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孔烤羊腿,位于火车西站附近,离市区的距离比较远
小小的店内,干净整洁,墙上的盘子摆件十分别致
别看店小,五脏俱全,甚至还有半包围的小型包厢可供聚会使用
要吃他们家的羊腿,更好提前1个小时进行预约
这样老板会提前开始烤羊腿,到店没有多久就可以吃到
若是不预约前往的话,运气好的话可能需要慢慢且焦心的等烤羊腿
运气不好的话能不能吃到也两说
这是因为 老孔家的羊腿可是用当地特有的黄河啤酒与秘制香料
经过足足24小时的腌制后才有资格上烤架的
若是人少的话,可以叫老板挑个小一些的,不过再小的羊腿也有3斤多
按只卖按重算钱,每斤58元,价格还是十分公道的
羊腿烤到表面微焦时,老孔拿刀在羊腿上划了很多道刀口
再在表皮上涂抹上秘制香料,再烤一会就能上桌了
说起这个黄河啤酒,当地人开玩笑说是用黄河水酿造而成
这虽是一句戏言,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喝起来确实不如青岛清爽,这款啤酒更多的是醇厚
主要还是不是当地人喝不惯吧
茉莉花: ***
另外还尝试了一款名为2504的军工橘子汽水
这个就是糖水橙子味
入口有正常汽水的 *** 性,一瞬结束
后续无回味,真是不好喝
和北冰洋、冰峰差远了
店内为口重的客人还提供了3钟蘸料,其中一份店家自制的烧烤料
使用虾皮、花生、芝麻等20多种调料 *** 而成
口味层次异常丰富,和烤肉十分想和
据老板介绍,取3份辣椒、2份烧烤料、1份孜然
就能调制成店家的特制蘸肉料,适合口重的朋友
对于江浙沪的味蕾来说,不蘸料空口吃羊腿,咸淡适口
在等羊腿上桌的间隙,老板上了几道特色菜
其中一道石花菜十分特别,我是之一次见
看起来和海葡萄类似,后来一百度果然是海货
吃起来脆脆的,富含海味
作为内陆城市,在牛羊肉的环绕中
这道菜的味道更显得难能可贵
调剂了我们已被牛羊肉宠坏的味蕾
肉皮冻,基本没什么区别,全国人民都好这口?
等了一会羊腿上桌,视觉效果惊人
当时觉得吃不掉,现在只想双持一手一个,边啃羊腿边看电影
老板给了副很长的刀叉,并且教会了初来乍到的我们怎么吃羊腿
要先用叉子插入羊肉然后挑起来,再用刀割肉,习惯了以后,还真是挺顺手
我们这次的羊腿有一大块羊油,当地人吃羊腿就喜欢肥肉多的,因为这样才会香
但我们的胃实在是受不了,忍痛割掉了
我尝试了一下羊油,实在是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羊油不同于猪肥肉,并且烤过后一点也不腻
这一点比手抓要好很多
羊腿烤的外皮酥脆,内里肉嫩多汁
汁水那么丰富的烤羊腿,我还是之一次吃到
以前吃的烤羊腿里面都会比较干
当羊腿吃到差不多不好割的时候,老板给了几副手套,让我们直接上手拿着吃
羊腿可以比较轻松的分成三个部分
肉是骨边香,拿着骨头啃肉粗犷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吃完了荤腥,老板又上了一道酸菜疙瘩汤
和之前吃的浆水面片一样,汤还是酸菜吊出来的酸汤
酸的并不突兀,十分开胃
说是疙瘩汤,其实疙瘩有意做的比较小
一煮开,就半化了,吃起来简直和喝粥一般,十分顺滑适口
一碗喝下去,胃里舒舒服服的
作为一餐烤羊腿的收尾,这是再合适不过的菜品
【总评】
牛羊肉作为兰州当地饮食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找肉质差一些的羊肉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对于烤羊腿来说,肉质好实在是弥足关键。
如果路过兰州,又有空闲的话,切记一定要留一餐给烤羊腿
三五好友一起割肉喝酒,天南地北,岂不快哉!
