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茶的作用和功能主治,蒲公英茶的作用和功效与作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62 0
喝这种茶能降尿酸治痛风?

本报讯(文/图 记者 汪燕妮 通讯员 戴剑凌 江昌铭)有些不法食品生产、销售者在宣传产品时,大打“擦边球”,用非医学和养生的概念宣称或暗示治疗功效误导消费者。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了这样一个商家。

近日,江头市场监督管理所联合江头街道食安办在对江头蔬菜批发市场一参茸专卖行进行检查时,注意到店里摆放的一款“菊苣栀子降尿酸茶”产品。该产品的小标签上印有“菊苣、栀子、百合、葛根、桑叶,降低尿酸、控制尿酸、减少痛风发作”的字样。这些东西一组合,就有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功效?执法人员说,这种做法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规定。

执法人员要求商家提供该款产品的进货票据、供货商资料,商家称是从广东进的货,但无法提供相关进货凭据。执法人员当即对该批涉嫌标签不符合规定的45包食品进行扣押,并立案调查。

医生说法

食品或保健品都不能替代药品

市中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张倩说,菊苣、栀子等确实有一定降尿酸功效,“但从中药角度来说,并非‘1+1=2’,配比得好的话,1+1可能会远大于2,没配好的话,1+1的功效也可能小于1。”

张倩说,单看这些成分,确实都有降尿酸功效,但组合起来功效如何还有待验证。比如栀子,从药性来说,这是一味偏寒性的中药,如果长期食用,会伤脾胃,反而对降尿酸更不利。而且,不论是食品或是保健品,都不能替代药品治疗。

张倩提醒,有心血管疾病、肾脏病、糖尿病、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要谨遵医嘱,严格控制尿酸,切勿轻信药食同源、保健品等。事实上,降尿酸除了吃药之外,日常生活习惯也很关键。如饮食控制,海鲜、内脏、火锅更好不吃,酒不能喝,肉可以吃(建议煮前焯下水,以猪肉、鸡肉、鸭肉为主,少吃牛肉、羊肉等嘌呤高的),肉汤、炖汤、碳酸饮料不喝或者少喝,果糖含量高的水果也少吃。还要多喝水,有助于排尿酸。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出汗无助于排尿酸。

来源: 厦门晚报

蒲公英茶的作用和功能主治,蒲公英茶的作用和功效与作用-第1张图片-

《芝加哥论坛报》:被人们忽视的蒲公英,其所泡的茶有如此多益处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2021年4月29日文章】题:蒲公英茶有什么益处?

很多人都以为蒲公英只是草坪上不受待见的杂草,这可能是没有意识到蒲公英茶的诸多健康益处。蒲公英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几百年来一直用于治疗胃部和肝脏问题,整个蒲公英皆可食用,而根部最常制成茶叶。

蒲公英茶的健康益处体现在多个方面,可清除肝脏和肾脏中的毒素来帮助消化,其根部含有的菊粉可促进肠道健康,蒲公英含有的钾有助于控制高血压,其含有的菊苣酸有助于抗氧化和调节血糖水平,其富含的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季节性感冒,其根部的排毒性有助于皮肤愈合;其富含的天然维生素和营养成分可使头发更加坚韧。蒲公英茶可通过 *** 尿液产生促进尿频,从而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其含有的蒲公英甾醇具有抗炎作用。

每天只需1杯蒲公英茶就可获得其诸多健康益处,习惯蒲公英茶后可增加到每天3杯,但喝完蒲公英茶后应该再喝1杯水,以保持水分充足。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植物,通常比较安全,但在试图使用草药来改善医疗状况(尤其是与处方药合用)前先咨询医生,对豚草、万寿菊、雏菊和菊花过敏的人可能对蒲公英也过敏。需要注意的是,蒲公英茶不能代替处方药或医疗护理。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护肝或祛湿喝蒲公英茶有错吗?大部分人是真的错了

有多少人因为需要护肝,买了蒲公英茶;又有多少人因为湿气重,买了蒲公英茶。但是有几个人是喝对了,感觉整个人轻松多了的?可能不多,因为大部分人喝错了!不太清楚自己是否需要喝,只是觉得自己需要护肝,需要祛湿,结果就买了。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蒲公英!

