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恶不悛拼音,怙顽不悛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5 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怙恶不悛拼音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怙恶不悛拼音以及怙顽不悛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怙恶不悛的拼音
  2. 怙恶不悛什么意思怙恶不悛怎么读
  3. 怙恶不悛怎么读音
  4. 怙恶不悛的拼音和意思
  5. 怙恶不悛的拼音怎么写
  6. 怙恶不悛的意思的拼音

一、怙恶不悛的拼音

1、怙恶不悛的拼音hùè bù quān。

2、解释:怙:依靠,凭恃;悛: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3、出处:《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4、例句:对那些怙恶不悛的累犯,定要严惩不贷!

5、近义:执迷不悟、至死不悟、死不悔改、不思悔改。

6、反义: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改邪归正、改恶从善、改过自新、改过迁善。

7、公元前723年,十四岁的寤生继任郑国国君,史称郑庄公。过了三年,卫国联合宋、陈等国进攻郑国。为了离间卫国的盟国陈国,庄公派使者到陈国去要求和好,并希望结成联盟。

8、不料,陈桓公瞧不起郑庄公.不愿与郑国结盟。他的弟弟五父仗义劝谏说:”对邻国亲近、仁爱和友善。是立国的根本。您应该考虑到这些,答应郑国的要求。”

9、但是,桓公听不进五父的话,反驳说:“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它们才是我们陈国难以对付的。郑国有什么作为,能把我们陈国怎样!”

10、庄公得知桓公拒绝与自己结盟,勃然大怒.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

11、公元前717年,他率领大军攻伐陈国。桓公仓促率军应战,结果大败。后来,史学家对上面这段历史发表评论说:“友善不可丢失,罪恶不能滋长,这是针对陈桓公说的,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改过,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别人是挽救不了的。

二、怙恶不悛什么意思怙恶不悛怎么读

1、怙恶不悛什么意思?怙恶不悛怎么读?

2、拼音:hùè bù quān,简拼:hebq

3、成语解释: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4、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5、成语例句: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

6、怙恶不悛的近义词:死不改悔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坚持错误。

7、怙恶不悛的反义词:翻然悔悟形容很快转变,悔改醒悟虽始行不端,而能翻然悔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8、成语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9、英语翻译:stick to one's wickedness and refuse to reform

10、其他翻译:ohne reue und unverbesserlich

11、读音注意:怙,不能读作“ɡū”;也不能读作“ɡǔ”;恶,不能读作“ě”或“wù”;悛,不能读作“jùn”。

12、写法注意:怙,不能写作“枯”或“估”;悛,不能写作“俊”。

三、怙恶不悛怎么读音

1、怙恶不悛,是一个成语,拼音为hùè bù quān,指如果作恶开始,就遏制住其发展势头,则不至于罪恶累累,如果坚持作恶,则会祸及四野,恶名昭著。

2、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3、公元前723年,十四岁的寤生继任郑国国君,史称郑庄公。过了三年,卫国联合宋、陈等国进攻郑国。为了离间卫国的盟国陈国,庄公派使者到陈国去要求和好,并希望结成联盟。

4、不料,陈桓公瞧不起郑庄公.不愿与郑国结盟。他的弟弟五父仗义劝谏说:”对邻国亲近、仁爱和友善。是立国的根本。您应该考虑到这些,答应郑国的要求。”

5、但是,桓公听不进五父的话,反驳说:“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它们才是我们陈国难以对付的。郑国有什么作为,能把我们陈国怎样!”庄公得知桓公拒绝与自己结盟,勃然大怒.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

6、公元前717年,他率领大军攻伐陈国。桓公仓促率军应战,结果大败。后来,史学家对上面这段历史发表评论说:“友善不可丢失,罪恶不能滋长,这是针对陈桓公说的,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改过,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别人是挽救不了的。

