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美好的,那时候无忧无虑,那时候的快乐很简单,用五毛钱买一些小零食,或是自己吃,或是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就会很快乐。
现在网红零食层出不穷,包装也越来越精美,品种更是多种多样,但在某一些时刻还是会想念以前的零食。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80、90童年常吃的6款零食,有的00后几乎没见过,全都吃过,说明你的年纪已经不小了。
1、跳跳糖
跳跳糖在小时候是一种很神奇的零食,吃进嘴巴之后,糖果会在嘴里不停地蹦跳,同时还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即使到了现在,小编还是不知道跳跳糖是什么原理,但糖果跳动时带来的惊喜还是令人印象深刻。
以前一到下课,就会花上几毛钱去买一包跳跳糖和朋友分着吃,不过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不见跳跳糖了,即使是学校附近,看起来很有年代感的小卖部也无法买到。
2、山楂片
山楂片应该也是不少人童年喜欢吃的零食,酸酸甜甜的味道很美味,并且还能助消化,平时吃撑了就会买一些山楂片回来吃。
但现在虽然也有山楂类型的零食,可山楂片已经很少能见到了,并且现在售卖的山楂片味道和小时候也不一样,价格也贵了很多。
3、西瓜泡泡糖
西瓜泡泡糖在以前是很时髦的,外表酷似西瓜,有着红色、绿色、黄色、橙色等多种颜色。
圆圆的外表上画着几条颜色较深的条纹,吃上去甜滋滋的,还能吹出泡泡,价格也很实惠。
不少学生都会买一到两颗来吃,并且还会和小伙伴比谁吹得泡泡更大。
4、七个小矮人
七个小矮人是雪糕的一种,每一包里都有七个不同颜色的小棒冰,并且价格很实惠,大多是五毛钱一袋,吃起来冰冰凉凉,口味清甜。
一般买完之后都会和小伙伴一起分享,享受快乐的时光,有的人还会先数一遍,有没有少掉一个。
5、卫龙辣条
虽然以前辣条有很多种,但最经典的还是卫龙,并且以前的卫龙价格是很便宜的,大多是五毛钱一包。
不少人放学之后,都忍不住去小卖部买两包辣条来吃,又香又辣,光是闻着就让人口水直流。
虽然现在依然有卫龙辣条,但是随着时代的更新换代,卫龙的口味也变得越来越多,再也找不回以前的味道了。
6、星球杯
星球杯应该是不少人都吃过的零食,小的时候没有钱吃巧克力,很多人之一次吃到巧克力,就是星球杯里的巧克力。
小小的包装盒里包裹着黑白两种巧克力,巧克力包裹着酥脆的小饼干,吃起来丝滑细腻,十分醇厚。
并且星球杯的勺子和星球杯是分开摆放的,很多人买星球杯后,会忘记拿勺子,最后不得不舔着吃。
现在各大超市或是小卖部,都已经很少看到星球杯的身影了。
这些零食大家都吃过吗?还有哪些零食令你念念不忘,但是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呢?
90后的零食回忆,你们都吃过哪些?大家好,我是小崶,作为一名98年的小青年,也算是赶上了90后的这班车,最近总是有小伙伴说着自己老了老了,现在的小朋友吃的东西可多了,不过我们小时候吃得东西也多,零食也很便宜,爸妈给得几块钱可以买很多很多,哈哈,都是美好的童年,下面我就带大家来回忆回忆小编小时候吃过的零食!
1、辣条
一说起童年回忆,相信大家之一想到的就是辣条了。以前上学的时候,就盼着每次下课间之一时间冲进小卖部,看着各种各样的辣条,比如火爆鸡筋、飞旺、臭干子和素牛筋,我影响最深的就是那时候的大长今了,那时候一毛钱一根,一块钱买十根可以吃一上午,同学们想吃就扯一半分给他们,哈哈,美好的回忆!