在很多人印象里,蒲公英茶就是护肝茶,就是祛湿茶,但这个看法是错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实验研究发现蒲公英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够降低急性肝损伤出现的高转氨酶,也能增强肝脏的再生功能。

此外,研究还发现蒲公英能够发挥雌激素类作用,改善女性痛经或月经不调等;能够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但是不代表它能作为保肝药来发挥护肝作用,或作为雌激素或抗氧化剂等药物来用。我们说的这些作用机理,它们只是有助于作为新药制剂的研究及开发的参考文献,还不至于用于指导临床用药。

如果因为有这样的文献,便可以直接宣称它的这些功效,不经过药物提取,以及动物实验、一至四期的临床实验等等,便直接上市销售,那么我们日常的用药安全性就大大受到威胁了。

可能有人会抬杠说,我喝了蒲公英茶,没有出问题呀,感觉挺好呀。

的确,蒲公英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药,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不代表它就是能够护肝的。那蒲公英茶有什么作用呢?不能护肝,那能祛湿吗?喝了有什么作用呢?

蒲公英在中药里它是一味清热解毒药,味甘、苦,性寒,能够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和清利湿热的作用。简单地说,上火了或有湿热是可以用蒲公英的,而且是适合的。

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说祛湿喝蒲公英茶大部分人都错了呢?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的湿气重并不是湿热,而是寒湿。

那怎么看寒湿还是湿热呢?

我们可以对着镜子或手机,伸出自己舌头,看看舌质红不红,苔黄不黄或干不干。如果舌质淡,苔少或薄,或水滑苔(如下图),那就是属于寒湿,就不能喝蒲公英茶了,一点也不要喝,越喝湿气越重,人也越没精神。

如果舌质红,苔黄或黄腻(如下图),平时也容易口干口苦,或便秘,上火等,那喝蒲公英茶是合适的,有助于清利湿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买蒲公英茶往往会买比较多,怎么说也能喝上个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以上。但我们体内的湿热可能经常几天或一个星期,湿热就不明显了,甚至热已经完全去了,那就不适合再喝蒲公英茶了。

因此,我们喝蒲公英茶的时候,应该经常观察一下自己的舌苔,如果舌苔还是比较红,苔黄或黄腻,那可以继续喝。如果苔薄或苔水水的,那就别喝了,甚至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想要护肝,可以选择枸杞子,平时吃点逍遥丸让肝气舒畅些。蒲公英不是不能吃,而是没有肝火或肝胆湿热的情况下,就不要随便喝蒲公英茶。如果想要祛湿,先看舌苔,分清是寒湿还是湿热,如果是湿热,那可以选择蒲公英茶。但喝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舌苔的变化,当苔由黄转白或转成水水的,那就别喝了。

现在你还觉得自己喝蒲公英茶喝对了么?

冬天最怕脑梗、心梗!远离这三物,常饮二种水,做好一件事

冬季,是心脑血管的高发期,其中,脑梗、心梗,更是因其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使人谈及色变,甚至夺人性命。


入冬后,更是脑梗多发期,此时,要格外警惕脑梗、心梗。



为何在冬季,要格外警惕脑梗、心梗?


冬季,天气寒冷,易导致血管收缩,造成血压上升,脑血管也容易发生痉挛,导致血压剧烈波动,易诱发脑梗塞


并且,天气越是寒冷,人们的运动量,也就会相应减少,导致人体的血液循环减慢,大脑血液流量减少,也容易导致脑梗塞



还有一部分人,在寒冷的冬天,很少喝水,排汗也减少,水分不足,就会导致血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脑梗塞、心肌梗塞发病的几率。因此,入冬后,一定要格外注意警惕脑梗、心梗


入冬后,不想脑梗心梗,远离三物


之一物:浓肉汤


入冬后,开始进补,无可厚非,但是,要注意少喝浓肉汤。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浓肉汤中,含有较多的盐分,不利于血压健康,为脑梗埋下隐患。


此外,浓肉汤中,脂肪、胆固醇含量也较高,尤其是,浓白色的肉汤,含量更高,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所以,预防脑梗,浓肉汤,也要少喝,喜欢喝汤的人,不妨选择淡口味的蔬菜汤菌汤。



第二物:咸菜


生活中,咸菜,是餐桌上常见食物之一。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是喜欢吃咸菜。但是,预防脑梗,要注意少吃咸菜高血压者,更要远离不要吃


