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时间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具体步骤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时间取样法以及五点取样法具体步骤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时间取样法是什么意思
时间取样法就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什么是否出现以及出如下:
时间取样法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 *** 。
观察的取样记录法有:时间取样法、活动取样法、事件取样法。
1、时间取样法:是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的观察 *** ,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行为,包括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
2、活动取样法:是以活动作为选择标准的观察 *** 。
3、事件取样法:选取特定样本对象进行观察。
时间取样是一种参照时间单位确定调查对象的抽样 *** 。在现场调查中经常被使用。
1、系统方式,又称等距方式,例如每隔一定的时间发放一定数量的问卷。
2、机率方式,即每天以随机抽样方式抽取适量的时间单元,依此发放问卷。时间取样在方式上似乎符合随机原则,但在实际采集资料的过程中仍然抵御不了来自现场环境诸因素的影响,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具备推论总体的意义。
优点:观察的目标明确、观察过程与分析过程简化方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关于习惯频率等方面的代表性资料,特别有助于确定行为的时间模式。
局限性:首先,它仅仅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其次,时间取样策略难以别是行为的环境信息和行为发生的顺序与连续性。
二、时间取样观察法有哪些要求
1.有一个合理的时间间隔。 需要充分考虑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的目的,以确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跨度。
2.保证观察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需要注意不同观察时间点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避免这些变化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3.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三、时间取样法是什么
时间取样法就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什么是否出现以及出如下:
时间取样法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 *** 。
观察的取样记录法有:时间取样法、活动取样法、事件取样法。
1、时间取样法:是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的观察 *** ,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行为,包括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
2、活动取样法:是以活动作为选择标准的观察 *** 。
3、事件取样法:选取特定样本对象进行观察。
时间取样是一种参照时间单位确定调查对象的抽样 *** 。在现场调查中经常被使用。
1、系统方式,又称等距方式,例如每隔一定的时间发放一定数量的问卷。
2、机率方式,即每天以随机抽样方式抽取适量的时间单元,依此发放问卷。时间取样在方式上似乎符合随机原则,但在实际采集资料的过程中仍然抵御不了来自现场环境诸因素的影响,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具备推论总体的意义。
优点:观察的目标明确、观察过程与分析过程简化方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关于习惯频率等方面的代表性资料,特别有助于确定行为的时间模式。
局限性:首先,它仅仅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其次,时间取样策略难以别是行为的环境信息和行为发生的顺序与连续性。
四、时间取样法的实施步骤有哪些
1、时间取样法是指观察者根据事先确定的观察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方面特定行为或事件,并将结果记录到规定的表格上。
2、时间取样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在较短的时间段内观察到的被试行为看作是其平时行为的代表性样本,即对某一行为在时间维度上来抽取样本。在时间段上选择代表性样本是该 *** 的关键。时间段的抽取可以是系统的(如每个周二做观察),也可以是随机的,或者二者综合使用。例如,有的研究者采用三分钟为时间单位将一次游戏过程划分成若干这种等长的时段(20个),从中随机选取五个时段进行观察,研究幼儿的依赖行为,如果在三分钟内某个儿童出现四次求助,那么就记4分,这就是行为的频率,最终通过这样5个样本时段内的行为频率代表总体上20个时段的行为频率。
五、时间取样法的实施步骤
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确定你想要收集数据的内容和所要研究的时间段,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根据研究目的和范围,选择取样的频率和时间段。确定你需要多久采集一次数据,以及采样的时间跨度,是每天、每周、每月还是其他时间间隔。
制定一个详细的取样计划,包括取样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确定哪些地点、人群或对象需要被观察或记录数据。
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和计划,开始收集数据。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观察、记录、问卷调查等,根据需要进行数据采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归纳,以便进一步的分析,比如统计、图表展示或建立模型。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解释和诠释。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关联性,发现规律或趋势,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和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撰写报告或总结,对研究的发现、结果和结论进行描述。确保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所得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最后,评估研究的有效性,并考虑是否需要改进 *** 或采样策略。根据评估结果调整 *** ,以提高未来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时间取样法的实施需要明确的计划和 *** ,同时需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执行。这种 *** 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某种现象或行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为后续的决策提供参考。
六、时间取样法的记录方式不包括
1、时间取样法的记录方式不包括计时、测量
2、时间取样法,以时间为选择标准,指研究者再特定的事件内观察记录所发生的特定行为,只是需要再预定确定的事件段内观察记录确定的行为发生与否发生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例如持续观察3周,周一至周五的上午8到9点对每个学生观察5分钟。
3、时间取样观察法是指取样观察法的一种。与“事件取样观察法”相对。在预定的时间对情境中被试的各种现象反应进行全面的观察。常用于研究被试言语或行为发生、发展过程的规律。20世纪20年代提出。
4、该 *** 要求观察者对自然环境中自然发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并事先确定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维度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观察被试的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编码记录表上。
5、(1)被试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出现或发生;
6、(3)该行为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
7、(1)给有关概念下操作定义,如要观察的行为等;
8、(2)明确观察目的,然后根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的被试量、观察的次数与时间间隔;
9、(3)事先拟好记录表,便于观察时使用。
10、(1)观察目的明确,使观察者能对观察内容及过程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
11、(2)能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观察众多的被试,观察者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观察数据,同时也易于获得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
12、(3)省时省力,又能有效地保证观察记录的精确性与客观性;
13、(4)能提供量化数据,有助于统计分析。
14、(1)只适用于研究那些出现或发生频率较高的行为(每15分钟至少发生一次的行为);
15、(2)不能用于研究内隐行为,只能研究易被观察到的外显行为;
16、(3)不能像一般叙述观察法那样提供有关被试的全面详尽的资料。
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时间取样法
1、采用时间取样法进行观察,主要用于了解某一方面行为或事件是否发生,该行为或事件的发生频率以及每次发生持续的时间。
2、由于需要做时间取样,这种策略只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或事件,并且是一些外显的,易于观察到的现象。例如,儿童在自由游戏中的攻击与合作行为,由于发生频率较高,可用时间取样策略进行观察。
3、此外,研究者还要事先了解观察对象行为表现的大致时间模式,以确保所作取样的时间点、时段长度是对整体的代表性样本。
4、时间取样观察有很多优点,例如观察的目标明确、观察过程与分析过程简化方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关于习惯频率等方面的代表性资料,特别有助于确定行为的时间模式。但时间取样策略也存在局限性。首先,它仅仅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
5、其次,时间取样策略难以别是行为的环境信息和行为发生的顺序与连续性。所以,有些研究要采用其他的观察策略,如事件取样法等。
关于时间取样法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