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市面上常见的两种退烧药,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如果发烧,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来看视频↓
专家介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而起到退热的效果,它们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起效时间:
布洛芬1小时左右起效,对乙酰氨基酚30分钟至1小时内起效;
作用持续时间:
布洛芬6~8小时,对乙酰氨基酚4~6小时;
适用年龄: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孩子和大人,对乙酰氨基酚一般用于2个月以上人群;
给药途径:
布洛芬可以口服、栓剂、静脉,对乙酰氨基酚一般用于口服、栓剂。
专家提醒,吃了布洛芬以后不推荐再吃其他退热药,因为两种药共同使用,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还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此外,市面上常见的复方“感冒药”(如白加黑、泰诺等),它们的药品通用名中含有“氨酚”或“酚”,即对乙酰氨基酚成分,也可以起到退烧作用。
央视新闻综合CCTV-1《生活圈》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沪一药店2000粒布洛芬免费发放!有人带了一堆药来发热门诊,医生教你如何选用→“这药送得非常及时,真心点赞!”
“有担当、有良心的药店!”
日前,松江区广富林街道
文翔名苑的社区群里热闹极了
群里有人免费送
最近的“紧俏货”
布洛芬
原来,社区里的热心居民范金凤是附近复美大药房的负责人,她发消息称,将免费发放2000粒布洛芬,解决急需用药家庭的燃眉之急。
12月20日
范金凤看到退烧药品紧缺
于是决定把刚 *** 的20瓶布洛芬
免费发放给社区居民
范金凤 复美大药房的负责人:
当时就 *** 了20瓶,那么多人发烧,药肯定不够分。考虑到单瓶出售只能供给20个家庭,而且一瓶药有100粒,实际用药不需要这么多量,于是决定把药分装成10粒一小袋,免费送给居民。这样有200个人可以应急。
就这样
范金凤和丈夫廖泽伟细心地
把药品分装成200小袋
还在各个袋中放置了
一张使用说明书
指导居民科学用药
文翔名苑社区居民听闻能在药店免费领取退烧药,纷纷前来有序领取,再三向范金凤道谢。
社区微信群里反应热烈
为药店点赞
有居民称赞范金凤
有担当有良心
药品送得非常及时
不仅为民解忧
战胜疫情的信心
吴海榕 社区居民:
“我们居民都很感动,大呼他们真是大爱,在疫情面前不图盈利,只图为民解忧,医者仁心。急我所急,急民所急。我们也希望这个药店的这个做法,对大家有鼓舞,让大家增加对防疫的信心,战胜疫情的信心。”
范金凤说,令她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幕。社区里一名70多岁的老人收到消息后前来为老伴领药,拿到药品的时候,老人嘴里一直念叨着:“好人有好报。”看到这样的情景,范金凤心里五味杂陈,觉得既心疼又欣慰。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这并不是范金凤夫妇
之一次做好事
早在2020年防疫物资紧缺的时候,两人经多方打听,采购回2万个口罩,无偿捐赠给居民。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两人又积极投身社区防疫志愿工作。
廖泽伟说,他们夫妻俩坚信,哪怕两个人的力量微弱,只要坚持用微光点亮微光,就一定能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温暖更多的人。
药品拆零尽力满足更多市民用药需求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内7万多名常住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其中有逾1.6万名超过65岁。在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生在现有药品规格包装的基础上,对解热镇痛类药物限定每次开具三天的量,如布洛芬、氨麻美敏片等,所有包装均一分为二做成小单元,统一发放包装,注明用法用量。
上海市临床药事质控中心主任、上海市药事质控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药师钟明康对此进行科学解释:在确保满足每一位发热患者就医用药需求的前提下,提供1/2或1/3或1/4整包装的感冒药品,可以更加高效地运用好目前紧张的感冒药资源,努力持续满足未来更多发热就医患者急需用药的需求。
药品拆零后,系统设置也要跟上。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颜骅介绍,由于目前部分药物一分为二,收费系统也将单价调整为原价的二分之一。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药品拆零供应发热患者。(受访者供图)
除了拆零销售,为了更加精准合理用药,基层医疗机构也在想办法进行超量拦截。据了解,一是多渠道科普合理用药,缓解部分居民的恐慌心理。二是医生把关,对发热哨点诊室接诊患者按需配药。三是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发热药物使用设定限制条件,无论哪位医师出诊,每次开具处方的量都不能超过上限。
“对于辖区独居、失能、失独等脆弱人群和重点人群,由街道牵头,以居委会为单位,落实专人负责,做好人员排摸建档。同时配备一定量的解热镇痛药物作为应急物资,为他们的健康托底。”颜骅说,遇到居民有医疗、咨询等需求,家庭医生将对其进行健康评估,确保合理用药。如居民病情较重的,建议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确保医疗安全。
有人带了一堆药来发热门诊!