咸菜中,含有较高的盐分,也就会导致摄入过多的钠。钠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而这股强大的压力,考验着每一根血管,为脑梗留下隐患。


所以,预防脑梗,要远离咸菜,尤其是高血压者,切莫忽视。



第三物: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十分美味,受到多数人的喜爱。然而,食用油在经高温加热后,会产生分子结构变化,部分脂肪酸变为反式结构,这样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摄入过多的油腻,会造成血管中甘油三酯含量过高,导致"血液粘稠"。


慢慢地,甘油三酯,还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这些斑块再不断扩大面积和厚度,使得血管内径变小,血流变慢,从而使血管堵塞变硬,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阻碍血液流通,增加脑梗风险。


因此,油炸食物,一定要注意少食,尤其是三高者,更要少吃。




入冬后,不想脑梗心梗,常饮二种水


之一种:温开水


多喝水,补充体液,稀释血液,预防血液粘稠,减低血栓的形成,有助于预防脑梗


温开水,35-40摄氏度,最为适宜,同时,还有益肠胃健康。三个时间段,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并且,要小口慢慢喝。



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晚睡前,喝一小杯温开水起夜时,一小杯温开水。


第二种:淡茶水


淡茶水,也是稀释血液不错的饮品。并且茶水,还有助于排毒,降脂,改善血管健康。入冬后,经常泡杯热水,还可以暖身驱寒,一举多得。荷叶苦丁茶,可降脂,降压,改善血稠,防血栓,预防心血管疾病。


推荐:用蒲公英、荷叶、小叶苦丁,三者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即可。



荷叶,可降低总胆固醇和生甘油三酯,同时,能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血液浓粘状态,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小叶苦丁,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


蒲公英,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三者搭配,泡水喝,不仅可降脂、改善血粘稠,预防血栓,还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更多毒素




入冬后,不想脑梗心梗 做好一件事,更健康


那就是稳定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梗的重要诱因。血压高,更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容易使血管内皮受损,脑血管痉挛等,高血压,绝对称得上是脑梗塞的制造者之一。因此,入冬后,一定要控制好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


天气寒冷,更要勤测血压


姿势:坐位或卧位,每次测压,宜采取同一姿势和同侧手臂,以便对比。


时间:每天6至9时,17至20时,两个血压高峰时段,各测次。



每次测压3遍,一遍测压完成后,静待2分钟再测,取平均值


注意:测血压前半小时,避免劳累、焦虑、激动、剧烈活动、吸烟、憋尿、饮浓茶或咖啡等,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寒风一吹,血管受 *** ,血压也跟着不淡定了。一定要做好防寒,尤其是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衣服别太紧,尤其是领口、袜口、鞋子等处,不宜过紧。材质要轻便,以较轻的羽绒、棉服为主,不要过于厚重



提醒您:天冷的时候,出门一定要戴好帽子、围巾、衣服、帽子、口罩等的厚薄与松紧程度适中,有一定透气性。

蒲公英泡水喝,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可化解乳腺结节、口干口渴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中药:蒲公英。

世人把蒲公英比作「药草皇后」,我觉得不恰当。

皇后住的是啥房子?皇宫。

蒲公英住的是啥房子?马路旁,荒地里、墙角边、山坡上。

皇后能办啥事?也就帮着皇上管管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蒲公英能办啥事?天下黎民百姓的疾患苦痛。

在我看来,蒲公英更像一位胸怀宽广,品格坚韧的中国女性。女人的坚强,往往都是被男人逼出来的。

蒲公英的坚韧,也是被严酷的生存环境逼出来的。两人共同的性格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清朝的陈士铎老师在《本草新编》中说了一句话,可谓实在:「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

蒲公英真的这么伟大?真能解决我的疾患苦痛?

