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教授梁莹的很多论文都凭空消失了。
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上,这位教授的个人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这对一位本土的人文社科学者来说,是非常少见的情形。
但梁莹事实上著述颇丰,仅中国青年报记者所能查到的,以她为之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120篇。
不过在过去几年里,她的这些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删除了: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在内的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现在都已检索不到任何她的中文论文;在那些期刊官网上,对应页码处也已无法查看。一家学术平台上仍能检索到论文条目,但页面已显示“404”(无法查看)。
从学术头衔来看,39岁的梁莹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她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计划等多个人才支持计划的入选者。从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苏州大学和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并于2009年起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任教。
论著是一位学者成长路上的重要垫脚石。那些如今无法检索的论文,曾帮助梁莹申请学位、获得研究经费、入选各项人才计划。
用她一位同事的话说,她“几乎拿到了所有她那个年龄文科教授能够拿到的头衔”。
但对梁莹的声誉来说,这些“垫脚石”存在着潜在的威胁。记者比对论文时发现,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
例如,梁莹2002年发表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及其比较》,是厦门大学陈振明2001年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及其比较》的缩减版,只有极少数句子有说法上的差别。
这些学术上的污点,随着那些论文的删除,都被从数据库里暂时抹掉了。
“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
一位同意接受采访但要求匿名的学术期刊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2014年前后,这份期刊收到了梁莹从知网撤下其已经刊发的文章的要求。
这位负责人对此事印象很深,主要是因为作者主动要求下撤文章的情况极其少见。自创刊以来,这“可能是唯一一次”。
梁莹希望这份期刊从知网上撤掉的两篇论文发表于十几年前,均是她在苏州大学行政管理学院读硕士时期发表的。她告知的撤稿理由有两条,一是发表论文时研究水平很低,文章很粗浅,二是现在自己只发英文论文了。
“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这位负责人说,“我不认可这个原因。学问都是逐步精深的,难道现在成熟了,成了教授了,就不承认当时学术的粗浅了吗?”
因此,这家期刊没有答应梁莹的要求,之后也与她再无联系。
但那两篇论文还是从数据库中消失了。
中国知网负责期刊采编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也不清楚文章下线的原因,但按照撤稿流程,需要期刊社出具撤稿函。数据库是与期刊社合作,论文作者个人没有资格撤稿。
万方数据库资源合作中心工作人员赵书杰则称,撤下文章“原则上要编辑部同意”,但梁莹这次的情况是作者要求的,“有特殊原因”却“不便透露”,但确实是符合撤稿流程的。
上述期刊负责人则告诉记者,他们从来没有向数据库出具过撤稿函。主动下撤文章一般是发现文章在重复率检测中不合格,或存在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问题。数据库不可以未经编辑部允许就撤稿。
两家数据库方面均表示,会对新收入的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以鉴定是否存在抄袭等问题,但很早以前的文章都是直接收入。
前述期刊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年的论文查重技术还不普及,审稿专家无法保证阅尽相关学科、相关专业方向上的所有刊发论文,出现学术不端的情况难以避免。
连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删除了
截至发稿时,记者在“百度学术”检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梁莹,得到125条检索结果,每一篇都给出了引向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链接,但点击后,均显示文章不存在。引向百度文库、豆丁网、道客巴巴等国内文档分享平台的链接,对应网页也无法查看。
这些消失的文献甚至包括梁莹的硕士学位论文《善治视野中我国公民的行政参与——现状、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和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公民文化培育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研究——以南京市调查为例》。
即使是提供电子版的相应期刊官网上,绝大多数也无法检索到文章,对应页码有图片预览,但无法查看具体内容。
记者到图书馆期刊室里逐一对比后发现,120多篇文章都确实在期刊上白纸黑字发表过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一位教授说,2016年和2017年,该院多名教师从不同渠道获悉了梁莹撤稿之事,但没有料到会有100多篇。
这位教授说,梁莹2009年进入南京大学任教时,学院内部曾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主要是认为她才30岁,就发表了30多篇论文,以文科的标准来看,担心她不太严谨,而且这些论文中并无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她仍然凭借论文数量上的优势通过了投票。
时任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梁莹参加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选聘时,虽有不同意见,但考虑到当时社工系的总体科研能力弱,而梁莹的科研能力比较强,所以顺利通过了。从程序上说,梁莹的入职没有什么问题。
记者查询到,梁莹2009年之前发表的论文远多于30篇。仅2003、2004、2005年,她就分别发表论文22、11、17篇,2006年至2008年共发表16篇,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立署名。
她2003年发表的论文《治理:面对 *** 失灵与市场失灵的新选择》与《走出 *** 失灵与市场失灵困境的一种新思维——来自治理理论的启示》属一稿多投,且全文约三分之二的篇幅与厦门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两篇论文存在雷同。
在数据库中,记者还发现数十篇其他作者的论文与梁莹的论文内容十分接近,但发表时间要晚于梁莹。
2009年到南京大学任教后,梁莹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都高于4篇,其中2011年~2013年各发表中文论文12篇、14篇、10篇。
从2014年起,梁莹开始发表英文论文,鲜少发中文论文。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介绍,梁莹近几年以之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发表英文论文50余篇。
2011年,梁莹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度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计划,2017年又成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周晓虹回忆,梁莹进入学院后对工作“十分投入”,怀孕时都挺着大肚子、手上托着电脑边走边看,比较刻苦,发表的中英文论文数量较多。因此,她申请各种人才计划,院里都给予了支持。她通过了包括“青年长江”在内的多项人才评审,这些评审都是由国家各部委组织专家进行的,能够选上说明其具备了相应的研究能力。
得知梁莹撤稿的情况后,周晓虹曾与她交流过。他向记者回忆,几年前,梁莹能连续发英文论文后,对发表中文文章就有些不屑。所以面对周晓虹的询问,她回答称自己以前的文章“都是垃圾”“不能代表我的水平”,所以拿掉了。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另一位要求匿名的教授则说,关于此事,现在没有什么“客观的证据”,都是传闻。他强调,该院的学风整体上是非常好的,也产出了很多具有内涵和思想的学术作品。但如果按照国外某些学术期刊模块化的方式来做论文,那就会影响文章的内涵,对学术本身是一种伤害。
“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
据梁莹的同事介绍,社会学院6位教授曾向学校领导反映过关于梁莹的传闻,建议校方调查核实,否则“可能迟早要出事”,影响南大和社会学院的声誉。当时接待的一位校党委副书记表示会认真对待,但迄今没有反馈结果。
此外,2017年3月,社会学院社工系2014级全体学生曾联名举报梁莹的教学态度极不端正,南京大学的学风督导员曾在课堂督察中发现她有这方面的问题。
梁莹开设过社工系大三年级的专业课《社会工作行政》以及大一年级通选课《社会工作概论》。
社工系2014级本科生张云开(化名)告诉记者,梁莹常常早退1节课的时间,每节课都会长时间安排学生发言,自己玩手机或打 *** ,课堂上会出现10分钟里她自己玩手机而全班鸦雀无声的状况。
张云开回忆,梁莹还在课堂中炫耀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荣誉,表达对教学的不屑,“我已经混到头了,没什么好怕的了”“我已经评上教授了,学校说必须每年上三门课我才来给你们上课的”。她还会将期末考试的题目提前透露给学生,给绝大多数人打出高分。
2015级本科生刘明萱(化名)告诉记者,梁莹上课就是坐着念课件,还时常在课堂讨论时吃零食。上《社会工作行政》课时,18周的课时,老师有五六次没有到堂,前3次安排了研究生讲课,后面只是安排助教盯着学生,让学生自习。
他们还反映,梁莹经常利用这门课让学生帮自己做私活儿,例如课程作业是帮她录入问卷,或安排学生去做与课程主题毫不相关的课题的回访工作。
社工系要求本科生在大三结束时完成一篇学术论文,2015级学生没有一个人选择梁莹当导师。
上述情况,周晓虹对记者表示基本属实。为此,去年周晓虹根据学生的反映,专门组织了学院的5位领导去轮番听课,并根据听课的情况对梁莹提出过相应的批评,也组织梁莹与学生作过交流。梁莹表示愿意改正。
社会学院现任院长成伯清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院已经注意到相关情况,学术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已经启动调查工作。如果梁莹教授学术不端的情况属实,一定会公正处理。
10月23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梁莹承认自己的一些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她表示,上述情况只在自己学术生涯最早期,即2005年以前出现。当时她刚读研究生,学术刚入门,不懂规范,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
关于一稿多投,梁莹解释说,当时期刊即使不接收论文也不会给回复,所以等一段时间还没有下文,她会将论文修改后另外投稿。
梁莹说,强调学术规范是2005年开始的,“你这样查,全中国所有的人,很多教授、博导都有问题。”“如果你这样追究下去,所有中国的学者,那么多,人人都有问题了。”
她说,没有人会追究早年的事情,不希望早年的错误影响自己的前途。自己从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能在顶级英文刊物发表论文,“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
“如果现在的英文论文有问题,我认。”
她还告诉记者,自己撤稿的一个原因是,很多学生告诉她,她以前的中文论文水平比较低。她通过联系数据库公司的法务部门撤了稿,理由是这些数据库刊载她的论文没有经过作者允许,也未支付报酬。
在数据库里,那些论文的痕迹一点点被消除了。但这种删除有点像是掩耳盗铃——它们已经被保存在众多图书馆的书架上,白纸黑字,并将继续存在下去。
本文转自中国青年报,作者王嘉兴,编辑张国。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中国青年报;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经验分享,让你的毕业论文写作少走弯路实用!
实用!
实用!
【题记】重要说三,前方高能,以下是某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感受!希望能对当下正在进行论文写作以及即将面临论文写作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是原文。
论文虐我千万遍,我待论文如初恋啊
大四的,你懂的!赶紧用!
大三的,你别笑!迟早都有你!
分享论文小技巧
师姐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财会系童鞋。高考考了一个不上不下的分数,进入了一间不上不下的学校。大学四年,没有把时间花在追剧上,除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外,还不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历。2016毕业,论文获得了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说,那你肯定是学霸啦。但,事实是:师姐不是学霸!!!师姐今天就分享下,学渣如何也能把毕业论文写好的一些小技巧吧。
(读者追求学术质量的,可忽略师姐此文,此文比较适合 *** 丝看。有任何不同的意见,欢迎联系师姐。)
有人说,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毕业论文就是火车下车前最后的验票。火车到站后,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只关心你会干什么。所以,毕业论文这张验票也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过关,期间你的论文指导老师会对你进行“花式掉打”,条条框框的规则让你的大四痛不欲生。
但是,师姐作为过来人,感觉写论文还是有技巧可循的,那现在姐姐就教你如何写论吧,请往下看!
【1】毕业论文如何选题?
选题选得好,论文就会越写越顺。至于选题怎么选,一般用到的 *** 有:
①出于满足个人兴趣目的。例如某些童鞋喜欢投资、炒股、或者研究公司财务报表等,都可以从中发现其中值得写的点。
②热点问题追踪法。师姐喜欢看新闻,各种娱乐、八卦、财经、投资、政治等都看。所以,师姐的毕业论文选题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例如,前段时间的万科与宝能之争,有关股权分配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保险公司的财务分析等,都是很好的入手方向。
③询问老师法。论文指导老师,一般都会定下来该老师自己研究的领域的论文题目,童鞋可在老师提供的题目内选择。(这是一种简单粗暴又能避免自己选题过大的 *** 。)
【2】如何定题目?
老师都会跟童鞋们一直强调,题目切忌“大“。所以,师姐极力推荐大家用副标题。副标题一般的形式都是:以…..为例;基于…..;基于….与….的对比分析等等。例如,论文题目:我国上市房地产行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以万科为例;房地产行业的盈利能力分析——基于杜邦分析法。
【3】文献的收集?
师姐建议,写的论文方向尽量不要太偏。换句话说就是,如果网上根本找不到你想写的论文的相关公司信息与资料的,那可自动放弃这个选题了。对于财会系的论文来说,公司的财务报表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析工具来的。所以,论文研究的公司尽量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与相应的文献,网上都比较好找。
师姐在这里也推荐几个查找文献的渠道:
①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网。这几个渠道,相信百分之九十的童鞋都知道,但借鉴里面的文献,更大的风险是:抄袭率容易过高。师姐想喷一下,就是下载这几个网站里的文献,几乎都要积分(钱)的,坑爹的说。
②知网或其他各大专业性文献网站。很多高校都会提供电子图书馆给童鞋们免费进入各大专业性论文网站,查找文献的。同学们要好好利用哦。里面的文献量是很大的。用自己家里的电脑,都是进不去这些网站,免费看文献的。
③新浪博客。有童鞋看到这里,会很不屑。“新浪博客,几百年前就不用了,谁还无聊进去呢”。师姐以前也很不屑。但为了准备毕业论文,查找文献时发现,很多大神喜欢用新浪博客写自己的一些财务数据分析或一些独特的观点。
④各大论坛。这个很泛,但的确也是很有用的渠道之一。
⑤东方财富、同花顺等股票网。这个对于上市公司的一些数据来源、数据分析,很多都能查到。
⑥所研究的公司的官网。
文献资料,尽量多找。找的多,看得多了,就慢慢会对自己的文章有写的思路了。对于很多对自己的论文还很迷茫的大四dog来说,多看相关的文献,是更好的寻找灵感的 *** 。
【4】论文的研究 *** ?
论文的研究 *** 很多,师姐就不再一一介绍。(不知道的童鞋,可百度一下)师姐觉得对比分析法,简单又容易上手,不知如何写论文的童鞋可借用。
接下来师姐最想推荐一个简单粗暴的写论文 *** 给大家:图+文字解释;数据表+文字解释。当你在解释一样东西的或提出一个观点的时候,能用图或表的,就尽量用图或表。文章会显得更加有数据支持,不会空乏。
【5】论文重复率的问题?
各大高校都会对毕业论文,有重复率的要求(这个很重要,重复率太高,则需要重新写哦)。很多童鞋都特别疑惑,如何借用找来的文献,又如何降低自己文章的重复率。在这里,师姐的观点:不是鼓励抄袭,而是相应的借鉴还是需要的。借鉴的 *** 是,理解后,再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某个句子或某段话,你想借用,就必须主谓宾都要发生语序上的变化,不然查重复率时,会查出来抄袭相关语句的。这个很关键,谨记!
