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吃什么东西怎么养活,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25 0
对虾喜欢吃什么、喂得好才能长得好

对虾,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对虾的雌性成长个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更大的可达30厘米,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对虾为广温广盐性海产动物。牤牛岛对虾体呈长筒形,左右侧扁,身体分为头、胸和腹部,由20个体节组成。腹部较长,肌肉发达,分节明显。

对虾可分定居型(如日本对虾、宽沟对虾、欧洲对虾、渤海对虾等)和洄游型(如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前一类栖于沿岸浅海,白昼常潜入沙底内,不作大范围的移动;后一类栖于河口沿岸混浊海域,常作大范围的移动和洄游。对虾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浮游动物。

虾类几乎什么都吃,它们特别爱吃荤食,鱼、肉、蚌肉、田螺肉样样都照吃不误。 海虾以白虾为主要品种,河虾以沼虾为主要品种,它们都属于长臂虾科,外形非常相似,但其滋味和质感却颇有差别,因此市场价格也相差较大。

对虾饲料的主要原料基本上有进口鱼粉、 豆粕、海藻粉、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面粉、熟化花生粕、熟化棉粕、熟化菜粕、虾粉、熟化米糠类等,如果选择成品饲料就更好选择颗粒表面光滑得比较好,口味腥得好,一般要选择缩短养殖周期,减少水质污染,减少疾病发生,适口性好,诱食性强,能使虾摄食旺盛的料。

饲料选择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不要用其他虾饲料来代替。养殖前期要注意施肥,培育起有益于虾生长的生物群落,如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等。并向池里移植一些有益的饲料生物,以减少投饵。随着基础饵料的消耗,可投喂一些清洁无菌的鲜活饵料及幼虾专用配合饲料,然后逐渐过渡到投喂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

小虾吃什么食物“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米 虾吃泥” 这是小时候的歌了,其实所谓的泥就是指水中的有机物,像水草啦,富有生物了,或者是动物尸体残骸,虾都吃.如果你养虾的话,可以喂一些剩米饭就行,鱼、蚌肉、田螺肉更好,但是一定要保持水质干净。

另外对虾比较容易出现白便偷死等情况,可以使用众邦肝肾康可消除水产养殖动物体内自由基,解除因重金属、藻类毒素、抗生素等对肝胆肾等造成的毒副作用,增强肝脏排毒、解毒功能。修复肝脏:本品能促进肝功能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病变、坏死,并可促进胆汁分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代谢,可有效改善水产动物的肝胆综合症。提高免疫力:本品可有效激发水产动物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体质,提高水产动物的成活率,并具有抗菌、抗病毒活性,减少病害发生。

预防重于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对症施治,科学合理用药,重保健,轻治疗,关注河南众邦兽药微信公众号带你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水产养殖知识,也可私信评论一对一免费咨询。

保存大虾,切忌直接冻冰箱,海边人教你1招,保存一年依旧鲜甜

保存大虾,切忌直接冻冰箱,海边人教你1招,保存一年依旧鲜甜

不管是沿海人民,还是内陆地区,这段时间大虾吃的不少吧?一去海鲜市场,琳琅满目的就是鲜活的大虾,关键是除了新鲜之外,价格还很便宜,17块钱一斤差不多和猪肉一个价了,谁舍不得吃?

不仅要吃,我还要趁着便宜多买点,放冰箱里囤起来,这里很多朋友就说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要囤货呢?要想吃新鲜的,随时随地都能买得到,但如果价格真涨到5、60元一斤的时候,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估计还在后悔,为啥不早买点,非得等着涨价呢?保存大虾,我有一个好的诀窍,总之不是直接冻冰箱,这是完全错误的。海边人教你1招,用这 *** 储存,就算是放上一年,也依旧是鲜甜的。

【保存大虾】

食材:矿泉水瓶、清水、大虾

1、现在卖大虾的很多,在挑选时一定要选择新鲜的,活蹦乱跳的那种,再多对比一下价格。

2、买来的大虾,全部倒在小盆里,再往里面添上清水,静养一段时间,这样活力更足,而且还可以将其中的脏东西给吐出来。趁着养大虾的功夫,我们把最重要的矿泉水瓶准备好,这是用来保存大虾,最重要的东西。

3、家里喝完水,剩下的矿泉水瓶不要扔,用来保存大虾刚刚好,而且还不花钱。更好是矿泉水哈,饮料瓶不太合适,矿泉水瓶子更干净,而且无色无味,保存大虾也不至于有异味、串味、变质等。

4、大虾静养几个小时之后,我们就可以将其一个个的,装入到瓶子里了,装的时候记得头朝下、尾巴朝上这样装进去,全都装进去以后,把瓶子放在水龙头下,接满清水,一定要没过大虾才可以。

5、接下来把瓶口密封,用盖子盖起来,接下来直接放到冰箱里,来进行冷冻就可以了,什么时候要吃的话,什么时候拿出来,直接从上面剪开一个口子,把大虾倒出来就行,非常方便,而且口感上也是十分鲜甜的,肉质依旧Q弹。

许多朋友还会说,我们家有保鲜盒,用它来保存,不是比矿泉水瓶子要好吗?其实大家可以实验一下,区别还真挺大的,真不如一毛钱不花的矿泉水瓶子,海边人教的这1招,大家学会了吗?

从入门到入坑,养龟小白低成本养龟小记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1L789


自从十多年前养死两只小巴西龟后,我就没有养过任何宠物了,直到今年三月初逛值得买看到这条优惠:


好家伙,谁能拒绝一只不到一元的草龟?于是凑了一罐并没啥用的宠物瓜子,下单了。

龟 *** 后看了下尾巴较粗,判断大概率是只母龟,壳长9cm符合商家描述,背甲颜色呈棕色,淡金线,有浅浅的刀刻纹,没有错甲。

翻过来看腹甲同样对称,浅棕色带黑色放射纹,看这不屑的小眼神。

看网上说背壳朝下能马上翻过来说明体质不错。

在阳台上满地爬,然后会找了个阴暗处躲着。

仔细检查,发现右侧腹甲有一片表甲好像有点腐烂起翘,用指甲一抠就掉了,本以为是腐甲,后来网上查了说没发臭发软应该不是,可能是磕掉之类的。

之一阶段

3月初天气还挺冷,弄了个小泡沫箱放在室内先养着,没想到草龟的的指甲非常尖锐,就像穿了钉鞋一样,插在泡沫壁板上没一会就越狱了。只好又弄了两块东西用胶带绑在箱顶两侧,但即便是这样也偶有几次跑出来。

网上说养草龟要浅水过背,我特意把泡沫箱一边高一边低的放着,这样水有深有浅。3月份里基本都是在水里睡觉,醒着的时候就不断尝试越狱,也不知道算不算处在冬眠期。

醒着的时候扔了附送的龟粮压根闻都不闻一下,扔了虾干进去也就咬了一口就不吃了。

天气好的时候就拿到外面晒下太阳会活跃一点,晒了一会就又到阴暗处躲着了。

有次放在深水里发现不会沉底,一直在水面上漂着游啊游,偶尔有一两次往水底游,游到水底后好像楞了一下惊觉这不是它能待的地方,然后一副要溺水的样子,在水底手忙脚乱的挣扎着游回到水面上。可能这龟在养殖场的环境里就没有待过稍微深点的水里。后来网上查了说草龟长期浮水说明体质不好或者有病,然后又查了治浮水的办法,查着查着发现泥水大法更好,泥水包治百病。

不过个人觉得泥巴有点脏兮兮的,于是挖了一点我爸弄菜园留的黄沙来铺底,又看网上说草龟作为拟水龟可以深水养,就把水位加得比之前深了点,刚好到草龟趴着就能把脑袋伸出水面的位置。天气也逐渐转暖,虽然日夜温差有十多度,但因为水位高没有爬台不至于骤冷骤热,所以就这么放在露天阳台的水槽旁,位置恰好在上午能晒到太阳。草龟就这么一直躲在水底,有时把半个身子埋在沙子里睡觉,有时伸出脑袋张望,不喂食也很少去打扰,黄沙铺底只要龟一动就会搅混水,如果水质清澈就说明草龟已许久未动了。

第二阶段

到三月底时,看草龟相关贴吧里的人说4月过了清明节草龟基本都可以出眠进食了,又看吧里人人都用周转箱或是收纳箱养龟,感觉是时候给龟升级下居住环境了,于是去 *** 找了一圈,先是买了个十几块的收纳箱,感觉料有点薄,于是又找到这款水产养殖箱,尺寸长48*宽34*高25cm,PE材质厚度也还行,四面和底面都有凹凸的加强结构和加强筋,感觉比周转箱要好点,比那些个新手快乐缸强不知几倍。

