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字的拼音 改是多音字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8 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改字的拼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改字的拼音的知识,包括改是多音字吗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改字拼音
  2. qia的拼音汉字有哪些
  3. 改这个字的拼音
  4. 改字的笔画顺序
  5. 改的拼音怎么写
  6. 为什么壮语文字要改用拼音

一、改字拼音

释义:1.改变;更改。 2.修改。 3.改正。 4.姓。

更名改姓、居改非、改撰、改折、电改、青山不改、改俗迁风、劳改农场、改秩、房改、梭伦改革、朝行夕改、改更、改换门庭、改操易节、改柱张铉、

品种改良、更姓改名、改废、改意、三大改造、有则改之、时移事改、改是成非、不知悔改、劳改犯、改口沓舌、改旧、翻然改图、乡音难改、

风雨不改、改途、改抹、改良派、改授、改悟、--改故辙、改铉易辙、改玉、风雨不改、

改操易节、以纭易辙、一改故辙、收化、改玉、江山易改、山过必改、

呼延必改、改派、冲改、改错纠谬、改往修来、改葬、不改其乐、民主改革、改法为律、除改、改燧、改聚、改容更貌、朝闻夕改、优改、怙恶不改、

改土归流、改颜、钻燧改火、立行立改、柴天改物、改岁、斟改、夕改、改火、技术改革、改业、改政移风、良弓无改、改作、镌改、改移、技改、

改版、改悔、改编、改期、改样、窜改、改装、土改、改天、改判、修改、改锥、改进、痛改前非、死不悔改、朝令夕改、改容、改度、改变方式、糟改。

二、qia的拼音汉字有哪些

1、qiá拤。qià恰、洽、髂、咭、多、圶、匼、多、冾、帢、㓞、多、磍、多、愘、多、㓤、胢、硈、䶝、多、殎。qiā掐、袷、多、葜、抲、多、揢、多。qiǎ卡、多、峠、跒、酠、鞐。

2、从清末至近代时期,出现了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的“切音字运动”。

3、 *** 战争后,一些学者将落后的原因归结到汉字上,进而要求废除汉字,改用切音字即字母文字。钱玄同、鲁迅都有类似的言论。

4、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一个现代汉语的标准语音即普通话的语音音节。

5、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6、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7、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作汉语拼音。

9、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

10、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11、我国在古代是使用汉字为载体,采用直音、反切等 *** 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即使注了音也读不出来。

12、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 *** ,用起来都不方便。

三、改这个字的拼音

1、(1)改变:几年之间,家乡完全~了样子了。

2、(2)修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一~。

3、(3)改正:~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

4、【拼音】:gǎi tóu huàn miàn

5、【解释】: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6、【出处】:唐·寒山《诗三百三首》第二一四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7、【示例】:冤债原从隔世深,相逢便起杀心。~犹相报,何况容颜俨在今。

8、★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9、【近义词】:乔装打扮、面目一新

10、【反义词】:依然如故、原封不动

11、【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外表化妆

四、改字的笔画顺序

改字的笔画顺序:横折、横、竖提、撇、横、撇、捺

改(拼音:gǎ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是指更改、变换、交替。特指纠正错误,引申指修正。金文用作人名。

翻然改进,汉语成语,拼音是fān rán gǎi jìn,意思是很快转变,有所进步。

风移俗改,汉语成语,拼音是fēng yí sú gǎi,意思是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改字的拼音 改是多音字吗-第1张图片-

移风改俗,汉语成语,读音是yí fēng gǎi sú,意思是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积习难改,汉语成语,拼音jī xí nán gǎi,意思是指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

出自巴金《论自己的创作·小序》。

改过自新,汉语成语,拼音是gǎi guò zì xīn,意思是改正过失或错误,重新做起。

累教不改,汉语成语,拼音是lěi jiào bù gǎi,意思是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

改往修来,汉语成语,拼音是gǎi wǎng xiū lái,意思是改变以往的错误,修治来日的善行。

出自《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

改柯易节,汉语成语,拼音是gǎi kē yì jié,意思是改变枝叶,比喻改变操行,气节。

改换家门,汉语成语,拼音是gǎi huàn jiā mén,意思是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

改姓更名,汉语成语,拼音是gǎi xìng gēng míng,意思是改换原来的姓名,多指为了隐瞒原来的身分,同“改名换姓”。出自《闹铜台》。

柴天改玉,汉语成语,拼音是chái tiān gǎi yù,意思是指改朝换代。出自《余恭人传》。

五、改的拼音怎么写

改(拼音:gǎ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是指更改、变换、交替。特指纠正错误,引申指修正。金文用作人名。

康熙字典:《唐韵》古亥切《集韵》《韵会》已亥切《正韵》居亥切,𠀤音輆。《说文》:更也。注:李阳冰曰:已有过,攴之卽𢻰。《五经文字》:𢻰从戊己之已。《易·益卦》:有过则改。

又《井卦》:改邑不改井。又姓。《广韵》:秦有大夫攺产。又《韵补》:叶荀起切。张衡《思𤣥赋》:私湛忧而深怀兮,思缤纷而不理。愿竭力以守谊兮,虽贫穷而不改。《说文》:从攴作𢻰。攺、𢻰。

1、改变gǎi biàn:(动)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情况~|认识~。

2、改正gǎi zhèng:(动)把错误的改成正确的:~错误|~错别字。[近]纠正|订正。

3、改动gǎi dòng:(动)原来的文字、次序、项目等有了变动:文章的结尾处做了~。

4、批改pī gǎi:(动)对文章、作业等给以修改并写下评论的语句。

5、改错gǎi cuò:改正错误。如:肯改错,就是好同志。

6、面不改色miàn bù gǎi sè:脸上不改变颜色。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也作“面不更色”。

7、改天换地gǎi tiān huàn dì:使天地都改变了原状。比喻彻底改造社会或大自然,使其面貌焕然一新。也作“改地换天”。

六、为什么壮语文字要改用拼音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 为壮语发明了一套用拉丁字母书写,并加上数个特殊字符去标示壮族特有的发音和音调的壮文方案。

2、这套字母方案一直在全国通用:不单只广西境内的官方机构都挂有汉、壮双语的门牌,人民币上亦印有这种新文字书写的发行方中国人民银行及面额。

3、到了1980年代后期,由于壮文的特殊字符在当时的计算机水平来说,对壮文信息化造成了妨害, *** 又修订原有的壮文,将特殊字符用两个拉丁字母来标示,并将一些罕用的字母当作标调符号使用。这就是现时的壮语文字。在新版的人民币上亦采用了新版本的壮语文字。

4、本源书和土俗字是壮族文字发展史上两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学术界一般认为,壮族的土俗字始于唐,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师公唱本和民歌抄本传世。壮族的许多传统长诗、神话故事等藉此得以保存。

5、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文字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至今亦只在民间的一定范围里应用。现经初步搜集整理,已将流传的土俗字集注成《古壮字字典》出版。

6、"古壮字"这一概念的确认,既反映了其作为一种民族文字的历史存在及作用,又能把传统壮字与今新创的拼音壮文区别开来。它表明壮族的文字历史悠久,并随着时代的前进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7、拼音壮文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创造的。建国后,人民 *** 为了提高壮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帮助壮族人民创造了拼音壮文。

8、这套拼音壮文以拉丁字母为字母,以壮族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武鸣县的壮语语音为标准音。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通过了壮文方案,井批准在壮族地区试点推行。至此,壮族人民有了合法的、统一的文字。

关于改字的拼音,改是多音字吗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多音字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