当然。

我们请历代大医来评价下。

1、明朝的缪希雍老师在《本草经疏》中说:

「蒲公英,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乳痈属肝经,妇人经行后,肝经主事,故主妇人乳痈肿乳毒」。

缪老师的意思是,女生 *** 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肝经淤堵,而蒲公英通肝经、胃经,可祛火消炎,能治女性 *** 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以致急性化脓性病痛。这种病多发于产后哺乳的产妇,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

2、清朝的刘若金老师在《本草述》中指出:

「蒲公英,甘而微余苦,其入胃而兼入肝肾矣,不然,安能凉血、乌须发」。

刘老师的意思是,如果你有白头发,可能是胃火旺,肝火旺,肾虚,这种状况可以用蒲公英调理下。

3、清朝陈士铎老师在《本草新编》中也指出:

「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火退而胃气自生」。

陈老师的意思是,蒲公英虽然出身卑微,却可以办大事。其中之一,就是可以清胃火,又不伤脾胃。

胃火旺有啥症状呢?口干口渴,多食易饥,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牙龈出血,口臭,大便干燥,甚至恶心呕吐等,都可以用蒲公英调理。

4、清代王士雄老师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深刻指出:

「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王老师这句话很好理解,是说蒲公英可以清肺化痰止咳。

5、清朝黄宫绣老师在《本草求真》中说得更究竟:

「蒲公英,入阳明胃、厥阴肝。缘 *** 属肝, *** 属胃,乳痈、乳岩,多因热盛血滞,用此直入二经,外敷散肿臻效,内消须同夏枯、贝母、连翘、自英等药同治」。

黄老师的意思是,蒲公英入肝经胃经,可以治胃火,疏肝火。

比如眼睛发红,就是肝火旺盛,因为肝开窍于目,肝火旺,必然影响眼睛。还可以疗乳疾,因为 *** 属肝, *** 属胃,多因热盛血滞而起。

综上,历代老师们对蒲公英的一致评价,就是八个字: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如果你有乳腺炎、乳腺结节、胃火盛,肝火旺,眼睛红,嗓子痛,水肿,口腔溃疡,脸上有痤疮,以及多种感染,甚至化脓性疾病。找蒲公英,就对了。

怎么服用?

蒲公英根,或叶,保温杯泡茶喝。外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有啥禁忌?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慎用。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

口苦、口干、口臭,体内藏有三把“火”,送你三个喝茶泻火 ***

一说到口苦、口干、口臭,很多人都会想到上火,这个思路是没错的,但是,口苦、口干、口臭又不仅仅是上火这么简单,中医上讲的“火”,分几个类型,分别是肝火、心火和胃火,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火”,当然泻火 *** 也不一样!

一、肝火旺盛引起的口苦、口干、口臭

肝火旺还有这几个表现:爱发脾气、大便干结、小便发黄、精神不好、容易瞌睡、头晕、脸色发红、身体闷热、失眠、恶食择食、眩晕口苦等。

对于肝火旺,胃热引起的情况,可以自制一杯清肝利胆,去火消炎的茶饮——蒲公英甘菊茶。

【材料】蒲公英、金银花、菊花

【作用】清肝利胆,去胃火、去肝火,排肝毒,防治咽炎

【做法】

1、挖取野生蒲公英的根茎,清洗干净,(一定要多洗几遍,免得残留泥沙,影响口感)然后烘干炒制成茶,备用;

2、菊花洗干净,烘干成茶,备用;

3、金银花洗干净,烘干成茶,备用;

4、取蒲公英根2.2g,菊花0.5g,金银花0.3g制成蒲公英甘菊茶包,即可。

5、每天取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可反复冲泡2-3次!

二、心火旺盛引发口苦、口干、口臭

相对来说,女性更容易出现心火旺的症状,而心火旺大多数都是因为平时的生活习惯不好造成的,比如说经常性的因为工作或者是学习熬夜。同样的,心火也分虚实。

实火:首先表现为心烦意乱、气郁不安、舌尖潮红,再严重一点,可能还会存在口腔溃疡。此外还有口干、小便黄少、便秘等症状。

虚火:这部分人,常由血虚或阴亏所致,心阴不足就会出现阴不制阳、虚热化火的情况,通常表现为低热、盗汗、失眠等。

要想解决心火旺盛引起的口苦、口干、口臭,可以选用莲子心进行泡水喝。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莲子心属于寒性的药材,脾虚胃寒的人不能服用,而且不能够过量、长期的服用。

三、胃火旺盛引发口苦、口干、口臭

胃火旺盛也是一个诱因,胃火,即胃火炽盛,属中医病症名,出现口干、口苦、有异味。症状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嘈杂易饥、便秘等。

中医常用麦冬进行泄胃火,《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麦冬:“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而且《本草分经》上也说麦冬:“泄热生津”。但是,由于麦冬也是性胃寒的药材,若是体虚,也不宜服用,并且不能长期服用。

上火是口苦、口干、口臭的根源之一,但与此同时,还需排查是否因其他问题引起的,对症治疗才能更好地解决口苦、口干、口臭!

