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心脏病更佳抢救时间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心脏病犯了怎么抢救,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心脏病更佳抢救时间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突发心脏病如何急救
据统计,中国每天有7000人死于心脏病,其中70%的人是因为无法得到恰当救助而死于家中或现场。由于心血管疾病往往发作突然、来势凶猛,很快就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 *** ,供大家参考。
对于突发心脏病的急救,如果患者发病时仍然意识清醒,应立即服用 *** 等应急药物缓解症状,同时患者自身要尽量保持放松,仔细感受症状是否减轻,如果没有明显好转,要立即拨打“120”。有些病人存在侥幸心理,发病后想忍忍省钱,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不仅耽误了更佳治疗时间,再次发病时很有可能猝死。
一旦遇到身边人突发心脏病,目击者首先应该帮助患者在平坦硬物上平卧,为其开启领口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注意给他保暖,有医学知识的人还要让患者口含急救药片。如果发现患者停止呼吸,则要之一时间实施心脏复苏和人工呼吸。
心脏病患者的家人还应学会紧急抢救措施。先不要轻易搬动病人,也不要摇晃病人,如果有心脏病史要马上服药,并立即拨打“120”急救 ***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视情况给病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左前胸捶压,5至6秒一次,按压掌握力度要视病人的胖瘦而定。冠心病患者如出现心绞痛,要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的耗氧量。
对于后天因紧张等因素引起的心脏不适人群,应该主动脱离引起紧张的环境,注意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和劳累感。工作事业要紧,但是健康身体更是干事业的本钱。尤其是那些曾出现过半夜心跳加速、噩梦惊醒等情况的人群,更应该及早就医做专业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血管CT检查等。同时这类人群要做好自我保健,注意饮食清淡,经常运动,戒菸酒,不要熬夜,定期做好身体检查。
1、心肌梗塞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病人。
2、室内保持安静,切不可啼哭喊叫,以免***病人加重病情,与此同时,立即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络。
3、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如果发生心力衰竭、憋喘、口吐大量粉红色泡沫痰以及过于肥胖的病人,头低足高位会加重胸闷,只能扶病人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4、若发现病人脉搏细弱、四肢冰冷,提示可能发生休克,应轻轻地将病人平放在床上,去枕,以增加血流量。让病人含服 *** 、消心痛或苏合香丸等药物。
5、烦躁不安者可服安定等镇静药,但不宜多喝水,应禁食。解松领扣、裤带,有条件的吸氧,注意保暖。若病人脉搏突然消失,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且不能中途停顿,须持续到送医院抢救之后。
俗话讲,无病早防,防患于未然;有病早治,亡羊补牢未为晚。心脏的防病与治疗关键是“早”。那么如何在早期发现心脏病呢?
一般而言心脏病症状有胸闷、心悸、心慌、气急、胸痛、头晕、短暂的晕倒、口唇青紫,如果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则会发生黑蒙、双眼上翻、四肢抽搐等。
除此之外,心脏病还常常有一些体表征兆。注意观察这些先兆症状,也可以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
呼吸:做一些轻微活动时,或者处于安静状态时,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咳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脸色: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溼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邦邦的,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心脏病变正在扩大。此外,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
面板: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面板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这与机体组织长期缺氧,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有关。面板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血液中的还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表现,这是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动力异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应时,内耳就得到了先兆讯号。如果你的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皱褶,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
头颈:如果由锁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条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气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内侧却有阵阵酸痛,这有可能是冠心病。
