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鲢鱼价格行情,花鲢鱼价格1斤多少钱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27 0
你敢信?6两的花鲢一个月长1.1斤!

文 | 图

动保事业部 丁希胜


9、10月份是花白鲢的黄金生长期,但能否拉大规格还取决于饵料是否充足。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花白鲢增产是今年草鱼养殖赚钱的关键(详见《草鱼养殖都过了成本线,到底靠什么赚钱?》),许多养殖户也都非常重视调水工作,关注自己池塘花白鲢长势。

花白鲢如何快速生长?

△图1.华中区花鲢价格走势

黄石阳新宝塔湖柯老板,池塘是花鲢倒挂模式,花鲢一亩放到了165尾,8月初平均规格才6两,害怕今年规格拉不起来,卖不上价。

我们一起看看柯老板如何实现一个月花鲢长1.1斤!

一、6两的花鲢一个月长1.1斤!

  • 8月1号打样,花鲢0.5-0.7斤/尾,平均规格0.6斤/尾。
  • 8月14号,中途打样,花鲢1.14-1.5斤/尾,平均规格1.3斤/尾。
  • 8月31号,月底打样,花鲢1.69-1.73斤/尾,平均规格1.7斤/尾。

△图2.打样称重图

1个月的时间,柯老板的花鲢从6两/尾长到1.7斤/尾,增重1.1斤,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二、花白鲢究竟爱吃啥?

8月乃至9、10月的水质更大特点就是水体有机质悬浮物较多,藻类易老化。

虽然有机质是花白鲢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但花白鲢只能直接滤食小粒径有机质,池塘里的有机质悬浮物多为残饵、粪便和死亡的藻类,颗粒较大,不利于花白鲢滤食。花白鲢还喜欢滤食绿藻、硅藻等有益藻类,但藻类老化,花白鲢常常不愿意摄食,摄食后也难以消化。

也就是说,花鲢喜欢吃小粒径的有机质和没有老化的绿藻与硅藻等有益藻类!

△图3.花白鲢饵料组成


三、饵料充足是快长的前提

我们统计20口调水频率较低池塘的花白鲢长势发现:平均调水2.5次,8月份花白鲢平均月增长仅为0.64斤。而柯老板8月份使用调水方案4次

可见,高频次调水是饵料充足的保障

△图4.八月份调水频次较低池塘数据

此外,柯老板池塘水长期保持嫩绿色,藻类活力非常好,水质清爽,看不到浮沫、油膜等大颗粒悬浮物。打样解剖,花鲢肠道粗壮,非常饱满,充满了藻类、有机腐屑等;肠体比达到10以上

△图5.柯老板池塘水色(左),花鲢肠道(右)

讲到这里,可能很多老板会有疑惑:我下肥也挺勤,水调的蛮浓,看着不错啊,难道饵料还不够?让我们结合柯老板使用的调水方案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吧。


四、菌藻同补,轻松解决花鲢饵料

柯老板从8月1号开始使用海大肥水+发酵菌的组合方案

该方案的优势在于营养均衡,培养大量有益藻的同时,提升藻类多样性和藻活力,藻的数量多,质量高,花白鲢的生长自然有保障;高含量、多菌种协作,分解大颗粒有机质,形成细菌团和小颗粒腐屑被花白鲢直接摄食,既给花白鲢提供充足饵料,又可避免水质恶化,影响生长。

△图6.海大肥水+发酵菌组合方案作用原理


小 结

9、10月份是花白鲢的黄金生长期,但能否拉大规格还取决于饵料是否充足。

提高调水频次,建议每月4次以上,使用海大肥水+发酵菌的组合方案,大量培养有益藻,高效转化残饵、粪便等大颗粒有机质,促进花白鲢快长,实现花白鲢增产!

END


本文系海大农牧原创,未经授权,一律禁止转载!文章投稿、转载授权,欢迎发邮件到:haidnm@haid.com.cn

飙升五成!鱼价为何“跃龙门”?

“啥?一条鲫鱼要三四十元了?”

你没有听错,

当你在为不断下跌的猪肉价格欣喜时,

水产品已悄悄涨价了,

俨然一副

“昨日你爱搭不理,今日你高攀不起”

的架势。

鱼跃龙门

价格上升五成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80家定点水产品批发市场监测显示,2021年初以来,以淡水鱼为代表的水产品价格上涨明显。

而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2021年第20周(5月14日―20日)数据显示,除了大带鱼、大黄花鱼,其他鱼种同比均大幅上涨。如,

草鱼周平均价格21.73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54.0%;

花鲢鱼周平均价格19.94元/公斤,同比上涨49.7%;

鲤鱼周平均价格18.22元/公斤,同比上涨46.8%。

2021年第20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的水产品价格及变化幅度。

由于零售价格远高于批发价格,批发端价格大幅上涨,零售的价格更是令人咋舌。

据某超市的工作人员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鲫鱼、草鱼、花鲢鱼等各类在售的淡水鱼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目前某超市在售的鲫鱼每斤价格为29.8元,草鱼每斤价格为19.98元。

