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什么季节成熟,菱角什么季节播种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20 0
秋风起菱角香 “七菱八落”采菱角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耿旭静、董业衡、苏俊杰 通讯员舒霞、罗仲贤

秋风起,菱角香。俗语说“七菱八落”,当前正值菱角的成熟和采收季节,在广州南沙横沥镇前进村里,村民们也开始到泥塘里采摘菱角,构成一幅生动的传统水乡丰收图。

8月14日上午,在横沥前进村村民冯巨垣的菱角塘中,塘水已经抽干大半,菱角正漂浮在塘泥之中,几十位村民穿着雨鞋做好防护,在塘中手工采收着菱角。记者看到,这些刚采收下来的菱角小小一个,外壳上还沾着塘泥,有些呈现深墨色,有些则是深红色,两端有着尖尖的角,就像小小的牛角一样。

记者了解到,横沥前进村这片水塘里的菱角,每年春节后开始种植。经过几个月劳作,菱角通常在农历七月成熟,开花结果,到了农历八月左右落柄。届时水塘中的菱盘下长满了菱角,成熟后的菱角有些还会掉落在水面上,需要采菱人细心捞取。村民们便开始蹚水进塘,采摘当年的新鲜菱角。

“现在这边已经很少种植菱角了,我这一片泥塘约57亩,在南沙算是菱角种植大户。”冯伯告诉记者,以往岭南这边到秋季时,大家会经常吃新鲜采收的菱角,是一种传统的家乡味道。不过目前当地种植菱角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他泥塘中的菱角目前仍旧实行人工采摘,每个菱角都是村民们手工一个个采收或者挖出来的。

“今年的菱角种植得很好,收获也比往年好,个头均匀,不大不小,也足够成熟,乌黑油亮。” 冯伯告诉记者,他自己种植菱角已经有十几年了,未来他还将坚持种植,将这份传统的家乡味道保护和传承下去。

冯伯告诉记者,他这片菱角塘里,每亩可以收获1500斤左右的菱角,田头收购价达到每斤5元左右。这些南沙本土产的菱角非常可口,煮熟后吃起来又粉又糯。“我们的菱角远销到美国、加拿大等国,邻近的东南亚等地区也有销售,从横沥水乡走向世界。”冯伯说,秋季是菱角尝鲜的更佳季节,南沙市民想购买菱角比较方便,可以试着从当地市场上的小种植户那里购买,也可以直接 *** 菱角。

烈日之下格外受欢迎的菱角 切不可生食

“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八月是菱角成熟的季节,菱角不仅可以直接煮熟充当零食吃,还可以充当配菜。八月份的菱角、十月份的马蹄,都是长沙人偏爱的零食,不少人习惯削皮后直接生吃。不过,疾控专家提醒,菱角、马蹄里面可能含有寄生虫,如果生食了含有寄生虫的菱角、马蹄,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菱角、马蹄皆为营养丰富的好食材

菱角又名腰菱、水栗、菱实,味甘、凉、无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的功效。

马蹄又称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口感甜脆,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铁、钙、磷和碳水化合物。中医药学认为马蹄有止渴、消食、解热功能。

在湖南地区,很多人都习惯将菱角、马蹄直接生食。中国食品安全网在雨花区某处夜市看见摊贩正在售卖菱角。商贩表示,菱角可以煮汤喝也可以直接吃,直接生吃会更好吃。当被问及是否会有寄生虫,商贩当即表示:“这不可能的,都是自家塘子里产的,我们家小孩都直接生吃的,没有关系的。”

生食菱角、马蹄存在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此前有媒体报道,浙江省杭州市27岁的王女士因为反复腹痛到医院就诊,并被确诊为寄生虫感染。手术治疗中发现,王女士的内胆管,竟有两条带口吸盘的扁平状寄生虫寄生在内胆管中。医生介绍,这种寄生虫叫姜片虫,姜片虫很喜欢藏在马蹄里,而生吃马蹄正是王女士的更爱。

