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秋风一起,大闸蟹就会勾起人们体内的馋虫,肉肥膏黄味美的大闸蟹当然不能错过。
但是,去买螃蟹的时候,很多人总担心买到死螃蟹,对于冰鲜螃蟹也耿耿于怀,担心不安全。死后的螃蟹到底有什么问题?可以吃吗?
01
螃蟹死后还能吃吗?
大家喜欢螃蟹,最喜欢的当然是它美味的口感。但为什么都说螃蟹死后“危险”呢?主要有这三个:
1)腐败变质
大闸蟹等河蟹死掉后更容易腐败变质。因为河蟹死后,消化腺破裂,本身携带的细菌和环境中的细菌就会很快活跃起来,使它腐败变质。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本身作为螃蟹“鲜味”来源之一的氧化三甲胺会分解产生三甲胺、二甲胺,直接结果就是产生腥臭味,量很大的话还能使人中毒。
蟹肉中的氨基酸也很容易被细菌分解,部分还可能产生硫化氢,产生著名的“臭鸡蛋”气味。
蟹黄蟹膏中的脂肪也很容易被氧化分解,产生各种令人并不愉悦的“哈喇味”,这也是很多人可能会感觉有异味的原因。
所以,螃蟹死后更先损失就是鲜味,变得不好吃了。
2)致病菌污染
水产鱼鲜中最常见也最让人头疼的要属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我国沿海地区最为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它是一种嗜盐的细菌,在海水中也能愉快的生长繁殖。所以,海鲜也会被这种细菌污染。
副溶血性弧菌主要的污染食品是海产品,包括鱼类、软体动物(如生蚝、墨鱼、八爪鱼)和贝壳类动物(如龙虾、虾、蟹)。
副溶血性弧菌是世界公认的海产品致病菌。一旦吃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海产品,就可能出现急性胃肠炎,其次为恶心、呕吐、畏寒和发热。腹痛多表现为剧烈上腹绞痛。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3)产生组胺
除了腐败变质,过期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这里最需要大家担心的是组胺。
水产鱼鲜一般含有组氨酸,尤以金枪鱼、沙丁鱼、秋刀鱼、鲣鱼中含量较高。一旦不新鲜或保存不当,组氨酸就会在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组胺,导致一些人出现过敏。如果产生的组胺过高,还会引起组胺中毒。
如果发生组胺中毒,患者在吃鱼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会出现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热感,全身不适,眼结膜充血等,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腹泻、心跳过速、胸闷、血压下降等,有时还会引发荨麻疹、出现咽喉烧灼感,个别患者还可能出现哮喘。
不过,是否会使人中毒、能不能吃,关键还是要看到底有多大风险,我们也不能一杆子全部打死。建议大家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吃螃蟹是为了味道鲜美,如果觉得闻起来味道都不新鲜了,哪怕奄奄一息活着、没死,都不要吃。
如果你能确定是“死后不久”,而且也没有明显异味,从安全角度,通常是可以吃的,并不会有多大危害。
如果在外面市场、餐厅或者超市里已经死了的螃蟹,不确定死了多久,就不要买了。
买回家的活螃蟹,尽快烹饪吃掉,趁着新鲜美味吃掉;在家里放着,即便没死,风味也会损失。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02
冷冻海鲜用甲醛保鲜,有毒?
那市场上的冷冻冰鲜海鲜呢,它们也都是死的,能不能吃?还有很多人担心冷冻海鲜会用甲醛来保鲜,不安全。
其实,这属于杞人忧天。
低温冷冻本身就可以很好地保鲜了,没有必要用甲醛。而且,甲醛有很强的 *** 性气味,挥发性也很强,真用的话会很容易闻出来。
为什么一些海鲜等水产品在检测中会检出甲醛呢?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它自身产生的。
海鲜含有的氧化三甲胺可以分解成甲醛,海水动物体内含有甲醛是正常现象。而且冷冻海鲜中整体的甲醛含量非常低,不会给健康带来危害。
所以,只要是正规品牌的冷冻海鲜,完全可以放心吃。
03
冷冻、冰鲜海鲜营养差,不能吃?
很多人觉得冷冻海鲜冻的时间太久,营养都损失了。其实这完全是误解。
现在的冷冻海鲜几乎都是采用速冻技术,能快速地把食物温度降低到远远低于水的凝固点(通常在零下 18℃ 下),更大程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和口感,营养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国际上的健康机构,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英国营养师协会(BNF),都认为:速冻食品和新鲜食品的营养价值并没有太大差异,都可以作为健康膳食的一部分。而且,温度低,细胞活动基本都停止了,微生物的活动也受到了极大限制,能够保存很长时间。
不过,冷冻海鲜长时间冷冻会逐渐失水,可能口感会稍微差一些。
04
如何健康吃螃蟹?
