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儿童更佳运动时间,以及儿童早上运动好还晚上好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什么时候开始儿童体能锻炼更好
从幼儿到少儿到青少年,每个阶段都不同,体能锻炼每个阶段都要练习,只是量和类不同而已。3-4岁的孩子,尽管身体各方面还比较稚嫩,但要使孩子长得健壮,力所能及的锻炼是不可缺少的。3岁以后的孩子,其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发育都日趋成熟,孩子的体格锻炼应该采取综合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室外走、跳、跑、攀登等体育运动,做儿童健身操或运动量较大的游戏活动,既可以利用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流等自然条件,又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1、孩子在室外进行步行、跑、跳等运动,应该选择没有汽车、摩托车的空旷而安全的场地,学校的操场或校园最为适合。平常孩子锻炼的时间可以选择在晚饭之后。进行这些运动的时候,孩子不仅要有大人带领,更好还有年龄相仿的孩子一块进行锻炼,这样孩子会觉得更有趣。带孩子到室外锻炼时,记住给孩子穿适合于运动的衣服,不要穿得太厚,不然容易出汗,孩子会感到不舒服,严重的还会感冒。
2、居住在人口稠密,找室外运动场地困难的城市中心,我们除了多带孩子进行郊游之外,还应尽量设法利用现有的室内环境,与孩子做一些运动量较大的游戏,不然孩子不仅得不到身体锻炼,而且还可能因过剩精力得不到发泄,而与我们作对。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再用糖果糕点一哄,孩子就很容易长成肥胖儿。
3、夏天孩子穿得少,活动灵便,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孩子放暑假期间,我们更好多带孩子到安全的游泳场地游泳,这既可以消暑纳凉,又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同时,游泳还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它和孩子喜欢玩水的天性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4、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有些家长和孩子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身体好,素质好,也想马上练出这样的效果。孰不知,一开始就硬干蛮练,不但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反而还会练出毛病来。比如长途远足、爬山、跑步等体育活动,对于刚参加锻炼的孩子,一定要做到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强度逐渐加强,技术难度也要由易到难。锻炼时间长了,就可逐步地增大运动量、运动强度以及运动项目的难度,达到增强意志力,锻炼好身体的目的。
5、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求孩子锻炼的项目多样化,使孩子全身的各部分都能得到锻炼,从而均衡地发展。因此,儿童体育锻炼的内容应丰富多彩,跑步、跳远、投掷、球类、体操等都可作为体育锻炼的内容。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效果不是一两次、一两天就能得到的,要经过长时间的坚持不断的锻炼,才能收到实效。而且,坚持不懈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意志力和自制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意志和个性品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助长孩子的懒惰情绪。
二、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更佳运动项目有什么
不同年龄段有更佳运动项目匹配,家长不妨结合孩子自身体质情况进行科学筛选。
1、越小越好:轮滑。孩子年龄越小,学轮滑越容易。三四岁就可以开始学,孩子体重小,柔韧性比较强,容易控制平衡。
2、3岁后:游泳运动。3岁后可以去戏水池玩耍培养兴趣,6岁后可以开始进行有呼吸节律的游泳训练,注意掌握正确动作,尽量少做憋气练习,游泳距离应循序渐进,200~300米即可。
3、5岁前:球类运动。“球”是移动物体,能 *** 视觉、锻炼反应能力,促进身体对精细动作的控制,提高身体协调性。对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来说,球类是锻炼较为全面的运动。
