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人生剩余时间表格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表格人生还剩多少天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人生有多少天
1、人生有多少天?如果一个人能活到75岁,那么人生有900个月,一个月按30天算,人生有27000天。
2、计算这些有什么意义?让我们焦虑,只有感受到每天的价值的时候才会感受人生的宝贵。
3、或许你听过“珍惜生命,把每一天当成你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样的道理感觉很苍白,我们也无法做到把每一天而当最后一天。如果是最后一天我就不可能去上班,如果是最后一天我就不可能对人生有规划有计划,如果是最后一天我也不可能去享受生活,虽然有句话说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哪个先来,我理解这种珍惜生命不留遗憾的态度,但我们还是应该真实的面对,因为我们的内心是真实的。
4、我记得以前也看到这样的文章,“在一张A4纸上画一张30x30的表格刚好900个月,把用掉的每个月涂上颜色,剩下的就是你的未来”。但是按照月来计算常常会没有概念,概念是要看到变化。一个24个月的婴儿和12个月的婴儿会有很大的区别,这是婴儿期按月计算生命的道理。但是一个240个月的成人和360个月的成人我们是没有概念的,同时我们也无法计划900个月的人生。
5、常常我们用年计算生命,我们对某些特殊的年龄印象深刻比如18岁、30岁、40岁、60岁、80岁,这些节点构成了生命的曲线。我们说青少年如朝阳初升,中年如日中天,老年如日薄西山。我们没有过完这一生的经验,却可以通过社会中接触的人来评估生命。
6、那为什么我们把生命比作每天的太阳?因为我们在重复过每一天,我们对每天有直观的认识。
7、人的身体成长或许如日头一样有由盛而衰曲线,人生却是多彩多样的,成长是不分年纪的,精神的世界是没有这样一个曲线的。当你的身体年老时不免带来“近黄昏”的失落,但精神世界却依然在渴求成长。信念不应该只是带来恐慌,而应该带来鼓舞,正如《狗心》所说“用爱抚,这样就能够和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打交道。恐怖对于动物一点儿不起作用,不管它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恐怖使整个神经系统限于麻痹”。
8、我觉得人生更应该用天来计算,去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境界。
9、人生有27000天。怎样直观的认识这两万多天呢?我们可以把天数当作银行存款,每过一天少一元。就比如三十多岁的我,剩余天数是14400天。如同存款一样这些天数少的可怜。但在时间的银行里,人和人之间似乎有一种平等,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它有最原始的价值,在我们拿到手的时候没有经历通货膨胀和贬值。
10、让每一天去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我想那是大人物做的事,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想要把每一天用在自我实现。我的日子有的时候在快乐和成长中度过,有时在懵懂中无聊中度过。只要能留下美好深刻的回忆,那这些天就是没有白过的,就是人生的价值。
11、而我在平庸的生活中,似乎也从来不会去想,我还会剩余多少天。而我最近想到它是因为最近的写作和画画真的是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每天留给我的时间不多,而我想要的时间太多。就像当你有一个想要买的东西时,才感受到金钱的可贵。
12、所以我在此刻写这篇文章是希望自己把握有限的时间,不要浪费在无聊的形式上。
二、好书分享《我的之一本人生规划手册》
1、听完老师讲课1小时,你需要至少修炼6小时的时间成本代价的时候,你就知道,从知道知识到掌握知识,再到应用,最后到内化成自己的,至少需要6小时的训练时间。
2、当开始有“投资回报率”的概念之后,才会知道:不去做什么事情,比“做什么事情”更加弥足珍贵,因为你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某一天,甚至是指定时间不去做什么事情,是一项非常严格的自律,而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优秀的人能够坚持自律,是因为自律背后有大到难以想象的丰厚回报。
3、缺乏实践、练习是一个毕不了业的“学习爱好者”,没有从“语文思维”逐渐转化到“数学思维”。
4、不想长大?是在读书时期有学习遗憾?弥补?