2、麦丽素
这个我一直都记着的,那时候一包麦丽素才卖两块五,我之一次吃的时候,真的被它的味道给征服了,天底下怎么有这么好吃的东西,不知道是用什么东西做的,看着配料
表一大堆,哈哈,当然是看不懂的了,后来才知道麦丽素是一种里面充满真空微孔的麦芽糊精,外面包裹的是巧克力,直到现在去超市看到麦丽素还是会买一包回来的。
3、大大泡泡糖
什么东西可以吃很久很久,那当然是非泡泡糖莫属了,那时候一毛钱一个,每个里面都有一个贴纸,可以贴在手上或者是桌子上,每次都是趁着老师在上面讲课,自己在嘴里偷偷地嚼着,被发现了才不情愿地吐掉,哈哈,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大大泡泡糖,普通的一毛一个,那时候大大要两毛钱一个,不过大大的确实比普通的好吃一点,普通的就像味如嚼蜡,大大比普通好吃一点,就是一块钱只能买五个。
4、跳跳糖
小时候吃过最神奇的零食那应该是是跳跳糖了,就是一小颗一小颗的,一小袋全倒进嘴里,空腔里面噼里啪啦地一阵乱跳,最喜欢还是可乐味的,后来才明白原理,跳跳糖不是真的能跳,而是运用了化学原理,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遇热后迅速气化,二氧化碳被压缩后加入糖中,当糖融化后,二氧化碳便被释放出来,给我们一种在口腔中蹦跳的感觉。
5、无花果
无花果是当年小卖部最火的零食之一,应该有很多的小伙伴都吃过,无花果的表面带着一层盐霜,甜甜的,咸咸的,酸酸的,每次吃完都还想再来一袋,现在买来吃没有以前的感觉了,以前的是用木瓜丝做的,现在的都是用萝卜丝做的。
来源:中国新闻社
相信大家小时候一定吃过“跳跳糖”,就是发在嘴里会发出嘣嘣的声音,还会在你的嘴里不停的跳跃。那么,为什么跳跳糖会“跳”呢?
跳跳糖里含有很多微小的气孔,每个气孔里都存有高压的二氧化碳。当跳跳糖在袋子里隔绝空气和水分储存时,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但是一旦接触到水分,跳跳糖外壳的糖衣开始融化,高压的二氧化碳会争先恐后的从跳跳糖里喷出来。
失去保护的二氧化碳气泡遇到唾液,就会发生微小的爆破,并发出类似跳跃的声响,让你感觉嘴里的糖好像在不停地跳跃。
跳跳糖和泡泡糖。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所以跳跳糖并不是真的在我们嘴里跳,而是二氧化碳爆炸的过程,让我们感觉有东西在跳。
而且发明跳跳糖的并不是一个吃货,而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化学家。
不过跳跳糖的发明也和许许多多的发明一样是个美丽的意外。1956年的时候,一个叫做威廉·A·米切尔的化学家,想要制造一种“速溶可乐”,差不多就是和洗衣粉一样,往水里一搁就会扑哧扑哧冒泡的那种可乐。
可惜“洗衣粉”可乐没有研制成功,却意外的做成了跳跳糖,不过当时很多美国人并不敢吃它。就算到了现在,跳跳糖也有很多谣言,导致很多人依然不太敢吃它。
有人谣传吃了跳跳糖会撑破胃;也有人说跳跳糖和可乐一起会爆炸.....小青娃在这里负责任的告诉你们,这些都是假的!!!
跳跳糖里的二氧化碳成分非常少,是绝对威胁不到人体的,何况跳跳糖在嘴里碰到唾液便融化,二氧化碳在口中就已经释出大半,其实会进到你肠胃的机率更低。
因此担心食用跳跳糖会导致胃撑破,实在是过度担忧了。
那些陪伴我们长大的零食
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大白兔奶糖
前两天收到了同事的喜糖,里面就有大白兔奶糖,不禁勾起了许多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有糖果一定会分给更好的小伙伴。可惜,妈妈总怕我们牙被虫蛀,不让多吃。
高乐高
每个人的回忆里一定有这部经典的电视连续剧《家有儿女》。除了搞笑的一家人之外,多年之后才恍惚明白,原来他们家那么有钱!因为人家从小顿顿都有高乐高啊!05年的时候和妈妈逛超市,都要软磨硬泡才能求来一桶高乐高,而家有儿女中却再常见不过。
大大泡泡糖
“大大泡泡糖,超大超好玩。”这个大大泡泡糖的广告还经常在我们耳边环绕。记得当时经常听妈妈说,吞食泡泡糖会把嗓子黏住,很是害怕,又总是忍不住想吃。
无花果
成丝状的无花果装在小袋子里,嘴里无聊的时候总会抽出来意思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生怕老师发现。其实,我一直想知道到底这个果有没有开花,至今还是没有确切的答案。
小浣熊
小时候有了零花钱,更爱买的就是方便面了,因为妈妈总说方便面对身体不好。但是一出门转眼,就回去小卖部买几袋和小伙伴一起吃,还会拼命的收集里面的小卡片,去换别的东西。(好像跟现在过年集五福一样诶
)
还有六丁目、魔法士、幸运方便面、一根葱......自诩不爱吃方便面的我好像吃过不少啊。
娃娃头雪糕
超级可爱的一款雪糕。当时好舍不得吃,不过不吃又会化了,所以就怀着又可惜又幸福的心情享受美味。这种心情现在就算是吃哈根达斯都也找不到了。(哈根达斯也吃不起啊!)