手脚:手指末端或趾端明显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状,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肿,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此外,如果时常心悸、气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缓解,这是紫钳性心脏病的特有表现。
二、心脏病突发更佳的急救时间是什么时候
1、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3秒钟之后,人就会因脑缺氧感到头晕;10至20秒钟后,人会意识丧失;30至45秒钟后,瞳孔会散大;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由于心脏骤停,患者立刻失去知觉,已处于临床死亡阶段。一般人的更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分钟至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
2、医学专家强调,因心脏血管堵塞而突发心脏病的患者必须在1小时内打通堵塞的动脉,才不致造成心肌的永久性伤害。因此,患者及照顾他们的人必须高度警觉,掌握抢救时间,及时送患者到医院治疗。
三、心脏病突发的急救 ***
在心脏病的急救中,素有“黄金 4分钟”的说法。如果发现有心脏病突发的病人,抢救者应立即确定病人是否是心脏病突发,如果是应立即拨打急救 *** ,并且采取一些急救措施。
1、让发病的患者就地平卧,停止一切活动
如有供氧条件,立即让病人吸氧。紧接着,应触摸病人的颈动脉进行诊查以确定有无搏动,若无反应且没有动脉搏动,则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使头部后仰以保持气道通畅。原地保持患者仰面,维持呼吸,解开衣领扣子,戴假牙的病人一定要取下假牙。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发病,都要帮助患者就地仰卧。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
必要时可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救护员一手放在病人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为1秒钟以上。吹气量700~1100毫升,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即每5秒钟吹一次)。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2~16次/分钟。
在体外对心脏区域部位胸廓施加压力,促使心脏工作,维持血液循环。具体步骤如下:找到 *** 与胸骨交接处,并开始胸外心脏按压。采用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压深度4~5厘米,放松时保证胸壁完全复位,按压频率80次/分钟。正常成人脉搏每分钟60~100次。
心脏发生心室纤颤时,利用电击除颤当然最为理想,但在没有足够条件时,可以进行徒手心前区叩击。将一手掌贴在胸廓正中,另一手握成拳头较为有力地叩击病人胸前的那只手,在病人心前区捶击2次,如无反应,则可再捶击2~3次。
对于刚刚发生室颤的心脏,胸前区锤击有较好的除颤效果,可以消除室颤并使心脏恢复跳动。必须注意,要及早采用,在用耳朵听不到心跳瞬间的一分钟内,实施拳击除颤效果更好。
心脏病患者出门时建议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酯类)和“身份卡”(如出院小结、起搏器(或支架)信息、联系人和方式)。当病人发生突发事件意识不清时,这将是他人予以帮助的重要信息来源。此外,患者要了解自己目前的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心脏病发作前常常会有一些“预警信号”,比如胸痛的变化。急性心梗是冠心病发展的最严重结果,一般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通常不超过15分钟,患者经休息或舌下含速效 *** 片可很快缓解,且不经常发作。
如果近期内心绞痛发作变得频繁,或疼痛时间延长(超过15分钟),疼痛经休息或含 *** 不能缓解,这可能是急性心梗的先兆。另外,过去从无心绞痛的人,如突然出现心绞痛,并伴有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或有死亡恐惧感等症状,也是急性心梗即将到来的信号。
在以往稳定心绞痛基础上,如遇上发作更频繁、更易诱发、症状更重、持续时间更长、 *** 不易缓解等情况时,都应该及时拨打120急救或者直接去医院。当然从来没有出现过心绞痛的患者,出现了牙痛、手臂痛、背痛、腹痛等不典型的症状也应该及时就医,以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可用力拍打患者双肩并大声询问“喂,你怎么啦?”看是否有反应。
如患者意识停止,迅速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一般是侧脸于患者鼻前感受是否有气流,同时侧头平视患者胸廓,看是否有起伏变化。
主要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常用 *** 为一手食指与中指并拢伸直,置于患者喉结旁开两指的凹陷处,用指腹感受是否有搏动,判断时间6~10秒。若确定“三停”,须拨打120求救。
二、避免心跳骤停事件的发生,最关键还是预防,做到“一戒、二控、三调”。
3、三调则是调饮食、调心理、调节奏。
1)调饮食,将大鱼大肉调整为蔬菜瓜果,将高脂高盐调整为清淡原味,将暴饮暴食调整为每餐“八分饱”;
2)调心理,避免大喜大怒、极悲极恐能够减少突发状况;
3)调节奏,提倡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良好的工作、生活节奏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心脏病突发要如何急救?心脏病患者如何自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心脏骤停,急救掌握四个“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心脏病突发要如何急救?心脏病患者如何自救
关于心脏病更佳抢救时间和心脏病犯了怎么抢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