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具体时间和时间是几点到几点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古代时辰对应现在时间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之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1、亥时(晚9~11时),为三焦经当令。
古人严格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从具体入睡时间来看,亥时被认为更佳。亥时自汉代被称为“人定”时分,人定即人静,也即21时-23时之间,东汉末年的《孔雀东南飞》就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之语。
传统中医认为亥时三焦经旺,三焦是六腑中更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通调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此时睡觉,百脉可以得到休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如今的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要在晚上21点就睡觉,难度恐怕相当大,但再晚也不能晚过23点。因为23点为子时,此时胆经旺。中医理论认为,“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胆又为少阳,“少阳不升,天下不明”。即此时不睡觉,第二天就没得少阳之气升起,人就没有精神。
2、子时(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
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子觉”时间。《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3、丑时(凌晨1时~3时)为肝经当令。
静心养气是更好的保肝 *** 。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4、寅时(凌晨3时~5时),肺经当令。
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5、卯时(早晨5~7时),大肠经当令。
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做“鸣天鼓”。
6、辰时(上午7~9时),胃经当令。
活动后喝一杯开水,用木梳梳发百遍,然后洗漱。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7、巳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
开窗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的休息。
8、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
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饭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9、未时(午后1~3时),小肠经当令。
午睡后可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杯茶。
10、申时(午后3~5时),膀胱经当令。
这是更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活跃。除用脑学习外,要注意多喝水。
11、酉时(午后5~7时),肾经当令。
这是肾虚者补肾的更好时机。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
12、戌时(晚7~9时),心包经当令。
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宜采取右侧卧位。
二、算具体时间,多少小时多少分钟
1、算法:一天是24小时,先算出有几天是完整的,就用24乘以几;然后不完整的那些天就用24时计时法来进行减法运算。把结果相加就OK了。
2、9月14日 11:23至16日19:15,其中15日是完整的一天,有24小时;
3、9月14日 11:23至24:00有:24:00-11:23=12小时37分;
4、16日0时至19:15就直接有19小时15分,
5、24小时+12小时37分+19小时15分=55小时52分
6、所以,9月14日 11:23至16日19:15有55小时52分钟。
7、9月16日 19:20至18日09:28,其中17日是完整的一天,有24小时;
8、9月16日 19:20至24:00有:24:00-19:20=4小时40分;
9、18日0时至09:28直接就有9小时28分;
10、24小时+4小时40分+9小时28分=38小时8分钟
11、所以,9月16日 19:20至18日09:28有38小时8分钟。
12、9月18日 09:31至20日08:48,其中19日是完整的一天,有24小时;
13、9月18日 09:31至24:00有:24:00-09:31=14小时29分;
14、24小时+14小时29分+8小时48分=47小时17分钟。
15、所以,9月18日 09:31至20日08:48有47小时17分钟。
三、上午、中午和下午的具体时间分别是多少
时间概念:当点相对于坐标系移动时,由其运动形成的直线或线段或曲线是点相对于坐标系静止的时间之一。每个点对应多次。
相对于一定时间,静止点移动得越快,时间就越慢。当速度与当时的运动点相同时,时间停止,当速度超过该点时,等于回到过去。
相对时间:用实数表示的时间,不在额外维运动的点所形成的时间。
1、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为中央子午线。
2、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为中央子午线。
3、新藏时区:以东经90度为中央子午线。
4、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度为中央子午线。
5、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度为中央子午线。
区时:基于全球统一时区系统的时间测量,当太阳照耀头顶时,已经是中午12点了。但太阳照在头上的时间因地制宜。
将全世界经度每相隔15度划一个区域,这样一共有24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内都采用统一的时间标准。
四、一天中都有哪些时间,分别都是几时
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代表,时间具体分布如下: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
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
五、北京时间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
1、中国北京时间的下午一般是十三点到十七点。上午,中午,下午划分是,七点到十一点为上午,十一点到十三点为中午,十三点到十七点为下午。明确的划分了时间段,有利于劳动者的工作和休息,到了中午,该午休就要午休,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得社会和谐发展,
2、中国北京时间的下午是指两点到下午六点,这属于中国北京时间,所以说,中国北京时间了,下午指的就是从下午两点到下午六点多,这样就指的是这个时间段,所以说北京时间下午指的是从两点到六点,这个时间段
3、气象上的时间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划分方式是不同的。生活中是以北京时0时到24时为一天。气象观测上则是以20时到次日20时为一天。天气预报中的时间是这样划分的:白天是指08-20时(北京时,下同);上午是指08-12时;中午前后是指10-14时;下午是指12-16时;傍晚前后是指16-20时;夜间是指20时至次日08时;上半夜是指20-24时;下半夜是指0-04时;早晨是指04-08时。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