对比了多种养龟法,室内加温法首先排除,水泵过滤加热棒,养出来的龟还不一定好。于是还是使用泥水养龟法,在楼顶花园挖了点黄沙铺底,

压实后大概6cm厚度的量。

洗沙,放水没过沙子,用铲子搅一搅,就会有浮沫漂起,沉底半小时,再用虹吸水器把水和脏东西给抽掉,重复2遍。不过黄沙不是泥土,没法用暴晒法晒出表面的硬壳使之加水后不再混浊,想要水质清澈,只能再在上面铺一层石子之类,网上普遍都是用火山石、鹅卵石、河砂之类,不过想想龟才1块钱,去花几十去买石头实在有点舍本逐末,于是本着能省则省决定去野外搬。

野采地是本地的一个山坑溪流里,人迹罕至,小时候在这里摸过螃蟹所以知道这地,十几年二十年没来过了,这次特地在雨后过来,一是想挖点溪流砂,二是想找找有没小鱼小虾小蟹之类捉回去繁殖起来给龟当加餐。

找到一个小水潭,惊喜地发现里面有很多黑壳虾。无奈没带漏网,只能用塑料袋子慢慢捕捞,

捞了半天捉了大概三十几只虾,一只小螃蟹,一条小鱼。又挖了点溪砂,捡了几块石头,还在溪流旁挖了一株好像是菖蒲的植物和一株不知名植物,反正都是亲水植物就对了,天色渐暗,山坑阴凉,打道回府了。

第二天起个大早,把溪流砂铺在黄沙上和种植挖来的植物。

溪流砂是山上年复一年被溪流冲刷下来的小石子,没有水时看着好像脏不垃圾的样子。

这次挖了大概得有快二十斤溪流砂和小石头,但铺开后其实也没多少厚度。

加水,砂里有些挖的时候带来的底泥,所有水有点混,用虹吸水器把水抽走,这样循环个三遍左右。

第二遍水质就开始清澈了。

第四次加水,水质非常清澈,就如山溪中看到的一样。角落的一株小植物是我在楼顶的小水坑里发现的,就一点底泥也能生根发芽,就给转栽到龟缸里。

我的理念是尽量省心,于是剪了一个空黄酒瓶,把类菖蒲的植物种在瓶里,瓶内也是黄沙在下,溪流砂在上。然后瓶身上方钻孔。这样用瓶瓶罐罐栽种植物,主要是能灵活移动摆放位置,后期不喜欢或者栽种不活,随时能更换,而且龟缸里没有植物根系,以后翻缸洗沙也方便。

用一个小的塑料罐种了另一株不知名植物,还有个红薯,种红薯是我在网上看到红薯可以水培,所以就试试(并没成功,后期没发芽就烂掉了)。这个透明瓶子能清楚地看到黄沙和溪流砂的用量,瓶身孔洞钻在溪流砂的位置,防止下方的黄沙漏出来导致龟缸混水。

把植物摆到两个角落,又放了一块溪流里捡来的大石头作为晒背石,龟缸1.0版本算布置完成了。

我家的水都是楼顶水塔下来的,本无需除氯,但还是晒了一下午,等近黄昏时把临时养虾的罐子放到龟缸里过温半小时,这野采的黑壳虾生命力挺强的,这么多只养在小罐子里一天一夜没有死一只。

放进龟缸里的黑壳虾。

不知名的小鱼,有点像泥鳅但又不是,查了应该是吸鳅的一种。同样是单只的螃蟹一放下去就找个石头缝钻进去了。

这黑壳虾非常好养,前期扔点麦片碎、烫过的嫩菜叶、黄瓜就可以了,后期缸里生水藻后,甚至不需要投食喂养。

黑壳虾习性昼伏夜出,夜里水中氧气含量低时,自己会趴在水面的浮木上,但就是死不了,皮实的很。

回到主角,虽然龟缸里的生态已经逐渐成型,但还是没把草龟放进去,因为觉得把所有虾和草龟养在一个缸里,草龟会一次性把虾吃光,这样黑壳虾的繁殖计划就落空了。于是又这么过了十几天,

期间把草龟拿出来一次。

放进新缸里,也不知是看见新环境和满缸的虾太兴奋,还是泥水静养多天见效了,这货一入水就沉下去,而且沉浮自如,游得欢快。放在缸里一下午感觉虾的数量好像有所减少,赶紧把龟捞出来放回泡沫箱里。

清明期间又去同样的地方野采了一次,这次做了捕捞网,待了一小时就捞了近百只虾,同时又挖了一点溪流砂,就是野外的虫子真是毒,咬的我满手臂的包。

改天又去小河里野采,没有螃蟹也没有虾,但是捡了了很多螺和一些水草。

网上查了这货应该是耳萝卜螺,看贴吧里说螺类是草龟更爱的食物之一,而且很容易繁殖,所以也准备单独养起来繁殖,不过这野采螺类更好在清明节或再往前一点,再往后气温上来容易有寄生虫。水草应该是莫斯水草,河里一片一片的很多,采了很多回家一看有很多虫子,就挑了一点干净的洗净后放在罐子里。

第三阶段

为了把虾和龟分开,于是又买了一个相同尺寸的水产箱,由于之前之一个缸里发现黑壳虾夜间老是会缺氧爬出水面,所以第二个缸就不铺厚底砂,尽量加大水体,把第二次野采挖的一点溪流砂铺缸底,又把老缸里十几天只加不换的绿水吸一半到新缸,这样把虾移到新缸能快速适应新环境。

等到夜里等虾都出来后再捞到新缸里,然后把类菖蒲植物也挪到新缸。虾是挪过去了,但觉得这么大的缸光放百来只虾有点空,于是又打算买几只小龟养里面。

在贴吧里发现低价入手草龟苗的 *** ,每天 *** 签到红包基本是两三块钱,用来买3~4cm的草龟苗很合适,大概一块五到五毛一只,几天连续入了几只。草龟苗很小很轻,壳长3cm,拿在手上以为是塑料制品,知道慢慢探出脑袋才确认是活物。

拿个盒子铺上湿纸巾,把龟苗和一起过来的水草放进去。

然后把盒子漂在老缸的水面上待一晚让它们适应下温度。

第二天在把它们放在老缸的塑料盒子里,此处的浅水区正适合它们适应水体,人在边上看着防止溺水,让它们自由活动,没一会两个小草龟就自己爬出到深水里去了。

刚开始都是水上漂,也不懂如何沉水,或是偶尔沉下去不懂如何浮起,这时就得把它们捞起放回到浅水盒子里。小草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基本一两天就学会浮潜了。

小草龟的个头实在太小,对黑壳虾根本形成不了威胁,反而还被虾骑着当船。

期间又去水塘采了点铜钱草,洗干净塘泥放在鱼缸里,放了一只黑壳虾进去闯下缸看看会不会挂。

待确定没问题,再种到浅水区盒子,没有铺沙子,就用鹅卵石压着根系。铜钱草可以完全没入水中种植,有阳光时能为水里增加氧气。

第四阶段

天气完全转热,白天更高温度能达到28℃。大龟入缸,把作为浅水区的小盒也挪到虾缸,小龟和虾一起养,用不锈钢丝通过自己钻的溢水孔悬挂在水面上,这样正好作为小龟的晒台。

大龟缸里除了大龟外只有十来只黑壳虾,通过观察发现这草龟也不知是捉不住虾还是平时喂得多对虾没兴趣,反正就是不吃也不逮虾。由于龟对于水中氧含量没什么要求且虾数量少,所以这个刚暂时只用矿泉水瓶种了一小株挺水植物。后期准备种点水竹这类植株粗壮能防止大龟破坏的挺水植物。

深水养好贵,养草龟一定要深水,水体大,龟的活动量自然就多,这样龟养出来才健康活泼,只要设置爬台浅水区供休息晒背,注意环境和水体的温度、温差,水里不要有会卡住龟的夹缝,刚入水时注意龟是否适应水深,等适应后就基本不可能出现溺水的现象,有时沉底睡觉,能好久不换气。

天气转热后草龟的吃食积极性很高,对于荤腥的食物来者不拒,喂过小龙虾、螺、蜗牛、蚯蚓、鱼籽鱼肠、鸡蛋,期间甚至吃过一只蟑螂和一只蜘蛛,蔬果类不太感兴趣,扔了菜叶进去最多咬几口给吐出来,小粒的番茄苹果还有麦片倒是会吃,但吃不多。送的龟粮一口能吃好几粒。

