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东麓,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创始人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22 0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走向世界舞台的步伐越来越快

8月25日,宁夏在北京举行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宁夏 *** 自治区副主席、政协副主席赵永清介绍,多年来,宁夏坚持把葡萄酒产业放在国际大背景、世界大格局中谋划推进。

宁夏积极加强与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国际侍酒师协会(ASI)、全球葡萄酒旅游组织(GWTO)、国际葡萄酒教育家协会(SWE)、中法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等国际葡萄酒组织和法国、意大利等主要葡萄酒国家的交流合作,努力把产区的独特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出去”,更好地融入世界葡萄酒发展之中。

2013年,宁夏贺兰山东麓编入《世界葡萄酒地图》,成为世界葡萄酒产区新板块。2021年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入选中国首批100个地理标志产品。去年博览会期间,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给予宁夏“葡萄酒之都”的认可,全球葡萄酒旅游组织(GWTO)授予宁夏“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称号,宁夏葡萄酒开启了加速融入世界葡萄酒市场的新征程。

宁夏坚持 *** 主打产区品牌、酒庄主打产品品牌战略,先后引进170个品种(品系),聘请25国冠军侍酒师作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推广大使”,引进23个国家的60名国际酿酒师来宁服务,带动产区60余家酒庄与国际知名产区、知名企业广泛交流,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保乐力加集团等国际顶级企业选择扎根宁夏发展葡萄酒产业,有效提升了宁夏酿酒葡萄栽培管理和葡萄酒酿造工艺水平,提升了宁夏葡萄酒品质和品牌影响力。中粮集团、复星国际、上海植城等一批国内外企业纷纷来宁对接合作,宁夏葡萄酒产业形成了开放合作共赢发展的新局面。

在品醇客、布鲁塞尔、柏林等国际葡萄酒顶级大赛中,先后有60多家贺兰山东麓酒庄酿造的葡萄酒,获得1100多个大奖,以超过中国奖牌总数一半以上的绝对优势位居中国奖牌榜首位。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已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以品牌价值281.44亿元、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9位,出口额同比增长了256%。(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

打卡“中国波尔多”!走进贺兰山东麓,这些顶级酒庄千万别错过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一个被神话故事和自然美景所包围的地方。它地处宁夏黄河冲积平原贺兰山冲积扇之间,位于北纬37度至39度,坐拥1100米的“黄金海拔”,这里的山峦巍峨挺拔,峰峦起伏,与宁夏平原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

得益于九曲黄河滋养、巍巍贺兰山庇护,贺兰山东麓形成“山河相拥,山川夹廊”的独特地貌,具有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等优势,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合葡萄种植酿造葡萄酒、生产高端葡萄酒黄金地带之一,因此有中国的“波尔多”之称。


中国葡萄酒的历史就是从宁夏开始的,自汉朝由张骞引入,至此,葡萄美酒夜光杯,进入寻常百姓家。

这次宁夏之旅真的太特别了。我利用五天时间,品鉴了贺兰山东麓的银川、吴忠红石堡区、石嘴山市等地18家酒庄的葡萄酒,每一家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主打的品牌,我甚至想,新家装修的时候一定要建个展柜,把这些美味的葡萄酒都装进去。

之一天的行程就去了银川的源石酒庄、利思酒庄和宝实酒庄。他们都有自己的葡萄园,品种很多,主要有赤霞珠、梅鹿辄、马瑟兰、品丽珠、美乐等国际知名酿酒葡萄品种。园区里许多工人师傅在烈日下正辛勤的劳作者,每瓶葡萄酒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


酒庄除了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外,还免费对外开放,有的搭建户外露营地,还有的做民宿等,同时发展生态旅游。

第二天依次是西夏王玉泉国际酒庄—长城天赋酒庄—皇蔻酒庄—维加妮酒庄—西鸽酒庄,为了尝尝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到底有多好喝,没点酒量这活儿还真没法干。


每家酒庄的酒,无论是从包装设计、还是口感上,都各具特色,印象最深的的有玉泉酒庄的西夏王干红葡萄酒,口感平衡,酒标设计新颖;