蒲公英功效作用丰富,不过三种人不适宜用蒲公英泡水,建议收藏

小学篱笆旁的蒲公英,是记忆里有味道的风景,午睡操场传来蝉的声音,多少年后也还是很好听。这是周杰伦歌词里属于他和蒲公英的回忆,轻轻一吹,就像“降落伞”一样,随风飘散,也是我们共同的回忆。

蒲公英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除了自身很美之外,还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春天的时候,经常看见有人在路边、田地里采摘鲜嫩的蒲公英,回家炒菜,凉拌做汤,都是美味,冬天用来泡水喝,好处很多。

中医讲,蒲公英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来改善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气管炎、肺炎等一些炎症性疾病,但是蒲公英主要是入肝经和胃经,蒲公英泡水喝能缓解口干舌燥,适用于一些热毒性疾病,对于治疗热毒症、目赤肿痛、清肝热有较好疗效。《本草衍义补遗》记载:"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蒲公英味苦性寒,有通利小便,畅通尿道,降肝火,清肝热的作用,可改善肝火旺盛导致的面部粉刺、痤疮等问题,还能加速排出体内毒素和垃圾,减轻肝脏负担,达到一定的排毒养肝效果。

蒲公英还有一个强大的功效就是消肿散结,是很多女性朋友的“福音”,《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不规律,工作生活压力大,情绪难免不稳定,很容易导致乳腺增生等情况。可以用蒲公英泡水喝,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内分泌失调,降低身体内雌激素水平,疏通乳腺,帮助通经活络,改善乳腺增生以及结节等问题。

蒲公英有这么多好处,随处可以买到,又很便宜,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几种蒲公英泡水 *** ,再加一味药效果会更好!

1、蒲公英+金银花

金银花自古以来被誉为清热解毒之良药,和蒲公英搭配泡水效果更佳,有助于降肝火、防止咽喉肿痛,可增强免疫力,修复免疫系统!

2、蒲公英+红枣

红枣可以中和蒲公英的寒性,两者搭配,能保护肝脏,提高肝脏排毒能力,增强人体的血清蛋白的数量,加速排出体内有害物质,起到补血养颜、润肤护肤、润燥解毒的效果。红枣补气养血、健脾益胃,对体虛者效果不错,很适合阴虚火旺的人群。

3、蒲公英+丁香

丁香温中降逆,主要针对胃寒呕吐呃逆、温肾助阳等。适合由于脾胃虚寒而呃逆呕吐的人群。用蒲公英和丁香泡水喝,能够降低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快速醒酒。

4、蒲公英+山楂

山楂徵温,对食滞不化、睆腹胀痛效果好,可以活血化瘀、调血脂等。适合消化不良、脾胃有火等人群。蒲公英和山楂一起食用,可扩张血管,增加血管的流量,延缓衰老速度。同时山楂有很好的平喘化痰作用,与蒲公英一起搭配使用,能够消炎平喘。


5、蒲公英+甘草

甘草性甘平,补脾益气,润肺止咳,调和百药,调节寒凉。适合倦急乏力、肺热久咳者。蒲公英加甘草一起食用,可快速排出体内毒素,减少毒素对身体各器官的伤害。

6、蒲公英+龙眼

龙眼补心安神、养血益脾,安神作用非常显著,并且口感较甜,调和消公英茶苦味,口感更好。适合心肾不交失眠者和体虚贫血者。现在很多人都受到失眠的困扰,用蒲公英配龙眼再一起搭配食用,多喝几次就能有明显的效果。用蒲公英和龙眼一起食用,还能缓解眼疲劳,提高视力。

什么人不适宜用蒲公英泡水?

1、由于蒲公英本身属寒性,所以身体内有寒气的人不适宜饮用,蒲公英味苦中带有一种甘味,一旦身体寒气重的人饮用之后就会有反感、呕吐、腹部难受等不良症状,所以这种人是不能吃的。

2、常年身体虚弱,肾功能虚弱,脾胃虚弱这些人也是不适宜吃用的,因为蒲公英性寒,如果身体这么虚弱了还饮用会虚上加虚,造成拉肚子,还会加重肾虚,对身体的恢复是极不好的,所以不适宜饮用。

3、身体容易出现过敏的人,如果饮用之后出现全身发红发痒,很可能是过敏的表现,不适宜再饮用。

蒲公英泡水喝虽有4大好处,但这4类人需慎用,否则易伤身!

