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21 0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和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以及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通俗的解释“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2. 什么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3.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别是什么
  4. 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怎么算
  5. 政治经济学: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如何计算
  6.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计算必要劳动时间

一、通俗的解释“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通俗的讲:必要劳动时间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部分时间,其实也就是生产工人工资的那部分时间。超过这一节点后,就属于剩余劳动时间了。

比如: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的劳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必要劳动时间。雇佣工人超出为自己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剩余劳动时间。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之一种含义是:以一个工作日中1个标准人生理活动耗费的使用价值为界限的劳动时间。

例如,一个工作日的劳动时间是16小时,劳动者(包括他的家庭)的生理活动耗费的使用价值是小麦6公斤,生产这6公斤小麦的劳动时间是8小时,则以6公斤小麦为界限的劳动时间8小时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之一种含义。在这个例子中,就是1.33小时/公斤小麦。

这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论述的形成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人的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的劳动时间。

二、什么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1、必要劳动时间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部分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必要产品或必要价值。与“剩余劳动时间”相对。

2、剩余劳动时间,意思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间以外的部分。在剩余的劳动时间内,生产剩余的产品或剩余价值。与“必要劳动时间”相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其区别有三:

之一,两者的含义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第二,两者的对称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相对于个别劳动时间而言的;必要劳动时间是相对于剩余劳动时间而言的。

第三,两者的属性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消亡而消亡;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必要劳动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剩余劳动时间

三、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别是什么

1、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关系。

2、必要劳动时间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部分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必要产品或必要价值,与剩余劳动时间相对。

3、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关系,剩余劳动时间意思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间以外的部分,在剩余的劳动时间内,生产剩余的产品或剩余价值,与必要劳动时间相对。

4、首先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5、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首批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四、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怎么算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如下:

1、必要劳动时间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部分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必要产品或必要价值。与“剩余劳动时间”相对。

2、剩余劳动时间,意思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间以外的部分。在剩余的劳动时间内,生产剩余的产品或剩余价值。与“必要劳动时间”相对。

五、政治经济学: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如何计算

1、因为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只是创造符合自己工资的那部分价值V(注意:不变资本也在此时间内由工人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C只是被转移了,而V被创造了出来),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则是剩余价值M。又因为价值量和劳动时间成比例,所以有:

2、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V:M=1:4;

3、必要劳动时间=总劳动时间*(1/5)=2(小时);

4、剩余劳动时间=总劳动时间*(4/5)=8(小时);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第1张图片-

5、不变资本(C)即消耗的生产资料为40元;

6、可变资本(V)即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2元;

7、剩余价值(M)即总产值-(C+V)=8元;

8、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值,即m/v=4。

9、按个别企业的劳动效率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劳动生产率。以全社会的平均劳动效率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全社会范围内生产先进和落后的根本尺度。个别劳动生产力高于社会劳动生产力,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量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反之,则高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劳动生产力同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量成正比,即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量越多;而同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成反比,即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产品包含的劳动量越大。

10、首先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首批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六、政治经济学计算题计算必要劳动时间

1、因为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只是创造符合自己工资的那部分价值V(注意:不变资本也在此时间内由工人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C只是被转移了,而V被创造了出来),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则是剩余价值M。又因为价值量和劳动时间成比例,所以有:

2、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V:M=1:4

3、必要劳动时间=总劳动时间*(1/5)=2(小时)

4、剩余劳动时间=总劳动时间*(4/5)=8(小时)

5、不变资本(C)即消耗的生产资料为40元

6、可变资本(V)即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2元

7、剩余价值(M)即总产值-(C+V)=8元

8、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值,即m/v=4

9、(1)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必要劳动时间",用来再生产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另一部分叫"剩余劳动时间",用来创造新的价值;

10、(2)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新价值,就叫剩余价值;

11、(3)剩余价值本来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但是却被资本家凭借对企业的所有权无偿独占,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发财致富的秘密;

12、(4)资本家为了加强对工人的剥削,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基本途径有两条,

13、一是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或强迫工人提高劳动强度,绝对地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这种 *** 叫"绝对剩余价值";

14、二是通过技术进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即缩短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 *** 叫"相对剩余价值";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剩余价值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必要劳动 劳动 时间 剩余劳动 私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