长城天赋酒庄的“天赋”贵人香干白葡萄酒,这款酒深的彭女士的喜爱;皇蔻酒庄的小芒森甜白葡萄酒,也是非常受小女生的喜欢,不过价格略高;

维加妮酒庄的酒拿过许多欧洲葡萄酒大赛的金奖,真的是拿奖拿到手软,老板曾经在外企做过,后自己种葡萄创业,所以他的酿酒理念是“坚持种出一瓶宁夏好葡萄酒”。

第三天,来到了吴忠市红寺堡区,又喝了五家酒庄。这里是全国更大的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腹地。同时也是贺兰山东麓最南端的葡萄酒优质产区,目前已种植酿酒葡萄10.6万亩。


今天去了红寺堡区的五个酒庄,分别是红寺堡酒庄、罗山酒庄、汇达酒庄、天得龙驿酒庄和罗兰马歌酒庄

其中罗山葡萄酒先后荣获柏林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银奖,亚洲葡萄酒大赛金奖,布鲁塞尔葡萄酒大赛银奖,帕尔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

红寺堡酒庄连续四年斩获有“葡萄酒界奥斯卡”之称的布鲁塞尔世界葡萄酒大赛大金奖,成为高端葡萄酒的“明星”产区,葡萄酒产业已成为红寺堡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之一。

红寺堡先后被评为“中国葡萄酒之一镇〞 “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基地” “中国更具发展潜力葡萄酒产区”,世界独一无二的“优质?有机? 荒漠”产区”。


它位于黄金纬度,北纬37° 43″—39° 23″之间,气候干旱、年降雨量不到200毫米,特别适合种植葡萄,所以葡萄园的湿度低,病虫害不易发生,无农药使用。


红寺堡区开发建设前是一片亘古荒原,土壤没有化学肥料的使用及化工污染的沉淀,土质干净无污染;土壤为淡灰钙土,粉粒比例高,砂粒和粘粒含量较少,土壤毛管空隙较多,保水保肥能力较强。这里灌溉引用黄河水,有机质含量丰富。


因为有着合适的气候,充足的日照和优质的土壤,使这里酿造的葡萄酒品质上佳,多次在国际获大奖。


第四天,又游览了四家酒庄,分别是图兰朵葡萄小镇、贺兰神酒庄、贺兰红酒庄和容园美酒庄。

图兰朵小镇正在建设中,不过样板间已能领略到它将来的风采,有种摩纳哥的感觉,但是镂空的屋顶,源自贺兰山晒葡萄的荫房。


它距离贺兰山岩画和韩美林艺术馆很近,将来的野奢酒店、葡萄酒庄等都值得期待。

在宁夏旅行的第13家酒庄“贺兰神”喝了此行最贵的酒,3600元一瓶的“贺兰神·西拉”。这款酒口感圆润和谐,带有丰富的果香味,余味里还有烟熏的味道。


贺兰神十万亩有机葡萄生态产业园是福建和宁夏两省区对口扶贫协作的重要成果。项目计划投资30-50亿元,目前已开发平整可种植面积7.5万亩,种植酿酒葡萄4万多亩。


贺兰红酒庄的设计堪称经典,32个橡木桶造型的酿酒车间环绕闽宁阁,俯瞰整个建筑气势恢宏、独具匠心。酒庄发酵车间,331个不锈钢发酵罐,年生产量能达1.4万吨,满产的情况下,一年可灌装1000万瓶高品质的葡萄酒。



容园美酒庄具有浓郁的徽派建筑风格,庄主在这片戈壁滩上倾心二十多年,由小伙子变成了中年大叔,满腔热血的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

他酿造的“状元”酒非常符合当下的高考和中考,寓意莘莘学子们都能当状元。而红方印的葡萄种类是阿根廷的马尔贝克,非常稀有,每年也就产8000株。

第五天,游览了石嘴山市的贺东庄园。

贺东庄园是世界上唯一地理位置恰在最适宜种植酿造葡萄酒的北纬38°黄金点上的庄园,庄园规模之大令人惊叹。到这里来除了品酒,你还可以体验舒适的星空露营,奇妙的蒙古大帐。


