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干竹荪10克,平菇200克,莴笋100克,鸡汤100克,精盐3克,味精2克,湿淀粉5克,香油10克。
制法:
①干竹荪用凉水泡发洗净,捞入开水锅中汆一下,然后泡在凉水中。平菇去杂、洗净,入开水锅略焯后切成片,莴笋去皮洗净,切成竹叶形的薄片。
②炒锅上火,放入鸡汤,投入平菇,加精盐、味精,烩至平菇入昧。用漏勺捞出平菇装入盘中,再将竹荪,莴笋片拼摆成竹叶形。将原汤用湿淀粉勾芡,淋入香油,起锅浇入盘中即成。
特点:此菜用竹荪和平菇做成,取其谐音。造型生动有趣,口味爽鲜软嫩,竹荪清香微脆。
原料:水发竹荪25克,熟火腿片15克,水发香菇片15克,水发玉兰片15克,豌豆苗10克,味精2克,料酒10克,精盐3克,清汤750克。
制法:
①将竹荪用温水浸泡,并用手轻搓一遍,换清水洗净,切成5厘米长的段,粗段纵劈成四条,细段纵劈成2条,放入鲜汤中浸一下,再捞到碗内。
②炒锅置旺火上,加入清汤,放入火腿片、香菇片、玉兰片、味精、料酒、精盐,煮沸后起锅装在碗内,撒上用沸水烫过的豌豆苗即成。
特点:汤清色雅,入口鲜香。
原料:干竹荪10克,鹌鹑蛋10个,熟火腿15克,香菜叶10对,鸡清汤750克,精盐2克,料酒15克,味精5克,葱姜汁10克。
制法:
①将干竹荪用温水泡开,洗净,将菌裙摘下(菌柄不用),切成小方块,在开水锅中氽透,捞出控干水分。取熟火腿切成末,香菜叶洗净待用。
②把鹌鹑蛋分别打入10个小酒盅内(盅壁先涂上油),再把火腿末和香菜叶分别点缀盅内鹤鹑蛋两边,上笼蒸透(用小火)取出,再用小勺取下蒸好的鹌鹑蛋,泡入凉水中备用。
③炒锅上火,放入鸡清汤,加入葱姜汁、料酒、精盐和味精,再把熟鹌鹑蛋和竹荪的菌裙放入汤内,烧开后撇去浮沫,盛入10个小口汤碗中即成。
特点:汤鲜,蛋嫩,色艳,形美。
原料:干竹荪25克,鲜茉莉花十朵,鸡汤750克,味精2克,精盐3克。
制法:
①将干竹荪用温水泡开,洗净,斜刀切成1.5厘米长的段,放入大碗中,临用时倒入开水中烫一下,随即捞出,盛入大盖碗内,备用。
②将鸡汤放入锅中煮沸,加味精、精盐,稍加搅和,出锅,一勺勺浇在竹荪上,然后再将经沸水烫过的鲜茉莉花撒在上面,将盖碗盖好端上餐桌。上桌之后,再掀开碗盖,即可食用。
特点:竹荪清淡,茉莉醇香,盖碗上桌后骤然将盖揭开,香味扑鼻,诱人食欲。
原料:水发竹荪150克,虾仁300克,猪肉50克,鸡蛋清1个,味精2克,精盐5克,植物油20克,干淀粉 35克,鸡汤1000克,香油5克。
制法:
①将竹荪切去两头,用清水洗净,放在砧板上切成1.5厘米长的段,用刀从中间剖开,用净布吸干水分。猪肉切成细末待用。虾仁洗净,放在砧板上用刀剁烂成蓉,盛在碗内用力搅匀至有黏性时,加入味精(1克)、蛋清、猪肉末、精盐(2克),拌和成虾糊待用。
②将竹荪平摊在案板上,拍上干淀粉,把拌好的虾糊放在竹荪上,然后卷起成竹荪圆。取一个盆子,涂上植物油,将竹荪圆一只只放在盆子中,上笼蒸后取出。临吃时将鸡汤煮沸,加入味精(1克)、精盐(3克)、香油,倒入汤碗内,投入竹荪圆即成。
特点:汤味鲜,竹荪软嫩。
原料:水发竹荪100克,豌豆苗50克,鸡脯肉 100克,发好的海参50克,鸡蛋清1只,虾仁100克,葱姜水10克,淀粉15克,鲜汤1250克,米醋5克,精盐适量,白糖0.5克,味精1克。
制法:
①将水发竹荪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粗者用刀顺长一剖两半。发好的海参切成坡刀片。鸡脯肉切成薄片,与虾仁同放碗内,加鸡蛋清、淀粉、精盐少许抓匀上浆。豌豆苗用清水洗净。
②炒锅置旺火上,倒入鲜汤(500克)烧沸,放入浆好的鸡肉片、虾仁氽熟,倒入漏勺沥去汤,原炒锅复置旺火上,倒入鲜汤(750克)烧沸,下竹荪段、海参片、精盐、白糖、米醋、葱姜水、味精、熟鸡肉片、熟虾仁、豌豆苗烧片刻,撇去浮沫,出锅倒入汤碗内即成。
特点:汤清味鲜,质嫩爽口。
原料:水发竹荪200克,嫩鸡脯肉200克,熟火腿片5克,鲜草菇25克,熟笋片25克,胡椒粉0.1克,菜心 25克,上汤1200克,味精15克,酱油15克,精盐5克,水淀粉5克。
制法:
①将嫩鸡脯肉洗净,切成柳叶形薄片,放入碗内,加水淀粉抓好上浆,入沸水锅中氽熟,捞出,放入汤碗内;水发竹荪切成3厘米长的段,入沸水锅中氽透捞出。
②炒锅置旺火上,倒入上汤,放入熟笋片、熟火腿片、鲜草菇、菜心,烧沸,加精盐、味精、酱油、胡椒粉、竹荪,烧沸,撇去浮沫,起锅倒入盛有鸡肉片的汤碗内即可食用。
特点:鸡片嫩,竹荪脆,汤清鲜。
图片来源于 ***
如果你到广阔的内蒙古大草原旅游,那里美丽的草原景色迷住了你,你不幸迷了路,正在那儿放牧的蒙族牧民一定会告诉你:“只要看看“指南草’所指的方向就知道路了。”
“指南草”是人们对内蒙古草原上生长的一种叫野莴苣的植物的俗称。一般来说,它的叶子基本上垂直地排列在茎的两侧,而且叶子与地面垂直,呈南北向排列。
为什么“指南草”会指南呢?