做熟吃,不要吃生螃蟹
很多人吃螃蟹拉肚子,甚至孕妇吃了螃蟹流产,很大原因是吃了不干净、没有做熟透的大闸蟹,由于致病菌或者寄生虫等发生了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做熟吃,完全可以放心吃。
不要吃野生大闸蟹
野生大闸蟹或者是一些来历不明大闸蟹,有致病菌、重金属等污染的风险更大,建议尽量不要吃。尽量去正规渠道买大闸蟹。
适量吃
蟹黄和蟹膏脂肪总量比较高,更好不要多吃。如果有妊娠高血压或者孕期体重增加过多,更好要少吃蟹黄蟹膏,一次吃一两只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1>食物安全焦点(二零一九年一月之一百五十期) .鱼及鱼制品中的组胺.香港食物安全中心
<2>预防组胺中毒.广东卫健委.
<3>鱼肉中的致敏物质—组胺.东莞疾控中心
<4>吃鱼要防止组胺中毒.湖北卫健委
<5>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Fresh, Frozen or Canned Fruits and Vegetables: All Can Be Healthy Choices!
<6>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Foods - fresh vs. frozen or canned.
<7>EUFIC. Are there nutri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fresh and frozen berries?
<8>Ali Bouzari, et al. Mineral, Fiber, and Total Phenolic Retention in Eight Fruits and Vegetables: A Comparison of Refrigerated and Frozen Storage. J Agric Food Chem. 2015 Jan 28;63(3):951-6.
<9>Ali Bouzari, et al. Vitamin Retention in Eight Fruits and Vegetables: A Comparison of Refrigerated and Frozen Storage. J Agric Food Chem. 2015 Jan 28;63(3):957-62.
<10>门建华,边立华,等. 软冷冻条件(-7℃)对动物性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 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六界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居民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论文集,2005.
作者|阮光锋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科学技术部主任
审核|高 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
(科普中国)
“纸螃蟹”最终都去哪儿了?记者调查蟹券消费市场 发现猫腻多多购买需谨慎8月30日,在某大型超市内,代售的鲜活螃蟹。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31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秋风起,蟹正肥。中秋临近,市场上除了月饼集中上市,大闸蟹也开始走俏消费市场。近年来,部分商家结合消费者需要,推出了蟹券产品。这类“纸螃蟹”携带轻便,随吃随兑,且不受生鲜产品保质期短的影响,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不过,关于此类产品的争议也颇多,吃螃蟹的人是否真的会买“纸螃蟹”?买“纸螃蟹”的人又是否真是为了吃螃蟹?深晚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记者走访>
蟹券产品上市“爆卖”
连日来,深晚记者随机走访了部分商超并通过生鲜平台进行调查时发现,随着大闸蟹的上市,蟹券产品已被不少商家摆上“货架”,多种不同规格、不同数量大小的螃蟹礼卡丰俭由人。
在福田区某大型商超,深晚记者看到,该门店推出至少10款蟹券产品,其中卡面价格更高的为3199元,蟹券规格为4两公蟹4只、3两母蟹4只共8只大闸蟹,内含11张蟹券礼卡;卡面价格更低的也需要219元,蟹券规格为一张4两公蟹4只、3两母蟹4只。对于同一规格、同一数量的蟹券,单张售价为何不同,店员表示螃蟹质量情况不同。
线上平台方面,某社区生鲜平台商家将4种不同规格的阳澄湖大闸蟹礼券挂在了水产品板块,与鱼、虾等生鲜产品作为同类产品售卖。4种蟹券规格包括2.6两至4两不等,每张规格皆为4对8只,4只公蟹、4只母蟹。其中更低价格为258元,平台显示该产品“正在爆卖中”。
记者走访发现,鲜活大闸蟹的售价,相比蟹券产品,则更为亲民。深晚记者走访时看到,各商家售卖的螃蟹产品,2两左右母蟹单只价格在18元左右、公蟹单只在14元左右。
大闸蟹蟹券上标注着“1288”“6688”等字样。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调查发现>
券面数字指代不明
深晚记者留意到,各商家推出的蟹券产品上除了标注有螃蟹规格、数量及常规食材信息以外,还标注有具体的型号,如2288型、3888型、1588型、1088型等。“2288”“3388”……该数字是型号还是价格,还是产品重量呢?