花鲢鱼价格行情,花鲢鱼价格1斤多少钱-第1张图片-

北京一家大型连锁餐厅经理表示,餐厅主要采购水产品有草鱼、带鱼、龙利鱼,其中草鱼涨幅更大,目前的价格比照春节前后涨了大约4.5元。

咸鱼翻身

价格为何飙升

从农业农村部数据和记者走访情况看,这波涨价的主角主要是淡水鱼。

产量

“此前几年淡水鱼价格较为低迷,但饲养成本却处于上涨态势,使得部分养殖户陆续转行,目前淡水鱼养殖面积大幅度缩减,淡水鱼总产量明显下降。”近日安徽省芜湖市发改委在分析淡水鱼价格上涨原因时指出。

环保

环保也是影响淡水鱼产量的一大因素。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陈乃松表示,各地出于环保目的,不断扩大禁限养区范围,导致水产品养殖面积减少,持续影响淡水鱼生产。

成本

此外,养殖成本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水产品价格。自今年1月以来,渔用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价格总体维持高位。数据显示,5月中旬,成鱼饲料价格每吨同比上涨约500元,苗料和高端饲料价格每吨同比上涨约1000元。

要年年有鱼

不要望鱼兴叹

《2019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当年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26406.50亿元,渔业产值12934.49亿元,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480.36万吨,其中养殖产量5079.07万吨,捕捞产量1401.29万吨。

目前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和水产品养殖产量均稳居世界之一,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大量优质蛋白质,还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证。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总体尚处于初加工环节,资源浪费,行业利润低,抗风险能力弱。要突破发展桎梏,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就必须转变粗放的生产方式。

陈乃松表示,目前我国水产品消费主要以鲜活形式为主,而深加工产品如去骨、分割成块等冻品主要以出口为主,内销占比较少。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水产加工品总量2171.41万吨,加工率仅为33%,其中淡水产品加工量为395.32万吨,加工率为12%。相比之下日本、加拿大、美国和秘鲁等国家的水产品加工产量可达60%—90%。

“鲜活水产品消费的痛点是消费场景有限,而且集中上市容易出现价格倒挂现象。”陈乃松指出,通过深加工,可以有效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稳定供应。

从消费端来说,我国水产品消费市场的潜力非常大,未来将从以鲜活水产品向精深加工的包装水产品发展,消费品种也日趋多样化,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需要提前应对布局。

陈乃松还补充道,不同于粮油肉蛋奶,我国并没有把水产品纳入到居民菜篮子保障体系中,而是完全放开,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由于没有了国家调节这个杠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水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洁则表示,对于基础设施简陋、陈旧,经济基础脆弱,机械化程度低的养殖户,国家可以出台相关帮扶政策,比如畅通市场渠道,给予池塘改造补贴,加强养殖技术培训等手段,帮助他们提升企业竞争力。

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华南地区更大的草鱼养殖示范基地,对于这一轮涨价何时能结束,总经理阳会军表示,由于目前处于投苗期,距离产品集中上市仍有一段时间,短期内淡水养殖产品供给难以显著增加。随着淡水鱼产量将逐渐恢复,淡水鱼供应紧张局面将得到缓解,从而促使价格回落。

去年以来,猪肉价格经历了一 *** 涨行情,最终遭遇消费者用脚投票。水产品如何避免暴涨暴跌,避免人们望鱼兴叹,并真正做大做强我国水产业,这显然值得深思。

如果够朋友

就请我吃鱼吧!

烤鱼

水煮鱼

酸菜鱼

炝锅鱼

红烧鲫鱼

清蒸鲈鱼

糖醋鲤鱼

松鼠桂鱼

来源:央视财经

来源: 央视网

9月14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20个点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9月14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0.77,比昨天下降0.20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20.84,比昨天下降0.25个点。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2.23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4%;牛肉72.01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2%;羊肉63.82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5%;鸡蛋11.58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7%;白条鸡18.24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5%。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06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6%;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6.70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4%。鲫鱼19.20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5%;鲤鱼13.93元/公斤,比昨天下降2.8%;白鲢鱼9.59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5%;大带鱼38.43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6%。

今日,国内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的46个品种中,与昨天相比价格升幅前五名的是青椒、西瓜、生菜、南瓜和莲藕,幅度分别为2.6%、2.2%、1.2%、0.9%和0.9%;价格降幅前五名的是菠萝、鲤鱼、豆角、菠菜和茄子,幅度分别为3.3%、2.8%、2.7%、2.6%和2.5%。

猪、牛、羊肉暴跌!水产全跌!三大因素推动,9月猪价成拐点!