原来在内蒙古草原上,草原辽阔,没有高大树木,人烟稀少,一到夏天,骄阳 *** 辣地烤着草原上的草,特别是中午时分,草原上更为炎热,水分蒸发也更快。在这种特定的生态环境
中,野莴苣练就了一种适应环境的本
领:它的叶子,长成与地面垂直的方向,而且排列呈南北向。这种叶片布置的方式,有两个好处:一是中午时,亦即阳光最为强烈时,可更大程度地减少阳光直射的面积,减少水分的蒸发;二是有利于吸收早晚的太阳斜射光,增强光合作用。科学家们考察发现,越是干燥的地方,其生长着的“指南草”指示的方向也越准确。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为啥有钱人都爱吃这种“苦菜”,是忆苦思甜吗?今年的夏天来得要比往年更早一些,初夏时节已有炎热难耐之感。走进餐厅,上一道清淡可口的凉拌苦菊,或颜值颇高的蔬菜沙拉,体感和心情都会大好。那些零碎细长的叶子,形状犬牙交错,颜色花花绿绿,很可能你全都叫不上名,于是统称为“苦菊”。
其实呀,它们一般都是菊科栽培菊苣的变种,叫“苦菊”错得也不远。
现在端上餐桌的菊苣,苦味已经很淡了,却是夏日必不可少的调剂。咀嚼之后,口中还留有淡淡的回甜。撒一点片状海盐,淋上点柠檬汁和橄榄油,就可以很好吃。传统中国做法也不赖,用点陈醋和生抽一起拌,爽脆口感跟拍黄瓜一样经典。
菊苣的欧洲血统很是纯正。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在一篇记述自己饮食的文中写下“橄榄、菊苣及冬葵是我的粮食”。在法国的烹饪传统中,用栽培菊苣作为叶菜食用也由来以久。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时期,菊苣根经过处理后开始作为搀杂物加进咖啡中。直至今天,菊苣根依然是廉价咖啡的代用品,其独特的苦朱古力味,让它魅力十足,同样让很多人欲罢不能。
菊苣富含野莴苣素和菊苣酸,这就是苦味的来源。
虽然吃起来味道有丝丝清苦,但这苦味有益啊,可以 *** 你的味蕾提起食欲。因此,菊苣确实是炎热夏季里更好不过的蔬菜了。营养又好吃,价格很便宜,三五块钱就能买回来一大把,吃草的生活就这样愉快地开始了。
作为菊苣里的贵族,比利时菊苣和意大利菊苣可以在一些高档餐厅里觅得身影。它们是真正的“人造菊苣”,是将野生菊苣经过特殊催化栽培后得到的。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或是形态,造价自然不菲。嫩黄色的比利时菊苣,鲜嫩可口,一般单独掰下叶片直接醮酱食用,或者是单独切瓣,做上等的沙拉配菜。
野生的菊苣叶片很苦,苦到让人无法下咽,但其鲜嫩的叶片,却博得家y喜爱。
于是人们开始研究,特别是战争时期物资匮乏,农场的主人偶尔发现自己储藏的菊苣根,在黑暗的贮藏室里长出雪白的嫩芽,这些芽的味道也没有野生菊苣叶那么苦。之后的主动人工介入,最终促成了栽培菊苣风靡全世界。
更多的尝试证明,菊苣是一种药食两种的特色存在。它既可以当蔬菜食用,为人类提供营养成分,还可以养生保健,其中一些药用成分,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健胃消食等。营养丰富、品味高雅、烹制便捷、功能性强,说的就是菊苣,真正的“蔬菜王子”。
哪个女生的衣柜里没有那么几件镇得住场子的品质衣裙?如同沙拉的世界里,必然少不了一些精致优雅的菊苣来标榜身份和品位。菊苣属蔬菜的鲜美与多彩,几乎打败了其他所有蔬菜。夏季的自然清甜,少不了它们的掺和。但即便只是作为盘饰点缀,它们的出现也能帮助其他食物华丽变身。
这就是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苦菊”。
春季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各种野草野花都从土里冒了出来,把农村装扮的五颜六色,让人看了心旷神怡,所以在春季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去农村野外踏青,感受一下春日的风光。
春季同时也是一个吃野菜的好季节,各种新鲜的野菜在路边、田边生长出来,等待着人们去采摘,不过可食用的野菜实在是太多了,即便是长期生活在农村里的朋友,都不一定能认全,以至于一些好吃的野菜常常被错过。
下面笔者就给大家分享一种野菜,它味道有点苦,过去常用来喂猪,如今成上佳野菜,常有人挖去卖。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野菜都是美味的,就比如说荠菜、香椿、马兰头、野韭菜等,它们的味道就十分的鲜香,以至于人们很是喜爱,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例外,苦荬菜就是其中一种。
苦荬菜长得很特别,乍一看还以为是莴苣呢,故而在民间也有着“野莴苣”、“苦莴苣”的俗称,实际上它长得像莴苣也很正常,苦荬菜本身就是菊科莴苣亚族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不过和莴苣还是有不少区别,最为明显的就是它开的花。
苦荬菜算是野菜当中开花比较早的植物了,3月刚过就开花,一直能开到7月份,它的花是舌状小花黄,和菊花十分的像。
苦荬菜在我国分布十分的广,自陕西起,一直到云南一带都有,多生长于农村的山坡林缘、灌丛、草地、田野路旁,尤其是在田埂上十分的多。
小的时候笔者家里也为了不少猪,每天放学回来之一件事就是背着背篓去割猪草,当时母亲还说,田埂上的苦荬菜很多,不除掉的话对农作物有影响,做野菜吃咱也吃不完,不如割去喂猪,一举两得,故而在那个时候常把苦荬菜割去喂猪。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野菜这种天然无污染的食材成了人们追捧的对象,于是乎像荠菜、香椿之类的野菜都成了人们餐桌的上佳野菜,这苦荬菜也不例外。
苦荬菜未开花的嫩苗和开花之后的嫩茎叶均可作为野菜食用,其味道相较于其他野菜来说有点苦,但多吃几口,你会发现它虽然有点苦,却是苦中带点清甜,越吃越好吃。