楼顶菜园捉的蜗牛,一口一个,每次吃五六个也不嫌多,耳萝卜螺还没繁殖起来,丢过几个进去吃的一样欢快。

沿海地区家里经常买海鱼,草龟非常爱吃鱼肠鱼籽之类的下水,不过一边扒拉一边吃很容易脏水,得放在泡沫箱里喂。

小龙虾活的丢下去不敢去咬,只能拆开后喂,一顿能吃一整条。草龟属于杂食动物,只不过喂过荤腥后会对蔬菜之类失去兴趣,如果想保持营养均衡,可以喂一些含有蔬果的龟粮作为搭配。平时喂养还是以鱼虾螺肉为主比较好。草龟的进食量要根据气温高低来调节,高于25℃最适合进食,低于20℃不宜进食,每次投喂最多不超过草 *** 部大小为宜。

养龟的乐趣之一就是喂食时的互动,喂过几次后只要伸手过去草龟会把这个动作判断为投食,就会游过来伸长脖子,如果是空手的话,有时甚至会咬一下手指,不过草龟的咬合力并不大,不会造成伤害。

小龟刚到家时也不怎么吃食,不过天气热后就开始抢食了。

小草龟的互动性稍微差点,不过喂过多次后也能做到跟手咬手指,可爱的很。

小草龟平时最喜欢就是爬叶子、在浅水盒子睡觉、晒太阳,呆头呆脑随便摸,不像大龟这么警惕。

后面又陆续买了两只4cm壳长的小草龟,可能来的时间比较短,比较胆小,整天躲在水里瞪着眼一动不动。

即便扔了龟粮也是探出脑袋看一下,等人走开后才吃。

龟缸放在露天阳台,进入5月份后太阳从上午9点晒到下午2点半,特地买了个鱼缸水温计,下午更高水温到30℃左右。水一晒后水面就会起小泡,看着虽然不太清爽,但这样的水体黑壳虾貌似挺喜欢,缸壁上的藻也正好成为黑壳虾的食物,沉水种植的铜钱草在光合作用下给水里提供氧气。

夜晚用灯一打就能看到很多虾附在缸壁上吃水藻,虾的个头要比刚入缸时长大不少。

甚至肆无忌惮地在浅水盒里趴着,边上就是小草龟,两者相处和谐。

虾吃什么东西怎么养活,-第1张图片-

几只刚捕捉来就已经抱籽的黑壳虾也都成功孵化出小虾了,还有一些母虾也开始抱籽,准备后期等小虾长大后再把虾分回一点到大缸里。野采的黑壳虾生命力真是太强了。

夜里才出来的小螃蟹和小鱼,明显大了一圈。

暂时用竹竿子搭了一个简易遮阳棚,只露出一部分水面让阳光直射。

趴在大石头上悠哉晒背的大龟。

第五阶段

又过十来天,期间陆续买了一些小植株水草,放在黑壳虾缸以增加水中含氧量。

两只4cm大的小草龟也渐渐开始积极吃食。竹子搭的遮阳棚被风一吹就倒,水晒个几天就变浓绿色。

这只龟苗身上都长绿毛了,绿水中的绿藻一旦接连几天阴雨天气不见太阳的话很容易死亡变成褐藻,导致水质变坏,对于黑壳虾和沉水植物并非好事。所以平时还是得经常换水,换水不能一次全换完,这样水质、水温突变草龟容易应激,保持两三天换出1/3左右的老水即可。换水采用虹吸管,伸到水底进行吸水能将龟虾的粪便一同吸掉,保持水质干净。

邻居装修剩下的废木料,捡了几段钉一个遮阳架,成本仅几块钱买的一包钉子。

敲敲锯锯小半天完成。

比原先那竹子搭的结实多了,台风来了也吹不倒。顶上盖上遮阳布,确保水面留出一部分受光面给植物和乌龟晒台。

用签到红包买了好多30*15cm的网格板和固定吸盘支架,关键词“鱼缸、龟缸、隔离板、网格板”,

30cm长度的网格板用在这个水产箱上刚刚好,无需修剪。

网格板的用处很多,立起来可以作为隔离板,沉水底有助于铜钱草攀附生根,或保护沉水植物的根系不会被龟破坏。这里作为晒台使用,本来还想设置一个斜坡,不过发现草龟自己就能攀爬上去。晒台设置略低于水面1cm,这样草龟即便待在上面也有一半身体留在水中,在夏天可以防止环境气温和水体温度的温差过大而导致草龟应激、感冒等症状。

从3月初至现在5月中旬,目前的心得是养龟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打造一个适合龟生活的环境,采用泥水、深水、绿水的综合方式露天养草龟还是比较省心的,种好水生植物,设置好爬台,做好遮阳后,平时只要投喂食物和隔三四天换1/3水就行了,无需过滤或加温。大水体水温在气温变化时不会骤升骤降,使得草龟不容易因为温差出现应激生病。此外水体大了,立体的活动空间也大,加上水底的砂石能供草龟平时扒拉探索,起到活动锻炼的作用,有利于草龟生长。绿水虽然看着不清爽,但是草龟躲在可见度低的绿水里,不容易因为受惊吓而出现应激,此外适度的绿藻能保持水质稳定,也能为黑壳虾提供食物和氧气。露天饲养接近外塘龟的生长环境温度,养出来的龟自然比室内加温龟要更加健康,当然,这也是在大水体的前提下。

目前的心得基本就是这些了。希望能对大家养龟有所帮助,如果觉得有用希望能收藏点赞关注,谢谢。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 *** 流,和谐讨论~



好水养好虾,从零开始的青虾养殖指南,实现高产高质的养殖环境

文 | 三旬后的理想

编辑 |三旬后的理想

青虾,又名河虾,蕴藏丰富的养分价值。其富含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远高于其相对较低的脂肪含量。风味诱人,口感多样,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餐桌海鲜佳肴。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青虾的需求量不断攀升,这助推了青虾养殖产业的蓬勃兴起。青虾适应能力强,即便在一般条件下也能健康生长。

养殖过程相对便捷,技术门槛不高。再加上青虾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养殖户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因而成为备受青睐的养殖品种

本文将基于实际工作经验,深入探讨青虾养殖技术的要点和关键之处。

虾塘建设

虾塘在建造过程中一定要符合青虾的生理特性。青虾是一种底层水的栖息动物,游动能力较差,喜欢附着在水草上进行短距离的攀爬,但是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对氧气的需求量较高。

一旦水体中溶氧量不足,将会影响到青蛙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会造成窒息死亡

所以青虾不适宜在低氧环境下生存。虾塘大小要适中,一般控制在2000~3000m2,保证水源供给充足,符合水产养殖的用水标准,水质清新不存在重金属污染,排灌水方便,水中的溶氧度要达到5ng/L以上,PH值维持在7.0~7.6。

虾塘形状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池塘深度控制在2~2.5m,池水深度控制在1~1.5m,并且要保证整个池塘底部存在一定坡度,这样方便于青虾的采食。池塘底部要求平坦,不存在糙面,向着出水口倾斜,这样有利于池水排出。

池塘底部的淤泥厚度控制在10cm左右,保障池塘不存在渗漏。

?——【·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

在放养青虾虾苗之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首要任务是对整个虾塘进行严格的清洁和卫生消毒。这包括使用巴豆等 *** 来清除水中的各种杂鱼。

选择使用 *** 铜溶液对虾塘进行全面消毒,以消除病原体和有害藻类。完成上述操作后,需要在整个池塘中撒布生石灰,然后开始注水。在注水过程中,务必要进行有效的过滤处理。

培育天然饵料,提供隐蔽场所

在青虾养殖的过程中,培育自然生成的基础饵料生物,可为青虾创造一个隐蔽的繁衍环境。在彻底消毒完毕的池塘内,经过2~3天的时间,每亩地面撒布150k~200kg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

进行种草操作,在水池的不同区域引种苦草和聚草,主要选用轮叶黑藻,植株之间的间距保持在1~2m。这样的植被布局将覆盖池塘约30%的面积。

通过大量引入水生植物,有助于净化水质,预防水质迅速恶化。同时,它还促进光合作用过程,释放更多氧气,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此外,水生植物为青虾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也为它们脱壳提供了遮蔽之处。