庄园里百年的葡萄树、观光小火车,还有树林步道,再加上别具匠心的火车主题酒店,独特的特色餐厅,所有的配套让我们倍感舒适和惬意。你可以带着家人在这里感受自然之美、体验田园之乐,是个适合度假的好去处。



宁夏美酒的品鉴之旅,早已不仅是酒的味道,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那些细腻的口感,那些温润的香气,都承载着宁夏这片土地的风情和历史。


在远离尘嚣的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品尝美酒,领略风景,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受,在这里,我们更加懂得了品酒的真谛,也更加重视了酒文化的传承。


如今宁夏贺兰山东麓不仅风光诱人,而上百家各具特色的酒庄也成了旅游的新亮点,许多游客来到这里了解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工艺和葡萄酒文化,品尝选购葡萄酒,成了一种旅游新体验。

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不仅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饮用体验,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当地人们严谨、精益求精、创新的精神,是值得一品的佳酿。让我们一起,品味贺兰山东麓的美妙葡萄酒,共同感受大自然的醇厚味道和酿酒人的智慧和醇厚情感。

#夏日生活打卡季#

央媒看宁夏|中国日报网刊发: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首次集体登上“联合国餐桌”

来源:【黄河云视】

视频加载中...

中国日报网10月28日刊发报道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首次集体登上“联合国餐桌”》。

本文来自【黄河云视】,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获评“酿酒葡萄黄金气候带”

6月10日,在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投资贸易大会上,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发布了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黄金气候带”研究成果,代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授予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酿酒葡萄黄金气候带”称号。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接受了该认证牌匾。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黄金气候带”授牌仪式

宁夏贺兰山东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禀赋优良,为酿酒葡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在国内外有关专家对全球酿酒葡萄产区、中国葡萄酒产区酿酒葡萄、葡萄酒与气候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酿酒葡萄黄金气候带评价指标体系,经过实地勘查、大数据挖掘、葡萄生长科学规律分析和专家论证,决定授予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酿酒葡萄黄金气候带”称号。黄金气候带评价对充分挖掘酿酒葡萄气候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提高气候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许小峰指出,率先在贺兰山东麓开展黄金气候带评价,对于实现宁夏特色农业气候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动宁夏国家葡萄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提升中国葡萄酒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依据长时间序列全国气候资料及相关数据,宁夏贺兰山东麓无霜期长,积温适宜,空气干燥,病虫发生轻,水热配置好,气候资源禀赋极高,为优质酿酒葡萄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造就了葡萄酒“色泽鲜明、甘润平衡、香气馥郁、酒体饱满”的特质。(农文)

来源: 光明网

贺兰山东麓:拿什么PK波尔多

贺兰山东麓发展葡萄酒产业,最早起源于82年的玉泉营农场,84年建成了宁夏之一家葡萄酒厂--玉泉葡萄酒厂。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国内有名的专家如郭松龄、贺普超、李华等先后断言:贺兰山东麓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中国葡萄酒的未来。

时间也证明了这些老专家们的肯定和预期,贺兰山东麓产区在九十年代末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诸如西夏王、御马、广夏贺兰山、贺兰晴雪等三四十家大大小小的酒厂和酒庄,而葡萄酒品质更是令专家们难以置信,在世界著名葡萄酒大赛中,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几乎拿遍了品醇客、法国巴黎、布鲁塞尔等大赛的所有大金奖、金奖和银奖,也令世界刮目相看。截止2021年,宁夏产区已建成酒庄120多家,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得各类奖项1100多个,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优质葡萄酒代表产区。

于是贺兰山东麓被称为'中国波尔多'。

可以说,这一称誉来自于一些行业领导、媒体和同行的自喻,但更多是盲目的自信或者说自负。

且不说波尔多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文化底蕴、葡萄酒教育和品牌价值上我们无法比拟,就是在品种区域化分布、精细管理、酿造工艺上的工匠精神方面,我们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差距太大。

