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慌失措拼音,惊慌失措的解释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7 0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惊慌失措拼音,以及惊慌失措的解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惊慌失措拼音,惊慌失措的解释-第1张图片-

  1. 张皇失措的拼音
  2. 惊慌失措的拼音及解释
  3. 惊慌失措的拼音怎么拼
  4. 惊慌失措怎么读
  5. 惊慌失措拼音怎么读
  6. 惊慌失措的反义词是什么
  7. 惊慌失措的拼音

一、张皇失措的拼音

张皇失措拼音是:zhāng huáng shīcuò。

解释:张皇:慌张,惊慌。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个成语出自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余始闻而惊也;继思亦未为怪也,而张皇失措,有若疯狂者,余诚异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感到惊讶;但接着我想这也不足为怪,然而他惊慌失措,像疯了似的,我对此感到奇怪。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面对突发事件或压力时,惊慌失措,无法冷静应对。它常出现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和日常生活中,用以描述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反应和行为。

例如,在灾难发生后,人们可能会因为恐惧和混乱而变得张皇失措。在这种情况下,冷静应对和合理行动非常重要,以便尽快恢复正常并减轻损失。

张皇失措是一个描绘人们在突发事件或压力面前惊慌失措的成语。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描述,并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1、接到公司裁员的消息后,他之一次感到张皇失措。

2、看到熊熊烈火吞噬了整栋大楼,围观的人群一片张皇失措。

3、莉莉的母亲突然病倒,她一时感到张皇失措。

4、他在人群中走失了,心里顿时感到张皇失措。

5、一觉醒来,发现大雪覆盖了整个城市,他一时感到张皇失措。

6、看到大地震摧毁了家园,居民们满脸张皇失措。

7、受到惊吓的小鸟四处飞散,真是一群张皇失措的小家伙。

8、洪水淹没了村庄,村民们纷纷张皇失措地逃跑。

9、看到狼群突然出现,猎人们都感到张皇失措。

10、小明误将别人的钱包放进自己的书包,他感到张皇失措。

11、听到战争爆发的消息,民众们一度感到张皇失措。

12、小偷偷了珠宝店后逃跑,警察赶到现场时感到张皇失措。

13、她在森林中迷路了,感到非常张皇失措。

14、地震突然袭来,居民们无法逃脱,一片张皇失措。

15、他在舞台上突然忘记台词,感到自己很张皇失措。

二、惊慌失措的拼音及解释

1、惊慌失措的拼音:jing、huang、shi、cuo基本解释:害怕紧张,以至不知所措、失去常态把我吓得惊慌失措。

2、《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3、后据此总结出成语“惊慌失措”。

4、天保二年,他跟随皇帝高洋来到晋阳,走到元韶的府前时,他们在门外大骂元韶:“你还不如一个老村妇,竟然抱着玉玺送给人家。那时你为什么不击碎它?我说出这话,知道死期马上就到,但你又能多活几天呢!”

5、高洋早就对元晖业心怀不满,这次竟然当着他的面痛骂元韶,于是下令处死了元晖业,还杀死了临淮公元孝友。元孝友在临刑时,惊慌失措,而元晖业则神色自若。高洋让人凿开汾河的冻冰,把他们的尸体沉入冰窟窿中。

6、与元晖业一起受刑的元孝友,也是北魏的皇亲国戚,他的高祖为魏太武皇帝。后袭封为淮阳王,官至沧州刺史,在任期间,为政温和,好行小惠,然而缺乏骨气,趋奉权贵,为当时的正直之士所讥笑。

7、一次,孝静帝曾在华林园宴请文襄王高澄,元孝友作陪时喝醉了酒,于是自吹自擂,夸口说孝静帝曾赞许他精明能干。孝静帝听了觉得好笑,便讽刺道:“我倒是常常耳闻你自称为官清廉。”