B站&微博&大众点评 统一ID Zidaness
吐槽星人&扬州食客
如果你喜欢看真实又优质的探店原创
请顺手点个赞
外加关注我
带你避坑免雷
吃到真正的扬州在地美食
那么
下次见
肉沫(我用的五花肉肉沫),加入姜沫,料酒,少许盐,白胡椒粉,椒盐,生抽,蚝油,搅拌均匀,放一边备用藕夹子,夹子,那就要切成夹子的样子,哈哈,不要都切开,留一边连着…做包裹的面糊,我用的是面粉:玉米淀粉(3:1)的比例,打入一个鸡蛋,撒上少许白胡椒和椒盐,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在藕夹子里面塞入肉沫…来个大合影…放入面糊打个滚,多滚几圈…起锅烧油,下油锅炸至两面金黄……成品,就这样直接吃都好吃的很了,觉得不够味的可以自己调点酱汁浇一下…吼吼吃哦,配上我的酸菜虾滑疙瘩汤,解腻,爽歪歪……
记一次做手擀面差不多这样说,有多久没睡过家乡的热炕,就有多久没吃过家乡的手擀面条了。也不对,十年前,在重庆机场附近,吃过一次手擀面,从此再无印象了,如今,忘了那家店的模样,甚至怀疑目前是否还存在,如果把经历与记忆像书本那样翻开,就会找到记载那家小店的那一页,它只存在于我记忆中的某个角落了。以后,在重庆,不管是面、粉、线,几乎都是机器挂出来的,吃不出筋道来。
缘起于看综艺《向往的生活》中黄磊做饭情节,勾起了我做一次家乡面食的欲望。题外话,高情商如黄渤和徐峥等,那几期才是最诙谐幽默。
先到超市买了一根擀面杖,就像是孙悟空刚从龙宫获得了金箍棒——准备大显身手了,还真是“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饭工具不齐,相当于“无米之炊”了。家里的面板不够大,可以将就用,只有擀面的面积小一些了。
开始和面了。让涓涓细水浇入半盆面中,目测水和面的比例差不多,用手把面和水糅合在一起,翻过来调过去地揉,越揉觉得越粘手,就像是面团沁出了微微细汗,可能翻来覆去的高强度运动,它也累出汗了。那就抓干面粉铺上继续揉,因为要想手擀面筋道,揉面是重中之重,“蹂躏”了大约五分钟吧,然后开始醒面——就把盆中的面团盖上一个盖子。
在醒面的同时来准备卤子(小时候一听到这个词,“炉子”的字眼就会一闪而过,奇怪哉),“卤子”也是东北的叫法吧。吃面一般有两种吃法,一种是面和汤料混煮在一起——我们叫热汤,另一种是面和拌料分开——我们叫凉汤。要是问我,当然是凉汤美味了。热汤相当于在滚水中,面条和汤料完成了大和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凉汤相当于一对互相不认识的男女,相识相知相爱在一起,我的给你你的给我。
家里有不久才买的一包酸菜,之前吃过几次酸菜疙瘩汤,但是我又忘记了这个酸菜酸不酸了,只好没过分去酸,只是用水冲了两次,切成段,本来是要切成末或者丝,刀也不快,那就剁吧,像是做饺子馅一样,而且手掌一半大小的猪肉也是剁的,拿出冰箱久了,切不成丝了。酸菜和猪肉分别剁成了肉末、肉块和肉丝混合体,刀工不行,不过这不会影响口感和味道的,我有这份自信。
准备好葱姜蒜,还加一点辣椒(本来北方不吃辣,入乡随俗了),开始炒酸菜做卤子了。因为猪肉肥的多,放入酸菜的时候才发现油放多了,不过,油大饭菜香,这么安慰自己吧。那些猪肉炒了很久,直到肥肉变干、瘦肉末不见为止,——这是我的做法。炒好酸菜,加入盐和味精等,卤子就做好了。别看这小锅底的卤子做工不好,但炒完之后肉香和酸菜香糅杂着蒜香和葱花香,早已令人食欲大开,味道是从鼻子窜入到心中去了,让人念念不忘。
开始做面条了。从大面团中揪出一小坨,面板撒面粉,面团擀平,折叠面皮切成条状,一把抓起放入另一盆中,撒点面粉,把面条抖开,防止粘在一起。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把所有面条都切好。
一锅水也开了,下面,煮至熟,把面条捞出来,放入一盆冷水中,这样会使面条更劲道,可能就是常见的“热胀冷缩”原理吧。这一盆根根可见的面条,沉在白蒙蒙的盆底,像是等待去打捞的一箱宝藏。
捞一碗面条,看,这是晶莹白皙的白面条啊!盛一点酸菜卤子洒在面上,拌一拌。瞧,这是星星点点的绿褐色散在一碗乡愁上啊!面条入口,我才有资格来说一下筋道是怎么回事:吃机器做出的面,咬一口,面就断了;而手擀面像是咬两下,才把面咬断,之一口咬断的是皮,第二口咬断的是“和”出来的“筋“,韧性在擀面过程被潜移默化蕴含其中,这就是最直接的感受。
这一碗面,让舌头上每个味蕾都激活了童年时的记忆,吃出了满口故乡的味道,对我来说就是成功了。
以上这些做面步骤,全是靠我回忆至少十五年以前父母擀面条的做法,也是一家一个吃法而已,如今习惯了外地的生活与饮食,梁园虽好,终非故乡。故乡面条,终究会是埋在心底的一颗种子,一点一滴的乡汤与一丝一缕的乡味,也能沁润出爱的萌芽。
最后,我们记住的总是家乡食物的味道,哪怕多少年过去。
推广全民阅读新时代!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 *** 等。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起来,一起来读书养性。
我们提倡阅读纯文学,拒绝玄幻言情、豪门总裁、穿越架空、仙侠奇缘、科幻网游、都市异能、校园宠妃、职场娱乐、同人灵异等 *** 爽文小说!