一售卖蟹券的线上平台 *** 告诉深晚记者,该数字仅为产品型号,与产品重量、产品金额皆没关系。如该平台售卖的12888型为4只5两公蟹和4只3.5两母蟹,8888型则为4只4.5两公蟹和4只3.5两母蟹。
不过,深晚记者在另一生鲜电商平台上看到,该平台售卖的蟹券金额与卡面上的型号数字完全一致,268型售价268元、798型售价798元、1898型售价1898元。即使商家标称“满1件立享8折”,该价格也并不便宜,如1898型为3.5两母蟹、4.5两公蟹各4只,折后金额高达1518.4元,每只大闸蟹平均金额达189元。
一名业内人士向深晚记者透露了其中的猫腻。据介绍,该数字大部分为商家自己拟定的型号数字,在业内,也没有什么统一规定。消费者购买蟹券产品多为送礼用,模棱两可的标注方式,更容易给拿到礼券的人有产品价格高昂的认知,迎合了送礼人与收礼人的心理需求。整体而言,数字越大,螃蟹数量更多、重量越重、价格越贵是肯定的,但卡券售价肯定也没卡面上数字的金额那么高昂。
此外,不少商家还推出了定制服务,消费者可自行选择在蟹券上定制内容。某平台线上商家 *** 在深晚记者咨询时就表示,可以按要求定制内容,包括型号数字等。
在某大型超市内,鲜活的螃蟹售价19.8元/只。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平台显示>
“二手”蟹券多次售卖
买蟹券的人,真的为了品尝螃蟹吗?深晚记者走访时了解到,不少消费者买蟹券更多为了馈赠亲友;而不少喜欢吃螃蟹的食客则表示不会通过购买蟹券来满足舌尖需求,“鲜活螃蟹现买现吃,价格便宜还新鲜。”
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那么,商家卖出去的蟹券,又到了哪里呢?深晚记者在某二手 *** 平台上随机搜索“蟹券”等相关字眼时看到,不少“二手”蟹券被作为“闲置”物品挂出售卖。据售卖人员展示的信息透露,该券多买多优惠,且接受团购。也就是说,这些“闲置品”并不纯粹是收礼人个人的礼券。
而随着部分送礼人在二手平台的“ *** ”,这些“二手”蟹券又会流入市场,并进入新一轮的消费循环。兜兜转转,螃蟹没看到,商家却是“空手套了白狼”。
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监管发力>
集中整治经营行为
据了解,蟹券实际上即为预付式产品,以深晚记者连日来的走访情况为例,大部分商家在蟹券上标注的品蟹期为每年9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提蟹方式包括了门店、 *** 、 *** 、扫码等。消费者拿到蟹券后,在此周期内,凭蟹券信息即可多形式兑换对应规格的螃蟹及数量。
这种预付式方式,也导致“顾客提不了蟹”“过了提蟹期”等情况十分常见。深晚记者在黑猫投诉消费者服务平台上看到,关于“蟹券”的消费投诉达1000余条,投诉的问题包括预约不上、联系不上商家、货不对板、收到死蟹等。
目前,蟹券消费相关问题已被相关部门重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局于日前发布的蟹卡蟹券等消费问题集中整治相关通知中就提到,8月中旬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集中整治,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 来源:深圳晚报
水产老师逛超市:多数鱼虾螃蟹都有病,吃不吃?怎么办?近日,潭州农业学院的水产老师宋老师趁着周末准备犒劳一下自己:买点鱼虾,做个大餐。
到了超市的宋老师转了一圈发现:大多数的鱼虾都有病。有的鱼身体出现红肿、皮肤破损、霉菌等(咱也看不出来)。
宋老师挑了相对健康的买回了家,仔细看,还稍微有点肠炎。然后跟我们感叹:这是职业病,得治啊!(同情宋老师一秒钟)
水产
鱼
说到这里我们就想问了,鱼虾生病了到底能不能吃?欺负老实人?超市......养殖户......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揭秘。
首先:能不能吃?鱼虾生病了是可以吃的,高温能够把鱼虾体内的病菌、病毒给杀死。所以,不用担心吃了会生病。
其次:怎么挑选?鱼虾和人一样,都只有相对健康,没有绝对健康(人还会脾虚、体寒、长痘痘呢是不),相对来说,超市里的鱼虾还算是比较健康的,挑选的时候挑活的,精神好的,没啥明显的问题就行。
最后,对于水产养殖户,宋老师表示,现在追求营养健康化饮食,营养丰富好吃不长肉的鱼虾深受大家的喜爱,只要做好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提高成活率,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吃的水产,实现共赢不是问题!