另一种增强措施是在池塘中设置网片,实行立体化养殖,从而进一步提高水体的养殖效率。

虾苗选择

(1)在选择虾苗时,应当以更佳品种为基准,切忌因成本考虑而选用劣质品种。因此,确保从原种养殖场选择高质量的虾苗至关重要。

一旦选定虾苗,必须根据科学合理的标准确定放养密度。一般而言,虾苗的放养密度应在每亩80万至100万株之间,以确保虾苗的生长状况整齐有序。为了保证虾苗质量,必须避免近亲繁殖。

(2)虾的养殖和管理过程必须严格遵循科学原则。虾苗孵化后的第3天即开始投喂。最初,应当使用豆浆作为饵料,每日两次,即早上和下午各一次。

按照每亩0.5-1kg的标准进行投喂。随着虾类生长,其摄食量也会逐渐增加,因此需要逐步引入豆饼、小麦粉等食物。经过约30天的孵育,幼虾将会长至约1厘米左右,此阶段会经历多次蜕皮以实现成熟。

养殖虾需要精心管理,首先要注意水质管理,保持养殖水体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在养殖后期,每7天至少增加15厘米的水深,以保持水体清新、浑厚且富有活力。为了提高虾的产量,必须及时清除池塘中的鱼卵

在大风天气时要避免拉起鱼苗,以防止鱼苗被网困。水温的控制也是关键。通常应将水温保持在3℃以下,以提高虾苗的存活率,虾苗的密度也需要合理控制。事实上,虾的携带密度最终会影响其性成熟的时间,放养密度越低,性成熟的时间就会相对延迟。

?——【· 育苗 *** ·】——?

当前,最为常见且最适用于广大渔农的育苗 *** 包括网箱孵化和池塘育苗法,具体操作如下:

育苗池需要确保充足的水源,并且水质参数必须符合渔业常规标准。育苗池的面积适宜在2~4亩之间,坡度比例为1:3~4,同时要具备独立的进水和排水系统,水深应保持在0.8~1.2米。在使用育苗池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干池曝晒,认真清理和消毒工作。

进水时,必须通过80目的尼龙筛绢进行严格过滤,以确保池中不会进入任何有害物质。池内应配置增氧设备,以保持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持续维持在5毫克/升以上。

采用浮式有盖孵化网箱时,需选用无结构网片 *** ,尺寸一般为1~2米长、1米宽、0.8米高,网孔大小约为5毫米见方。这些网箱应放置在育苗池的进水口或增氧机附近。每平方米的网箱内,可投放体壮且无病症,受精卵胚胎发育程度相对均匀的抱卵虾,数量为1.0~1.5公斤,水深应控制在0.3~0.4米之间。

抱卵虾及其卵胚寄生固着类纤毛虫时,可用制霉菌素药浴杀虫。网箱内可浮植水生植物或设置非生物性人工虾巢,供虾隐蔽。每隔2~4天检查一次抱卵虾胚胎发育及孵化情况,取出孵空亲虾和死虾。

每亩育苗池施混合堆肥200~300公斤,培养浮游生物,供幼体食用。孵化网箱孵空后,连同亲虾一起取出,进行幼体培育。

幼体刚孵出时,水深可保持60~80厘米,后期可增至1.0~1.2米。每天在池内均匀泼洒黄豆浆2~3次(每亩每天使用1.5~2.5公斤黄豆)。

当池内的适口天然食物不足时,还需每天加喂2~3次熟蛋黄。熟蛋黄需经100~120目尼龙筛绢过滤,每次投喂的用量为每亩2~3个。

进入饲养中期和后期,还需要在池边均匀投喂适量的微胶囊颗粒饲料,或是煮熟的螺蚌肉浆、鱼肉浆、鱼糜蒸蛋、鱼粉和猪血粉等,每日投喂2~4次。

日投饲量可初步设定为虾体总重的15~20%,后续根据实际摄食情况进行调整。在育苗阶段,根据池水的颜色和透明度(适宜在25厘米左右)及时补充适量的追肥,以保持池水的富饶、活跃、清新、舒适状态。

如果出现幼体浮头或池水变老的情况,应立即开启增氧机或加入新水,替代部分老化水。

池水的pH值应保持在7.5~8.5之间,若小于7,可使用生石灰进行调节。通常每月施用1~2次生石灰,每次用量为每亩10~20公斤。

在育苗过程中引入光合细菌能够有效净化水质、提升溶氧量,促进幼体的生长和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存活率,同时幼虾在离池时的规格也会更加整齐。

PSB浓缩菌液,每毫升中菌体数超过100亿个,其全池泼洒浓度应在2~10×10^-6范围内。若作为饲料添加剂,用量可设置在0.3%~0.5%之间。在育苗过程中,还需强化病虫害的预防和日常管理工作。

进入后期育苗阶段,应适量设置非生物性的人工虾巢,以供幼虾隐蔽栖息。当幼虾体长达1.5~2.0厘米时,应及时捕捞并进行分养。在所有操作中需格外细致,以免对幼虾造成损害。

幼虾计数和运输

幼虾的计数 *** 多种多样,但以重量法和体积法(包括排水法和干容量法)为最常采用且较为准确的 *** 。

在幼虾运输方面,常常使用尼龙袋充氧密封法。在水温维持在约25℃左右的条件下,运输时间不超过12小时。当幼虾体长约1.5厘米左右时,每袋运输密度为0.3~0.5万尾时,运输成活率能够高达95%以上。

需要特别注意,运输水的温度与育苗池或成虾池水的温度差异不应超过2℃。在气温超过30℃的情况下,应采取逐步降温的 *** ,以将水温逐渐调整至最适水温范围内。

饲养管理

经过三天的孵化,青虾便具备了摄取饲料的能力。这时候,可以在池塘中进行全面的豆浆泼洒,每天分为上午和下午两次,每次泼洒的量应在0.5至1kg之间。随着青虾苗的生长,饲料的投喂量应逐步增加,并逐渐引入豆饼、麦粉等成分。

通常情况下,大约经过30天左右的时间,青虾的体长可以增长到1cm左右。在这个过程中,青虾需要多次脱壳才能够达到成熟状态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务必要维护好池塘的管理工作。保持水体的清澈度,确保水深在30cm以上。在培育后期,应每隔7天进行一次水的更换,每次更换的水深度为15cm,以保持水质清澈、富含养分。

为确保青虾获得健康成长并提高池塘的产量,以下措施需得到注意:

首先,定期清理池塘内的青蛙卵,特别是在风大的天气里,应避免进行分塘或捕捞。在养殖过程中,要科学地控制水体温度。通常情况下,放养时的水温应控制在摄氏3度左右。

为增加青虾的成活率,需合理控制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与青虾的性成熟直接相关,放养密度较低会导致青虾性成熟较晚。在确定放养密度时,需根据青虾的养殖模式综合考虑。

对于进行混合养殖,如青虾与鱼类的混合养殖,体长在1.52cm的青虾,每亩放养密度应控制在1.52.0万只左右。而对于专门养殖青虾的池塘,放养密度一般应在每亩6~8万只之间。

水体环境控制

青虾对水体溶氧度十分敏感,因此在整个养殖周期内,应该注意多次换水,经常像池塘当中注入新水,这样不仅能够稀释青虾的代谢产物和各种有毒有害物质,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增加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水体当中的溶氧量,防止水体恶化,有效改善青虾的生活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避免病害发生。

在青虾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该及时对池塘水进行增氧,及时打开增氧机,确保池塘水体有充足的溶氧量。

进入7~9月间,外界温度不断升高,气压较低,增氧机每天从16点开始到第二天7点结束。当遇到连续阴雨或者闷热天气时,也需要打开增氧机进行增氧,避免因为池塘溶氧量不足,造成青虾缺氧死亡。

病害防治

青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主要包括了黑鳃病和红体病,上述两种病害的传播流行和池塘水体环境有密切联系。池塘当中的水体严重恶化,溶氧量显著下降,会导致多种致病菌繁殖生长,从而引发黑鳃病和红体病。

日常要加强池塘的巡视检查,一旦发现发病情况,应该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全池防治。当池塘中出现了黑鳃病,应该立即选择含氯制剂进行全池泼洒,每亩使用0.4~1.2kg,更换池塘水,将增氧机打开增加水体溶氧量,在饲料当中适当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

针对患病的青虾,应该选择使用呋喃唑酮兑水进行清洗,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药物添加量为2~3mg/kg。对于青虾红体病,池塘消毒每亩使用漂白粉10~15kg全池泼洒,或者每亩使用生石灰100~150kg,全池泼洒,上述两种方 *** 换使用,每间隔15天使用一次。

对于已经感染的青虾来,应该在饲料当中添加虾病宁或者虾病康,添加量为3译~5译,同时使用1译的大蒜素,体表消毒选择使用聚维碘酮,使用量为每立方米0.2g,连续使用两次。

?——【· 结语 ·】——?