肉类市场正在经历巨大的波动,价格暴跌,供需关系混乱,各种因素共同推动了这一市场的动荡局面。从猪肉到牛羊,再到水产,这一波肉价的起伏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对未来肉类市场走势的猜测。

供应过剩导致价格下跌

首先,让我们关注肉价的崩跌。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的猪肉价格较去年大幅暴跌,而且不仅是猪肉,牛羊和水产价格也同样大幅下跌。这一降价趋势引发了人们的疑问:是人们不再喜欢吃肉了吗?还是养殖业生产过剩?

根据数据显示,全国猪肉平均价格已下跌了21.2%,而牛肉、羊肉和鸡肉的价格也分别下跌了6.9%、5.0%和3.2%。水产领域也受到了冲击,草鱼、鲫鱼和花鲢鱼的价格同比下跌了约5%,而鲤鱼下跌了3.4%。这种全线下跌的趋势表明,肉价崩跌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市场普遍现象。

这一崩跌的背后是供应过剩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数量增加了961万头,同比增长了2.6%,而猪肉产量也增加了93万吨,同比增长了3.2%。这意味着供应量远远超过了需求,价格下跌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结果。

肉类市场竞争激烈

肉类市场竞争激烈,不仅仅体现在猪肉方面,牛、羊、禽肉等各类肉类市场也呈现出增长的态势,竞争愈发激烈。在这个多元化的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类肉类产品的供应都在快速增加,不仅仅是猪肉。

这种市场现象反映了当前禽畜市场的激烈竞争。各大肉类生产商争相扩大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逐渐多样化,这导致了对各种肉类的需求增加。

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肉类生产更加高效,降低了成本。 *** 和企业在一些地区大力投资于禽畜养殖业,以满足市场需求。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各类肉类产品的供应增加。

然而,市场供应的增加也带来了价格下跌的问题。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大肉类生产商可能会采取降价策略,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这一现象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对生产商和供应链管理者来说可能构成挑战。

肉类市场竞争激烈,各类肉类产品的供应增加,价格下跌,市场变得更具竞争性,消费者受益于更多的选择和更合理的价格。这也是现代肉类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

饮食升级与价格压力

那么,饮食升级是否意味着人们减少了对肉类的消费?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蔬菜及食用菌的消费量同比增长了5.13%,而人均猪肉、鸡肉和羊肉的消费量也都有所增长。这表明人们对各种肉类的需求依然强劲,但供应过剩使价格下跌成为了必然结果。

这也反映出我国饮食消费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销量大涨,但价格难以上涨。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增长,但供应端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导致了价格上涨的困难。

尽管人们在蔬菜、食用菌和各种肉类的消费方面都有所增长,但肉类市场仍面临供应过剩的问题。这意味着尽管需求依然强劲,但市场上供应大幅增加,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了价格上涨的难度。这种情况反映了饮食市场的一种矛盾,即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平衡问题。

饮食升级趋势确实促使人们在食物选择上更加多样化,但供应链中的供应商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确保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保持价格的稳定。这也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产业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

未来肉价的不确定性

您提出的观点非常准确,未来肉价的走势确实存在不确定性。供应过剩、市场情绪和市场的集体心理等因素都可能对肉价产生影响。此外,还需要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对肉类市场的潜在影响。

在这种不确定性下,市场参与者需要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趋势,以制定明智的投资和采购决策。同时, *** 和相关部门也需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以稳定肉类市场,确保供应充足、价格合理,维护市场秩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总之,未来肉价的走势将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市场参与者和决策者共同努力,以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肉类市场一直是充满波动和不确定性的领域。在过去几年里,我们目睹了供应过剩、竞争激烈、饮食升级以及价格压力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着这一市场的动荡局面。本文将综述这些因素,分析它们对肉价走势的影响,并探讨未来肉价的不确定性。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供应过剩的问题。供应过剩是当前肉类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我国,猪肉、牛羊肉和禽肉等各类肉类的生产都在不断增加。然而,这种增长并不总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因为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这种供需不平衡导致了肉价的波动。供应过剩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肉类供应,但价格却往往无法上涨。这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因为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来覆盖养殖成本。同时,消费者也因价格下跌而受益,但这也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其次,竞争激烈是肉类市场动荡的另一个原因。不仅仅是猪肉,其他肉类如牛羊肉和禽肉的增长幅度也相对较高。各大肉类产品生产商争相扩大产能,这进一步推动了供应的增加。饮食升级的趋势使得人们更多地消费各种肉类,但因为市场供应过剩,价格难以上涨,反而出现价格下跌的情况。

这种竞争激烈的局面也对肉类生产商构成了挑战。为了在市场上获得份额,他们不得不不断降低价格,以吸引消费者。这降低了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也使市场更加不稳定。