4、12岁前:短跑运动。12岁前可练习50米短距离跑步,12岁后可练习400米或800米跑。锻炼应强调趣味性,可以蛇形跑、接力跑。
这个时期,主要任务以建立运动规律为主,即让孩子对运动有认知即可。建议家长尝试以下 *** 引导孩子运动,但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刻意强求。1岁左右,孩子刚开始学走路,家长可以多训练其四肢活动能力,如在床上翻身、练习爬行、训练平衡性。
2岁左右,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一些动作配合运动,比如蹲、趴、举手等;也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比如拿起一个玩具,然后突然松手,让孩子捡,这个过程中会间接锻炼孩子的下蹲、抓取及平衡性。
一般来讲,针对3~6岁孩子,家长可以利用玩具,通过做游戏发展他们的动作控制能力,以促进生长发育。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学习一些具体动作,比如坐位体前屈、跳舞、跳远、攀爬等,如果走、跑比较稳,可以练习单脚跳、跳绳、踢毽子,或用手接球、投篮、踢足球。
7~12岁属于青春前期,孩子更加爱动,跳跃、球类运动技能变得更精细,表现出灵活性、平衡性、敏捷性和力量感等特点,简单运动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运动形式开始向多样化、丰富化转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不同年龄段,运动有重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孩子不宜过早做三类运动
三、学龄儿童一天中哪个时间段锻炼更好
1、由于各个年龄阶段,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各个器官承受性等都不相同,因此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黄金锻炼方案”。
2、3~5岁学龄前儿童大肌肉发展较快,身体协调性较之婴儿期有所增加,更适合户外运动。比如骑自行车,能有效锻炼孩子手、眼、脚的协调性,提升平衡力。
3、5~7岁属于缓慢发育阶段,尤其是心血管发育比运动系统的发育还迟缓,尽量选择体力消耗不剧烈的运动,如游泳。
4、儿童可以通过游泳练习控制身体的能力,调节心肺功能,同时也可以整合一些发育的反射,这对于儿童的身体和学习都有好处。
5、此阶段的孩子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性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骨骼相对较脆弱,因此要避免强烈的运动冲击,并注意运动时长。
6、建议这一阶段的孩子可以参加以下活动:
7、①打乒乓球:锻炼身体的灵敏性,减轻眼部疲劳、预防近视。
8、②打羽毛球:放松颈椎脊椎,增加心肺功能。
9、需注意的是,应遵照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运动不可过量。
10、另外,这一阶段还是个体神经系统发育的敏感期,对于各项运动机能处于“一学即会”的阶段。因此,可以让孩子多接触些轻便类活动,培养兴趣。
11、此阶段是生长发育阶段,要注重骨骼生长及骨密度形成,同时也是心肺适能发育的敏感期,在锻炼时要尽量避开承重过大的运动。
12、乒乓球和羽毛球运动可以继续进行,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也可以列入运动日程。
13、除了运动,此阶段要注意均衡饮食,有必要时可以增加钙质、维生素等的补充。
14、此阶段,身体功能处于鼎盛时期,心律、肺活量、骨骼的灵敏度、稳定性及弹性等各方面均达到更佳点。
15、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培养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综合素质,为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16、建议每周进行三次训练,更好有氧和力量训练结合,如健美操、瑜伽结合推举等。
17、这一阶段是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关键期,压力较大,很多人都疏于锻炼,肥胖率的发生也变高。
18、因此,这一时间段要防止脂肪的堆积,减缓压力。男性依旧要注重肌肉力量的训练,如推举,但要控制好强度,不要过于勉强自己;这段时间女性也要适当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训练加力量性锻炼,如瑜伽、慢跑、游泳等。
四、孩子的更佳运动时期,你错过了吗
桂林可正是越来越冷啦!!!各位小宝宝们是不是每天下课回来就赶紧窝在被窝看电视玩手机了呢?
如果家长看到这一幕还视若无睹,那你可能就要错过大事情了...
