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量一量的拼音,以及量 拼音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比量的拼音
1、谓等量齐观:唐李嘉祐《送舍弟》诗:“老兄鄙思难俦匹,令弟清词堪比量。”
2、比较: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世人但见跨马被甲,长弰彊弓,便云我能为将;不知明乎天道,辨乎地利,比量逆顺,鉴达兴亡之妙也。”
唐元稹《当州京官及州县官职田公廨田并州使官田驿田等状》:“若是京官上司职田,又须百姓变米雇车般送,比量正税,近於四倍加徵。”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环顾中国,比量是非,断定他是阻碍新文化的罪魁祸首。”
3、比照:《旧唐书·杨收传》:“时谄神贪君之私,用此谬礼,改造神主。比量晋事,又绝非宜。”
4、印度因明学术语:犹推理。以一定的理由(即“因”)为媒介,从已知经验推到未知事物。章炳麟《诸子学略说》:“五官感觉,惟是现量,故曰五官簿之而不知。心能知觉,兼有非量、比量。初知觉时,犹未安立名言,故曰心徵之而无说。”
5、谓比照着某物量:《西游记》第十四回:“行者遂脱下旧日直裰,将绵布直裰穿上,也就是比量身体裁的一般。”谓大概地量一量:周立波《暴风骤雨》之一部八:“老田头一边说,一边还用手比量着。”魏巍《东方》之一部第八章:“她甩开手,和郭祥并着膀比量着。”
其次是关于比量的形式。正理派所说的比量,如有前、有余、共见等,在形式上是不严格的;而陈那以来的新因明,则强调比量要遵守‘因三相’的规则,具有严格的形式。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云(大正32·12c)︰‘言比量者,谓藉众相而观于义。
相有三种,(中略)由彼为因,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常等,是名比量。’这就是说,比量须借‘因三相’去推断。因的之一相为遍是宗法性,第二相为同品定有性,第三相为异品遍无性。
比量借助于因三相而由已知推及未知,如由烟知火,由所作知无常等,因而具有必然性。由以上两点的不同,可知佛教逻辑家关于比量的理论是较正理派略胜一筹的。佛教逻辑家还将比量分为为自比量和为他比量两种。
为自比量即不形之于语言文字的内心推度,它的功能在自悟。为他比量即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论证式,它的作用在开悟他人。但无论是为自比量还是为他比量,都一样地以‘不相离性’的普遍命题为基础,都要受‘因三相’说的制约。唯有如此,才是真比量。
二、量的拼音怎么读
”量“是一个多音字,分别读作:“liàng”和“liáng”。
5、哲学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如多少、大小、高低、轻重、快慢等。
1、用器具确定东西的多少、长短或其他性质:量地。
1、属性词。数量多:大量节日用品源源不断运来。
释义:估计自己的实际能力:不知自量。
释义:用手托着东西上下晃动来估量轻重。
释义:用步弓、皮尺等量土地面积或距离:丈量地亩。
释义:用各种仪器来测定地形、物 *** 置以及测定各种物理量(如温度、重量、地震波、电压等)。
三、得道者多助拼音版
得道者多助拼音是dé dào zhě duō zhù。
成语,出自《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意为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道义,必定会陷入孤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 *** 彩。
《孟子》有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解释: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解释:称一称,才知道轻重;量一量,才知道长短。
解释: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解释: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解释: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四、量的拼音
1、古代指斗、升一类测定物体体积的器具:度~衡。
2、能容纳、禁受的限度:酒~。气~。胆~。度~。
3、数的多少:数~。质~。降雨~。限~供应。
4、审度:~刑。~才录用。~体裁衣(喻从实际情况出发办事)。
5、确定、计测东西的多少、长短、高低、深浅、远近等的器具:~具。~杯。~筒。~角器。
6、用计测器具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确定、计测:计~。测~。~度。~体温。
7、估计,揣测:估~。思~。打~。
五、量字的意思 量是什么意思
1、量的拼音是liáng和liàng,很多小伙伴只知其音,不知其意。那么量的意思是什么?量字到底有何解释呢?下面跟随我一起来看看量字的意思量是什么意思吧。
2、◎确定、计测东西的多少、长短、高低、深浅、远近等的器具:量具。量杯。量筒。量角器。
3、◎用计测器具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确定、计测:计量。测量。量度。量体温。
4、◎估计,揣测:估量。思量。打量。
5、(1)(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6、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7、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8、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9、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10、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11、(3)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12、(4)衡量,酌量 [calculate;estimate]
13、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14、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15、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16、进步未可量。——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18、量敌之众寡。——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9、(5)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20、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2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22、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23、(2)又如: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24、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5、(4)如: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26、(1)——见“打量”( dǎliang);“掂量”( diāngliang)
27、【酉集下】【里字部】量;康熙笔画:12;页码:页1292第05
六、看一看类似词语
1、想一想,走一走,尝一尝,比一比,笑一笑,弹一弹,玩一玩,藏一藏,唱一唱,挑一挑,跳一跳,摸一摸,抹一抹,收一收,打一打,望一望,涂一涂。部分词语解释:
2、示例:你想一想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吧,到底对不对?
3、示例: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
4、示例:你过来尝尝,这碗汤味道如何?
5、意思:认识事物的一种 *** 。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某些联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形成对事物的认识。
6、示例:比一比这两条鱼谁长的帅,长的帅就是明天的菜。
7、意思:指平时听到或看到触动自己笑神经的事物;也指一网站,可分享乐趣;还指代岳东、林怡凤作词,万晨作曲的歌曲。
量一量的拼音和量 拼音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