我们也拒绝听书,听书不利于思考,更容易被朗读者、讲解者带动情绪。读书的时候,喜欢哪一段,可以反复咀嚼、品味。有感触了,可以停下来慢慢思想,而听书适合浮光掠影地了解。另外,汉字的博大精深与艰深晦涩,哪能听得懂呢?
酸豆角怎么腌才好吃?简单3步就学会,又酸又脆爽,放一年不变质此时正值夏日来临,空气闷热、潮热、燥热,人们很容易变得没有胃口,急需一款开胃的蔬菜,来 *** 一下胃口,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含有酸味的食品,很容易激发人们的食欲,例如山楂、醋、酸菜等,在众多的酸味食品中,我独爱这一盘酸豆角,酸豆角是大众家庭的做法,首先把它腌制起来,放入大缸中,等一段时间变绿后,又酸又脆,放点肉末、老干妈炒一炒,口味微辣,咸香美味,酸的恰到好处,酸豆角能重振食欲,吃起来风味独特,我们这的早餐店,大部分都免费提供酸豆角小菜。
腌制酸豆角,每个人的做法都不同,但大致都一样,细微的差距,就在配料方面,不同的配料,能组合出不同的味道,有人喜欢放大料、有人喜欢放糖、有人喜欢放辣椒,各有千秋,今年的雨水很勤,菜园里的豇豆角,长势旺盛,新鲜翠绿,是时候腌制一缸酸豆角了,今天分享一个快速腌酸豆角的 *** ,关键点和经验全部教给你,让你一次成功,腌出的豆角,酸脆可口,绝对好吃。
腌酸豆角
食材:豇豆角、淘米水、玻璃罐
调味:食盐、白糖
1、要用这种长豆角,也叫豇豆角,无论采摘还是购买,一定要早晨去,趁着新鲜,选择豆角果实刚成型的那种,太老影响口感,带有虫眼的挑一挑,去掉头尾,清洗干净。
2、豆角控干水分,放在一边备用,另外准备一盆淘米水,淘米水很简单,大家应该都知道,过滤一下,没有杂质就行,腌制酸豆角,淘米水是关键,它起到了发酵的作用。
3、另外准备一个密封的玻璃罐,提前用热水烫一烫,高温消毒,倒置晒一晒,直到干燥位为止。
4、把豇豆角盘起来,依次放入玻璃罐中,倒入淘米水,水量距离瓶口还有一厘米,接着加适量的食盐,按照咸淡口味,自行掌握。
5、另外再放入适量的白糖,糖的数量要比食盐少,稍微来点就行,搭配一下味道。
6、接下来把瓶口密封严实,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保存4-5天,大概第二天的时候,豆角就开始变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越来越深。
7、这是5天以后的样子,打开表面会有浮沫,并且伴随着一股酸酸的汽水味,这是酸豆角的正常现象,并不是坏掉了,捞出来冲洗一遍。
8、准备适量要吃的酸豆角,起锅烧油,煸炒一些肉末,炒好盛出,再下入酸豆角,把水汽炒干,加点生抽,润一下颜色,喜欢吃辣的,可以加一点辣椒酱,再把肉末倒出来,加点盐尝一下味道,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9、按照这个 *** ,制成的酸豆角,酸脆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让人闻着就很有食欲,能大大地 *** 食欲,让人胃口大开,真的非常好吃,有空了记得做给家人吃。
技巧总结
1、挑选豇豆角食材的时候,尽量多费一点功夫,每一根挨个检查,确保无虫眼。
2、腌制3-5天的时候,基本就差不多了,除了淘米水以外,还有其他 *** ,也能腌成。
3、酸豆角可以炒一炒,也可以焯水后,直接拌一拌,总之要烹饪熟以后,才能食用。