还有大脚丫,裹着浓浓的一层巧克力,脆脆的,口感非常好。还有碎碎冰,每年夏天常备的一款雪糕,天气炎热的时候,一边吃它一边看电视.....
酒心巧克力
应该算是一种比较奢侈的零食了吧,小编小时候,一般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吃上一两颗,现在反而为了减肥,连巧克力都不吃了。
辣条
试问辣条这种神仙美味谁不喜欢吃?不论是只吃辣条,还是夹到馒头、饼里都是一道美味佳肴。小编更爱吃的就是这种豆筋,嚼起来有劲,味道也非常好吃,每次不到半小时可以吃完一大袋。还有辣丝也超好吃!!!
酸梅粉
五分钱就可以买一包小小的酸梅粉,里面有个小勺子供你舀来吃。最特别的就是那些小勺子的顶端总会做成各种各样的人物造型,有古代四大美人,还有米老鼠唐老鸭等等,很是可爱。
果丹皮
果丹皮就是山楂制成的卷,其口味酸甜、开胃健脾、有助消化,很有嚼劲。果丹皮酸甜可口,有助消化。小时候贪吃,容易吃撑,妈妈就会拿一颗让我吃。
猴 ***
也有叫神仙丹、开胃丹等等,味道和果丹皮差不多,酸酸甜甜的。
微博网友:@Mojo魔人啾啾
AD钙奶
现在也特别爱喝的一款饮品,那首歌怎么唱来着:深夜奶醉,尝试一个人放纵的滋味......
麦丽素
这个零食貌似现在也还有,而且还是很好吃。
还有牛羊配、鲜三丝、拖肥、北京烤鸭、牛板筋、臭干子、蜗牛酥、石头糖、拉丝糖、 *** 虾条、蜗牛酥、唐僧肉......同事问我为什么嘴角都是口水!!!
而且小编的同事们在群里讨论完以后,掀起了一拨 *** *** 。两三天后,小编我就有口福啦!
那么,你小时候更爱吃的零食是什么呢?
含在嘴里的跳跳糖为啥会跳?这个视频解开多年疑惑,原理很简单啊{"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d8b0e70000briqes59as5bsat9cm10","duration":76.069,"width":1024,"height":576,"file_size":5522920,"thumb":{"web_uri":"tos-cn-p-0000/b626c6a7bf5e458a924f8f088bf49887","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76.069,"file_size":4826904,"w":854,"h":480},"normal":{"duration":76.069,"file_size":3558957,"w":640,"h":360},"ultra":{"duration":76.069,"file_size":6063494,"w":1024,"h":576}},"is_encrypted":null,"md5":"6eb37e9bbd829c032166cd9de0a5f4fe","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童年疑问解开了!跳跳糖为什么会“跳”?谁小时候没吃过跳跳糖?噼里啪啦的舌尖享受、甜甜的糖果味道,令人记忆深刻。但跳跳糖为什么能“跳”起来呢?