辽宁发布紧急提醒!这种海鲜煮熟也不能吃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蔓延,避免因生食海产品感染甲肝病毒,3月12日,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当前形势下注意健康饮食消费。
01
选购食品防过期
采购食品应选择有资质的商场、超市和市场,购买感官正常的食品、食品原料,观察食用农产品是否新鲜,预包装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不采购超过保质期,包装破损、涨袋、胖听的预包装食品,不采购未按要求冷藏的食品;不采购发芽土豆和病死、毒死及死因不明或未经检疫的畜禽肉。
02
死贝死蟹不食用
购买海鲜类产品时,要选购尽可能新鲜的产品,可通过观察产品色泽是否正常、按压产品看其是否有弹性,初步判断产品是否新鲜。海鲜产品贮藏一段时间后若产生有不良气味,不可继续食用。加工海鲜类食品时要注意食材新鲜程度,并烧熟煮透。死的贝类、河蟹等水产品不可烹调食用。海鲜应现食现烹,烹调后的海鲜不可久放,应尽快食用。海鲜应尽量不生食,并不与水果、凉饮等共食。
03
储存食品生熟分开
对需要冷藏或冷冻保存的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冷冻冷藏,应生熟分开、荤素分开,尽量分隔或独立包装,避免交叉污染。熟食和直接入口食物宜放在冰箱上层,生的食物宜放在下层。冷藏后的剩菜、剩饭应确认无腐败变质、并再次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即开即食食品开启后应妥善保存并尽快食用。
04
外出就餐慎防变质
外出就餐要选择清洁卫生、证照齐备的餐饮服务单位并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建议选择实行“明厨亮灶”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就餐前要洗手,要注意分辨食物是否变质、是否有异物,不要吃颜色、味道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
此外,省市场监管局还提醒我省消费者,无论是外出用餐,还是购买食材,都要保管好消费凭证,如遇问题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 *** ,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来源 辽沈晚报)
叮~你有一份“蟹”礼待查收国庆小长假,美味蟹宴正当时!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让人吃了直呼过瘾!在此,小编带你看经过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南院营养科主任马爱勤认可的这份“吃蟹指南”。吃货必看,拿走不“蟹”~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大家好,我是螃蟹,虽然我经常成为餐桌上的美食,但你能从这些地方看到我:菜场、超市、买菜APP……
我的家族可庞大了,恢弘的家族背景不允许我低调,今天带大家认识我的亲戚朋友。
我的家族
我是甲壳类水产品,有4700多个家族成员,单在中国的“近亲”就有800种。
如果按生活的水域环境来分,我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有来自淡水,也有来自海水。其中,最火爆的成员,无疑是:大闸蟹、梭子蟹。
之一位登场的是:大闸蟹。
我是来自河里的大闸蟹,你们肯定对我不陌生了吧?
圆圆方方的脑袋,很好识别,我还有着丰富的蟹黄、蟹膏!
图片来源:摄图网
第二位登场的是:梭子蟹。
我是来自海里的梭子蟹。知道我为啥叫这个名字吗?
没错!我的外壳像梭子一样,长长的。别看我表面很尖锐,品尝过我的人,都说我肉质细嫩,因为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图片来源:摄图网
知识拓展——猜猜我是谁?
我和螃蟹家族的兄弟姐妹可不一样,他们是四对蟹脚加一对蟹钳,而我是三对蟹脚加一对蟹钳。
我是经常被大家误认为螃蟹家族一员——帝王蟹。
(划重点:我属于石蟹,严格来讲,我不是真正的螃蟹!)
我生长在寒冷的海域,体型巨大,被大家尊称为“蟹中之王”。
图片来源:摄图网
我的出生地不在中国,如果你在餐桌上见到我,那一定是我长途跋涉、跨越海洋,才来到你面前。不用担心我的保质期,我是超低温冷链运输过来的,放心品尝吧!
我们很营养
虽然我的家庭大、成员多,但我们的营养都相当丰富。具体如下:
01 蛋白质含量高
我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脂肪含量很低,而且都属于不饱和脂肪酸,是优质脂肪,这些可都是非常重要的宏量营养素。当然,蟹黄、蟹膏的胆固醇含量也很高,且吃且珍惜!
02 维生素种类多
我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参与机体的糖脂代谢,不可或缺。其中,B1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6-10倍,B2含量是畜肉类的5-6倍,知道我的珍贵了吧!