此外,饮食升级也对肉类市场产生了影响。尽管价格下跌,但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蔬菜及食用菌的消费量同比增长了5.13%,而人均猪肉、鸡肉和羊肉的消费量也都有所增长。这表明人们对各种肉类的需求依然强劲,但供应过剩使价格下跌成为了必然结果。

最后,让我们来考虑未来肉价的走势。肉类市场的波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尽管有望在10月小长假期间看到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但9月的猪价已经开始下跌。

供应过剩、情绪带动以及集团场的冲量都是推动肉价下跌的因素。然而,尽管价格下跌,但人们是否真的会增加肉类的消费仍然是个问题。未来肉价的走势仍然不确定,各种因素都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

肉类市场的动荡局面由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包括供应过剩、竞争激烈、饮食升级和价格压力。未来肉价的走势充满不确定性,市场将继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同时,各方也需要思考如何在这一波动局势中保持市场的稳定性,以确保供应和需求的平衡,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

肉类市场是一个涉及广泛、复杂的产业,其动荡与变化影响着生产者、消费者、 *** 和全球市场。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些关键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塑造着未来肉价的走势。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全球供应链。肉类市场不仅仅受到国内供应和需求的影响,还受到国际供应链的重大影响。全球化使得肉类市场变得更加复杂,肉类产品可以从一个国家迅速运往另一个国家。这意味着国际事件、自然灾害、疾病爆发和政治动荡都可能对肉价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禽流感爆发或某个主要肉类生产国的供应链中断都可能导致肉价上涨。

其次,环保和可持续性问题在当今的肉类市场中起到了日益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了植物性蛋白和人工肉类产品。这对传统的肉类产业构成了威胁,因为它们被视为环境和资源的高度消耗者。 *** 和企业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以减少碳排放、提高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并推动绿色和环保的肉类生产方式。这种趋势可能会在未来改变肉价的供需格局。

第三,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对肉类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种政策和法规,以管理肉类生产和销售。例如,动物福利法规、食品安全法规和国际贸易协定都可以对肉类市场的运作产生影响。 *** 的政策决定,例如关税、进口配额和贸易协定,也可能对肉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肉价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制定者的决策和调整。

最后,我们必须考虑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文化因素。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这直接影响了肉类的需求和供应。例如,一些国家更倾向于食用牛羊肉,而另一些国家更喜欢禽肉或猪肉。此外,宗教信仰、传统节日和节气也可能导致对特定类型肉类的需求在不同季节或时间上的波动。这种文化和饮食因素对肉价的波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胡途》第10期|太湖今天沸腾了!花鲢10元一条!鲫鱼10元一盆!湖鲜自由得来这

提示信息

每到九月,湖州市吴兴区的当地人都要做一件具有仪式感的事——吃湖鲜,因为这让人魂牵梦绕的湖鲜是“季节限定”的。 从9月1日起,太湖正式开捕。本期《胡途》我们将带大家来到幻溇村水产市场,这里是交易较为集中的湖城“三大主场”之一。太湖捕捞上来的鱼以花鲢、鲫鱼为主,还有梅鲚鱼(小刀鱼)、白鱼、青鱼等品种,在这个鱼市买鱼,价格相当实惠,一条白鲢只要10元,一盆小鲫鱼只要10元,醉虾原料太湖白虾只要20元一斤……鱼鲜自由,就在这里解锁。

9月白鲢工厂陆续开工,湖北塘头价2.4元,3-5斤大草鱼涨0.3元/斤

过去一周,全国草鱼多个市场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广东、湖北、湖南、江苏、福建等地小幅下跌0.1-0.2元/斤,而湖北洪湖市场3-5斤大规格鱼却大涨0.3元/斤。


据了解,目前洪湖2-3斤标草塘头价5.8-6.1元/斤,但3-5斤大规格却能卖到6.4-6.6元/斤,原因在于9月份开始白鲢加工厂陆续开工,经销商之所以走鱼一方面为了回款,缓解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是花白鲢和鲫鱼价格居于高位(白鲢2.4元/斤,花鲢5.2元/斤,鲫鱼7-7.6元/斤),可以赚钱。



华南地区


过去一周,广东广西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但由于中秋假期过后消费减少,整体鱼价行情走势平稳,没有出现太 *** 动。


广东:江门蓬江超市鲩报价5.2元/斤,与上周基本持平;新会2斤上报价5元/斤,3斤上报价5.4元/斤,平4斤报价5.8元/斤,鱼价稳中有跌;中山东凤0.2-0.5斤报价4.9元/斤,0.3-0.7斤报价4.7元/斤,超市鲩报价5.5元/斤,本周整体行情保持稳定;四会超市鲩报价5.3-5.5元/斤,整体存塘量较少,出鱼积极性不高;惠州惠城超市鲩报价6元/斤,与上周价格持平,车装1000-3000斤的卖6元/斤,大规模出鱼5.7-5.8元/斤不等;湛江廉江3斤报价6.1元/斤,近期出鱼少,价格稳定,存塘主要以中鱼为主。