  蒲公英是比较常见的植物之一,它不光具有好看的外表,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尤其是经常用蒲公英泡水喝,便能够达到消除体内炎症的作用。

  不过,虽然蒲公英茶水的效果很好,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例如下文中提到的这4类人群,千万不能盲目的喝蒲公英水。

  1.脾胃不好的人

  平日里总是有消化不良腹胀反酸等症状,则不适合用蒲公英泡水喝,因为蒲公英本来就是寒性植物,若是盲目的饮用,则会加重脾胃问题,甚至影响到消化功能。

  特别是有腹泻症状的情况下,若是还饮用蒲公英水,则容易促进肠胃蠕动加重腹泻。

  2.血压较低的人群

  针对于血压较低的患者来说,也不能够用蒲公英泡水喝,主要原因在于蒲公英具有利尿的作用,如果喝完蒲公英茶后,大量的尿液排出,便会降低体内血容量以及心血管输出量,进而促使血压急剧下降。

  3.寒性体质的人

  寒性体质的人具有怕冷,手脚冰凉等表现,这种情况下确实需要多喝热水进血液循环,但切勿用蒲公英泡水喝,因为蒲公英是一种寒性的植物,经常喝则容易加重体内的寒湿之气。

  当然,如果想要通过喝蒲公英茶水获取一些好处,建议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红枣生姜,这样便能中和蒲公英中的寒性。

  4.过敏体质的人

  蒲公英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喝,其中就包括有过敏反应的人,比如喝完茶水之后身体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疙瘩以及伴随着瘙痒症状,都是过敏所导致。

  经常喝蒲公英水的好处有哪些?

  1.缓解胃痛症状

  药理研究得出的结果显示,蒲公英对于胃溃疡和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的效果,并且还可以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但想要获得这些好处,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搭配其他的食材服用。

  2.排毒

  蒲公英可以入肝经,而肝脏是人体内代谢和排毒的器官,对于经常饮酒饮食不健康的人来说,经常用蒲公英泡水喝,便能够辅助肝脏排出代谢的垃圾毒素。

  3.消炎

  蒲公英还被称之为天然抗生素,因为它有助于缓解各种慢性炎症,例如扁桃体炎,尿道炎,咽炎。

  4.去湿热

  有关的记载显示蒲公英具有散滞气,化热毒和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改善湿热所引起的舌苔发黄恶心等症状。另外,若是体内湿热过重有长痘痘的情况,同样也可以用蒲公英冲水喝。

  总的来说,蒲公英可以起到祛湿热消炎排毒以及缓解胃痛症状的效果。不过尽管蒲公英的食用价值较高,但并不适合所有人,需慎用。

  最后还需要提到的一点是,蒲公英茶的饮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以及其他的腹部不适症状。

非常齐全!20种中成药大全!一看就懂,疾病上门也不怕

1.风热感冒——复方双花口服液。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外感风热,毒热炽盛,见有: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吞咽困难,局部淋巴结肿痛,或见红丝

2.痰湿咳嗽——法制半夏曲。

【组成】法半夏、沉香、甘草、川贝母、肉桂、藕粉、化橘红、山柰。 【功效与主治】温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痰多气喘、脘腹胀满、恶心呕吐

3.胃火胃热——山香圆片。

【成份】山香圆片。辅料为糊精。

【功能主治】用于肺胃热盛,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3~4次。

4.消化不良——七珠健胃茶。

【成份】山楂、夏枯草、菊花、莱菔子、陈皮、三七等。

【功能主治】行气健脾,消积导滞,清热利湿。用于脾虚食滞所引起的消化不良,精神疲倦。

【用法用量】开水冲泡。一次3~9克。

5.口臭——小柴胡颗粒。

具有解表散热、疏肝和胃之功效,主治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

6.肾虚肾亏——巴戟振阳胶囊。

【成份】淫羊藿、人参、红花、刺五加、百路通、戟天、淀粉。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功能性阳痿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粒,一日1次,重症阳痿患者一次3~4粒。