03 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
我含有十几种游离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脯氨酸和精氨酸等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河蟹和海蟹这“两大家族”的营养成分,还是略有差别的,具体表现在:
河蟹海蟹热量431KJ398KJ蛋白质
17.5g
河蟹家族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更高一点,海蟹家族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略高一筹。
大家在品尝我(兄弟姐妹)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特别的甜味呢?那是我们甲壳家族特有的“甘味”,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拥有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和甜菜碱等甜味成分。
吃我要“三”思
我是一只小螃蟹,如果我已经死去,就让我体面离场,别吃我!这也是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因为我们的身体里自带“杀手基因”,死后消化道会有大量细菌繁殖,还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生物毒素——生物胺,会引起呕吐、腹泻、过敏等症状,严重的话,还会导致休克。
另外,虽然我们很美味,但不是所有部位都可以吃。以下3个组织不能吃哦!
1、我的胃:
淡黄色三角包状,位于蟹黄中;
2、我的腮:
灰白色眉毛状,位于蟹肚子上;
3、我的肠:
黑色长条状,蟹黄、蟹肉里都有。
除了上面3个部位,其余组织就放心吃吧!“母”蟹有味道鲜美的蟹黄,“公”蟹有洁白的蟹膏。蟹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有减肥增肌需求的人可以吃,但胆固醇含量很高,如果有高脂血症的话,更好还是对蟹黄、蟹膏绕行吧!
我登上餐桌的方式主要是清蒸、烹炒和煲汤。清蒸可以更大限度的保留原本的味道和营养;当然,如果你喜欢重口味,也可以搭配各种调料进行烹炒,比如咖喱;煲汤的味道很鲜美,但同时溶于水的,还有嘌呤,所以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不要贪嘴(汤里溶入一部分嘌呤,大部分还在蟹肉里,蟹肉也不能过量哦)。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关于我的“流言蜚语”
虽然我很低调,但是江湖上一直流传着关于我的流言。
有人担心,孕妇吃了我会流产。
开什么玩笑!我可真是比窦娥还冤啊!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很健康的食物。
只要孕妇本身不对蟹过敏,做到生蟹、死蟹不要吃,把蟹完全做熟,可以适量吃哦~
还有人说,柿子是我的天敌,坚决不能和我进入同一个餐盘。
柿子有大量的鞣酸,尤其是生柿子,鞣酸与胃中蛋白质结合,可能会形成梗阻,当然这种沉积也存于其他鞣酸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一般人可以自身溶解这种沉积,但消化道功能差的人、老年人和小孩需要 *** 吃。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给我“扣帽子”!
这就是我,一个家族庞大、营养丰富、还带利器的小螃蟹,如果你也喜欢我,就跟我一起欢唱这首“本命曲”吧!
我是一只小螃蟹,
营养丰富味道鲜。
富含丰富维生素,
优质蛋白低脂肪。
我的吃法有很多,
清蒸烹炒和煲汤。
用我煲汤味略甘,
多亏游离氨基酸。
生蟹死蟹不要吃,
胃腮肠也要三思。
蟹肉适宜减肥者,
三高人群远离黄。
刚死的螃蟹能吃吗?吃螃蟹的禁忌,这几点要注意科普中国 阮光锋
每当秋风一起,大闸蟹就会勾起人们体内的馋虫,肉肥膏黄味美的大闸蟹当然不能错过。
但是,去买螃蟹的时候,很多人总担心买到死螃蟹,对于冰鲜螃蟹也耿耿于怀,担心不安全。死后的螃蟹到底有什么问题?可以吃吗?
01
螃蟹死后还能吃吗?