诚然,宁夏有许多葡萄酒在各类大赛上斩金夺银,即便是和法国名庄酒一起盲品品质也毫不逊色甚至时有胜出,但叫好不叫座的状况却是现实。

拿产品品种来说,我们的酒庄基本都能生产干红干白桃红以及白兰地,但在法国,波尔多左岸右岸的赤霞珠美乐混酿陈酿,勃艮第的黑比诺,香槟区的香槟、苏玳的贵腐,汝拉的黄酒,阿尔萨斯的白葡萄酒无一不是响当当的名片,这些产区在历史沉淀中早已法定最适合自己的品种,从这方面比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把波尔多作为标杆无可厚非,我们在种植管理、工艺改进、人才培养、政策法规制定、葡萄酒教育、品牌文化塑造方面有许多地方要学,但自负到国产葡萄酒可以比肩波尔多或超越波尔多,是不是有些自不量力?

贺兰山东麓始终是中国的贺兰山,做好葡萄酒,做出世界高品质葡萄酒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信念,我们不差好葡萄酒,差的是精耕细作,差的是特色突出,更差的是葡萄酒品牌文化的培育和市场化运营。

今日,听闻宁夏法塞特酒庄的有机晚采系列干红被深圳一家酒水大商全部包销,并签订了长期合作的战略协议,实乃贺兰山东麓产区的一件幸事。作为二十多年如一日坚持有机种植、晚采酿造的法塞特,已经在国产葡萄酒行业中高高树立起了'有机晚采'的大旗,晚采,也成为酒庄突出重围的核心竞争力。

国产葡萄酒,特色牌是最终的出路。

再不要提'中国波尔多',中国葡萄酒早该应有自己的风土特色。

亮出相机里最美的贺兰山东麓!首届贺兰山“中国红”国际葡萄酒摄影大赛开赛

  记者8月30日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举办的媒体吹风会上获悉,首届贺兰山“中国红”国际葡萄酒摄影大赛将于2023年8月至2024年4月在宁夏银川举行,这是首次举办葡萄酒产业摄影大赛。诚挚欢迎国内外摄影爱好者、葡萄酒爱好者来到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用脚步丈量这片热土,向世界展示一个崭新、充满活力的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

  本次大赛包括“一赛事、两活动、两论坛、两成果”。“一赛事”即国际摄影大赛,“两活动”即“国际摄影家眼中的贺兰山中国红”活动和百名摄影师“贺兰山四季中国红拍摄”活动,“两论坛”即影像艺术与葡萄酒艺术论坛、镜像中的中法葡萄酒艺术论坛,“两成果”即成果展览、成果画册,以全新视角展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文化魅力、产业实力和发展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赛特别邀请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丝路国际摄影组织国际联盟等单位作为支持机构。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是世界艺术摄影的更高殿堂,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唯一一个世界性摄影组织,将协助邀请国内外知名摄影家来宁采风,并参与组建有分量、有实力的国际性艺委会,用国际眼光评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葡萄酒摄影作品,将全面地诠释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风土人情、酒庄特色、酿酒情怀。

本次大赛期间产生的作品将会成为用镜头记录的宝贵的葡萄酒文化资源,对于塑造宁夏葡萄酒文化旅游的独特IP形象有极大推动作用。

  据了解,赛后除举办大赛作品展览,发布《贺兰山“中国红”画册》,举办葡萄酒艺术类论坛等活动外,还将精选摄影大赛作品在本地文旅场所巡展,结合百城百店百展推介活动开展全国巡展,选定一些酒庄作为永久性展场,长期展示本届国际摄影大赛优秀作品。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西依贺兰山,东临黄河水,地处北纬38度的黄金地带,是名副其实的‘酿酒葡萄黄金气候带’。各式酒庄星罗棋布,百里长廊风景如画,共同孕育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文化底蕴。我们也希望借助本届摄影大赛,挖掘一批极具故事性、视觉冲击力、富含艺术感的摄影作品。”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大赛设定了记录类、艺术类、创意和商业类、短视频类、手机摄影类等多个赛道,涵盖了以摄影为基础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拍摄对象则涵盖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带相关的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储藏、葡萄酒庄、贺兰山东麓自然风光等系列元素。(宁夏日报记者 王婧雅 文/图)

