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ibm成立时间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ibm创始人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ibm是一家什么公司
1、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是全球更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全球雇员31万多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BM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电子计算机发展前的几十年,在电子计算机发展之前,它经营穿孔卡片数据处理设备。IBM于1911年6月15日在宾厄姆顿西几英里处的纽约恩迪科特作为CTR公司注册。
3、三个独立公司合并建立了CTR公司,它们是:列表机公司(1896年创立于华盛顿)、计算表公司(1901年创建于俄亥俄州代顿)和国际时代唱片公司(1900年创办于纽约州恩迪科特)。
4、那时列表机公司的总裁也即创办人是Herman Hollerith。合并背后的关键人物是金融家Charles Flint,他召集三家公司的创始人提出兼并,并在CTR中任职直到1930年退休。
二、IBM是哪一年成立的
1、IBM,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创始人是沃森,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更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31万多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IBM的客户遍及中国经济的各条战线。早在1934年,IBM公司就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之一台商用处理机。1979年,在中断联系近30年之后,IBM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来到中国。同年在沈阳鼓风机厂安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之一台IBM中型计算机。
2、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IBM在华业务日益扩大。80年代中后期,IBM先后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办事处。1992年IBM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这是IBM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此举使IBM在实施其在华战略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掀开了在华业务的新篇章。随后的1993年,IBM中国有限公司又在广州和上海建立了分公司。到目前为止,IBM在中国的办事机构进一步扩展至哈尔滨、沈阳、深圳、南京、杭州、成都、西安、武汉、福州、重庆、长沙、昆明和乌鲁木齐等16个城市,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在华业务覆盖面。伴随着IBM在中国的发展,IBM中国员工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超过5000人。除此之外,IBM还成立了8家合资和独资公司,分别负责制造、软件开发、服务和租赁的业务。
3、IBM非常注重对技术研发的投入。1995年,IBM在中国成立了中国研究中心,是IBM全球八大研究中心之一,现有150多位中国的计算机专家。随后在1999年又率先在中国成立了软件开发中心,现有近2000位中国软件工程师专攻整合中间件,数据库,Linux等领域的产品开发。
4、二十多年来,IBM的各类信息系统已成为中国金融、电信、冶金、石化、交通、商品流通、 *** 和教育等许多重要业务领域中最可靠的信息技术手段。IBM的客户遍及中国经济的各条战线
三、ibm的情况,从一开始到现在全部的情况
IBM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IT业前三十年的历史。这是我最初接触计算机的时候听说的一句话,一直以来,对IBM都是心存崇敬,这是一个很奇特也很强大强大的公司,从螺丝钉键盘鼠标到CPU硬盘内存到大型机巨型机,它都可以制造,从软件到硬件到服务,它都可以提供,这在IT历史上,是否绝后我不敢说,空前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IBM是全球IT之一巨头,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遥遥领先,与第二名拉开极大的距离,人称“蓝色巨人”。长久以来,IBM就是计算机的代名词。IBM无论在美国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这家1914年创立的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30万多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IBM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八百八十多亿美元。