苦荬菜的营养价值也是十分的丰富的,虽说没有莴苣那么好,但是也差不了哪去,也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同时苦荬菜本身也是民间一种常用的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故而食用苦荬菜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食疗作用。
苦荬菜的食用 *** 比较简单,焯一遍水去掉苦味(喜欢苦味的也可以不焯水),然后清炒、煮汤、下火锅均可。
现如今随着人们对野菜越来越喜爱,使得不少野菜在城里都有了一定的地位,因此很多人常去农村野外挖这些野菜拿到城里去卖,这苦荬菜也不例外。这几天笔者在山上挖野菜的时候,就遇到不少人在挖苦荬菜,据说拿到城里去卖能卖到4、6元一斤呢,并且很多人还抢着买。
现在正是春季吃野菜、挖野菜的好时节,若是你也喜欢吃野菜的话,在春季可别错过了,也去挖一点吧。
各位朋友,你们去挖野菜了吗?你们吃过苦荬菜这种野菜吗?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哦!
看到这些外来物种,做好防护及时清理祸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农业农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和国家林草局组织制定了《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现予以发布,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紫茎泽兰
是多年生草本或成半灌木状植物。根茎粗壮发达,直立,株高30-200厘米,分枝对生、斜上,茎紫色、被白色或锈色短柔毛。叶对生,叶片质薄,卵形、三角形或菱状卵形,腹面绿色,背面色浅,两面被稀疏的短柔毛,在背面及沿叶脉处毛稍密,基部平截或稍心形,顶端急尖,基出三脉,边缘有稀疏粗大而不规则的锯齿,在花序下方则为波状浅锯齿或近全缘。
藿香蓟
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有时又不足10厘米。无明显主根。茎粗壮,基部径4毫米,或少有纤细的,而基部径不足1毫米,不分枝或自基部或自中部以上分枝,或下基部平卧而节常生不定根。全部茎枝淡红色,或上部绿色,被白色尘状短柔毛或上部被稠密开展的长绒毛。
空心莲子草
多年生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管状,不明显4棱,长55-120厘米,具分枝,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茎老时无毛,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7-20毫米,顶端急尖或圆钝,具短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无毛或上面有贴生毛及缘毛,下面有颗粒状突起;叶柄长3-10毫米,无毛或微有柔毛。
长芒苋
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近300厘米,浅绿色,雌雄异株。茎直立,粗壮,绿黄色或浅红褐色,无毛或上部散生短柔毛。分枝斜展至近平展。叶片无毛,卵形至菱状卵形,先端钝、急尖或微凹,常具小突尖,叶基部楔形,略下延,叶全缘,侧脉每边3-8条。叶柄长,纤细。
刺苋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或钝棱形,多分枝,有纵条纹,绿色或带紫色,无毛或稍有柔毛。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1-5.5厘米,顶端圆钝,具微凸头,基部楔形,全缘,无毛或幼时沿叶脉稍有柔毛;叶柄长1-8厘米,无毛,在其旁有2刺,刺长5-10毫米。
豚草
一年生草本,高20-150厘米;茎直立,上部有圆锥状分枝,有棱,被疏生密糙毛。下部叶对生,具短叶柄,二次羽状分裂,裂片狭小,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全缘。上面深绿色,被细短伏毛或近无毛,背面灰绿色,被密短糙毛。雄头状花序半球形或卵形,径4-5毫米,具短梗,下垂,在枝端密集成总状花序。总苞宽半球形或碟形;花冠淡黄色,长2毫米,有短管部,上部钟状,有宽裂片。瘦果倒卵形,无毛,藏于坚硬的总苞中。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三裂叶豚草
落葵薯
总状花序具多花,花序轴纤细,下垂,长7-25厘米;苞片狭,不超过花梗长度,宿存;花梗长2-3毫米,花托顶端杯状,花常由此脱落;下面1对小苞片宿存,宽三角形,急尖,透明,上面1对小苞片淡绿色,比花被短,宽椭圆形至近圆形;花直径约5毫米;花被片白色,渐变黑,开花时张开,卵形、长圆形至椭圆形,顶端钝圆,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雄蕊白色,花丝顶端在芽中反折,开花时伸出花外;花柱白色,分裂成3个柱头臂,每臂具1棍棒状或宽椭圆形柱头。果实、种子未见。花期6-10月。
野燕麦
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长10-25厘米,分枝具棱角,粗糙;小穗长18-25毫米,含2-3小花,其柄弯曲下垂,顶端膨胀;小穗轴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节脆硬易断落,之一节间长约3毫米;颖草质,几相等,通常具9脉;外稃质地坚硬,之一外稃长15-20毫米,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芒自稃体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厘米,膝曲,芒柱棕色,扭转。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6-8毫米。花果期4-9月。