不仅仅是马蹄,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曾公开表示,菱角、马蹄、茭白等这些水生蔬菜里都有可能有姜片虫。姜片虫在进入人体之后,会寄居在人体中,并且会引起一系列的不适症状,例如腹泻、腹痛、腹胀、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等,有些甚至会出现贫血、浮肿、发育障碍等疾病。感染严重者肠黏膜广泛受损,影响分泌与吸收功能,导致营养不良、贫血或浮肿。儿童病例可出现发育障碍。大量成虫寄生可致肠梗阻。反复感染的病例,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致死。

宿迁市之一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治医师朱芳也曾公开提醒,菱角、茭白、鱼腥草等等这些生冷的食物,这些都是姜片虫的宿主,吃这些食物的时候不仅仅要把它清洗干净,而且更好是煮熟了之后再吃,尤其不要生食菱角、马蹄的外皮,另外对这些盛放食物的容器也要用开水烫煮。

这些食材也要彻底煮熟

除了菱角、马蹄外,这些食材也一定要彻底煮熟再食用,避免寄生虫感染。

小龙虾一定要彻底煮熟后再食用,不生食或半生食小龙虾、蟹类。肺吸虫寄生在虾蟹中,进入人体可引起咳嗽、胸痛等,如果肺吸虫游走到大脑,会有癫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

在烹饪牛蛙时一定要将蛙肉彻底煮熟,牛蛙也可能携带寄生虫裂头蚴。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曾公开介绍,裂头蚴并不是一种寄生虫的名称,它是某些种类绦虫在一个被称为“中绦期”的发育阶段的幼虫的总称,常见的有曼氏裂头蚴。它能在人体不同部位间穿行,带来的损伤可能遍布全身。如果裂头蚴侵入的部位是眼球,甚至可能导致失明,裂头蚴还会损伤人的大脑,最严重时可以导致瘫痪。

不要误把福寿螺当成田螺。福寿螺的外观和田螺比较相似,容易会发生误食事件,食用未成熟的福寿螺可能导致感染广州管圆线虫。阮光锋介绍,这种寄生虫的成虫寄生在啮齿动物的心肺组织中,中间宿主是福寿螺、褐云玛瑙螺等软体动物。线虫能寄生在福寿螺里面,如果烹饪时加热不彻底、没做熟,线虫就容易侵入到人体,使人患病。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剧烈头疼,可有神经根痛、痛觉过敏等症状,还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会引起脑膜炎。

(稿件综合自人民网、北京晚报、连云港日报、宿迁网等)

村后小河里野菱角成熟了,村妇使用枯树枝捞菱角,一会儿能捞很多

村后小河里野菱角成熟了,村妇使用枯树枝捞菱角,一会儿能捞很多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庄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之路。然而,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有些村庄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农耕方式,生活节奏慢而宁静。今天,我们来到一个位于山间的小村庄,这里的一幕幕仿佛是时光倒流,让人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原始美。

这个小村庄坐落在一座山的脚下,周围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村庄四季如画,风景宜人。而村庄的名字,叫做悠然村。悠然村的村民们过着安逸的生活,他们没有繁忙的工作,没有堵车的烦恼,他们只有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在悠然村的村后,有一条小溪悄悄地流淌着,这条小溪如同村庄的母亲,滋养着这片土地。而在小溪的两岸,生长着大片的野菱角。每年的夏末秋初,野菱角成熟的季节,村民们都会走到小溪旁,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采摘这些美味的野菱角。

这种独特的方式,就是使用枯树枝来捞野菱角。虽然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已经进入了农村,但悠然村的村民们依然坚守着这一古老的采摘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我特地走访了悠然村的一位村妇,她名叫王秀芳,是这个村庄的代表之一。

王秀芳是一个年过五旬的村妇,她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中却透露着一股坚韧和智慧。她热情地邀请我到她家做客,一边享受着她的热情招待,一边聊起了这个小村庄的野菱角采摘习俗。

"欢迎来到我们的村庄,"王秀芳开门见山地说道,"这里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我们觉得很幸福。每年的这个季节,野菱角成熟了,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

