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海兰察,富察傅恒历史原型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17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历史上海兰察的一些知识点,和富察傅恒历史原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清朝乾隆时期著名的将领多拉尔·海兰察简介
  2. 海兰察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有何作为
  3. 清朝将领海兰察,他的一生都有哪些传奇故事

一、清朝乾隆时期著名的将领多拉尔·海兰察简介

1、清朝人物

本名:多拉尔·海兰察

2、出生地:呼伦贝尔阿荣旗霍尔奇镇

3、主要成就:从征准噶尔部,平定林爽文,平定廓尔喀。

4、海兰察的祖先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索伦马甲的身份随清军入准噶尔,辉特台吉巴雅尔投降之后,又跟从阿睦尔撒纳反叛,清军到处搜查他,他逃入了塔尔巴哈台的山中,海兰察奋力追击赶上他,将他射于马下,生擒回营。事后叙功,海兰察被赐号为额尔克巴图鲁。被提拔为一等侍卫,赐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画像被悬挂于紫光阁功臣像中。

5、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海兰察作为清军先锋率部进入缅甸作战。清军出虎踞关,海兰察率领轻骑作为先驱,到了罕塔遇到了缅军,杀死三人,生俘七人,然后攻击老官屯,斩首二百;又设伏歼敌四百余人,缅军自猛密出动袭击清军,海兰察前去救援击败了缅军。

6、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再度出师,海兰察率军越过万仞关,在戛鸠江击败了缅军,捣毁了江岸的缅军大寨,因为军功被授为镶黄旗蒙古副都统。清军逼近老官屯,海兰察又在锡箔击败缅军,拆毁了缅军的木栅,缅军前来袭击被海兰察击退,前去乘胜追击,绑缚了两个人回到大营。清军班师之后,命海兰察留在军前管理边防事宜。之后被迁移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

7、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清军征讨金川,清廷命海兰察自云南赴四川与大军会合。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六月,参赞大臣丰升额攻打美美寨遭到小金川的极力抵抗。海兰察率军赶到,两军合力奋击,攻克了对方的寨子。七月,又击败了叛军头目策卜丹。几战下来都有收获,清廷下诏嘉奖,海兰察被提拔为正红旗蒙古都统。十二月,平定小金川。小金川既定,清廷又进讨大金川,海兰察被授参赞大臣,跟从将军温福出西路,自功噶尔拉进入大金川境内。

8、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海兰察与领队大臣额森特的军队一起作战,凿冰开道,一天的时间就到了固木卜尔山。之后作战失利,上疏乾隆帝请罪。乾隆帝下诏“一定要镇静,鼓舞士气,再立战功”。海兰察与五岱一起守御美诺,叛军屡次来攻,均被海兰察击退。当时正值新败,清军绿营兵大多溃散。海兰察上疏请求遣回胆怯的士兵,使他们不会影响到新兵的士气,乾隆帝听从了他的要求。七月,叛军大举进攻,美诺、明郭宗都失守了,海兰察退到了日隆。乾隆帝责备他不能抵御住叛军,命阿桂按律处置。阿桂到了日隆之后上奏说:“海兰察在军队溃散的时候,前后拦截他们,没有与胆怯的士兵一起溃退。但是平日里没有做到严明军纪,这个责任不能推脱。”命将他降为领队大臣。十月,清廷命阿桂为定西将军,谋划再次进剿金川,海兰察与领队常清等一起率领八千人自达木巴宗北山取道分三路进攻,夺取了别斯满大小十余寨。又与富兴等攻取了帛噶尔角克、底木达、布朗郭宗等寨,又率领大军又攻取了克美诺。乾隆帝嘉奖海兰察作战勤勉有力,命支给他俸禄。