青虾养殖作为一个风头正劲的水产养殖领域,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追捧。本文深入剖析了青虾养殖的关键要点,为确保养殖成功提供了专业而详尽的指导。

在虾塘建设方面,必须充分考虑青虾的生态习性,确保水质适宜,特别是溶氧量的维持。池塘大小、形状、水深以及底部坡度都应经过精心规划,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彻底的清洁和消毒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同时培育适当的饵料生物也是确保虾类获得充足食物的关键。水生植物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水质净化效果,为虾类提供了隐蔽的栖息地。

本文系统介绍了青虾养殖的核心要点,涵盖了虾塘建设、放养前准备、虾苗选择和管理等方面。文章强调了水质、虾苗质量以及养殖环境对于成功养殖的至关重要性。通过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为青虾养殖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煮大虾时,用什么水煮是关键!牢记3个细节,虾肉鲜嫩Q弹,无腥味

煮大虾时,用什么水煮是关键!牢记3个细节,虾肉鲜嫩Q弹,无腥味

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文章,这次我要和大家说的是:『煮大虾时,用什么水煮是关键!牢记3个细节,虾肉鲜嫩Q弹,无腥味!』

夏季是大虾上市的季节,非常新鲜,超市里的大虾经常做活动,之前50多元1斤,现在只要40元,便宜了很多,所以我每周都要买一次活虾,做个家人吃。

大虾的做法很多,比如大家都爱吃的油焖大虾、蒜蓉油炸虾等,味道都很不错,但有些油腻,吃几个就不想吃了。夏天饮食宜清淡,可以多吃些水煮虾,原汁原味,口感鲜嫩Q弹,做法也非常简单。

很多人以为做水煮虾,把大虾放进水里煮熟就可以了,结果虾肉很老,腥味很重,并不好吃。

水煮虾,用什么水煮是关键。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做水煮虾的技巧,喜欢吃的朋友不妨学一学,保证做出来的虾肉鲜嫩,没有一点腥味。

【水煮虾】

准备新鲜活虾、大葱、生姜、料酒、食盐、食用油。

之一步、水煮虾要用活虾,冷冻虾适合油焖、油炸等做法,不适合水煮,口感很老。

第二步、活虾放进水里养2小时,排出体内的脏东西,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剪刀剪掉虾须,挑出虾线,再次冲洗干净。

第三步、锅里倒入适量油,下葱段、姜片炒出香味,再倒入适量清水烧开。水热后倒入大虾,淋入一些料酒,开始煮。

技巧:①煮大虾时,葱、姜用热油炒一下,能激发出香味,能很好地去除大虾的腥味,并增加香味。食用油能让大虾的颜色更鲜亮,味道也更香。料酒是用来去腥的,能保证煮好的大虾没腥味。

②煮大虾用什么水?冷水还是开水?都不对,应该用热水煮。

如果用冷水煮,煮的时间太长,虾肉容易变老,营养也大量流失了;如果用开水煮,虾肉受热收缩,腥味出不来,味道就很腥。

开大火加热,当锅底冒出很多小气泡时,水温大概六七十度,就可以煮虾了。

第四步、大虾下锅后,用铲子搅拌一下,使其受热均匀,成熟度一样。水开后煮3分钟即可,只要大虾的颜色变红,身体弯曲后就可以关火了,没有固定的时间。

第五步、提前准备一些冰水,大虾煮好后捞出,放入冰水中浸泡5分钟,虾肉就变得紧致Q弹,鲜嫩无比。

第六步、把大虾摆入盘中,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制一碗蘸汁,其实就弄点味极鲜就不错哦,味道很鲜美,营养又好吃的水煮虾就做好了。

做水煮虾的3个关键细节

1、很多人煮虾时,是水开后加入葱段、姜片来去腥,效果很一般。换成这个做法,把葱、姜用油炒出香味,去腥的效果会好很多,而且更香。料酒也不能少,能快速去除腥味。

2、煮虾不能用冷水,也不能用开水,热水是最合适的,不仅有助于煮出腥味,还能保留大虾的营养和口感。

3、煮虾的时间不能过长,只要颜色变红,虾身变弯就行了,虾肉才足够鲜嫩,如果看时间煮,很容易把大虾煮老。

记住这3个细节,保证在家也能做出好吃的水煮虾。

这篇文章对您有用吗?如果觉得有用,请大家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都学到技巧,下次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识。

【小棚虾专题②】喂料管理大有学问,浅浅先掌握这几点!

小棚虾养殖发展得如火如荼,粤海饲料将和大家逐步了解小棚虾相关养殖技术,【小棚虾专题①】和大家探讨了小棚虾放苗前的“十步曲”,接下来,和大家浅谈下小棚虾的喂料管理



小棚虾放苗啦,虾吃什么?怎么吃才健康成长?这些都很关键。南美白对虾的投喂绝不只是为了填饱对虾的肚子,而是很讲科学,很有技巧的。科学合理的投喂不但能节省饲料,一定程度上还能预防病害的发生。


小棚虾喂料参考表

根据如东小棚虾的养殖模式要点,总结了小棚虾喂料的参考表(以春茬虾为主,秋茬虾主要区别就是饲料粒径变化快一点)。小苗按照体重的10%的投喂量,到30天左右,按照体重的4%投喂量,后期虾的产量上来了,养户可能在等虾价会出现一个平料期,有可能没有加料,硬要算的话,60天以后投喂量大概是2.5-3.5%这样一个区间。


放苗时间和喂料量关系(一万尾为单位)

养殖天数

喂料量

养殖天数

喂料量

1天

5-10克

50天

4.5斤

15天

0.8斤

60天

5斤

20天

1.5斤

70天

7斤

30天

3斤

80天

10斤

45天

4斤

80天以上

顶料

▲ 以上喂料量仅提供参考,具体喂料根据实际养殖情况进行。


合理的饲喂不仅要科学地定餐定量,注意查罾掌控吃料时间,同时要每隔1-2天定期巡塘扒底监测水质底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要适当控料。根据对虾的摄食情况适当调整投料量。如出现当餐剩余料50%,下一餐则不需投喂。



小棚虾喂料管理

1. 养殖1-10天:喂料量参考上表,前期要是以补充营养为主,喂料2餐,早上拌料丁酸菌王+对虾多维,晚上拌料多元速补+利生素


2. 养殖10-30天 :投喂量参考上表,以保肝为主,投喂3餐,早上拌料丁酸菌王+对虾多维,中午拌料鱼虾肝胆舒+免疫多糖,晚上拌料粤弧清+应激维C


3. 养殖30-60天:投喂量参考上表,早上拌料丁酸菌王+对虾多维,中午拌料粤弧清+应激维C,晚上多元速补+利生素


4. 养殖60天以上 :此时对虾在养户认为已经度过危险期,可以适当加大喂料量,早上拌料有益菌,中午可以不用拌料,晚上拌料鱼虾肝胆舒



与大多数鱼类不同,对虾的消化道较短,饲料等经过肠道消化的时间相当较短。为了增加对虾体色透明度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喂料中适当添加芽孢杆菌、乳酸菌、维生素等进行拌喂。可以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养殖对虾的抗病力和抗逆能力,提升其健康水平。其中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益生菌制剂主要用于促进消化,降低饲料系数,抑制有害菌生长;维C、多维等有利于提高对虾免疫力,促进正常的生长代谢。


小棚虾喂料选择小棚专用饲料

小棚虾放苗密度在6-7.5万尾/棚,高密度养殖需要适当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小棚虾投喂一般选择小棚专用饲料。小棚专用饲料的研发是以小棚虾养殖的思维模式与管理手段,结合高密度养殖匹配饲料技术特点,针对小棚虾养殖小水体特点和对虾生理需求来的。


再者,饲料选择方面,选择大厂家的饲料才更有保障。以粤海饲料为例,小棚虾养殖模式兴起于江苏南通,近年逐步进入两广地区。江苏地区粤海有丰虾壹号等小棚专用饲料。考虑到两广地区气候条件、土壤及水体环境与江浙地区的差异性,粤海饲料隆重推出小棚虾养殖专用饲料“丰虾桂宝”、“棚虾王”、“棚虾宝”等。粤海饲料的几款小棚虾专用饲料,选用进口鱼粉、南极磷虾粉、深海鱼油、海藻粉、虫粉等优质原料。适口性好,易消化,好吸收,生长快,还能有效促进棚虾肝胰腺和肠道健康,提高抗应激与免疫功能,一经推出,便得到广大养殖户的高度认可。