广西:桂林2.5斤报价6元/斤,3斤报价5.8-6元/斤,4斤报价6.5-6.7元/斤,整体鱼价走势平稳,波动不大;钦州合浦3斤以上报价6.2元/斤,本周草鱼保持稳定,疫情影响,出鱼较难。



华中地区


近日,华中地区市场行情跌多涨少,湖北、湖南多地鱼价下跌0.1-0.2元/斤,江西鱼本周价格维稳,而湖北洪湖3-5斤大规格鱼却大幅上涨0.3元/斤。


湖北:武汉新洲2.5斤报价6.4元/斤,5-6斤报价6.1元/斤,本周下滑节后出鱼量有所减少;洪湖2-3斤5.8-6.1元/斤,3-5斤6.4-6.6元/斤,小规格鱼微跌,3-5斤大规格鱼上调0.3元/斤,由于近期白鲢加工厂陆续开工,抬升整体鱼价;仙桃1.8斤以上报价5.8元/斤,鱼价仍在低位徘徊,养殖投喂积极性不高。


湖南:目前湖南大部分地区2-3斤报价5.8元/斤,3.5-4斤报价6-6.1元/斤,4斤报价6.2元/斤,本周草鱼价格有所回落,微跌0.1元/斤,目前存塘主要是中小规格的,大鱼较少,多数养殖户惜售,流通速度较慢;常德2.5斤报价5.8元/斤,3斤报价6元/斤,本周草鱼略微下跌0.2元/斤,节后销量需求减少。


江西:目前江西大部分地区标草1.5斤左右报价4.8-5元/斤,1.7-2.2斤报价5.4-5.5元/斤,3斤报价6-6.1元/斤,本周草鱼行情持续低迷,波动幅度不大,养殖户希望国庆节或天气降温能拉动鱼价;赣州市区的鱼贩子报价1.5-2.5斤以上5.5元/斤,2.5斤以上5.8-6元/斤,下面县城的鱼贩子报价6.3元/斤,规格在1.5-4斤多之间,与上周价格持平,目前鱼贩子在找3.5斤以上大规格鱼。



华东及其他地区


近期,江苏市场稳中有跌,宿迁泗阳4斤报价6元/斤,与上周价格持平;盐城4斤报价6.5元/斤,本周草鱼下跌0.2元/斤,出鱼量较少;无锡7斤报价7元/斤,本周价格稳定,鱼价低,养殖户都在陆续出鱼,处于亏本边缘,预估后续价格不会上涨。


福建地区,目前水库鱼6.5-6.6元/斤,网箱鱼7.2-7.3元/斤,本周草鱼行情整体保持平稳,山塘水库鱼价微降0.1元/斤,网箱鱼价保持稳定。


在其他地区,山东济宁微山3斤以上报价6.6元/斤,与上周价格持平;天津宝坻2斤以上报价6.5元/斤,2.3斤以上6.6元/斤,本周鱼价微降0.1元/斤;云南文山剥隘4斤以上报价7.1-7.2元/斤,本周价格保持稳定,受疫情影响,出鱼量有所下降,存塘大规格鱼较少,中小规格的鱼较多。


(四川地区规格有误,规格为4斤以上)

三个因素推动,猪牛羊价格地震!水产退潮!9月的猪价成转折点

猪肉更便宜了,但反而不爱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猪肉价格大幅暴跌,牛羊、水产也同样大跌。为什么今年的肉类价格跌跌不休呢?究竟是大家不爱吃肉了,还是养得太多了?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9月1日公布的数据,8月最后一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1.07点,比上周上涨0.93点,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7个点。其中,各种肉类价格大幅下跌,猪肉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2%,牛肉下降了6.9%,羊肉下降了5.0%,鸡肉下降了3.2%。除了禽畜类肉品以外,水产类产品的价格也同样下滑,草鱼、鲫鱼、花鲢鱼价格同比下跌了约5%,鲤鱼下跌了3.4%

为什么今年的禽畜价格出现了如此大的下跌呢?不是因为大家不爱吃肉,而是因为产能实在太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增加了961万头,猪肉产量增加了93万吨。尽管2022年上半年猪价已经非常低迷,但今年还是多出了近1000万头的猪。当供大于求时,整个市场的肉价怎么能不下跌呢?