9、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正月,阿桂令海兰察率领五千人自明郭宗进军到谷噶山进攻叛军,又令他与保宁率领二千人自喇穆喇穆横梁绕行八十余里,攻打登古山。二月,令普尔普顺山梁进,海兰察出山后,自石罅跃登,与叛军发生激战。乾隆帝说罗博瓦是叛军的险要门户,海兰察攻打那里功劳更大,特授为内大臣。三月,海兰察到达第四峰下,进攻得斯东寨,并攻克了它。四月,叛军乘着雾雨天气在山坡上修筑了两座碉堡,海兰察率兵捣毁了它们。五月,在喇穆喇穆山后修筑栅栏,叛军屡次自林中前来进犯,海兰察与额森特联合击退了他们。六月,攻色淜普冈,叛军设立了六座碉堡相互依托。海兰察独自攻克了中间的三碉以及附近的卡寨。七月,抵达色淜普,歼灭了东西峰驻守碉堡的叛军。又在喇穆喇穆山麓乘胜攻打日则丫口,攻取了百余座碉堡,叛军坚守该布达什诺木城。清军埋伏在山沟里,海兰察从左路出击,额森特从右路出击,官达色从中路出击,三道并进,逼近了逊克尔宗。乾隆帝嘉奖海兰察在诸将中出谋划策,屡次攻克险要地区,赐号

二、海兰察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有何作为

1、在清宫剧《延禧攻略》中,海兰察是傅恒身边的侍卫。尽管他只是个配角,但他温文尔雅的气质,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然而在历史中,海兰察的形象并非如此,他能征善战。被后人称为“妖人”。不过又用一种有趣的动物来比喻他。那么,后人把他比喻成什么动物呢?

3、其实在历史上,海兰察和傅恒没有交集,他并非满洲人,而是索伦(现鄂温克族)人。

4、自乾隆继位之后,同是游牧民族出身的索伦人凭着彪悍勇猛和善用谋略,得到了乾隆的青睐。

历史上海兰察,富察傅恒历史原型-第1张图片-

5、海兰察就是被重用的索伦人之一。

6、乾隆二十年,准噶尔部再次发动叛乱,海兰察以八旗骁骑营士兵的身份参与了战斗。

7、在战斗中,海兰察英勇无比,经常以少胜多,每战必歼敌无数。

8、他不光累有战功,生擒准噶尔首领巴雅尔,更是让清廷朝野对他刮目相看。

9、乾隆赐海兰察“额尔克巴图鲁”称号,还擢升他为一等侍卫,并将其画像悬于紫光阁功臣像中。这可是历代武将征战一生,也许都难得到的荣耀。

10、乾隆三十年,缅甸侵扰清朝边境,清缅战争爆发。

11、海兰察以副都统的身份率八旗先锋直驱缅甸。

12、他多次以其神勇,破缅军战阵,打得缅军死伤无数,最终迫使缅军主动议和。

13、论功行赏时,海兰察被擢升为镶黄旗蒙古副都统,并留于云南边塞负责戌边治兵等事务。

14、乾隆三十六年,四川爆发大小金川之乱。

15、奉乾隆之命,海兰察率军自云南奔赴四川参与讨伐。

16、历经苦战,海兰察联合其他清军攻克小金川,因其表现不俗,被清廷授以正红旗蒙古都统。待围剿大金川时,又被擢升为参赞大臣。

17、比如在攻打大金川时,由于人力悬殊,再加上对方又在堡垒中居高临下,占据险要地形,因此他率领的先锋队死伤不少,导致不少士兵露怯后退,最终影响了清军士气。

18、清廷问罪,定西将军阿桂据实答复说,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海兰察平时治军不严。不过阿桂证明,海兰察并没有和怯战的士兵一同后退。