医生教你如何选用退烧药
这几天,上海发热门诊开始升温,病人增多。同仁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刘岩红最近也在发热门诊一线坚守着。在同仁医院发热门诊内,目前因发热前来看病的以中青年人为多。有些人三四天高烧不退,有些人喉咙痛得无法忍受前来配药。需要留观的严重的很少。
不过,刘岩红在发热门诊中还碰到不少病人是拿着一堆药来医院的,“一些病人带来的药五花八门、非常齐全,但是出现发热咳嗽了,不知道怎么吃,找医生个性化指导。”
针对近日发烧用药热点,刘岩红来答疑。
小红书“成人使用美林攻略”引发争议
成人能服用美林退烧吗?
美林是适合儿童的布洛芬混悬液,它和成人用的布洛芬片和胶囊,只是剂型不同,成分是一致的,都是布洛芬。
因此,美林并不会更安全一点,两者是一样的。刘岩红还是想呼吁成年人吃普通的布洛芬片解热镇痛就好,不要去和小孩抢药,成人的确可以服用美林退烧。只不过,药物充足时,此举就是杀鸡用牛刀,吃力不讨好。药物不足时,此举就是在和小孩抢药。
布洛芬不同的剂型到底有何讲究?
缓释剂型主要是止痛吗?退烧作用不强吗?
布洛芬火了,药盒也跟着火了。不少网友疑惑,布洛芬包装盒上的示意图动作不同,代表的疗效也不同吗?布洛芬和布洛芬缓释有区别吗?
刘岩红认为,布洛芬是通过抑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而起到退热的效,布洛芬缓释胶囊/片与布洛芬胶囊/片功效上是有区别的。布洛芬胶囊/片主要用于退烧,
布洛芬缓释胶囊/片则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尤其是由运动产生的肌肉疼痛,比如运动中拉伤、长时间不运动突然运动导致的肌肉酸疼等。
这也是为什么不同厂家生产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包装盒上都会用到运动类的示意图的原因所在。(相关链接:布洛芬该怎么吃?详解)
发烧需要马上吃药吗?
刘岩红指出,发热不宜急着用退热药,特别是低热和中等度发热者(≤39℃)。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发现规律,有助于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同时,“是药三分毒”,有些人吃了含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药,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哪怕是一次服药。
此外,体温升高对细菌、病毒生长也可能不利。但对于高热(>39℃),或者发热时伴有明显不适(如头痛、乏力、心慌等),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
与退热药相比,冰袋、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则是“绿色”的降温方式。发热的时候,要积极补充水分(喝水或输液)和电解质,以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明显不适,积极完善相关检查。
东方网综合上观新闻、新闻晨报、新闻坊、话匣子等
来源: 东方网
如果你有心血管疾病,首选这种退烧药来吃有心血管疾病,应该选哪种退烧药?
有心血管疾病,更容易发展成重症吗?
有心血管疾病,“阳”了后要注意什么?
针对圈友们的问题
小圈特地找来权威专家
为咱们圈友尽早解开其中疑惑~
钱菊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
心内科 主任医师
问
我有冠心病,日常服用阿司匹林,听说就不能再吃布洛芬了?那我选什么退烧药比较好呢?
答案:首选对乙酰氨基酚
对于冠心病病人来说,如果感染了新冠,有发烧的症状,更好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来退烧,会更加安全,因为布洛芬跟冠心病常用药阿司匹林是同一类的药物,都是COX-1的抑制剂,同时服用这些药物对消化道的黏膜的损伤可能会比较重,但特殊情况下,如果没有对乙酰氨基酚可以选择,只有布洛芬,也是可以服用的,建议布洛芬与阿司匹林分开服用,中间更好间隔4~5小时,可能会更安全一点。
注意:
1. 如果本来消化道就不太好,可以同时服用一些保护消化道黏膜的药物,比如说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等,可以减少对消化道的损伤。
2. 如果还有其他基础病,各种药物每天都要叠加吃很多,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肝功能、肾功能的损伤。
3. 整体来说,药物的使用还是比较专业的,不论是使用退烧药,还是使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的时候,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更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
问
家里老人有心血管疾病,如果感染新冠的话,是不是更容易发展成重症?