一般的高校都是用 知网 来查重的,建议童鞋们自己检测论文重复率时,都尽量用知网的查重软件。在这个问题上,师姐以前也给其他查重软件坑过。贪便宜买了一些便宜的软件来查重,后来跟学校的查重结果对比,在免费很便宜的查重地方查重重复率是15%。在学校提供的查重网一测是24%,相差较大。论文查重,认准知网就好。(当然,其他检测系统也有参考价值,价格便宜,方便检测,适合论文修改和初期定稿后检测修改使用)
在这里,师姐祝大家毕业快乐,大四童鞋们毕业论文
顺顺利利过过过!!!能拥有一份称心的工作。
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可在PC端登陆未来智库官网(www.vzkoo.com)搜索下载本文档。
中文 *** 文学走过23年了,你真的熟悉它吗?
5-10年前,人们还在争论“电子阅读能否取代纸质阅读”;现在,这个争论已经基本结束,因为前者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闻类和资讯聚合类App挤压了传统报刊的空间,自媒体挤占了传统休闲阅读和兴趣阅读的空间。在文学领域,以“阅文系”为代表的 *** 文学App也进入了上亿用户的手机;尤其是在年轻人的流行文学阅读方面, *** 文学取得了全面、彻底的胜利。
从MAU、DAU和用户时长看, *** 文学已经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互联网细分市场。那么, *** 文学类App的用户、付费率以及ARPU的变化趋势有哪些驱动因素?这个行业的逻辑与短视频、新闻资讯、移动社交等行业的逻辑有哪些异同?决定 *** 文学内容供给端和用户需求端的核心因素有哪些?阅文集团和掌阅科技的商业逻辑和竞争优势到底是什么?
*** 文学并不是近几年产生的新鲜事物,它已经有23年的历史。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将详述 *** 文学行业从1995年至2018年的风云变迁,从中国互联网的大局角度进行分析。从20世纪末期,互联网初始之时。 *** 文学行业起始于个人站点以及论坛的兴起;到2000年代,起点中文网确立行业付费标准、盛大以资本力量强势入局;再到2010年代,盛大文学与腾讯文学、阅文集团出世,诸多竞争对手也在资本扶持下启航。
说到底,对于普通用户和投资人来说, *** 文学行业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它的诞生时间很早,但是大部分时间处于媒体和资本圈的聚光灯之外,一直被视为“非主流市场”。所以,在阅文、掌阅等巨头纷纷上市之后,对于“ *** 文学市场有多大”“竞争格局会如何演变”“ *** 文学IP的价值何在”等问题,一直没有出现令人满意的答案。我们认为,这些问题是无法用财务模型或理论假设去回答的;只有深入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行业历史,我们才能接触到“活生生的 *** 文学行业”,学到真实的东西。
1.1995-2002:艰难的探索,草船借箭欠东风
*** 文学从个人主页和BBS发轫,逐渐走向专业文学网站
*** 文学启蒙于 *** BBS,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交互性也是在BBS上初放光芒。中国大陆之一个可考的BBS是在1995年8月成立的“水木清华”(注:不是现在的“新水木社区”)。当时,几乎所有热门BBS都是大学成立的,大学官方为它们提供经费和初始推广,大学生是它们的用户主体。BBS为学生在 *** 上发布原创文学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虽然这些作品大部分是在教育网上流传,缺乏二次传播和话题性,但是它们是 *** 文学行业的“奠基者”,初步建立了 *** 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模式。
1980-90年代是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在大陆广为流传的时代,通俗文学的用户市场潜力初显。 *** 文学从诞生之日开始,就几乎全部归属于通俗文学范畴,其发展轨迹受到了武侠小说的深刻影响。1996年“金庸客栈”BBS(后被纳入新浪网)成为武侠读者的集散地,不仅交流金庸小说,也为其他通俗文学作品吸引了早期作者。例如,今何在的《悟空传》就是从2000年开始在“金庸客栈”连载。当时黄易的《大唐双龙传》在内地的传播轨迹,则可以看作网文盗版市场的雏形:港台学生将《大唐双龙传》以繁体字手打发布至BBS,再由大陆学生手敲简体字发布在本地BBS,线下盗版商又将其打印装订,线上线下的灰色传播链条为武侠小说的快速流行提供渠道。学生群体对于新兴事物的传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之一批文学站点涌现,写手崭露头角, *** 文学内容供给百花齐放。网易提供的免费个人主页空间,降低了文学站点的成立门槛, *** 文学供给端开始释放潜能。1998年,西祠胡同创立,大幅度提升了BBS在主流网民中的地位。“文学城”个人书站成立、“天涯社区”以及“西陆”BBS相继上线。同期的“黄金书屋”个人书站成立,这是 *** 小说初期最有影响力的网站,其有较为详细的文学作品分类,为 *** 文学类型化传播奠定基础。1998年还出现了之一部标杆性的中文 *** 小说:这蔡智恒(痞子蔡)的《之一次的亲密接触》,在当时引起了一定轰动。《之一次的亲密接触》是脱稿式连载的作品,也让“催更”成为 *** 小说中读者与用户交互的之一步。1999年,“榕树下”、“红袖添香”以及“多来米中文网”作为个人书站出现在公众视野。“多来米中文网”后来收购了“黄金书屋”。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加速个人书站优胜劣汰,大量尾部参赛者出局,“龙的天空”一时风光无两。2000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达到峰值,随后之一次互联网泡沫破裂,国内大量处于初期阶段的个人书站关停。存留的“西陆”BBS成为 *** 文学内容的主要阵地。而后,随缘、红尘、水之灵、五月天空、weid等五位知名站长将各自名下的四个文学BBS退出“西陆”BBS,合并为“龙的天空”原创联盟网站。飞凌、rly、杨雨、mayasoo、今何在、狼小京成为首批入站作者。与此同时,“书情小筑”、“石头书城”、“小书亭”、“凝风天下”等4个文学书站联合成立了“幻剑书盟”。正因优质作者资源的集聚,“龙的天空”无论从作品规模还是访问量角度而言都占有优势地位。2001年年中,随着访问流量激增,“龙的天空”的服务器能力略显疲软,访问速度变慢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留存率。2001年7月“龙的天空”成立关联出版机构,为 *** 文学作品提供线下出版变现的途径。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将资源集中于线下出版,被时代证明是错误的选择。由于线上投入太少,“龙的天空”网站逐渐衰落下去。
个人书站以及以BBS为依托的小众精英化平台逐渐退出舞台,专业文学网站拉开 *** 文学大众化的序幕。2001年11月,宝剑锋等人在“西陆”BBS创建了“玄幻文学协会”(起点中文网的前身)。同年,“潇湘书院”成立。新浪网率先在门户网站中开设读书频道,其中涉及作品为连载已出版作品为主。随后,“搜狐读书频道”、“腾讯读书频道”相继上线。人民网、千龙网、新华网等其他综合网站也开通了读书频道。2002年6月,“起点中文网”开始试运行。同年,福建晋江电信局的 *** 信息港面临关停,一批爱好小说的网友们接管了信息港的“晋江文学城”版块。该网站以扫校、转载台湾言情小说为初始内容来源,后来逐渐发布了一些原创作品。2002年“晋江文学城”建立“原创试剑阁”栏目。至此,今天“阅文系”旗下的起点、晋江、潇湘、红袖等平台均已诞生。
互联网普及率低,费用昂贵、网速慢,文字阅读需求高
PC时代早期,互联网普及率较低,可供浏览的内容也不够。1997-1999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不到1%,上网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1999年,全国网民数量仅为890万人。2000-2002年,网民规模进入扩张期,互联网普及率于2002年达到4.6%,但是仍然谈不上主流。从内容供给端来看,网站数从2000年开始有显跃升,直至2002年有37.16万个。然而,37万个网站,仍然不足以满足几千万网民的内容需求;何况,在这些网站当中,一大部分还是缺乏持续内容更新的个人网站。
在拨号上网为主的时代,上网速度慢并且费用昂贵是制约用户体验的最重要因素。直到2000年代初期,用户上网还是以 *** 拨号为主,完全依赖 *** 网,网速较慢且费用较高,这与CNNIC在《中国互联 ***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对于网民调研问题中“对Internet最令人失望的地方”的描述一致,1998年被调查者中分别有74%和92%的人抱怨上网收费太贵以及网上速度太慢。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不尽人意的情况下,文字阅读自然而然地成为上网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要知道,当时的调制解调器(Modem)最多只能提供56Kbps(7KB/S)的上网速度,要加载一张JPEG图片都需要半分钟以上。对于用户来说,阅读文字,甚至是最朴实无华、以TXT格式呈现的文字,成为了性价比更高的上网选择。
“定纷止争”的版权制度,奠定文学作品商业价值
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行业,依赖产权的清晰界定和完善保护,以实现商业价值的可持续发展。产权的界定依赖于法律的陈述,那么先有法律条文,还是先有需要法律保护的事实呢?这个问题好比“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 文学作品区别于印刷文学作品,其诞生于同样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环境,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权利载体一方面迫切需要法律的保护,另一方面也主动推进了法律的建立和完善。
版权保护宽松的环境为大量盗版国内外作品提供温床,无序发展至一定量级后倒逼我国版权制度的建立完善。我国著作权制度并非直接源自古代相关制度,而是在外界压力之下产生的,且成文内容基本参考《伯尔尼公约》。198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的文化作品在中国被大量盗印,既有通俗文学也有严肃文学作品。美国 *** 草拟了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备忘录,提出希望中方于1989年底前完成参考国际惯例的著作权法草案。来自外部的压力,加速推动了我国版权制度的建立。
我国著作权法的成文具有晚熟的特点,相较美国1790年的《联邦版权法》、法国1793年的《作者权法》、德国1837年的《保护科学和艺术作品的所有人反对复制或仿制法》以及日本1899年的《著作权法》,我国直至1990年才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于1992年加入伯尔尼公约。我国著作权法后又历经2001年和2010年两次修改,其中2001年的修改是基于加入WTO有关知识产权要求而做出修订,2010年则是因为2009年中美知识产权争端WTO专家组的裁决。2012年10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三稿)》。而《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直到2005年4月29日才出台。
不要忘记,中文 *** 文学市场的崛起,恰恰发生在2001年《著作权法》根据WTO要求进行修改前后;以起点中文网为代表的“VIP付费阅读”模式的兴起,则发生在2005年《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通过前后。虽然 *** 文学盗版问题迄今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但是对版权的法律保护一直有增无减。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立法、执法工作的不断加强,就不会有后来的“ *** 文学盛世”,更不会有今天的阅文、掌阅等巨头。
变现模式不清,“幻剑书盟”取代“龙的天空”成为市场霸主
*** 文学尚未探索出成功的变现模式,作者的批量逃离一度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当时,颇有人气的 *** 作家还在犹豫要不要转型为传统作家。2000年7月,“TOM中国文学网”和“榕树下”在北京市举办 *** 文学讨论会,主题就是“ *** 写手要不要成为传统作家”。线上码字不能带来直接收入的痛点,严重打击着内容生产者的积极性;盗版传播难以遏制,使得作者在网上首发作品面临很大风险。例如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俞白眉、安妮宝贝等 *** 作者,纷纷回归线下印刷作品;“红一批,逃一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 *** 文学行业发展。就连江南、今何在等“七天神”组建的“九州”奇幻世界,虽然以 *** 论坛为发源地和大本营,在发展过程中也选择了线下杂志和图书出版作为主要的内容出口。
*** 文学难以直接变现的主要原因有:①网站承担成本的能力较弱,而支付成本较低会极大影响作者创作积极性。2002年9月,“读写网”宣布“计划向作者支付 *** 刊载的稿酬”,但支付给作者的稿费过低,作者生产积极性很低:当时一个会员看A级授权作品一个月,网站支付作者5分钱;看B级授权作品一个月,网站支付作者8分钱。② *** 支付环境恶劣,读者付费无门。网上银行刚刚起步、支付宝尚未诞生,网上支付环境仍非常恶劣,使得读者为作品直接付费缺乏渠道,这也是网站开始变相转向线下业务的“曲线救国”之策。例如,2002年10月,“龙的天空”开通在线邮购业务,以及后续进军线下出版市场。
“龙的天空”饮鸩止渴,盟主地位被“幻剑书盟”取代。“龙的天空”在当时盛极一时,但因访问流量激增,服务器能力略显疲软。当时,网站管理方的选择是: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购买新服务器、扩大 *** 空间,还是投向实体出版?最后,“龙的天空”放慢了线上发展,全力进军线下出版。2002年1月,短篇小说合集“龙的天空幻想文丛”出版,“龙的天空”的出版策划工作正式开始。8月与天津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长篇奇幻小说书系“奇幻之旅”,首批推出《迷失大陆》《秘魔森林》《艾尔帕西亚佣兵》三部作品。在成立了北京幻想文化公司后,“龙的天空”买断当时 *** 上优质原创作品,放弃网上更新,此举直接引起 *** 上小说创作的萧条期。就在同一时期,“幻剑书盟”崛起,取代了“龙的天空”龙头位置,跃升 *** 文学网站前列,而此时国内互联网技术环境更发展蓄势待发。
收费条件欠缺,博库网在中国试水失败。博库网是由4位中国留学生在1998年于美国硅谷创办的公司,与数百位中文作家签约,拥有庞大的 *** 书库及作家阵容,2000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但是,2001年底eBook收费尝试宣告失败,网站关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收费平台以及便利支付方式的匮乏。当时,博库网通过邮局汇款的形式收费。线上阅读与线下汇款的消费场景转换成本过高。付费阅读模式对中文 *** 文学来说仍是可望不可即的,这种情况持续到了2003年。
2.2003-2012:付费时代开始,盛大资本入局
*** 文学商业逻辑落地,起点中文网依托强运营能力脱颖而出
起点中文网首创VIP付费标杆, *** 文学可持续变现模式拉开帷幕。2003年是 *** 文学商业模式里程碑的一年。2003年6月“大然传奇中国首届奇幻文学笔会”上,起点的宝剑锋等人提出了VIP方案。2003年10月,“天下书盟”推出VIP计划,按10分/5千字进行收费,相比现今5分/千字的行业标准(除晋江3分/千字外),定价较低。2003年11月,“天下书盟”开设VIP阅读分站。但是VIP付费制度取得初步成果还是由起点中文网落地。2003年11月10日,起点中文网正式推出之一批8部VIP电子出版作品,VIP会员计划正式启动。起点中文网在之一个月对会员免费,并且确立了2分/千字的稿费标准;免费试读+分章节订阅成为后续 *** 文学在线阅读的基本模式。起点为了吸引作者,采取所有订阅收入均归作者平台暂不分成的模式,“流浪的蛤蟆”成为之一个月稿酬过千元的 *** 文学作者。
