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退休时间怎么算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退休日期从哪一天开始计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退休时间怎么算和退休日期从哪一天开始计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退休时间怎么计算
1、法律分析:目前国家规定的男性退休年龄是60周岁,工人身份女性退休年龄为50周岁,干部身份女性退休年龄为55周岁。如果是国家重要人才在到达退休年龄后,也是可以办理延迟退休的,但是绝大部分人群都会按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流程。
2、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之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退休时间如何算的
1、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
2、对于从事井下、高温等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规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
3、因病或非因工致残,规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
1、在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前30日前向用人单位或者档案托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2、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结算管理中心、企保中心缴纳社会化管理服务费;
3、申请通过之后,填写相关资料;
4、填完之后,符合条件的发放退休证。
综上所述,退休时间以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准,但是如果发生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档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准。当达到退休时间时,该职工有权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更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
三、退休时间计算
1、女职工退休年龄=50+3×(50+出生年份-当前年份)/12
2、女干部退休年龄=55+3×(55+出生年份-当前年份)/12
3、男性退休年龄=60+3×(60+出生年份-当前年份)/12
4、当(目前退休年龄+出生年份-2021)等于或大于最终确定的延迟退休更大增加年数(例如方案最终规定男性最多延迟到65岁退休,则更大增加年数为5年)时,结果均为更大退休年龄。
5、《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之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6、(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7、(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8、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9、(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10、(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退休日期怎么确定
退休的时间通常以以下两个时间为准。具体如下:
1、普通男职工从出生年月日开始计算,满六十周岁的该年,可以退休;
2、普通女职工从出生年月日开始计算,满五十五周岁的该年,可以退休。
1、申报人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及申报退休的相关材料;
2、申请人向所在单位、申报,企业存在的去企业、失业人员去辖区就业局申报;
3、企业、就业局向当地人社部门申报;
4、合格后、档案转入当地社保局、社保局负责核定待遇;
5、等待社保局通知。社保局会通知办卡,按手印。手续都办好以后,次月领取待遇。
1、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5、属独生子女家庭的,还须持独生子女证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综上所述,普通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六十周岁,普通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世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更先记载的出世时间为准。
法律依据:《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二条规范退休审批程序,健全审批制度
(一)加强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的管理。各地区要严格按《通知》规定的企业职工退休、退职审批权限,规范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要建立审批工作制度,规范审批程序,加强对审批工作的监督。
(二)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更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
(三)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统一由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负责医疗诊断,并出具证明。非指定医院出具的证明一律无效。
地市级劳动鉴定委员会负责定期审核指定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作出鉴定结论。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成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标准,暂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执行,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做出补充规定。
(四)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特殊工种的管理和审批工作。设有特殊工种的企业,每年要向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报送特殊工种名录、实际用工人数及在特殊工种岗位工作的人员名册及其从事特殊工种的时间。按特殊工种退休条件办理退休的职工,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10年,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9年,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必须在该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8年。
原劳动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特殊工种,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条件的改善,需要进行清理和调整。新的特殊工种名录由劳动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审定后予以公布,公布之前暂按原特殊工种名录执行。
五、如何计算退休时间
【法律分析】:退休工龄工资计算 *** 有三种: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女职工退休年龄=50+3×(50+出生年份-当前年份)/12。女干部退休年龄=55+3×(55+出生年份-当前年份)/12。男性退休年龄=60+3×(60+出生年份-当前年份)/12。
【法律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之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关于退休时间怎么算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