此外,牛羊禽肉的增长幅度更高。猪肉产量增长了3.2%,而牛肉增长了4.5%,羊肉增长了5.1%,禽肉增长了4.3%。这说明当前全国禽畜市场竞争激烈,压力巨大。各种肉品的供应过剩导致了价格的下跌。

虽然肉类价格下跌了,但消费量却并未减少。根据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人均蔬菜及食用菌消费量增长了5.13%,全国人均猪肉、鸡肉和羊肉的消费量也都有所增加。这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的消费量不断增长。然而,由于供应过剩,肉类价格却难以大幅上涨。因此,肉类消费的升级现象明显,但价格却在降级。

未来猪肉价格的走势如何呢?即便全国生产的肉再多,正常人也不可能每天都吃大鱼大肉。因此,从整个肉蛋奶供需关系来看,今年的猪价行情大势已定,下半年也难以大幅上涨。虽然人们期待着十月份小长假的行情,但从九月初猪价的跌势来看,猪价已经形成了拐点。这可能是由于几个因素的影响。

养殖场开始陆续压栏出栏,稳定生猪供应。八月份猪价平稳盈利,压栏挺价的推动背后不言而喻。虽然八月份猪价曾多次下跌,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然而,九月初的情况显然不同,压栏场开始逐步放量。

情绪的推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猪价已经跌至每公斤17元左右,是自七月末以来的新低点。猪价连续下跌,养殖户很可能会积极出栏。大家都明白猪价上涨的空间有限,但下跌的底部难以预测,因此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及时止损。

最后集团场冲量以及大猪比例上升也是影响猪价的因素。从各大猪企的出栏进度来看,年度目标完成率普遍较低。因此,在下半年消费旺季时,猪肉供应量将逐步提升。由于腌腊需要更多的大猪,而且随着温度逐渐降低,养殖场大猪的比例也开始上升。因此,下半年猪肉的供应量相对充足。

总的来说,各种肉类的消费量其实有所增长,但由于供应过剩,价格难以大幅上涨。国家会继续做好“稳产保供”工作,不希望肉蛋奶产品大涨。禽畜养殖产业已经进入“质量取胜”的时代,规模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成本管控和溢价能力。未来的猪价走势尽管难以预测,但大幅上涨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人们可以期待小长假期间的猪价走势,但猪价的回升空间有限。

鱼价又涨啦!够朋友就请我吃鱼吧……

来源:中国新闻社

记者:谢艺观

“啥?一条鲫鱼要三四十元了?”你没有听错,当你在为不断下跌的猪肉价格欣喜时,水产品已悄悄涨价了,俨然一副“昨日你爱搭不理,今日你高攀不起”的架势。

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超市的水产区。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鱼跃龙门”,草鱼、花鲢鱼价格同比涨超五成

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2021年第20周(5月14日—21日),重点监测的水产品草鱼、鲫鱼、鲤鱼、白鲢鱼、花鲢鱼、大带鱼、大黄花鱼中,除花鲢鱼外,其余环比均有所上涨。

从同比看,除了大带鱼、大黄花鱼,其他鱼种同比均大幅上涨。如,草鱼周平均价格21.73元/公斤,同比上涨55.0%;花鲢鱼周平均价格19.94元/公斤,同比上涨51.1%;鲤鱼周平均价格18.22元/公斤,同比上涨47.5%。

2021年第20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的水产品价格及变化幅度。

鱼价是何时开始上涨的?为何比去年贵那么多?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鲫鱼自2020年第51周开始上涨,已持续上涨22周;草鱼2021年第11周开始上涨,第19周才出现回落;鲤鱼、花鲢鱼春节后持续上涨,鲤鱼连续上涨11周至第19周环比才小幅下降,花鲢鱼连续上涨12周至第20周环比有所回落;白鲢鱼自2021年第10周开始上涨,现已上涨11周。

商超探访,10元以下一斤的活鱼难寻

活鱼批发价格持续上涨,有人望“鱼”兴叹起来,“去年鲤鱼便宜的时候好像不到10块钱,现在都涨到十几块了。”北京市丰台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即使生长在太湖边也望‘鱼’兴叹,一条鲫鱼没20元拿不下了。”有消费者分享,“前两天负责食堂采购的阿姨说,现在花鲢都涨到十几块钱了,之前都是几块钱一斤。”

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菜市场内售卖的水产。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超市内,卖鱼的工作人员表示,“相比之前便宜的时候,现在淡水鱼的价格已翻倍涨,像鲤鱼之前曾卖过5元一斤,现在都16.9元一斤了。”

记者注意到,该超市水产品区的价签显示,鲫鱼22.8元一斤,甲鱼39.9元一斤,虹鳟鱼26.98元一斤,武昌鱼18.9元一斤,桂鱼69元一斤,青江鱼19.8元一斤,黑鱼19.9元一斤,鲟鱼21.98元一斤,河鲈鱼31.9元一斤,草鱼17.6元一斤。10元以下一斤的活鱼产品已不见踪影。

在电商平台上,活鱼产品的价格也“涨”势汹汹。如,美团买菜上,1条鲜活鲤鱼1kg起需要41.9元,鲜活草鱼1kg起38.8元,鲜活鲫鱼200g起14.9元;盒马鲜生上,鲜活桂鱼(400-500g)59.9元,鲜活草鱼(900-1200g)38元,鲜活特大河鲈鱼(750g+)57.9元,鲜活鲤鱼(900-1200g)38元。