记者手记:除“旧疤”生“新肌”,贺兰山东麓的幸福底色

来源:【宁夏日报】

贺兰山,是宁夏人的“父亲山”。南北绵延了200多公里,阻挡了西伯利亚寒流和腾格里沙漠的东进,将湿润的东南季风留在贺兰山东麓,孕育出了沃野千里的“塞上江南”宁夏。

黄河水,是宁夏人的“母亲河”。干旱的西北地区得到黄河滋养,显现出江南水乡般的温润和富饶。黄河水保障葡萄灌溉的水源,调节葡萄生长期的气候,造就葡萄园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山与水共同哺育了“贺兰山东麓”这条盛产葡萄美酒的长廊。

近年来,宁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相结合,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实践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条资源利用与生态治理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的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葡萄园是绿水青山的天然载体、蕴含着金山银山的内生转化机制。

盛夏的贺兰山东麓。

从曾经“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粒跑”,到如今借着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荒滩上筑起的“绿色长廊”,贺兰山生态屏障功能的逐步提升,也带动着生态效应和社会效益的日益凸显。为了提高葡萄酒原料保障能力,葡萄酒企业流转农民承包地、荒地发展葡萄种植基地,一方面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将本地农民、生态移民成为现代园艺工人,增加了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实现脱贫富民。另一方面开展大规模增绿、抢救性复绿、原生态补绿活动,葡萄基地、防护林和节水灌溉工程使贺兰山东麓的“荒滩”变成了“绿洲”,大幅度地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增加了贺兰山东麓蓄洪滞洪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贺兰山生态屏障功能,改善了生态环境。

除“旧疤”生“新肌”,今日,绿色生态已成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幸福底色。(宁夏日报记者 王婧雅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2023年品牌价值发布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银川6月10日电 (记者 穆国虎)6月10日,记者从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投资贸易大会上获悉,2023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320.22亿元,在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中名列第8位。

品牌价值发布现场。人民网记者 穆国虎摄

贺兰山东麓,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创始人-第1张图片-

目前,宁夏的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达58.3万亩、是全国1/3多,年产葡萄酒1.38亿瓶、占全国近40%。此外,根据规划,贺兰山东麓产区规模将达到100万亩,年产葡萄酒3亿瓶。

(责编:穆国虎、贾茹)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再获三枚大金奖 刷新中国葡萄酒纪录

3月14日,2023柏林葡萄酒大奖赛冬季赛中国区参赛酒款获奖名单出炉,中国产区共收获88项大奖,其中的三枚大金奖,全部被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摘得,刷新中国葡萄酒纪录。

柏林葡萄酒大奖赛由德国DWM公司主办,是世界五大国际葡萄酒比赛之一,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监管下的之一大国际葡萄酒比赛。

本届柏林葡萄酒大奖赛冬季赛共有来自全球各地总计近9000款葡萄酒参加比赛,大赛评委由230位葡萄酒行业内各领域专业人士组成。根据OIV规定,每个获奖类别中只有30%的葡萄酒可以获奖。

中国产区共有来自宁夏、山东、新疆、河北等葡萄酒产区近300款葡萄酒参加,共收获88项大奖。其中大金奖3枚,分别是立兰酒庄览翠特级园干红葡萄酒2020、维加妮酒庄甘鸽日历红运小维尔多干红葡萄酒2021、洛娜河谷酒庄雪峰干红葡萄酒2021,被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包揽;金奖85枚,宁夏贺兰山东麓占一半以上。(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高光时刻!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C位亮相中国质量大会地理标志展

来源:【宁夏日报】

9月1日,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开幕,在此次大会设置的“质量之光——中国质量管理与质量创新成果展”中,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代表宁夏优质地理标志产品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展区”的中心位置C位亮相。

2003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年,被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协定》产品互保名录。2022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目前,宁夏获批使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61家,在2023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中,“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8位,区域公用品牌效应凸显。

依托“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两个国家级平台落户宁夏,自治区也将葡萄酒产业作为“六特”产业之首,确定了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的目标,为引领中国葡萄酒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了信心和决心。此次“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在中国质量大会地理标志展中展示,充分展现了宁夏优质地理标志保护成果,也将进一步推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实现高质量发展。(宁夏日报记者 陶涛)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东麓 贺兰山 葡萄酒 创始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