19、清廷查实后,依军律将海兰察降为领队大臣。

20、挫折往往能激发人的斗志,在此后的战斗中,海兰察愈战愈勇,与叛军多次激战,凭谋略攻占不少叛军的险要门户,最终在平定大金川之乱中,立下了头功。

21、由于海兰察在平定大小金川之乱中,起到了决定胜负的作用,因此被乾隆加封为一等侯,又赐双眼花翎。

22、待海兰察班师回朝时,乾隆还亲自率文武大臣出城迎接。不仅赏赐丰厚,还将他在紫光阁的画像排位列前50大臣。

23、不久,“功业昭然,颇蒙帝眷”的海兰察又被擢升为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24、此后,在镇压 *** 叛乱及平定台湾的战争中,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海兰察,在战场上更是以少胜多,多次克捷,并先后生擒叛军头目。

25、海兰察为清王朝的长治久安做出了巨大贡献,乾隆对他更是宠爱有加,不仅加官进爵,赏赐不断,还多次赋诗赞赏他。

26、乾隆五十六年,海兰察再次奉命奔赴 *** 参与了廓尔喀战役。

27、尽管乾隆屡次嘱咐海兰察,千万不要冒险。

28、但海兰察还是不顾年迈,依然冲锋在前。这大大助长了清军的士气,再加上他很懂得军法作战,因此打得廓尔喀军毫无招架之力。

29、被打怕了的廓尔喀军最终放弃抵抗,向清廷请求投降。

30、海兰察因此得封一等公,这可是除皇室之外的更高爵位了。

31、乾隆五十八年,戎马一生的海兰察因病去世。

32、乾隆听闻,悲痛不已,予以厚葬,并上谥号“武壮”,又下诏准入昭忠祠。

33、如此看来,海兰察简直是乾隆的福将,他几乎参加了乾隆时期所有的重要战役。更为让人叹服的是,他累战累胜,几乎是战神附体,因此他在军中威望极高。

34、正因如此,在海兰察去世多年后,关于他在战场上的传说还在民间广为传播。

35、到了清末民初,北京一带很流行“西山十戾”的说法。据说西山上早些年有十个修炼成精的精灵,在清王朝建立后,他们陆续投胎转世,成为了推动清朝政治的重要的十个人物:多尔衮(熊)、洪承畴(獾)、吴三桂(鹗)、年羹尧(猪)、海兰察(驴)、和珅(狼)、慈禧太后(狐)、曾国藩(蟒)、张之洞(猴)、袁世凯(蟾)。

36、之所以会说海兰察似驴,是因为他出身不高,却凭勇武和勤勉,在战场上屡立奇功,最终建功立业。

37、再加上海兰察一世忠诚,不争功好利,因此百姓认为他与凡人有异,堪称“妖人”。不过有这样的说法,还是因为大家认可他能打善战的表现。

三、清朝将领海兰察,他的一生都有哪些传奇故事

1、在清宫剧《延禧攻略》中,海兰察是傅恒身边的侍卫。尽管他只是个配角,但他温文尔雅的气质,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然而在历史中,海兰察的形象并非如此,他能征善战。被后人称为“妖人”。不过又用一种有趣的动物来比喻他。那么,后人把他比喻成什么动物呢?