奶奶对我的陪伴,温暖的不仅仅是童年的那段时光······禁止抄袭,我是食味菜谱,热爱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关注我每天学习做菜,总会给你惊喜。
"世间万物都有它的独特灵性",这是我小时候奶奶经常说的话。在当时还吃不饱穿不暖的社会,奶奶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极度热爱生活并且把一团糟的日子过成诗的一个人。奶奶结婚后生了八个小孩,七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爸爸排行老三,我是奶奶众多孙子孙女中最得宠的一个,我的童年多半是和奶奶在一起度过的。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永远都是干净利索又随性洒脱的一个人,爷爷和奶奶的感情很好,我从没有见他们吵过嘴或红过脸,我每天早上醒来爷爷已经去地里干活去了,奶奶做好了早饭:洋芋酸菜疙瘩汤,玉米面发糕。由于田地离家比较远,农忙季节天刚蒙蒙亮爷爷就起身去地里了,奶奶一般都会早上做个热乎的早饭给爷爷送到地里去。奶奶把汤盛到陶瓷罐里,把玉米发糕装进布袋里,之后再把锅里剩余的汤盛到一大一小碗里,我们吃完早饭奶奶就带我去给种地的爷爷送早饭去,每次还没到地方上,我就远远地大声喊:"爷爷,爷爷,给你送饭来了"。爷爷走到地头上,放下锄头,一边捋着胡子一边笑呵呵的说:"慢慢走,看脚下路"。到地里后奶奶通常都是和爷爷并排坐下来,一边看爷爷吃饭,一边把爷爷锄头上的泥土弄干净,又聊聊庄家上的事情;我则是一会跑到地的这头摘一串洋槐花,一会儿跑到地的那头追赶花蝴蝶,一会儿摘几个蒲公英跑到爷爷奶奶面前一吹,蒲公英飞进爷爷的汤罐里,奶奶和爷爷也只是笑笑,让我跑慢点注意脚下。
回去的路上我们就悠闲多了,奶奶在路边给家里的两只小白兔摘叶子,给五只老母鸡再挖点野菜,我则是看到好看的野花便摘满满一把,又看到坡上的野酸酸果,便摘满一把把的放进汤罐里。回到家里,奶奶洗完碗,便一个个的喂鸡啊,兔子啊,狼狗。我最喜欢和奶奶一起喂猫咪。奶奶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那年生了6只小花猫,其实爷爷是一点都不喜欢猫咪和兔子,奈何奶奶非常爱喂养,所以在奶奶面前爷爷也不会表现出太厌恶它们。我姑姑当时在市里一家医院当护士,平时家里都会有针管呀,纱布之类的东西。奶奶拿来一个小碗,从柜子里取出姑姑给爷爷和奶奶买的豆奶粉,小心翼翼的往碗里倒进一些,再给我手心里到一些,一边倒一边给我说,爷爷回来了你不能给爷爷说我们给猫咪喂奶粉了,不然爷爷就把猫咪扔掉了。我一边舔着手心里的奶粉,一边点着头。奶奶取出一个干净的针管,把冲好的奶粉吸进针管里,从框里拿起一个猫咪,小心的给他喂着针管里的奶水,边喂边说:"白果,你看这只长得多好看呀,这只的头比其他的都大,这一只睁开眼睛了,这一只除了头上是花的其余都是白的·······"我们坐在太阳底下,满足的观察着一个个的猫咪,奶奶的脸在太阳的照射下,越来越红了,额头上渗出了一颗颗小小的汗珠。
也许是小时候受奶奶的影响,我也非常喜欢喂养猫咪,每次看着猫咪蒙头呼呼大睡,或者顽皮的拿着自己的小爪子逗你亲近你的时候,我就想起奶奶经常说的那句话,世间万物都有它的独特灵性,看着治愈的它们,我想起了已故的奶奶,不禁潸然泪下······
朋友圈不在有个地方支援青菜的图片了,反而都在努力着在有限的蔬菜中寻求着新的突破,换着法的做菜!今天做完核酸我也改良了吃法!
