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多长时间,敦刻尔克大撤退撤走了多少人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7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敦刻尔克多长时间的一些知识点,和敦刻尔克大撤退撤走了多少人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敦刻尔克讲的什么故事敦刻尔克历史背景
  2.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
  3. 敦刻尔克》中海陆空三条叙事线对应的时间单位分别是

一、敦刻尔克讲的什么故事敦刻尔克历史背景

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敦刻尔克》改编自著名的二战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将带你重新回顾被困在敦刻尔克海滩、处于绝望和悲剧中的超30万英国士兵的撤退行动,也就是所谓的“狄那莫计划(Operation Dynamo)”。

电影分成海陆空三段叙事,英国皇家空军进程为一小时,小型民用游艇进程为一天,而被困在海滩上的英国士兵的进程为一周,导演通过对时间段的打散和编排,叙说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外媒FoxtrotAlpha近日撰文,为我们带来了电影《敦刻尔克》所看到内容背后的历史,以及在电影中无法看到的内容,包括英国人如何在海滩上被德国军队包围、失败和撤退的后果(对欧洲的影响)等等。

当然,一些信息可能会被视为电影剧透。

电影《敦刻尔克》以德国传单从天掉下,警告英国人已被完全包围,主角Tommy此时跑着穿过街道为开场。

与德国丢弃在敦刻尔克的传单相比,荧幕上大量散落的招降单是真实而精确的。

当时,德军军队已经绕过马奇诺防线,进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大公国。

此后,德国军队深入法国北部,分裂了英法盟军防御,使得40多万英法联军被包围在法国北部临海城市,敦刻尔克海滩上。

英法盟军在反击失败后,强化了敦刻尔克,从而足以延缓德军包围做出撤离。

此外,德国更高统帅部在空军总司令影响下,决定推迟进攻英法盟军:因为空军总司令认为,他们可以通过飞机投掷炸弹来阻止撤退和消灭英法盟军。

在电影中,Tommy被德国军队赶到了海滩上,看到成千上位战友站在海岸线旁边。

此时英国撤退面临的问题就是,缺少运走士兵所需的可用船只。

第二段叙事是三名RAF飞行员,他们负责护航敦刻尔克撤退任务。

在电影中,地面上的人经常提到英国海军和空军没有援助的情况,但英国首相更关心保留剩余资源,从而能抵御未来可能发生的德国军队入侵,不愿意为成功撤退提供必要资源。

第三段叙事是三名英国平民乘坐的小型私人游艇,这是成千上万驶往敦刻尔克,为撤退行动服务船中的一只。

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这些船大多用于把人从海岸线运输到停泊在英吉利海峡的大船上去,这是因为海岸线遭遇空袭破坏,大船无法安全入港停泊。

这些小船依然会面临德国轰炸和海军打击的威胁,但它们毫无疑问是敦刻尔克撤退计划的转折点,使得30万人(原计划人数的十倍)撤退成功。

电影《敦刻尔克》的三段叙事都是以历史为基础,并带来了一些小的创新,但对普通观众来讲,这并不应该是一种消遣。

《敦刻尔克》将撤退行动缩小到了三段叙事,但“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失误,让盟军在战争中早早陷入灾难性失败,导致欧洲西部因德国闪电战的压倒性力量,不可避免的走入衰落。

尽管有上千士兵在敦刻尔克地区周围不断的战斗,但电影却并未走出沙滩。

在臭名昭著的帕拉迪丝大屠杀(Paradis Massacre)中,涉及到97名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被德国军队包围,仅有2人最终幸存了下来。

战后,下达该命令的德国指挥官Fritz Knochlein被绞死。

另一个疏忽是对敦刻尔克平民的影响(虽然电影开始已处于战争时刻),由于害怕德国的轰炸和迫近的包围,数以百万计平民已经逃亡了。

当敦刻尔克战役于1940年6月4日结束时,大量英国供给品被留给了德国军队,数千名英国人的法国和比利时盟军成为了囚徒。

英国军队的撤退,带走了相当多英国对法国防线的支持。

6月14日,巴黎被德国占领,随后法国和德国签署了停战协议。

在***迁往法国西南部后,总理保罗·雷诺提出了类似“敦刻尔克”的撤退行动,法国军队可迁都北非殖民地继续与英国联盟坚持抗德。

但由于法国和德国签署停战协议,这一想法被法国***放弃了。

对英国而言,“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次奇迹般地突破,一个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到一起的小小胜利。

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其著名演讲《我们要战斗(We Shall Fight)》中称其为“敦刻尔克精神”,该演讲也堪称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一段讲话。

而直到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敦刻尔克大撤退四年之后,数百万盟军才通过诺曼底登陆,与德国一决雌雄。