因此,IBM的历史就是一部计算机的历史。美国《时代周刊》称:“IBM的企业精神是人类有史以来无人堪与匹敌的……没有任何企业会像IBM公司这样给世界产业和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和将要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就连比尔·盖茨也不得不承认:“IBM才是计算机行业的真正霸主,毕竟是它一手栽培了我。”
1888年,之一台刻度盘记录器(dial recorder)诞生。是由Alexander Dey博士发明的,Dey所在的公司后来(1907年)被IBM前身中的一家公司收购。
1896年, Herman Hollerith在华盛顿特区组建制表机器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这是世界上之一家电子制表与财务审计机器公司。
1901年,George W. Fairchild成立国际时间记录公司(Inter-national Time Recording Company),该公司是邦迪制造公司、威拉德与弗里克制造公司和标准时间印章公司三家公司的销售公司,同时还生产卡片记录器。
1905年,制表机器公司在新泽西实现合并。除了拥有并控制Hollerith Tabulating专利和系统外,制表机器公司还是审计机器公司(Auditing Machine Company)的大股东,现在该公司作为一个部门运作。
1906年,之一台可以自动供纸的制表机问世,该机每分钟可处理150个卡片。
1906年,国际时间记录公司在伯明翰建立了第二个工厂后,又在纽约州Endicott建设了一坐现代化的,用水泥加固的工厂,该工厂所在地是现在的IBM公司工厂的原址。
1907年,国际时间记录公司收购戴伊时间记录器公司(即1883年成立的戴伊专利权公司),该公司生产刻度盘、卡片和工时记录器。国际时间记录公司的所有业务都转移到了约州的Endicott。
1908年,制造刻度盘记录器的锡拉丘兹时间记录公司(Syracuse Time Recording Company)被国际时间记录公司收购。
1911年,Charles R. Flint筹划了国际时间记录公司、计算尺公司和制表机器公司三家公司的合并,成立了计算-制表-记录公司(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mpany,即C-T-R公司)。George Fairchild成为公司的董事会董事长。(C-T-R公司后来在1924年改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即IBM)
1914年,Thomas J. Watson, Sr.加盟C-T-R公司,成为公司的总经理。此时,C-T-R在美国通过销售、服务与出租等方式获得在总收入达到了400万美元。每一百股C-T-R公司的股票价值不足3000美元。年底公司有770位持股人,员工达到了1,346名。
1914年,财务处理机器的应用开始普及开来。财务处理产品包括机械化的键盘穿孔机、手工操作的复穿孔机、垂直分拣机和制表机等。这些产品的客户包括铁路、化工公司、公用事业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等。
1915年,T. J. Watson, Sr.当选C-T-R公司总裁兼总经理。之一次销售大会召开,后来形成百分百俱乐部大会(One Hundred Percent Club Convention)。销售力量进行了重组并得到了加强。
1915年,著名的“Think”标志,老沃森提出的口号,开始在公司内部使用。
1916年,C-T-R公司的总收入达到了600万美元,净收益为100万美元。员工达到2,529名。同时,公司向销售人员培训计划迈出了之一步。
1917年,C-T-R公司以国际商用机器有限责任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 Limited,IBM)的名字进入加拿大市场。
1919年,C-T-R公司进入欧洲市场。公司内部刊报The T. M. Business Record之一期发行。
同年,推出电子同步计时钟系统。
1920年,研制成功时钟签名记录器(Lock Autograph Recorder)并推向市场。1921年,制表机器公司获得皮尔斯财务处理机器公司(Pierce Accounting Machine Company)和芝加哥票券印刷公司(Ticketograph Company of Chicago)的专利与设备。
1924年,计算-制表-记录公司(即C-T-R公司)改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公司)。四分之一世纪俱乐部(Quarter Century Club)成立,该俱乐部只承认那些为公司工作25年以上的员工。IBM公司公司内部刊物《商用机器》(Business Machines)之一期发行。
1933年,IBM公司校舍与工程实验室大楼(IBM Schoolhouse and Engineering Laboratory Building)在纽约州的恩迪科特(Endicott)落成。
1935年,面向员工和客户的杂志《思索》(Think)之一期发行。IBM公司在纽约州恩迪科特举办了之一届服务性行业女性系统训练班。
1940年,由于二战业已爆发,IBM大量生产军需品,生产线日益扩大。
战争年代里,IBM迈出了跨入计算领域的之一步,1944年,IBM公司向哈佛大学赠送其首台大型计算机--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也被称为Mark I。
1951年,IBM开始决定开发商用电脑,聘请冯·诺依曼担任公司的科学顾问,1952年12月研制出IBM之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也是通常意义上的电脑,它叫IBM 701。这是IT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52年,小沃森出任CEO,IBM新一代领导集体诞生。
1964年4月7日,IBM主席Tom Watson, Jr.亲自发布System 360。
