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披头士解散时间的问题,以及和披头士代表的精神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求beatles准确的成立时间,解散时间~
1、成立时间得看你以什么为标准了。1956年春天,列侬与一些伙伴成立了 the quarrymen乐队。1957年7月6日,保罗去看了the quarrymen的室外派对演出并与列侬相见,从此加入乐队。1958年初,保罗邀请乔治加入乐队。此后他们多次更改名字,并于1960年夏天改名为the beatles.1962年8月16日,林戈取代皮特贝斯特,成为披头士鼓手。从此,四人组正式形成。
2、至于解散也是得看什么标准。1969年8月20日,四位乐手在修道院路录音棚进行了乐队最后一次录音。9月26日,最后一张专辑“ABBEY ROAD”发行。此后乐队名存实亡。1970年4月10日,保罗正式宣布离开乐队,乐队名义上就此正式解散。
3、这些时间准确无误,我参考了我家的一些书籍。参考书目:列侬传,见证披头士,the beatls biography等
二、披头士为什么要解散
应该有很多吧!之一个应该是成名前的鼓手贝斯特不合群被经纪人开除,而他的替补斯塔尔在乐队成名后,因为不是原班人马受到其他成员的区别对待。第二个原因应该是把乐队引向成功的经纪人爱泼斯坦吸毒过量死亡,从此乐队成员群龙无首,主唱列侬和吉他手麦卡特尼各自为政,暗自较劲。第三应该是列侬和大野洋子婚恋,让列侬萌生退意进而和大野专心做自己的乐队。乐队解散应该是70年,麦卡特尼宣布退出乐队,而此时的BEATLES也已经名存实亡。不久后,麦卡特尼要求法院判决乐队解散并永不重组。从此,BEATLES就正式解散了。至于列侬的死,应该是在80年。尽管列侬死前有过乐队复合的传言,但因为灵魂人物列侬的死而得不到验证。
三、披头士是什么原因解散的
1、披头士解散的主要原因是乐队成员之间的个人矛盾和创意分歧。
2、披头士乐队,作为20世纪更具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之一,其解散的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乐队成员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音乐理念。随着乐队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他们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期望,这导致了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和不断升级的冲突。
3、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作为乐队的创作核心,他们的分歧尤为显著。两人都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创意主张,而在乐队后期,他们对于音乐的方向和风格产生了明显的分歧。列侬倾向于更为实验性和政治性的音乐,而麦卡特尼则希望维持乐队的商业成功和更为传统的音乐风格。这种分歧不仅影响了乐队的创作,也加剧了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
4、此外,乐队成员的个人生活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他们的私生活经常被媒体曝光和炒作。这种持续的关注和压力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个人生活,也进一步加剧了乐队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尤其是在乐队后期,成员们开始追求各自的个人事业和兴趣,这使得他们更加难以维持乐队的团结和合作。
5、综上所述,披头士乐队的解散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乐队成员之间的个人矛盾和创意分歧、媒体的压力和关注以及成员们对个人事业的追求都导致了乐队的最终解散。尽管如此,披头士乐队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仍然不可撼动,他们的音乐和贡献将永远被铭记。
四、拜托解释一下披头士解散的真正原因,越详细越好
我一直认为是YOKO毁了beatles自从他们的经纪人Brian Epstein死去之后,甲壳虫就开始分散了.当时他们如果能马上找一个替代的经纪人也许情况会好一些,但是他们决定自己处理自己的钱财.这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因为除了Paul McCartney之外,其余三人都没有什么生意头脑.而即使是Paul也并不熟悉他们的业务.他们做了很多赔钱的事——整个Apple计划从一开始就很失败.而且几个人也为此发生了很多争执.这一时期,他们在艺术上也开始逐渐成熟起来.John和Paul音乐风格差别越来越大.两个人不再能够一起创作了.他们合作创作歌曲的方式变成了把两个人的两首不同歌曲凑在一起,就像A Day in the Life那样.George开始成为一个出色的歌曲作者,但他在每张专辑中只能得到一,两首歌的空间.