来源:东北网
东北网4月3日讯(记者 霍枭涵) 足不出户,让我们换个方式,遇见720°美丽山水。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整合十三个地市线上图片、视频、全景VR等资源,推出“云游龙江”主题系列内容,让大家足不出户游遍龙江好风光。今天推出第十三期:云游绥化。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其地域轮廓犹如在松花江、嫩江汇合段上跃向小兴安岭西麓的一条鲤鱼,斜卧在黑龙江大地上。
绥化有寒地黑土之都美称,农业物产丰富,历史民俗文化悠久。这里是计划周末短途游的绝佳之选,绿色环保的有机果蔬采摘、烹饪的特色田园乡村游,以滑雪、温泉养生为特色的冰雪温泉休闲游,以皮影、黑陶、剪纸和二人转为特色的历史人文游等特色旅游体验,极大丰富了你的选择。
绥棱林业局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省文旅厅提供
绥棱林业局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景区位于绥化市绥棱县境内,群山连绵,林海浩瀚,是努敏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依托绥棱林区特有的自然优势,体现小兴安岭脚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烙印着独特的森工符号。
游历在景区中举目可观城林相依,通透朗润的绿色风情;侧耳可闻鸟啼蛙鸣,风生水起的自然回响。暂别忙碌、浮躁的快节奏生活,走进雅致静谧、如世外桃源般的诗画林城。
金龟山庄。省文旅厅提供
金龟山庄
金龟山庄地处北林、庆安、巴彦一区两县的金三角地带,融山水貌之灵气、乡村田园之风光、古今传说之精华、园林艺术之荟萃于一体,素有滨北“小太阳岛”之美誉,是省级AA级旅游景区。这里有原始的灌木林,有千年的蒲草洼,来到金龟山庄,犹如回到了久违的农家。
肇东大美青肯泡。省文旅厅提供
肇东大美青肯泡
青肯泡是一个呈腰子形的湖泊。慢步在湖南部大坝上,只见苇草青青,野鸭戏水,白云映碧波,人在画中游。坐在古朴的木船上,悠闲地撑着竹竿,穿行在芦苇荡中,看鱼儿在水里撒欢儿,听水鸟儿在天空中歌唱。
这份难得的宁静会让久居闹市的人们忘了身在何处,让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这里虽然不是旅游胜地,但这种独有的、原生态的美让青肯泡与那些人满为患的旅游景点相比,显得更加清新脱俗、更加稀有珍贵。
绥化榆林镇筋饼。省文旅厅提供
绥化榆林镇筋饼
绥化市的榆林镇筋饼香名远扬:薄薄的饼卷油润细腻、柔软筋道,卷上各种美味菜肴,吃起来的口感唇齿留香。现如今,经过几代人的手口相传,榆林筋饼的名气越来越大,榆林镇筋饼饭店、酒店遍布,达80多家,已成为龙江知名美食品牌。
肇东小饼。省文旅厅提供
吃一次就忘不掉的肇东小饼
肇东小饼其实就是肇东烤饼,最早名为“火烧云”饼,是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火烧云”饼,始于光绪年间,发源于郭尔罗斯后旗游牧地(今肇东境内),由郭尔罗斯游牧民族的荞麦面饼演变而来。肇东烤饼味香耐人回味,薄而小的饼刷上辣酱、鸡油、孜然等调料放在炭火上烤制,然后卷上葱花末来吃,味香耐人回味,被称为“肇东料理”,远近闻名。
酸菜汤。省文旅厅提供
绥化酸菜汤
酸菜汤在绥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酸爽可口、开胃爽胃,可增进食欲。滋味尤为鲜美,喝得全身暖融融,顿觉好惬意特舒爽,犹如小时候吃的那碗酸菜疙瘩汤一般,萦绕舌尖,回味余香。
绥化酸菜汤历经几十年的探寻和改良,终于摸索出风味独特的酸香和鲜爽,吸引了无数食客,风靡绥化的大街小巷。对于绥化人来说,酸菜汤已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家乡的味道,一种家乡的情怀。
简单美味家常疙瘩汤——中式家常疙瘩汤、酸菜疙瘩汤、紫菜疙瘩汤## 中式家常疙瘩汤
### 材料:
- 瘦肉末 150g
- 鸡蛋 1个