三叶鬼针草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厘米,钝四棱形,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疏的柔毛,基部直径可达6毫米。茎下部叶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开花前枯萎,中部叶具长1.5-5厘米无翅的柄,三出,小叶3枚,很少为具5(-7)小叶的羽状复叶,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有时偏斜,不对称,具短柄,边缘有锯齿、顶生小叶较大,长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5-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具长1-2厘米的柄,边缘有锯齿,无毛或被极稀疏的短柔毛,上部叶小,3裂或不分裂,条状披针形。
水盾草
是莼菜科水盾草属植物,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系发达,细根多。细长,具分枝,幼嫩部分有短柔毛。叶对生或轮生,稀互生,有柄。沉水叶对生,圆扇形,长0.8-1.2厘米,宽1-1.5厘米,裂片狭线形或丝状。浮水叶少数,在花枝顶端互生,狭椭圆形或近圆形。花单生枝上部叶腋。小,白、黄、稀紫色。花瓣3片,近基部有橙色腺斑,两侧常有瓣耳。雄蕊3-6枚,花药外向。花各部均离生。果实革质,不开裂,具1-3粒种子。种子无成熟的胚。
长刺蒺藜草
一年生草本,丛生,具须根,植株高20~90cm。杆圆柱形,中空,有时外倾呈匍匐状,常自基部分枝。叶鞘扁平,除鞘口缘毛外,其余无毛;叶舌长0.6~1.8mm;叶片长4~27cm,宽1.5~5(~7.5)mm,上面粗糙,下面无毛。
飞机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壮,横走。茎直立,高1-3米,苍白色,有细条纹;分枝粗壮,常对生,叶对生,卵形、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花序下部的叶小,常全缘。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顶或枝端排成复伞房状或伞房花序,总苞圆柱形,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外层苞片卵形,麦杆黄色。花白色或粉红色。瘦果黑褐色,5棱,花果期4-12月。
凤眼蓝
叶片圆形,表面深绿色;叶柄基部有鞘状黄绿色苞片;穗状花序通常具9-12朵花;花被裂片紫蓝色,上方1枚四周淡紫红色,中间蓝色,在蓝色的中央有1黄色圆斑,花被片基部合生成筒;雄蕊贴生于花被筒上;子房长梨形;花柱长约2厘米。蒴果卵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小蓬草
一年生草本,根纺锤状;茎直立,高可达100厘米或更高;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常枯萎,下部叶倒披针形,中部和上部叶较小。头状花序多数,小,花序梗细,总苞近圆柱状,总苞片淡绿色,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花托平;雌花多数,舌状,白色,舌片小,稍超出花盘,线形;两性花淡黄色,花冠管状;5-9月开花。
苏门白酒草
菊科,白酒草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纤维状根。纺锤状,茎粗壮,直立,高可达150厘米,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凋落,叶片狭披针形或近线形,头状花序多数,总苞卵状短圆柱状,总苞片灰绿色,花托稍平,雌花多层,管部细长,舌片极短细,丝状,两性花,花冠淡黄色,檐部狭漏斗形,瘦果线状披针形,5-10月开花结果。
黄顶菊
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100厘米,更高的可达到3米左右。茎直立、紫色,茎上带短绒毛。叶子交互对生,长椭圆形,叶边缘有稀疏而整齐的锯齿,基部生3条平行叶脉。主茎及侧枝顶端上头状花序聚集顶端密集成蝎尾状聚伞花序,花冠鲜艳,花鲜黄色,非常醒目。花果期夏季至秋季。
五爪金龙
是管状花目、旋花科、番薯属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全体无毛,茎细长,有细棱,叶片掌状,裂片卵状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中裂片较大,聚伞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均小,鳞片状,早落;萼片边缘干膜质,花冠紫红色、紫色或淡红色、偶有白色,漏斗状,子房无毛,花柱纤细,蒴果近球形,种子黑色,边缘被褐色柔毛。
假苍耳
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具发达直根系,株高可达2米,多分枝,粗壮,绿色或紫色,具明显纵条纹,叶片大部分对生,顶部的少数叶片互生;单叶,长卵圆形、阔卵形至心胜形;叶脉在背面隆起,叶缘有重锯齿;头状花序排成圆锥花序状,花序枝顶生及腋生,每个头状花序下垂,覆瓦状排列,叶质,椭圆状菱形,花单性,同一头状花序上既有雌花也有雄花,全部为管状花,着生在圆锥形的花序托上;雌花位于花序盘边缘,在雌花与总苞片之间有一大型船形鳞片包围雌花,鳞片边缘有睫毛;花柱较短,柱头二裂,子房倒卵形,雄花位于花序盘中央,数目较多,花粉粒圆球形,痩果黑褐色至灰黄褐色,倒卵形,8-10月开花结果。
马樱丹
是马鞭草科马缨丹属植物。直立或蔓性的灌木,高1-2米,有时藤状,长达4米;茎枝均呈四方形。单叶对生,揉烂后有强烈的气味,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花序直径1.5-2.5厘米;花序梗粗壮,长于叶柄;苞片披针形,长为花萼的1-3倍,外部有粗毛。果圆球形,直径约4毫米,成熟时紫黑色。全年开花。