我向王秀芳请教了采摘野菱角的 *** ,她笑着说:"这可是一门技术活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根又细又长的枯树枝,然后在一端削尖,这个尖端就是用来挑野菱角的。接着,我们走到小溪边,小心翼翼地将枯树枝伸入水中,用尖端轻轻地挑起野菱角,一会儿就能捞到一把。"

听着王秀芳的讲解,我不禁感到好奇,这种看似简单的方式到底有多高效呢?于是,我决定亲自体验一下。

王秀芳热情地带我来到小溪边,她亲自教我如何使用枯树枝捞野菱角。刚开始,我总是挑不到菱角,要么太用力弯曲了枝条,要么太轻弱了,没能够将菱角挑起。王秀芳见我捞菱角不太顺手,便传授给我一些经验,告诉我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更多的野菱角。经过她的指导,我逐渐掌握了技巧,开始能够熟练地捞起野菱角来。

王秀芳看着我逐渐掌握技巧,笑着说:"看来你是个学得很快的人!捞野菱角虽然简单,但要想捞到很多,还需要一些经验。"

在王秀芳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技巧,能够连续不断地捞起野菱角。虽然刚开始有些费劲,但渐渐地,我也能够像村民们一样,一会儿捞到一篮子的野菱角。

"捞野菱角不仅是一项传统的习俗,更是一种享受,"王秀芳说道,"当你站在清澈的小溪旁,阳光洒在身上,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捞到一篮子

野菱角,那种满足感是无法言喻的。"

我深有体会地点点头,的确,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采摘到美味的野菱角,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在野菱角采摘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有关这个小村庄的故事。王秀芳告诉我,这个村庄的野菱角自古以来就是当地人的主要食物之一,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 *** 成各种美味的菜肴。而野菱角的种植和采摘,也一直是悠然村的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

"野菱角富含营养,是我们农村人的重要食物之一,"王秀芳说道,"而且,野菱角还可以 *** 成各种美味的菜肴,比如野菱角炒肉、野菱角糕等等,口感鲜美。"

采摘野菱角不仅仅是为了食用,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王秀芳告诉我,这项习俗代代相传,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通过捞野菱角,村民们传承着祖辈的智慧和勤劳,传承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我们的祖辈告诉我们,大自然是我们的恩赐,我们要珍惜它,"王秀芳说道,"每年的野菱角季,我们都会一家大小出来,一边采摘一边聊天,这是我们家庭的团聚时光,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正如王秀芳所说,野菱角采摘不仅仅是一项农事活动,更是一种家庭团聚的时刻,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个村庄里,人们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还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文化的传承。

采摘野菱角的季节,也是悠然村最繁忙的时候。村民们早早地起床,一家大小前往小溪边,开始一天的采摘工作。有的用竹篮,有的用木桶,有的用袋子,各种各样的工具都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捞菱角。一边捞,一边聊天,一边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这种生活方式让人心旷神怡。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王秀芳说道,"虽然生活简单,但我们拥有的是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家庭的温暖和大自然的美丽。"

采摘野菱角的季节,也吸引了一些外来游客前来体验。他们穿上农村服装,学着村民们的样子,使用枯树枝捞野菱角,感受着这份宁静和纯粹。这种与大自然亲近的体验,让游客们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农村生活。

在采摘野菱角的同时,悠然村也举办了一年一度的野菱角文化节。这个文化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加,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野菱角 *** 展示、传统文艺表演、农产品展销等等,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悠然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野菱角文化节是我们村庄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个展示我们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机会,"王秀芳说道,"通过这个节日,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到我们村庄,感受这份宁静和美丽。"

在悠然村的小溪边,我不仅捞到了满满一篮子的野菱角,还捞到了一份来自大自然的宁静和平静。这里的村民们依然坚守着传统的生活方式,用枯树枝捞野菱角,享受着与大自然的亲近。他们告诉我,尽管生活简单,但他们感到幸福和满足。这种生活方式,或许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已经被遗忘,但在悠然村,它依然是珍贵的财富,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野菱角成熟了,村妇使用枯树枝捞菱角,一会儿能捞很多,这个古老的习俗在悠然村延续了数百