VIP付费制度成为 *** 文学付费制度标杆。在起点中文网试水VIP付费制度后,“天鹰”、“翠微居”相继开始实施VIP收费制度。同期,幻剑书盟开始为VIP收费做准备,但由于技术实力限制,错失先发良机,直到2004年2月才开始实行收费。2003年12月,起点中文网宣布“VIP计划中订阅率更高的作品的稿费已经达到20元/千字”。2008年1月8日,晋江原创网(女频)VIP阅读收费系统也正式上线。
一起点中文网VIP付费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是:
①起点中文网创始团队对商业模式战略选择的前瞻性。吴文辉(现阅文集团CEO)等人对网站商业本质的认识较为透彻。向读者收费是内容创作良性循环的基石,当时直接向用户收费的除了 *** 游戏、电商,就是起点开创的 *** 文学。负责网站设计的商学松(现阅文集团总裁)利用在开发信息系统的背景以及对图书分类法的熟知,参考宝剑锋(现阅文集团副总裁兼总编辑)等人制定关于书籍推荐标准,以及开发了一套分类、排序、阅读的流程。后来,起点中文网能够超过幻剑书盟和龙的天空也是胜在强运营能力,对于作者关系的紧密维护和尊重以及网站设计为读者找书提供便利性和多样性。2005年4月,起点中文网页面日均访问量超过4000万次,相当于幻剑书盟的3倍。
②从核心读者群出发的自发防盗版意识巩固,不断创新的运营模式推进。起点中文网并不是“之一个吃螃蟹的人”。2003年6、7月,明扬中文网开始试行收费制度,网站用flash进行防盗版,但是当时flash非常不稳定,用户可读性大大降低,并且盗版也无法真正被遏制。起点中文网首发会员费用制度,利用会员费用支付进行核心读者群筛选,后续章节订阅的费用相对较低(2分/千字,明扬是4分/千字)。2003年起点中文网第二次改版完成,阅读进行浏览器化,依托IE4.0的稳定运营得以实现,这也是后来多数文学网站运营的基础。起点中文网还开创了首发制度,尤其是《小兵传奇》的首发,流量激增。
③让利作者,保证内容创作的可持续性和资源优势。文学网站持续运营的核心因素是源源不断的作品,而每部作品都来自作者的创作。作者获得稳定收入是持续创作的原动力。收费模式保证了作者能够直接从读者处获益,可以双向提高作者和读者对网站平台的依赖程度。“龙的天空”没落的原因在于转向线下出版后,出版社约定作者不能在网上发文,作者从平台大量流失。起点中文网的创始团队中不少高管自身也是作者,深谙 *** 文学持续创作逻辑下,在首推VIP制度前三个月所有收益全部分给作者,大大提高了对作者的激励。2005年3月,起点推出“起点职业作家体系”,开始 *** “职业作家”,实行保底年薪制。该计划要求作者每月更新字数达到8-10万字、平均订阅数3000-5000,超出的部分享受分成和奖励。2007年,起点启动“千万亿计划”,建立专项基金培训作者,并打造各项作者保障制度。
盛大 *** 收购起点中文网,开启集团化、资本化进程。2004年10月,盛大 *** 全资收购起点中文网。依靠盛大的资源优势,起点从服务器资源到线上支付渠道都有了明显改善提升。盛大游戏卡充值加入起点充值体系,再加上 *** 银行的支付渠道,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支付的便利性。2008年,盛大文学正式成立,通过收购,完成了由多家原创 *** 文学网站、线下出版社等10家主要公司组成的资产结构。其旗下主要有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和红袖添香文学网 *** 性文学网站。2011年5月25日,盛大文学申请在纽交所IPO,更高融资2亿美元,但上市未果。
盛大文学2011年的上市之路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从其2008-2012Q1的财务数据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招股说明书显示,盛大文学通过“买买买”,在2011年占据了 *** 文学市场份额的72.1%。在这段时间里,盛大文学的经营绩效到底如何?大规模收购有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2012年初,盛大文学又是如何实现盈利的?让我们从财报看起。
盛大文学在2012Q1扭亏为盈全解析:
①线上业务表现不俗,引入与第三方渠道合作的无线业务,乘移动流量红利,收入大幅提升。盛大文学2010年实现营收3.93亿元,同比增长192.1%。增长最快的是无线业务,当年带来0.6亿元收入,同比增长948.3%,无线业务占线上业务收入比重提升23.3个百分点。无线业务主要是与中国移动等第三方渠道商的合作,采取收入分成模式。公司自有平台的线上付费用户收入也高速提升,2010年贡献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91.3%,主要是并购带来的并表收入。2011-2012Q1收入增速逐渐放缓。在这个时期,盛大文学的付费率和ARPU仍处于较低水平,付费率仅1%左右,2012Q1的ARPU为39.6元/人。
②线上业务毛利率驱动整体毛利提升,2012Q1整体毛利率为34.9%,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 *** 文学公司主营的线上业务是轻资产模式,成本的主要成分是付给作者的版权成本。随着作者基数扩大,新生作者对于平台依赖性提升,故而平台议价能力有所提升,分账比例往往会提高;并且无线业务是与第三方渠道的分成模式运营,也推动毛利率提升。但是如果长期依赖第三方渠道,毛利率提升也存在天花板,因为第三方的分账比例一般是固定的,长期下降空间有限。
③线上业务与第三方渠道商合作,销售费用率大幅降低。公司2010年线上业务的大幅增长有赖于无线业务的接入,而这块业务是与第三方分发渠道关联,直接产生的销售费用由第三方渠道商承担,收入采取分成模式,故而公司的销售费用大幅削减,2010年销售费用率为17.8%,同比下降35.8%。公司管理费用率相对比较稳定,而且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17K文学网、纵横中文网开启作者抢夺战,暗潮涌动竞争格局仍未有定数。2005年5月,“天逸”(即天鹰)、“幻剑书盟”、“龙的天空”、“爬爬书库”、“翠微居”、“逐浪”等6大文学站点组建中国原创文学联盟(CCBA),与盛大系的起点中文网相抗衡,但是起点凭借庞大的资源,仍然处于优势地位。2006年5月,由中文在线注资成立的“一起看(17K)文学网”推出测试版(现隶属中文在线),该网站挖来血酬等近半数原起点编辑,并以高价买断策略挖来血红、云天空、酒徒、烟雨江南等原起点知名作者。起点针锋相对地开启了“白金作家签约计划”,以期填补知名作者出走留下的缺口,这一制度延续至今。“白金作家签约制”取代原有的“职业作家制”,意在永久性地削弱平台对于头部作者的依赖性,重视对腰部作者的持续培养。2010年5月,方想、无罪、更俗、烽火戏诸侯四位原起点大神同时转战2008年由完美时空成立的纵横中文网,为其带来不少流量。在资本的暗流涌动之下, *** 文学市场仍处在白热化竞争状态。
手机上网比重攀升,移动阅读市场潜力初步释放
伴随3G时代到来,手机上网比重攀升,促进互联网普及率大幅提升。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给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发放了3G牌照,2009年手机网民占总网民比重跃升达61%。乘移动红利的东风,通讯运营商纷纷布局移动阅读市场。2010年1月1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开始收费,分成模式如下:内容提供商(网站)、作者各占2成;中国移动阅读基地占2成;各省移动占4成。此时运营商的话语权较大,内容平台议价能力较低。传统媒体向互联网的迈进已吹响号角。
掌阅、云中书城等移动内容平台萌芽,踩点移动阅读市场爆发前夕布局。掌阅科技于2008年成立,2011年上线以之一款APP(安卓端)。此时掌阅以版权图书电子化为主,与出版社合作还是主流发展模式;变现模式中广告收入一直占不小比重。及早进行移动布局,为掌阅后续积累用户资源打下了坚实基础。盛大文学也在积极布局,2010年9月,云中书城测试版上线;2011年2月,云中书城正式版上线,启用独立域名,并于同年8月推出安卓客户端,11月安装激活量突破80万。云中书城内的作品包括盛大文学拥有的版权作品以及传统出版商等提供的版权作品。云中书城与联想、掌阅、3G门户、斯凯 *** 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向百阅、开心网、新浪微博、汉王电纸书、豆丁网、91熊猫看书等多个合作方开放接入。
“净网行动”展开,盗版诉讼流程步入正轨
“净网行动”扼住黄色文学尾部网站冒出,政策线的严厉划定从外部进行内容整顿。2004年7月,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发起“打击淫秽 *** 专项行动”。2004年8月,“天鹰文学”关站整改,直到11月重新上线,但业已贻误发展时机。2007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出了《关于严厉查处 *** 淫秽 *** 的紧急通知》,348家刊载淫秽 *** 的网站关闭或删除作品、交纳罚款。2009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宣布进行之一次大规模整改行动,对互联网出版的低俗内容进行全面清理。包括 *** 小说、手机小说在内的1414种淫秽色情和低俗 *** 文学作品被查处,20家网站被关闭。“扫黄打非”消灭了许多“打擦边球”的长尾网站,而且提高了行业的内容审核成本,无法承担这种成本的中小网站纷纷关闭或被收购。
盗版诉讼流程步入正轨,付费逻辑得到外部保护。2008年12月,全国首例 *** 文学作品侵权案(起点中文网起诉“云霄阁”盗版侵权案)终审判决,被告人以侵犯著作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日后, *** 文学公司打击盗版网站的方式也主要采取盗版侵权诉讼的方式。不过, *** 文学盗版存在成本低、分散化、取证难的问题,法律诉讼只能打击那些最猖狂的盗版商,无法根除。
3.2013-2018:“传说结束了,历史刚刚开始”
起点创始团队出走,腾讯文学异军突起
起点创始团队从盛大文学集体出走,腾讯文学上线,为日后阅文集团成立埋下伏笔。盛大文学成立之初,盛大董事长兼CEO陈天桥任命曾任新浪副总编辑的侯小强担任盛大文学CEO,吴文辉任盛大文学总裁和起点中文网董事长。2013年1月,起点副总经理罗立(黑暗左手)宣布离职;当年3月,起点核心团队包括创始人吴文辉和20多名核心中层集体辞职。以上人员大部分加入了刚刚成立的腾讯文学,建立“创世中文网”。2013年9月,整合之后的腾讯文学进入公众视野,旗下包括男频网站“创世中文网”、女频网站“云起书院”以及数字出版平台“畅销图书”,渠道包括PC门户、无线门户、 *** 阅读以及手机 *** 阅读中心等。2013年12月,盛大文学CEO侯小强辞职。同月,17K小说网与创世中文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在版权、作者、培养和衍生等方面形成合作体系。盛大文学对 *** 文学市场近十年的统治地位,已经摇摇欲坠。
盛大文学分裂之因经分析有以下几点:
①管理理念之争。盛大收购起点之后,创始团队还是负责起点的日常运营,公司层面的管理由盛大任命的管理层负责。随着 *** 文学行业的不断发展,双方的发展理念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矛盾。
②价值链割裂。 *** 文学行业从上游作者创作小说,到编辑甄选联系,到渠道内容分发,再到读者社区维护,最后是贯彻始终的平台品牌建设,以及IP版权的衍生变现;以上皆为价值链的组成部分。盛大收购起点之后,起点创始团队负责社区和上游内容,渠道及衍生变现业务则由盛大 *** 负责。内容生产与渠道、衍生的割裂,很容易造成整体运营的脱节。在盛大文学的黄金时代,“起点系”IP的衍生变现并不十分发达,虽然也是因为时机未到,但是管理的割裂要负一定责任。
至此, *** 文学市场出现了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双雄并立”的格局,腾讯文学凭借起点创始团队的经验和腾讯的资源优势,迅速崛起。2014年盛大文学与腾讯文学合并,此后阅文集团终于成立,由原起点创始团队吴文辉等人重新执掌起点中文网,管理权得到了统一。盛大文学的收购价为43亿元,2014年收入11.35亿元,静态P/S为3.79倍;而2014年EBITDA为0.29亿元,P/E超过150倍。经过三年多的整合,2017年11月8日,囊括原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绝大部分资产的阅文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至今仍然是 *** 文学行业更大的上市公司。
移动阅读市场群雄逐鹿,付费用户的拓展是下一城
移动流量红利耗尽,2018H1手机网民规模比重已达98.3%,比拼在于存量市场的博弈。流量红利耗尽已成事实,不论从手机出货量还是手机网民规模比重角度来看,中国大陆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基础在短期内不会再有爆发式增长。 *** 文学市场的发展重点,从争夺“流量红利”变成了存量用户博弈,以及提高付费用户渗透率及ARPU。
在移动阅读市场,掌阅和 *** 阅读的MAU和DAU处于领先地位,单纯依靠免费内容吸引流量的APP竞争更为激烈,增量优势不容易保持。主打付费内容的App,以用户付费订阅为主要收入来源;主打免费内容的App,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前者的重心在作者资源以及内容创作的持续性,后者的重心在渠道下沉和延展。事实上,主打免费内容的APP门槛较低,很容易受到新进入者的冲击影响,而且如果渠道优势不能保持,流量优势终将变成昙花一现。说到底,内容的壁垒才是最难攻克的。
*** 阅读隶属于阅文集团,不论内容库还是引流能力皆具备优势。 *** 阅读的 *** 文学内容依托于阅文旗下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红袖添香等平台的内容创作。昔日盛大文学的内容加上腾讯的渠道,使得阅文出生就含着“金汤匙”。阅文集团渠道主要为:①自有渠道: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等垂直平台、 *** 阅读;②腾讯渠道:手机 *** 、 *** 浏览器、腾讯新闻、腾讯视频、微信读书等,微信读书MAU内生自然增长上升趋势明显;③第三方渠道:百度、搜狗、京东商城、小米多看、快猫等。阅文集团与手机品牌合作预装也贡献用户增量,其中合作品牌包括Vivo、Oppo和华为等。2017年底到2018年上半年,由于腾讯渠道流量分配的调整,阅文集团整体付费率向下波动。但随着微信读书等渠道度过用户培养期,付费率预计或将呈上升趋势。
掌阅在渠道延展上倚重手机预装等推广方式流量优势较为稳固,但因让利手机厂商等渠道方,毛利率短期内预计不会大幅提升。掌阅科技在渠道方面与硬件终端厂商、手机应用商店、手机软件推广服务商合作,通过预装、展示广告位等方式推广掌阅APP,公司与渠道推广服务供应商进行分成,此类采购支出计入营业成本。掌阅科技的渠道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在2017年达53.6%,2015年至2017年渠道成本一直上升,毛利率低于同行公司阅文、中文在线。
咪咕阅读依靠中国移动的流量优势,从MAU层面来看位居移动阅读市场第三,但内容供给依赖 *** 文学平台,差异化优势不明显。咪咕阅读成立于2015年4月,其前身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于2009年由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启动建设,2010年5月正式推出手机阅读业务。咪咕阅读作为中国移动直推产品,虽然面向用户广泛,但是内容供给仍依赖于 *** 文学内容平台,其中包括在A股上市的中文在线(17K小说网)。如今, *** 文学内容平台自有垂直平台同样参赛移动阅读市场瓜分,单纯的分发渠道优势被大大削减。
比赛进行到IP全产链对决,阅文内容资源优势突出
阅文集团收购新丽传媒,IP产业链完善加码。阅文集团2018年完成新丽传媒100%股权的收购,收购价约155亿元,参考2018年纯利基准5亿元,对应P/E为31倍。电视剧和头部网剧的内容来源很大部分为 *** 文学IP;IP改编结果一方面在于内容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在于编剧团队的能力。一个IP改编出来无法将原有文字作品粉丝群迁移至影视剧消费群体的原因往往在于“不尊重原著”。新丽传媒以精品剧的 *** 能力见长,与王力扶、申捷、黄珂、李小明、马伯庸、高雅楠、彭扬、李潇、于淼、陈彤、秦雯、流潋紫等知名编剧签订长期合约。阅文集团的IP与新丽传媒的 *** 能力结合能够更好延展IP价值,从较少的固定的版权售卖金到影视剧成品收入的跨越也是IP产业链一体化后所带来的收入增长点。不仅如此,新丽传媒的加入,也可以消除阅文对外出售IP改编权的信息不对称。