小棚虾转料过程会出现的系列问题

由于天气变化自然减料或转料,对虾需要一个适应阶段,转料容易出现短时间白虾粪便较长,一周内虾吃料速度变慢等情况。


转料建议操作:①换料时候不加料;②同档次料换同档次或者换更高档次饲料;③小棚虾转料有点类似小孩换阶段奶粉一样,不能一下子直接换,按比例来更换,建议4天按比例更换完毕(之一天25%,第二天50%,第三天75%,第四天全部替换)。


换料的过程中还需要拌多维、鱼虾肝胆舒等使得换料更安全。按照1.5包料来计算,拌料方案:早上丁酸菌王(1瓶)+对虾多维(200g);中午多元速补(300g)+对虾多维(200g);晚上鱼虾肝胆舒(200g)+应激维C(200g)。



吃得好,才能长得好,小棚虾养殖喂料管理大有学问,掌握以上这几点,科学投喂,提高小棚虾养殖成功率。

保存大虾,切忌直接放冰箱,只需1个塑料瓶,放一年依旧鲜甜

保存大虾,切忌直接放冰箱,只需1个塑料瓶,放一年依旧鲜甜

最近的大虾,比前两个月便宜了点,我们全家人都是喜欢吃海鲜,喜欢吃大虾的,趁着物美价廉,赶紧多买点吃个痛快!昨天去海鲜市场,去的比较晚了,卖家说是全部打包的话,给我便宜点,买了不少回来。

一次肯定吃不完,肯定得保存起来,留着慢慢吃,那么说起保存大虾,各位有什么好 *** 吗?我看到的,很多人的做法,都是将买回来的大虾,什么都不处理,直接就放到冰箱里了,殊不知这 *** 是大忌。

这样保存大虾,再拿出来的时候,会看到虾头竟然要断了,而且肉质非常松散,味道和新鲜的差远了。

要想保存出来的大虾,放上一年依旧鲜甜的话,不妨学学这个土 *** ,只需1个塑料瓶,轻松搞定。

【保存新鲜大虾】

用到:大虾、塑料瓶、水

1、买回来的大虾,把它放到水中,先别着急清洗,放到里面养上1个小时这样,它会把脏东西什么的,都吐出来一部分,更干净。

2、之后再将其稍微清洗一下,虾须、虾脚、虾线等东西,现在无需处理,等吃的时候再弄就行。大虾处理好之后,放到一边就行,接着咱们来准备塑料瓶,如果大虾太多放不开的话,记得多准备几个。

3、这里的塑料瓶,务必要选择喝矿泉水的那种,这样的不会有异味,不会影响到大虾的保存。放在水中,将塑料瓶稍微冲洗几遍,然后就可以准备来存放大虾了,马上给大家分享详细做法。

4、拿起来一个大虾,将其装入塑料瓶中,虾头朝下、尾巴朝上,这个状态放下去,直至塑料瓶装满之后,我们再把它放到水龙头下,接满一塑料瓶的清水,最后将其用盖子盖起来,放入冰箱冷冻,就可以啦。

这样来保存,虽说 *** 看上去很简单,但是效果却是相当不错的。拿出来之后,依旧是相当新鲜的,口感吃起来Q弹,是很鲜美的。如果朋友们想多买点大虾,但是对保存无从下手的话,试试这 *** 。

刚知道,大虾保鲜有诀窍,不能直接放冰箱,多加一步,吃着像鲜虾

前一段时间,请客人来家里吃饭,早上去买了很多的大虾,结果放到快中午的时候,本来鲜活的大虾已经完全不行了,白白浪费了我50块钱。后来,一个朋友告诉我,这种大虾不同于我们平时买的小龙虾,这种大虾一般是海虾,买回来的大虾不能直接放水里面养着。(海虾一般指的是白虾,也就是我们平时买的基围虾等,外壳薄但是却比较硬,虾体透明美观。)

而且大虾也不能直接放冰箱保存,这样放置时间长了,大虾完全没有当初买的时候的鲜美了,而且虾肉变得非常的散,吃起来一点也不Q弹了,完全失去了虾肉本身的味道。那买回来的大虾如何处理才能保持虾肉的鲜美呢?其实 *** 非常简单,只需要加这样一个小步骤就可以了,下面我就详细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 一:白糖保鲜

1、首先将买回来的大虾直接用水冲洗干净,稍微沥干一下水分,根据我们每次吃的量,可以将准备好的大虾分为几等份。

2、准备一个密封的保鲜盒,先放入一层白糖垫底(白糖不用放很多,只要均匀就可以了),再放入大虾,再放入白糖,这样一层一层的叠起来。

3、密封好后,就可以直接放入冰箱冷冻保存,想吃的时候直接拿出来。(虽然这样 *** 可以使虾肉像新鲜的一样,不过也只能维持一个星期左右)

结语:主要是因为白糖可以锁住大虾的水分,同时可以保鲜。但是只能维持一个星期左右,如果时间过长的话,可能口感就没有那么好了。

*** 二:瓶装保鲜

1、同上面差不多,将买回来的大虾冲洗干净后,根据自己吃的量,准备好几份。

2、将其放入准备好的塑料空瓶中,直到完全填满,放入少许的清水,不用太多就行了。

3、最后一定要盖上盖子(盖子不严实的话,可以加入一个孰料带,然后盖紧),放入冰箱冷冻保存即可。

结语:这个 *** 较白糖保鲜,保持的时间更长一些,保鲜的效果也更好一些。

喜欢的朋友们收藏点赞转发哦,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激励我前进的动力。如果您在做饭时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要获取小妙招,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一一为您解答。请关注 @家味美食菜谱 更多美食与您分享哦

养鱼不过瘾?还想养观赏虾?那么我的这6个经验你要知道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鱼缸里养鱼、养草,还可以养其他的东西吗?我回答:还可以养虾养蟹养螺,海缸还可以养的就更多啦!

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人嘛,都不想千篇一律,希望自己成为独特的那一个。可是,到底养什么呢?既要美观独特,又要存活率高,在这里,我推荐朋友们养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却只有少数人选择饲养的水族宠物,那便是——观赏虾。

说起养虾,有小伙伴有疑问了,养虾?这虾平时都生活在大海里或者淡水里,怎么养呢?吃什么喝什么,养虾和养普通的观赏鱼、观赏螺是一样的吗?

关于这些问题,你大可不必担心,我已经为你准备了以下几个养虾的小经验,相信我的经验能够帮助你养虾成功,只要你用心,养出一缸虾也不是什么难事。

一、养虾要注意的水质问题。

水质是个鱼友们老生常谈的话题,无论是养观赏鱼还是观赏螺,但凡是生活在水里的自然都离不开水质。不过,养育观赏虾的水质要求比养鱼观赏鱼要高很多,保持水的清洁是基础。

那么这里有人会有疑问,养虾要不要像养鱼一样换水?当然要!那么,养虾到底多久换一次水比较合适呢?

其实关于养虾换水的问题,一个星期一次即可,必要情况下,可一个星期两次,而且每次换水时不需要将全部的水倒掉,只需要换掉及1/3的水量即可。平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假如养虾的同时还有小型灯科鱼,要避免密度很大,要及时清理粪便。

因为我们在养虾时总不可能整个缸内只养观赏虾一种生物,大多数人为了美观都会选择混养,这个时候尤其要注意水缸内的清洁问题,不然到时候挂掉的可能就不只是观赏虾一种水宠了。

养虾,水缸内水质的PH值尽量要保持在5到8之间,Kh值则要在1到6之间为更佳。记住,保持水质稳定最重要。

二、养虾要注意的水温问题。

谈到水温,自然是离不开是经纬度和南北自然带的地域差别。我国横跨中高纬度,地区差异温度变化较大,有一些鱼类,在温度较低的北方可以生存,有一些在温度低的情况下却会出现大批量死亡的现象,而养育观赏虾,则更需要重视温度变化情况,温度高了不可,低了也不行。

观赏虾不是一种适合在高温地区生活的物种,更佳适合生存的温度是22摄氏度到24摄氏度,按照我国的经纬度划分的情况,一些中低纬度的水域是虾赖以生存的“宝地”。

当然,如果你是在高纬度地区或者低纬度地区,想要养殖观赏虾也不是什么难事。你只需要能保证水温稳定即可,但是,在换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温不要过低或过高。

观赏虾繁殖期要比平时高上1到2摄氏度,所以,想要繁殖观赏虾,最适宜的水温是25摄氏度左右。

三、养虾要注意的食物问题。

这里就要谈到朋友们所担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给我们养的虾吃什么好呢?接下来我就来为你解决这个问题。

