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橐的拼音怎么读的问题,以及和疔疖疮痈怎么读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橐怎么读音是什么
文章结论:汉字“橐”的拼音是tuó,其字形由“木”部首组成,共计16画,属于五行中的火。在古代,它不仅指代一种口袋,还常被用于模拟硬物敲击地面的声音,如橐橐的皮鞋声。"橐"这个字在词语中有着丰富的运用,如橐驼、囊橐等,都表明其在文化中的广泛存在。此外,它还有其他含义,如一种鼓风吹火器,可见其历史渊源。
二、项橐怎么读 项橐的简介
2、项橐(xiàng tuó),春秋时期莒国(今山东日照)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
3、《战国策·秦策五》:“甘罗曰:‘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项橐”代称早慧的儿童。据考,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战国策》。
三、橐字如何读,是什么意思,请指教!
3.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以牛皮”。
橐驼、橐皋、橐载、橐金、腰橐、衣橐、负橐、橐离、橐橐、橐它
横、竖、横折、横、竖、点、横撇/横钩、横、撇、竖、横折、横、横、竖、撇、捺
地名。今作柘皋,在安徽省巢湖市境。《春秋·哀公十二年》:“公会吴於橐皋。”杜预注:“橐皋,在淮南逡遒县东南。
藏钱的袋子,旧时多系于腰,故名。
四、橐怎么读
1、橐,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是tuó,是指口袋,古代也指一种鼓风吹火器。出自《东周列国志》:“其他愿执鞭负橐,奔走效劳,又有壶叔等数十人。”
2、口袋:负书担~。口袋的一种,两端不封口,可以根据要装物品的多少来决定,物品多了就可以作大的口袋,少了可以作小的口袋,装好物品后两端再行封口,当中留一空挡,方便牲畜载驼,古时候在晋西一代广泛应用,方便骡马、骆驼载物。卸载物品后收将起来是个不占领地方小的袋子。
五、橐琶怎么读
1、橐琶是指有一种禽鸟形状像猫头鹰,长着人的面孔,只有一只爪子,它常常在冬天出现,在夏天蛰伏,用它的羽毛做衣服可以使人不惧怕打雷。出现在《山海经》的西山经。
2、橐,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tuó,最早见于甲骨文。“橐”字基本含义为口袋,如:负书担橐;引申含义为橐驼,即“骆驼”。
3、琶,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pá,最早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琶”的基本含义为见“琵”;表示为琵琶。琶”,初见于《说文》中,篆书珡表意,其形像琴弦、琴柱和琴面;巴琶表声,巴有脸颊义,表示琵琶的形体似脸颊。本义是琵琶,一种拨弦乐器。“琶”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4、【原文】西七十里,曰榆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橐蜚,(原字为上非下巴),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
5、曰上脱“名”字。橐蜚,音tuó fèi。
6、橐蜚长在榆次山,这种鸟像猫头鹰,有人一样的脸,只有一只脚;冬天活动夏天蛰睡,特别是人们佩戴它的羽毛可以避雷。
六、“橐龠”怎么读,怎么解释
橐龠读音为:tuó yuè,指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此喻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气机的功能。
一、橐拼音:tuó,注音:ㄊㄨㄛˊ,部首:木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6画
五笔:GKHS,仓颉:JBMRD,郑码:AJGF,四角:50904,结构:上中下,电码:2891
笔顺:一丨フ一丨丶フ一ノ丨フ一一丨ノ丶
3、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橐,橐以牛皮”。
二、龠拼音:yuè,注音:ㄩㄝˋ,部首:龠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17画,五笔:WGKA
仓颉:OMRB,郑码:ODJL,四角:80227,结构:上中下,电码:7900,区位:5763
笔顺:ノ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丨丨
2、古代容量单位,等于半合(gě)。
藏钱的袋子,旧时多系于腰,故名。
七、橐龠怎么读
橐字读音为:tuó,龠字读音为:yuè
一、拼音:tuó,注音:ㄊㄨㄛˊ,部首:木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6画
五笔:GKHS,仓颉:JBMRD,郑码:AJGF,四角:50904,结构:上中下,电码:2891
区位:7350,统一码:6A50,笔顺:一丨フ一丨丶フ一ノ丨フ一一丨ノ丶
3、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橐,橐以牛皮”。
二、拼音:yuè,注音:ㄩㄝˋ,部首:龠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17画
五笔:WGKA,仓颉:OMRB,郑码:ODJL,四角:80227,结构:上中下
电码:7900,区位:5763,统一码:9FA0,笔顺:ノ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丨丨
2、古代容量单位,等于半合(gě)。
文舞。吹籥而舞,舞时依照籥声为节拍。
关于橐的拼音怎么读和疔疖疮痈怎么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