- 面粉 250g
- 水 适量
- 青菜 适量
- 葱姜末、盐、胡椒粉、鸡精适量
### 步骤:
1. 将面粉倒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成为疙瘩面团。
2. 将瘦肉末放入碗中,加入鸡蛋、葱姜末、盐、胡椒粉和鸡精,搅拌均匀成为馅料。
3. 将疙瘩面团揉成光滑的面团,分成小块,搓成小球状,加入开水中煮熟,捞出备用。
4. 将锅中放入适量的水煮沸,加入少许盐和油,放入青菜焯水。
5. 最后将煮好的疙瘩和青菜放入汤中,烧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粉即可。
## 酸菜疙瘩汤
### 材料:
- 酸菜 适量
- 猪肉 300g
- 疙瘩面团 适量
- 姜丝、蒜末 适量
- 鸡精、盐、白胡椒粉适量
- 水 适量
### 步骤:
1. 将猪肉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去除浮沫后转小火慢炖30分钟。
2. 将酸菜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翻炒至出水,倒入煮猪肉的锅中,加入姜丝、蒜末、盐、白胡椒粉和鸡精,继续煮10分钟左右。
3. 将疙瘩面团揉成光滑的面团,分成小块,搓成小球状,加入锅中,继续煮10分钟左右,直到疙瘩变得柔软。
4. 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再次加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粉,即可享用美味的酸菜疙瘩汤。
## 紫菜疙瘩汤
### 材料:
- 紫菜 适量
- 瘦肉片 150g
- 疙瘩面团 适量
- 鸡蛋 1个
- 葱姜末、盐、胡椒粉、鸡精适量
- 水 适量
### 步骤:
1. 将瘦肉片放入碗中,加入鸡蛋、葱姜末、盐、胡椒粉和鸡精,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
2. 将疙瘩面团揉成光滑的面团,分成小块,搓成小球状,加入开水中煮熟,捞出备用。
3. 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加入紫菜和腌制好的瘦肉,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0分钟左右。
4. 最后将煮好的疙瘩放入锅中,烧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和胡椒粉即可享用美味的紫菜疙瘩汤。
注意:疙瘩汤的疙瘩大小要适中,太小会煮烂,太大会煮不熟。另外,在煮疙瘩的时候要不停搅拌,防止疙瘩粘在一起。
想看更多家常美味菜谱,欢迎关注我,来我的主页一起好好吃饭快乐生活吧!
黑龙江鹤北林区老跑腿子郝凤林作者史义军
(鹤北庆林林场的白桦林)
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有个奇人郝凤林,是吉林德惠人,1914年生人。
他是什么时候到鹤北林区的我说不清楚,估计1949年前就在这里了。
我见过他,是合江林业工程公司和鹤北林业局合并之后的1981年。那时候,鹤北林业局就一条街,从东到西。西头是鹤北林业局机关,机关西山墙上用石灰涂了好大一块白,那就是电影幕布。我们经常到那里看露天电影。那里是鹤北林业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那里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长得黑铁塔似的护林员,他常年背着一杆七九步枪,穿着一件油渍麻花的黑棉衣,有时敞开怀,可以看到他里面连个背心都没有穿,下身穿着俛档的黑棉裤,脸上也是黑黢黢的,好像从出生也没洗过脸似的,人们都叫他大佬郝,大号郝凤林。
大佬郝在鹤北最偏远的林场庆林林场看山。那时没有林区公路,也没有庆林林场,只有那么一个地名。他很少下山,在山上他养了一群狗和鸡,春夏秋冬,带着狗,扛着枪在山林中转悠。有火情,他得跑上一百多公里到林业局报信。那时候属地界限不清,伊春新青林业局经常过界到鹤北林业局施业区采伐,小火车道修到了笑山,再往前修,就到了庆林的地界,那还了得。他拿着枪,带着狗生生把人家撵走了。所以他对于鹤北林业局是有功之人,林业局的领导也非常尊敬他。