年,它不仅仅是一种采摘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家庭团聚的时刻,一种与大自然亲近的体验。在这个小村庄,我找到了远离喧嚣都市的宁静,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或许,我们都可以从这里汲取一些灵感,让生活变得更加简单而幸福。

菱角,此味最江南

日前,与远在美国的朋友聊天。朋友说这个季节又开始想念家乡菱角的味道了。朋友小时候生活在吴江七都吴溇市镇上,吃着太湖菱角长大。植根于记忆深处的各种美好的江南滋味和风土人情,形成浓浓的乡愁。而菱角的独有滋味,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尤为珍贵。朋友说,这是一种最为江南的味道。


吴溇老街



吴江地处太湖流域,到处是湖、泖、浜、荡、湾,还有水汪汪的万顷良田。“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秋季盛产各种水生可食用植物,著名的“水八仙”茭白、莲藕、水芹、芡实、茨菇、荸荠、莼菜、菱,即是其中的代表。



水八仙


菱角是一年生蔓性水生草本植物菱的果实,又叫做龙角、水栗,俗称“水中落花生”。菱角有很多品种,水红菱、大青菱、馄饨菱、沙角菱、和尚菱、小白菱等。我们这里大多是水红菱和大青菱,还有一种个小角尖的野生四角菱。


水红菱

大青菱


国庆节前后是采菱时节。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个时候常常盼着去外婆家做客。外婆家在八都的厚明港(北),村庄后面有大面积的漾荡,种植了大片大片的菱角。水面上的菱叶密密麻麻,错落有致,一个个菱角像淘气娃娃从菱叶中探出头来。村里的人们常常坐在圆圆的菱桶内,灵活地划着菱桶分散在水面各处,拨开菱叶把菱角采下来放在菱桶里。姑娘媳妇们欢声笑语,场面热闹非凡。白居易有一首诗《看采菱》云:“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

我和妹妹也尝试着想去坐菱桶采菱,但菱桶很难驾驭,晃来晃去就是找不到平衡,好几次都侧翻掉进水里,吃了“辣面”(呛水),终于作罢。


江南可采菱


从外婆家回来,总会带回一大筐大青菱,我们土话叫“环桥菱”。母亲会把菱角放入水里,将浮于水面的嫩菱捞出,嫩菱适合生吃,味道清香水嫩,又脆又甜。而那些沉在水底的是相对成熟的菱角,可放置很长时间,想吃的时候拿出来煮一些。老菱适合煮熟了吃。母亲常常把熟菱从中间切开,这样我们吃起来就很方便。把开口的一端塞进嘴里,牙齿轻轻咬一下菱角处,喷香的菱肉便滑出菱壳,滑入嘴里。嚼起来清香绵糯,有微微的甘甜,味道跟板栗相似。

这个季节,庙港的街头又摆满了各种菱角,红菱、青菱最多,生的熟的都有。每次看到菱角,我们总是倍感亲切,有种柔柔的温馨情怀。庙港有着浓郁的熏豆茶文化,菱角上市的时候正好是熏制熏豆的时候,这个时候喝熏豆茶,菱角是绝配。在家长里短的熏豆茶的时光里,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熏豆茶


聪明的庙港人还把菱叶摘掉,取其嫩茎加工成一种冷菜,称谓“菱头”。朋友家腌制的菱头特别好吃,吃起来很有嚼劲,带着微微的酸甜,非常开胃,是喝粥的绝佳凉拌菜。新鲜摘下来的菱茎在开水里焯一下,捞出来晾干后放冰箱冷冻,放上半年都没有问题,想吃的时候拿出来解冻,可以佐各种菜肴。



炒菱头


将菱肉碾压成粉,做成粥和糕点,带着菱的清香,很是美味。清《调鼎集》有记载:“老菱肉晒干,研末,和糯米粉三分,洋糖,印糕蒸,色极白润。”

菱粉有补中之功,可以“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行水、去暑、解毒”。

2022年9月23-25日,苏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江村举办。有大型的演出,有苏州各地农产品的展出,有抖音达人现场直播,热闹非常。众多农产品中我们挑了一大包大青菱,回家煮熟,喜滋滋地和左邻右舍分享。李渔曾说,世间唯有三种食物,自己动手才有趣味,那就是蟹、瓜子和菱角。


2022年苏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


因为有各种应季的美食,让行走在时光中的我们倍感幸福和温暖。这个季节的菱角,朋友们不要错过了哦!