答案:发展成重症的几率确实高一些
如果感染者有心血管疾病的话,确实是更容易发展成重症,当然并非所有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都会发展成重症,只是说患有心血管疾病,是发展成重症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平时还是要注意做好个人的防护,尽可能减少新冠病毒感染。
但如果真的感染了,也不要过于紧张,要注意多休息,更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如果发现胸闷、气急、血氧饱和度降低,长时间发烧不消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
问
作为一名心血管病患者,如果我感染了新冠,需要注意什么?什么情况下要去医院呢?
答案:注意以下3点
1. 警惕“沉默性缺氧”:
有些老年人平时活动很少,所以即使出现了缺氧,症状相对来说可能也不会太明显,但如果患者本身有心血管疾病,一旦缺氧加重的话,他原本的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症状也有可能会加重。
比如说冠心病的病人,本身就有活动耐量下降,活动以后胸闷、气喘的症状,在缺氧的时候,这些症状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2. 发烧时注意补水:
发烧时,可能会用到一些退烧的药物,在药物退烧的过程中,很多病人可能会有明显的出汗或者出汗量比较多,假如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的话,可能会导致脱水,血液黏滞度就会增加。
并且,有研究显示,新冠可能会增加血栓的的发生,所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比如说冠心病的病人,如果正在服用抗血小板、抗血栓的药物,还是要坚持服用,也要特别注意在出汗的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
3. 多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果家里有血压计,在测量血压和心率的时候,要注意观察二者的数值是否有较大的变化,如果家里还有指夹式脉搏血氧仪,这样是更好的,如果出现胸闷、气急,可以及时测一下血氧饱和度,如果有下降的趋势,再加上有呼吸困难的症状,那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的检查来帮助判断到底是心脏相关疾病在不稳定的加重,还是呼吸道感染之后,引起了一些缺氧的症状。
心脏健康小贴士
1. 对于冠心病病人来说,如果感染了新冠后有发烧的症状,更好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来退烧,会更加安全。
2.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后,可能更容易发展成重症。
3.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后,要警惕“沉默性缺氧”;发烧时注意补水;多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来源: CCTV生活圈
布洛芬剂型不同 功效有区别年前的一场新冠疫情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火”了一把,但是,如果你以为布洛芬只能退烧药,就太小看它了。那么,布洛芬还有哪些功效?布洛芬和布洛芬缓释片(胶囊)有什么不同?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又有何区别呢?
布洛芬和布洛芬缓释片有何区别?
布洛芬片(胶囊)与布洛芬缓释片(胶囊)在功效上是有区别的,前者主要用于退烧,而后者则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尤其是运动后产生的肌肉疼痛,如运动中拉伤、很久不运动突然运动导致的肌肉酸痛等。当然,布洛芬缓释片(胶囊)也有退热作用,只是功效很弱,部分人因不懂二者的区别,误将布洛芬缓释片用于退烧,结果因效果不佳而加大剂量,导致胃肠道 *** 或胃溃疡的情况并不少见。
不同剂型的布洛芬该如何选择?
布洛芬的剂型除了常见的片剂、胶囊外,还有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颗粒等,其用法也有所不同。 片剂和胶囊主要适合成年患者,而混悬液、颗粒剂主要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一是便于吞咽,二是内含布洛芬的剂量少,需要注意的是,混悬剂服用前要先摇匀。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何区别?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市面上常见的两种退烧药,二者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而起到退热作用的,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起效时间:布洛芬1小时左右起效,对乙酰氨基酚30分钟至1小时内起效;②作用持续时间:布洛芬6~8小时,对乙酰氨基酚4~6小时;③适用年龄: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和大人,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个月以上人群; ④给药途径:布洛芬可以口服、栓剂、静脉,对乙酰氨基酚一般用于口服、栓剂。
需要提醒的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不宜同时或交替服用,也不宜与常见的复方感冒药,如白加黑、泰诺等同时服用,因为这些药品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同时服用可引起副作用。
四类人群慎用布洛芬
