阴润燥;
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和止消渴。
3.补中益气
中医认为,排骨可以补中益气,无论是酱排骨,还是排骨汤,无论是红烧,还是爆炒,排骨都有着补中益气的作用。
4.滋养脾胃
排骨可以滋养脾胃,合理食用排骨,可以保健脾胃功能。
5.改善贫血
排骨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6.强健筋骨
排骨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可以强健筋骨。
7.增强体力
排骨有着丰富的肌氨酸,可以增强体力,让人精力充沛。
8.补充营养
排骨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
9.滋阴壮阳
中医认为,排骨可以滋阴壮阳,对于女性男性,都是极佳的食疗材料。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夏日靓汤推荐:莲藕排骨汤餐前一碗靓汤,在这闷热的初夏里,可让人食欲振奋,心旷神怡。今日推荐一款味道上佳的靓汤:莲藕排骨汤。
先看材料:莲藕200g、鲜淮山200g、红萝卜100g、精排骨100g,生姜3片
莲藕排骨汤的具体做法:
1.莲藕、红萝卜切块,淮山、精排骨分别切小段,姜切片;
2.排骨洗净,冷水下锅,放姜片,大火烧开;
3.开锅后去表面浮沫,放莲藕、红萝卜块,转中火煮30分钟;
4.放入淮山,煮开后转中小火,慢炖40分钟,最后加盐适量调味即可;出锅后根据喜好可加少量葱花。
莲藕排骨汤有哪些功效呢?我们先来看具体每样食材的效能。
莲藕
孟诜的《食疗本草》中描述:藕,性微寒,上主补中焦,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寒,不饥延年。生食则主治霍乱后虚渴、烦闷、不能食。长服生肌肉,令人心喜悦。
藕节入药,功专止血。《药性论》记录其性甘、涩,平。归肝、肺、胃经。功能收敛止血。用于各种出血证。藕节收敛止血,兼能化瘀,故能止血而不留瘀,可用治多种出血之证。
现代研究发现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同时它含有大量的单宁酸,有收缩血管作用,可用来止血。
淮山
《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
甘平。煮食补脾肾,调二便,强筋骨,丰肌体,辟雾露,清虚热。既可充粮,亦可入馔。不劳灌溉,广种为宜。子名零余子,功用相同。肿胀、气滞诸病均忌。
红萝卜
《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辛甘温。下气宽肠,气微燥。
味甘性平,清甘明目,治疗夜盲症,清热解毒,补肾壮阳,富含维生素A,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骨骼正常发育,特别是婴儿生长发育。降脂降压,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食疗佳品。
故而莲藕排骨汤具有以下几种功效:
- 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可以清除人体内多余的热毒,用来治疗肝火旺盛或者是肺火旺盛有着良好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肺热造成的咳嗽;
- 有通便排毒的功效,可以排出人体内多余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 具有补血益气的功效,可以提高人体的造血功能,用来治疗贫血。
最后提醒几点烹饪技巧:
1、山药去皮后用清水泡着,这样就不会变黑;
2、莲藕切块后,直接炖煮即可;
3、排骨可选棒骨,不过煮的时间要更久。但高血压人群建议用精排骨,油脂适中;
4、可以加适量瑶柱、虫草花提鲜;
5、湿重的时候煮汤可以加适量祛湿豆(花豆);
6、体质偏寒的少喝;
7、很多人煮汤喜欢加香叶、料酒、胡椒等,煮这个汤建议别加,原汁原味的煮出来味道最鲜甜。
关爱生命,守护健康,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本文转自:大家中医)
浓油赤酱的菜吃多了,来一道清淡的莲藕排骨汤,营养美味过年浓油赤酱的菜吃多了,来一道清淡的莲藕排骨汤,营养美味、用料简单。
莲藕排骨汤有清热消痰,通便止泻,健脾开胃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莲藕当中含有丰富的铁、钙和植物蛋白,很适合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话不多说,跟着小编学起来吧!