作者:许忠妹

责编:沈瑶

美编:王丽媛

审 核:王来刚

图片来源:馆藏及 ***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稿启示

菱角什么季节成熟,菱角什么季节播种-第1张图片-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之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水乡八月菱角香

8月1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西千亩荡,菱农们坐着水乡特有的菱桶采摘成熟的菱角(无人机照片)。

近期,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的特色农产品南湖菱进入收获期。油车港镇当地水网密布,是嘉兴特产南湖菱的主产区。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南湖菱“提纯复壮”等科研工作,规范提升南湖菱选种、生产和销售,进一步促进南湖菱产业可持续发展。南湖菱平均亩产约1700斤,亩产值约6000元。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8月1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西千亩荡,菱农们坐着水乡特有的菱桶采摘成熟的菱角(无人机照片)。

近期,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的特色农产品南湖菱进入收获期。油车港镇当地水网密布,是嘉兴特产南湖菱的主产区。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南湖菱“提纯复壮”等科研工作,规范提升南湖菱选种、生产和销售,进一步促进南湖菱产业可持续发展。南湖菱平均亩产约1700斤,亩产值约6000元。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8月1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西千亩荡,一名农民画爱好者在创作采菱主题作品。

近期,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的特色农产品南湖菱进入收获期。油车港镇当地水网密布,是嘉兴特产南湖菱的主产区。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南湖菱“提纯复壮”等科研工作,规范提升南湖菱选种、生产和销售,进一步促进南湖菱产业可持续发展。南湖菱平均亩产约1700斤,亩产值约6000元。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8月1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西千亩荡,菱农们坐着水乡特有的菱桶采摘成熟的菱角。

近期,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的特色农产品南湖菱进入收获期。油车港镇当地水网密布,是嘉兴特产南湖菱的主产区。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南湖菱“提纯复壮”等科研工作,规范提升南湖菱选种、生产和销售,进一步促进南湖菱产业可持续发展。南湖菱平均亩产约1700斤,亩产值约6000元。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8月1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西千亩荡,菱农们清洗刚采摘的菱角。

近期,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的特色农产品南湖菱进入收获期。油车港镇当地水网密布,是嘉兴特产南湖菱的主产区。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南湖菱“提纯复壮”等科研工作,规范提升南湖菱选种、生产和销售,进一步促进南湖菱产业可持续发展。南湖菱平均亩产约1700斤,亩产值约6000元。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8月1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西千亩荡,菱农们展示刚采摘的菱角。

近期,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的特色农产品南湖菱进入收获期。油车港镇当地水网密布,是嘉兴特产南湖菱的主产区。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南湖菱“提纯复壮”等科研工作,规范提升南湖菱选种、生产和销售,进一步促进南湖菱产业可持续发展。南湖菱平均亩产约1700斤,亩产值约6000元。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人称“水中坚果”,营养极高,却常被“嫌弃”,中老年吃对脾胃好

导语:冬天,吃红薯山药不如吃它,营养极高,随手一炒比肉香,别不懂吃!

俗语说:“不时不食,应季而食”。不管是吃水果还是蔬菜,都是应季的食材更好!虽然冬季的应季食材比较少,但是每天去菜市场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食材可以选择。而有着“水中坚果”之称的菱角,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应季食材!

菱角又叫“腰菱”、“水栗”,在我国的南北方都很常见。幼嫩的菱角可以当水果生食,老熟果需要烹饪以后再食用。菱角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不饱和脂肪酸、淀粉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

常吃菱角有健脾养胃、益气生津、清肠排毒、消除疲劳、祛病强身、减肥瘦身、护肤护发等功效!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菱角是进补的药膳佳品!那么,菱角怎么做才好吃呢?下面,厨娘就与大家分享一下,糖醋菱角的美味做法!