1969年,在小沃森的改革下,IBM公司采纳新的营销政策,对大部分系统工程活动、将来的计算机程序和客户培训课程分别进行收费。同年, *** 在提出诉讼,控告IBM公司“企图垄断,并且已经垄断了...用于一般目的的数字计算机”。 *** 起诉,IBM公司在1967年控制了市场的76%。此外, *** 还声称,IBM用了许多办法来阻止其他公司的竞争,包括价格限制,即降低价格以阻止进入该行业,以及引起减少其他公司产品吸引力的新产品。 IBM以顽强而有力的方式对 *** 的诉讼案(及许多私人诉讼案)进行了抗争。案件持续了13年。
在七十年代看起来是沃森家族对IBM的领导的结束,1971年,Thomas J. Watson, Jr.退休,成为执行委员会的主席。Frank T. Cary于1973年接任CEO。
在卡里的领导下,IBM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71年,IBM公司生产的计算机引导"阿波罗14号"和"阿波罗15号"宇宙飞船成功登月。
1981年,John R.Opel出任CEO,开创了IBM历史新纪元,由于IBM—PC,IBM商标开始进入家庭、学校、中小企业。Intel和微软的霸业在此萌芽。
1985年,John F. Akers接任CEO。IBM投资的科研项目催生了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993年,IBM的年收入下降到627.1亿美元,较1992年下降2.8%。纯收入下降到负81亿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63.1%。公司机构重组花费了89亿美元(税前)用以提高公司生产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
1993年,Louis V. Gerstner, Jr出任CEO。
进入21世纪之后,IBM的领导层又发生了一次变化,Samuel J. Palmisano于2000年做了IBM的总裁,两年后,接任CEO。
托马斯·沃森父子:全球更大IT公司IBM创造者、前CEO
父子俩成就了全球IT业之一巨头IBM,人称“蓝色巨人”。长久以来,IBM就是计算机的代名词。IBM的历史就是一部计算机的历史。老沃森是20世纪前半叶伟大的企业家之一。而小沃森任职期间,IBM为股东创造的财富超过了商业史上任何一家公司,《财富》杂志因此在1987年宣布他“或许是当代最伟大的资本家”。
托马斯·约翰·沃森(老沃森)简介
Thomas J. Watson,托马斯·约翰·沃森,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创始人。1874年2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美国埃尔米拉商业学校。1896年进入美国“全国收款机公司”担任推销员,1914年进入计算制表记录公司(CTR)任公司经理。1924年改计算制表记录公司(CTR)为IBM公司,成为IBM的创始人。1956年去世。
老沃森是20世纪前半叶伟大的企业家之一。作为一名销售天才,他说服商家们放弃分类帐簿,而使用穿孔卡这种原始的会计机器来计帐。他使 IBM闻名遐迩。他给世界留下了一句箴言——“思考”。但是,把 IBM推进计算机行业的,是他的长子小沃森。1956年取代父亲成为首席执行官后,他领导公司度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长期的、惊人的迅猛增长时期。他塑造的 IBM是美国战后繁荣时期最脍炙人口的成功故事——每当人们谈到美国公司和“组织人”的话题的时候,他们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这家公司。到 1971年小沃森离开 IBM的时候,公司已经彻底击败了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和斯佩里-通用自动计算机公司(Sperry-Univac)这些计算机行业的竞争对手。无论是规模还是地位,它都超过了这些曾一度主宰美国商界的老牌大公司。在他任职期间,IBM为股东创造的财富超过了商业史上任何一家公司——这一成就一直延续到 90年代的牛市,《财富》杂志因此在 1987年宣布沃森“或许是当代最伟大的资本家”。
Thomas J. Watson Jr,小托马斯·约翰·沃森,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开拓者。1914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市。1937年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毕业后进入IBM公司,二战时(1942年)到美国空军服役,1946年重返IBM,1952年担任IBM总裁。1956年担任IBM董事长,1971年因病辞去董事长职务。
小沃森出生于1914年,小汤姆的名字终生都跟随着他,即使他变成了年近80岁的老头,仍然被叫做小汤姆。1937年,小沃森前往IBM销售学校。这是IBM的灵魂,因为这里生产公司的销售和管理人才。1941年11月,战争气息渐浓,小沃森赶回纽约,向他几年前认识的女友求婚,在基地匆匆举行了婚礼。不过汤姆在战争期间,多半是替一位空军将军开飞机。开始靠着观察和模仿,学会如何管理人。这段经历,使他摆脱了父亲的阴影,有了自信心。1949年小沃森当了IBM执行副总裁,老沃森对新兴的电子技术商业化不感兴趣。小沃森成为IBM第二号人物后,当即对研究机构进行革新。在公司发展方向上实施了带根本性的改革, IBM开始跨越传统。1950年5月,任命麦克道尔为实验室负责人,并让他在全球各地大量 *** 电子技术方面的人才。而“国防计算机”的研制正是小沃森率领IBM进入电子技术的一次冒险,是公司发展方向的彻底革命。