所需原料:
莲藕300g、排骨300g、生姜1块、大葱半根、食盐适量、面粉适量、白醋适量、料酒适量。
步骤:
一、原料预处理
1.将肋排放入盆中,撒上一小把食盐和适量干面粉,抓拌均匀,直到排骨表面发黏,用清水冲洗几遍,这样可以更好的去除排骨中的血污杂质;
2.莲藕去皮切成滚刀块,放入加了盐和白醋的清水中浸泡,这样可以防止莲藕氧化变黑;
3.大葱、生姜洗净切段、切片。
二、焯水
1.锅中放排骨,倒入没过排骨的冷水,加葱姜和料酒,大火煮开;
2.撇去浮末,盖锅盖中小火炖煮5分钟左右,捞出排骨洗净,控干水分。
三、炖汤
1.热锅凉油,油热后加葱姜爆香,放入焯好水的排骨,翻炒到排骨表面微黄;
2.炒好的排骨转入砂锅中,加开水,炖开后,加一小勺白醋,这样可以让排骨肉更软烂,转小火盖上砂锅盖,炖15分钟;
3.炖煮15分钟后将葱姜捞出,锅中加切好的莲藕,盖上锅盖,小火炖煮1小时;
4.出锅前,放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这样一锅清淡美味的莲藕排骨汤就做好了,过年给家人安排起来吧!
小贴士:
1.想要汤更醇厚香浓,可以选择肥肉多一些的排骨。
2.莲藕的选择,选表面粗糙,两头带结的莲藕,这样的莲藕新鲜、干净,七孔莲藕淀粉含量较多,炖煮后口感粉糯,九孔莲藕就比较清脆,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莲藕排骨汤,能抗寒御病,还要贮存体力,在秋冬季节里最宜饮用温暖而营养的汤水。
排骨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骨胶原,对强筋壮骨很有帮助;而莲藕的营养价值很高,还能够有效的健脾胃,开胃清热,滋补等功效,是秋冬之季很好的一款汤,适合经常食用。
食材表
- 排骨 500克
- 莲藕 2节
- 姜 几片
功效
- 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
步骤
1.准备好所需的食材。
2.锅中加水,放入姜片和葱白。
3.水开以后放入洗净的排骨焯去血水。
4.焯好水的排骨用清水洗净,控水。
5.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2片姜,倒入排骨。
6.盖上盖子烧至水开以后转中小火炖半小时。
7.把莲藕切成滚刀小块。
8.半小时以后,把莲藕加入排骨汤中。
9.盖上盖子,继续再炖一小时。出锅前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10.好了。
秋日养生美容汤:莲藕排骨汤莲藕排骨汤,开胃,滋补,你喜欢吗
莲藕排骨汤是用莲藕和排骨熬制而成的汤,具有较强的养生和保健功效。不仅营养丰富,口感十分清爽,还具有清热凉血、通便排毒、补气血的作用。 在秋日里,正是吃莲藕的季节,特别是女人,一定要多吃莲藕,俗话说得好,女不离藕,所以女人吃莲藕特别好。
莲藕排骨汤做法简单,需要的食材也很简单:猪排骨两根炖成节,老姜一块,花椒几粒,莲藕两节,花生米少许,盐少许,鸡精少许,小葱一根切成葱花备用。
猪排骨洗净切段,放在沸水中焯一下,捞起洗净备用。莲藕削皮洗净,用刀拍碎。锅中加半锅水,将排骨、花生米,姜片、花椒放进去,煮沸半小时后再加入莲藕,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煲一个半小时,放盐后改中火炖10分钟。
把葱花和大蒜末调一个料汁,做一个蘸料,吃的时候可以蘸着吃。一道美食就做成了,吃排骨和莲藕,再喝一碗汤,滋补又好喝!