布洛芬是常用的退烧药,但不是谁都能吃,以下4类人群要慎重。①严重的冠心病、心衰病史患者;②严重的消化道溃疡、出血病史患者;③因慢性病治疗,需要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患者;④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这类人群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替代布洛芬,但每天的剂量要控制在2克以内,确保安全性,特别是合并使用复方感冒药物治疗期间。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闫雪莲
布洛芬火了,专家提醒:不必一发烧就吃退烧药近日随着防疫政策调整,不少市民开始购买常用药品囤在家中。因退热镇痛效果良好,主要成分为布洛芬的美林等药品受到青睐。
那么退烧药应该如何服用,什么情况下适宜服用呢?对此,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邀请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费轶博解答。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费轶博解释,当体温升高时,人体免疫反应会随之增强。体温不超过38℃时,一般不必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服用退烧药,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疾病的诊断。一定要注意,退烧只是治标,只有找到病因,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使用退烧药,才能相对安全和有效。
退烧药从药理学上主要指解热镇痛抗炎药,也称非甾体抗炎药。除了布洛芬之外,常见的退烧药还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
阿司匹林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体温正常者几乎无影响,对慢性疼痛效果较好,对锐痛或一过性刺痛无效。对乙酰氨基酚解热作用较强,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缓和、持久,对胃肠道 *** 小,对凝血机制无显著影响,正常剂量下对肝脏无损害,是较安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
最近比较火的布洛芬,其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作用更持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病人可以选用,并且胃肠道副作用较轻。费轶博注意到,国外曾有报道称,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为退烧服用布洛芬,结果体温没有下降,症状反而加重。她表示:“此类研究还缺乏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布洛芬和新冠病毒之间的作用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求证。”
如果选择服用退烧药,有哪些注意事项?费轶博介绍,服用退烧药虽可使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但也容易造成大量出汗,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休克等情况。所以在使用退烧药后,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为尽量减少对胃肠道的 *** ,应在餐后服药。她特别提醒:“退烧药一般限定服用3天,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及时向医师咨询,不建议长期服用。”
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服用退烧药应该更加谨慎。老年人服用退烧药要严格把握用法用量,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用药应为青壮年人的四分之三以下剂量,服药的同时要注意多饮水。
“一般情况下,临床上婴幼儿发热超过38.5℃,才使用退热药物,且24小时内不能超过4次,发热38.5℃以下更好选择物理降温。”费轶博介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两种退烧药,对婴幼儿比较安全。
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且可与牛奶、果汁同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月龄以上的婴幼儿都可服用。布洛芬(美林)则适合6月龄以上儿童使用,服用后能快速退热,每次作用时间持续约6-8小时。费轶博提醒:“无论选择哪种退烧药,在给孩子服退烧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照年龄和体重采取相应的用法和用量。”
栏目主编:顾泳
来源:作者:侍佳妮
布洛芬被紧急召回?!儿童退烧药到底该怎么吃?这几天,年糕妈妈公号后台有不少用户问到“布洛芬”的事情:
家长们先别急。
其实,新闻里的那批布洛芬跟我们日常使用的(美林),扯不上啥关系。
说实话,布洛芬被黑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最近的这波究竟是怎么回事,糕妈今天就来还原一下这两起刷遍朋友圈的“恐怖新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新浪财经、@生命时报
这个的确是事实。
但,召回的是几个批号的产品,并非市面上所有的布洛芬。
在美国食药监局FDA公布的信息中,清晰地表明了:美国Tris制药公司的一款布洛芬口服混悬滴剂,部分批次浓度超标(超过规定标准10%)。服用后,可能会造成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于是自愿在全国范围内召回6个批次的药品。
并且,这些被召回的批次也并没有在我国销售:
▲ 喏,被召回的正主长这样
(有兴趣的可以上美国食药监局官网查证:https://www.fda.gov/Safety/Recalls/ucm630112.htm)
所以大家放宽心,不用害怕。
布洛芬是包括美国儿科学会在内的多家权威机构推荐的退热药,且经过了足够长时间的临床验证,国际上公认是安全的。
重点是:家长要选择儿童专用布洛芬,并严格按照规定剂量给宝宝使用!
