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上海高考人数(全国2003年高考人数)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48 0

大家好,关于2003上海高考人数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全国2003年高考人数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95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
  2. 上海历年参加高考人数
  3. 2003年上海高考难度
  4. 2003年上海高考各科平均分
  5. 2003上海高考人数一本率

一、95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

1995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为253万人。录取人数为93万人,录取率为37%。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制度,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

1、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

2、1952年,我国的高考制度创立,“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

3、1977年,高考恢复。全国570万考生,当年共录取了27.297万人,高考录取率仅有4.8%。

4、1978年,又有61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率仅为7%。

5、1979、1980两年,高考录取率依然低于10%。直到1981年,高考录取率才达到11%。

6、1984年,我国开始保送生的试点,即由中学推荐,高等学校考核同意,免予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校学习。

7、1984年9月,英语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此后的几十年里,英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考试科目。

8、1985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9、1988年,这项改革试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等5个学科,英语科则扩大到全国17个省(市、区),涉及100万考生,经过由点到面的改革实践,上海、浙江先行试点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10、1989年7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试行高中会考制度,并在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

11、1989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12、20世纪90年代初,保送生计划人数曾一度扩大。但保送过程中出现了中学为了提高名牌大学的升学率,“推良不推优”的倾向,出现了申报作假、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等现象。

13、1991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于1991年进行了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

14、199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实行了会考后的高考“3+2”科目组设置方案,即语、数、英三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史;理工类加考理、化,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

15、1999年教育部规定,全国所有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

16、1999年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后,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2科。

17、“3+X”科目改革的实施,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这一改革对考试内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18、2000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分省命题,上海、北京率先单独组织高考命题工作。同年,北京、安徽等省区市试行春季高考改革,一年举行两次高考,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格局。

19、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著名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在自主考试与面试的基础上进行初选,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可以由学校决定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20、2004年内蒙古率先取消春季高考后,安徽、北京也相继选择退出。与此同时,参与自主命题的省份也在逐年扩大,已有16个省市区全部或部分实现了自主命题。统一考试的格局被打破,统一招生方式也在试图破冰。

21、2005年夏天,在 *** 的亲自批示下,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个部委牵头组织启动了素质教育大调研。最终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22、2006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扩大到53所大学。这项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的招生自 *** ,扩大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操作空间,同时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23、2010年,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高考改革的三大关键点,高考改革正式进入“窗口期”。

24、2013年,在教育部的牵头下,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在“文理分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重大改革措施上,各方争论很多,迟迟难以通过。

25、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26、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份重要文件。

27、2014年9月3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28、2015年5月,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包括:提供现行盲文试卷;提供大字号试卷;优先进入考点、考场等。

29、2015年5月21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召开高考考务工作会。2015年高考,考生依然必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如果考生忘记或者遗失了身份证(或准考证),监考员可以先验证考生相貌,

如果与准考证存根上照片相符,可以先安排考生进场考试,要求考生下一科考试时带来。

二、上海历年参加高考人数

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上海每年6月高考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07年考生数量为11.04万;2015年,本市高考考生数量为5.1万。

查阅历年《上海统计年鉴》发现,1997年至2003年,本市每年户籍人口出生数量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区间,分别为6.42万人、6.17万人、6.56万人、6.95万人、5.76万人、6.2万人和5.73万人。

但是自2004年开始,本市当年户籍人口出生数量进入“8万+”时代,其后十多年间虽有起伏,但大趋势是上升,并于2014年升至12.41万人的阶段性高点。

业内专家分析,考生人数变动的主要原因是适龄入学人口总量减少。就在几年前,曾有预测,上海高考人数将在2016年、2017年间迎来回升。对于这样的说法,专家并不认同。从上海高中入学情况来看,近三年数字保持平稳,并未出现较 *** 动。

从长期来看,源自人口变迁进程中的生育高峰周期循环。他指出,由此可以推断,本市未来6年间,适龄入学人口总量不会有较大变动。目前上海已经基本形成了由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春季高考、秋季高考、三校生高考等构建的“立交桥”,考生少了“一考定终身”的压力。

同时,随着“3+3”模式和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推进,孩子在升学问题上,有了更多选择。在高等教育选择范围扩大的基础上,家长、学生心态更为平和。这两方面,都为未来适龄入学人数的变动做好了准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上海高考人数“拐点”还没到

三、2003年上海高考难度

非常难。2003年上海高考难度可以说是非常难,2003年的高考,也是大家公认的高考改革之后最难的一次高考。2003年的高考到底有多难,其实我们只要看一下当年考生的分数就可以了解一个大概。2003年高考的时候,全国数学的平均分只有不到50分,这样的分数和其他年份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只有那些学霸才能在数学考试中拿下80分这样的“高分”。除了数学题很难之外,03年高考的综合考试也是很难的,理综难度提升了很多,文综则考了很多冷门的知识,这都让考生有些措手不及。2003年的高考之所以会这么难,是因为在高考之前有人偷走了高考试卷,为了保证高考的公平,国家当年临时启动了备用卷,当时对备用卷的难度没有把控,结果导致备用卷难度远远超过了正常的高考试卷,也是在这一年之后国家改变了出卷的模式,采用随机抽题的方式完成正式卷和备用卷的出题。

四、2003年上海高考各科平均分

理科平均分为454分,文科平均分为429分。根据查询上海高考招生考试官网公告得知,在2003年,上海高考的平均分数为441分,其中理科平均分为454分,文科平均分为429分,平均分数有所提高。高考是指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高考是考生进入大学和选择大学的资格考试,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考试之一。

五、2003上海高考人数一本率

60%。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2003年全国有613万考生参加了高考,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超过60%。北京、上海、新疆、江苏、广东等省市自治区的录取率均超过70%,其中广东省的录取率在全国更高,达到82%,江西、山东、贵州、湖南、青海、广西、内蒙古、 *** 、河北等省市自治区的录取率都超过了60%,高考考生大省山东、河南的录取率也大幅度提高,其中山东为64%,河南达到54%。

2003上海高考人数(全国2003年高考人数)-第1张图片-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2003上海高考人数和全国2003年高考人数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人数 高考 2003 上海 全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