秋季要多喝汤,给家人煲一锅莲藕排骨汤,滋补又养生,清淡无油腻入秋后天气比较干燥,干燥季更好的养生 *** 就是多喝些汤防止秋燥。北有秋梨膏,而湖北人特别是武 *** 更愿意煲莲藕排骨汤。一方面是这个季节莲藕更好,另一方面莲藕具有老少皆宜,健脾开胃,滋补养性之功效。身为湖北的一家人,虽然平时都不太爱喝汤,每到这个季节依然还是会给家人准备几顿温补一下。
莲藕排骨汤是湖北的传统名菜,用猪排骨、莲藕加盐混合炖制而成,炖好的莲藕排骨汤汁鲜美,藕香软糯、清淡不油腻,粉糯的莲藕一口咬下还能拉出长长的细丝。这个季节多吃莲藕还能起到补脾、开胃、止泻、清热、生津、凉血、散瘀等功效,入秋后适合经常吃,莲藕的吃法非常多,比如:生吃、熟吃或者榨汁当饮品,吃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吃的方式。
准备食材:
猪排骨500g、莲藕1节、甜玉米1根、生姜1小块、料酒几滴、清水适量、盐适量、葱花少许、白胡椒粉少许
*** *** :
1、准备好所需的食材,分别清洗干净。莲藕先去皮后清洗,排骨放冷水中浸泡15分钟左右,去除排骨中的血水;
2、将排骨段放入锅中加水焯水,焯水的过程中滴入几滴料酒帮助去除排骨中的腥味;
3、捞出焯水后的排骨,重新用清水冲洗掉表面的浮沫;
4、将焯水后的排骨和洗净切丝的生姜放入汤锅中,加入2L清水盖上盖子。水的量可以灵活掌握,但不能太少,炖的过程中也不能再加生水,要一次性加足;
5、煤气灶开火,大火烧开锅后转小火慢炖;
6、利用汤在锅中炖的空闲时间准备莲藕和玉米:莲藕切滚刀块,甜玉米切段,莲藕切好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冲洗可以减少淀粉含量的摄入,还能防止莲藕氧化。购买炖汤的莲藕要挑选两头没有破损的,破损后容易残留泥沙在莲藕中,入锅后会影响汤的口感;
7、排骨在汤锅中炖15分钟~20分钟左右后打开盖子;
8、加入莲藕和甜玉米继续盖上盖子,先大火煮开再转小火慢炖1小时左右,出锅前15分钟左右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9、出锅后撒上适量的葱花和白胡椒粉,再浇上汤汁;
小贴士:
1、炖莲藕排骨汤要选择短粗圆润的面藕,不宜选择又细又长的脆藕,脆藕适合做炒菜,不适合炖汤;
2、排骨焯水要冷水下锅,可以彻底清除排骨中的血沫,同时保持肉质鲜美细腻;
3、炖汤的两个关键一个都不能少:a、水的量一次性加足,不要中途添加;b、小火慢炖;
4、盐在汤快出锅前放,在保持营养不流失的情况下还能让排骨更加酥软;
5、不喜欢吃胡椒粉的,汤出锅后也可以不加;
6、煮藕时忌用铁器以免变色。
莲藕山药排骨汤
莲藕山药排骨汤的主要材料当然就是少不了莲藕,山药和排骨这三种材料了,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这款汤的具体材料吧,1莲藕两到3节、2排骨,更好是用带有一些肉的猪肋骨会好些的,山药要削干净就行了,当然要放一些中药去一起熬会更好了,多少人都会放一些当归、红枣、党参去煲的,所以这些应该放适量。
用料
排骨2根藕一节山药一根姜5片盐根据个人口味红枣3颗枸杞一小把
莲藕山药排骨汤的做法
- 排骨冷水下锅焯掉血水,大火烧开滚两分钟关掉火,捞出排骨冷水冲净
- 莲藕山药切块厚一点(因为要炖很久)
- 排骨、莲藕、姜片冷水下锅水没过食材,大火烧开调小火炖30分钟
- 三十分钟后山药、红枣、枸杞放入锅中,继续炖30分钟.
- 加入适量盐,原汁原味的莲藕山药排骨汤就做好啦!!
- 清淡香甜又营养的莲藕山药排骨汤就完成啦…
小贴士
莲藕山药排骨汤的功效起了可清热消痰、补血养颜的作用,若有贫血、心慌失眠的人吃了可以调节这些病。因为中和莲藕的热性,如果是是体质虚寒的女士更好是用莲藕来煲绿豆会比较好的。
到了秋天,天干物燥。推荐几款适合秋天喝的汤
01
滋阴:莲藕排骨汤
老话说:“不时不食。”秋季最当季的食材莫过于莲藕,莲藕生吃可清热凉血,熟吃则甘温益气、健脾开胃。
做法:莲藕汤的搭配很多,如花生、玉米、红枣、黄豆、核桃、胡萝卜等,煲汤时建议用排骨、脊骨或猪瘦肉,猪大骨或猪蹄煲汤可能过于肥腻。
此外,煲莲藕汤更好不要用铁锅,否则藕会变黑。
02
润肺:雪梨汤
梨,不仅润肺,还有“天然矿泉水”的美誉。直接生吃梨,水分比较足,生津解渴,熟食润肺止咳的效果更好。
做法:把梨切成小丁,和银耳、莲子等一起煮半小时作用,出锅前加点蜂蜜调味,有生津润燥、止咳润肺的食疗作用。其他的配料,可以加几颗红枣、枸杞等,也有补益作用。
03
润燥:马蹄银耳羹
马蹄有“地下雪梨”之称,不仅能清热,还能生津止渴,质嫩多津,可缓解津伤口渴。
做法:将银耳泡发,撕成小块;马蹄削去外皮,切成小粒;枸杞子和莲子洗净;锅中加入清水,放入莲子、银耳、马蹄,再加入枸杞子、冰糖。
04
养胃:芡实鸭肉汤
入秋后,可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炖汤服,或用芡实炖鸡肉或者鸭肉等,在吃芡实和肉的同时,把汤也喝下去。
做法:取芡实50克、老鸭1只;将洗净的芡实装入鸭腹,置砂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后,放入葱、生姜、料酒,文火炖熬2小时;至鸭肉熟烂后加少许食盐食用,可补肾健脾。
05
健脾:山药排骨汤
山药,可生津益肺,所以,入秋吃山药,滋补肺脾肾。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无论男女老幼,均可食用。
做法:取西洋参10克,山药25克,芡实25克,排骨250克,姜2片,放入电砂煲中加入1升清水,煲2小时,再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合和泰丨莲藕排骨汤,补血益精护阴津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而经过一个夏天的透支,人体内营养大量流失,身体变得亏虚。所以现在应该补补啦!