观赏虾作为一种水生动物,大多都生活在淡水域,它与大多数的观赏类水宠一样,是以素食为主,平日里多吃一些藻类植物。例如绿藻、绿苔和褐藻,偶尔也会吃一些水面上的水虫以及水内的一些水中寄虫等细小的动物。

如果是家养观赏的话,平日里可以购买一些有机蔬菜搅碎切细之后扔在水面上,供其食用,养育观赏虾和养育我们的孩子一样,一定要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这样才能使它的外壳更加坚硬,长大后色泽才能更加亮丽鲜艳。

因为观赏虾属于“吃货”,因此,我们对观赏虾的食量一定要有精准的把控,就像金鱼一样,虾同样没有饱腹感。

四、养虾要注意蜕壳时的保护。

观赏虾和其他水宠特别不一样的地方,观赏虾得有一个脱壳保护期,说通俗一点,就像蛇类的蜕皮一样,观赏虾长到一定的大小之后,就会将旧的皮壳脱下,换上一层崭新的皮革,而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蜕壳期。

虾蜕壳就蜕壳呗,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它呢?这里还是以蛇类为例,蛇在蜕皮的时候会变得十分脆弱,若是此时遇见天敌,则必死无疑,而我们养的观赏虾蜕壳时比蛇类更加脆弱。

观赏虾在蜕壳时,一旦遭到了外界的攻击,或者发生什么意外,导致蜕壳失败,它都会死亡。因此,在观赏虾的蜕壳期, 为提高它的存活率,既要保护不受攻击,还要避免在这一时期换水。

五、我们常养的虾都有哪些?

选择好的观赏虾,就像是选择好的家具一样,不需要贵,但一定要是自己喜欢的风格,这里我就为大家大概介绍一下观赏虾的种类,帮助各位朋友轻松找到自己适合且喜欢的观赏虾。

之一类是“米虾”。一种是小型观赏虾,就如它的名字一样,这一类观赏虾的大小一般在三厘米左右,小巧灵动,色泽靓丽,堪称为水中灵动的仙子,主要代表有黑壳虾、樱花虾、水晶虾等等。

第二类是“鳌虾”。鳌虾与小型观赏虾不同,它并没有小型观虾的灵动,反而多了几分笨重,它有着一双标志性的大钳子,大小不一,最小的仅有五厘米,更大的则长达30厘米,就观赏类的水宠而言,称得上是水中霸王,主要代表有橘鳌、白鳌等等。

六、养虾的一些小技巧。

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大家在日常养殖中容易被忽视,却十分重要的小技巧。

养过兔子的人都知道,过度的和兔子亲近,会使兔子染上疾病,所以兔子虽然可爱,却也不像猫狗那样可以随意把弄,同理,养殖观赏虾也是这样的。

刚刚说到观赏虾在蜕皮的时候十分脆弱,其实平日里也是,观赏虾并不适合用手直接去触摸,因为人手上有很多细菌,然而,观赏虾的抵抗力又十分的弱,这些对它极具攻击力,会使它生病,养殖时应注意隔离。

其次就是养殖设备,如果你想要养殖观赏虾,或者将其与其他水宠一起混养的话,那么养殖设备一定不能小,需要给你的虾一个足够伸展的空间,这样才更有利于它们的活动。

小结一下:

我养鱼很多年了,我的鱼缸里一直都养着黑壳虾。养虾能除藻、控藻,能清理鱼缸里的很多种垃圾,养虾的好处真的很多,当你养虾以后你就知道啦!

以上这些都是我养黑壳虾之后的切身体验,希望我总结的这些养虾经验能够切切实实地帮助到各位鱼友,也希望大家都能够把自己所喜欢的观赏虾养好。


感谢阅读!我是@草缸养鱼虾,个人观点,有不妥之处请鱼友们不吝留言批评指正!配图来自 *** ,仅为示意图,请勿对号入座!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

今年养虾蟹没赚到钱的看过来!这些养殖新思路值得一看


10月下旬,为了深入了解今年安徽虾蟹的养殖和销售情况,本刊记者深入走访了宣州区的水阳镇、朱桥乡、狸桥镇、洪林镇、沈村镇等养殖区域做一线调研。上篇文章已详细介绍了水阳镇的养殖情况,“被低估的安徽螃蟹,中国幼蟹之一镇的发展潜力在哪里?|安徽调研系列④”。


在主流河蟹市场迎来收官之际,记者继续将狸桥镇、朱桥乡、洪林镇以及沈村镇今年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情况、市场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供大家了解和参考。



狸桥镇:

高温、农排线路老化致7成河蟹养殖户亏损,开启品牌建设和稻渔综合种养是未来出路


狸桥镇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北临固城湖,与江苏高淳仅一湖之隔,拥有5.4万亩的养殖水面,是宣城更大的成蟹养殖区。优越的地理条件让狸桥养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水草螺蛳丰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加上自己的独到管理,养出了品质好蟹,是著名的古丹阳河蟹金三角产地。


然而,今年养殖螃蟹遇到了许多意外情况。据了解,当地农排线路老化,高温时期,许多养殖户增氧机无法及时开启,螃蟹遇高温又缺氧,死蟹较为严重,可能有7成养殖户亏损。同时因为高温持续时间较长,螃蟹第四道蜕壳期推迟,第五道蜕壳期又碰上水草腐烂,今年的成活率都不大理想。


针对今年所遇到的情况,河蟹养殖户韩春财要改变明年的水草布局,他和记者透露道:“明年打算种扁担草(苦草)和节节草,以前我套栽的是伊乐草和节节草,但伊乐草不耐高温,容易腐败,节节草螃蟹又喜欢吃,容易将它吃光,所以我打算明年改进一下。”



销售方面,狸桥与高淳仅一湖之隔,养殖户会将螃蟹运到高淳河蟹交易市场售卖,也有养殖户会通过电商的方式出售。但今年因为疫情,流通受阻,许多地方封闭管理,无法收发快递,大闸蟹属于鲜活水产品,电商销售渠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苏皖大闸蟹配发中心负责人孙良才也有这方面困扰,“今年由于新冠疫情老百姓收入锐减,导致消费疲软,市场行情不理想,养殖户都在寻求新出路,大家意识到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区域品牌,才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江苏前两年也打造了一个长荡湖品牌,在北京进行推介后非常火爆,之后长荡湖大闸蟹名声大噪,溢价能力非常明显。品牌可以快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我们也有南漪湖品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南漪湖品牌打响。”


孙良才在狸桥镇宝塔村担任村书记,他十分关注国家的粮食政策,“今年,狸桥镇宝塔村也开始了稻渔综合种养的试点,打算让小田变大田,不仅保证了粮食安全,还能够保证养殖的效益。”


朱桥乡:

10月成蟹行情比往年少1倍,养殖户靠卖老头蟹盈利,整体效益不及去年


朱桥乡,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地处宣城市东北部,四周与养贤乡、五星乡、狸桥镇、沈村镇交界。水产资源丰富而独特,是国家农业部、安徽省农委认证的万亩河蟹、青虾绿色生态养殖基地。



据朱桥乡水产站站长芮金兵称,朱桥乡的成蟹养殖在宣州区占据重要一席。“加上河沟及稻田养蟹,朱桥乡整体水产养殖面约有2万6千亩。由于今年持续高温,导致水草腐烂,成蟹产量可能不及往年。成蟹行情也不容乐观,截止到10月23日,同期规格的螃蟹价格比往年少了一倍。往年3两的母蟹塘口价能卖80~90元/斤,今年才卖40多元/斤,3.5两的母蟹原来卖100多/斤,如今才卖50几元/斤,同规格的公蟹,也才卖20元/斤左右。”


随后,记者前往养殖端进一步了解情况。在朱桥乡承包了30亩稻田养蟹、另外也有精养成蟹的王利国称他塘口的成蟹已卖了8成,但稻田里养的成蟹还有70%没卖,大家都在等行情好转再开始卖蟹,所以等到11月中旬才上市。



问及养殖效益,王利国回答,“养螃蟹前两年效益还可以,能挣1万元/亩,一般都有6千~7千元/亩。但这两年很不理想,今年我也挣不到钱,很多人只能保本,亏本的可能占一半。成本增加了不少,仅饲料就涨了将近1千元/吨。”