- l 电视剧方面,新丽传媒2013年以来实现销售的电视剧累计单集价格均超百万。其中《虎妈猫爸》和《小丈夫》的预售合同确认收入金额分别为1.14亿元和1.81亿元。
- l 电影方面,参与投资的《失恋33天》位列2011年国产片票房前五名,?作为独立投资方及执行制片方的《搜索》位列2012年国产票房前十名,2015年投资 *** 的《夏洛特烦恼》、《煎饼侠》两部作品票房超十亿票房,分列国产电影年度票房第4名和第5名。
阿里文学作为阿里文娱重要组成部分,深植阿里生态系统。阿里系与腾讯系在内容端的斗争仍在继续。随着2015年4月阿里巴巴文学成立,阿里正式进军 *** 文学行业。阿里文学旗下包括书书旗小说、 *** 阅读、UC小说、优酷书城、PP书城等平台。由于背靠阿里文娱资源,阿里文学在IP衍生业务上也有成绩显现,其中IP改编包括漫画、 *** 电影、剧集、院线电影、游戏、衍生品等种类。2017年阿里文学正式进入 *** 电影领域,与阿里旗下优酷、阿里影业联合启动HAO计划,共同投入10亿资源加深内容生产。对于阿里而言,阿里文学可以为文娱生态系统提供内容源动力。
百度牵手完美世界入局 *** 文学,IP影视改编优势尚待体现。2013年6月,百度多酷文学网上线,CEO由7k7k游戏网站原副总裁孙祖德出任。2014年1月,百度以1.91亿元收购完美世界旗下纵横中文网。百度通过纵横中文网、91熊猫读书和多酷文学网等产品进行 *** 文学市场覆盖。2014年4月,纵横中文网和起点达成合作,纵横中文网的书将逐步接入起点;此合作于腾讯收购盛大文学后逐渐终止。2016年,百度出售纵横中文网给完美世界,由完美世界董事张云帆出任CEO。2016年7月,完美世界宣布对百度文学注资并实现控股。2017年5月,纵横文学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红杉资本和完美世界领投。虽然纵横文学在 *** 文学市场经验丰富、历史悠久,但是在IP衍生改编的产业链上尚未体现太大优势。
爱奇艺文学瞄准IP改编上游市场,全版权运营是核心。2016年5月,爱奇艺启动爱奇艺文学,旨在打通IP从文学创作到后续改编的全产业链。在作者方面,爱奇艺文学独家签约了唐家三少、南派三叔、Fresh果果、水千丞等,打造明星作家团。2017年8月,爱奇艺文学宣布启动“云腾计划”,以网路文学驱动影视,在一年内,分别向爱奇艺 *** 剧、 *** 大电影免费开放100部、500部文学版权,开放作品由爱奇艺文学原创签约作品及各家文学网站提报的优质作品组成,并采用后期收入分成的盈利模式。
盗版集中打击加强商业壁垒,“净网行动”有助于头部集中
2016年 *** 文学盗版集中打击, *** 文学商业化加强壁垒。2016年4月由国家版权局主办的“中国 *** 版权保护大会”探讨 *** 转载版权保护、 *** 文学版权保护等议题,会上说明北京法院在2015年共审理了1.5万起以上的 *** 著作权案件。2016年5月,百度宣布陆续关停“百度贴吧”文学目录下的全部贴吧,全面清查其中的盗版内容。2016年7月,国家版权局、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和公安部联合开展“剑网2016”专项行动,重点打击 *** 侵权盗版。在“剑网2016”专项行动中,各地共查处行政案件514件,行政罚款467万元,移送司法机关33件,涉案金额2亿元,关闭网站290家。然而,文字盗版远较视频和音频容易,国家的专项打击具有周期性, *** 文学公司目前主要通过民事诉讼进行点对点打击。
“扫黄打非”一直不停,法律线愈发清晰。2014年4月至11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打击网上淫秽色情信息的“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启动。在“2018年 *** 文学专项整治行动”中,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部署各地从5月至8月组织重点整治 *** 文学作品导向不正确及内容低俗、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侵权盗版三大问题。行动期间,各地共查办 *** 出版行政和刑事案件120多起,责令整改 *** 文学经营单位230余家,封堵关闭网站及账号4000余个,查删屏蔽各类有害信息14.7万余条。“扫黄打非”对 *** 文学行业中头部网站影响较小,头部网站编辑自查力度较强,而小网站打“擦边球”的比例更高。扫黄打非的持续深入,有利于行业向头部集中。
4.内容资源壁垒难以模仿,2022年行业规模预计达283亿
*** 文学作品兼具类型化和交互性,正版市场尚有很大空间
*** 文学兼具交互性和类型化的特点,是“去精英化”的产物。 *** 文学这个概念,不是指所有在 *** 平台上发表或传播的文字,更不是单纯在 *** 平台发布或传播的文字。 *** 文学作品成为商业产品的可能性,根植于其从“出生”开始就是由读者来进行“产品质量”的判断,而非文学权威机构进行的“必读篇目”论断。作品的热度和付费持续性是好作品的评判逻辑,这也更好地激励作者,完成不断可复制的作品生产闭环。 *** 文学行业中比拼的最为核心要素还是内容资源的竞争优势。
*** 文学的特性在于依托 *** 为生产的空间,不仅是传播的手段。这也就引出 *** 文学的之一个特点——交互性。以 *** 作为生产空间,作者的生产过程呈“阶段式直播”,作者通过定期更新,在一定时间维度下,与读者保持跟进的交互频率。而传统的印刷文学作品将作者置于相对“孤独”的位置,几乎完全隐藏生产过程,作品自身是一个封闭完整的内容,读者是探索者而非参与者。而 *** 文学的交互性为用户粘强化、激发用户付费行为奠定基础。
*** 文学还具有明显类型化的特点,强化不同类别的界线,而非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主流文学和非主流文学之争,满足用户的多样消费需求,娱乐实用性较强。一篇 *** 文学作品的入口首先是一个明确的门类,如玄幻、仙侠、武侠、悬疑灵异等等。明确的分类一方面是网站榜单排名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读者社群化、圈子化提供向心逻辑,进一步加强“粉丝经济”下的消费需求。类型化为 *** 文学衍生出的影视剧改编、游戏改编提供有一定参考意义的成功推演方向。
*** 文学原生收入的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以 *** 文学付费内容所带来收入角度,不考虑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和IP版权以及影视剧改变收入,我们可以通过用户群付费阅读数来计算出 *** 文学行业的原生收入的市场规模,预计2022年达283亿元。关于市场规模的测算有以下假设:
① *** 文学用户数以及付费率:根据CNNIC统计,2017年 *** 文学用户规模为3.78亿人,2016年和2017年用户规模增速分别为12.3%和13.4%,我们估计2018年至2019年 *** 文学用户规模增速为13%,2020年至2022年 *** 文学用户规模增速为10%,得出2022年 *** 文学用户规模或将达6.42亿人。我们估计行业2017年付费率为5.5%,以0.5%增幅递增。行业整体付费率与国家打击盗版力度相关,但打击具有周期性,此处增幅仅预估付费用户习惯培养下的付费率提升。
②每人每年阅读付费书目数量:我们估计付费用户每年每人2017年读3本付费作品,2018年至2019年平均增速为20%,2020年至2022年平均增速为10%。
③付费书目平均字数:我们估计2017年每本付费书目字数为150万字,未来长篇付费小说比重提升,2018年至2022年平均增幅为0.5%。
④付费章节单价:5分/千字,基本不变。
*** 文学行业腰部作者是内容持续性的核心驱动力
*** 文学行业付费逻辑倚重内容供给的持续性,内容创作方作者至关重要。目前, *** 文学作者的职业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作者是 *** 从事创作,其中的原因在于收入较低且不确定性较强。虽然近年 *** 文学作者的收入和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但仍然不够。故而,平台吸引新生作者的能力对于平台持续供应内容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吸引力主要落地在:①平台用户基数,给予作品更高的曝光度;②平台的收入、保障、培养体系;③平台与IP产业链合作的资源优势,为作品二次变现提供可能性。
那为什么挖走头部作者行为不具有可持续性和经济性?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 *** 文学行业进入壁垒之一的分析。
头部作者数量资源稀缺。虽然头部作者每年收入亮眼,被大家熟知,但是毕竟数量有限,抢夺赛有终点。虽然头部作者有品牌效应,可以迅速为新平台起到广告促销的作用,但是毕竟由于 *** 文学客群众口难调,单一作者的付费用户群还是占比较小。
头部作者优质作品产能有限。头部作者的首要条件是产出优秀的作品且尽可能多地被展示给读者,从而累积读者群体,打造口碑。但是单一作者优秀作品的偶发性很大,即使是能力出众的头部作者的产能还是非常有限,头部作者更新连载作品的频率远不及读者的消费需求缺口。而且小说产品还具有“一次性”消费属性(可能读者会阅读2-3遍,但是付费过程一般是一次性的),如果想要依靠头部作家来撬动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现实,而且头部作家的写作周期也具有时限。
头部作者成本较高。挖来头部作者一般需要支付一定的“转换成本”,通过不断挖作者进来的方式会加剧平台的成本负担,毛利率承压。而依赖腰部作者培养体系的平台议价能力较强,成本控制能力较强。
作家培养机制的标准化流程需要被制定,持续的“造血能力”是关键。从基层作者到中层作者再到头部作者需要有较为清晰的路径,且理想状态是腰部作者群体力量强劲,承上启下,从而保证持续的“造血能力”。阅文集团打造 *** 文学最明星榜单,起点的白金作家、大神作家体系就为持续选拔优质作者贡献一份力。阅文还开设“阅文星学院”对作者进行专业培训。而咪咕阅读和掌阅均开办 *** 征文大赛,发掘新势力。
今天企程 *** 竞价托管总结出最有干货的一篇文章,也是任何企业可望不可求的。因为这是一个企业快速成长的秘籍。你们不收藏等于错过一个超越同行的机会。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我写的一篇文案。
一阶段:企业 *** 信息建设
时间:一个月内
目的:让用户能在 *** 上了解公司,并建立信任度。(网上布局品牌佐证资料)
考核标准:在 *** 上搜索公司名、新,能出现多个权威平台上的相关介绍信息。
过程需要的资源:公司介绍资料、公司目录、公司照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等。
具体计划:
1、在百科平台上发布公司介绍信息及新测评产品介绍。
百科平台:百度百科、搜狗百科、互动百科、360百科、NBA智库百科等。
操作时间:7天
具体操作事项:
1)收集整理公司及产品介绍信息,并加以编辑,以提升百科通过率。
2)查看百科的审核情况,没有审核通过的需要了解不通过的原因,再根据原因找相关的佐证资料,并继续编辑、修改内容中不能通过的地方。
2、在知名权威平台上发布公司介绍信息及新测评产品介绍。
平台:
1)文库:
百度文库、豆丁网、道克巴巴、360个人图书馆、HR Bar文库、智库文档、数字图书馆、一览文库网、畅享文库、C下载网、知识库、知网空间、51无忧商务网。
操作时间:5天
具体操作事项:
(1)了解每个平台发布公司介绍信息及产品介绍信息的发布要求,根据要求编辑公司介绍信息及产品介绍信息。
(2)根据平台的重要性来排列发布顺序。
(3)收集、记录已经发布的文库信息,以方便日后查询。
2)自媒体:
平台:微信公众号、小天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 空间日志等。
操作时间:2天
具体操作事项:
(1)根据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的字数发布要求编写公司介绍信息及产品介绍信息,并发布。
(2) *** 空间日志的发布内容不限制。
3)博客:
平台:新浪博客、HR答人网、和讯博客、网易博客、总裁网博客、天涯博客、畅享博客、C博客、凤凰博客、搜房博客、中金在线博客、阿里巴巴、博客网、价值中国、央视博客、教育人博客
操作时间:3天
具体操作事项:
(1)在博客里发布公司介绍信息及产品介绍信息的时候,根据平台的特点和限制,在内容中添加内链,即在关键词中添加官网的链接,以做外链建设。
3)问答:
百度知道、SOSO问问、三茅网问答、HR帮问答、知乎、天涯问答、好搜问答、爱问知识人、果壳问答、一览问答、培训人问答、新浪爱问、CSDN问答、一淘问答、中华网问答
操作时间:5天
具体操作事项:
(1)在问答平台中发布公司及产品信息,需要以提问的形式进行,例如xxx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再用另一个账号给予回答。
二阶段:扩大公司知名度
目的:让用户能在 *** 上了解公司,并建立信任度。(网上布局品牌佐证资料)
考核标准:记录每周、每个月的浏览量、访客数量,每个月计算跟上月相比增加或减少的浏览量、访客数量。
过程需要的资源:
1、事件素材:每个人都可提供。
2、行业专业知识:在市场部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黄老师提供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
具体计划:
1、在 *** 平台上发布专业知识。
平台:
1)论坛:本地论坛的行业相关板块、 *** 论坛、HR论坛、企业管理类论坛、其它热门论坛的相关板块等。
2)文库
3)百度经验
4)问答
5)自媒体平台,这个可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727077810029986315/
操作时间:每周一
2、问答营销。
1)在问答平台上搜索公司名,回答相关的问题,给予正面的回应和引导。
2)在问答平台上搜索同行名,在评论里、或“有更好的答案”里回答相关的问题,并介绍xxx公司和新产品。
3)在问答平台上搜索行业词(以人才测评为主,先搜索人才测评,后搜索人才测评类的长尾词),在评论里、或“有更好的答案”里回答相关的问题,并介绍xxx公司和新产品。
4)在问答平台上提出问题,问题标题使用《关键词数据表》里的长尾关键词,再换IP或让别人给出专业的回答,并在回答中植入公司信息。
操作时间:每周三
4、视频营销。
*** :在人才测评相关的的视频文件里通过技术手段植入公司信息,然后将视频上传在各大视频网站里。将生成的视频链接发布到热门视频的评论区域里宣传。
操作时间:每周四
5、分类信息网推广。
平台:三茅网商城、赶集网、58同城、易登网、百姓网、列表网等。
*** :定期在分类信息网的相关栏目里发布人才测评服务信息。并每天刷新信息,以让信息靠前展示。
操作时间:每周五
6、跟行业媒体合作。
*** :在权威、流量大、行业相关的媒体平台上投放公司广告。(需收费)
7、微信运营。
*** :每天给微信公众号发布高质量的信息。同时给个人微信号加大量的HR群、企业群、好友等。将微信文章转发到朋友圈、 *** 空间、微信好友等。
操作时间:每天
时间:长期
目的:让公司信息大范围地覆盖 *** 上的相关用户群体,逐步提升公司知名度。
三阶段:提升品牌美誉度
现状: *** 上了解到xxx的人还持有怀疑态度。
目标:网民在网上找xxx的时候,出现的都是正面信息。消除 *** 上关于xxx的不良影响及网民对于xxx公司的怀疑态度。树立xxx在网民心中的美誉度,进一步加强信任度。
时间:长期
*** :
1、回复别人关于xxx的提问。
2、收集用户对xxx关注的问题,在问答平台上发布这类问题,换账号、IP或让别人回答正面信息。
3、让权威人士或权威机构对xxx进行点评,并发布到各大平台上(官网、微博、博客、论坛、问答等)。
四、其它
以上为基础 *** 推广方案,其它工作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 推广方案可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而调整。
例如公司的市场战略调整为需要在高中生选专业的群体、婚姻配对的群众中推广,那么我们就需要在以上基础上增加相对应的 *** 推广策略。
如果您不懂推广或者的竞价账户效果一直不是很好,不如试试企程竞价托管,相当于您 *** 了一个竞价员的钱,聘请了一个专业的竞价团队来帮您服务
来源:企程 ***
新闻媒体发布需要注意的地方:企业做营销推广应该了解的?新闻热点事件营销?做营销必须要注意的三个点
新闻营销的渠道有哪些?