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主要。
秋季是由热转凉,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黄帝内经》说:“秋冬养阴”,即指在秋冬两季应当收养阴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长的规律,并为来年阳气的生发打好基础。
“燥”为秋季的主气,故称“秋燥”。燥气伤人,以耗伤津液为主,津液既耗,则必见一派“燥象”。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当秋燥犯肺时,容易出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症状。因此,秋季养生,当以“防肺燥,护阴津”为主。
今日推荐三款适宜秋季进补养阴润肺的炖汤,助你喝出好身体健康度秋。
莲藕排骨汤
滋阴补阳,清热润燥
【原料】
莲藕一节,排骨300克,枸杞5克,葱1段,料酒1勺,姜2片,盐适量
【做法】
1.莲藕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
2.排骨斩件用流水洗净,锅中放入葱、料酒,加入冷水下排骨,大火烧开后撇去表面血污浮沫,排
骨捞出备用。
3.将排骨、莲藕、姜片放入汤煲中,加入2000毫升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炖2小时。
4.再加入枸杞煮5分钟,出锅前加盐调味。
【好汤精髓】
1.切莲藕不要用铁刀,炖汤更好选用陶瓷,避免遇铁、铝变黑色。
2.煲汤要选皮色发红的红花藕,这种藕粉糯绵软,而白皮藕清脆,比较适于炒着吃。
3.排骨也可以换成腔骨,更有营养。
4.此汤要少加盐,清淡的味道才能凸显出藕的清甜。
【健康贴士】
滋阴补阳、清热润燥
秋天天气渐冷,食欲也打开了,机体需要集聚能量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天。而夏季刚过,暑气消散,不能急于进补,以免造成补益过度,容易伤了脾胃。而秋天的莲藕刚好成熟,煲汤粉粉的很好吃。
莲藕清热润燥,排骨益精补血,,经过2小时的煲制,营养素充分溶于汤中,汤汁清香可口,是秋天不可不喝的一道汤。
山药蜜枣煲瘦肉
健脾养胃,养肺润燥
【原料】
山药片15克,猪瘦肉100克,蜜枣2粒,枸杞5克,盐适量
【做法】
1.山药片和蜜枣清洗干净。
2.猪瘦肉切小块先用水焯一下,捞出洗净浮沫,沥干水分备用。
3.把山药片、猪瘦肉、蜜枣放入锅中,加入700毫升清水,大火煮开改小火煮1小时。
4.加入枸杞再煮5分钟,喝前加盐调味。
【好汤精髓】
1.山药片在正规药店购买可放心。也可以选用鲜山药,用量与猪瘦肉相同。
2.枸杞不宜久煮,所以更好后放。
【健康贴士】
健脾养胃、养肺润燥
秋季的气候常让人觉得口干舌燥,中医理论要养肺润燥。此时宜多吃清润的汤水来缓解症状,山药性平,可益肺气、养肺阴,与猪瘦肉煲汤能帮助健脾润肺防秋燥。
【食材】
枸杞
枸杞性平,味甘,入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
蜜枣
蜜枣性平,味甘、入脾、胃经,有补益脾胃 、养心安神的功效。
白果排骨汤
滋阴润燥,养肺补胃
【原料】
排骨300克,白果50克,姜2片,八角2个,葱、盐、料酒适量
【做法】
1.白果去壳备用。
2.排骨斩件用流水洗净。
3.锅中放入姜、八角、葱、料酒。
4.加入1500毫升冷水下排骨,大火烧开后撇去表面血污浮沫。
5.转小火慢炖1小时,加入白果再继续用小火将排骨炖至酥烂,出锅前加盐调味。
【好汤精髓】
1.炖汤时切记不要加酱油,以保持汤色清爽,食用时可配酱油味碟。
2.白果生食有小毒,煮熟的白果可以放心食用。
3.有实证的人忌服白果。
【健康贴士】
滋阴润燥,养肺补胃
白果和排骨同煮味道鲜美,白果的微苦解了排骨的油腻,秋天喝能帮助滋润脾胃,收敛肺气定痰喘。此汤还有美容的功效,常喝能让肌肤红润细腻。
【食材】
白果