01 跳跳糖的发明历史
跳跳糖的发明其实是一个意外。1956年,当时美国通用食品公司(General Foods Corporation)的食品化学家威廉·米切尔(William Mitchell)打算 *** 一款“速溶可乐糖果”,将其放入水里就能扑通冒泡,变成一杯可乐。
结果,速溶可乐没做出来,倒是意外发现了“跳跳糖”这种能在口腔中产生跳动感受的零食。
米切尔在申请了产品配方专利后,又经过了20年的深入研发。直到1976年,跳跳糖才正式作为糖果零食投入市场售卖。由此,跳跳糖开始风靡世界,成为许多人十分喜爱的零食之一。
图片来源:某购物网站
跳跳糖的英文名为“Pop Rocks”,从发明出来至今,它陆续在美国、西班牙、韩国等多个国家进行研发售卖。1985年,韩国 GF 株式会社购买了跳跳糖的技术和生产设备,才将其之一次引入亚洲地区销售。
02 跳跳糖为什么会跳
跳跳糖的“跳跃”特性,受其 *** 工艺的影响。
*** 跳跳糖,首先要将糖果原料(包括蔗糖、玉米糖浆、香料、水等)按照比例混合,在高温下融化加热成滚烫的热糖浆,这些热糖浆如果直接冷却,就会成为普通的硬糖,而想要将糖浆制成跳跳糖,关键就在于“高压环境”。
热糖浆制成后,在尚未冷却之前,会被放入高压的二氧化碳环境里,其压强约为标准大气压的 50 倍。
接着,对热糖浆进行充分地搅拌,二氧化碳气泡就会嵌入到糖浆中,搅拌完毕,将糖浆进行冷却固化,恢复到常压状态。
恢复到常压的过程中,气压和温度都逐渐降低,二氧化碳气泡会胀破,冷却的糖就碎裂成许多小块,但每个小块中还有许多未破裂的小气泡,气泡中还封存着一些二氧化碳气体,而且气压还比标准大气压高。
来源丨thenakedscientists.com
当我们食用跳跳糖时,糖衣被唾液中的水分所溶解,气泡结构的外壁被破坏,封存在里面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释放出来,气泡内部压力突然降低,进而引起糖块开裂、蹦起,就会产生滋滋的“跳动感”。
来源丨Nancy Foote
03 吃跳跳糖会“炸胃”?
跳跳糖作为一款风靡全球的零食,是不少80后、90后人群童年最珍贵的回忆之一。但跳跳糖的推广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刚上市没多久,就传出了“吃跳跳糖会导致胃部炸穿”的谣言,引发了大众的恐慌。
谣言认为,跳跳糖之所以会产生气泡,是由于酸碱中和导致的,在当时一个电视广告中,还展示了一个男孩同时吃了跳跳糖和可乐,突然倒下的场景。
当时的通用食品公司不得不通过写信、公开声明、刊登广告等方式,来对抗谣言。
为什么这种说法是谣言呢?首先,跳跳糖产生气泡的原理并不是酸碱中和,而是物理变化;其次,跳跳糖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很少,对人体几乎没什么影响,这些气体大部分都在食用时从口腔释放出去,很少会进入到肠胃中,因此完全不用担心气体撑破胃部。而同时吃跳跳糖和可乐,无非是释放更多二氧化碳,可能引起食用者频繁打嗝,但要胀破胃部是远远做不到的。
编辑:吴百欣
资料:科普中国
吃了那么多年的跳跳糖,你知道为什么跳跳糖会跳?看完涨知识了如今的零食各种各样,很多人去超市购物时 ,看到玲琅满目的零食都不知道该去购买哪种。而且很多人觉得光是美味的零食还不够吸引人,因此,很多人想要在吃的同时增添一些乐趣。说到零食的乐趣,很多人之一个想到的就是跳跳糖。为什么包装好的跳跳糖一点动静也没有,放到嘴里后会开始“跳”呢?