饭店要跟涨?烤鱼店月成本增加几万块

中新网记者询问多家烤鱼店,均表示店里用的活鱼进货价格有所上涨。“我们店烤鱼用的主要是鮰鱼,由于价格上涨,现在店里每月进货成本增加几万块。”一家烤鱼店店员说,但因为店里来的多是老顾客,不会贸然涨价,现在还是按原价售卖。

资料图:垂钓爱好者展示才艺。史玉江 摄

不仅是餐饮业,淡水鱼纷纷涨价,也带动钓鱼业成本上升。

钓鱼笼统来讲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塘钓,一种是野钓。塘钓就是老板包一个池塘,定期往里面放鱼,大家买票钓鱼。

有网友称,由于今年鲤鱼价格翻了一倍,老板只能提高票价,原来100-200元可以玩一天,现在需要200-300元,甚至更高。

淡水鱼价格为何飙了起来?

从农业农村部数据和中新网记者走访情况看,这波涨价的主角主要是淡水鱼。

“此前几年淡水鱼价格较为低靡,但饲养成本却处于上涨态势,使得部分养殖户陆续转行,目前淡水鱼养殖面积大幅度缩减,淡水鱼总产量明显下降。”近日安徽省芜湖市发改委在分析淡水鱼价格上涨原因时指出。

据芜湖市发改委信息,春节前鱼价较高,养殖户基本将成鱼清塘,春节过后重新投放了鱼苗,但鱼类饲养需要一定周期,目前鱼塘内多为鱼苗,可以出塘的成鱼数量相对减少,导致市场供应出现紧缺局面。

资料图:湖南大湖冬捕季,工作人员在船上清点刚刚收获的活鱼。周翔 摄

“就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从去年秋季开始,鱼价就逐渐上涨了,只是由于北方在入冬之前要清塘,所以价格上涨并不明显。”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告诉中新网记者。

在刘通看来,“这主要是由于2020年主产区安徽、湖北等地发洪水,一些鱼塘里的鱼顺着洪水跑了,流失了一部分,导致洪水过后鱼存量不足,价格上涨,也导致今年年初鱼苗孵化量不足。”

夏季鱼价明显回落的概率较小

安徽芜湖市发改委认为,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活鱼在运输、销售途中损耗量或有所加大,同时,夏季是淡水鱼的消费旺季,预计鱼价明显回落的概率较小。

另据农业农村部消息,自5月1日12时起,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休渔,时间不少于三个月。

资料图:南海进入伏季休渔期,广西北海千帆归港。王伟臣 摄

随着休渔期来临,海鱼供应减少,是否会促使淡水鱼价格进一步上涨?

“从近几年情况看,休渔期对淡水鱼价格影响不大,况且现在淡水鱼价格已经较高,价格上不会有太大变化。”刘通表示。

“等到秋季,鱼类上市量增加,价格或有所走低。”刘通说,到了10月份左右,北方鱼塘要过冬,塘里的鱼会抛卖,在这段时间,价格通常会偏低。

网友:如果够朋友,就请我吃鱼吧!烤鱼、水煮鱼、酸菜鱼、炝锅鱼……

原标题:《“一条鱼三四十元,我还是吃猪肉吧”》

五泄水库45年首次放水捕鱼 花鲢白鲢25元一斤

五泄水库10月28日开始正式放水捕鱼啦!而且捕上来的鱼,今天(10月29日)就开卖啦!花鲢和白鲢,25元一斤。

2019年10月8日,随着工程开工令的签发,五泄水库正式启动维修加固工程。本次加固工程主要涉及拦河坝维修加固,泄洪洞闸门,灌溉发电洞、泄洪渠及管理房、发电厂房改造整修,增加安全监测设施等内容,工程总投资3435万元。

上个月,五泄水库渔业资源捕捞销售承包招标项目公开招标。中标人陈余勇告诉记者,中标后,10月21日开始放网,主要是抓一部分上层鱼看看数量。据了解,在此前的招标公告中明确写道,所有捕捞起来的水产品归中标人所有。

11月1日,水库开始放水,之后会开始捕捞下层鱼。

陈余勇表示,首日捕捞起来的鱼大概有3000斤,品种为花鲢和白鲢,平均每条重量大约在十五六斤左右,更大的鱼应该还在下面。

29日上午,现场称斤售卖水库鱼,价格为25元左右一斤。

据悉,诸暨市五泄水库位于五泄江上游五泄镇泄溪村夹岩寺,属浦阳江水系,距离诸暨市区25km,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31.5km2,总库容1001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旅游、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工程于1969年3月动工兴建,1973年7月竣工,2000年1月对水库进行了首次除险加固,2001年11月通过竣工验收。