具体该如何操作呢?我们拿美林举个例子:
看,它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最终的用量我们主要还是看宝宝的体重,譬如说;
一个2岁的娃,体重如果是13kg(属于10~15kg的范围),一次就吃4ml。
家长如果实在拿不准该喂多少,更好的办法就是咨询医生,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最保险。
这个就属于断章取义了。
在法国国家药品和保健产品安全署AN *** 公布的信息中,详细地说明了:“部分人群用了NSAIDs(如布洛芬或酮洛芬)之后会出现严重感染的问题”。
而目前这些数据是产品上市后消费者的数据,一般会有很多混杂因素,证据等级相对于前期临床试验来看并不高。
▲ 原网站是法文,用谷歌翻译出来给大家感受下
(有兴趣的可以上法国国家药品和保健产品安全署官网查证:
https://an *** .sante.fr/S-informer/Actualite/Anti-inflammatoires-non-steroidiens-AINS-et-complications-infectieuses-graves-Point-d-Information)
咱们身体健康的普通人,只要不是特殊人群(如肝功能不全、凝血机制功能障碍等),就可以按照剂量和医嘱正常使用布洛芬,一般不会出现公告中的情况的。家长们可以放心。
通常,布洛芬的说明书上也会有警示。我们再拿美林举个例:
像孩子如果患有肾脏疾病、哮喘、溃疡或其他慢性病,在给孩子吃布洛芬之前要先咨询医生;
除此之外,老妈子还想再提醒一下,用药时,原则上不建议一次同时给予两种以上退烧药,因为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记错时间或拿错药,引起潜在的药物副作用。
正确的选药+喂药,缺一不可。
选药的关键点,上面我们已经说了:选择国家药监局备案的靠谱品牌,譬如美林;或根据医生的指示购买药物。
吃的时候,严格按照说明书、遵医嘱服用。
另外给孩子喂药也是很多家长头疼的。喂个药跟打仗似的,几个大人“对付”一只娃,再有效的药,不肯吞下去,全白搭。
什么强行灌药、花式骗药听着又好笑又心累。
不过笑归笑,有些操作还真不能做,不仅娃难受,还很危险:
×骗孩子“药是糖”
很多药都是加了糖衣的,吃上去甜甜的。家长再一句“药是糖”成功骗过了宝宝,并没有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东西是不能随便吃的。加在一起,难怪误食药物事件那么多了。
×给<2岁的孩子吃可咀嚼的药片
小龄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发育还不成熟,很可能不经过咀嚼就直接将药片吞下,导致被噎住的风险很高。严重的话还会跑到气管里,引起窒息。
×忘记喂药,吃双倍
想把错过的补回来,一次给娃服用2倍的药量,这样擅自改变剂量也是很危险的,很有可能会造成中毒。
×成人药减半给孩子吃
有的家长为了图方便,把成人的药减半就给孩子吃。拜托,孩子不是缩小版的大人,内分泌系统、内脏器官都没发育完全,贸贸然吃大人的药只会害了娃。
儿童用药安全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对于那些断章取义、散布谣言来博取眼球的标题党,糕妈是真心觉得气愤。
希望今天的科普能给家长们定定心。
目前布洛芬仍然是被WHO、中国和欧美各国推荐的首选儿童退热药之一,只要严格按照说明书、遵医嘱使用,它是非常安全的。
愿所有宝宝健健康康少生病!
这个冬季特别寒冷,流感、上呼吸道疾病,加上新冠疫情,很多人发现,原本非常普通的退烧药,居然所有药店都不买到了!
发热时首选布洛芬和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退烧,不仅是世卫组织的专家共识,在当下的我国,这也成为全民共识。但是14亿人强大的购买力让市面上的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一扫而光,医院发热门诊只能按粒为患者提供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而普通门诊,基本已经无权限开具发烧药。
除了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这几类药同样也能退烧
1.解热镇痛类药物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属于解热镇痛药,其老祖宗是阿司匹林。从阿司匹林开始发展的一系列药物都具有解热和镇痛的作用。除了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以外,还有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赖氨匹林、尼美舒利等同类的解热镇痛药也能控制体温。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胃病比如胃溃疡的情况,考虑此类药物可能损伤胃粘膜,更好服用同时服用护胃药如奥美拉唑或雷贝拉唑等药物。
2.复方感冒药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常见感冒药的成分,许多复方制剂都有含这两种成分。维C银翘片,每片含有维生素C 49.5mg,对乙酰氨基酚105mg,马来酸氯苯那敏1.05mg,还含有金银花、甘草、连翘等多种清热解毒的中药成分,一片集齐中药、维C、扑热息痛、抗过敏这4大主要抗疫元素,价格便宜,疗效确切。
其次,还有酚麻美敏、氨酚黄那敏等含有氨酚、酚字的复方抗感冒药,仔细阅读说明书,其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服用了解热镇痛药,一般情况下就不要合用复方感冒药了,因为可能其中成分重复了,会导致药物过量,引发健康风险!