据说跳跳糖为什么会跳是因为糖内含有二氧化碳,当外面的糖融化后,里面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就会有气泡,这样循环往复给人跳动的感觉。跳跳糖里面的糖跟平常的不会有什么差别,其中的玄机是因为里面有这些高气压二氧化碳泡泡了。大家可以自己去买一包跳跳糖实验一下,将跳跳糖倒入水中,大家就可以发现水中会冒出很多的小气泡。这就是因为外面的糖化了,里面的二氧化碳就被释放了出来了,形成了一串串的小气泡。
接下来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跳跳糖的 *** *** 中有这样的描述:首先将装有调味剂和色素等混合材料的溶液,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加热到150摄氏度的高温;然后用高压泵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容器,取代原有的水分;最后通过冷却的方式让糖凝固,同时继续对二氧化碳气体施压,将其产生的气泡打入糖中。这时,释放容器中的压力,固态的大块糖崩裂成诸多小块,二氧化碳的气泡随之分散到小糖块中,跳跳糖就做好了。
不过,这种糖果好玩是好玩,但是同样的,危言耸听的事情也随之出现了。有人担心这种无法控制在最终跳动的糖果会威胁到人的生命,比如糖果可能会进入到胃中,那么能不能保证到了胃里,这种糖果就会“安静”下来呢?我们会不会因为跳跳糖而将自己的胃部给撑爆了?甚至有一些跳跳糖不能与可乐同时吃的谣言还被传了出来。其实大家的这些担心都是不存在的。当我们将跳跳糖放入口中后,高压的二氧化碳就已经跑的差不多了,能残留到你胃中的量是极少的。
看完这些,现在你知道跳跳糖为什么会“跳”了吧,是不是有一种“长见识了”的感觉?如果小时候就知道的话,肯定能在众小朋友面前炫耀一番。你吃过跳跳糖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说说你们的看法哦!
对许多人来说,童年时期最难忘的回忆之一,莫过于那些各式各样的美味零食。每逢闲暇时光,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小卖店买各种口味的零食,互相分享、一起品味,实在是太快乐了。
随着年岁增长,有些童年零食已经停产不再售卖,有些则只能在街头巷陌的小店里才能寻到踪迹,但总有那么一些零食,时隔多年仍旧备受人们喜爱,让人难以忘却。跳跳糖就是其中之一。
还记得之一次吃到跳跳糖时,舌头上传来噼里啪啦的“跳跃”感受,让人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般惊奇不已。跳跳糖真的能“跳起来”!为什么会这样?
01
跳跳糖的发明历史
在解释跳跳糖为什么会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跳跳糖的发明其实是一个意外。1956年,当时美国通用食品公司(General Foods Corporation)的食品化学家威廉·米切尔(William Mitchell)打算 *** 一款“速溶可乐糖果”,将其放入水里就能扑通冒泡,变成一杯可乐。
结果,速溶可乐没做出来,倒是意外发现了“跳跳糖”这种能在口腔中产生跳动感受的零食。
但是,当时跳跳糖并没有马上被大众所知道,米切尔在申请了产品配方专利后,又经过了 20 年的深入研发。直到 1976 年,跳跳糖才正式作为糖果零食投入市场售卖。由此,跳跳糖开始风靡世界,成为许多人十分喜爱的零食之一。
跳跳糖的英文名为“Pop Rocks”,从发明出来至今,它陆续在美国、西班牙、韩国等多个国家进行研发售卖。1985年,韩国 GF 株式会社购买了跳跳糖的技术和生产设备,才将其之一次引入亚洲地区销售。
跳跳糖的发展故事还被写成了一本书,名为《Pop Rocks: The Inside Story of America's Revolutionary Candy》,里边详细记录了跳跳糖的发明伊始和研发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
02
跳跳糖为什么会跳
跳跳糖的“跳跃”特性,受其 *** 工艺的影响。
*** 跳跳糖,首先要将糖果原料(包括蔗糖、玉米糖浆、香料、水等)按照比例混合,在高温下融化加热成滚烫的热糖浆,这些热糖浆如果直接冷却,就会成为普通的硬糖,而想要将糖浆制成跳跳糖,关键就在于“高压环境”。
热糖浆制成后,在尚未冷却之前,会被放入高压的二氧化碳环境里,其压强约为标准大气压的 50 倍。
接着,对热糖浆进行充分地搅拌,二氧化碳气泡就会嵌入到糖浆中,搅拌完毕,将糖浆进行冷却固化,恢复到常压状态。
恢复到常压的过程中,气压和温度都逐渐降低,二氧化碳气泡会胀破,冷却的糖就碎裂成许多小块,但每个小块中还有许多未破裂的小气泡,气泡中还封存着一些二氧化碳气体,而且气压还比标准大气压高。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跳跳糖中明显的小气泡结构,大部分气泡直径在 225-350 微米之间,十分细小。
当我们食用跳跳糖时,糖衣被唾液中的水分所溶解,气泡结构的外壁被破坏,封存在里面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释放出来,气泡内部压力突然降低,进而引起糖块开裂、蹦起,就会产生滋滋的“跳动感”。
03
吃跳跳糖会“炸胃”?
