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躲字拼音和躲的拼音及解释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躲字拼音以及躲的拼音及解释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躲字的笔顺
1、《躲》字笔顺:撇、竖、横折钩、横、横、横、撇、撇、横折折/横折弯、横、竖、撇、捺。
2、躲,汉字,读音【duǒ】,异体字:躱。基本字义为隐藏,避开:躲藏|躲避|躲在背后。
3、(形声。从身,朵声。①本义:身。②避开,隐匿)
4、躲 duǒ隐藏;避开:~雨、~债。
5、【躲避】 duǒbì①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近来他总是躲避着我。②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躲避战乱。
6、〖例句〗为躲避战乱,北方的人民大批南迁。
7、【躲藏】 duǒcáng把身体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
8、〖例句〗干警们依靠警犬找到了躲藏在山里的犯罪分子。
9、躲不是逃。藏身花丛之中,细观其色,深品其香,绰约其影,躲之真味,字形已足以说明。
10、懂得躲,是一种智慧。有些事像迎头之箭,逞强或逃避,恐怕无济于事。懂得在合适的时候躲一躲,则刚柔并济,张驰有道。
11、躲还是一种境界,让人置身局外,自然可以“一览众山小”。
12、客家话:[沙头角腔] do3 [梅县腔] do3 [海陆腔] do3 [陆丰腔] do3 [宝安腔] do3 [台湾四县腔] do3 [客英字典] do3 [东莞腔] do3 [客语拼音字汇] do3
二、躲的拼音组词
拼音:[duǒ]。组词:躲避、躲藏、躲躲闪闪、躲开、躲闪。
1、她为了躲避这突如其来的大雨,唐突地敲开了一家农户的门。
2、但为了躲避伤病而因噎废食的做法只能是适得其反。
3、他明确指出中国古代画家是根本躲避和反对焦点透视的,表现出一位学贯中西学者的理论自觉和自信。
4、为了躲避仇人的追杀,他不得不改名换姓,隐居在一个小镇上。也作“改名易姓”、“改姓更名”。
5、为了躲避警方追捕,他急忙趁着黑夜往山区逃之夭夭。
6、她是足智多谋的,用旧包装箱搭成躲避处。
7、过往船只纷纷停泊在港口以期躲避即将来临的台风。
8、为了躲避天敌的追击,壁虎会自己断掉尾巴。
9、学会躲避,躲避那些物质的浪费,学会猜测,猜测人生的高度,学会分析,分析思维的宽度,你会发现自己的改变会很快。
10、这次的躲避球赛,隔壁班被我们班打得落花流水。
11、我有幸躲避了一场传染病的灾难。
12、一时躲避不及,小芳被泼了一身污水。
13、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他只好逃到国外,隐姓埋名地过着寂寞的日子。
14、兔子迅速奔回窝里,躲避鹰的抓捕。
三、避的拼音
形声字。从辵,辟声。声符辟甲骨文从辛、从卩(人形),辛为剞劂之刑具,像对跪跽者施刑。金文加(像玉璧之形),疑为声符。
避本义为回避、躲避。《说文》:“避,回也。”段玉裁注:“此回依本义训转,俗作回,是也。”《玉篇·辵部》:“避,回避也。”《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引申有离开、辞让、避免、违背等意义。
笔顺读写:横折、横、撇、竖、横折、横、点、横、点、撇、横、横、竖、点、横折折撇、捺。
(动)有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以免碰到不利事物。
(动)在天气炎热时到凉爽的地方去住。
(动)防止;设法不使某一情况发生。
四、躲避的拼音是什么
躲声母d,韵母为uo,声调为第三声;避声母为b,韵母为i,声调为第四声。
1、故意离开或隐蔽起来,使人看不见
【出处】现代 *** 《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不躲避责任。”
【示例】你还要躲避到什么时候?