3.中药
阿司匹林,又叫乙酰水杨酸,最早的时候其实是来自于中药。在古时,古人发现柳树皮嚼服或者 *** 成茶能够镇痛解热,后来在柳树皮里发现了解热镇痛成分:水杨酸。将其 *** 成药,乙酰水杨酸,就得到了能镇痛能解热的神药阿司匹林。因此,天然药物中有很多药物能够解热镇痛。
羚羊角就是一味退热效果好的中药,在中医中广泛使用,最适合于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儿童退热,可以购买羚羊角粉、散、颗粒、口服液。其次,柴胡可以退热,小柴胡颗粒、正柴胡饮、小儿柴胡退热口服液等适用于低热的患者。
总之,不论是退烧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复方感冒药,家里备上 1盒左右就可以,最多按人数,一人备上 3 天的药,不建议“囤”,囤多了也没用。一般而言,一盒药足够应付新冠轻症,一盒药吃完还没缓解,说明可能不是新冠轻症,更好去医院。所以,药师在这里提醒大家:理性备药,注意保质期,仔细阅读注意事项,同时使用药物更好在专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进行!
您目前家里有布洛芬吗?如果发热,除了布洛芬,你会选用哪种药物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发烧的时候,两种退烧药能不能交替使用?哪种药更安全呢?午夜时分,在华子半梦半醒的时候,手机骤然响起。 *** 的另一端是朋友小泽焦急的声音:“孩子感冒发烧一直不退,我要怎么办?”华子迷迷糊糊的回应:“体温没到38.5度就多喝水,到了38.5度可以吃退烧药。”
小泽带着哭腔接着说:“体温已经超过38.5度了,两小时之前吃了对乙酰氨基酚,但一直不退烧,现在能不能再吃一次对乙酰氨基酚或是吃布洛芬?”华子此刻已然清醒,告诉小泽:“这个时候不能再给孩子吃对乙酰氨基酚了,也不要吃布洛芬,让孩子小口多次的喝水。可以用温水擦拭孩子的手心和脚心,但不要擦身体,观察半小时,看看体温是否有继续升高的趋势。”
过了半小时,小泽再次打 *** 过来,说孩子的体温还是在38度以上,不过没有继续上升。华子告诉她别担心,等到间隔4小时的时候可以再给孩子服一次对乙酰氨基酚。第三次 *** 是在早上,小泽说再次服药后孩子终于退烧了。她问华子,为什么之前不让服用布洛芬呢?两种退烧药不能交替使用么?
?
一、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不建议交替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与布洛芬,是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两种退热药物。从药理学角度来看,对乙酰氨基酚通过肝脏代谢后排泄,而布洛芬主要为原型通过肾脏排泄,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两者代谢途径不同,是可以交替服用的。
医学上也有两者交替服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服用对体温降低的效果虽然好于单独用药,但并不会增加患者的舒适性。退烧药的用药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患者的舒适性,所以两者交替服用不具有实质意义,反而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用药错误的风险。最后得出结论,两者不建议交替服用。
?
二、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高于布洛芬
在发烧的时候,优先选择服用的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只有存在对乙酰氨基酚服用禁忌时(比如过敏、或是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者即“蚕豆病”),或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无效时,再选用布洛芬。
这是因为两者在治疗剂量的时候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较高,布洛芬对消化道的 *** 性高,有可能诱发哮喘,会增加患者不适。而且前段时间法国药监部门(AN *** )报道,使用布洛芬时有可能会增加侵袭性链球菌感染的风险。所以综合考虑下,在用于退热治疗时,应首选对乙酰氨基酚。
?
三、服退烧药时的注意事项
1、对乙酰氨基酚:本药在推荐剂量下服用很安全,但在超量服用时会导致肝损害,所以在服用时需注意不要大量或是长期服用。成人每次500毫克(即1片),间隔4小时一次,24小时内服用不能超过2000毫克(即4片)。
本品3个月以上的儿童可用,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5毫克。如一个10公斤重的儿童,1次的服用剂量不能超过150毫克。每4小时可以服用一次,24小时内服药不超过4次。片剂不方便拆分,建议儿童患者使用溶液型滴剂。本药还有栓剂可直肠给予,可以避免口服时的苦味以及对胃肠的 *** 。
?
2、布洛芬:不适合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人可以服用布洛芬,虽然布洛芬副作用高于对乙酰氨基酚,但其仍然是安全性较高的一种药品,在推荐剂量内可以放心使用。成人一次0.4克,每4小时一次,24小时内不超2.4克。
本品6个月以上的儿童可用,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0毫克。间隔6小时服药一次,24小时内服药不能超过4次。儿童宜选用溶液剂型,以便于精确服药剂量。
?