白果又称银杏果,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白果能帮助减缓细胞老化、抗衰化,提高人体免疫力。
-------------------
以上摘自《滋养药膳汤煲》
很多人都知道,秋季要防燥邪,因为燥性干燥,易伤津液,常常出现口干、鼻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症状,宜食用生津润燥的食物或药物。
但却鲜少人知道,初秋防湿邪同样重要。
《黄帝内经》论述秋季养生时,曾三次提及「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燥为秋季的主气,又为何说「秋伤于湿」呢?古代医家早就为我们解答这个疑问。
《柳选四家医案》记载:「初秋之湿,本从夏令而来,原为正气。若论其燥,则在入秋以后,其气亦为正令」,意思是初秋的湿气是夏天遗留,和秋天本身的燥没有矛盾。
所以,立秋之后,夏秋交换,湿邪仍存而燥邪渐生。人体易受两邪的侵入,燥易伤肺,湿伤脾胃,一边湿一边燥,让我们的健康「腹背受敌」。
想要健健康康的度过夏末秋初,那就两种邪气都得防,同时要考虑要怎样祛湿才能防止燥热伤阴?怎样润燥才能不滋腻呢?
历代医家均认为「苦燥有伤阴之弊」,在燥邪渐起的初秋要避免。而甘淡利湿类药物,药性平和,利湿而不燥热,不损失阴津,其中被大家所熟知的,当属薏苡仁、茯苓。
《本草新编》:「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可见,薏苡仁突出的优点,就是利水渗湿而不损伤阴津。
茯苓,古人称之为「四时神药」,因其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孙思邈也曾这样评价「茯苓久服百病除」。
润燥不滋腻
在初秋所感受到的燥邪,往往带有夏的余热,属于温燥,是干燥中带有热的感觉,表现为发热、头痛、干咳少痰、咽干口燥、大便干结等。
对于温燥,养生原则要以清热滋润为主,饮食调理要「清补」。
而很多心急的朋友,秋风一起,稍稍感觉自己有点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就马上让阿胶、熟地、花胶等滋补力强的食物轮番上阵。
但实际上夏季阳气散发于外,脾阳未复,中焦虚弱,运化不力,仍未能经得起大滋大补。最后非但没有赶走秋燥,反倒滋腻碍脾,助长了湿气。
清补,是在补养身体时兼顾到滋阴润燥,以对抗秋燥。清补主要选择药性平和、益气养阴的中药材,如党参、沙参、山药、玉竹、麦冬等,平时煲汤或煮粥都可以适量加入其中。既可补脾胃又可生津液,达到润燥不滋腻的效果。
其中党参,补养脾胃元气颇佳,且不燥、不寒、不滞、不滋腻的特点深受推崇。
曾在《本草正义》中被夸奖「尤为可贵之处,健脾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滞,润肺而不寒凉,养血而不滋腻,而无刚燥之弊」。
食疗方
莲藕党参玉竹排骨汤
材料:莲藕500克,党参20克,玉竹20克,排骨500克,生姜5克。(2-3人份)
做法:莲藕切块,排骨焯水,生姜切片;以上材料加入陶器锅中,加入1000ml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40-60分钟后,加盐调味;吃肉喝汤。
功效:健脾养胃、滋阴润燥。
莲藕熟用甘温,可健脾开胃、益血补心;党参甘平,可健脾补肺益气;玉竹甘平,归肺、胃经,可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三者合用与排骨熬成汤,适合脾胃虚弱、气阴不足者食用。
中医养生重视机体自身的「平衡观」。《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谨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机体出现病态就是人体内部不平衡造成的结果。
祛湿而不伤津,润燥而不助湿,一切都要保持平衡才是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