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温度和时间(灭菌的标准时间)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1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灭菌温度和时间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灭菌的标准时间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灭菌时间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2. 干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
  3. 热空气灭菌温度和时间分别为
  4. 不同菌种、病毒灭菌温度及时间明细表,琼脂灭菌温度范围
  5. 高压蒸汽灭菌法所需要的温度和时间是

一、灭菌时间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式中,Δt为测量被灭菌物温度的时间间隔,一般为0.5~1min,T为每个时间间隔Δt所测得被灭菌物温度,T0为参比温度。

F0值为一定灭菌温度(T)下,Z为10℃时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也就是说,不管温度如何变化,t分钟内的灭菌效果相当于在121℃下灭菌F0分钟的效果。F0仅应用于湿热灭菌。

135℃~145℃3~5小时;160℃~170℃2~4小时;180℃~200℃0.5~1小时;200℃以上0.5小时以上。在密封容器中装入医药品、水溶液等,这些物品属耐高温的物品,可用134℃~138℃的热空气,加热3分钟以上进行灭菌。

(1)煮沸法:煮沸100℃,5分钟,能杀死一般细菌的繁殖体。许多芽胞需经煮潮5~6小时才死亡。水中加入2%碳酸钠,可提高其沸点达105℃。既可促进芽胞的杀灭,又能防止金属器皿生锈。煮沸法可用于饮水和一般器械(刀剪、注射器等)的消毒。

(2)流通蒸汽灭菌法:利用100℃左右的水蒸汽进行消毒,一般采用流通蒸汽灭菌器(其原理相当于我国的蒸笼),加热15到39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消毒物品的包装不宜过大、过紧以利于蒸汽穿透。

(3)间歇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以达到灭菌的目的。一般用流通蒸汽灭菌器,100℃加热15~30分钟,可杀死其中的繁殖体;但芽胞尚有残存。取出后放37℃孵箱过夜,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蒸一次,如此连续三次以上。本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物(如血清培养基)的灭菌。

(4)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利用热力杀死液体中的病原菌或一般的杂菌,同时不致严重损害其质量的消耗 *** 。由巴斯德创用以消毒酒精类,故名。加温61.1~62.8℃半小时,或71.7℃15~30分钟。常用于消毒牛奶和酒类等。

(5)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蒸汽灭菌是在专门的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的,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 *** 。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杀灭所有微生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F0值

二、干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

在干热状态下,由于热穿透力较差,微生物的耐热性较强,必须长时间受高温的作用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因此,干热空气灭菌法采用的温度一般比湿热灭菌法高。为了保证灭菌效果,一般规定:135-140摄氏度灭菌3-5h;160-170摄氏度灭菌2-4h;180-200摄氏度灭菌0.5-1h

①焚烧:用火焚烧是一种彻底的灭菌 *** ,破坏性大,仅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

②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实验室的金属器械(镊、剪、接种环等)、玻璃试管口和瓶口等的灭菌;

③干烤:在干烤箱(hotairsterilizer)内进行,加热至160℃~170℃维持2小时,可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器皿、瓷器、玻质注射器等;

④红外线(infrared):是波长为770nm~1000μm的电磁波,以1μm~10μm波长的热效应最强。红外线的热效应只能在照射到的表面产生,不能使物体均匀加热,常用于碗、筷等食具的灭菌;

⑤微波(microwave):波长为1mm~1000mm的电磁波统称为微波,可穿透玻璃、塑料薄膜与陶瓷等物质,但不能穿透金属表面。微波炉的热效应分布不均匀,灭菌效果不可靠,用于非金属器械及食具消毒。

干热灭菌法是在干燥环境下用高温杀死细菌和细菌芽孢的技术。用于不能耐受湿热蒸气、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如必须保持干燥的化学物品,有刃器械如刀、剪之类,无水的油剂、油膏、甘油等。干热灭菌法所需温度较高,时间较长。干热最适用于玻璃器皿的灭菌,尤其是玻璃注射器等。

在干热灭菌过程中,被灭菌物品上的细菌主要通过提高温度使细胞成份产生非特异性氧化而被破坏(细胞固有的水份也起了重要作用),高温干热可使微生物的酶受热变性,细胞内的核糖核酸破坏以及细胞膜受损伤而死亡。细胞被破坏的过程是可预测的和可靠的。

干热灭菌是同时利用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即对流、传导和辐射)来处理被灭菌物。

对流传热是指流体宏观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流体的宏观运动可以是由温差引起的自然对流,也可以是人为造成的强制流动。对流传热仅能发生在流体中,运动着的流体起了载热作用。干热灭菌的对流给热是流体在流过固体或液体表面时与该表面所发生的热量交换。它是对流与导热联合作用的结果。干热灭菌机利用对流给热的 *** 提高被灭菌物品的温度。