孩子的更佳运动时期,就在 0-6岁之间,如果错过了这个运动的时间段,对孩子的健康还会造成不可能估量的影响。
哥斯达黎加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夫列拉·马德里斯曾指出,运动、玩耍是儿童学会观察、认识、理解、说话和活动的更佳“工具”,能促进儿童的大脑智力开发。
他指出,科学实践证明,2~5岁的孩子中,爱玩耍的孩子的大脑比不爱玩耍的孩子至少大30%。因为,在运动和玩耍的过程中,孩子要完成掌握平衡、协调心理、处理问题等几十种与大脑和思维活动有关的动作。
日本著名教育学家七田真教授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人脑在3岁以前完成60%的发育,6岁以前完成90%。所以,0岁~6岁是开发宝宝大脑的黄金时期,父母要珍惜这个黄金时期,多陪孩子玩。
0-1岁的儿童应该每天进行几次体育活动,包括地板运动和爬行。
0—3岁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肌肉、骨骼和心肺功能并没能完全发育成熟。这个阶段选择的体育项目更多的是延续之前大运动发展的锻炼,爬走跳为主。
1-5岁的儿童应每天至少进行3小时的身体活动,活动范围遍及一天,包括充满活力的运动,如跑步、跳跃或旋转。
如果孩子超过三岁,那么每天精力充沛的玩耍至少要持续一个小时。
5-18岁的儿童应每天至少进行一小时中度到剧烈的体育活动。每周至少三天,这应该包括加强肌肉和骨骼的活动,适度的体育活动会让孩子轻喘,剧烈的体育活动会让孩子气喘吁吁和出汗。
并且这个时段的孩子不会只满足于简单的走路跑跳了,会想要尝试更多的运动项目,更好的运动就是在跑跳基础上进行一些延伸,提高孩子的体能和身体控制协调能力。
如跳跃、跑步、攀爬、游泳等可以促进肌肉和骨骼健康,不妨让孩子多参与。另外,体育活动不需要一次完成,孩子可以在一整天的几小段时间内完成。
关键是让孩子动起来,让孩子爱上动起来更加关键。
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肥胖国”,儿童的健康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有科学证据表明,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在成年后会面临如下问题
1、体重的增加 2、缺乏灵活性和协调性 3、与其他孩子的互动的缺乏。
4、患心脏病、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的风险非常大。
在幼儿时期,应该鼓励孩子们尝试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有组织的游戏和玩耍,这是一个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
重点应该是在发展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跑步,平衡,跳跃,踢,投掷和接取。健身课程应注重趣味性和多样性。
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有驼背、坐不定的问题,其实大多都是不注重运动,导致身体肌肉力量弱的原因。
要我说,真正的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输在了不注重运动的问题上。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运动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2、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脏、肺和动脉;
3、提高协调性、平衡性、姿势和灵活性;
5、降低以后患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的风险;
6、培养孩子自信、勇敢、乐观的性格,更容易与人相处;
7、体育活动也能帮助孩子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获得快乐和健康。例如,能够放松自我,睡个好觉;在学校可以更好集中精力学习。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运动才是孩子的天然聪明药!
运动的结果绝对不是大脑简单、四肢发达,恰恰相反,运动不仅会强健体魄,更能改造大脑。
运动还可以抑制大脑中杏仁核的活化,阻止负面情绪的出现,打完球、跑完步的人情绪大多很亢奋,不会忧郁,心情也会变得很舒畅。
骑平衡车、足球场踢球、篮球馆打球;
在家附近或朋友家里玩耍,或在公园玩耍;
在公园里玩“追逐”、“捉迷藏”活动;
之前,在中国,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商场中培训机构林立,而属于孩子的运动场所却少之又少。就连大名鼎鼎的美吉姆早教,在国内也更加偏向娱乐化,删减了运动项目。为了孩子的“安全”,学校甚至取消了户外活动和体育课。
每个家长都想要孩子平安健康,但是平安不等于完全不经历磕碰,如果太过小心,会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甚至会对他的身体成长和性格发育产生不好的影响。
直到2016年6月,国家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37号),《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首次提出开展幼儿体育,将幼儿体育纳入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范畴。
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之一次提出幼儿体育工程,将实施幼儿体育作为青少年体育的重点工程,并指导浙江省积极争取全国首批试点地区。2016年 *** 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加强儿童早期发展的项目建设。
随着“健康儿童计划”计划的逐步落实,幼儿体育发展的制度和产业环境将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受各方重视。
儿童运动不是想想而已,而是真的要全民去实践的一件事情。
漓骑儿童运动成长中心专注于儿童运动成长,还引进了美国、德国、日本专业的儿童整体运动技能测试体系及儿童基础动作发展、大肌肉群训练,并自主研发了安全、有效的儿童平衡车训练系列课程。
其目的是专注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勇敢、坚韧的品格;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爱好运动的习惯;定向训练孩子的9大基础运动能力。
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就是漓骑更大的动力!
漓骑在儿童运动这一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就是希望有一天,大家真的能对少儿运动引起重视!
不单单漓骑在做,我希望大家都能真正地实践。
梁启超曾说到,“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让运动不再成为阻碍,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希望各位家长的孩子们能在运动中收获健康的体魄和开朗的性格,和漓骑一起感受运动的快乐!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