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延时摄影时间间隔设置,无人机轨迹延时摄影怎么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如何使用尼康d850拍延时摄影呢
1、首先需要选择间隔拍摄功能这个功能,用尼康d850进行延时摄影就是拍间隔很短的照片去后期 *** 。
2、然后设置间隔时间,根据所要拍摄的实景,变化快的就间隔时间就短,间隔慢的就长,可以调五分钟。
3、设置好之后,设置选择间隔X拍摄张数,选择间隔是指总共要拍摄多的照片数目,拍摄张数是指每次快门拍摄的照片数目。
4、接着把尼康d850固定在三脚架上,调整好理想的拍摄角度和三脚架的位置。
5、最后在间隔拍摄页面,选择“开启”功能,尼康d850就开始延时摄影了。
二、延时摄影,拍摄两小时,播放30秒,间隔时间多少,
每秒播放24幅片子,播放30秒,那么总计播放720幅画面,720幅除以120分钟,那么每分钟拍摄6幅画面,即间隔10秒即可。
在一段延时摄影视频中,物体或者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平时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精彩的景象。延时摄影可以认为是和高速摄影相反的一个过程。
延时摄影通常应用在拍摄城市风光、自然风景、天文现象、城市生活、建筑制造、生物演变等题材上。而目前除了相机外,手机、行车记录仪也有此功能。
1、数码单反可以拍摄大分辨率的图像。现在高清视频的分辨率是1920x1080,也就是说是200多万的像素,而现在主流数码单反拍摄的图像像素都在千万以上,全幅机甚至高达两三千万。高像素使延时视频画面质量大幅提升,画面品质远超很多专业级摄像机。
同时高像素也给后期处理留有了相当大的余地,可以轻松 *** 包括画面推拉、平移之类的效果。
2、可以使用RAW格式进行拍摄。RAW文件保留了大量的信息和画面动态范围,色彩的宽容度也更大,为后期视频校色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3、可以全面掌握曝光的过程。光圈、快门、ISO、白平衡都是可控的。
4、可以随时查看拍摄的照片,控制拍摄的进程和效果。
1、文件大小是优势也是劣势。高分辨率的图像文件和RAW文件会限制相机拍摄的间隔。不同相机的缓存有差异,过大的文件会影响到相机的处理速度,一旦处理速度跟不上,相机会停止拍摄。所以有时候只能放弃拍摄RAW,改用JPG格式甚至小分辨率的JPG格式以获取较短的拍摄时间间隔。
2、使用数码单反拍摄,会不可避免的遇到视频闪烁(flicker)的问题。无论多么小心,都有一定的概率遇到这一现象,尤其在光线变化比较大的环境中。这给后期带来一定的难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延时摄影
三、延时摄影如何设置拍摄间隔
1、不同型号的佳能相机设置延时摄影的 *** 不同,佳能600D为例:
2、注:除特殊情况,如地铁因为场景单一(不影响测光系统),光线变化较大,所以我使用自动ISO200—ISO1600。
3、白平衡手动,可以用预设,也可以手动调节K值。
4、JPG直出,彩色,1000W像素以上机型,选择图片质量更高,图片尺寸为中等。
5、关闭机身高感降噪、关闭机身自动暗部补偿(尼康的D-lighting,佳能的高光优先模式、索尼和宾得的自动HDR)。
6、注意点:在傍晚和日出的时候,光线变化较大。根据经验,冬季30分钟内,光线变化更高可达2~3EV,请适当调整曝光。
7、只需要设置INTVL选项(永诺MC-36b),这一项是每次拍摄的间隔时间。
8、1)在拍摄城市白天的车流和行人时,间隔时间设置为1秒,机身设置快门速度在1秒以内。
9、2)在拍摄城市夜晚的车流时,间隔时间设置为2秒到5秒之间,机身设置快门速度为间隔时间减1。(例:间隔时间为3秒,机身设置快门速度为2秒)
10、3)在拍摄天空云层运动时,依云层运动速度,设置间隔时间为3秒到10秒不等,云层运动速度越慢,间隔时间最越长。
11、三脚架固定相机、取景:预判位置(由于后期视频编辑的长宽比是16:9,务必注意图片的上下部分需要裁减)。
12、不要升起三脚架的中轴,以保证稳定;
13、使用中长焦(50mm以上)镜头务必保证三脚架稳定;
14、拍摄时要加上目镜盖,防止后部光线入射影响照片的曝光(没有的话可以用深色的衣服或布蒙住取景器,固定好)。
15、拍摄时长(分钟)=间隔拍摄的时间(秒)×24×最终想要片段的时长(秒)÷60;
16、拍摄张数=24×最终想要片段的时长(秒);
17、例:我最终想要一段20秒的延时摄影片段,间隔拍摄时间为3秒,那么拍摄时长为:
18、3×24×20÷60=24(分钟),拍摄张数为:20×24=480张;
19、注意点:一般尽量多拍,假如需要一个10秒的片段,那么更好原始片段在15秒到20秒,为视频后期的转场留下空间。
四、延时摄影时间间隔怎么计算啊
