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劳动时间怎么算 剩余劳动时间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13 0

今天给各位分享必要劳动时间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剩余劳动时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怎样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计算必要劳动时间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 ***
  4. 政治经济学: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如何计算
  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何定义和计算
  6. 马克思主义的“必要劳动时间”具体应怎样计算呢
  7. 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怎么算

一、怎样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2、社会时间和必要劳动的比例关系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合成这样的概念并不难,重要的是怎样来表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我们经过研究发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包含着两个对立的因素,一个是时点因素,一个是劳动因素。这两个因素不是一致的,而是相互对立存在的。因此它们的关系应该用对立的方式表示,即社会时间/必要劳动。其中社会时间可以用“1”表示,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1/必要劳动。”

二、政治经济学计算题计算必要劳动时间

1、因为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只是创造符合自己工资的那部分价值V(注意:不变资本也在此时间内由工人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C只是被转移了,而V被创造了出来),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则是剩余价值M。又因为价值量和劳动时间成比例,所以有:

2、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V:M=1:4

3、必要劳动时间=总劳动时间*(1/5)=2(小时)

4、剩余劳动时间=总劳动时间*(4/5)=8(小时)

5、不变资本(C)即消耗的生产资料为40元

6、可变资本(V)即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2元

7、剩余价值(M)即总产值-(C+V)=8元

8、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值,即m/v=4

9、(1)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必要劳动时间",用来再生产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另一部分叫"剩余劳动时间",用来创造新的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怎么算 剩余劳动时间-第1张图片-

10、(2)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新价值,就叫剩余价值;

11、(3)剩余价值本来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但是却被资本家凭借对企业的所有权无偿独占,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发财致富的秘密;

12、(4)资本家为了加强对工人的剥削,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基本途径有两条,

13、一是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或强迫工人提高劳动强度,绝对地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这种 *** 叫"绝对剩余价值";

14、二是通过技术进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即缩短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 *** 叫"相对剩余价值";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剩余价值

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 ***

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因此该企业总产量为10万件的120%,即12万件。每件商品所用的时间下降了20%,即为6小时的80%,即4.8小时。甲企业生产12万件商品所需的总时间是4.8小时乘以12万件,等于57.6万小时。

同样在2008年,甲乙两企业生产的全部商品数量为甲企业的12万件加上乙企业的8万件,总共是20万件。两企业生产这些商品所用的总时间是甲企业的57.6万小时加上乙企业的80万小时,合计137.6万小时。

因此,2008年每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37.6万小时除以20万件商品,等于6.88小时,大约是7小时。

四、政治经济学: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如何计算

1、因为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只是创造符合自己工资的那部分价值V(注意:不变资本也在此时间内由工人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C只是被转移了,而V被创造了出来),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则是剩余价值M。又因为价值量和劳动时间成比例,所以有:

2、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V:M=1:4;

3、必要劳动时间=总劳动时间*(1/5)=2(小时);

4、剩余劳动时间=总劳动时间*(4/5)=8(小时);

5、不变资本(C)即消耗的生产资料为40元;

6、可变资本(V)即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2元;

7、剩余价值(M)即总产值-(C+V)=8元;

8、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值,即m/v=4。

9、按个别企业的劳动效率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劳动生产率。以全社会的平均劳动效率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全社会范围内生产先进和落后的根本尺度。个别劳动生产力高于社会劳动生产力,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量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反之,则高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劳动生产力同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量成正比,即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量越多;而同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成反比,即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产品包含的劳动量越大。

10、首先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首批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何定义和计算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概念,指的是在当前社会标准的生产条件下,考虑到一般劳动熟练度和强度,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所必需的平均时间。这里的“标准生产条件”指的是相关行业普遍采用的先进技术设备。简而言之,它是衡量一个时期内生产某种商品所需时间与该时期总产量之比的指标。其单位为时间与商品数量的比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社会平均值,它反映了社会劳动力的平均投入,其中包括了社会劳动的广泛性和必要劳动的内在要求。重要的是,这个概念适用于商品生产过程,而非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这一概念源于 *** ,也被广泛应用于 *** 讨论,其版权归属于原作者。

六、马克思主义的“必要劳动时间”具体应怎样计算呢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是一个平均的概念,不是通过计算个别必要劳动时间得到的。

不论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是个别必要劳动时间,单位都是时间,是劳动所以要耗费的时间。

2、记住公式:在同等技术条件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时间/总产量。

07年甲产量为10万件,每件生产时间为6小时,即甲企业生产M商品的总时间为60万小时;

乙企业产量为8万件,每件生产时间为10小时,即乙企业生产M商品的总时间为80万小时;

07年甲乙两企业生产M商品的总时间是60+80=140万小时。

若08年甲劳动生产率提高百分之20,即08年甲产量为10×(1+20%)=12万件。

其他条件不变,08年甲乙生产M商品的总时间仍为140万小时;

乙的产量仍为8万件,所以,08年甲乙生产M商品的总产量为12+8=20万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时间/总产量=140/20=7小时。

七、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怎么算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如下:

1、必要劳动时间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部分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必要产品或必要价值。与“剩余劳动时间”相对。

2、剩余劳动时间,意思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间以外的部分。在剩余的劳动时间内,生产剩余的产品或剩余价值。与“必要劳动时间”相对。

关于本次必要劳动时间怎么算和剩余劳动时间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标签: 必要劳动 时间 剩余劳动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