跳跳糖作为一款风靡全球的零食,是不少 80 后、90 后人群童年最珍贵的回忆之一。但你知道吗,跳跳糖的推广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刚上市没多久,就传出了“吃跳跳糖会导致胃部炸穿”的谣言,引发了大众的恐慌。
谣言认为,跳跳糖之所以会产生气泡,是由于酸碱中和导致的,在当时一个电视广告中,还展示了一个男孩同时吃了跳跳糖和可乐,突然倒下的场景。
当时的通用食品公司万分无奈,不得不通过写信、公开声明、刊登广告等方式,来对抗这个莫须有的谣言。
为什么这种说法是谣言呢?首先,跳跳糖产生气泡的原理并不是酸碱中和,而是物理变化;其次,跳跳糖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很少,对人体几乎没什么影响,这些气体大部分都在食用时从口腔释放出去,很少会进入到肠胃中,因此完全不用担心气体撑破胃部。
而同时吃跳跳糖和可乐,由于可乐会溶解跳跳糖的糖衣,释放出部分气体,另外,可乐本身就是碳酸饮料,含有二氧化碳。两者同时食用,无非是释放更多二氧化碳,可能引起食用者频繁打嗝,但要胀破胃部是远远做不到的。
总的来说,跳跳糖的特殊口感,让它从一系列童年零食里脱颖而出,时至今日依旧为人们所牢记,那种气泡在口腔中迸出破碎的奇妙体验,也为我们的童年回忆增添了不少乐趣。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跳跳糖为什么会跳?原理在这跳跳糖应该是很多小伙伴童年更爱吃的零食之一吧,将跳跳糖倒入口中随着唾液的融化,你的嘴里好像开启了party好玩得很,不过跳跳糖为什么会跳呢?
让跳跳糖跳舞主要靠特殊的 *** 工艺,在混合了相关材料后,那些热热的糖浆会被送到比外界大气压高40倍的高压室,里面充满了二氧化碳,随着机械搅拌和糖浆冷却,高压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被困在糖浆里,待回到正常大气压下,冷却的糖浆就被里面的高压二氧二氧化碳挣破逃逸出来,并把糖浆碎成一块块不规则的形状。不过即使如此依然会有大量的幸存小细泡被封印在其中,等到了我们消费者的口中,随着唾液的融化,把封印慢慢地腐蚀掉,于是那些高压的二氧化碳又重建天日。在我们嘴里开启了party。
有趣的是跳跳糖在生产发售后还引起了一些家长的恐慌,他们觉得这玩意会炸伤喉咙。不过实际上一包跳跳糖逃逸出的二氧化碳跟半听可乐差不多,根本不用担心。生产商在前期不得不花大力气给人们解释,才让人们慢慢地相信跳跳糖没有危险性
好了,这篇文章就到这里,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
冷知识 | 跳跳糖为什么会“跳”?童年的疑问解开了!许多人终身难忘的回忆之一,是童年时期那些各种美味零食。每当有空闲时光,我们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小卖店购买各种口味的零食,相互分享,共同品味,带来无尽的快乐。
随着成长,一些童年零食已经停产不再销售,而另一些则只能在街头巷尾的小店寻觅。然而,总有一些零食经过多年依旧深受人们喜爱,令人难以忘怀。跳跳糖就是其中之一。
跳跳糖的诞生
在解释跳跳糖为什么会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跳跳糖的发明其实是一个意外。1956年,当时美国通用食品公司(General Foods Corporation)的一位研究科学家 William A. Mitchell ,他原本打算 *** 一款“速溶可乐糖果”,将其放入水里就能扑通冒泡。
结果,速溶可乐没做出来,倒是意外发现了“跳跳糖”这种能在口腔中产生跳动感受的零食。
但是,当时跳跳糖并没有马上被大众所知道,米切尔在申请了产品配方专利后,又经过了20年的深入研发,直到1976年,跳跳糖才正式作为糖果零食投入市场售卖,由此,跳跳糖开始风靡世界,成为许多人十分喜爱的零食之一。
来源丨Nancy Foote
跳跳糖的英文名为Pop Rocks,从发明出来至今,它陆续在美国、西班牙、韩国等多个国家进行研发售卖,1985年,韩国GF株式会社购买了跳跳糖的技术和生产设备,才将其之一次引入亚洲地区销售。
跳跳糖的发展故事还被写成了一本书,名为《Pop Rocks: The Inside Story of America's Revolutionary Candy》,里边详细记录了跳跳糖的发明伊始和研发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