新闻营销是运用新闻为企业宣传的一种营销方式。相对于渠道来说也是多样化的,可以通过论坛推广,微信公众号,问答推广,官网关键词排名优化等多种方式,最主要的定要找正规的渠道,这样才能体现新闻营销的意义。
企业如何才能使新闻营销发挥出巨大威力?
新闻发稿又叫软文发布,就是把一篇关于您企业、品牌、产品的宣传文章、新闻、会议活动,或者一个新的观点,或者是一篇可以引起读者共鸣的文章发布多家不同新闻门户媒体上,用户就可以在媒体上,或者从搜索引擎关键字搜索看到所发布的相关文章,从而产生广告展示效果,这就是新闻营销也叫 *** 软文营销。
新闻媒体发布需要注意的地方:企业做营销推广应该了解的?
1、降低企业广告成本;
2、辅助SEO优化,提高网站流量;
3、提高和打造产品、品牌知名度;
4、长久存在,永不删除,以便以后查阅所需之用;
5、展示权威,以新闻的视角、新闻的表现形式,完整、清晰地将真实、可靠的新闻事件向公众阐述清楚;
6、受众广泛,由于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所以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关注;
新闻事件营销的 *** 有两种:
一.是借力模式 :是指借助大众中产生了一定热度的焦点话题,将企业带入话题中引起媒体与大众的关注;在借力模式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之一点要迅速反应,之一时间介入。
第二点找准与企业相关的关键点,巧妙切入。
第三点与大事件相联系,引发公众联想。
二.是主动模式 :是指企业通过策划和富有创意的活动,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在主动模式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之一点事件定位.
第二点用户定位.
第三点卖点定位.
第四点推广定位。
如何进行事件营销操作呢1.不能盲目跟风成功的事件营销要有赖于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不能盲目跟风学。关键要看自己是不是合适,针对自己的情况如何有效结合实施。2.符合新闻法规事件营销不论如何策划,一定要符合相关的新闻法规,不能越位。
3.事件与品牌关联事件营销无论怎么策划,一定要与品牌有关联,最后一定要能对品牌起到正面宣传的作用。
4.控制好风险在策划一次营销方案之前,一定要考虑到风险的要素,要控制好风险,千万不能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所有的推广都应该是为品牌做加法。
5.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好的事件营销,应该像讲故事一样,一波三折,让人们看了大呼过瘾,看了还想看,这样新闻效应才能持久。
6.吸引媒体关注新闻事件营销,最早也叫新闻营销,可见新闻事件营销与媒体是密不可分的。
要提前做好与媒体有计划的互动。不要把事件营销当成临时性的战术,随性而为之,要将它当成一项长期战略工程来实施,并要注意事件短期效应与品牌长期战略的关系。
新闻媒体发布需要注意的地方:企业做营销推广应该了解的?在事件营销实施过程中,不一定都是顺风顺水,大众对事件的关注程度不一定与策划时想象的一样。
新闻事件营销往往是从品牌内涵与事件的内涵上相交互的,因此对品牌的形象和美誉度会得到提升,这比纯粹的提升销量显得更具持久,并对品牌的形象塑造和归属感具有长远的意义。
新闻事件营销投入少,产出大,收益率高。大量的事实证明,好的新闻事件营销无论是在投入还是在知名度的提升方面,回报率都超过其他营销形式。
一、内容为王 新闻稿质量见真章
许多企业并不注重新闻稿质量的建设,只是几句话带出一个品牌就花钱将新闻稿发布。其实,新闻稿的质量十分重要,他能反映出产品的好处和企业的品牌,同时,更是与消费者拉近距离的绝佳机会,怎能轻易错失?文章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传达给客户和受众,新闻稿的标题应该控制在16-20个字之间,因为当读者从网页上打开您的文章时,16-20字的观感更好。而正文数尽量控制在500-1500字之间,字数过少无法传播足够的信息,字数太多则容易导致读者阅读疲劳,除非像本篇文章一样的干货型文章,则可以用足够的篇幅去表达。
二、媒体为皇 媒体选择当谨慎
我们所发布的新闻稿,是为了宣传行业的正面形象,同时展示企业的雄厚力量。建议所发布平台尽量为人气较好平台,同时所发媒体与版块需与行业对应为更佳。但是,具体可根据预算和推广安排进行。关于新闻稿发布媒体的选择可以参考笔者文章《软文营销:如何分辨优质媒体和劣质媒体》 。
三、渠道扩散 效果加强
一篇优质内容的新闻,通过优质媒体传播之后可以获得不错的宣传效果,但是还有一些 *** 投放渠道可以让这个效果再次放大,这些渠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自媒体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号等
2.论坛平台:贴吧、猫扑、天涯论坛、综合论坛、垂直论坛等
3. 博客及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博客、天涯博客、豆瓣、 *** 空间等
4.文档分享平台: 百度文库、豆丁网、道客巴巴、360个人图书馆等
四、搜索优化 影响放大
一般来说,实施新闻营销的时候大家都会讲究个搜索收录,但是比搜索收录更重要难度更大的就是搜索优化。经过营销顾问优化的文章,可达到关键词搜索上首页的效果,从而大大提升新闻营销带来的传播效果,尤其是针对行业热词的优化,让一些企业曾经无法获得展现的核心词,通过新闻传播在搜索首页获得一定展现,曝光率自然直线上升。
新闻媒体发布需要注意的地方:企业做营销推广应该了解的?
总的来说,新闻营销的优势十分明显,不但可以让企业品牌快速得到曝光,快速铺设到各大媒体上,而且当企业出现危机时,可通过新闻发布的形式化解企业危机,修复企业的正面形象。而且新闻营销的成本比相对其他广告的投入都要少很多,是在企业宣传领域以小搏大的宣传方式。
新闻媒体发布需要注意的地方:企业做营销推广应该了解的?互联网上的新闻营销怎么做?
新闻稿发布表面上很简单,企业在 *** 媒体上发布包含营销信息的新闻软性广告,影响企业的目标客户认知和选择。事实上,新闻营销已经达到了企业品牌和产品的全面推广,多角度和深层次的推广,坚持新闻营销可以达到提高企业 *** 知名度和可信度的目的。但是很多企业在新闻营销过程中操作不得要领,使得发布新闻稿的效果不理想。下面媒介星软文平台顾问总结开展新闻营销的一些重要事项,供企业 *** 推广参考。
首先,明确需要明确新闻营销的目的。每一次新闻营销都是有不同的营销目的,有的侧重品牌形象塑造,有的是想达到关键词搜索排名效果,也有的是想推广新产品,整个过程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新闻媒体发布需要注意的地方:企业做营销推广应该了解的?
其次就是稿件内容策划。稿件的内容必须是原创的,它反映了我们想要反映给用户的内容和摘要。它简洁,清晰,流畅,易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因营销目的而异。
然后,选择适当的新闻媒体发布。许多人认为向好的媒体发布高质量的新闻稿就行,而其他人则认为新闻稿需要在主要的网站平台上传播。事实上,媒体投放要根据新闻营销的目的和文章的性质来定。
那么,如何选择媒体对新闻营销的效果有帮助呢?
建议寻找与公司产品服务相匹配的媒体,并与新闻稿的内容相关。事实上,当我们发布新闻稿时,选择优质媒体非常重要。媒体的选择主要分为四点:
1.企业目标客户的地理范围;
2.这是公司所在的行业;
3.媒体的影响力;
4.网站的收录。
如果公司的产品面向全国范围,媒体选择可以分散。如果企业的产品区域性非常强大,那么媒体的选择主要基于当地门户网站。
最后,我们来看新闻稿发布的有效性?
新闻媒体发布需要注意的地方:企业做营销推广应该了解的?