他一年到头除了下山买盐背粮,或者报信之外很少下山。
他无儿无女,用东北话讲是个老骨碌棒子,也叫老跑腿子。
在我记忆中,我也就见过他两、三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82年冬天在林业局机关食堂吃饭,那时候我父亲是双丰派出所的所长,他和老郝头打招呼,让我叫他郝大爷,他说话瓮声瓮气的,中气十足。现在想来,他的声音很好听,有点男低音的那种感觉。
我能想象得出一个老跑腿子领着一群狗在深山老林中的寂寞的,寂寞时肯定是要喊山的。男愁唱女愁哭,老太太愁了瞎嘟嘟——大佬郝愁了是不是会唱很多民间小调呢,德惠可是二人转的故乡之一。在他的管护区内,那会儿还有许多鄂伦春人,还有一些老跑腿子,他们聚到一起的时候会干什么呢。
我就听过老跑腿子们曾经唱过的歌谣,如:
面对着大箐山,光棍发了言;
当一辈子光棍好处说不完。
光棍会喝酒,光棍会抽烟,
光棍的零花钱花也花不完。
大老郝在大森林里愁闷的时候会不会也唱上一曲呢,唱给谁听呢?是给他的狗,还是大山,还是自己。那歌声是在春风浩荡的时候;是在秋月流辉的时候;是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有时可能是连绵不断的艳情小曲,唱的自己如醉如痴;有时也可能是慷慨悲歌如古代壮士,唱的自己声泪俱下。
那时候,鹤北林业局叫关门嘴子,从关门嘴子往乌拉嘎老北沟走,就要经过许多店,比较有名的是王家店和邵家店,他都住过。王家店就在现在鹤北林业局双丰林场的东面,邵家店在今天双益林场的北面。
(我和王玉生合影)
(王玉生家的门牌号)
2012年我在小梧桐林场采访过王家店的少东家王玉生,他说解放后虽然店没有了,但老郝头住在王家店时也常到我们家,也和来这里的人一起吃喝。往早年间说,那时候店里有啥,住店的人也就跟着店主吃啥。那时候有骑马的,冬天有顺着梧桐河坐爬犁上来的,路过王家店必然要吃要住。王老说,那时候我们家有几间房,房里盘着火炕,又在周围开了点地儿,梧桐河流域的沃土,你春天撒下种子,就用不着管了,到秋天一穗苞米长得比筷子还长,烀上一锅,香气四溢。无论冬夏,过往行人前来投宿,俺家管吃,管住,还管喂狗,喂马,有钱就给钱,没有钱给一捆亚布力烟叶子也可以,给几张皮子也可以,少给也可以,不给也可以。多给不嫌多,少给不嫌少,不给也不恼。
我能想象得出,住店的人的情景,尤其是在风狂雪大的夜晚,小店内油灯摇曳,忽明忽暗,灯影里,店家端上来一盆烫嘴的酸菜苞米面疙瘩汤,住店的人端着碗伸着脖颈,嘬着嘴唇咝溜咝溜地喝着汤,同时还说着惯常的感激话,喝了一碗又一碗,直喝得满头大汗。行走了一天的老跑腿子们躺在滚热的炕头上,舒服得 *** 着进入梦乡,小屋内弥漫着烟叶子和臭脚丫子的味道。这时店家才吹灭油灯,到寒冷的黑夜里去给他们喂狗或者喂马。
我对大佬郝的身世很感兴趣,甚至在我年轻时写的小说中把他作为故事原型大写特写,我想象他有过自己心爱的人,因为其他原因他跑进了大山,他住过地窨子,马架子,在大山中打过小宿,打皮子溜过趟子,采过金子,也划过独木舟在梧桐河和嘉荫河中抓过大马哈鱼。
我听戴福军讲过不少采金的金狗子的故事,这些人也大都是老跑腿子。
据说老郝头年轻时也有人给他介绍过一个寡妇,但因为他散漫惯了,就没成。他也觉得没有人管束的日子更逍遥自在,到死也是骨碌棒子一个。
1986年他得了脑血栓,死在了鹤北林业局的医院里。为他送终的是戴福军。
我在小说中关于他的死是这样描述的:
在漫长的冬夜里,一个孤独的老跑腿子,躺在矮小的马架里,看着灶坑里的火光在黑暗中一闪一闪的,听着雪粒沙沙地打在窗纸上,听那寒风怒吼,听着在不远的地方有一头野狼在怪声嗥叫,……
这当然与事实不符。
大佬郝活着的时候和林业局局长王忠笑,和戴福军的父亲戴忠孝是挚友。因为大佬郝护林有功,去世后经林业局批准,被埋在了邵家店古城中了。碑文是:“生为绿色奉献,死守青山常存。挚友王忠笑题,挚友戴忠孝立,一九八六年”。
我多次去过这里,因为在邵家店这个地方,抗日英雄黄有就牺牲在这里,十一军军长祁致中因为违抗军令也是在这里被处死的。他能和两位抗日英雄作伴儿,也是他的造化了。