在灭菌机中,通过加热元件以对流的方式将空气加热。由于被灭菌物品的温度比热空气温度低,加热后的空气将热能又转移到被灭菌物品中,完成了热量的传递,达到灭菌的目的。因为空气比热容较低,而被灭菌物品温度上升的快慢与各种物品的比热容有关,故干热灭菌中对流作用只可能以较低的速度交换热量。

三、热空气灭菌温度和时间分别为

1、热空气灭菌温度和时间分别为如下:

2、热空气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 *** ,适用于大部分物品的灭菌,包括空气、布类、纸张、书籍、塑料等。热空气灭菌的原理是通过高温高压的空气对物品进行灭菌。

3、热空气灭菌的温度通常取决于被灭菌物品的特性和所需的灭菌效果。一般来说,热空气灭菌的温度越高,灭菌效果越好。但是,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物品损坏或变质。因此,根据不同的物品和灭菌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灭菌温度。

4、对于一般物品的热空气灭菌,通常采用120℃-140℃的高温进行灭菌。在这个温度下,物品可以在短时间内被迅速加热,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同时,高温也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

5、热空气灭菌的时间也是根据物品的特性和所需的灭菌效果来决定的。一般来说,热空气灭菌的时间越长,灭菌效果越好。但是,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物品损坏或变质。因此,需要根据物品的特性和所需的灭菌效果来选择合适的灭菌时间。

6、在一般物品的热空气灭菌中,通常采用2-4小时的灭菌时间。在这个时间下,物品可以被充分加热并达到灭菌的效果。同时,这个时间也可以保证物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7、综上所述,热空气灭菌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物品的特性和所需的灭菌效果来选择。一般来说,高温短时间灭菌效果较好,但也需要考虑物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不同菌种、病毒灭菌温度及时间明细表,琼脂灭菌温度范围

1、物品及培养基的灭菌温度有三个:

2、110度、115度、123度,123度是主要常用的灭菌 *** ,一般灭菌20-30分钟,110度、115度,主要是灭一些容易氧化的物质如葡萄糖等。时间一般是30分钟。

3、除此以外,玻璃器皿等可以用干热灭菌,温度是160度,时间是2小时。

4、常压间歇灭菌法,100度灭菌后,降温培养过夜,第二天再灭菌,再过夜,第三天最后一次灭菌。主要是杀灭细菌芽孢。

5、除此以外,还有过滤除菌,主要是用于极不耐热的药品如抗生素的灭菌,它是孔径极小的过滤器除菌。

6、就不同的菌而言杀灭它的温度差别极大,最不耐热的是各种微生物的营养体细胞,一般超过60度就杀灭了,其次是真菌和放线菌的孢子。最耐热的是细菌的芽孢,需要100度以上才能杀灭。因此,一般灭菌都以是否能够杀灭所有细菌的芽孢作为目标和标准。

五、高压蒸汽灭菌法所需要的温度和时间是

高压蒸汽灭菌法所需的温度是121.3℃,时间是15~30min。

灭菌温度和时间(灭菌的标准时间)-第1张图片-

1、高压蒸汽灭菌是一种常见的灭菌 *** ,也称为高压蒸气灭菌法。它利用高温蒸汽进行灭菌,通常在1个大气压左右进行加压。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制药、食品等行业中的灭菌操作。

2、高压蒸汽灭菌是一种高效、穿透能力强、温度控制准确、灭菌时间短、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经济环保的灭菌 *** 。

高压蒸汽灭菌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且灭菌效果可靠,可达99.9%以上的灭菌率。

高温蒸汽可以穿透到物品内部,使物品内部和表面同时得到灭菌,无需额外使用化学试剂或辐射等辅助手段。

高压蒸汽灭菌的温度控制非常准确,可以确保物品在达到所需温度后进行灭菌,避免了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物品造成的损坏或影响。

4、灭菌时间短:高压蒸汽灭菌过程时间较短,通常在15-30分钟内即可完成灭菌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医疗领域,高压蒸汽灭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例如,手术器械、注射器、输液器、敷料等医疗用品都可以通过高压蒸汽灭菌进行消毒。

在制药领域,高压蒸汽灭菌被用于药品的灭菌。例如,一些药品需要在使用前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在食品加工领域,高压蒸汽灭菌被用于对食品进行消毒。例如,一些谷物、豆类、果蔬等食品可以通过高压蒸汽灭菌进行消毒,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卫生。

在实验室领域,高压蒸汽灭菌被用于实验样品的灭菌。例如,在微生物学实验室中,对实验样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压蒸汽灭菌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纺织品、纸张、书籍等物品的消毒和灭菌。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灭菌温度和时间和灭菌的标准时间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灭菌 时间 温度 标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