3、其实在历史上,海兰察和傅恒没有交集,他并非满洲人,而是索伦(现鄂温克族)人。

4、自乾隆继位之后,同是游牧民族出身的索伦人凭着彪悍勇猛和善用谋略,得到了乾隆的青睐。

5、海兰察就是被重用的索伦人之一。

6、乾隆二十年,准噶尔部再次发动叛乱,海兰察以八旗骁骑营士兵的身份参与了战斗。

7、在战斗中,海兰察英勇无比,经常以少胜多,每战必歼敌无数。

8、他不光累有战功,生擒准噶尔首领巴雅尔,更是让清廷朝野对他刮目相看。

9、乾隆赐海兰察“额尔克巴图鲁”称号,还擢升他为一等侍卫,并将其画像悬于紫光阁功臣像中。这可是历代武将征战一生,也许都难得到的荣耀。

10、乾隆三十年,缅甸侵扰清朝边境,清缅战争爆发。

11、海兰察以副都统的身份率八旗先锋直驱缅甸。

12、他多次以其神勇,破缅军战阵,打得缅军死伤无数,最终迫使缅军主动议和。

13、论功行赏时,海兰察被擢升为镶黄旗蒙古副都统,并留于云南边塞负责戌边治兵等事务。

14、乾隆三十六年,四川爆发大小金川之乱。

15、奉乾隆之命,海兰察率军自云南奔赴四川参与讨伐。

16、历经苦战,海兰察联合其他清军攻克小金川,因其表现不俗,被清廷授以正红旗蒙古都统。待围剿大金川时,又被擢升为参赞大臣。

17、比如在攻打大金川时,由于人力悬殊,再加上对方又在堡垒中居高临下,占据险要地形,因此他率领的先锋队死伤不少,导致不少士兵露怯后退,最终影响了清军士气。

18、清廷问罪,定西将军阿桂据实答复说,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海兰察平时治军不严。不过阿桂证明,海兰察并没有和怯战的士兵一同后退。

19、清廷查实后,依军律将海兰察降为领队大臣。

20、挫折往往能激发人的斗志,在此后的战斗中,海兰察愈战愈勇,与叛军多次激战,凭谋略攻占不少叛军的险要门户,最终在平定大金川之乱中,立下了头功。

21、由于海兰察在平定大小金川之乱中,起到了决定胜负的作用,因此被乾隆加封为一等侯,又赐双眼花翎。

22、待海兰察班师回朝时,乾隆还亲自率文武大臣出城迎接。不仅赏赐丰厚,还将他在紫光阁的画像排位列前50大臣。

23、不久,“功业昭然,颇蒙帝眷”的海兰察又被擢升为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24、此后,在镇压 *** 叛乱及平定台湾的战争中,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海兰察,在战场上更是以少胜多,多次克捷,并先后生擒叛军头目。

25、海兰察为清王朝的长治久安做出了巨大贡献,乾隆对他更是宠爱有加,不仅加官进爵,赏赐不断,还多次赋诗赞赏他。

26、乾隆五十六年,海兰察再次奉命奔赴 *** 参与了廓尔喀战役。

27、尽管乾隆屡次嘱咐海兰察,千万不要冒险。

28、但海兰察还是不顾年迈,依然冲锋在前。这大大助长了清军的士气,再加上他很懂得军法作战,因此打得廓尔喀军毫无招架之力。

29、被打怕了的廓尔喀军最终放弃抵抗,向清廷请求投降。

30、海兰察因此得封一等公,这可是除皇室之外的更高爵位了。

31、乾隆五十八年,戎马一生的海兰察因病去世。

32、乾隆听闻,悲痛不已,予以厚葬,并上谥号“武壮”,又下诏准入昭忠祠。

33、如此看来,海兰察简直是乾隆的福将,他几乎参加了乾隆时期所有的重要战役。更为让人叹服的是,他累战累胜,几乎是战神附体,因此他在军中威望极高。

34、正因如此,在海兰察去世多年后,关于他在战场上的传说还在民间广为传播。

35、到了清末民初,北京一带很流行“西山十戾”的说法。据说西山上早些年有十个修炼成精的精灵,在清王朝建立后,他们陆续投胎转世,成为了推动清朝政治的重要的十个人物:多尔衮(熊)、洪承畴(獾)、吴三桂(鹗)、年羹尧(猪)、海兰察(驴)、和珅(狼)、慈禧太后(狐)、曾国藩(蟒)、张之洞(猴)、袁世凯(蟾)。

36、之所以会说海兰察似驴,是因为他出身不高,却凭勇武和勤勉,在战场上屡立奇功,最终建功立业。

37、再加上海兰察一世忠诚,不争功好利,因此百姓认为他与凡人有异,堪称“妖人”。不过有这样的说法,还是因为大家认可他能打善战的表现。

关于历史上海兰察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海兰 历史 原型 傅恒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