大家喜欢螃蟹,最喜欢的当然是它美味的口感。但为什么都说螃蟹死后“危险”呢?主要有这三个:
1)腐败变质
大闸蟹等河蟹死掉后更容易腐败变质。因为河蟹死后,消化腺破裂,本身携带的细菌和环境中的细菌就会很快活跃起来,使它腐败变质。
本身作为螃蟹“鲜味”来源之一的氧化三甲胺会分解产生三甲胺、二甲胺,直接结果就是产生腥臭味,量很大的话还能使人中毒。
蟹肉中的氨基酸也很容易被细菌分解,部分还可能产生硫化氢,产生著名的“臭鸡蛋”气味。
蟹黄蟹膏中的脂肪也很容易被氧化分解,产生各种令人并不愉悦的“哈喇味”,这也是很多人可能会感觉有异味的原因。
所以,螃蟹死后更先损失就是鲜味,变得不好吃了。
2)致病菌污染
水产鱼鲜中最常见也最让人头疼的要属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我国沿海地区最为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它是一种嗜盐的细菌,在海水中也能愉快的生长繁殖。所以,海鲜也会被这种细菌污染。
副溶血性弧菌主要的污染食品是海产品,包括鱼类、软体动物(如生蚝、墨鱼、八爪鱼)和贝壳类动物(如龙虾、虾、蟹)。
副溶血性弧菌是世界公认的海产品致病菌。一旦吃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海产品,就可能出现急性胃肠炎,其次为恶心、呕吐、畏寒和发热。腹痛多表现为剧烈上腹绞痛。
3)产生组胺
除了腐败变质,过期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这里最需要大家担心的是组胺。
水产鱼鲜一般含有组氨酸,尤以金枪鱼、沙丁鱼、秋刀鱼、鲣鱼中含量较高。一旦不新鲜或保存不当,组氨酸就会在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组胺,导致一些人出现过敏。如果产生的组胺过高,还会引起组胺中毒。
如果发生组胺中毒,患者在吃鱼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会出现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热感,全身不适,眼结膜充血等,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腹泻、心跳过速、胸闷、血压下降等,有时还会引发荨麻疹、出现咽喉烧灼感,个别患者还可能出现哮喘。
不过,是否会使人中毒、能不能吃,关键还是要看到底有多大风险,我们也不能一杆子全部打死。建议大家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吃螃蟹是为了味道鲜美,如果觉得闻起来味道都不新鲜了,哪怕奄奄一息活着、没死,都不要吃。
如果你能确定是“死后不久”,而且也没有明显异味,从安全角度,通常是可以吃的,并不会有多大危害。
如果在外面市场、餐厅或者超市里已经死了的螃蟹,不确定死了多久,就不要买了。
买回家的活螃蟹,尽快烹饪吃掉,趁着新鲜美味吃掉;在家里放着,即便没死,风味也会损失。
02
冷冻海鲜用甲醛保鲜,有毒?
那市场上的冷冻冰鲜海鲜呢,它们也都是死的,能不能吃?还有很多人担心冷冻海鲜会用甲醛来保鲜,不安全。
其实,这属于杞人忧天。
低温冷冻本身就可以很好地保鲜了,没有必要用甲醛。而且,甲醛有很强的 *** 性气味,挥发性也很强,真用的话会很容易闻出来。
为什么一些海鲜等水产品在检测中会检出甲醛呢?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它自身产生的。
海鲜含有的氧化三甲胺可以分解成甲醛,海水动物体内含有甲醛是正常现象。而且冷冻海鲜中整体的甲醛含量非常低,不会给健康带来危害。
所以,只要是正规品牌的冷冻海鲜,完全可以放心吃。
03
冷冻、冰鲜海鲜营养差,不能吃?
很多人觉得冷冻海鲜冻的时间太久,营养都损失了。其实这完全是误解。
现在的冷冻海鲜几乎都是采用速冻技术,能快速地把食物温度降低到远远低于水的凝固点(通常在零下 18℃ 下),更大程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和口感,营养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国际上的健康机构,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英国营养师协会(BNF),都认为:速冻食品和新鲜食品的营养价值并没有太大差异,都可以作为健康膳食的一部分。而且,温度低,细胞活动基本都停止了,微生物的活动也受到了极大限制,能够保存很长时间。
不过,冷冻海鲜长时间冷冻会逐渐失水,可能口感会稍微差一些。
04
如何健康吃螃蟹?