首先确定要拍摄的现实时间,如:要拍摄现实时间的2个小时的过程,想让做出来的视频有5分钟,首先得知道一般视频的帧速率是1秒24帧,即一秒24个画面,那么可以来进行如下计算:
首先拍摄的视频是5分钟长度,即:300秒,
300秒乘24=7200帧,即需要7200张照片,
2个小时的现实时间,即2×60×60=7200秒,
延时摄影又叫缩时摄影(英语:Time-lapsephotography)是以一种将时间压缩的拍摄技术。其拍摄的是一组照片或是视频,后期通过照片串联或是视频抽帧,把几分钟、几小时甚至是几天几年的过程压缩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以视频的方式播放。
1、稳定压倒一切,一定要将摄像机牢牢固定在坚固的三脚架上,避免刮风等原因造成摄像机的晃动导致拍摄失败。
2、避免不必要的杂物进入画面。如在马路上拍摄,为避免行人进入画面,一定将摄像机架在远离人行道的地方。
3、准备充足的备用电池、储存卡,延时拍摄一般要工作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所以一定要根据所需素材的时长准备充足的附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更好接通交流电进行拍摄。
4、注意对机器的保护。因为耗费的时间比较长,为了保护摄像机的安全,避免自然、人为等因素的破坏,延时拍摄时一定注意看管好摄像机,同时避免暴晒和低温。
五、延时摄影参数设置
1、你拍摄的内容决定了你间隔拍摄时间的设置,比如你拍摄车水马龙的城市道路,因为车流大、车速快,显然拍摄每一张照片的间隔时间要稍微短一些,间隔时间为1秒左右为好,这样后期合成视频也会有延时效果而且很流畅,如果间隔时间超过1秒或者更长,最后的效果会有很强的跳跃感。
2、每一张照片(每一帧)拍摄的效果需求决定了相机拍摄的快门速度,如果你想拍摄夜景汽车光滑过留下的轨迹,那相机的快门速度则需要设置的慢一些,这样可以用慢们拍出流光溢彩的轨迹,这样的轨迹变化更能体现延时摄影的魅力。
3、延时摄影一定要手动曝光(M档),光圈、快门、感光度人为设置好以后就不要再更改设置,以确保画面的延续性,更不要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更或者其他的曝光模式了,除手动曝光以外,其他的曝光模式都会因为拍摄环境光线的变化导致拍摄的每一张照片(一帧)都各不相同,导致后期合成视频严重的跳、闪。
4、拍摄张数根据需求来设定,如果是想合成视频,就需要计算25张照片为一秒,比如你需要拍摄5秒的有效画面,则要5×25=125张,具体需要拍摄的设置来计算。
5、长时间曝光拍摄一张照片,相机的设置要避免使用大光圈,也不要使用太小的光圈,比如我们拍摄星空照片的延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清晰范围我们会选择较小的光圈配合超焦距,但也不要使用太小的光圈,如f22或f32,因为长时间曝光中的电信号会影响成像质量,图像会出现大量噪点,因此建议光圈设置在f8-f11左右。
1.你拍摄的内容决定了你间隔拍摄时间的设置,比如你拍摄车水马龙的城市道路,因为车流大、车速快,显然拍摄每一张照片的间隔时间要稍微短一些,间隔时间为1秒左右为好,这样后期合成视频也会有延时效果而且很流畅,如果间隔时间超过1秒或者更长,最后的效果会有很强的跳跃感,因此,拍摄内容的不同,间隔时间需要根据拍摄内容的形态变化特征来决定,比如拍摄花朵盛开的过程,这样间隔时间需要相隔几分钟深知几小时不等,再如拍摄云卷云舒的天空,间隔时间则根据云彩走动的快慢来决定,通常设置为3-5秒不等。
2.每一张照片(每一帧)拍摄的效果需求决定了相机拍摄的快门速度,如果你想拍摄夜景汽车光滑过留下的轨迹,那相机的快门速度则需要设置的慢一些,这样可以用慢们拍出流光溢彩的轨迹,这样的轨迹变化更能体现延时摄影的魅力。
3.延时摄影一定要手动曝光(M档),光圈、快门、感光度人为设置好以后就不要再更改设置,以确保画面的延续性,更不要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更或者其他的曝光模式了,除手动曝光以外,其他的曝光模式都会因为拍摄环境光线的变化导致拍摄的每一张照片(一帧)都各不相同,导致后期合成视频严重的跳、闪。
4.拍摄张数根据需求来设定,如果是想合成视频,就需要计算25张照片为一秒,比如你需要拍摄5秒的有效画面,则要5×25=125张,具体需要拍摄的设置来计算。
5.长时间曝光拍摄一张照片,相机的设置要避免使用大光圈,也不要使用太小的光圈,比如我们拍摄星空照片的延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清晰范围我们会选择较小的光圈配合超焦距,但也不要使用太小的光圈,如f22或f32,因为长时间曝光中的电信号会影响成像质量,图像会出现大量噪点,因此建议光圈设置在f8-f11左右。
关于延时摄影时间间隔设置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