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上海市生活垃圾和住宅小区生活垃圾清运费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1、之一章总则之一条为了加强本市生活垃圾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投放、收集、运输、处置、资源化利用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2、本条例所称的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第三条本市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
3、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遵循 *** 推动、全民参与、市场运作、城乡统筹、系统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第四条本市生活垃圾按照以下标准分类:
4、(一)可回收物,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5、(二)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6、(三)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7、(四)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
8、生活垃圾的具体分类标准,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和处置利用需要予以调整。第五条市人民 *** 应当加强对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综合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9、市绿化市容部门是本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10、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制定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置的政策,协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落实,研究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机制。
11、市房屋管理部门负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义务。
12、市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处理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13、市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对查处违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行为的指导和监督。
14、本市住房城乡建设、商务、财政、规划、经济信息化、教育、民政、农业农村、科技、卫生健康、文化旅游、市场监管、邮政、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条例。第六条区人民 *** 负责所辖区域内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并建立相应的综合协调机制。
15、区绿化市容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区发展改革、房屋管理、生态环境、城管执法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推进所辖区域内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16、乡镇人民 *** 、街道办事处负责所辖区域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驳运以及相关的分类收集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第七条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参与绿色生活行动,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义务,并承担生活垃圾产生者责任。
17、本市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具体办法由市人民 *** 另行制定。第八条本市实行区域生活垃圾处置总量控制制度。市人民 *** 根据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要求,结合各区人口规模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各区生活垃圾处置总量控制计划。各区人民 *** 应当按照本区生活垃圾处置总量控制计划,落实生活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措施。第九条本市各级人民 *** 及其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全程分类管理、资源化利用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第十条本市支持 *** 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运用科技手段,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以及管理运行的智能化水平。
18、本市支持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就地处置、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二、上海垃圾分类开始时间
1、上海垃圾分类开始时间是2019年7月1日。
2、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上海垃圾分类问题,于7月1日正式施行,根据发展的趋势来看,在推行20年多年后,“垃圾分类”在申城纳入法治框架,混合乱丢垃圾者今后更高罚款高达200元。
3、上海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已经有20多年,分类标准有过多次的变化,明确规定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及干垃圾这四大类,合理分类,增加了可回收物的多样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第九十五条各级人民 *** 应当加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下列事项:
6、(一)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7、(三)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8、(四)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产生的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应急处置;
9、(五)涉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其他事项。
10、使用资金应当加强绩效管理和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第五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应当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1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制定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应当根据本地实际,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体现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等差别化管理,并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12、生活垃圾处理费应当专项用于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等,不得挪作他用。第六十一条国家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措施,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体系。
1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应当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应用。
三、上海市垃圾分类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上海市垃圾分类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1、按垃圾类型分类:根据垃圾的种类,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瓶、玻璃瓶等;有害垃圾包括电池、荧光灯管、废油漆等;厨余垃圾指食品残渣、果皮、蔬菜叶等;其他垃圾包括残留物、卫生纸等;
2、标准分类名称:对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分类命名,以便于居民理解和记忆。例如,在上海,可降解垃圾称为“湿垃圾”,其他垃圾称为“干垃圾”;
3、分类 *** :确定每种垃圾应当如何投放分别的垃圾桶中,如何正确使用垃圾袋包装;
4、垃圾分类规定的适用范围:明确垃圾分类规定适用于哪些区域或单位,比如是全国范围是仅限于某些地方或小区。
综上所述,上海市自2019年7月1日起就开始实施强制垃圾分类制度。这使得上海在垃圾分类方面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实践,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其次,上海拥有特殊的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如垃圾焚烧厂、生物处理厂等。这些设施需要考虑到其运行技术、处理能力和废气、废水排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从而需要针对当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
四、上海的垃圾分类包括什么
上海垃圾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分类:
1.可回收物:可回收物是指那些经过回收、再加工后可以再次利用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和废旧电子产品等。上海市民可以将这些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中。
2.干垃圾:干垃圾是指那些不适合回收、无法自然降解的垃圾,包括废弃的纸张、塑料、橡胶、玻璃、金属、除干垃圾以外的日常生活垃圾等。这些垃圾需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所以上海市民可以将它们投放到指定的干垃圾收集容器中。
3.湿垃圾:湿垃圾是指易腐垃圾,包括蔬菜、果皮、食品残渣、瓜皮果壳、过期食品等。这些垃圾可以通过堆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所以上海市民可以将它们投放到指定的湿垃圾收集容器中。
4.有害垃圾: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有危害的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油漆、废杀虫剂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处理,所以上海市民应该将它们投放到指定的有害垃圾收集容器中,由专业机构进行回收和处理。
以上就是上海垃圾分类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实施垃圾分类,上海市 *** 还提供了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同时也在公共场所设置了足够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方便市民投放垃圾。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促进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