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保留时间,液相保留时间前移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9 0

很多朋友对于调整保留时间和液相保留时间前移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调整保留时间是什么意思
  2. 保留时间的名词解释
  3. 什么叫调整保留时间
  4. 操做液相色谱时影响保留时间的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5. 什么是调整保留时间
  6. 调整保留时间用于
  7. HPLC保留时间影响因素,如何增加其保留时间

一、调整保留时间是什么意思

1、调整保留时间是一个色谱用语,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也称折合保留时间(reduced retention time)。

调整保留时间,液相保留时间前移-第1张图片-

2、调整保留时间t,、‘是用于计算相对保留值、保留指数等的基本色谱参数.在色谱实验中测定的只是包括死时间与在内的保留时间t:一般由下式:tR‘=t一tM(1)求得调整保留时间,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例如在分析不同化学性质的多组分样品时,需要有比较准确的基本色谱参数,作为定性指标。

3、因此,如何提高调整保留时间的准确度,已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在气一液色谱中,一般以甲烷的保留时间作为死时间,这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固定相往往对甲烷有一定的吸附或溶解作用,实验证明,甲烷的保留时间不仅与柱子尺寸有关,而且也与固定相的性质及用量有关。

4、保留时间是由色谱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所决定,在一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一确定的保留时间,有着类似于比移值相同的作用,可作为色谱定性分析的依据。被分离样品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该组分浓度极大值时的时间,也即从进样开始到出现某组分色谱峰的顶点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此组分的保留时间。

二、保留时间的名词解释

1.在色谱分析中,保留时间是指样品组分从进入色谱柱开始,到其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的时间。这个时间点也就是色谱峰顶点出现的时间,通常用RT表示,单位为分钟。

2.保留时间是由色谱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决定的,在固定色谱操作条件下,每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保留时间。这个时间类似于比移值,可以作为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3.相对保留时间(RRT)是指某个组分的校正保留时间与标准样品的校正保留时间之比。校正保留时间是通过从组分的保留时间中减去空气的保留时间得到的。

4.例如,如果空气的保留时间是2.5秒,组分的保留时间是6.3秒,标准样品的保留时间是8.2秒,那么组分的校正保留时间是6.3秒- 2.5秒= 3.8秒,标准样品的校正保留时间是8.2秒- 2.5秒= 5.7秒,因此组分的相对保留时间是3.8秒÷ 5.7秒= 0.67。

5.在日常生活中,保留时间指的是个人将一段时间留给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可以不受日常约束,进行喜欢的活动,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它也常被称为“自我改变时间”,因为这段时间可能会带来个人修养上的变化。

6.保留时间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放松的机会,人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释放压力,放松身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7.此外,保留时间也是精神上恢复元气的机会,它能帮助人们重新振作,调整心态。同时,它还提供了思考、反省、总结和改进的时间,帮助人们追求更精彩的生活。

三、什么叫调整保留时间

1、调整保留时间是一个色谱用语,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也称折合保留时间(reduced retention time)。

2、调整保留时间t,、‘是用于计算相对保留值、保留指数等的基本色谱参数.在色谱实验中测定的只是包括死时间与在内的保留时间t:一般由下式:tR‘=t一tM(1)求得调整保留时间,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例如在分析不同化学性质的多组分样品时,需要有比较准确的基本色谱参数,作为定性指标。

3、因此,如何提高调整保留时间的准确度,已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在气一液色谱中,一般以甲烷的保留时间作为死时间,这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固定相往往对甲烷有一定的吸附或溶解作用,实验证明,甲烷的保留时间不仅与柱子尺寸有关,而且也与固定相的性质及用量有关。

4、保留时间是由色谱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所决定,在一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一确定的保留时间,有着类似于比移值相同的作用,可作为色谱定性分析的依据。被分离样品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该组分浓度极大值时的时间,也即从进样开始到出现某组分色谱峰的顶点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此组分的保留时间。

四、操做液相色谱时影响保留时间的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1、流动相的比例与极性。对于不同的柱子,分离度和保留时间往往都会有点差别,所以在操作的时候:a、可以适当调整流动相的比列,如甲醇—水(90:10),如分离效果与保留时间延长,可以调整88:12或者92:8或者95:5等。b、有时候还需要更换流动相的组成,甲醇就可以换成乙腈,看具体的实际操作而定。

2、柱子与柱温。不同的柱子保留时间会有所差别,主要是载体的吸附性和固定液的纯度不同,但保留时间一般不会相差太大,可以根据对照品或者标准品的保留时间指定。柱温在HPLC操作时,一般就调整到室温或者30度。

3、流速。流速的大小,液相色谱一般调整在0.8mL/min或者1.0mL/min。

4、进样量。进样量大,保留时间往往会延长。

5、输液系统的压力,当高压流动相通过层析柱时,可降低样品在柱中的扩散效应,可加快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保留时间将会缩短。

具体的影响因素还要在实际操作中慢慢考察,经过调整后才可以的到较好的色谱条件。

五、什么是调整保留时间

1、调整保留时间是一个色谱用语,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也称折合保留时间(reduced retention time)。

2、调整保留时间t,、‘是用于计算相对保留值、保留指数等的基本色谱参数.在色谱实验中测定的只是包括死时间与在内的保留时间t:一般由下式:tR‘=t一tM(1)求得调整保留时间,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例如在分析不同化学性质的多组分样品时,需要有比较准确的基本色谱参数,作为定性指标。

3、因此,如何提高调整保留时间的准确度,已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在气一液色谱中,一般以甲烷的保留时间作为死时间,这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固定相往往对甲烷有一定的吸附或溶解作用,实验证明,甲烷的保留时间不仅与柱子尺寸有关,而且也与固定相的性质及用量有关。

4、保留时间是由色谱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所决定,在一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一确定的保留时间,有着类似于比移值相同的作用,可作为色谱定性分析的依据。被分离样品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该组分浓度极大值时的时间,也即从进样开始到出现某组分色谱峰的顶点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此组分的保留时间。

六、调整保留时间用于

根据气相色谱法相关理论,相邻两峰的保留时间及两峰的峰宽用于色谱分离度计算;色谱峰的大小由峰的高度或峰的面积确定,因此可用于色谱定量分析;调整保留时间反映了被分析的组分与色谱柱中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而在色谱柱中滞留的时间,它更确切地表达了被分析组分的保留特性。拖尾因子是通过计算5%峰高处峰宽与峰顶点至前沿的距离比来评价峰形的参数,目的是为了保证色谱分离效果和测量精度。

七、HPLC保留时间影响因素,如何增加其保留时间

1.调慢流速,如果你现在用的是1ml/min就调成0.8ml/min

2.换跟长点的柱子,如果你现在用的是150mm的,就换成250mm的

3.调整流动相极性,如果你现在用的是乙腈,就换成甲醇

4.柱温的话,你自己摸索一下,几个条件都测一下就知道了

5.看你用的检测 *** 是梯度洗脱还是等度洗脱的了,如果是梯度洗脱,梯度的设置就要缓一点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保留 时间 前移 液相 调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