那首杰出的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几乎遭到拒绝,但George把Eric Clapton带进来作吉他伴奏,使这首歌得以被录制.当Ringo也开始创作歌曲时,争夺唱片上自己的位置也成为四个人争吵的原因之一.同时,他们长大了,开始希望更多自己的空间,开始希望更多自己的生活.John爱上了大野洋子.因为不想和她有片刻分离,他坚持把洋子带到录音室里,而这引起了其他三人的不满.在录制唱片的时候,四个人也开始不断争吵,致使一些 *** 人员因无法忍受而退出.Ringo感到其他三人把他排除在创作过程之外,在 *** 白色专辑的时候曾经一度退出了甲壳虫.虽然他很快就返回了小组,但几个人已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和谐地合作了.在录制Let It Be的时候,四个人的矛盾达到了顶点.George在和Paul争吵后也一度离开.他们两人争吵的镜头被保存在Let It Be的影片中,显示出当时团体内部的紧张气氛.到了1969年,John和洋子结婚,并开始发表独立的单曲和专辑;George开始准备他的双专辑All Things Must Pass;Ringo在录制他的Sentimental Journey,而Paul也在准备他的首张专辑McCartney.据说当年秋天,John在一次 *** 中突然宣布:"我想要'离婚'".Paul似乎说服了他先不要公开他将退出甲壳虫的决定.John后来可能也暂时忘掉了他的这一声明——毕竟他也曾经声明说他是耶稣转世——并且仍然参与甲壳虫的一些事务.但此时,另一个矛盾也使Paul和其他三位甲壳虫对立起来.在与Linda Eastman恋爱结婚后,他希望自己的岳父John Eastman担任甲壳虫的经纪人.Eastman当然是一位出色的律师,但他的身份使他不适合担任这一职位——他毫无疑问将会对Paul格外偏心.其他三位甲壳虫希望Allen Klein作他们的经纪人,而双方都不肯退让.最终Allen Klein得到任命,但裂痕已经造成. 1970年4月10日,Paul推出了他的专辑McCartney.在专辑上有一段Paul回答他假象的记者提问的所谓"采访"记录.其中有几个问题与甲壳虫有关,而且对他们是否将继续合作的回答相当含混.当时的媒体立刻认定Paul宣布了甲壳虫解散.John非常愤怒,因为他觉得Paul是用这个声明来推销自己的唱片.有很长一段时间,其他几位甲壳虫拒绝承认甲壳虫已经解散,也拒绝回复Paul要求他们一起解决解散后财产问题的信件. 1970年12月31日,Paul正式起诉Allen Klein和其他三位甲壳虫.在这种情况下,甲壳虫的彻底解体已经无法挽回了.他们最后一次合作大概是在1973年Ringo推出他的专辑Ringo时了.其他三位甲壳虫都参与了某些作品的录制,但是其中并没有四个人一道录制的歌曲.如果媒体没有报道甲壳虫解散,如果Paul没有提出上诉的话,甲壳虫也许还能再持续下去.也许他们能在推出自己专辑的同时也能隔一段时间推出新的甲壳虫专辑.但这都只是猜测罢了.事实是,他们当时都希望摆脱甲壳虫身份的束缚.也许解散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解散的时候,甲壳虫的艺术水准仍然处于巅峰状态,所以他们的神话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转自 www.echoooo.com作者:Julia
五、披头士乐队为何解散
1、原因一是再也没有一张专辑封面催生如此多的模仿。
2、原因二是再也没有一张专辑像它一样产生如此多的阴谋论。可以肯定的是,《艾比路》专辑也宣告披头士走向解体。对于当时的公众来说,他们并不清楚披头士乐队正经历解体的最后阵痛,将永远不会再录制另一张专辑了。
3、The Beatles(甲壳虫乐队),英国摇滚乐队,由约翰·列侬(John Lennon)、林戈·斯塔尔(Ringo Starr)、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和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四名成员组成。1960年,乐队于英格兰利物浦市成立,其音乐风格源自20世纪50年代的摇滚乐,并开拓了迷幻摇滚、流行摇滚等曲风.
4、1970年,凭借《Let It Be》获得第13届格莱美奖更佳原创电影电视音乐奖;4月10日,保罗·麦卡特尼宣布离开乐队;5月8日,乐队最后一张录音室专辑《Let It Be》正式面世,这张专辑在《滚石》杂志2003年发布的五百大专辑排行榜中位列第86位;10月31日,保罗·麦卡特尼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完全解散The Beatles,并且禁止乐队重组;经过一年的审理辩论之后,法庭批准了麦卡特尼的诉讼。
5、1955年,在艺术学校读书的约翰·列侬组建了一支名为“the Quarrymen”(采石工人)的摇滚乐队,这支乐队是The Beatles的前身。1956年,约翰·列侬在利物浦一处教堂里结识了保罗·麦卡特尼,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保罗·麦卡特尼加入了乐队
关于披头士解散时间,披头士代表的精神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