5、人生规划可分为四个规划阶段,首先是学业规划,之后是职业规划,接着是事业规划,最后是创业规划,四者合起来称为人生规划。
6、我们的一生究竟应该怎么过?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7、人生规划不是某一个时间段的“短跑计划”,而是一个人一辈子的“马拉松计划”,更是一家人的“合力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共同结果。
8、人生规划的本质,其实是如何用自身的资源,通过合理的配置,来慢慢盘活自己人生的一个过程(如何使用正确的资源,在相对正确的时间,用上相对合理的配置,来盘活自己的人生呢?)。
9、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呢
10、人生抉择错一个,想要再来掰正,所付出的精力成本和代价极大。
11、很多人以为自己很努力,结果在努力学习和自己无关紧要的知识却又无法转化,最终因为学习而变得越来越穷,越学习越迷茫。
12、只要主要问题一直摆在这里不解决,你解决再多的次要问题也是没用的,反过来会被不断衍生出来的次生性问题活活耗垮。
13、明明只要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就可以很大程度改善现有困境,并可以节约海量时间精力。
14、那要怎么做,才能证实自己的行动方向是对的?
15、怎么做,才能觉察到自己的行动方向已经偏离了?
16、怎么衡量,才能知道自己在逐步成长,而不是在原地打转浪费宝贵时间?
17、你一生的收入总和是多少,决定了你的人生方向
18、人生规划表面上是一个人的努力,其实也是一家人的努力,更是你对你家族传承的态度。
19、人生规划中不同阶段的“指路明灯”在哪里
20、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家庭人均月收入的指标为修炼方向,“先生存,再发展,后实现自我价值”,评估自己,现在定位在哪里,以及现阶段的自己应该做什么。
21、如何基于现实世界修炼,我们能否知道凭自己当下的能力,能让自己的生活水平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有什么可以让自己看到的参考坐标,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水平是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吗?
22、答案就是:家庭人均月收入。当你以这个参考对标系为定点,来衡量你自身和周围相关人员的时候,你自己当下在哪一个位置,以及未来可能会到哪一个位置,都可以在“家庭人均月收入直线”上,找到参考对标系。
23、在你的收入不够多,还没有立稳脚跟的时候,你的兴趣有时候不是你的良性资产,有可能是你“资不抵债”的恶性负债。
24、当还在生存期的时候,你最难能可贵的抉择就是坐冷板凳,来完成自己的输出和自己的知识体系架构的进化。
25、用“生命时钟”模型,认清自己的人生规划
26、我们的一生其实只有1/3的时间来参与社会劳作,剩余2/3的时间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额外收入来源。
27、当你的创业生涯规划无法开启的时候,那说明你的事业生涯还需要重修。当你的事业生涯规划无法发力的时候,那说明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做好积累。当你在困惑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那说明你的学业生涯规划没有做好规划。当你在迷茫学什么专业的时候,那说明你自己都还没有想明白自己的天赋是什么。
28、任何你想要跳过的基本功,都会在下一个关卡非常有耐心地等着你来补课和重修。你以为你可以弯道超车来加速,结局却是拐弯的时候栽倒在阴沟里。
29、请问你自己家的书房中有多少行业相关的专业书籍是可以承载你的当前收入继续扩增3~10倍的?
30、请问你身边同行有多少人是分布在这个级别的年收入范围的?
31、你身边有哪些行业的朋友是高出你当前收入几倍的?
32、请问你什么时候会离开当前的行业赛道?什么时候会进入新的行业赛道?你大概会在多少岁的时候退休?
33、调校“生命时钟”参数,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规划
34、任意阶段的十年都可以拆分成三个阶段:之一阶段是入门探索期,第二阶段是适应参与期,第三阶段是游刃有余的主导管理期。
35、时间管理的秘密,是资源配置的管理。而人生规划的秘密,就是自身角色配置的管理秘密。
36、每天除去睡觉的7小时左右休息时间和娱乐时间不说,剩下的17小时,基本上可以分为赚钱的创收类角色、家庭的生活类角色,以及升华自己的精神自我类角色三大类。
37、之一个切入点:增加创收类角色的工作收益;第二个切入点:在生活类角色合理开支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时间和内耗;第三个切入点:学习提升未来收益2~3倍的知识体系。
38、固定成本代表了活在这个世上,想要过什么样质量的生活,想要和什么样的朋友交往,想要身处什么样的一个社交圈、协会、名利场,这背后皆是代价。
39、就是不做什么,或者做什么,为了维系什么,而不得不放弃什么的选择。
40、凡事皆有代价。每一个行动背后的代价,可以说是资源成本。
41、过去欠下的“债”,将来早晚要还的
42、你过得不好,是因为你一直背负着太多过去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再投入更多费用也无济于事。
43、有时候假装好好学习也是沉没成本。看到这句话想到自己
44、摊开一年的年历的时候,你会发现12列×31行的表格中,真正给你做人生选择的事情其实并不多。而日常生活中的努力和积累的资本,才是关键决策时的支撑塔基,你总不能像“守株待兔”一样,什么事情都不做专门等待一个为你量身定制的机会,却白白消耗掉很多你看不见的机会。
45、机会成本什么时候对自己有用,什么时候对自己没用?