在朱桥乡养了30年河蟹的荣玉意称,他今年有盈利,但效益不及往年。他在朱桥乡有130亩的青虾、河蟹和鱼的混养塘,“这样属于分散风险,利大于弊。”1-6月份期间卖青虾,价格从30元/斤到100元/斤不等。4~6月繁殖青虾虾苗,20亩繁殖的虾苗,大概放到15~20斤/亩。7月份卖“6月黄”,今年卖价和去年基本持平,2两左右在40元~50元/斤之间。成蟹上市后到10月下旬,陆续卖了3000斤左右。


记者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今年卖老头蟹的养殖户有不少是盈利的,其中包括朱桥乡河蟹养殖户何登松。他与别人合作生态养殖螃蟹和花鲢,目前拥有300多亩水面,分6个塘进行鱼蟹生态混养。“我今年5、6月份就起卖老头蟹,当时2两可以卖到60元/斤,除去5万元的河蟹养殖成本,共赚取了10万元利润。”


洪林镇:

引领稻渔综合种养,今年小龙虾养殖效益相对理想,整体亩利润在2000元左右


据了解,洪林镇主产小龙虾,主要有精养和稻虾共作两种模式,其中稻虾养殖面积大概有3万~4万亩。这里也是宣城市规模较大的一个早苗供应基地,供应到周边郎溪、养贤、水阳以及芜湖市南陵县等地的小龙虾苗,每年可能有10万斤左右。



来到洪林镇的之一站,记者走访了上海海洋大学宣城稻渔综合种养科研基地,这是一个集研发和中试的稻渔产业基地,主要开发稻虾、稻蟹等新模式。据上海海洋大学宣城稻渔种养科研中心负责人张冬冬博士介绍,目前基地总面积为160亩,水域面积在110亩左右。基地被划分为5个功能区,分别是稻虾示范区、稻蟹示范区、苗种繁育区、成蟹保种区以及尾水净化区。


上海海洋大学宣城稻渔种养科研中心负责人张冬冬博士


张冬冬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们团队在探索“小龙虾—水稻—河蟹”、“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小龙虾—再生稻—小龙虾—再生稻”等新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并将新模式的详细介绍分享如下:


(1)“虾稻虾”模式:即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传统稻田养小龙虾,有个缺点,在高温时期,小龙虾会有“五月瘟”,病害比较严重,而且高温小龙虾铁虾比较多,还会 *** 小龙虾打洞,年底时处理不干净会使得小龙虾近亲繁殖,进而导致小龙虾种质退化。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将高温期的那茬虾换成罗氏沼虾,沼虾在高温期产量好,价格也高。到今年为止,我们已经试验两年了,都成功了,我们是2月底至3月初放之一茬小龙虾苗,到了4、5月就卖虾。7月份放罗氏沼虾苗,9月底就可以上市,到10月中旬就全部卖完。


(2)“虾稻蟹”模式:我们今年尝试一个新的模式,稻田养老头蟹,一个塘87%都是老头蟹。在6月份放入豆蟹,到10月初开始卖老头蟹,平均在一斤10几元,规格平均在1两左右。


(3)双季虾双季稻模式:双季稻就是种再生稻,在稻子之前养一茬小龙虾,再种上水稻,水稻收割之后再养殖一茬小龙虾。第二茬的水稻产量低一些,主要是为小龙虾育苗做准备。之一茬养成虾,第二茬育小龙虾苗。


张冬冬表示,传统的稻虾共生模式,效益比较低。为了避开集中上市,他们带动周边养殖户学习养早虾。“现早虾的市场需求非常大,但苗种供应不上。目前我们重点在做早虾繁殖,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做大棚育早虾苗,今年开始室外土池尝试育早苗。早虾繁殖我们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了,第二步开始做罗氏沼虾苗种的本土化,尝试繁育供应等工作,现在罗虾苗需要从湖州淡水所引进。”


张冬冬透露,明年会开展再生稻育小龙虾苗,同时着手小龙虾苗种的选育。“因为安徽是第二大的稻渔省份,仅次于湖北,这两年稻渔面积增长速度非常快,但是巨大的小龙虾市场却没有一个本地化的苗种,所以我们想做不同性状的苗种选育。”



通过调研得知,今年本地小龙虾的养殖效益相对理想,利润在2000元/亩左右。洪林镇小龙虾养殖大户何忠国说,今年小规格的小龙虾价格好,收益不比去年差,但今年的产量不及去年。他在当地有120亩水面,主要养殖小龙虾的成虾和育苗,其中近40亩养种虾,10亩大棚育苗,另外15亩专养加州鲈。


他和记者分享了他的小龙虾养殖模式,“因为搭了大棚,我一般比较早放苗,在3月份开始放苗,之一批虾苗量也不大,每亩控制在3000-4000只,规格是30-40斤/亩。养一个月,到4月上中旬就卖掉了。卖掉以后再进行第二次投苗,4月10号左右大面积投苗,大概8000只左右/亩,因为只养一季虾要把产量提上来,产量一般在400斤/亩。如果是两季虾,产量一般控制在350-400斤/亩。”


虾苗方面,何忠国今年虾苗卖了8万多元,均价10块多/斤。“今年我用40亩的塘育苗,产出了有2万斤的苗,留8千多斤给自己,其余1万多斤卖掉。”


沈村镇:

“稻虾共生” 带动村民致富,不仅在“虾”上面用功,也在大米上做文章


宣城市金胜种养专业合作社社长徐训才带领社员在沈村镇胜利村大力发展稻虾种养一千多亩面积。徐训才表示,我们不仅在“虾”上面用功,我们在大米上面也在做文章。合作社已注册“金遇源”牌稻虾米品牌,所以虾稻共生,不仅要靠虾赚钱,也要靠米赚钱。



提到今年小龙虾的养殖情况和效益,徐训才说,这两年,稻虾养殖面积在100亩以内的,小龙虾效益在2700元左右/亩。面积比较大的,像他有800亩以上的,平均效益在1500元~2000元/亩。未来他计划把小龙虾的经济效益提升到3000元/亩。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效益账,小龙虾产量可以达到270斤~300斤/亩,大米1亩田能产1千斤稻子,可以打出680斤~700斤大米。今年稻田里混迹了一些泥鳅和青虾,效益每亩可以赚100多元。因此,他明年在今年模式的基础上,等小龙虾上市了,稻子种好后,再往田里放些泥鳅和青虾苗,来提高经济效益。


“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卖虾情况不好,运不出去,只能在当地卖,会被当地的贩子压价。等到疫情好转,管控解除后,我们发到上海卖了一个多月,整体效益还可以,一般情况下,两虾可以卖到35元/斤,中虾卖22元/斤。今年的小虾、虾尾价格不错,但整体小龙虾产量比去年低。”徐训才说道。



总结

近年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渔业发展,把加快宣州区河蟹产业发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首选产业来抓,持续加大对渔业发展的投资力度,不断出台鼓励河蟹发展的扶持政策;安徽省相继出台《渔业富民行动方案》,《安徽省水产跨越工程》;宣州区区委、区 *** 先后制定了《宣州区滩涂发展规划》、《宣州区水产跨越工程实施意见》和《宣州区实施渔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据宣城市宣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余护透露,目前宣州区共有38万亩养殖面积,今年宣州区增加的养殖面积主要是稻渔综合种养方面,大概增加了3万5千亩。


今年很多地方包括宣州区遭遇了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专门制定了宣州区渔业应对高温干旱的技术措施,同时要求干部深入一线塘口去做现场技术指导。“今年我们的工作开展难度可以说是我们渔业发展中最难的一年,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一是养殖户在技术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水草管理和增氧技术都不会很好的运用。二是水产站工作人员有限,面对今年的特大干旱,以及庞大的养殖群体的问题要处理应对,工作挑战非常大。第三,今年的疫情影响,从年初的大眼幼体培育方面就遇到很多困难,主要是疫情防控招不到工人,没法及时给大眼幼体喂食,导致了大眼幼体质量下降。”余护说道。



余护认为,近年来,成蟹的产量可能已经供过于求了。“结合这几年的效益来看,我估计有盈利的只有1/3,另外保本和亏钱的各占一半。对此,我们也希望通过一些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技术,帮助他们转变养殖模式,降低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并且建议他们混养或者稻渔共作,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粮食安全。


针对小龙虾早虾和青虾行情比较可观,余护称,今年他们也在和一些企业、养殖户共同探讨,建议在成蟹塘里,之一季养小龙虾,在2月底3月初放小龙虾苗,到4月份卖虾。之后就开始养河蟹,在7、8月份再放一季青虾,这个模式就叫做“虾(小龙虾)蟹虾(青虾)”高效混养模式,共同推进虾蟹养殖高质量发展。

标签: 养活 东西 怎么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