3、连续服用不能超过3天: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会引起肝损伤,布洛芬过量会引起肾损伤,在用于退烧时两者都不能连续应用超过3天。两者在退热时都会导致大量出汗,所以还需要注意在服药期间要多饮水。
四、关于发烧应懂得的知识
1、不用急于退烧:发烧是人体的正常反应,在体温升高的时候,人体的免疫系统活性增加,病原体的活性受到抑制。在感觉不是特别难受,或是儿童体温未超过38.5度,精神尚可的情况时,不用急于退烧。
2、退烧不等同于治愈:退烧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感觉更舒适,减少体力消耗。在病因未完全祛除时,可能会反复发烧。即便服用退烧药后暂时退烧了,也不代表疾病已经治愈,仍需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3、物理退烧的 *** :成年人可以温水擦身,或是洗温水澡来降温。儿童可以用温水擦拭手心脚心等部位,不要用酒精,不要用冰敷,也不推荐儿童全身擦浴,因为这些都会增加儿童的不适。还有就是千万别“捂被”!物理退烧的核心思想是少穿、少盖、多散热。
?
4、多喝水:发烧的时候要尽量多喝水,但别一次性喝太多,以免增加肾脏负担。要少量多次的喝,可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通过排尿和排汗来降低体温。多喝水还可以稀释药物在肾脏中的浓度,预防服用的药物对肾脏的损伤。
5、及时就医:感冒会引起发热,90%以上的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大约需要7~10天的病程可以自愈。但持续三天以上的发热不退,或是超过40度的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
综上所述,常用的两种退烧药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高于布洛芬,为退热时的首选药物,而布洛芬为备选药物。在治疗发烧的时候,不建议两者交替使用。在服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超量服用。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你身边的药剂师。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记者 周学津
截至12月21日,安徽、山东、海南、云南等多地免费发放退烧药等药品。
安徽安庆:2万片布洛芬拆零,3000余名市民已免费领药
据安庆晚报消息,12月20日,在安庆市市场监管局倡导下,华园大药房、为百姓大药房分别将2万片布洛芬拆零,免费赠送给广大市民。截至当日16时,先后已有3000余名市民领取了免费退烧药。
安庆市市场监管相关负责人同时提醒广大市民,要按需取药,自觉把药品留给真正需要的人;要科学用药,做到及时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相关医院;领取药品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距离。
山东青岛:医生走进社区坐诊,为需求人员免费提供退烧药品
据青岛发布消息,从12月21日起,青岛市组织开展医生走进社区坐诊,为需求人员免费提供退烧药品服务。
对有呼吸道症状、发热等人群,按照“医生指导、免费提供、自愿领取、每人一份”的原则,经坐诊医生现场诊断后优先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及其他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的重点人群提供免费的布洛芬(10片)、抗原检测试剂(2支)等抗疫药物。
除了青岛,济南漱玉平民大药房调配来的600万片布洛芬片,不上架销售,免费发放给济南市民。漱玉平民将根据 *** 情况,将这批600万片布洛芬投放至济南600家门店,市民进行身份登记后即可领取,预计100万市民受益。
河南驻马店:领取退烧药物不用提供任何手续
12月21日,据驻马店日报消息,在驻马店市市场监管局沟通下,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千禧百草堂大药房、张仲景大药房、恒升大药房、大参林炎黄大药房等四家大型药品连锁企业决定将新购进的退烧药物全部免费向市民发放。
工作人员表示,过来领取退烧药物不用提供任何手续,后续还将购进退烧药品,继续免费提供给市民朋友,个别药品短缺的问题也能很快得到缓解。
广东东莞:10万片布洛芬免费发放
12月21日,据南方都市报消息,广东东莞10万片布洛芬 *** ,在12月22日前发放至全市各镇街41家东莞国药门店,有需要的市民可免费领取,可以凭证件前往就近的药店领取药品。
从12月20日下午开始,在东莞国药(东城景湖店),部分市民在门口有序排队,依次领取6片布洛芬为单位的赠送药物,这些药物大概能维持1-3日的用药需求。药店店员在确认患者症状后,对需要退烧药物的市民进行身份证及联系方式登记,并反复强调药物使用须知。
海南海口:免费发放70000多片退烧药
12月21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于12月21日至23日免费向市民发放70000多片退烧药,市民可到42家指定药店领取,每人限领4片,发完即止。
本次活动发放的免费退烧药由海口9家药品零售企业自筹捐赠。目前海口市退烧药品储备数量有限,建议家中已储备退烧药的人群不要领取,留给急需用药的居民。
云南大理:为广大群众免费提供“防疫大锅药”
据大理发布消息,大理州中医医院于12月15日起,每天下午14:30—16:30,在大理州中医医院北门(白州里)为广大群众免费提供“防疫大锅药”。
据大理州中医院消息,这款“防疫大锅药”的适用人群是健康正常人员,具有益气补肾,解表御邪的作用。据了解,药物需开水煎服,成人一次服200ml,每日两次;3~10岁儿童一次服60ml,每日两次;10~18岁儿童一次服100ml,每日两次。连服三天。
这两种常用退烧药,孩子更好别用了!后果可能很严重这几天气温波动大,不少娃娃都感冒了,感冒不可怕,但是发烧,就会让家长很头疼了!