46、当我们能支撑得住你的固定成本,熬下去之后,我们才可以有机会成本。当我们支撑不住你的固定成本的时候,熬不下去的话,我们几乎没有机会成本。
47、有些人即便刷信用卡,直接透支自己的存款,借了一大笔钱去做一个重要决定的时候,我们先得明确这么一个大前提看到这呵呵
48、之一个账户是日常开销的消费账户,也就是要维持生活质量需要消费的钱,包括日常家庭消费、买菜做饭、水电煤开销、家用电器、出行旅游,以及买衣服、首饰等提升生活质量的日常需求。一般占家庭总收入的10%。
49、第二个账户是防御型账户,也就是用来处理重大疾病灾害用的保障性资产账户,保障在家庭成员出现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时,有足够的钱来保命。言下之意就是:你得花一笔钱买保险,好让自己或者家人出现意外的时候,不用担心花太多钱。
50、第三个30%的投资用钱包,就是进攻类型的,以收益为导向的相关配置,当然投资≠理财,看得见收益就要看得见风险损失,无论你怎么折腾,请先保住本金。
51、毕竟人是主体,钱财是从属关系,财务自由的意思是你可以驾驭钱财,倘若到了最后你无法驾驭钱财了,再多的金钱给你也是灾难,一劳永逸式的理财并不值得提倡。
52、❤️更好的投资商品其实是自己,请把自己当作一只成长型股票,定期投资,让自己的年化收益率不断提升,使自己的价值越来越大。
53、投资分为两个阶段,分为“人生钱”阶段和后续的“钱生钱”阶段。
54、第四个钱包:40%未来生活要用的钱
55、最后一个钱包,是只存不取,用来改善未来生活用的。
56、这四个钱包的建立顺序如下:首先建立之一个生存钱包,其次搭建第二个防意外钱包,再次逐步提升第三个投资类钱包的收益,最后才开始往未来养老的钱包中逐步储蓄,然后越来越多。
57、用“三条命”的维度思考自己的生命
58、人的一生只有30000天左右,或者人的一生只有900个月。在有生之年让我们站在“我有三条命”的维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59、三条命分别是生理意义上的生命、行业范畴上的天命、人类范畴上的使命。
60、生命的范畴,在于你的心脏何时停止跳动;天命的范畴,在于你是否把你自己的更大价值发挥出来,造福行业;
61、使命的范畴,在于你是否带着不少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改变社会,造福人类。
62、人这辈子活三次,所以也会死三次,之一层死亡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脑子停止活动,那么从生物的角度来说你死了。因此这一个层面,是可以通过参加运动和锻炼的方式,提升免疫力和自身活力来延缓衰老的,但是你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死亡。
63、第二层死亡通常在你的葬礼上,你的家人、朋友、认识你的人都来为你最后送行,那么你在社交圈上的地位和角色就死了,你下葬的那一刻,就代表你在社交圈中的消亡。
64、第三层死亡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死掉后,在地球上,关于你的所有信息都不再被任何一个人知道,传承,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
65、是10天的规划,还是100天,还是10个月,还是10个季度,还是10年,甚至是100年呢?为什么很多人的计划只能是短期计划而不是中长期计划呢?
66、短期计划靠自己,中期计划靠他人,长期计划靠家族。
67、你不为自己积累经验值,你的下一代就有可能会错过下一个时代的机会。
三、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时间在工作
1、人类的一生至少有45%的时间,它是放在了工作上的。
2、这主要就是因为人类的一生自打成年以后就要涉及到工作,而每天的工作时间最少是8个小时,而且还经常性的加班,尤其对于年轻的人,他们工作时间就会更长。这样就有可能占到了没退休之前的一半的时间。
3、而是作为一个人,18岁之前他是不需要工作的,而55周岁以后也是不需要工作的,这样进行一下综合的测量,那么他一生当中工作的时间是在30%左右。
4、但是有些人就算了退休或者是在未成年的时候,他也会涉及到工作的,而且就算是他不在工作,也是在为他的工作做准备,所以说人类的一生大约有45%的时间都是用在工作上。
人生剩余时间表格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表格人生还剩多少天、人生剩余时间表格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