跳跳糖为什么会跳
跳跳糖之所以具有弹跳的特性,是由于其 *** 工艺的影响。 *** 跳跳糖的过程如下:首先,将糖果原料(包括蔗糖、玉米糖浆、香料、水等)按比例混合,然后在高温下将其融化成滚烫的热糖浆。如果直接将热糖浆冷却,就会形成普通的硬糖。然而,要 *** 跳跳糖,关键在于"高压环境"。在热糖浆尚未冷却之前,会被置于高压二氧化碳环境中,其压力约为标准大气压的50倍。
然后,对糖浆进行充分搅拌,使二氧化碳气泡嵌入其中。完成搅拌后,糖浆被冷却固化,恢复到常压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气压和温度逐渐降低,导致二氧化碳气泡膨胀破裂。因此,冷却后的糖块会碎裂成许多小块,每个小块中还包含许多未破裂的小气泡。这些气泡中封存着二氧化碳气体,并且气压仍然高于标准大气压。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明显看到跳跳糖中的小气泡结构,其中大部分气泡直径在225-350微米之间,非常微小。当我们吃跳跳糖时,糖衣被唾液中的水分溶解,气泡结构的外壁被破坏,导致封存在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释放出来。气泡内部的压力突然降低,引起糖块的开裂和弹跳,从而产生令人愉悦的“跳动感"。
吃跳跳糖会炸胃?
跳跳糖作为一款广受全球欢迎的零食,是许多80、90后童年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然而,你是否知道,跳跳糖的推广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刚上市不久,就出现了一个关于“吃跳跳糖会导致胃部炸穿”的谣言,引起了公众的恐慌。
这个谣言宣称,跳跳糖产生气泡是由酸碱中和引起的。在当时的一则电视广告中,还展示了一个男孩同时吃跳跳糖和可乐后突然倒下的场景。
对于这种说法为什么是谣言呢?首先,跳跳糖产生气泡的原理并非酸碱中和,而是物理变化。其次,跳跳糖中含有很少的二氧化碳气体,对人体影响较小。这些气体大部分在食用时从口腔释放出去,很少进入肠胃,所以完全不必担心气体撑破胃部。同时食用跳跳糖和可乐,由于可乐会溶解跳跳糖的糖衣,释放出部分气体。此外,可乐本身就是碳酸饮料,含有二氧化碳。两者同时食用,最多只会释放更多二氧化碳,可能引起食用者频繁打嗝,但却远远达不到胀破胃部的程度。
总而言之,跳跳糖独特的口感使其在众多童年零食中脱颖而出,并且至今仍被人们铭记在心。那种在口腔中迸发、破碎的气泡体验为我们的童年回忆增添了许多乐趣。
(图片及文字或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日冷知识:跳跳糖的秘密1.肥皂和香皂的区别
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金属盐,作为代表活性剂使油污变成液滴悬浮于水。同时还有一些填充剂如水玻璃,可以让肥皂有一定硬度,并更加细腻。其 *** 过程相对简单,清洁效果比香皂好,但 *** 性远大于香皂,所以基本都是用来洗衣服、洗鞋等。而香皂是由脂肪、油脂(添加植物油脂为主)以及盐组成的pH为9.5至10的碱盐,表面含有阴离子活性剂,通过形成皂盐乳化皮肤表面物质去污。香皂的 *** 过程相对复杂,比肥皂的碱性低,但脂肪含量高,对皮肤的 *** 要小于肥皂,所以通常用于清洗肌肤。
2.石油的出现拯救了鲸鱼
鲸油一般是用鲸的皮下组织、内脏熬煮得出的油脂,曾是最重要的燃料。上世纪的西方国家,大多数人承受不起高成本的煤油,所以大都选择用鲸油照明。捕鲸一度成了一个利润丰厚的营生,甚至成为了一种工业。据研究,人类19至20世纪至少杀死了400万头鲸鱼,疯狂的猎杀下,鲸鱼几乎遭遇了生存危机。如此一来,鲸油供应量也愈发吃紧,鲸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民众使用鲸油成为了一种奢侈的生活。直到之一口现代工业油井出现,即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开钻的油井。自此,石油才正式出现在了人们视野中,鲸油照明的时代也终于落幕。
3.刚刷完牙吃水果为什么会感觉苦?