做熟吃,不要吃生螃蟹
很多人吃螃蟹拉肚子,甚至孕妇吃了螃蟹流产,很大原因是吃了不干净、没有做熟透的大闸蟹,由于致病菌或者寄生虫等发生了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做熟吃,完全可以放心吃。
不要吃野生大闸蟹
野生大闸蟹或者是一些来历不明大闸蟹,有致病菌、重金属等污染的风险更大,建议尽量不要吃。尽量去正规渠道买大闸蟹。
适量吃
蟹黄和蟹膏脂肪总量比较高,更好不要多吃。如果有妊娠高血压或者孕期体重增加过多,更好要少吃蟹黄蟹膏,一次吃一两只就可以了。
死螃蟹不能吃 为什么超市里还卖冰冻螃蟹在超市中出售的冰冻螃蟹通常是经过处理和冷冻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存储期限的。尽管冰冻螃蟹看起来可以食用,但在购买和食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死螃蟹:在购买冰冻螃蟹时,确保它们没有明显的腐烂、恶臭或其他异常迹象。选择完整的、没有损伤的螃蟹。
2. 死亡时间:大部分螃蟹在死后很快开始变质,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如果螃蟹在捕捞后死亡了,它们应尽快进行处理或冷冻。
3. 购买日期:检查冰冻螃蟹的保质期和冷冻时间,确保它们在质量上仍然符合标准。
尽管冰冻螃蟹有它们的保鲜方式,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 冰冻时间:冷冻时间超过一定期限可能会影响蟹肉的质量和口感。
- 食用前处理:在食用冰冻螃蟹之前,应彻底解冻并确保蟹肉完全熟透。
- 储存条件:如果购买冰冻螃蟹后不立即食用,应按照冷冻和解冻的标准程序进行储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对冰冻螃蟹有任何疑虑,或者不确定它们的质量或食用安全性,请谨慎选择或咨询销售商。此外,对于某些人来说,如免疫系统受损的人或孕妇,建议避免食用生或未充分熟的海鲜,以减少潜在的食品中毒风险。
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蔓延,避免因生食海产品感染甲肝病毒,3月12日,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当前形势下注意健康饮食消费。
01
选购食品防过期
采购食品应选择有资质的商场、超市和市场,购买感官正常的食品、食品原料,观察食用农产品是否新鲜,预包装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不采购超过保质期,包装破损、涨袋、胖听的预包装食品,不采购未按要求冷藏的食品;不采购发芽土豆和病死、毒死及死因不明或未经检疫的畜禽肉。
02
死贝死蟹不食用
购买海鲜类产品时,要选购尽可能新鲜的产品,可通过观察产品色泽是否正常、按压产品看其是否有弹性,初步判断产品是否新鲜。海鲜产品贮藏一段时间后若产生有不良气味,不可继续食用。加工海鲜类食品时要注意食材新鲜程度,并烧熟煮透。死的贝类、河蟹等水产品不可烹调食用。海鲜应现食现烹,烹调后的海鲜不可久放,应尽快食用。海鲜应尽量不生食,并不与水果、凉饮等共食。
03
储存食品生熟分开
对需要冷藏或冷冻保存的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冷冻冷藏,应生熟分开、荤素分开,尽量分隔或独立包装,避免交叉污染。熟食和直接入口食物宜放在冰箱上层,生的食物宜放在下层。冷藏后的剩菜、剩饭应确认无腐败变质、并再次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即开即食食品开启后应妥善保存并尽快食用。
04
外出就餐慎防变质
外出就餐要选择清洁卫生、证照齐备的餐饮服务单位并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建议选择实行“明厨亮灶”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就餐前要洗手,要注意分辨食物是否变质、是否有异物,不要吃颜色、味道异常和未烧熟煮透的菜肴。
此外,省市场监管局还提醒我省消费者,无论是外出用餐,还是购买食材,都要保管好消费凭证,如遇问题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 *** ,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来源:辽宁日报
「问答」死螃蟹到底还能不能吃?问:我前几天买的大闸蟹一时没吃完都死了,它们还能再吃吗?
答:随着大闸蟹销售季的开始,#死蟹到底能不能吃#也登上了微博热搜。
很多人遇到过这种情况,买回家的螃蟹,有时候发现死了几只。有人觉得这些螃蟹刚死,如果不吃就浪费了。其实,不建议食用死螃蟹。
郑州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晴在健康时报发文指出,螃蟹死了不建议吃。因为螃蟹死后,体内的寄生细菌会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螃蟹死的时间越长,体内积累的组织胺越多,毒性越大。这时即使把死蟹煮熟煮透,毒素仍然不易被破坏,食用后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面颊潮红、心跳加速等不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生物技术博士刘晶晶近日也在文章中指出,尤其死了的河蟹不能吃,即使刚死也不行。因为河蟹学名为中华绒鳌蟹,是中国特有的淡水产品,其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含氮化合物含量较高,肉质比较松,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且河蟹都在淤泥中生长,生存环境适合微生物生长,这就导致鲜活河蟹体内外菌落总数基数较高。河蟹死后,微生物含量迅速升高,故不能吃。
生蟹不能吃,也不推荐自制腌蟹、醉蟹。因为螃蟹体内有很多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 腌蟹、醉蟹时,无法保证将螃蟹体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杀死,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大闸蟹蒸熟后最宜当天吃完,不要隔夜。因为蟹熟后十分容易发生变质;同时,蟹的风味也会损失很多。大闸蟹性寒,过量食用容易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因此,不仅老人、小孩、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普通人也不宜贪多。
超市里为何还卖冰冻螃蟹?
