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时间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中部委看重人大还是复旦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中国人民大学的学校历史是什么
1、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其间历经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几个主要阶段:
2、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为造就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 *** 中央于1937年7月底决定创办陕北公学,并于8月任命成仿吾为陕北公学校长兼党组书记。陕北公学实行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直属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领导,是中 *** 中央直接领导创办的一所革命的大学。陕北公学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战人才”,为此制定了“帮助青年获得抗战中实际工作的 *** 与民族自卫战争的更低限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方针,并根据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原则制定教学计划,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教学内容少而精、教与学一致确定为教学工作的原则。在办学过程中,陕北公学形成了“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风。办学两年,陕北公学共培养6000多名学生,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国 *** 。这是陕北公学教育的伟大成果,是陕北公学对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不朽贡献。(二)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 1939年夏,抗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日寇、 *** 顽固派加紧进攻解放区。6月, *** 中央决定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北敌人后方办学。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宣告成立,成仿吾任校长兼党组书记,实行党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社会科学部、文艺部、工人部、青年部。华北联合大学的教育方针是:为革命实际斗争的需要而培养革命干部;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彻少而精和通俗化的原则。校训是“团结、前进、刻苦、坚定”华北联合大学实行军事化管理,培养出来的干部都能适应在战争条件下工作的需要,它是中国 *** 在敌后办起的之一所高等学府,被誉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一年后,学校向正规化方向发展,将各部改为学院,设有社会科学院,下设法政系、财经系;教育学院,下设教育系;文艺学院,下设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文学系;工学院,下设机械系、采矿系。除原有的专修科外,增设了本科和预科。后成立法政学院、群众工作部、中学部。这时全校共4000多人,其中学员 3000多人,是华北联合大学鼎盛时期。
3、1941年8月至1943年是晋察冀边区最困难的年代,敌人的“扫荡”、封锁使根据地缩小,边区粮荒严重,生源减少。华北联合大学经过两次缩编,只保留了教育学院,改由边区行政委员会领导。在此期间,许多干部、学员在对敌斗争中牺牲。1944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对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性质、任务、教育方针等问题做了具体规定,即以提高在职干部水平、文化为主,贯彻学以致用、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的原则,培养干部为抗战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技能。抗日战争期间,华北联合大学在残酷的敌后战场办学6年,培养干部逾万。其中政治经济行政干部3000多人,教育工作干部3000多人,文艺干部1000多人,政治理论、文学艺术、教育、政法、财经等方面的教师和理论人才数百人,短期培训干部2000多人。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 晋察冀中央局决定全面恢复华北联合大学,任命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实行校长负责制。设政治班;教育学院,下设教育系、国文系、史地系;法政学院,下设政法系、财经系;文艺学院,下设文学系、音乐系、戏剧系、美术系、新闻系、舞蹈组;外语学院,下设英语系、俄语系;复建了文工团。全校共约1100人,其中教工约400人,学员约700人。华北联合大学明确学校的教育方针是政治思想教育先行,思想教育与业务教育并重,教学必须同实际密切结合。并规定:在解放战争的情况下,学校的办学方向以办短期训练班为主,兼顾将来,积极建设学校,为向新型正规大学过渡作准备。从1945年8月至1948年8月,华北联合大学共培养了政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外语、新闻等方面的干部约2000人。北方大学1945年11月成立于晋冀鲁豫边区,是 *** 晋冀鲁豫中央局和边区人民 *** 创办的一所规模较大、学科专业比较齐全的高等学府,由范文澜任校长,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行政学院、财经学院、教育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艺术学院。
4、北方大学以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从事和平建国的各种专业人才为宗旨,确立了理论联系实实际的教育方针,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大胆创新,不断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并把政治思想工作同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提倡自由思想、民主讨论、互相学习、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风,逐渐培育起实事求是、团结友爱、耐劳朴素、活泼愉快的校风。北方大学建校两年多的时间 *** 培养了各种专业人才1000多人。
5、1948年春, *** 中央决定将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以便集中力量扩大办学规模,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大批建设干部。
6、华北大学成立,校址设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华北大学受 *** 中央华北局领导,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成仿吾任副校长,钱俊瑞任党委书记,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华北大学以培养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服务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干部为办学宗旨,下设四部两院:一部为政治训练班,对知识青年进行短期政治思想训练;二部为教育学院,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干部;三部为文艺学院,培养文艺干部;四部为研究部,从事研究和培养、提高大学师资;两院是工学院和农学院。校园景色(11张) 1949年4月,华北大学迁入北平。遵照 *** 中央关于放宽招生条件、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为解放全中国迅速培养大批干部的指示精神,华北大学把办学重点放在一部,招收学员15000余人,并在正定和天津各办一所分校。1949年底,大部分学员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至此,华北大学圆满完成了为全国解放培训干部的历史性任务。华北大学孕育了新中国一批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1948到1949年期间,为了适应文化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需要,一些下属单位陆续脱离学校独立办学。工学院独立出来发展为北京工业学院(现为北京理工大学);