四、怙恶不悛的拼音和意思

怙恶不悛拼音:hùè bù quān。意思: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1、怙恶不悛的罪犯能够沉思冥想他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道路。

2、现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就是一部怙恶不悛、倒行逆施的历史,他那一切的措施都只有一个直接的目的,即在我们各州建立一种绝对专制的统治。

3、然而,我认为尼泊尔人民也懂得如何惩罚那些怙恶不悛的家伙。

4、这些歹徒坏事作尽,完全没有悔意,可以说是怙恶不悛,岂容宽恕。

5、就算她不会悔罪,而且怙恶不悛,去命她来,因主的扇执正在主的手中。

6、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7、他们怙恶不悛,妄图扩大杀戮的规模和范围。

怙恶不悛拼音,怙顽不悛-第1张图片-

8、一个人如果怙恶不悛,继续为非作歹,终将自取灭亡。

9、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怙恶不悛,终遭天谴。

10、这些飙车族如果怙恶不悛,继续胡闹,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五、怙恶不悛的拼音怎么写

1、问题一:怙恶不悛怎么读音怙恶不悛 [hùè bù quān]

2、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3、先秦《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4、对于~、民愤极大的罪犯,我们应予严惩,不能手软。

5、问题二:怙恶不悛的拼音【成语】怙恶不悛

6、【释义】: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7、【出处】:《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8、【例子】:对这个~的惯犯,必须严加惩处。

9、问题三:怙恶不悛的读音是什么怙恶不悛

10、 [解释]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11、 [出处]先秦《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12、 [例句]对于~、民愤极大的罪犯,我们应予严惩,不能手软。

13、 [近义]执迷不悟固执己见死不悔改

14、 [反义]洗心革面改邪归正从善如流改过自新

15、问题四:怙恶不悛读音是什么怙恶不悛_成语解释

16、【释义】: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17、【出处】:《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18、问题五:怙的读音,另外怙恶不俊什么意思咀怎么读读hu,4声,坚持做恶不悔改。怙,坚持。悛,悔改。

19、问题六: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A.估计骷髅沽名钓誉怙恶不悛... B(各项读音依次为:kuáng,guǎng,kuàng,kuāngA.估沽 gū骷kū怙hù C.逾隅 yú伛yǔ踽jǔD.酝愠yùn熨yù氲yūn)

六、怙恶不悛的意思的拼音

1、怙恶不悛是指坚持作恶,不肯纠正,读音为hùè bù quān。

2、怙恶不悛(hùè bù quā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怙恶不悛(怙:坚持)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3、成语典源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最早出处元·脱脱《宋史·王化基传》:“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怙恶不悛”。

4、公元前723年,十四岁的寤生继任郑国国君,史称郑庄公。过了三年,卫国联合宋、陈等国进攻郑国。为了离间卫国的盟国陈国,庄公派使者到陈国去要求和好,并希望结成联盟。不料,陈桓公瞧不起郑庄公.不愿与郑国结盟。他的弟弟五父仗义劝谏说:”对邻国亲近、仁爱和友善。是立国的根本。您应该考虑到这些,答应郑国的要求。”

5、但是,桓公听不进五父的话,反驳说:“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它们才是我们陈国难以对付的。郑国有什么作为,能把我们陈国怎样!”庄公得知桓公拒绝与自己结盟,勃然大怒.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

6、公元前717年,他率领大军攻伐陈国。桓公仓促率军应战,结果大败。后来,史学家对上面这段历史发表评论说:“友善不可丢失,罪恶不能滋长,这是针对陈桓公说的,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改过,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别人是挽救不了的。

7、俗语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坏事虽小,但它能腐蚀一个人的心灵,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最后就会跃进犯罪的泥坑,成为一个可耻的“大恶”。成语告诉人们,如果作恶开始,就遏制住其发展势头,则不至于罪恶累累,如果坚持作恶,则会祸及四野,恶名昭著。

关于怙恶不悛拼音和怙顽不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怙恶不悛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