(我在北京刻的,2006年在邵家店立的碑)
云游龙江:田园养生之地——绥化东北网4月3日讯(记者 霍枭涵) 足不出户,让我们换个方式,遇见720°美丽山水。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整合十三个地市线上图片、视频、全景VR等资源,推出“云游龙江”主题系列内容,让大家足不出户游遍龙江好风光。今天推出第十三期:云游绥化。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其地域轮廓犹如在松花江、嫩江汇合段上跃向小兴安岭西麓的一条鲤鱼,斜卧在黑龙江大地上。
绥化有寒地黑土之都美称,农业物产丰富,历史民俗文化悠久。这里是计划周末短途游的绝佳之选,绿色环保的有机果蔬采摘、烹饪的特色田园乡村游,以滑雪、温泉养生为特色的冰雪温泉休闲游,以皮影、黑陶、剪纸和二人转为特色的历史人文游等特色旅游体验,极大丰富了你的选择。
绥棱林业局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省文旅厅提供
绥棱林业局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景区位于绥化市绥棱县境内,群山连绵,林海浩瀚,是努敏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依托绥棱林区特有的自然优势,体现小兴安岭脚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烙印着独特的森工符号。
游历在景区中举目可观城林相依,通透朗润的绿色风情;侧耳可闻鸟啼蛙鸣,风生水起的自然回响。暂别忙碌、浮躁的快节奏生活,走进雅致静谧、如世外桃源般的诗画林城。
金龟山庄。省文旅厅提供
金龟山庄
金龟山庄地处北林、庆安、巴彦一区两县的金三角地带,融山水貌之灵气、乡村田园之风光、古今传说之精华、园林艺术之荟萃于一体,素有滨北“小太阳岛”之美誉,是省级AA级旅游景区。这里有原始的灌木林,有千年的蒲草洼,来到金龟山庄,犹如回到了久违的农家。
肇东大美青肯泡。省文旅厅提供
肇东大美青肯泡
青肯泡是一个呈腰子形的湖泊。慢步在湖南部大坝上,只见苇草青青,野鸭戏水,白云映碧波,人在画中游。坐在古朴的木船上,悠闲地撑着竹竿,穿行在芦苇荡中,看鱼儿在水里撒欢儿,听水鸟儿在天空中歌唱。
这份难得的宁静会让久居闹市的人们忘了身在何处,让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这里虽然不是旅游胜地,但这种独有的、原生态的美让青肯泡与那些人满为患的旅游景点相比,显得更加清新脱俗、更加稀有珍贵。
绥化榆林镇筋饼。省文旅厅提供
绥化榆林镇筋饼
绥化市的榆林镇筋饼香名远扬:薄薄的饼卷油润细腻、柔软筋道,卷上各种美味菜肴,吃起来的口感唇齿留香。现如今,经过几代人的手口相传,榆林筋饼的名气越来越大,榆林镇筋饼饭店、酒店遍布,达80多家,已成为龙江知名美食品牌。
肇东小饼。省文旅厅提供
吃一次就忘不掉的肇东小饼
肇东小饼其实就是肇东烤饼,最早名为“火烧云”饼,是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火烧云”饼,始于光绪年间,发源于郭尔罗斯后旗游牧地(今肇东境内),由郭尔罗斯游牧民族的荞麦面饼演变而来。肇东烤饼味香耐人回味,薄而小的饼刷上辣酱、鸡油、孜然等调料放在炭火上烤制,然后卷上葱花末来吃,味香耐人回味,被称为“肇东料理”,远近闻名。
酸菜汤。省文旅厅提供
绥化酸菜汤
酸菜汤在绥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酸爽可口、开胃爽胃,可增进食欲。滋味尤为鲜美,喝得全身暖融融,顿觉好惬意特舒爽,犹如小时候吃的那碗酸菜疙瘩汤一般,萦绕舌尖,回味余香。
绥化酸菜汤历经几十年的探寻和改良,终于摸索出风味独特的酸香和鲜爽,吸引了无数食客,风靡绥化的大街小巷。对于绥化人来说,酸菜汤已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家乡的味道,一种家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