【糖醋菱角】

准备食材:菱角、香葱、大蒜、盐、生抽、陈醋、白糖、玉米淀粉、食用油。

具体做法:

1.将菱角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后,浸泡10分钟,然后用流动的清水清洗干净,沥干水分,放在案板上,用刀将菱角的底部和两侧切掉一部分,然后将菱角放在手中,用拇指轻轻将壳剥开,将菱角的肉取出,装入盆中。

2.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将菱角放入锅中,焯水1分钟,然后将菱角捞出,沥干水分,取一个大碗,加入一勺白糖,一勺生抽,3勺陈醋,一勺玉米淀粉,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用筷子搅拌均匀,调成糖醋汁。

3.热锅烧油,放入适量的葱末和蒜粒,大火翻炒出香味后,将菱角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盐,翻炒均匀后,将准备好的料汁倒入锅中,滴两滴老抽上色,大火翻炒均匀后,盖上锅盖,调为小火,煮2-3分钟。

4.将菱角煮至断生后,打开锅盖,加入一勺玉米淀粉,用铲子翻拌均匀,大火收一下汤汁,将汤汁收至浓稠后,关火出锅,装入盘中,撒点葱花点缀一下,即可食用。

烹饪小贴士:

1.因为菱角生长在河水的淤泥里,容易附着一些细菌和脏东西,因此它也常被人们嫌脏。所以,在清洗菱角之前,需要将菱角放在淡盐水内,浸泡10分钟,这样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

2.菱角虽然好吃,但是去壳比较麻烦,除了用刀切底部和两侧以外,还可以先将菱角煮至七成熟,然后用凉水过凉,自然晾干后,再将菱角煮熟,这样就可以轻松去壳了!

我的分享,有没有触动到您的味蕾,是否有让您有立马下厨试试的冲动呢?心动不如行动,想吃哪道菜,放下手机,赶快去试做一下吧!做好以后,不要忘记拍照,在评论区晒出您 *** 的菜品哟!

如果您喜欢厨娘分享的美食,请将厨娘的分享,转发给您身边更多爱生活,爱美食的朋友!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大家,下期见。

绿容专家聊节气丨处暑美味~充满“柔情”的菱角

处暑,七月中。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即为“出暑”

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处暑的到来

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

暑气渐渐消退

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处暑三候

鹰乃祭鸟

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天地始肃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禾乃登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

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

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美味

菱角这个东西其实挺神奇的,从花到叶到果实,几乎都可以算是菱形,也难怪会有这么个名字。

古人也一度称之为「芰」,因为「其叶支散,故字从支」,《离骚》里面就写「制芰荷以为衣兮」,说的应该是它。其英文名water chestnut,翻译过来则是「水中的栗子」,也很形象。

无论是它,还是板栗,还是其他的坚果们都这样:看起来硬梆梆很结实,铁面无私的样子,把这层壳一拿掉,露出的就是香甜温存厚道的一颗心。

但,对于民俗文化来说,菱角或许比大部分坚果都更有柔情。因为它生在水里。(作者:蔓玫)

“春季荸荠夏时藕,秋末慈菇冬芹菜,三到十月茭白鲜,水生四季有蔬菜”,这是苏州鱼米之乡水生蔬菜的真实写照,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水八仙”。辰山植物园的水生植物园及东湖、西湖等多处水体种植了品种多样的水生植物。

处暑花讯

石蒜

木槿

长木王莲

厚萼凌霄

葱莲

夹竹桃

棉花

银杏

素材来源:辰山植物园

上海植物园

白露时节秋意浓,奉贤菱角正是尝鲜时

“捞菱”曾是不少人儿时念念不忘的小零食,香软甜糯的口感令人倍感满足。如今,新鲜菱角只能偶尔在菜场见到,想要品尝秋日限定美味也成了一件不易的事情。最近,记者在四团镇横桥村,找到了这款秋日限定美味的踪影。