毒莴苣
毒莴苣原产于欧洲、中亚,又名刺莴苣、野莴苣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菊科莴苣,植株高大,一般为150—170cm,是一种有毒、有害杂草。
薇甘菊
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茎细长,匍匐或攀缘,多分枝,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幼时绿色,近圆柱形,老茎淡褐色,具多条肋纹。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长4.0-13.0厘米,宽2.0-9.0厘米,基部心形,偶近戟形,先端渐尖,边缘具数个粗齿或浅波状圆锯齿,两面无毛,基出3-7脉;叶柄长2.0-8.0厘米;上部的叶渐小,叶柄亦短。
光荚含羞草
含羞草属落叶灌木,高可达6米;小枝无刺,二回羽状复叶,叶轴无刺,被短柔毛,小叶片线形,革质,先端具小尖头,中脉略偏上缘。头状花序球形;花白色;花萼极小;花瓣长圆形,荚果带状,劲直,成熟时荚节脱落而残留荚缘。
银胶菊
一年生草本,生于旷地、河边、荒地、农田、田埂、沟渠边、道路旁及村落附近,甚至入侵到居家及庭院旁,都能看到它的踪影。以斑块状成片丛生,有些则更强势的聚成单一种群,降低了原生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从海岸附近到海拔1500米有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垂直分布上限可达2400米。
垂序商陆
是商陆科,商陆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2米。根粗壮,肥大,茎直立,圆柱形,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花白色,微带红晕,心皮合生。果序下垂;浆果扁球形,种子肾圆形,6-8月开花,8-10月结果。
大藻
水生飘浮草本。有长而悬垂的根多数,须根羽状,密集。叶簇生成莲座状,叶片常因发育阶段不同而形异:倒三角形、倒卵形、扇形,以至倒卵状长楔形,长1.3-10厘米,宽1.5-6厘米,先端截头状或 *** ,基部厚,二面被毛,基部尤为浓密;叶脉扇状伸展,背面明显隆起成折皱状。佛焰苞白色,长约0.5-1.2厘米,外被茸毛。花期5-11月。
假臭草
是菊科,泽兰属一年生或短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长柔毛,茎直立,叶片对生,卵圆形至菱形,先端急尖,基部圆楔形,揉搓叶片可闻到类似猫尿的 *** 性味道。头状花序,总苞钟形,总苞片可达5层,小花,藏蓝色或淡紫色。瘦果黑色,条状,种子顶端具一圈白色冠毛,花期长达6个月, 在海南等地区几乎全年开花结果。
刺果瓜
一年生大型藤本植物 ,茎细长,通常为4-6米,长者可达10米以上,茎具纵向的槽棱,其上密被白色柔毛;茎节处生卷须,密被白色柔毛,卷须3-5裂,细长螺旋状。叶片形状似黄瓜叶,长和宽近等长,约5-20厘米,通常具3-5角,角先端锐尖,叶基部深缺刻,叶片两面微粗糙被短柔毛,叶缘具疏齿;叶柄长,密被白色柔毛。
黄花刺茄
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主根发达,侧根较少,多须根。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株型类似灌木。高可达70厘米。叶互生,叶柄长0.5-5厘米,密被刺及星状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裂片椭圆形或近圆形。蝎尾状聚伞花序腋外生,花期花轴伸长变成总状花序,花横向,在萼筒钟状,萼片线状披针形,花冠黄色,辐状,花瓣外面密被星状毛;花药黄色,异型,浆果球形,成熟时黄褐色。萼片直立靠拢成鸟喙状,果皮薄,与萼合生,种子多数,黑色,6-9月开花结果。
加拿大一枝黄花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长根状茎。茎直立,高达2.5米。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头状花序很小,长4-6毫米,在花序分枝上单面着生,多数弯曲的花序分枝与单面着生的头状花序,形成开展的圆锥状花序。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3-4毫米。边缘舌状花很短。
假高粱
高可达2米,多分枝,叶鞘松散,叶片线形,稍粗糙,圆锥花序由数至多数总状花序组成,直立或开展,穗轴节间线形,先端略膨大,两侧被长纤毛;无柄小穗披针形,基盘有毛;之一颖光亮,光滑,先端钝,两侧稍有脊,脊粗糙,第二颖稍长于之一颖,之一外稃较颖稍短,长圆形,边缘有纤毛;第二外稃短,有芒,膜质,裂齿有纤毛;芒柱褐色,扭转;第二内稃小;楔形;有柄小穗披针形,小穗柄长两侧边缘有纤毛。
互花米草
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通常由短而细的须根和长而粗的地下茎(根状茎)组成。根系发达,常密布于地下30厘米深的土层内,有时可深达50-100厘米。植株茎秆坚韧、直立,高可达1-3米,直径在1厘米以上。茎节具叶鞘,叶腋有腋芽。叶互生,呈长披针形,长可达90厘米,宽1.5-2厘米,具盐腺,根吸收的盐分大都由盐腺排出体外,因而叶表面往往有白色粉状的盐霜出现。
刺苍耳
是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20厘米。茎直立,叶狭卵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边缘浅裂或不裂,中间裂片较长,基部楔形,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管状,雌花序卵形,总苞囊状,花柱线形,8-9月开花,9-10月结果。关注“必全在线”,时刻掌握最新园林行业信息!