7、农学院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现为中国农业大学);二部外语系离开学校,同北平外事学校合并为北平外国语学校,后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三部离开学校后分别筹建、创立了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以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艺术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国京剧研究院等。
8、华北大学还抽调部分干部、教师分赴中原和广东,筹建中原大学和南方大学。从1948年8月到1949年底,华北大学共为国家培养干部19194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 *** 的领导下,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了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新中国的建设人才, *** 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中国政法大学,调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组建中国人民大学。中央人民 *** 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 *** 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中央人民 *** 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任命吴玉章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胡锡奎、成仿吾为副校长。 *** 中央批准成立 *** 中国人民大学党组,胡锡奎任党组书记。随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前进,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10、1950年10月,中央人民 *** 副主席 *** 同志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今天就开学了。这个大学是我们新中国之一个办起来的新型的大学,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学习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
二、中国人民大学什么时候成立的
中国人民大学是1937年(丁丑年)8月创立的。
学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 *** 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之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被确定为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和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截至2020年5月,学校设有33个学院,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深圳研究院等;开设本科专业82个;有博士后流动站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434.1余万册。
2018年10月,《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榜单》发布,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8。
2020年7月,2020年瑞路中国大学百强榜排名第19位。
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世界第601-700位。
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国人民大学位列世界第501–600位。
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世界第581-590位。
2020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中国人民大学位列世界第624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大学进入词条
三、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沿革
1、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为培育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 *** 中央于1937年7月底决定创办陕北公学,并于8月任命成仿吾为陕北公学校长兼党组书记。陕北公学实行党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直属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领导,是 *** 中央直接领导创办的一所革命的大学。
2、陕北公学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战人才”,为此制定了”帮助青年获得抗战中实际工作的 *** 与民族自卫战争的更低限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方针,并根据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原则制定教学计划,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教学内容少而精、教与学一致确定为教学工作的原则。办学两年,陕北公学共培养6000多名学生,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国 *** 。
3、1939年夏,抗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日寇、 *** 顽固派加紧进攻解放区。6月, *** 中央决定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华北敌人后方办学。
4、1939年7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宣告成立,成仿吾任校长兼党组书记,实行党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社会科学部、文艺部、工人部、青年部。华北联合大学的教育方针是:为革命实际斗争的需要而培养革命干部;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彻少而精和通俗化的原则。校训是”团结、前进、刻苦、坚定“华北联合大学实行军事化管理,培养出来的干部都能适应在战争条件下工作的需要,它是中国 *** 在敌后办起的之一所高等学府,被誉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剑”。
5、1948年春, *** 中央决定将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以便集中力量扩大办学规模,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大批建设干部。北方大学1945年11月成立于晋冀鲁豫边区,是 *** 晋冀鲁豫中央局和边区人民 *** 创办的一所规模较大、学科专业比较齐全的高等学府,由范文澜任校长,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行政学院、财经学院、教育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艺术学院。
6、北方大学以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从事和平建国的各种专业人才为宗旨,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大胆创新,不断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北方大学建校两年多的时间 *** 培养了各种专业人才1000多人。
7、1948年8月24日,华北大学成立,校址设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华北大学受 *** 中央华北局领导,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成仿吾任副校长,钱俊瑞任党委书记,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华北大学以培养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服务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干部为办学宗旨,下设四部两院:一部为政治训练班,对知识青年进行短期政治思想训练;二部为教育学院,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干部;三部为文艺学院,培养文艺干部;四部为研究部,从事研究和培养、提高大学师资;两院是工学院和农学院。