7.肾炎——肾炎片。

【成份】一枝黄花、马鞭草、白茅根、车前草、葫芦壳、白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急慢性肾炎和泌尿道感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8片,一日3次。

8.手足麻木——蛇胆追风丸。

【成份】蛇胆汁、地龙、川芎、桂枝、白芍、独活、防风等。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散风化痰。用于筋骨软弱,风湿骨痛,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克(约20丸),一日3次。

9.腮腺炎——复方大青叶注射液。

【成份】大青叶、金银花、羌活、拳参、大黄。

【功能主治】清瘟解毒。用于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腮腺炎。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毫升,一日1~2次。乙型脑炎可遵医嘱增加用量和用药次数。

10.贫血——灵芝桂圆酒。

【成份】灵芝、黄精(制)、桂圆肉、制何首乌、党参、炙黄芪等。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温补气血,健脾益肺,保肝护肾。用于身体瘦弱,产后虚弱,贫血,须发早白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25毫升,一日2次。

11.偏头痛——晕痛定胶囊。

【成份】蜜环菌粉、川芎。

【功能主治】镇静,止痛。用于偏头痛,美尼尔氏病,神经官能症,对高血压,脑血管病等多种头痛及头(眩)晕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12.皮肤瘙痒——肤舒止痒膏。

【成份】苦参、土茯苓、淫羊藿、人参、天冬、麦冬、玉竹、黑芝麻、冰片。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养血止痒。用于血热风燥所致的皮肤瘙痒症。

【用法用量】外用。沐浴时取本品5--10克,于湿毛巾上均匀抹擦皮肤,揉摩5--10分钟,用清水冲净即可,每天一次。

13.前列腺炎——野菊花栓。

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前列腺炎、宫颈炎、肛窦炎


14.尿路感染——石黄抗菌胶囊。

【成份】石榴皮干膏粉、黄芩干膏粉、黄芩、地榆干膏粉

【功能主治】抗菌消炎。用于菌痢,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5粒,一日4次,小儿酌减

参考价: ¥25

15.肝硬化——愈肝龙糖浆。

【成份】茵陈、小蘖根、柴胡、蒲公英、黄芩、紫草。

【功能主治】清肝利湿。用于急慢性肝炎、初期肝硬化、水肿。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16.痛风——二十五味儿茶丸。

【成份】 *** 绫子芹、黄精、决明子、天冬、蒺藜、乳香、麝香、铁棒槌等

【功能主治】祛风除痹,消炎止痛,干黄水。用于“白脉”病,痛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变形,四肢僵硬,黄水病,“冈巴”病等

【用法用量】一次4-5丸,一日2-3次

17.冠心病——舒心通脉胶囊

【成份】马齿苋、千年健、川芎、丹参、降香、冰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通络止痛,理气宣痹;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用于气滞血淤引起的胸痹,症见胸痹,胸闷,心悸等症,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征候者

【用法用量】一日三次,每次2-3粒,或医嘱

18.创伤——中华跌打丸。

具有清肿止痛,舒筋活络,止血生肌,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挫伤筋骨,新旧瘀患,创伤出血,风湿瘀痛

19.中风——珍龙醒脑胶囊。

【成份】珍珠、紫檀香、西红花、诃子、塞北紫堇、冬葵果等

【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清热通络,用于痰瘀阻络所致的中风,语言蹇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一次2粒,一日1-2次

参考价: ¥101.3

20.胆病用药——叶金排石胶囊。

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功效。用于属湿热蕴结所致的砂淋、石淋,症见:腰痛,少腹拘急,或尿中带血,小便黄或淋沥不爽或频数,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数等

每天坚持喝一杯蒲公英茶,身体会有什么不一样?4个好处,不一般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38b0980000bt6iglsl5d1tkni9usi0","duration":86.75,"width":960,"height":540,"file_size":7546238,"thumb":{"web_uri":"tos-cn-p-0000/6c71fd4e1c404156983cadc0c02893d9","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86.75,"file_size":6901787,"w":854,"h":480},"normal":{"duration":86.75,"file_size":4964953,"w":640,"h":360},"ultra":{"duration":86.75,"file_size":8458907,"w":960,"h":54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6293c6bb75ffc2e23c767e5f6630f912","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标签: 作用 蒲公英 主治 功效 功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