《敦刻尔克》完全忽略了比利时、法国和德国的视角,只关注了英国撤离时的绝望。

在《敦刻尔克》电影中,一个最令人困惑和不安的时刻包括了一名法国士兵,他似乎隐喻了英国腐败的态度,以及敦刻尔克对整个法国的影响。

电影《敦刻尔克》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意在描述非常私人的,英国人在撤退***时的动机、经验、态度和牺牲。

电影做了一些小创新,主要是形势范围和英国皇家空军的场景,其中包含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的一个特殊时刻看起来有点牵强。

不过电影《敦刻尔克》非常好的将观众笼罩到混乱、绝望和隔离气氛中;展示了缺乏希望情况下人类精神令人震惊的灵活性。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现代史最重要的生存故事之一,电影展示出的感情,和悲剧真相一样值得尊敬:至少在规模缩小的范围内,它为自己勾画了轮廓。

在此前出炉的影评中,《敦刻尔克》烂番茄新鲜度为97%,Metacritic均分高达96分,IGN更是给予了9.5分的高分好评。

IGN评价称,《敦刻尔克》没有刻意渲染战争的恐怖,而是通过较小规模的人员行动、震耳欲聋的冲突场景成功地向观众们全面展示了世界大战的可怖。

二、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主要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期。在希特勒闪击波兰的同时,英法对德宣战,但是当时的英法还是眼睁睁地看着德国闪电击败波兰,施行绥靖政策。闪击波兰的成功给了德军还有希特勒极大的自信,因此,紧接着,德军就在紧锣密鼓的制定进攻法国的计划。

敦刻尔克多长时间,敦刻尔克大撤退撤走了多少人-第1张图片-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全线发动进攻,德军主力则以古德里安所部3个装甲师为前锋,后面紧跟着4个装甲师,只用了两天时间便驱散法国守军,穿越阿登山区110公里长的崎岖山路,深入法国境内。5月13日,德军在近400架轰炸机猛烈轰炸的支援下,开始强渡马斯河。当天下午德军成功过河,晚上,先头装甲师已全部过河完毕,杀进法国防线背后几乎没有设防的纵深地带。整个英国远征军和法军更好的那部分部队都被德军赶到了敦刻尔克,面临着被围歼的命运。

1940年5月20日,德军先头部队抵达英吉利海峡,事实上切断了攻入比利时的英法联军70万人的退路。5月24日这一天晚些时候,希特勒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坦克部队停止追击。就这样,德国人的坦克在前线止步不前整整两天,延宕到5月26日才恢复了攻势。

法兰西战役之一阶段结束,随后,德军越过索姆河,转向巴黎进军,法军剩余部队土崩瓦解。6月22日,尽管马其诺防线40万大军仍在原地坚持战斗,但法国 *** 已经没有可用部队继续作战,正式签署投降协议。直到5月27日拂晓,6个精锐的德国装甲师才开始重新前进。5月26日下午6时57分,英国海军部发信号通知多佛:“发电机行动开始。”开始了大规模的营救英国远征军。从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历时9天,总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

三、敦刻尔克》中海陆空三条叙事线对应的时间单位分别是

1、《敦刻尔克》分海、陆、空三条线,对应的时间分别是一天,一周和一小时,不过每段故事都是正序,放心这次不烧脑了。

2、电影《敦刻尔克》是一部以二战时期发生在法国敦刻尔克的大撤退事件为背景的战争电影。这部电影采用了非常特殊的叙事结构,将故事分为海、陆、空三条线,分别对应不同的时间尺度:一天、一周和一小时。这种时间线的设置不仅赋予电影独特的叙事风格,还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事件的不同层面。

3、首先,电影的"海"线发生在一天内,主要讲述了大量英国平民船只自发前来救援英国士兵的故事。这一线索在电影中强调了普通人的勇敢和自愿奉献精神。观众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小船,从渔船到游艇,都前来参与拯救行动,形成了震撼人心的场面。这个线索强调了团结和自救的主题,同时也为电影带来了感人至深的时刻。

4、接下来是"陆"线,时间跨度为一周,主要关注的是英军士兵在敦刻尔克海滩的苦苦等待和生存斗争。观众可以看到英国士兵在海滩上等待撤离,同时也面临来自敌方飞机和潜水艇的威胁。这一线索通过展现士兵们的坚韧和不屈精神,呈现了在极端困难情况下的人性之美。

5、最后是"空"线,发生在一小时内,关注的是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在天空中的战斗。这一线索通过空中战斗的紧张和 *** ,为电影增添了紧迫感。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到飞行员们的胆识和决心,以及他们对国家的忠诚。

6、这种时间线的设置使电影的叙事更加复杂和引人入胜。虽然三条线索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所交叉,但观众不会感到混乱,因为每个线索都以线性方式呈现。这种叙事结构使得观众可以深入了解事件的多个层面,同时也让电影更加引人入胜。

敦刻尔克多长时间和敦刻尔克大撤退撤走了多少人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敦刻尔克 撤走 撤退 多长 多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