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中药泡时间长了影响药效吗,中药泡了6个多小时还熬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中药泡太久会失去药效吗注:需要先泡再熬
1、相当多的中药饮片含多糖较多,这样蒸煮后晾晒干燥,如果不充分泡透,药物有效成分就不能被充分溶解出来。比如说天南星、半夏、山药、附子、黄精、玉竹、何首乌等,所以更好浸泡两小时左右。
2、你自己可以试一下,只浸泡半小时的和浸泡两小时的,药汁煮出来的颜色会差多少。
3、药物有效成分在空气中露置久了会有所损失,泡久了会因为空气中氧的作用有所损失,会因细菌的作用而分解,但谁也不会把饮片泡上它好几天甚至年把的,所以这样的损失可以不去计较。
4、其实,有些药物成分久煮都会损失很多,如含挥发性成分的薄荷、久煮就会造成有效成分破坏的钩藤等。
二、中药泡久了有影响吗
1、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逐渐重视,许多人开始用中药调理身体。人们现在有哪里不舒服了都会及时去看医生,不再像过去一样拖到很难受再去医治。西药对身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人们多采用中药进行调理。一般在中药房里都会给待煎药,但是有些人喜欢自己去煎。那么中药泡久了有影响吗?
2、汤剂是临床最常用的剂型,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的差异,应采用不同的煎药 *** .《医学源流论》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中药一般泡长时间了可能会影响药效的,如果在夏天泡的时间过长,容易引起了霉变,是不能再服用了,服用后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需注意了。
3、1煎药用具一般以瓦罐,沙锅为好,搪瓷器具或铝具亦可,忌用铁器,铜器,因为有些药物与铜,铁一起加热之后,会起化学变化,或降低溶解度。煎具容量亦大一些,以利药物翻动,并可避免外溢损耗药液。同时应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过快,使药物有效成分不全释放。
4、2煎药用具以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均可。用水量可视药量,药物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一般以漫过药面3—5CM为宜,每剂药多煎煮2次,有的煎煮3次,之一煎可适当多些,第二三煎可略少。每次煎得量100-150毫升即可。
5、3煎药火候一般先武火,沸腾后即用文火。解表与泻下之剂,煎煮时间宜短,其火易急,水量易少;补益之剂,箭煮时间易长,其火宜慢,水量宜多。
6、如将药煎煮焦枯,则应弃置不用,以防发生不良反映。
7、4煎药 *** 煎药前,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之后在煎煮,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煎煮时间在药剂沸腾之后20-30分钟,少数须50分钟以上~!(此剂不属这类)。
8、5服药时间《神农本草经》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食而在夜。”而现在不粉太
三、中药泡太久会不会对药效有影响
1、熬中药时更好不要泡一个晚上,否则会导致药效下降、变质等问题。
2、中药材一般都需要干燥保存,如果放在水里浸泡一夜,可能会引起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其中繁殖,一夜后可能导致这些中药腐败变质,因此,这类行为是不可取的。
3、药物熬煮 *** 、药物浸泡时间、火候等都不一样,如果用水泡了一夜,就会出现药水里的药水,药水里泡上一夜后就会出现药效下降的情况,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病人在服用的时候要尽量避免用药泡一夜。
4、中成药泡在水里可以泡一段时间,但不能太长,泡短时间后再熬煮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浸泡一晚就会直接影响到药物的效果和质量,甚至会出现变质的情况,对身体有很大危害。
四、中药熬得时间过长,会影响药效吗
以后熬药是请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使用砂锅、不锈钢、玻璃、搪瓷等为佳,忌用铁器、铝器、铜锅。
2.浸泡 *** :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cm,浸泡20-60分钟为宜(过久则药物易发霉变质),这样有利于药物有效成份的煎出。
3.煎煮 *** :每剂药煮两次。之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好的药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以淹没过药面),火候同之一煎。煎时更好加盖,一般情况下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降低。
4.煎熬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之一煎20-30分钟,第二煎15-25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之一煎40-60分钟,第二煎30分钟左右;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之一煎6-15分钟,第二煎5-10分钟。
5.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约200-300ml,儿童量约为成人的1/4-1/2,即50-150ml
6.服用时间: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上午服用之一煎所煎出的药液,下午服用第二煎所煎出的药液,这样可以使两煎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所起的作用均匀可靠。也可以将两煎药汁混合,分上午和下午两次服用,两次以相隔6小时左右为宜。当天煎的药当天更好服用完,不宜保存。
五、煮好的中药,放置时间长了药效会降低吗
一般来说,当我们需要调理身体时或者身体出现一些疾病时,有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中医治疗,选择中医治疗对于我们的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主要体现在中药对于我们人体的损害比较小,而且服用中药也不会产生抗药性。而西医治疗虽然比较快速有效,但是西药一般会让人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如果下次再有这种病的话,喝这种药见效的时间也会比较慢。那么在喝中药这个问题上,一般中药都是需要经过煎煮的,服用步骤比较麻烦。那么随之而来也有一个问题,煮好的中药,放置时间长了药效会降低吗?
1、煮好的中药更好是立即服用,这样中药的药效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病好的也会比较快。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服药时,煮好的药放置时间久了药效肯定是会降低的。在中药煮好后,更好是在一天之内把它服用完。也有的人在中药煮好后总是喜欢把中药分成几次吃,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好的。一方面,医生开的中药的药效是一定的,这是要求一次性用完的,如果分开服用就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中药放置时间久了容易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就会进入到中药中,使中药变质,严重的影响药效。
2、如果中药煮好后一次性服用不完的话,更好等中药放凉后及时密封好放置到冰箱中,使其减少对空气的接触,防止被污染,甚至产生霉变,变质等。
3、此外,中药是否需要放置还是要分中药的种类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就医诊疗时多和医生进行沟通,弄清楚服药的时间及 *** ,更大程度地保证其发挥药效。
总之,煮好的中药更好是趁热喝,良药苦口利于病,放置时间长了肯定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效的。
六、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中药放一段时间后就会失去药效
1、引言:中药是在日常的健康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不过有一些人觉得中药的药材如果放的时间太久的话,药效就会有损失,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觉得中药放一段时间就会失去药效呢?
2、因为很多人在脑海中就有保质期的概念,人们觉得每一件东西都应该有自己的保质期。人们在买食品的时候会看保质期,就连西药也是有保质期的,所以就推而广之,觉得中药药材也是有保质期的。如果说过了一定的年限,那肯定会让药效降低,所以会有很多人都觉得中药放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失去药效。实际上如果说是还没有煎的中药材,而且储存方式得到的话,药效不会有大幅度的降低。因为这些药材在进入到药房之前已经是被晒干晒制好了,所以说本身就没有什么水分。即便是储存起来的时候也不会有过多的变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不过储存条件不得当,空气比较潮湿的话确实会让药材变质,这样的话就会失去药效,当然这个药材本身也就不能用了。所以一般情况下中药放一段时间对药效的影响不是很大的,也没有必要过分担心。
3、中药在煎熬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正确的 *** ,大部分地方还是自己拿回去煎的,很少有医院煎好了送给病人的。所以说在日常情况之下,在煎制中药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用沸水煎,要用冷水或者用40度到50度的温水煎制,这样的话才能够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得到释放。在煎中药的时候也不要加糖,加糖会影响说的药效。中药煎制的次数要根据医生的医嘱来,不要煎制的次数太长,这样的话药效也就没有了。
中药泡时间长了影响药效吗和中药泡了6个多小时还熬吗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