发布的新闻稿有效果吗?企业花钱自然希望看到好的结果。事实上,就发布新闻稿的效果而言,很多PR目前的考虑只是看它在发布后是否被百度新闻收录。
新闻媒体发布需要注意的地方:企业做营销推广应该了解的?但是媒介星软文平台小编认为,如果这个新闻稿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被百度新闻源收录在内,就被认为是一个无效的发布是片面的,因为有些网站百度不收录,但它的流量非常大,业内关注度非常高,很多媒体记者行业专业人士都关注这个网站,甚至在这个网站上采编文章,这个网站仍然值得发布。此外,媒介星软文平台做新闻营销都会对新闻稿进行优化,使得一些关键词能够在众多搜索引擎获得搜索排名,即使是长尾词,获得首页排名,该新闻稿的价值将非常高,并且通过搜索的访问者的数量将加倍。
防走失,电梯直达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前言:集成电路(芯片)技术自1958年诞生以来,已有63年的发展历史。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中,芯片无疑是最重要的基础支撑。近年来,芯片核心技术已成为美国维护科技霸权,围堵打压他国的利器。人们都想知道,芯片技术是如何由开始的原始和不成熟,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今天高科技皇冠上的技术明珠。本文将以照片和图示为主,以文字为辅,说说芯片技术60多年的发展史。由于篇幅所限,暂定分上、中、下三篇叙述。
要介绍芯片技术发展史,就要从半导体的发现和研究、电子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发明说起。正是因为这些发现、研究和发明,电子技术及电子工业才得以诞生。从此,人类社会拉开了电子信息化的序幕。
1.半导体发现和研究(1833~1947年,持续114年)
1833年,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在测试硫化银(Ag2S)特性时,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的特异现象,被称为电阻效应,这是人类发现的半导体的之一个特征。
1839年,法国科学家埃德蒙.贝克雷尔(Edmond Becquerel)发现半导体和电解质接触形成的结,在光照下会产生一个电压,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这是人类发现的半导体的第二个特征。
1873年,英国的威洛比.史密斯(Willoughby Smith)发现硒(Se)晶体材料在光照下电导增加的光电导效应,这是人类发现的半导体的第三个特征。
1874年,德国物理学家费迪南德.布劳恩(Ferdinand Braun)观察到某些硫化物的电导与所加电场的方向有关。在它两端加一个正向电压,它是导通的;如果把电压极性反过来,它就不导电,这就是半导体的整流效应,这是人类发现的半导体的第四个特征。同年,出生在德国的英国物理学家亚瑟.舒斯特(Arthur Schuster)又发现了铜(Cu)与氧化铜(CuO)的整流效应。
图1.发现半导体特性的四位科学家
(法拉第、贝克雷尔、史密斯、布劳恩)
虽然半导体的这四个效应在1880年以前就先后被科学家发现,但半导体这个名词大概到了1911年才被科尼斯伯格(J.Konig *** erger)和维斯(I.Weiss)首次使用。后来,关于半导体的整流理论、能带理论、势垒理论才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逐步完成。
其后二十多年,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半导体应用案例。例如,1907~1927年美国的物理学家研制成功了晶体整流器、硒整流器和氧化亚铜(Cu2O)整流器等。1931年,硒光伏电池研制成功。1932年,德国先后研制成功硫化铅(PbS)、硒化铅(PbSe)和碲化铅(PbTe)等半导体红外探测器等。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全面总结了半导体材料的上述四个特性。从1880~1947年长达67年的时间里,由于半导体材料难以提纯到理想的程度,因此半导体材料研究和应用进程非常缓慢。此后,四价元素锗(Ge)和硅(Si)成为了科学家最为关注和大力研究的半导体材料。而在肖克莱(W.Shockley)发明锗晶体三极管的几年后,人们发现硅更加适合生产晶体管。此后,硅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也是美国北加州成为硅工业中心后,被称为“硅谷”的原因。
半导体材料是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它们的电阻比导体大得多,但又比绝缘体小得多。其电学性能可以人为加以改变。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Si)、锗(Ge)、砷化镓(GaAs)、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
2.电子管的发明(1906年,距今115年)
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翰.安布罗斯.弗莱明(John Ambrose Fleming)发明了世界上之一个电子管,它是一个真空二极管,他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
图2.弗莱明发明的真空二极管
1906年,美国工程师李.德.福雷斯特(Lee de Forest)在弗莱明真空二极管的基础上又多加入了一个栅极,发明了另一种电子管,它是一个真空三极管,使得电子管在检波和整流功能之外,还具有了放大和震荡功能。福雷斯特于1908年2月18日拿到了这项发明的专利。
图3.福雷斯特发明的真空三极管
真空三极管被认为是电子工业诞生的起点。它的应用时期长达40多年。由于电子管具有体积大、耗电多、可靠性差的缺点,最终它被后来者晶体管所取代。
3.晶体管的发明(1947年,距今74年)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巴丁(J.Bardeen)、布拉顿(W. Brattain)、肖克莱(W.Shockley)三人发明了点触型晶体管,这是一个NPN锗(Ge)晶体管,他们三人因此项发明获得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图4.晶体管发明三人组
图5.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人组
1950年,当蒂尔(G.K.Teal)和利特尔(J.B.Little)研究成功生长大单晶锗的工艺后,威廉姆.肖克莱(W.Shockley)于1950年4月制成之一个双极结型晶体管—PN结型晶体管,这种晶体管实际应用比点触型晶体管广泛得多。今天的晶体管,大部分仍是这种PN结型晶体管。所谓PN结就是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结合之处,P型半导体多空穴。N型半导体多电子。
图6.PN结型晶体管结构示意图(左)晶体管符号(右)
1952年,实用的结场效应晶体管(JunctionField-Effect Transistor,JFET)被制造出来。结场效应晶体管(JFET)是一种用电场效应来控制电流的晶体管。到了1960年,有人提出用二氧化硅改善双极性晶体管的性能,就此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 Oxid Semiconductor,MOS)场效应晶体管诞生。艾塔拉(M.Atalla)也被认为是MOS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发明人之一。
MOSFET宣告了在电子技术中的统治地位,并且支撑了当今信息社会的基石——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实际上,场效应晶体管(FET)由朱利叶斯.利林费尔德(JuliusLilienfeld)于1925年和德国物理学家奥斯卡.海尔(Oskar Heil)于1934年分别发明出来,只是一直未能制造出实用的晶体管器件。
图7.MOSFET的发明贡献者及发明年份
图8.场效应晶体管(FET)分类及实物图
晶体管从双极型到MOS型,从分立式器件到集成在芯片之中,加上其所用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晶体管类型和品种繁多。晶体管主要起到小信号放大、功率放大、电流开关等作用,它是芯片中集成的数量最多的最基本的电路元器件。
图9.各种晶体管的分类
晶体管发明是微电子技术发展历程中之一个里程碑。晶体管的发明使人类步入了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时代。到目前为止,它的应用已长达74年之久。
图10.各种封装形式的分立式晶体管
4.集成电路(芯片)的发明(1958年,距今63年)
1950年,美国人拉塞尔.奥尔(Russell Ohl)和威廉姆.肖克莱(W.Shockley)发明了离子注入工艺,1954年肖克莱申请了这项发明的专利。离子注入是将杂质电离成离子并聚焦成离子束,在电场中加速后注入到硅材料中去,实现对硅材料的掺杂,目的是改变硅材料的导电性能。离子注入是最早采用的半导体掺杂 *** ,它是芯片制造的基本工艺之一。
图11.简要的离子注入原理示意图
1956年,美国人富勒(C.S.Fuller)发明了扩散工艺;扩散是掺杂的另一种 *** ,它也是芯片制造的基本工艺之一。
图12. 一种热扩散装置示意图
离子注入工艺和扩散工艺是两种掺杂 *** 。离子注入用于形成较浅的半导体结(Junction),扩散用于形成较深的半导体结。掺杂就像炒菜中添加调味料,它是对半导体材料的“添油加醋”。少量的其它物质掺进很纯的半导体材料中,使其变得不纯,对于半导体材料来说,其它物质就是杂质,掺入的过程就称为掺杂。掺杂是将一定数量的其它物质掺加到半导体材料中,人为改变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的过程。
图13.两种半导体掺杂示意图
1958年,美国仙童公司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与美国德仪公司的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开创了世界微电子学的历史。诺伊斯是在基尔比发明的基础上,发明了可商业生产的集成电路,使半导体产业由“发明时代”进入了“商用时代”。
基尔比因为发明集成电路而获得200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诺伊斯是仙童半导体公司(1957年成立)和英特尔公司(1968年成立)的创办人之一,他是伟大的科学家,是集成电路史上重要人物。遗憾的是,他之前在肖克莱实验室工作时,发明“负阻二极管”得不到老板支持而终止,后来日本科学家江崎玲于奈(Leo Esaki)在此项发明上获诺贝尔奖;他于1990年逝世,未等到2000年与基尔比分享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两次均与科技更高荣誉无缘。但是,他们两人都被誉为是集成电路之父。
图14.基尔比和诺伊斯与他们发明的芯片
1959年,贝尔实验室的韩裔科学家江大原(Dawon Kahng)和马丁.艾塔拉(MartinM.Atalla)发明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这是之一个真正的紧凑型MOSFET,也是之一个可以小型化并实际生产的晶体管,它可以大部分代替JFET。MOSFET对电子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图15.江大原和艾塔拉发明了MOSFET
5.光刻工艺是芯片制造的灵魂 (发明距今61年)
1960年,卢尔(H.H.Loor)和克里斯坦森(Christenson)发明了外延工艺。外延是指在半导体单晶材料上生长一层有一定要求的、与基片晶向相同的单晶层,犹如原来的晶体向外延伸生长了一层。
图16.硅气相外延生长装置原理示意图
1960年,光刻工艺是首次应用在芯片制造中的吗?这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本文重点讨论。我的公众号【芯论语】的另一篇文章“光刻如何一步一步变成了芯片制造的卡脖子技术?”指出,光刻工艺是芯片制造的灵魂技术。正是光刻工艺的出现,才使得硅器件制造进入到了平面加工技术时代,才有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电子学飞速发展的今天。
泛指意义上的光刻技术发明,应该追溯到1822年法国科学家约瑟夫.尼瑟福.尼埃普斯(Joseph Nicephore Niepce)的感光材料试验和刻蚀实验,以及他在1827年 *** 的d’Amboise主教雕板像复制品。本文所说的光刻工艺特指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光刻工艺技术。
芯片制造的光刻工艺到底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笔者发现网上这方面的文章很少,即使有文章介绍,也都是一笔带过。网上资料主要有两种说法,之一种说法是,1960年卢尔(H.H.Loor)和卡斯特兰尼(E.Castellani)发明了光刻工艺<4>。第二种说法是,1970年斯皮勒(E.Spiller)和卡斯特兰尼(E.Castellani)发明了光刻工艺<5>。两种说法中光刻发明时间竟相差10年之久。网上也很难查到卢尔、卡斯特兰尼和斯皮勒如何发明光刻工艺,甚至难以查到他们的生平介绍。
笔者更相信1960年应是光刻工艺发明的年份。因为,如果光刻工艺是1970年才发明,那么1958~1970年这十多年时间里,贝尔实验室、仙童公司、TI、RCA和Intel等先驱公司的半导体产品(双极、FET、MOSFET晶体管)和芯片是很难制造出来的。
笔者也相信仙童公司应该是光刻工艺的发明地。1958年仙童公司几位创始人从照相机商店购买了三个16毫米镜头, *** 了一个步进和重复照相装置,用来 *** 掩模,并对掩模板、光刻胶进行了改进。1959年,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在日记中提出一个技术设想,“既然能用光刻法制造单个晶体管,那为什么不能用光刻法来批量制造晶体管呢?”,“把多种组件放在单一硅片上将能够实现工艺流程中的组件内部连接,这样体积和重量就会减小,价格也会降低”。为此,仙童公司开始将光刻工艺尝试应用于晶体管批量制造。诺伊斯提出了“平面技术”的设想,琼.赫尔尼(Jean Hoerni)就是将这一设想转换为实际可行的“平面处理”技术的那位大牛人<11>。
图17.赫尔尼及所编写的平面处理工艺技术文档
从光刻机的发展年代来看,上世纪60年代是接触式光刻机、接近式光刻机;70年代是投影式光刻机;80年代是步进式光刻机;再到步进式扫描光刻机,浸入式光刻机和现在的EUV光刻机<16>,可见芯片制造的光刻工艺不可能是1970年才发明出来。
离子注入、扩散、外延、光刻等工艺技术,加上真空镀膜技术、氧化技术和测试封装技术,构成了硅平面加工技术的主体,通俗地说是构成了芯片制造的主体。没有光刻技术就没有今天的芯片技术和产业,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社会。
6.芯片技术不断成熟,沿摩尔定律快速发展
1962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的史蒂文.霍夫施泰因(Steven Hofstein) 弗雷德里克.海曼(Frederic Heiman)研制出了可批量生产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并采用实验性的16个MOS晶体管集成到一个芯片上,这是全球真正意义上的之一个MOS集成电路。
图18.霍夫施泰因和全球首款MOS集成电路
1963年,仙童公司的弗兰克.万拉斯(Frank M.Wanlass)和华人萨支唐(C.T.Sah)首次提出CMOS电路技术。他们把N-MOS和P-MOS连接成互补结构,两种极性的MOSFET一关一开,几乎没有静态电流,适合于逻辑电路。1963年6月,万拉斯为CMOS申请了专利,但是几天之后,他就离开了仙童公司。首款CMOS电路芯片是由RCA公司研制。CMOS电路技术为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95%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都是基于CMOS工艺制造。
图19.CMOS反相器电路符号及器件模型
同年,仙童公司26岁的电路设计天才罗伯特.维德拉(Robert Widlar)设计了之一颗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μA702。
图20.仙童公司μA702运算放大器芯片
1964年,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著名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预测芯片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当价格不变时,芯片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后来50多年芯片技术的发展证明了摩尔定律基本上还是准确的。
图21.摩尔,芯片技术沿摩尔定律发展趋势图
1966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CMOS集成电路和之一块50门的门阵列芯片。
1967年,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Materials)成立,现已成为全球更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2020财年全年营收172亿美元,研发投入达22亿美元,全球拥有24000名员工,拥有14300个专利。业务涵盖半导体、显示器、太阳能、柔性镀膜、自动化软件等。下图是应用材料公司半导体业务部分的综述。
图22.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半导体业务(来源:应用材料公司官网)
1967年,贝尔实验室江大原(DawonKahng)和施敏博士(Simon Sze)共同发明了非挥发存储器。这是一种浮栅MOSFET,它是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Flash)的基础。
图23.普通MOSFET与浮栅MOSFET示意图
1968年,IBM公司的罗伯特.登纳德(Robert H.Dennard)发明单晶体管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发明名称是“一个关于晶体管动态RAM单元的发明”。单晶体管DRAM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它后来成为了计算机内存的标准。Dennard于1997年入选了国家发明家名人堂;2009年获得IEEE荣誉勋章,这是电子电气领域的更高荣誉。
图24.登纳德与单晶体管DRAM示意图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芯论语】科普:图说芯片技术60多年的发展史(中篇)。
后记:1947~1968年的20多年是全球芯片技术和电子工业的起步期,这个时期内创新人才辈出,深远影响的发明层出不穷。晶体管、集成电路、以光刻为核心的硅平面加工技术、CMOS电路、非挥发存储器、单管DRAM电路等发明为芯片技术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为芯片技术沿着摩尔定律前行铺平了道路。但是,人类在走上这条康庄大道之前,从半导体的认识和发现到晶体管的发明,在崎岖的道路上已摸索了114年的时间,其中包括痴迷电子管的40多年时间。科技进步不可能一撮而就,它是一个逐步认识、发现和成熟的过程。
参考资料:
1.The Story Behind the Invention of FieldEffect Transistors,网站www.circuitstoday.com:http://www.circuitstoday.com/the-story-behind-the-invention-of-field-effect-transistors
2.心仪,MOSFET的发明人--马丁?阿塔拉(Martin M. "John" Atalla)博士,电子工程世界论坛:http://bbs.eeworld.com.cn/thread-96577-1-1.html,2010.2.24
3.刘亮,PC发展史① 一颗晶体管引发的数字革命,中关村在线:https://power.zol.com.cn/519/5191311_all.html#p5191311,2015.5.14
4.华强旗舰微信公众号,电子元器件发展史,360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05/22/30123241_643177613.shtml,2017.4.5
5.吉林大学,半导体器件物理精品教学第二章,豆丁网:https://www.docin.com/p-2116387652.html,2018.6.28
6.1967年至今,闪存的发展史,存储在线:http://www.dostor.com/p/58538.html,2019.8.9
7.Long_龙1993,掺杂——扩散和离子注入,360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212/13/68538116_891471588.shtml,2020.2.12
8.科技真相,芯片战争-61:一次意外事故造就氧化层掩膜技术,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359789998,2020.3.22
9.头像被屏蔽,晶体管的分类与特征,电子发烧友论坛:https://bbs.elecfans.com/jishu_1948567_1_1.html,2020.6.9
10.脑极体,芯片破壁者(一):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奇迹”寻踪,凤凰网:https://tech.ifeng.com/c/7xrkgT2K4dg,2020.7.5
11.TMT研究-爱好者,芯片战争-64:从台面工艺到平面工艺,突破量产化瓶颈,雪球网:https://xueqiu.com/9231373161/156639463,2020.8.14
12.亚化,一图读懂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史,腾讯网:https://xw.qq.com/amphtml/20200917A0FZSG00,2020.9.17
13.Long_龙1993,为什么芯片上的晶体管越做越小,360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009/21/68538116_939647723.shtml,2020.10.9
14.康师兄,电子时代的起点,美篇:https://www.meipian.cn/3cw3o1d9,2021.1.10
15.图解芯片技术,集成电路发展史上的十大里程碑事件!电子发烧友:http://www.elecfans.com/d/1490110.html,2021.2.1
16.传感器专家网,光刻机技术到底是谁发明的?腾讯网:https://new.qq.com/rain/a/20210309A0BB0500,2021.3.9
“人生中80%的问题,早就被人回答过,你只要搜索就好。剩下的20%,你才需要研究。”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朱丹老师的《超级搜索术》。你以为我是来给你安利课程的?才不是!我是给你送福利的。有的人看过课程后,感觉干货满满,有的人觉得是交智商税的。小编刷完的感觉是:对于萌新来说是干货满满的,对于搜索能力比较强的人来说不过就是多了解几个网址。由于视频本身实在太催眠,小编默默地给大家整理了每堂课的内容概要。
教程一共有12课时,大约在4-5小时,内容比较多,所以分为了上下两篇文章整理。课程1-6课时主要介绍搜索技巧与信息的归纳整理,7-12课时主要介绍搜索术在学业、职场、投资、衣食住行等各种场景下的运用。
课程的视频资源小编这里就不提供了,网上很容易搜到,如果有其他需要,可以私戳小编或者给小编留言哦!
