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酒精吸收时间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酒精吸收时间以及酒精的吸收速度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酒精在体内多久能消失
1、通常情况下,饮酒三个小时以后,酒精会在人体的胃中被吸收,之后进入人体血液,经过三十七小时到四十小时以后,在肝脏中会被彻底分解。
2、虽然酒精在体内吸收的非常快,但在人体内氧化和排泄的速度却十分缓慢,绝大多数酒精是由肝脏代谢,只有极少量(约2%~10%)酒精没有氧化分解直接经肾从尿中排出或经肺从呼吸道呼出或经皮肤汗腺随蒸发排出,因此,一个人呼出气体的酒精浓度,是远远低于体内实际的酒精浓度的。
3、酒精一般通过口腔、食管、胃、肠粘膜等吸收到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宫中,并于5分钟内即可出现于血液中,待到30—60分钟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即可达到更高点,而空腹饮酒时的酒精吸收率要比饱腹时高得多。
4、其中胃可吸收10-20%的酒,小肠吸收75-80%,一次饮用的酒60%于一小时内吸收,两小时可全部吸收,被吸收后积聚在血液和各组织中,其中,脑组织中的酒精浓度可达血液酒精浓度的10倍。
5、人民网-医生:"酒后6小时查不出酒精"没科学依据
二、酒精多长时间会被人体消化和挥发掉
1、酒精大部分(90%)以上在肝脏代谢,代谢过程是: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在这些过程中,乙醛脱氢酶最为关键,它使乙醛氧化为乙酸,并决定着酒精的代谢速度。乙醛脱氢酶活性高的人,酒精代谢能力强酒量大;醛脱氢酶活性低的人,酒精代谢能力弱酒量小。乙醛脱氢酶活性的高低主要与遗传有关,有时也可以被酒精诱导,经常喝酒使此酶活性增加,从而酒量增加。
2、(1)消化道粘膜上的乙醇脱氢酶把少部分酒精转化为乙醛;
3、(2)大部分酒精进入肝脏,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
4、(3)依靠乙醛脱氢酶和肝内的P450把乙醛氧化为无毒的CO2和水排出体外。
5、成年人的酒精代谢速度大约为15毫升/小时,但因人而异,且还受到血液中酒精浓度、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饮酒后30至45分钟人体内的血液酒精浓度会达到更大值。一般普通人每小时可以消化15毫升酒精。普通人喝1瓶啤酒一般在2小时内血液中仍可测出酒精含量。饮酒不能贪杯过量,否则会影响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日常解酒保肝的 *** 在《日华子本草》中有记载,五味子“除烦热,解酒毒”;柴胡可加快乙醇的分解,有解酒护肝之功效;绿豆可解百毒,增进体内有毒物质代谢。有研究表明,葵花护肝片能解酒毒并有效保护肝细胞,保护酒精引起的肝损伤作用,增加其超氧化歧化酶活力,清除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从而起到保护肝细胞及机体内组织器官的作用。
三、酒精在人体内多长时间可以排干净
乙醇(结构简式:CH3CH2OH)是醇类的一种,是酒的主要成份,所以又称酒精,有些地方俗称火酒。化学式也可写为C2H5OH或EtOH,Et代表乙基。乙醇易燃,是常用的燃料、溶剂和消毒剂,也用于制取其他化合物。工业酒精含有少量甲醇,医用酒精是浓度为75%左右的乙醇。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不导电的液体。有酒的气味和 *** 的辛辣滋味,微甘。学名是乙醇,分子式C2H6O,(酒精燃烧C2H5OH+3O2=2CO2+3H2O)因为它的化学分子式中含有羟基,所以叫做乙醇,比重0.7893(20/4°)。
被吸收后,酒精会进入血液系统,溶解到血液的水分中,血液会带着酒精在体内循环。血液中的酒精随后会进入并溶解于身体每个组织(脂肪组织除外,因为酒精不能溶于脂肪)内的水分中。一旦进入组织内部,酒精就开始发挥它对人体的影响。所观察到的影响直接取决于血液酒精浓度(BAC),该浓度与摄入的酒精量相关。饮酒后20分钟内血液酒精浓度(BAC)会显著升高。酒精在被血液系统吸收后,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排出体外:
肾脏会通过尿液排除5%的酒精。肺呼出5%的酒精,可通过呼吸测醉器检测出。肝脏会将剩余的酒精化学分解成醋酸。凭经验估计,普通人每小时可以消化0.5盎司(15毫升)的酒精,因此大约需要一小时左右才能消化一罐12盎司(355毫升)啤酒中的酒精。
当身体吸收酒精的速度超过排出酒精的速度时,血液酒精浓度(BAC)就会增加。由于身体每小时只能排除一定剂量的酒精,因此一小时内饮多杯酒与一小时或多小时内饮一杯酒相比,血液酒精浓度(BAC)会增加更多。