那为什么还会在超市里看到一些冷冻、解冻、甚至分解开的螃蟹,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下的“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公众号介绍,中文说的“螃蟹”泛指所有的蟹类,即十足目短尾下目的各种动物,有时候甚至还包括不是螃蟹的“蟹”,例如属于异尾下目的寄居蟹的亲戚帝王蟹、椰子蟹等。另一方面,很多时候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螃蟹”则特指中华绒螯蟹,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大闸蟹”。“螃蟹死了不能吃”这个问题就是出在它身上。
大闸蟹
市场和超市可以买到的和饭店里能吃到的海蟹,几乎没有生活在滩涂等含有大量细菌的环境的种类。在较深的海水中用网具或蟹笼捕捞的海蟹,例如三疣梭子蟹、远海梭子蟹、日本蟳、锈斑蟳等,一方面会被活着运送到市场和餐桌;另一方面在条件不适宜活体运输的时候,会采取船上急冻或到港急冻的 *** ,在蟹死亡之前迅速进行低温冷冻,以确保死亡后不会有细菌孳生,避免了腐败变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有冰鲜的海蟹在超市里出售的原因了。
在这种情况下冰冻的死海蟹一旦解冻,就必须尽快食用,不然仍有腐败变质的风险。在超市和市场上的死海蟹,一般来说要么是活运到市场后死亡,被采用冷冻或冰鲜的 *** 应急处理,要么是冷冻的蟹解冻后出售。然而冷冻的海蟹尽管可以吃,随着冷冻时间越来越长,口感和风味都会越来越差,所以相对而言,鲜活的海蟹还是要比冷冻的更适合食用。
(来源:综合健康时报、苏州疾控、北京科学中心等公众号)
购蟹套路多 吃蟹需谨慎来源:广安日报-广安在线
“现在市场上一只大闸蟹的价格都在20元左右,大闸蟹的个头越大价格越高,顾客通常一次购买七八只。”溪西农贸菜市场的水产摊主陈玉芬说。9月20日,记者前往各大市场、超市采访发现,市场、超市里均已开始上架大闸蟹。中国自古就有秋季吃螃蟹的习俗。对于螃蟹,古人有这样的评价:“食物中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唯有螃蟹。”如今正是到了大闸蟹“横行”市场的时节,但各种购蟹“套路”、吃蟹注意事项您知道吗?螃蟹虽美味,购蟹、吃蟹需谨慎。
广宁农贸市场的水产区,一只只大闸蟹在塑料盒子里张牙舞爪、“横行霸道”,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光顾。市民李女士表示:“这家水产摊位大闸蟹的品质比较好,昨天买了几只尝鲜,觉得很不错,所以今天又来买了。”记者在市场内逛了一圈发现,有好几家经营户在卖大闸蟹,陆续有市民来选购。据市场一些水产经营户介绍,目前市场上的大闸蟹主要是从湖北、苏州等地进的货,前两天刚刚上市,如今的物流越来越快,物流成本也越来越低,使得鲜活的大闸蟹快速销往全国各大市场成为现实,大闸蟹的销量也越来越大。
“我家每年秋季都会在网上购买大闸蟹,但网上购买确实很难保证质量,一箱大闸蟹里时常会有一两只死蟹,只能联系店家处理。”市民李某琳说,现在网上购买大闸蟹的人越来越多,各种 *** “套路”也层出不穷,消费者尤其要注意防范“螃蟹券”套路。不少消费者反映,在购买所谓的“螃蟹券”后,或是面临“一券在手,螃蟹难求”的供需不平衡局面,或是收到的螃蟹缩水严重、缺斤短两。因此,建议消费者擦亮双眼,尽量选择正规线下实体商家或是信誉较高的电商购买大闸蟹。
警惕“套路”的同时,选择在线下购买螃蟹的消费者也应掌握正确的挑选 *** 。挑选螃蟹时应选购色泽光亮、无腥无臭的螃蟹。以蟹壳呈青灰色(河蟹为黑绿色)、螯足绒毛丛生、肢体连接牢固、腿部完整无缺的鲜活螃蟹为佳。购买时,用拇指和食指捏起蟹背并轻轻晃动,蟹爪下垂并跟着晃动的是死蟹,蟹爪坚挺并自行摆动的是活蟹。
“螃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蟹黄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脂和其他营养物质,但是也含有较高含量的油脂和胆固醇,不宜多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吃水产品不高于75克。”市营养学会理事、营养师张霞玲说。死的螃蟹更好不要食用,蟹肉性寒,不宜多食,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消化道炎症或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的病人不宜食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病人应少食或不食蟹黄;体质过敏的人不宜食蟹。螃蟹不宜生食,烹制时要彻底加热煮熟。宜现做现吃,如有剩余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力文)
本文来自【广安日报-广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