《名录》包含植物、昆虫、植物病原微生物、植物病原线虫、软体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8个类群59种,其中植物有紫茎泽兰、藿香蓟、空心莲子草等33种,昆虫有苹果蠹蛾、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等13种,植物病原微生物梨火疫病菌、亚洲梨火疫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线虫有松材线虫1种,软体动物有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等两种,鱼类有鳄雀鳝、豹纹翼甲鲶、齐氏罗非鱼等3种,两栖动物有美洲牛蛙1种,爬行动物有大鳄龟、红耳彩龟等两种。
关注“必全”头条号,掌握更多行业信息!
夏天,遇见这菜抓紧吃,浑身是宝,营养美味,蒸包子比荠菜还鲜美导语:夏天,遇见这菜抓紧吃,浑身是宝,营养美味,蒸包子比荠菜还鲜美
夏天,因为气温升高,很多种野菜都过季了,像荠菜,苦菜,蒲公英等都开花了,这种野菜在农村遍地都是,很多人拿它当草,还有很多人一次都没吃过,其实它浑身是宝,既是野菜,也是药材。这种野菜就是:野莴苣菜,山莴苣菜,山地瓜菜。遇见抓紧吃,错过等来年,用来蒸包子个人认为比荠菜还鲜美。
野莴苣这种野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多种的维生素,属于寒凉性的野菜,味道微苦,农村的老人都喜欢用它蒸包子,拌凉菜,蒸窝窝头,今天给大家分享野莴苣包子更好吃的调馅 *** ,鲜香味美,刚出锅连吃3个不解馋!让你吃一次就爱上它,回味无穷,简直是人间美味!下面开始 *** 。
1:锅中水烧开,放进洗净的野莴苣菜,倒进适量的盐,既能杀虫卵,还能使野莴苣菜的颜色更加的鲜艳。锅中水再次开起,煮1分钟山莴苣菜变色捞出来过凉水,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吃着不鲜美了。然后多洗几次,洗到水变清澈了,捞出来挤干水分,这样野莴苣菜的颜色还不会变黄。
2:挤净的山莴苣菜,水分不要挤得太干净,毕竟是野菜,属于草性,水分挤得要干净了,那么在调馅的时候,变得干巴巴的,不好吃。剁碎放进一个小盆中。准备一把洗净的韭菜,切成末放进山莴苣菜一起备用。
3:提前搅好的肉馅里多加一些食用油,野菜吸油,油少不好吃。盐,面酱,鸡精,小磨香油,生抽搅拌均匀,让肉馅先入味,然后倒进提前切好的山莴苣菜,韭菜末,倒进适量的花生油搅拌均匀,锁住菜的水分,等包包子的时候再和肉馅搅拌在一起。
4:提前发好的面,排完气后搓成长条,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擀成包子皮,这时候把山莴苣菜和肉馅搅拌均匀,把搅好的馅放到包子皮上,包成麦穗包子,放到蒸锅上,大火烧开蒸25分钟包子就熟了,薄皮大馅,鲜嫩多汁。6月,我家3天2头就蒸这馅的包子,比荠菜还美味,连吃3个也不解馋!
山莴苣菜包子调馅的秘诀就是:1:比平时调馅多放油。2:水分不要挤的太干了。注意这2点,包子个个鲜嫩多汁,好吃的很。过了端午节以后,气温一天比一天高,野莴苣菜中的纤维素变得更加坚韧了,吃着就不美味了,趁着现在还鲜嫩,夏天,遇见这菜抓紧吃,浑身是宝,营养美味,蒸包子比荠菜还鲜美!
如果您有关于山莴苣菜更美味的做法,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您的每一个留言都是我前进的动力,我是乡村荣姐,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点赞分享+收藏支持一下哟!谢谢您的支持!明天见!