酒里的有效成分就是酒精,学名乙醇。乙醇进入消化道内,主要在胃中被吸收进入血液。饮酒后一个小时血液中乙醇浓度达到顶峰,很多乙醇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影响了大脑的正常意识,这是酒后头晕的原因。大约一个半小时后,约90%的乙醇被机体吸收,其中20%的乙醇在肺循环中,通过肺呼吸排除体外;而80%的乙醇通过肝脏分解排出体外。
这种分解转化非常复杂,肝脏内有很多种酶,其中有些酶就有分解乙醇的作用,将由血液进入的乙醇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这样转化的时间需要2-4小时,其解酒的速度取决于各种酶的活性和数量,酶的活性越大速度越快,反之速度越慢。
根据日本信州大学一位教授所作的实验得知,饮酒后约九十分钟后酒精浓度就会逐渐下降,四小时后,就会消失殆尽,大约在九时至十二小时血液中酒精浓度就会变零。
四、体内酒精多久能代谢完
酒精代谢时间要看摄入的酒精数量有多少,肝脏每天处理酒精的能力约为180g/24小时,平均每小时处理酒精7.5g(相当于50°白酒,不到半两)。
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酒,持续5年以上,如摄入的乙醇量男性每日超过40g者,女性每日超过20g者,酒精性肝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短时间内狂饮,2周内有大量饮酒,每日摄入乙醇量>80g,或者短期内( 3天以上)连续每天大量酗酒,摄入的乙醇量达200g以上可引起急性酒精性肝炎,重症患者临床上可出现谵妄、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甚至急性酒精中毒导致死亡。
酒精摄入量的换算方式:乙醇量(g)=饮酒量(mL)×乙醇含量(%)×0.8,即含40g乙醇的酒大约为333ml葡萄酒、1250ml啤酒、125ml40度白酒或100ml50度白酒。酒精代谢的能力与遗传有非常大的关联,在人群中没有一个统一的相对安全的饮酒范围,饮酒应量力而为。
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饮酒后,乙醇会由口腔进入人体消化道,并从胃部就开始被人体吸收,其中胃部吸收的乙醇含量大约为20%,其余大约80%的乙醇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酒精进入血液后,在体内的代谢或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大约90%的乙醇在肝脏中被化学分解。血液中的乙醇通过静脉到达肝脏,并在肝脏中进行两次脱氢氧化反应,中间产物为乙醛和乙酸,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一些热量。
2、有一部分乙醇会通过肺部排出。由于乙醇容易挥发,饮酒后,血液中的乙醇通过肺部的毛细血管进入肺泡中,再由呼吸系统随呼气挥发而排出体外。
3、少量乙醇在肾脏中经肾小球的滤过,随体内多余的水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乙醇的代谢增加了肾脏的血液,加快了尿液的生成和排出,因此,生活中常看到有些人喝酒后频繁地去厕所。
4、此外,还有些乙醇会通过汗腺随汗液排出体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舒缓节日饮酒后身体不适,究竟怎样吃才能科学“解酒”?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4慢肝患者为酒精性肝病酒精已成肝脏“第二杀手”
五、酒精代谢时间计算公式是什么
1、分解时间=酒精量÷10=饮酒量×酒度数÷10。
2、根据目前科学研究的观点,正常人分解酒精的速度在10克/小时,一毫升酒约等于1克等于1000mg(实际因度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几乎都不到一克),也就是大约10毫升/小时。
3、虽然人体对血中乙醇浓度升高程度的耐受性个体差异比较大,但是血液乙醇致死的浓度并没有差异。大多数成人致死量是一次饮酒相当于纯酒精250-500mL。因此推荐戒酒或限酒,特别反对长期酗酒,或者是一次过量的饮酒。
4、根据肝脏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含量不同,酒精代谢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但是根据循证医学显示,酒精在饮用后30分钟即可达到峰值浓度,也就是30分钟之后就可以开始被慢慢吸收。
5、而后在两个小时之内达到峰值的浓度,在4个小时之后就会进入半衰期,到48小时之后就可以完全代谢,所以人体酒精代谢的周期是48小时,也就是两天的时间。
关于酒精吸收时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