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厌氧池停留时间的一些知识点,和厌氧池是什么意思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 屠宰废水厌氧停留时间
- 厌氧池发黑 污泥上浮是怎么回事啊
- 5000立方的厌氧罐每天进水270方停留时间是多久
- 厌氧法为什么有机负荷率低,需要的停留时间长
- 在厌氧池中的水停留时间较长有问题吗
- 处理生活污水,厌氧池停留时间多少比较好
- 请问厌氧和好氧 的水力停留时间是多长有人说是 8h 对吗
一、屠宰废水厌氧停留时间
12到48小时。完整厌氧过程分为酸化水解和产甲烷两个阶段,甲烷对生物有害,条件要求比较严格,需要调试时间长,完全调试分解就要12个小时,加上酸化水解的工序,厌氧要留12到48小时。废水是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
二、厌氧池发黑 污泥上浮是怎么回事啊
1、厌氧污泥一般颜色都比较黑的,如果特别黑的话可能是里面的 *** 盐含量很多高产生了硫化氢。如果泥变黑还发臭的话应该就是这个原因,
2、污泥上浮也可能是你反硝化池里面的碳源不足造成的硝酸盐含量高,反硝化产生氮气上浮的原因。你可以测一下厌氧池的硝酸盐含量高不高。
3、再不然就是污泥膨胀了,希望不是,不然挺麻烦的。
三、5000立方的厌氧罐每天进水270方停留时间是多久
5000立方的厌氧罐每天进水270方停留时间是8小时。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中,设置厌氧断,主要是是为了脱氮,厌氧根据生活污水的COD浓度约400,5000立方的厌氧罐每天进水270方停留时间在8到10小时就可以,因为是调节B/C比值为了后一步更好的生化,调节池是可以做水解酸化池来用的,那是针对有部是高浓度废水先做预处理降解COD的,出水池设定底阀或液位计设定一定高度自动启动。
四、厌氧法为什么有机负荷率低,需要的停留时间长
1、因为负荷率——表示消化装置处理能力的一个参数
2、①容积负荷率——反应器单位有效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接纳的有机物量kg/m3·d。
3、②污泥负荷率——反应器内单位重的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接纳的有机物量kg/kg·d。
4、你所说的一般是容积负荷率,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如果,如果反应区容积一定,当要消除定量的有机量,有机负荷率低时,需要的停留时间就越长,相反有机负荷率越高,需要的停留时间就越短,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5、ρ————进水的平均BOD5值,mg/L
五、在厌氧池中的水停留时间较长有问题吗
厌氧反应的工艺控制指标主要是:污泥浓度、泥水充分混合(也即布水的均匀性或者搅拌效果)、停留时间、进水碳源等。厌氧菌主要营养来自废水中的碳源,也即COD,停留时间一定要有保证,但绝对不是说越长越好。如果废水的停留时间已经足够,COD也已经被分解的差不多了,那如果再停留下去就会对菌种有影响。污水处理就是要给菌种提供适合它生长的环境条件,让它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
六、处理生活污水,厌氧池停留时间多少比较好
说到厌氧停留时间,这个得看整个工艺中,设置厌氧段的目的更多详情点击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国际先进的生物处理工艺,在总结国内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公司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设计出一种一体化的有机废水处理装置,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具有技术性能稳定可靠,处理效果好,投资省,自动化运行,维护操作方便,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不需采暖保温等优点。本设备可设置成地埋式,地面之上可种花种草,不影响周围环境。
该设备适合用于住宅小区、村庄、村镇、办公楼、商场、宾馆、饭店、疗养院、机关、学校、高速公路、铁路、工厂、矿山、旅游景区等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屠宰、水产品加工、食品等中小型规模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和回用。经该设备处理的污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七、请问厌氧和好氧 的水力停留时间是多长有人说是 8h 对吗
一般HRT是不固定的,这要和处理的有机负荷挂钩,有机负荷一般是既定的,所以要综合进水浓度确定HRT。
按照设计负荷计算,建议查看排水设计规范。
最终要停留多长时间,这要依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像市政污水处理厂是不需要建调节池的,像工业废水处理站则需要,如果场地允许,考虑能够容纳24小时的废水量,如果不能也尽量要建大一点。
A2/O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一般为6~8 h,而三段HRT的比例为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1∶1∶(3~4)。
一般情况下,厌氧的HRT在0.2d,好氧0.5h。不一定非要在这个范围内。
还有池里是乌黑,说明厌氧污泥还没有完全培养成熟,重新按照负荷从低到高来启动。
调节池的停留时间主要跟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有关,调节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来水的水质和水量,因为有些污水在一天的不同时段,来水水量和水质变化是很大的,这时候就需要调节池进行水量和水质的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好氧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厌氧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