2015年,五泄水库经绍兴市水利局审定同意,被认定为“二类坝”,为解决水库存在的运行问题,诸暨市抓紧前期工作节奏,并于日前开工建设。该工程完工后,将有力解决水库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改造落后设备设施,全面建立大坝自动化系统,充分发挥五泄水库除害兴利的综合利用功能。

同时,五泄景区也将在本周五开始闭园。此前,诸暨市文旅集团发布公告: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实施水库大坝维修加固和景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进行全封闭施工,期间暂停接待游客。这也是五泄景区,有史以来之一次长时间闭园。

“鳊”贵了!江城淡水鱼价格反弹!整个8月难走低

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实习生 邹龄毅

视频剪辑 曹磊

天气太热,餐桌上吃起来更清爽的淡水鱼变得更受欢迎。极目新闻记者走访了解到,最近几周以来,江城淡水鱼销量上涨,市场价也较5、6月时有了明显反弹,尤其是鳊鱼、鳜鱼等本地货量逐步变少的品类,不仅价格高,想买到也得赶早,鱼的规格还不小。

业内人士介绍,今年的淡水鱼市场一直处于平稳状态,尤其是第二季度的供应量比较大,形成了同比大幅降价的局面。进入7月以后,部分鱼品需要靠外地输入,同时持续高温天气下的养殖、运输和保护成本都明显上升,提涨了终端市场的鱼价。

一周涨五毛钱,多种淡水鱼价格反弹

8月4日一早,汉口后湖南路的生鲜市场外一片热闹,两家水产商铺里站着好几位购买淡水鱼的市民,两位店主一人推荐当天 *** 的活鱼,一人为已经挑好的顾客杀鱼,忙得不亦乐乎。

“今天的鳊鱼又涨了5毛钱,已经快要10块钱一斤了。”买下一条鳊鱼准备回家清蒸着吃的罗阿姨感慨称,从7月中旬到现在,每个星期买鱼都会有涨价的感觉:“好像一天一个变化,慢慢往上涨。”

在这几家水产商铺里,鳊鱼更高要9.5元一斤,更低也要8.5元一斤,而在6月底到7月初时的鳊鱼只在每斤7.5元上下,一个多月涨了2块钱。

除了鳊鱼明显持续涨价以外,极目新闻记者探访了汉口多家生鲜市场发现,销量更大的鲫鱼每斤更高已经卖到15元左右,更便宜也要13元上下。草鱼则从6月底时的每斤更低6.5元逐步涨价到8.5元,涨幅超过三成。

有摊主介绍,近期鳊鱼和鳜鱼的涨价势头最为强劲,其他几种淡水鱼则是稳中慢涨,整体来讲价格水平并不算高。

外地鱼品增多,全链条综合成本大增

随后,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了解到,淡水鱼批发价从6月底至7月初开始出现止降微涨的趋势,随后随着高温天气到来,炎热的气候促使全产业链上的综合成本增加,价格持续向上攀升。

“天气一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运输成本增加。”本地的活鱼批发商杨师傅介绍,在淡水鱼的运输中除了增加“打冰”的成本外,路上的油耗、人工成本等都比正常气候时要增加不少。

此外,白沙洲大市场相关人士分析,近期淡水鱼价格上涨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部分本地鱼品已经卖完,货源主要依靠外地供应,其中更具代表性的就是鳊鱼和鳜鱼,这也是市场上涨价最明显的两种鱼。

还有批发商认为,夏季本就是淡水鱼供应的淡季,前期部分养殖户为了争取能够卖个好价钱而“囤鱼”,希望度过此前低迷的行情再抬高价格。不过,“囤鱼”容易造成放养密度过大而增加养殖风险,所以很多养殖户都将规格不太齐整的鳊鱼集中上市。“现在上市的鳊鱼价格上涨,是因为留下来的都是规格好、品质高的货,养殖户不慌不忙地边养边卖,出鱼价格自然就涨了。”

高温持续之下,八月或难吃到便宜鱼

根据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的监测,最近一周价格上涨的淡水鱼还有草鱼、鲢子鱼、鲫鱼、花鲢等家常鱼类。那么价格什么时候回落?

“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下,后期淡水鱼市场价应该还会呈现稳中慢涨的趋势。”该市场分析人士介绍,夏季是淡水鱼的传统缺货期,8月到9月时,新鱼会冲刺生长,现在到秋天的水产品价格缓慢上涨。

业内人士则认为,炎热天气里,商贩为了更大程度提升鱼的存活率,必须持续增加制冰、加氧的成本,这就决定了鱼价在8月里会保持稳中上涨的节奏。

此外,前期养殖户已经尽可能将存鱼出水,9月之前是新鱼成熟的冲刺期,不会大规模起水,直接影响本地淡水鱼的供应量,价格稳中向上的趋势很难改变。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

标签: 鲢鱼 价格行情 多少 价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