一种农村常见野草,嫩茎叶可当野菜,全草价值很高,你认识吗?在农村地区,最丰富的资源莫过于遍地都是的野草了。不同的野草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有的让人讨厌,有的让人喜欢,不同的价值造就了这些野草的不同社会地位。比较罕见又珍贵的野草,那是被人人当成了宝,而常见的野草,价值又不是被大众所熟悉的话,经常沦为田间杂草,让人唾弃。
在农村地区,最常见的莫过于车前草、鬼针草、龙葵草、牛筋草,这些野草由于资源太多,而且经常妨碍农业生产,所以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些野草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见了就砍掉或者拔掉,但识货的人都把他们当成了宝贝,一旦需要的时候就拿它们来解决烦恼。
今天我们要介绍一种野草,前面我们在视频中有提到过,很多人还在私信我们到底有何价值,现在我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这种野草。这种野草叫翅果菊,是农村常见野草之一,嫩茎叶一看就不是什么普通杂草,更像我们经常吃的莴苣蔬菜,实际上这种翅果菊就是菊科莴苣属植物,跟我们经常吃的莴苣是有很大亲戚关系的,只是它混的比较不好,人家莴苣混到了蔬菜的地位了。
不过翅果菊的价值不输莴苣,翅果菊的嫩茎叶也可以当野菜,每年春天的时候,村里的老人就会到野外去挖野菜,这种翅果菊就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野菜。翅果菊外形长得跟莴苣很像,不认识它的人还以为就是莴苣逸为野生了。
这种翅果菊有个比较独特的地方就是,有些是一年生的,有些则是二年生的,但很多人根本分辨不出来,从外表看完全是一样的。这种翅果菊高度不到半米,浑身干净剔透,叶子像锯齿状一样,但在草丛中一眼就可以让人辨认出来,它的叶子要比普通的野草还要绿一些,似乎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骄傲。
翅果菊在春天生长出嫩茎叶的时候可以当野菜,在夏秋两季的时候采挖回家可以当中药材。至于药用的话,村里老人说这种植物有清热解暑的作用,而且拿它药用的时候会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道,有人说用它的全草入药,有人说用它的根茎入药,从药用记载来看,其药用价值还是集中在根茎。
在药用上,翅果菊还有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白龙头,根据相关记载,《河南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炎,凉血,散瘀。可能是药用过于普遍了,没有独自的特色,所以古籍当中对这种翅果菊的药用记载并不多。当然现在老一辈的人还有人有些偏方,不知道各位网友是否知道呢?
不过话说回来,翅果菊作为野菜比药用更为普遍一些,过了冬季就要迎来春季了,春季的翅果菊嫩茎叶可是美味,趁现在对它了解一下,过一两个月就可以直接去采摘了,说不定就能品尝到纯天然的美味野菜哦。不知道大家对于刺果菊这种植物怎么看?你们当地有吗?
莴苣含有多种维生素,可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衰老莴苣又名莴苣,是野生莴苣经过人们长期驯化而形成的蔬菜。经过驯化后的野莴苣茎被培育成两种蔬菜,一种是叶用莴苣——生菜,另一种就是莴笋。莴笋的肉质嫩茎被作为蔬菜食用,肥嫩香脆,味清香,可凉拌生食,也可炒食、烧汤,是一种常见的蔬菜。
特性:
莴苣中含较多的钾、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它所含有的丰富的维生素E,具有促进末端血管的血液循环、延缓衰老、防止色素沉着的作用。
适用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老人儿童更适合。
适用量:
每次60克。
温馨提示:
购买莴苣的时候,要选择新鲜、外皮含水分多的。在食用茜笋的时候,少放精盐会更好吃一些。莴笋中的一些物质,有 *** 视神经的作用,眼疾患者宜少食。
菜肴精选:
清炒莴笋
*** 材料:莴笋500克,花生油、精盐、酱油、葱花各适量。
*** *** :
1.莴笋削去皮,放入清水中洗净,切成长形的薄片,用开水煮一下,然后捞出,去掉水分;
2.锅里放一些花生油,油烧热后放进葱花煸香,再放进莴笋编炒,同时加入精盐、酱油,炒至莴笋人味即可。
特色:清淡,嫩脆。
酸甜莴笋
*** 材料:莴笋300克,西红柿100克,蒜苗25克,柠檬汁、砂糖和精盐适量。
*** *** :
1.莴笋去掉叶子和根,削去皮,洗净后切成丁,用开水氽一下;
2.西红柿用开水烫一下,去掉皮,切成块;
3.蒜苗择洗干净,切成末;
4.大瓷碗里放进一些凉开水,加入柠檬汁、砂糖和精盐,搅匀;
5.莴笋丁、西红柿块、蒜苗末拌匀放在碗里,倒进调料搅拌均匀即可。
特色:颜色美观、甜酸脆嫩。
农村遍地的一种野菜,全身都是宝,价值珍贵却少有人知?早春季节,最早萌芽的要数“苦菜”了。苦菜也叫苦荬菜、山莴苣,也有叫鹅菜、苦麻菜、苦参、凉麻等等的,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适应性很强,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有它的身影,常见于路边,菜地,田间地头,田野草丛处,树林边缘等地方。
我家乡之所以叫它“苦菜”,是因为它个头高大,能长到130厘米左右,而且又常年绿色,偶尔也会有些紫绿色,当它被折断的时候,就会流出一些白色的乳汁出来,其味道还很苦,所以人们就根据这一特征,给它取了一个好记且简单的名称。
奶浆菜也叫做苣买菜,在农村分布范围很广,长得和苦菜很像,随处可见,以前都是在北方一些平原地区生长的,这主要还是因为它具有耐旱和耐寒的性质,农民以前都把这个苣买菜当做是杂草的,毕竟农村植物太多了,人们也不会去重视这些奇怪的野菜。
我是农民,我为农民发声。各位大爷大婶们如果你是农村人,爱看农村事爱了解农村,那就猛击下方我们农民自己的圈子吧!!加入农民粉丝团,之一时间收看农村新政和农村趣事!