8、高澄说道:“临淮王这样做的本意,是想掩盖自己的罪过。”于是,君臣相视大笑。孝静帝并未怪罪元孝友的酒后胡言

三、惊慌失措的拼音怎么拼

1.原文:当意外发生时,他惊慌失措地四处奔跑,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

改写:意外来临时,他惊慌失措地四处奔跑,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

2.原文:她听到消息后,惊慌失措地拨打了紧急 *** ,语无伦次地表达了她的担忧。

改写:她听到消息后,惊慌失措地拨打了紧急 *** ,语无伦次地表达了她的担忧。

3.原文:孩子们看到大狗靠近,都惊慌失措地躲到了大人身后。

改写:孩子们看到大狗靠近,都惊慌失措地躲到了大人身后。

4.原文:他突然接到老板的 *** ,说公司要裁员,他惊慌失措地开始担心自己的工作。

改写:他突然接到老板的 *** ,得知公司要裁员,他惊慌失措地开始担心自己的工作。

5.原文:在考试结束后,她惊慌失措地检查了自己的试卷,担心自己可能没有做好。

改写:考试结束后,她惊慌失措地检查了自己的试卷,担心自己可能没有做好。

四、惊慌失措怎么读

1、惊慌失措的拼音是:jīng huāng shī cuò。

2、惊惶失措,汉语成语,拼音:jīng huáng shī cuò,意思是指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出自:《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3、不知所措、张皇失措、措手不及、湿魂洛魄、丧魂落魄、惊慌失色、焦头烂额、惊愕失色、束手无策、战战兢兢、手忙脚乱、自相惊忧、六神无主、失魂落魄、面无人色、忐忑不安、胆颤心惊、焦急旁徨、手足无措、目瞪口呆、惶恐不安。

4、处处泰然、坦然自若、若无其事、满不在乎、不慌不忙、安之若素、神色自若、临危不惧、从容不迫、泰然自若、谈笑自若、处之泰然、成竹在胸、神色自诺、镇定自若、从容自若、稳如泰山、毫不畏惧、悠然自得、从容镇定、神色不动。

5、南北朝时期,北魏景穆帝的玄孙元晖业为人正直,十分有骨气。北魏被北齐所灭后,齐神武帝将魏孝武帝的皇后嫁给魏孝庄帝的侄子元韶。元晖业当着齐文宣帝痛骂元韶,被齐文宣帝下令处死,同时还有元孝友,孝友吓得惊惶失措。元晖业神色自若从容就义。

五、惊慌失措拼音怎么读

1.惊慌失措的拼音是 jīng huāng shī cuò。

2.失措指的是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

3.该成语形容人在惊恐慌张时,举止失常,不知如何应对。

4.遇到危险时,应保持沉着冷静,避免惊慌失措。

5.惊慌失措是一个补充式成语,常作谓语,含有贬义。

6.张皇失措和惊惶失措是惊慌失措的近义词。

7.泰然自若、谈笑自若、处变不惊是惊慌失措的反义词。

8.惊慌失措的意思是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9.在句中,惊慌失措一般作谓语,含有贬义。

10.示例1:宋·曾肇《谢史成受朝奉郎表》:“养拙藏愚,久已逃于常宪;因人成事,兹复玷于异恩。逊避弗容,惊慌失措。”

11.示例2:清·石玉昆《三侠五义》二十九回:“且说丫鬟奉命温酒,刚然下楼,忽听‘嗳呦’一声,转身就跑上楼来,只唬得他张口结舌,惊慌失措。”

六、惊慌失措的反义词是什么

1、拼音:cāng huáng chū táo。

2、释义: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一般指战败后,为了逃命而不顾一切逃脱。

3、出自:南唐·李煜《破阵子》:“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4、译文: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宫廷里的音乐教坊的乐工们还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而已。

5、拼音:jīng huāng shī cuò。

6、释义: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

7、出处:唐朝李百药《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8、译文:孝友在临受刑时,惊慌失措,而晖业却神色自若。文宣帝又让人凿开冰,把晖业的尸体沉入河中。

9、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

七、惊慌失措的拼音

拼音:jīng huāng shī cuò。

释义:害怕紧张,以至不知所措、失去常态。

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1、老师突然的问话让我惊慌失措。

2、恐怖事件的发生使一些人整天惊慌失措。

3、听到爸爸出了车祸的消息,小红显得惊慌失措。

4、洪水来了,由于毫无防范,大家惊慌失措,以至有人被水淹死。

5、听到警报器响,人群惊慌失措。

6、在我军出其不意的袭击下,敌人惊慌失措,全部束手就擒了。

惊慌失措拼音和惊慌失措的解释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惊慌失措 拼音 解释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