不少家长会选择吃退烧药给孩子退烧,但一发烧就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甚至用安乃近、阿司匹林?大多数家长的这种认知该扭转了!
据央视财经《之一时间》报道,家长作为更先发现孩子发热的人,在处理发热症状时经常存在一些误区。
儿科专家指出,由于幼儿中枢系统还未发育完全,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比成人更容易发热,同时其他症状不明显,很多家长认为儿童发热应立即服用退热药,其实这种做法只会掩盖症状,造成误诊。
高热在没查到病因时,如果不正确使用解热镇痛药,会引起出汗过多、体温骤降而导致患儿虚脱。
为什么不推荐安乃近和阿司匹林
安乃近的不良反应,最主要是导致粒细胞缺乏症,使免疫力大大降低,增加感染几率,此外还可能导致皮肤过敏、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阿司匹林常使患儿体温骤然下降,并伴有大量出汗,易导致患儿虚脱,还可能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风险,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概率。
此外,最主要的是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也叫雷耶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药源性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脑、肝脏等多器官衰竭,多发于儿童。
虽然退热效果比布洛芬明显很多,但一般还是不推荐安乃近和阿司匹林用于儿童退烧!
儿童退烧应该怎么做?
①发烧超38.5℃,家长要注意!
发烧的时候需要产生多余的热量,所以会增加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制造量与心脏输出量,这些对于健康儿童的影响很有限,但患有严重心脏病、严重贫血、慢性肺病、糖尿病与先天代谢异常的儿童,则可能无法承受这些多余的负担。
此外,有些儿童因为体质因素,在 6 个月至 6 岁间可能因为发烧而导致热性惊厥。
②未超过38.5℃,应采用物理降温
专家建议,患儿腋 *** 温如果未超过38.5℃,精神状态好,玩耍、学习、工作等活动不受影响的话,不需要用药物去治疗发烧,可以物理降温。
在家观察时,家长应每2~5小时给患儿测一次体温,伴有腹泻的患儿要留大便标本,并送到医院化验。避免给患儿盖得过厚甚至捂热,以防影响散热降温而导致严重后果。
药物降温你可以这样做
虽然孩子发热温度达到38.5℃需要家长注意,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温度就要用退烧药。
对于2-6个月的宝宝:
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适感、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等症状,可以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6个月以上的儿童:
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儿童用药误区要注意
1.不要给儿童吃成人药
不要给儿童吃成人药。按成人剂量减半给儿童用药是不科学的,也是很危险的,应该让医生判断能不能给孩子用。
2.不要凭经验擅自调整孩子的用药剂量
如果剂量不足影响药效,剂量太大会引起毒副作用,家长如果发现儿童用药效果不佳,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3.症状消失后给孩子自行停药
由于药物治疗疾病需要一个过程,症状消失并不代表疾病真正痊愈,自行停药很不科学。特别是服用抗生素,自行停药不仅可能让疾病卷土重来,还会产生耐药。
物理降温你可以这样做
物理退烧法包括冰枕、低温毯、贴于皮肤表面的散热贴片、温水拭浴等 *** 。
对于衣服穿太多、中暑等体温过高的情形,脑部体温定位点正常而只是产热与散热失调的情况,可使用物理退烧法。
物理降温时要注意
存在这样的退烧误区,酒精擦身退烧,实际上是错误的做法。
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较强毒性,它对脑部神经系统的危害是致命的,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也很大!
当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急性中毒症状包括头疼、胃痛、视力模糊以至失明继而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而孩子的皮肤十分幼嫩,很容易吸收甲醇,成年人喝多了都会酒精中毒,更别说孩子了...
#互动#
娃娃生病是大事
听医生的话就对了
家长可别再土法育儿了
本文来源:综合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健康界等
编辑: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