但是其实这个苣买菜它的嫩茎是可以吃的,口感极佳,当然和普通的蔬菜相比口味要差一点点,不过它的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同时它的含钙量也是其他蔬菜无法比的,特别适合老人和小孩,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以及防止骨质疏松的作用。
苣荬菜几种常见的吃法
(1)凉拌苣荬菜
苣荬菜500克,精盐、味精、蒜泥、香油各适量。将苣荬菜嫩茎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用清水洗去苦味,挤干水切碎放盘内,加入精盐、味精、蒜泥、香油,食时拌匀。
(2)苣荬菜鸡蛋汤
苣荬菜150克,鸡蛋液100克,精盐、味精、葱花、香油各适量。将苣荬菜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控干水分,切段。锅内加适量清汤烧沸,用精盐调好口味,投入苣荬菜,淋入鸡蛋液,沸后加入葱花、味精、香油即成。
(3)蒜蓉苣荬菜
苣荬菜500克,蒜蓉、精盐、味精、香油各适量。将苣荬菜嫩茎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内焯透,捞出用清水洗去苦味,挤干水分,切段放盘内,加入蒜蓉、精盐、味精、香油拌匀即成。
我是农民,我为农民发声。各位大爷大婶们如果你是农村人,爱看农村事爱了解农村,那就猛击下方我们农民自己的圈子吧!!加入农民粉丝团,之一时间收看农村新政和农村趣事!
苣买菜因为长得虽然和苦菜差不多,但是不会像那个苦菜一样那么哭,味道还可以,所以在城里还比较受欢迎,因为是野生的,所以城里并不是常见的蔬菜,所以价格也比较高,是人们的“富贵餐”,不知道你们认不认识呢?
现在正值春天挖野菜的时候,野菜虽好,不过在挖野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仔细辨识,对于那些不熟悉的,不认识的野菜一定不要挖取并食用。你喜欢吃苦菜吗?苦菜的味道怎么样呢?欢迎下方交流评论!
农民种植小众蔬菜,可以生吃,一年两茬,亩效益10000多元在服务农业的过程中,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蔬菜了,今天咱们说的这种蔬菜,貌似是“熟悉的陌生菜”。
为啥这样说呢?说它熟悉,是因为这种蔬菜逐渐被老百姓普遍所接受,在平常人家的餐桌上,也能经常见到它的身影,特别是年轻一族,更是青睐有加。说它陌生,其实和它的名字有关,这种蔬菜,长相翠绿鲜嫩,从田间拔掉就能吃,因此,生菜的名字就由此而来了。
生菜,又名叶用莴苣(我们平常食用的莴苣是以茎为主,二者同属于菊科莴苣属植物),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由野生驯化而成,最早为古希腊人、罗马人食用,后逐渐风靡欧美其他地区,为西餐常用蔬菜。
对于我国是什么时候引进的,可谓是众说纷纭,在广东佛山狮山镇官窑村,当地人介绍生菜在他们当地种植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当地独特民俗“官窑生菜会”就有600多年的历史。
在我国,生菜主产区为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近年来在北方等地区的农民朋友,也越来越青睐种植,在安徽省亳州市五马镇小李村,村民杨大姐正在收获生菜。
据她介绍,生菜和其它蔬菜在生产习惯上有所不同,夏天高温季节根本无法种植,它最适宜的温度是15℃-20℃,超过25℃就会影响品质和口感,因此,生产最适宜的种植季节为春秋两季,以及冬季采取阳光棚种植。
生菜种植管理相对简单,生长期90天左右,管理得当的话,很少有病虫害,平时只要控制好水肥就可以了,至于生菜的产量及种植效益,也是比较让人满意的。
对于生菜的产量,不同的品种及种植管理 *** ,产量差异也比较大,在咱们当地,一般亩产量3000多斤,按照今年平均地头价1.8元/斤计算,亩效益在5000元以上,一年可以种植两茬,只要市场相对稳定,亩效益破万元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生菜虽然经济效益不错,投入成本也非常低,但对种植管理技术的要求就比较高了,今年我家的生菜,由于前段时间忙于收获其它蔬菜,就耽搁了一遍肥水,长势就立即和邻居家的拉开差距了,对,种植生菜就是要勤劳细致,否则差距就是这么明显。
同时,杨大姐还表示,生菜其实营养还蛮丰富的,经常吃还具有清热提神的功效,对眼睛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生菜依然是一种小众蔬菜。
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生菜,但对于生吃,很多人还不太接受,而且生菜还有一淡淡的苦味儿,如果和大白菜相比,就存在着先天性的劣势。
在农村,特别是蔬菜种植区,只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即使面对普通的蔬菜,也能发现不同的价值和特点,那么,在面对生菜这种相对小众的蔬菜时,你对它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未来它能成为主流蔬菜吗?欢迎大家积极留言交流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