目录
第1课 信息搜索:全面、快速查找全网你想要的任何信息、情报
第2课 资源搜索:电影、资料、文献、软件…等海量资源随心下
第3课 人脉搜索—学会这一招,就能轻松找到90%人的联系方式
第4课 分类整理—会搜索还不够?教你记录、整理、分类、归档!
第5课 吸收应用—会整理还不够?教你吸收、联想、输出、应用
第6课 一键直达一键整理、秒搜、秒开任何文件、软件、网址
1之一课 信息搜索
1.搜索心法:进行搜索之前需要明确找什么、哪里找、怎么找。
2.信息搜索逻辑——把你想到的东西放到搜索引擎里搜一搜
A. 如果要举办一个活动,比如书友交流会,手头毫无方案可寻,那么可以尝试找他人曾经举办的活动的相关信息(有时能直接联系到相关企业),可以借鉴樊登读书会是如何举办的。
B. 如果要 *** 某种商品,判断其价格是否足够优惠,那么可以运用比价工具查询物价变化趋势,少花冤枉钱。
C. 如果小孩头疼脑热是否需要去医院,涉及到民生领域的专业垂直服务,手机端往往比PC端体验优秀,因此可以在应用商店搜“问医生”、“挂号”,马上就可以找到“丁香医生”。
D. 在公园里遇到不认识的花,可以在应用商店里搜“识花”,则可以找到“形色”、“花伴侣”。
3.搜索六大注意事项:
1)口语化内容转化为关键词搜索;
2)限定在特定网站内(用到指令site:关键词 site:网址);
例如搜索新华社关于美国总统选举的新闻报道的内容,就可以输入:美国总统选举 site:http://xinhuanet.com(不需要加www)。
a) 限定文件类型(用到指令filetype:关键词 filetype:格式);
b) 特定时间范围内的内容(用到指令19**..20**:关键词 19**..20**);
3)不包含某个关键词(用到指令 -:关键词1 -关键词2);
4)关键词限定在标题中(用到指令intitle:关键词1 intitle:关键词2)。
拓展:allinurl:关键词、inurl:关键词。几个指令可以组合使用。使用所有指令时都需要注意选用英文标点符号和空格。
3.提到的网站及搜索工具:
慢慢买(全网比价)、什么值得买(也就是张大妈,优惠信息查询)、券妈妈网(找优惠券)、 大数据导航网(大数据统计排名)、虫部落快搜网(综合资源、学术等的搜索网站)、微信和知乎的内容垂直搜索(搜公众号的文章找解决 *** )、百度指数(查事件热度)。
2第二课 资源搜索
1.思想: “先用搜索引擎,再走付费渠道( *** 、闲鱼等),最后咨询专人”。学会“巧借他人的成果”。
自己难于获取,但是可以花钱轻松买到的东西至少有:电子文档、中英文书籍、电子漫画、电子课件、书源文件(以上可请人专业代找);热门且难以抢到的电子产品(如苹果手机、小米手机等,可请人专业 *** 或代抢购);想看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已有人早早下载并整理好了);各个行业的相关报告(研究、行业洞察、行业分析报告等,每周都有专人在收集更新,一般质优价廉,使用方便)。
2.找学术文献:
1) 认真读导师或研究领域里的精英的文献,从他们的reference(提及的东西、参考内容)里找更多的优质文献;
2) 结合搜索指令,使用专业学术搜索引擎进行检索(例如Google Scholar);
3) 使用专业电子文献数据库和学术资源网站的高级功能进行搜索。
学术文献搜索:谷歌学术、百度学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网子网网站集群、BASE搜索、读秀学术搜索、Find articles、SciSeek、Socolar、sci-hub、arxiv
3.视频电视剧等其他资源:各种盘搜、公众号、专门app(例如tvb app可以用来看香港电视剧)、VIP浏览器
神器:猎手导航网(http://www.lsdhss.com/)
4.电子书:盘搜、新浪爱问、读书世界网(http://www.readbooks.cc)、Library Genesis、鸠摩搜书、万千合集站等。
5.五个简单搜索技巧:
1) site搜索,将搜索范围锁定在贴吧、网盘、微盘、专业资源网站中。磁力链也是有效的资源获取途径。
2) 网盘搜索
3) 贴吧、论坛搜索
4) 微盘搜索:新浪微盘
5) 专业的资源网站搜索:图片资源(pexels、500px)、ppt模板(officeplus、比格ppt)、专业的资源网站(veryCD电驴资源、硕鼠下载中心)、电子书(鸠摩搜书)、虫部落快搜。
3第三课 分类整理
1. 纸质文档上信息的记录
利用全能扫描王、扫描宝、白描等扫描软件对纸质文件进行扫描,然后存入印象笔记或者云盘。
2. 人脉名片管理:微信小程序jobplus+(保存、 *** 电子名片)
3. 整理分析、共享文档:坚果云
4. Picsew:一款实用的拼图应用,Picsew 拥有三项基本功能:长截图、竖向拼接和横向拼接,实现微博上常见的电影台词拼接图。
微信小程序戏词也有类似的功能,达到的效果是:可以把图2拼成图3
5. Xmind:画思维导图、逻辑管理
6. 印象笔记:信息收纳
7. 海量文献管理:Mendeley、Zotero 5.0
4第四课 人脉搜索
找人的渠道至少有以下几种:
1.微博,直接私信;或者通过主页的资料里留下的邮箱联系,通过搜索到的名称推测其微信账号、邮箱账号、facebook账号、linkedin账号;
2.知乎(zhihu)发私信、向ta提问、签名或回答的文章中留下的信息寻找其微信号、公众号、邮箱等联系方式;
3.搜索引擎
人名 tel/wechat/contact/email/weibo/event/speech/schedule/activity
4.通过在线文档分享平台,如百度文档、豆丁网、道客巴巴、新浪爱问,搜索通讯录被披露的大公司,尤其是国企和大民企的管理者,以及游走于学界和商界的知识分子,如大学老师会在PPT、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留下联系方式;
5.搜狗微信搜索;6. *** 群;7.电子邮件email;8.天眼查(例如找企业法人代表);9.IT橘子等平台;10.Facebook(脸谱网);11.脉脉;12.linkedin(领英)。
5第五课 吸收应用
科学记笔记的 ***
1) 黄金三分法
2) 康奈尔笔记法
3) Point Sheet——埃森哲公司
4) 空雨伞——麦肯锡公司
6第六课 一键直达
五类软件:
1.桌面整理工具:(很多,如腾讯和360安全桌面的),不如用fence、雨滴、火萤桌面等等;Everything文件搜索、windows自带的便签
2.文件夹管理神器:clover四叶草软件(官网的带广告,用绿色版的);
3.急速启动神器:Rolan软件;
4.异地同步办公:坚果云、石墨文档;
5.Xmind管理文档,不仅是思维导图。
小编心得:搜索术最重要的是要有搜索意识,想到的东西都可以去搜一搜,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里搜时要用搜索指令,然后是去一些专门的网站、论坛上搜,自己搜不到的时候可以找人搜,搜集了大量知识以后要整理分类吸收。文中小编只是记录并补充了软件和网址,视频中为提供具体使用 *** ,具体用法大家可以自己去搜搜。1-6课时的总结到此就结束啦,学业有成、职场指南、生活便捷且听下回分解。
ps:码字不易,如果你觉得有帮助的话,帮忙转发一下吧~
---------------------------------
微信公众号:轮子工厂,机器学习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源码分析 | 资源与工具分享
自学考试,简称自考,是一种具有一定难度的成人高等教育方式,因此对于自考生而言,努力很重要,购买相对应的教材、资料很重要,学习 *** 、考试技巧很重要,申请毕业也很重要。
很多同学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今天,我们来看看过来人的自考经验!希望还没有开始自考的同学一定要注意~
什么是自考教材?
自考教材顾名思义就是全国考委根据自学考试的课程性质和特点,专门组织人员编写的教学书籍。
可别小看自考,能够被考委请来编撰书籍的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包括各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博士生导师等等。
虽然我们自考生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进入大学,但是学习是最公平的一件事,尤其在拥有现在这么丰富的学习条件下,我们更应该抓紧机会,努力提升自己,创造更多的人生可能。
正因为自考的教材是专门编写的,所以我们在买教材之前千万不要用其它的学历的教材代替。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在湖北参加高考,却买了湖南的教材,虽然考试都考语数外,但学起来效果肯定不一样。
如何正确购买自考教材?
这个问题需要分成几个小问题来讲,首先我们得确认自己究竟要考哪个专业,因为每个专业的教材是不一样的。如果想要知道本省开考了哪些专业,可以登录湖北自考网或者湖北教育考试院查询。
(湖北自考部分专业)
接着就是查看你所报的这个专业最近的一次考试安排了哪些课程,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报考。这里有一个文件需要注意下,就是《XX年湖北省自考考试计划表》,这个表一般是放在自考招生简章的附件,可以在湖北自考网找到。前提是省考试院已经发布了,如果没发布是无法搜索到的。
如:
面向社会开考金融专业10月自考安排表(原专业考试计划专科)
这个表很清晰的反映出了开考的时间以及安排了哪些课程,你只需要根据自己情况去选择报考相应的课程即可。
在确定了自己下次考试的报考课程后,需要先查询本专业教材的具体版本。这里包括出版时间、出版日期、出版社名称、作者等。怎么查询呢?这里又涉及到一个文件,叫《X省X年X月自考教材使用计划表》。
(金融专业考试大纲使用情况)
比如湖北自考网发布的这篇《2019年10月湖北自考面向社会和系统委托开考专业教材大纲使用情况》,这里面有课程名称、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次,然后我们就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课程,一一去核对究竟教材是哪一本。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表不是一成不变的,每隔一段时间(一般是几年),考试院就会针对部分课程进行教材的改版,这个时候就要买新版教材,不要再买旧版了。
进行到这一步,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了自己应该买哪些教材以及具体的版本信息,下面要做的就是打开某宝或某猫,输入课程代码+教材名称进行选购。
如何选择辅导资料和真题?
在自考的过程中,辅导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高质量、适合自己的资料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快速毕业拿证。
自考可以通过正版教材+考纲解读+全真模拟试卷+题库+自考过关宝典小册子,实现全面复习备考。
查找方式: *** (当心受骗)、百度文库、专业 *** 群、豆丁网、百度贴吧等。
其它注意事项
1、自考教材分为统考课程和省考课程,统考的教材封面什么的基本上都是一个模样,但是省考教材都五花八门了。因为省考教材是各个学校规定的,有的是学校自己出版的,有的是和其它专业共用的,一定要注意。
2、部分奇葩省的奇葩课程找不到教材和资料,这是正常的。太冷门了,你要是选了这种专业,就要多费心了。更好找主考院校咨询,看如何解决教材和资料的问题。
3、购买的时候看清楚出版年份,一定要买最新版的。
学习 ***
1、复习目的
平时认真学习是复习的基础,复习着重巩固已学的知识,明确考试范围,加强记忆,并解决难点和疑点,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单纯依靠考前复习,是很难取得合格成绩的!