8、1949年4月,华北大学迁入北平。遵照 *** 中央关于放宽招生条件、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为解放全中国迅速培养大批干部的指示精神,华北大学把办学重点放在一部,招收学员15000余人,并在正定和天津各办一所分校。1949年底,大部分学员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至此,华北大学圆满完成了为全国解放培训干部的历史性任务。
9、华北大学孕育了新中国一批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1948到1949年期间,为了适应文化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需要,一些下属单位陆续脱离学校独立办学。工学院独立出来发展为北京工业学院(现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农学院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二部外语系离开学校,同北平外事学校合并为北平外国语学校,后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三部离开学校后分别筹建、创立了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以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艺术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国京剧研究院等。
10、华北大学还抽调部分干部、教师分赴中原和广东,筹建中原大学和南方大学。从1948年8月到1949年底,华北大学共为国家培养干部19194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了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新中国的建设人才, *** 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调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组建中国人民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 *** 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 *** 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1950年2月19日,中央人民 *** 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任命吴玉章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胡锡奎、成仿吾为副校长。 11月12日, *** 中央批准成立 *** 中国人民大学党组,胡锡奎任党组书记,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12、1952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初具规模,设有9个系、38个教研室、1个编译室,此外还有专修科、预科、马列主义研究班、研究生班、马列主义夜大学、夜校、函授专修班和附设工农速成中学,3年内共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2318人。
13、1953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人民大学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对办学任务和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开辟了一条培养新型工农知识分子的道路。
14、到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马列主义师资和财经、政法干部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1957年以后,中国人民大学的系科设置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1965年底,全校共有1个学院、12个系、3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设有19个专业。从建校到1965年15年间,中国人民大学共接收过2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留学生,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65870名,取得科研成果2397项。
15、1966年开始的”文革”给中国人民大学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批干部、教师遭到批斗,各级党政组织陷于瘫痪,全部教学、科研工作被迫停止。1970年10月,北京市革命委员会通知中国人民大学停办,中国 *** 亲手创办的、具有30多年光辉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中国人民大学被解散了。
16、1977年9月, *** 提出:”人民大学是要办的,主要培养财贸、经济管理干部和马列主义理论工作者。”
17、1978年3月, *** 中央指定成仿吾、郭影秋负责筹备恢复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7月7日,国务院在国发[1978]129号文件中重申: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大学。恢复中国人民大学对于加强马列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政治课师资的培养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7月29日, *** 中央、国务院任命成仿吾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郭影秋为党委第二书记、之一副校长。
18、1978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恢复和新建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 党史、法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中国历史、档案、计划统计、财政、工业经济、贸易经济、农业经济、经济信息管理15个系,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苏联东欧、外国经济管理、清史、人口理论、语言文字6个研究所,外语、俄文、体育、电化教育4个直属教学单位,以及出版社、图书卡片资料社、青锋机械厂、附属中学等附属单位;学校设有24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研究生专业。1979年,按照 *** 北京市委关于扩大招生的部署,分别在崇文区和西城区创办之一、第二分校。
19、1979年初,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把学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教学、科研上来。
20、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认真贯彻《 *** 中央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提出进一步贯彻以教学为中心的方针,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并相应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在党的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方面的职能,朝着多学科方向协调发展。
21、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列。
22、2003年9月,进入“985工程”行列。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时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部委看重人大还是复旦、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时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