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9月6日上午,在横桥村的菱角种植池塘中,陈阿伯动作麻利地采摘着菱角,翻过一丛丛牡丹花状的菱角树,躲在下面的菱角露出了身影,将果实采摘后再将植株放回水中,让它继续生长。不一会儿,一个个饱满的菱角就装满了大盆。在市面上见到的菱角多为黑紫色,那是因为菱角已经熟透了,而刚刚采摘的菱角则为青绿色,此时的菱角滋味也最为鲜嫩。

“菱角是我们小时候的回忆,本地话叫‘捞菱’。”四团镇横桥村工作人员缪翠红回忆道,在她小时候,村里河边都是野生菱角,孩子们想吃的时候,随时都能吃到。每年这个季节,横桥村的农户都要种上几茬。“每种一次都可以收好几茬,收的时间也长,卖掉还可以增收。”

菱角又称“水中落花生”,属于坚果类,营养丰富,有“水中栗子”之称。它既可以当作水果生吃,清脆爽口,也可以煮熟吃,又粉又糯的口感令人回味无穷。民间俗语“七菱八落”,指的是菱角通常在农历七月成熟,八月落柄。现在,正是尝鲜好时节。

与此同时,菱角的种植也比较方便,自然生长,不需要费心打理,应季时每一两周就可以收一茬,预计可以持续到十月中旬。目前当地的批发价格大概在2块多一斤。横桥村也将种植菱角作为特色作物之一,为农民增加收入。种菱角的村民陈根才告诉记者,“今年雨水比较少,菱角收成比去年稍微差一点,但价格比去年稍微好一点,所以赚的钱还是差不多的。”

横桥村位于四团镇最东南角,紧邻浦东,村临近浦南运河、大泐港河,水土肥沃,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除了特色农产品菱角之外,还有水稻、韭菜、虾、蟹、8424西瓜等蔬果、水产。近年来横桥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推动农业化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之前疫情的时候,我们也开通了帮帮团的形式,帮我们这边出不去的农户推销农产品。”缪翠红介绍道,当时他们总计销售了几十吨的莴笋和牛心菜。现在疫情过去了,村里保留了这种方式。“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以线下+线上的方式来进行推广,积极探索农业新思路、新方向。”

菱角

吃的就是那股“鲜气”

今日白露

吃货们可要抓紧啦~

记得去吃鲜菱角呀!

记者:傅潇瑶 王东

编辑:戴君文

江苏泰州:水乡采菱忙

来源:新华网

7月10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湖滨村村民划着菱桶采摘菱角(无人机照片)。 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近日这里种植的菱角陆续进入成熟季,村民划着菱桶在水面采菱,构成水乡独特的丰收图景。 新华社发(顾俊 摄)

7月10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湖滨村村民划着菱桶采摘菱角。 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近日这里种植的菱角陆续进入成熟季,村民划着菱桶在水面采菱,构成水乡独特的丰收图景。 新华社发(顾俊 摄)

7月10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湖滨村村民展示采摘的菱角。 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近日这里种植的菱角陆续进入成熟季,村民划着菱桶在水面采菱,构成水乡独特的丰收图景。 新华社发(顾俊 摄)

7月10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湖滨村村民用小船运送采摘的菱角。 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近日这里种植的菱角陆续进入成熟季,村民划着菱桶在水面采菱,构成水乡独特的丰收图景。 新华社发(顾俊 摄)

水乡八月菱角香

8月1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西千亩荡,菱农们坐着水乡特有的菱桶采摘成熟的菱角。

近期,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的特色农产品南湖菱进入收获期。油车港镇当地水网密布,是嘉兴特产南湖菱的主产区。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南湖菱“提纯复壮”等科研工作,规范提升南湖菱选种、生产和销售,进一步促进南湖菱产业可持续发展。南湖菱平均亩产约1700斤,亩产值约6000元。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8月1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西千亩荡,菱农们清洗刚采摘的菱角。

8月1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西千亩荡,菱农们展示刚采摘的菱角。

作者:徐昱

来源: 新华网

标签: 菱角 季节 什么 播种 成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