【近义词】遁藏、隐藏、逃匿、闪避、躲藏、规避、逃避、隐匿、遁入、潜藏、回避
【出处】民国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先生的序,我看是好的,我改了一个错字,但结末处似乎太激烈些,更好是改得隐藏一点。”
2、为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法律规定与案件有一定利害关系和其他关系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参与本案审理的诉讼制度。此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夫人宅眷在此饮宴,小人理合回避。
【释义】夫人和家眷们在这里饮酒吃饭,小人应该回避。
五、躲字拼音和组词
1、躲字拼音和组词,实际上是指在汉语中使用汉字进行词汇组合,以表达特定的含义或动作。在汉语中,"躲"字可以与许多其他字组合成各种词汇,以描绘各种逃避、回避或隐藏的行为。例如,"躲让"表示主动让开,"躲避"则是为了避开某种情况或人,"躲藏"则强调藏匿起来以避开他人视线。此外,还有"闪躲"、"躲债"、"藏躲"等,展示了逃避责任或困境的不同方式。
2、一些短语如"躲躲闪闪"形象地描绘了动作的犹豫不决,"躲灾避难"则表达了在困难时期寻求庇护的含义。"东躲西逃"形容四处逃避,而"偷闲躲静"则表达寻找安静休息的意思。"左躲右闪"表示频繁地躲避,"躲躲藏藏"则强调隐藏得不露痕迹,"躲头避懒"则暗示逃避责任或偷懒。"逃灾躲难"则将逃避灾难或困苦的情况具体化。
3、总的来说,"躲字拼音和组词"展示了汉语丰富的词汇表达能力,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组合,可以精准地传达出各种躲避、逃避或隐藏的行为和情境。
六、躲避的拼音
躲避的拼音:duǒ bì,隐匿避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离开与己不利的事物。
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登时闹得臭气薰天,大家躲避不及。
躲,汉字,基本字义为隐藏,避开:躲藏,躲避,躲在背后。
避,是中国汉字,意思是(1)躲开,回避:避雨,避风头,避而不谈。(2)防止:避雷针。
躲总笔画:13笔。1.ノ(撇)、2.丨(竖)、3.𠃌(横折钩)、4.一(横)、5.一(横)、6.一(横)、7.ノ(撇)、8.ノ(撇)、9.㇅(横折折/横折弯)、10.一(横)、11.丨(竖)、12.ノ(撇)、13.㇏(捺)。
避总笔画:16笔。1.ㄱ(横折)、2.一(横)、3.ノ(撇)、4.丨(竖)、5.ㄱ(横折)、6.一(横)、7.丶(点)、8.一(横)、9.丶(点)、10.ノ(撇)、11.一(横)、12.一(横)、13.丨(竖)、14.丶(点)、15.㇋(横折折撇)、16.㇏(捺)。
七、躲的拼音
1、躲(拼音:duǒ),汉语汉字,笔画13画,左右结构。词性是动词时,一般指隐藏;退让。组词有躲藏,躲避。
2、相关古文有“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出自于宋代陆游的《沁园春》。躲的部首是“身”。
3、隐藏;退让。如:躲藏、躲避、躲让、躲难、躲车、躲开、躲闪。
4、躲躲闪闪: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5、东躲西逃: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1、每当遇到危险时,负鼠从不进行抵抗,而是爬到树上躲藏起来。
2、如果你是满眼泪水的猎人,我将是不再躲藏的鸟儿。
3、他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躲藏于深山老林,从此巢居穴处。但法网恢恢,最终没有躲过应有的惩罚。
4、是很顽皮地躲藏于生活细节之中。
5、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所以它必须到处躲藏。所以藏头露尾的动物应该是“鼠”!
6、小猫见有生人,赶紧躲藏起来。
7、伴随而来的疼痛,充斥在黑夜里,蔓延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睫毛下的伤城,泛滥成灾无处躲藏,内心集聚的温度瞬间冻结成冰。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