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上海的历史有多少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上海从古至今的发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上海有多少年的历史
1、上海是从春秋吴国开始到现在,有着将近2500多年的历史。
2、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
3、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4、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
5、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
6、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
7、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8、上海人称的本帮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风味的菜肴,特色可有用浓油赤酱(油多味浓、糖重、色艳)概括。
9、常用的烹调 *** 以红烧、煨、糖为主,品味咸中带甜,油而不腻。
10、本帮炒菜中,荤菜中特色菜有响油鳝糊、油爆河虾、油酱毛蟹、锅烧河鳗、红烧圈子、佛手肚膛、红烧回鱼、黄焖栗子鸡等,真正体现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点。
11、上海蔬菜按季节不同有各种时令菜。
12、马兰头、荠菜、鸡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
13、市民早点——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腐浆。
二、上海有多少年历史
上海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可能只有数百年,但追溯上海的历史,则会惊奇地发现它的历史并不短。据考证,在距今5000年前的菘泽文化时期,上海地区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平原,上海的先民就已在此留下了足迹。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
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元代的上海镇已有很大的发展,并设立了市舶司。此后,上海镇又升格为上海县。明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更大的棉纺业中心,商业经济日趋发达。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 *** 在上海设立了海关。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3年,在 *** 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之后,美国在上海设立租界。1849年,法国也在上海设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上海实际上被划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后100多年里,上海成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钱财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险家的乐园”之称。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宣告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市正式成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收回。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经过上海历届 *** 与人民长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设,上海成为新中国的重要的工商业基地。
改革开放后的20年(1978-1998年),特别是1993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 南巡讲话以后,上海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成为中国的经济、金融、科技、信息、文化中心,一座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正在形成。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 *** 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G60科创走廊核心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申。四、五世纪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沪”,故上海简称“沪”。唐朝置华亭县。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浙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1843年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并迅速发展成为远东之一大城市。
上海市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辖16个市辖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上海GDP居中国城市之一位,亚洲城市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东京。上海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全球人口规模和面积更大的都会区之一。上海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上海住户存款总额和人均住户存款均居全国第二。2017年,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642家,位列福布斯2017年“中国大陆更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之一位。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之一,设有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市与安徽、江苏、浙江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2′至122°12′,北纬30°40′至31°53′之间,面积6340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13年,全市平均气温17.6℃,日照1885.9小时,降水量1173.4毫米。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三、上海有多久的历史有多久
1、上海地区,吴淞江以南于公元751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第二年改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辖有华亭、娄、上海、青浦、金山、奉贤、南汇7县和川沙抚民厅。吴淞江以北于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长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镇,1277年升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为崇明县。上海市区原是吴淞江下游的一个渔村,至唐宋逐渐成为繁荣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建上海镇,镇因黄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经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设上海县,辖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乡,为松江府属县。新近发掘的松江广富林将上海历史极大推前。
2、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1930年5月改称上海市。
3、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称上海为“沪”,又称申城。
四、上海的历史居然有6000年了
1、看到题目,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震惊?在很多人印象里,上海只是个仅有百余年历史的新城。然而追根溯源,上海的历史却已达千年。
2、距今5900年至5300年间,崧泽文化在太湖流域形成,属于新石器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的重要一环。
3、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文物局通过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福泉山清理了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战国、汉、唐、宋等时期墓葬154座和古祭坛等多处重要遗迹。其中,尤以良渚文化高台墓地和一方呈青灰、灰蓝、灰褐、黄褐、黄土的五色土层更具研究价值。五色土层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年的文化叠压,犹如一幅新石器时期到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直至封建社会的历史年表,使人们得以真切地触摸到远古时代上海先民生活的景象。因崧泽文化是上海先民最早创造的文化类型,处于上海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位,故有“上海文化之源”之称。
4、至今,上海被发掘的遗址有30处左右,而以遗址地命名的“文化”只有三处:青浦的“崧泽文化”,松江的“广富林文化”,闵行的“马桥文化”。有专家把这三处文化画在地图上,这三个地点竟然在同一斜线上,松泽文化在最上面,广富林文化在中间,马桥文化在最下面。但马桥文化不是终点,只在中间部位。
5、这意味着,早在六七千年前,在长江和海水的作用下,在现今上海的西部渐形成了“冈身”,通俗地说,就是上海的“古海岸线”。“冈身”由“西北—东南”走向的贝壳砂堤构成,比附近地面高出几米,走向略似弓形。东西最宽处达10里,最窄为4里,是古海岸线的沉积标志,也是上海滩逐渐成陆的有力佐证。
6、从形成年代来说,崧泽文化距今5500年,广富林文化距今4200年,马桥文化距今4000年。这条古海岸线的形成经历了几千年,日积月累并逐步向画面延伸。这条古海岸线涉及现今上海从上至下有:嘉定、青浦、松江、闵行、金山。
7、 6000多年前,上海市域内只有西部的青浦、松江、金山三地基本成陆,这些域都属于古太湖淤浅后形成的湖沼(特别是青浦、松江一带)与湖滨平原。
8、这么一看上海的历史还是很久远的对吧?只不过我们都对教科书里近代上海的历史太过熟识,加近年来考古技术日益完善,随着一些遗址的出土,上海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才得以重见天日。
9、如今青浦有崧泽古文化遗址,松江有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闵行有马桥文化展示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这些地方看一看,走一走先人的道路,感叹上海发展的速度,从心底更加热爱这座古老而蓬勃发展的大都市。
上海的历史有多少年和上海从古至今的发展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