你知道刚刷完牙就吃水果,会感受到什么味道吗?苦!一些牙膏中会添加月桂基乙醚 *** 钠或月桂基 *** 钠,它们可以降低液体表面张力,让它更容易起泡,同时也能带走油脂。不过,它们也会干扰味蕾工作,让味觉感受器对甜味更迟钝,对苦味则更敏感。所以水果或果汁中哪怕有一点点苦涩味,都能被刚刷过牙的我们感觉出来。
4.当牛奶和柠檬放在一起
牛奶和柠檬放在一起会怎样呢?牛奶富含蛋白质,还有对人体有利的“钾”。而柠檬中富含维生素,还有不少果酸,对人体同样有好处。不过,当我们把柠檬加入牛奶中后,没多久就会沉淀形成絮状。这是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和柠檬中的果酸发生了反应,发生变性或水解。如此一来,不仅无法补充人体的营养,还可能在肠道中结块,堵塞肠道。其次,误食还可能造成腹痛或腹泻,这种情况要多喝点温水,可将其在胃中稀释。所以,喝了牛奶后,短时间内就不要喝柠檬汁了,不然会在人体内发生反应。
5.十二月份的雅称
一月:孟春
二月:橘如、花朝、绀香
三月:雩风、桃浪、辰月、姑洗
四月:清合
五月:皋月、小刑
六月:林钟、杪夏
七月:夷则 、凉月、初商
八月:未央、清秋、仲秋、橘春、诗禅
九月:霜序、季秋、季白、授衣、暮秋、暮商
十月:良月、孟冬、应钟
十一月:辜月、龙潜
十二月:橘涂、季冬、岁杪、清祀
6.为什么将纸币称为钞票?
太平天国起义后,清 *** 因镇压太平天国而导致军费拮据,且黄河连年决堤不得不大兴水利,为应对财政危机,决定发行纸币。咸丰三年( 1853 年),同时发行了两种纸币,即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大清宝钞又称钱钞,户部官票又称银票。两者合称“票钞”或“钞票”。后人以“钞票”泛指纸币和银行券。
7.跳跳糖的秘密
跳跳糖,因为其好玩的特性不失为一个居家旅行必备的小零食。其原理是在糖 *** 的过程中,趁热加入高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大约是 40 个大气压,冷却后,糖里面就会形成很多高压二氧化碳气泡,入口后,糖表面溶解到不足以束缚二氧化碳气体的程度时,表面就会瞬间炸开,释放气体。因此就会有糖在嘴里跳的感觉。
8.人体的肠道直线差不多有三层楼那么高
肠道在人体内弯弯曲曲的,可能都没注意它有多长。其实,它拉成直线能有三层楼那么高呢。肠包括小肠、大肠和直肠 3 大段,小肠全长约 4-6 米,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约 1.5 米,位于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接 *** 。直肠位于盆腔内,是大肠的末段。全长 12~15cm。 肠道总长度加起来大约在 6-8 米,按照一层楼 2.8米 的高度,的确有三层楼那么高了
9.信用卡的由来
1920年,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筹码上,写着“先购物,后付款”的购物牌:赊账购物系统,被引进了美国。到1949年,商人 弗兰克·麦克纳马 拉发现了这种赊账购物模式背后的第三方信用消费市场商机。1950年,弗兰克与好友斯耐德合作创立了“大莱俱乐部”,世界上之一张信用卡诞生。
10.中国首部引进的动画片
铁臂阿童木是日本漫画界一代宗师手冢治虫创作的一部科幻漫画,于1952年开始连载,讲述了21世纪的机器人阿童木为了人类的福祉而活跃的故事。这一部动画是日本之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国产电视系列动画,有很高的收视率。同时也是中国引进的之一部外国动画。
关注我每天带来各种冷知识和沙雕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