50年代初期,雷明顿-兰德公司将一台Univac电脑售给华盛顿的统计局,引起轰动。而统计局自19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是IBM打孔机的忠实用户。小沃森闻之大惊。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下令用最快的速度将Univac赶出IBM的领地。1951年,IBM开始决定开发商用电脑,聘请冯·诺依曼担任公司的科学顾问,1952年12月研制出IBM之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也是通常意义上的电脑,它叫IBM 701。1956年5月,老沃森正式将IBM的权力之柄移交给小沃森。父与子握手的镜子出现在《 *** 》上,代表着两个时代的过渡。这时IBM已是美国排名第37位的大公司。1961年,在父亲去世5周年纪念日上,小沃森看着桌上的公司发行股票总额对妻子奥利夫说:“我又独自经营了IBM公司一年。”这一年,公司年收入达20亿美元之巨。股票价值比5年前增了4倍。1965年,数百台360型电脑出厂交付使用,到1966年底,已有8000台电脑出厂,使IBM年收入超过40亿美元,税前存利润高达10亿美元。一场历时5年的“赌注”50亿美元的超级冒险终于见出了分晓。小托马斯?沃森和IBM成了史无前例的大赢家。
1993年12月31日,小沃森因中风并发症去世,享年79岁。他更具价值的遗产可以归结为几个字:“IBM就是服务”。
当年,IBM曾是点燃PC熊熊大火的主力军,手持火种的就是埃斯特利奇。他在IBM这个十分“有序”的环境中,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但恰是这种个性让他有机会成就了一番事业,把小小的PC一举推向计算机产业中最核心的产品。尽管大功告成后,反而给他招来许多麻烦,并且,他的生命结束于不幸的飞行事故,但打开昨天的篇章,历史永远会承认一个真正有贡献的人。
如果说个人电脑之火是由苹果引燃的,那么IBM的介入,才真正将这场大火燃遍全球,且越燃越烈,将小小PC一举推向计算机产业最核心的产品,统帅起整个产业,热度持续近20年。而缔造IBMPC的就是IBM历史上最富个人魅力的唐·埃斯特利奇。
埃斯特利奇一生都在逃避官僚体系,但他发现自己最终又被网在其中。经历调职纷扰后,埃斯特利奇终于带着太太,去度承诺已久的假期,好让所有的烦恼消去。 1985年8月2日,两人乘坐的191班机试图在暴风雨中降落到达拉斯机场。离地面只有700英尺时,飞机失控,埃斯特利奇和太太玛丽不幸丧生。一代英才就此陨落。
此后,IBMPC再也不能展现雄风,再也不会有最早的PC、XT机、AT机那样具有视野宽广和卓尔不群的产品。盖茨称,埃斯特利奇是他在IBM公司中惟一可以推心置腹的人。虽然两人时有激烈分歧,但埃斯特利奇是少有的可让他折服的对手。当时IBM的董事长埃克斯在致哀悼时说,埃斯特利奇本有可能最后成为IBM的董事长,但对逝去的人来说,这些话毫无意义。(来自博客中国,阅读全文)
郭士纳,Louis V. Gerstner, Jr.,曾任IBM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出生地:纽约长岛,毕业学校:哈佛大学MBA。
1993年4月1日,愚人节。郭士纳从埃克斯手中接过IBM权力之柄,担任董事长兼CEO。在纽约希尔顿饭店的新闻发布会上,人们对这位美国更大的RJR食品烟草公司老板充满了好奇,让一位外行来执掌全球更大的计算机公司,这事还发生在极为官僚和保守的IBM内,实在是不可思议。郭士纳贯穿整个发布会的主题就是:“我是新来的,别问我问题在哪或有什么解答,我不知道”。但是他说自己学习速度快,而且有勇气采取严厉措施。显然,这种场合他要为前任留下一点脸面。但是他已明白无误地发出了改变IBM的信号:与众不同地穿着蓝色衬衫。
郭士纳似乎生来就缺技术基因,他先在达特默斯大学攻读工程学位。但很快移情别恋,到哈佛大学攻读MBA。1962年,MBA到手后,郭士纳加入麦金西管理咨询公司,成为炙手可热的一号人物,他以善于迅速吸收大量信息,立即归纳企业问题著称。28岁时郭士纳就成为合伙人,时间短得接近创纪录,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合伙人。三十三岁他就出任总监,继而开始就任多家大公司的总裁。1970年,麦金西派他前往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从事咨询工作,结果他加入了这家公司。1985年郭士纳升任总裁,他以引进外人担任高职著称,全然无视公司晋升规则和层级制度。同时他也以积极运用消费者导向,推行单一品牌名称而闻名,是替运通建立“美国运通信用卡”名号的功臣之一。这位出了名的虔诚教徒,住进旅馆后的之一件事就是找最近的天主教堂。不过运通员工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常用的威吓管理 *** 。尽管他办公室门紧闭,但他的吼声还是穿透出来:“这是我听过最蠢的事情!你这个 *** !滚出去”!一秒钟后,会有一位满面通红的员工溜出来。他曾被外界视为公司董事长詹姆斯·罗宾逊三世的当然继承人。4年后这个希望破灭。他又成为食品和烟草巨子雷诺公司(RJR Nabisco)总裁,直到IBM用高薪将其挖走。
IBM历史上的CEO及任期姓名(英文)任期
之一任 Thomas J. Watson 1914- 1956
第二任 Thomas J. Watson Jr. 1956- 1971
第三任 T. Vincent Learson 1956- 1971
第四任 Frank T. Cary 1973- 1981
第六任 John F. Akers 1985- 1993
第七任 Louis V. Gerstner, Jr. 1993- 2002
第八任 Palmisano, Samuel J. 2002至今
IBM,即International Bus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成立于1914年,截止2002年底拥有雇员315889人,总资产965亿美元,是全球更大的IT公司。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ibm成立时间和ibm创始人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