2、复习方针
应按考试大纲全面复习,重点突出,加强记忆。
3、重点突出
所谓重点是指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包括教材各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 *** ,也包括本次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实践中各种常见性错误等。
4、复习 ***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重点内容,需在教材上标记,并应说明其中关键,以便集中内容后记忆。基本实务和计算,需结合习题集或复习卷,逐题作答并查看解析,答题时做到举一反三。
5、记忆 ***
记忆的基础是理解、记得住,但科学的记忆 *** 也很重要:
(1)分章背记。以便考试时对某一命题一时记不起来,可先记这是哪一章的内容,就容易记起。
(2)概括记忆。概括后记忆,不要原文整段记背,答题时延伸。
(3)更佳时间。在每天更佳记忆时点背记,清晨或晚上七点~九点,
(4)更佳姿式。不要边走边记,坐在座椅上,使全身处于完全放松姿式下容易记住。
(5)记忆顺序。对应记忆内容平时按章顺序记背,考前1-2天记难点。
考试技巧
1、考试前夕
考前三天,应全面检查一次复习内容,对一些未掌握、未记忆的内容要补缺,不能有侥幸心理,考前1天,不能迟于晚上十点睡觉,以保持考试日精力充沛。检查应带的准考证、身份证等证件,签字笔,带好2B铅笔及塑料橡皮等,应至少提前半小时到达考场。
2、到达考场
不要到处去探听小道消息,而应先找到自己考试的教室,熟悉环境,然后散步放松,回顾默想复习内容。
3、 进入考场
按规定将有关资料放置在规定位置,将准考证等证件及手表放置桌面,坐等发试卷,此时空气紧张,为防止过度紧张,可默背教材内容,对紧张空气应视而不见。
4、拿到试卷
(答卷铃响)在每页上先填好准考证号、姓名等,防止漏填发生废卷,然后花三分钟先将试题全部看一遍,掌握难易题分布,大题目(每题4分以上)有哪几道,做到心中有数。
5、答题 ***
按试题顺序答题,先易后难,切忌为一分题思索很久。答到后面的试题启发联系到前面空题的,立即补答(这是由于知识连续性,答后面记起前面试题是常有的)。
(1)单项选择题用之一印象法,四个备选答案中唯一正确答案印象总深一些,不要多比较;
(2)多项选择题用排除法,若4个备选答案选2-4个,排除的一般是少数,注意与命题无关的答案,予以排除;
(3)判断题一般判断谓语,即是什么,后面的结论;
(4)名词解释只答定义和外延;
(5)简答题要分点答,每点不要写太多;
(6)论述题要分层次答,一般先答概念,再答为什么,怎么做;
(7)若是“问答题”,一般按简答题分点答。
6、答题完毕
留20分钟复核,不要急于交卷。应复核:准考证号、姓名是否每页都填;答案是否填在答卷卡上;全部试题有否漏题未答;各种理论题答案是否答非所问。
7、结束离场
离场后不要到处找人去核对答案,往往发生几个人答案不一样时,造成心慌意乱,对下场考试影响极大,应利用离场到下一场考试的有限时间,分秒必争,看下一场考试的复习资料或题材,此时看的内容,将有大效果。
8、 查漏补缺
不论成功与失败,每次考试总有一部份较难试题(一般占10%-20%),经过一次考试,对难题的补缺,全面掌握教材进一步深化、提高。
毕业申请
1、什么条件可以申请毕业呢?
正常情况下,需要所有考试全部过关,可以在官网的规定申请时间内申请论文,同时每个省份的要求又会有小差异,有些省份需要所有考试科目平均分70以上,有些省份需要英语70以上,所以需要登陆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下具体的通知。
2、我还有2门没考,没有本科资审,可以报考论文吗
上面说到正常情况下,需要所有考试科目都过关才能申请论文,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江苏考过10门就可以申请,所以不管是哪个省份,只要你考过10门,一定要登录官网尝试申请论文,万一就可以呢!
3、毕业论文的申请时间是什么呢?
毕业论文申请一般一年两次,上半年6月左右和下半年12月左右,具体的申请时间可以登陆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到。
4、我学士课程之一次没考过70,第二次考过,还能有学士学位证书嘛?
这种情况当然是可以拿的哦,前提是你的学位要求就是70分,像你的情况其实类似于刷分,不管你之一次考了多少分,都是记录你考试的更高分,所以低分就自动换成高分了。
5、我想问一下自考的学位证有什么作用呢?
简单地说,学位证可能的用途在考研、考公务员和工作。
考研:没有学位证就拿不到硕士学位,国家规定有本科学历就可以参加研究生考试,但是一些好学校会要求有学位证。
考公务员:虽然很多职位没要求学位 但面试后同等条件当然优先录取有学位的
工作:薪水可能会与此牵连 具体看工作单位的规定。
其他:如果去东部大城市工作的话,没学位落户的话有点麻烦,除非你不差钱。
所以,老师认为,自考你都考完了,何必在乎多考一个学位呢~
6、自考档案和个人档案是什么关系呢?
个人档案听起来有些神秘,其实里面的资料都是你的个人信息,包括你的个人身份、党团组织关系、学历、资历、职称、能力、思想政治表现等许多情况,它就像是你的影子,一直跟随着你,只是你摸不到它。
自考档案是自学考试毕业生登记表,指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本科或者是专科文凭的毕业生所取得的学籍和毕业档案。
所以可以发现,自考档案就在你的个人档案里,是你个人档案的一部分。
7、如果我自考本科全部考申请了毕业证,什么时候可以拿到呢?
一般全部考完就可以申请论文,之后就是论文答辩,论文也过了可以申请毕业,和论文一样,毕业也是一年能申请两次,申请之后两个月左右能拿到,比如江苏一个月左右就可以通知你拿毕业证啦,通常是在自考办,那么,恭喜你毕业啦!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3日讯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京海市监处罚〔2023〕294号)显示,豆丁世纪(北京) *** 技术有限公司因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被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9万元。处罚决定日期为2023年3月1日。
该公司违法事实为,其在运营的“豆丁文档”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瑶浴”药包广告,广告中宣传该产品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改善作用;以袁泉、倪萍、伊能静、林心如、沈梦辰、郑女士、瑶族妇女的案例验证该产品的功效、并以袁泉、倪萍使用该产品前后的面部形象作对比,豆丁世纪(北京) *** 技术有限公司对上述人员使用效果真实性无法提供证明材料。
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上述违法行为类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第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四)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第五十五条之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第五十八条之一款第(二)项,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豆丁世纪(北京) *** 技术有限公司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并决定处罚如下:罚款90000元。
经中国经济网查询,豆丁世纪(北京) *** 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为北京新创未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创未来”,870141)全资子公司。
官网显示,豆丁世纪(北京) *** 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豆丁网)是面向全球的C2C文档分享网站。豆丁网(www.docin.com)创立于2008年,致力于打造面向全球的中文社会化阅读平台,为用户提供一切有价值的可阅读之物。目前豆丁网拥有分类广泛的实用文档、众多出版物、行业研究报告、以及数千位行业名人贡献的专业文件,各类读物总数超过八亿,是面向全球的中文文档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第二十八条: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
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
(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
(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
(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
(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
(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医疗机构有前款规定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除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吊销诊疗科目或者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 *** 、 *** 、发布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部门暂停广告发布业务、吊销营业执照、吊销广告发布登记证件。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有本条之一款、第三款规定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第五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一)违反本法第十六条规定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
(二)违反本法第十七条规定,在广告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以及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的;
(三)违反本法第十八条规定发布保健食品广告的;
(四)违反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发布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广告的;
(五)违反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发布酒类广告的;
(六)违反本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发布教育、培训广告的;
(七)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发布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的;
(八)违反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发布房地产广告的;
(九)违反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发布农作物种子、林木种子、草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种植养殖广告的;
(十)违反本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的;
(十一)违反本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广告代言人的;
(十二)违反本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或者利用与中小学生、幼儿有关的物品发布广告的;
(十三)违反本法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发布针对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的;
(十四)违反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未经审查发布广告的。
医疗机构有前款规定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除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吊销诊疗科目或者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有本条之一款规定违法行为仍设计、 *** 、 *** 、发布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部门暂停广告发布业务、吊销营业执照。
以下为原文:
7月22日,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仪式在上交所举行,北京天宜上佳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交易,股票简称为“天宜上佳”,股票代码为“688033”,发行价为20.37元,预计募集资金9.75亿人民币。
虽然贵为国内高铁刹车片龙头企业,对普通中国人来说,天宜上佳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们不知道,自己乘坐“复兴号”出行时,列车的每一次安全停车可能都离不开天宜上佳的守护。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跑出了全球最快的商运速度,天宜上佳是其制动系统关键零部件粉末冶金闸片的核心供货商。也正是天宜上佳依靠自主研发,于2013年率先打破来自德国的工业巨头克诺尔在中国高铁刹车片市场的长期垄断,成功实现进口替代,有力推动了我国高铁动车组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
在天宜上佳上市背后,中信、茅台建信、金慧丰投资、三峡资本、北工投等机构都是大赢家。在所有这些机构中,不论是管理规模,还是行业知名度,有一家机构的排名虽然都不靠前,但它却最早向天宜上佳注入了资金——天宜上佳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早在2013年9月,它就对天宜上佳进行了首轮投资,成为天宜上佳的之一家,在当时也是唯一一家机构投资方。之后数年,它又对天宜上佳持续进行了三轮加码。
这家机构就是金慧丰。
以发行价计算,天宜上佳的市盈率约为35倍,远低于目前已上市的25家科创板企业市盈率的平均数49倍。笔者不清楚金慧丰2013年是以多少估值投的天宜上佳。在6月13日天宜上佳过会后,金慧丰公众号发布了一条表示祝贺的推送,其中提到“金慧丰的首轮投资本金已通过数年来的企业分红得到收回。考虑到科创板首批过会的窗口红利,金慧丰投资有望在天宜上佳标的上获得数亿元的投资盈利。”笔者推算金慧丰2013年这笔投资的回报倍数是数十倍的级别。
这家机构着实引起了笔者的兴趣。通过查询启信宝、同花顺、清科私募通等工具,笔者发现金慧丰是一家声名不显,但可能一直在闷声赚钱的投资公司。
同花顺显示,2011年8月,金慧丰通过定增方式投资了新三板挂牌公司首都在线(股票代码430071)。深交所官网显示,首都在线于2019年3月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IPO申请。相关报道显示,金慧丰曾经名列首都在线的前十大股东之列,现在只持有少量股份,应该是这些年来金慧丰进行了部分退出。通过同花顺查询首都在线的股价,大致估算金慧丰在这个标的上获得的回报可能在6倍至30倍之间。当然,因为不能获知交易详情,这个数据可能不准确。
2015年6月,金慧丰投资了潮流生活品牌POP MART(泡泡玛特)。彼时POP MART几乎还不为人知,今天却已是亚太地区最火的潮流玩具品牌,他们和香港著名设计师Kenny Wong联合开发的Molly风靡了朋友圈,令无数潮玩爱好者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笔者朋友圈里就有多位入坑者。
2016年8月,金慧丰领投了易企秀的B轮融资。如今易企秀是H5企业营销界的领军企业。易企秀官网显示,截止到2019年4月,易企秀零成本通过社交口碑推广收获4000万企业用户,累计产出1.6亿个H5作品,触达9亿微信用户,在H5营销领域占比超出60%。
2019年2月,百度宣布战略并购蝴蝶互动,布局AI小游戏新赛道。企信宝信息显示,蝴蝶互动的股东中包括经纬中国、光速中国、金慧丰等投资机构。不知道百度收了蝴蝶互动多少股份,金慧丰等机构各自退出了多少,但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下老股东获利是一定的。
此外,金慧丰的公众号显示他们还投资了大董餐饮、宜搜科技、豆丁网、汇伦医药、HeyJuice等企业。大董在中国,乃至在全球都是高端中餐品牌的佼佼者,据说每家店的现金流都非常好,老板董振祥曾经拒绝很多当红投资人递来的橄榄枝,笔者搞不懂为何他会接受金慧丰这种声明并不卓著的机构作为大董的股东。
启信宝显示,金慧丰目前只有3名自然人股东——周丽霞、王培、周立峰。虽然金慧丰名气不大,其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周丽霞在创投圈却有较高知名度。从网上可以获知,她是中国天使联合会的副会长,该会据称是中国更大的天使投资人组织,荣誉会长、副会长阵容中包括徐小平、杨宁、麦刚、李竹、吴世春等知名投资人。
金慧丰官网显示,周丽霞早年曾就职于税务局,1993年下海创业,开过贸易公司,还经营过有色金属的选矿场,近年来周丽霞主持组建了十余支基金,金慧丰对天宜上佳的投资正是周丽霞主导的。此外,她还主导投资了POP MART、大董餐饮等项目。
网上有很多报道显示,周丽霞是中国最早投资新三板的人之一——她在新三板上搜寻投资标的时,整个新三板还只有几十家挂牌企业。等到了2015年、2016年时,新三板红得发紫,很多人冲破头皮往里冲,周丽霞却在这两年选择了频频退出。笔者只能感叹,她这波节奏踩得实在太准,想来没少赚。
金慧丰官网显示,他们另一位股东王培的头衔是创始合伙人、首席风控官,此外他也是致同中国的税务合伙人。通过新闻报道,笔者发现王培时常现身清科、创业黑马等创投服务机构的培训现场,给投资人和企业家讲课,题目通常是《三张财务数据表可看出企业的成长性》《风险控制是投资机构的生命线》《如何快速读懂尽调报告》《创投税的前世今生》等等。此外,王培还著有多部财税领域的专业著作,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著名财经院校税收专业的硕士生导师,也曾担任A股上市公司海虹控股的独董……看来是一位财税大拿。金慧丰官网显示,王培主导和参与了豆丁网项目的VIE架构拆除及股权架构重组设计,以及汇伦医药、HeyJuice的投资。
金慧丰三位股东中更低调的是周立峰,网上关于他的报道不多,金慧丰官网显示他的头衔是创始合伙人、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投资学硕士,澳大利亚麦觉理大学会计学研究生,曾在多家世界500强公司从事投资和风险管理工作,在金慧丰主持投资了首都在线、易企秀、蝴蝶互动、中讯四方、联飞翔等项目。笔者揣测,这可能是一位经常跑一线的投资人,工作节奏是天天看项目,和创业者边吃盒饭边聊商业模式,和媒体相互不来电,所以籍籍无名,但很多项目的上会,其实是靠这种类型的投资人推动的。
整体来说,金慧丰投的项目大都是一些相对小众的细分领域里的领先者。譬如天宜上佳、首都在线这种非2C的项目,除了那个圈子里的人,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接触不到它们。POP MART虽然是2C的项目,但潮流玩具仍然是一个小圈子。大董的知名度倒是很高,但大董人均消费大几百块,并不是普通人能去消费的地方,所以它的受众仍然只是小部分人。不像滴滴、美团、ofo这种项目,因为每个人都得吃饭、出行,所以它们能成为全民现象级的项目。
笔者认为两种类型的项目各有优缺点。金慧丰投的这些项目虽然相对小众,但它们都不烧钱,发展得好的话,都能比较快地挣钱。当然,他们的知名度和体量也相对有限。而滴滴、美团、ofo是烧了无数钱才走到今天的,是绝对的明星项目,估值也很高,但至今仍然处于巨亏状态。如果最终它们能跑出一条商业模式,就是巨无霸。如果跑不出来,投资人的钱也就灰飞烟灭了。
笔者认为,金慧丰的投资理念和他们的基因是吻和的。除了三位创始合伙人具有深厚的财税背景,金慧丰官网显示,其投研团队的多名成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院校,其中不乏曾供职于信永中和等大所的注册会计师。所以,这家机构的基因就是财税强大,视风险控制为生命线。这种机构是不会去投太烧钱的明星项目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至今声名不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