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深圳市成立时间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深圳市 *** 成立时间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深圳市成立时间和深圳市 *** 成立时间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深圳市特区什么时候成立
1、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成立,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2、1980年,深圳首先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进行劳动合同制度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打破了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炒鱿鱼”一词开始走向全国。
3、1982年,深圳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这句口号成为打破思想禁锢、激励人们投身改革开放大业的时代强音。
4、如今的深圳,“三区叠加”,既是深圳经济特区,又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还是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给了城市战略机遇,凭借“三区叠加”带来的驱动效应,深圳完全有能力推动改革开放战略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努力加大深化改革“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窗口”的示范意义。
5、中国古话说,四十不惑。即将迎来40周岁的深圳特区,自然已经是成熟的城市。但才出发一年的“先行示范区”,却依然是新兴事物。深圳有再出发的勇气,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股振奋人心的力量——这是“先行示范区”题中应有之义。
二、,深圳实行改革开放是哪年开始的
1、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2、大潮起珠江,深圳用40年时间书写了一座现代化城市崛起的奇迹。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北端的莲花山公园山巅有一座 *** 铜像。据介绍,当初设计铜像时取的是 *** 同志88岁南巡时的照片,用的是站姿。
3、后来改用走的姿势,一是增加动感,二是体现了 *** 同志“改革开放的步子要大一点”的思想。 *** 铜像屹立于此,俯瞰深圳中心区,见证着深圳的沧海巨变。
4、设计经济特区———为中国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
5、改革开放、振兴中华,是历史赋予中国 *** 人新时期的新使命。1979年,小平同志对时任广东省委书记 *** 说:“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6、由此中央工作会议确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授权广东实行特殊的政策和灵活的措施,并酝酿在深圳、珠海、汕头等地兴办经济特区。小平同志根据全球化的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高屋建瓴地设计了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倾注了一代伟人的胸怀、智慧和谋略。
7、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40年变革树旗帜
8、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深圳市政协常委:改革开放在深圳的伟大实践
三、深圳是什么时候建市的
1979年1月,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
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
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东省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定位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
深圳地处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与香港一水之隔,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接壤。
全市下辖9个行政区和1个新区,总面积1997.27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252.8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34.72万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城市化率100%。
四、深圳经济特区哪一年成立
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
1、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
2、深圳市耕地总资源2446.7公顷,水果种植面积9946.7公顷,林业用地7.97万公顷。盛产龙岗三黄鸡、南头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龟桔和龙华方柿等等农副产品。沙井蚝是深圳的另一大特产。
3、深圳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4℃,更高气温38.7℃,雨量充足,每年4~9月为雨季,年降雨量1933.3毫米,年降雨量最多纪录2662毫米,年降雨量最少纪录913毫米。
4、深圳日照时间长,平均年日照时数2120.5小时。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平均每年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4~5次。
五、深圳特区是哪一年哪一月成立的
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
深圳经济特区位于中国南部海滨,毗邻香港,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
1980年8月26日,经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在深圳市境内划出327.5平方公里(补更调查数据为395.992平方公里)地域设置经济特区。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地域包括今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个区。
深圳经济特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4℃,更高气温38.7℃(1980年7月)、更低气温0.2℃(1957年2月)。雨量充足,每年4至9月为雨季,年降雨量1933.3毫米,年降雨量最多纪录2662毫米(1957年),年降雨量最少纪录913毫米(1963年)。
日照时间长,平均年日照时数2120.5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225年兆焦耳/平方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平均每年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4至5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深圳经济特区
六、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时间
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
经济开发区所位于的深圳市的前身是原宝安县。宝安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秦代时属番禺,晋朝始设宝安,以后其名称和隶属关系几经变动,直到民国时期重称宝安县,解放后一直沿用。宝安历史上有"粤省前哨"之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1979年3月,改为深圳市。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1981年7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1988年10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计划单列。
七、深圳特区建立时间是哪一年
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中央的指示,广东省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深圳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深圳下辖9个行政区和1个新区,下辖57个街道办事处、790个居民委员会。
深圳市依山临海,有大小河流160余条,分属东江、海湾和珠江口水系,但集雨面积和流量不大。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深圳河、茅洲河、龙岗河、观澜河和坪山河等5条。深圳市现有水库24座,其中中型水库9座,总库容5.25亿立方米。位于市区东部的深圳水库,总库容4000多万立方米,是深圳与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地下水资源总量6.5亿立方米/年,年可开采资源量1亿立方米。天然淡水资源总量19.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500立方米,约为全国和广东省的1/3和1/4。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深圳经济特区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