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得多长时间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得多长时间的知识,包括需要多长时间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须臾是多长时间
问题一:须臾是多长时间?根据《僧祗律》:
一“须臾”等于二千八百八十秒;
一“刹那”却只有零点零一八秒。
但其实这个是佛法上的说法,事实上实际的使用中,都是泛指很短的时间,没有人会去细究到底须臾是多少秒的。
问题二:一瞬间一刹那一须臾分别是多长时间据此,可推算出具体的时间来:一天一夜为二十四小时,二十四小时有四百八十万个刹那,或二十四万个瞬间,一万二干个弹指,三十个须臾。再细算,一昼夜有八万六干四百秒,那么,一须臾等于二千八百八十秒(四十八分钟),一弹指为七点二秒,一瞬间为零点三六秒,一刹那却只有零点零一八秒。所以:一瞬间为零点三六秒,一刹那为零点零一八秒,而一会的时间是可长可短的
一“须臾”等于二千八百八十秒;
一“刹那”却只有零点零一八秒。
问题四:常听说须臾之间,那么请问一天有多少须臾?须臾之间的光年一日一夜为二十四小时二十四小时有三十须臾一须臾有四十八分钟一
问题五:古代的时间,最短的是多少?除过须臾之类,要有具体时长的依次是:
闪念、瞬、弹指、须臾、刻、时、日、旬、月、季、秋、年、纪、世、劫。
十闪念为一瞬,十瞬为一弹指,十弹指为一须臾,十须臾为一刻,八刻为一时,十二时为一日,十日为一旬、三十日为一月,三个月为一季,九个月为一秋,十二月为一年,十二年为一纪,一百年为一世,四万八千年为一劫。
问题六:须臾是什么意思 xū yú)梵语外来语
〈书〉极短的时间;片刻:须臾不可离
1.优游自得。《仪礼・燕礼》:“寡君有不腆之酒,以请吾子之与寡君须臾焉,使某也以请。”《文选・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须臾以相羊。”李善注引王逸曰:“须臾、相羊,皆游也。”一本作“逍遥”。
2.从容,苟延。《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五》:“此‘须臾’与《中庸》‘道不可须臾离’异义。须臾,犹从容,延年之意也。言足下所以得从容至今不死者,以项王尚存也。《汉书・贾山传》:‘愿少须臾毋死,思见德化之成也。’‘少须臾’即少从容,亦延年之意也。故《武五子传》‘奉天期兮,不得须臾’张晏曰:‘不得复延年也。’从容、须臾,语之转耳。”
3.片刻,短时间。《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宋洪迈《容斋三笔・瞬息须臾》:“瞬息、须臾、顷刻,皆不久之辞,与释氏‘一弹指间’,‘一刹那顷’之义同,而释书分别甚备……又《毗昙论》云:‘一刹那者翻为一念,一怛刹那翻为一瞬,六十怛刹那为一息,一穿为一罗婆,三十罗婆为一摩T罗,翻为一须臾。’又《僧祗律》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明梁辰鱼《浣纱记・允降》:“我劳心数年,提兵十万,深入敌境,克在须臾。”清李渔《巧团圆・全节》:“小小一枝箭,发出如雷电;陵谷转沧桑,世界须臾变。”冰心《寄小读者》二九:“这颜色须臾万变,而银灰,而鱼肚白,倏然间又转成灿然的黄金。”
4.古代阴阳家的一种占卜术。《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李贤注:“须臾,阴阳吉凶立成之法也。今书《七志》有武王《须臾》一卷。”
问题七:古代一刹那,一念,一弹指,一须臾在现代是多长时间
问题八:一会,刹那,霎那,须臾,弹指,瞬间各表示多久?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就可以推算出具体的时间来:
一昼夜=30须臾=600罗预=12000弹指=240000瞬间=4800000刹那
因为一昼夜=86400秒,因此把每个单位换算成秒数,可以得到:
问题九:须臾、一瞬间、一刹那最短的是哪个汉语中那么多表示时间短暂的词常常引起我们的疑惑:到底哪个词表示的时间最短?最短有多短
我们常见的“片刻”,也作“片晌”、“片顷”、“片晷”,“俄尔”也作“俄而”、“俄顷”、“俄刻”,“少时”也作“少顷”、“少刻”。它们的意思都是“一会儿,时间很短”,甚至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注释。如“顷”,也作“顷刻”、“顷之”,意思为“片刻,时间不长”,而“一霎”或“霎时”的意思为“顷刻间,形容时间很短”。这些词所表示的时间确实很短,但由于全是大概的描述,具体哪个更短,短到什么程度,无从考究。
能够换算成现在时间单位的还得属从佛教中来的几个词。《法苑珠林》卷三引《僧祗律》中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千须臾。”古印度人计算出“一日一夜”(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天”)有23.99999小时,和现在人们的认识完全吻合。那么,以上那些词语换算成现在时间单位的结果就是:“须臾”约为28.8秒,“罗预”约为1.44秒,“弹指一挥间”的“弹指”约为0.072秒,“瞬间”、“转瞬”的“瞬”(眨眼)仅约为0.0036秒,而“念”仅有0.00018秒!“一日一宿有八亿四千万念”,5000多“念”才相当于1秒,可谓短矣!怪不得人们用“一念之差”时,常含一种极度的懊悔之情呢
还有比“念”更短的吗?有,那就是“刹那”。“刹那”也是梵语音译,意为“极短的时间”。《俱舍论》释:“时之极少者,名刹那。”“极少”,说明这才短到家了。“刹那”有多短呢?《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九十刹那为一念。”――“刹那”仅仅等于0.000001999秒
“刹那”才是短暂中之最短者。有多短呢?“一刹那”,还不及一秒的五十万分之一呢!
二、一年有多长时间
一年阳历时365或366天,阴历354或355天。
一年是一个历法单位,有春夏秋冬四个节气,春天是年的开始和年的结束。一年就是12个月左右,不包括闰年,阳历365或366,阴历354或355天。
公历。公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多一点。
在公历(格里历)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
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加在二月里,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二月为29天。因此,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闰年366天。
闰年的计算 *** :公元纪年的年数一般可以被四整除,即为闰年;但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则为平年;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为闰年。
判定公历闰年遵循的规律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公历闰年的简单计算 ***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年份为闰年)
如:1、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
三、一段时间大约是多久
1、一段时间是指一件事情从发展到结束的时间。
2、时间(Time)是物质的永恒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称为世界时系统。
3、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
4、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5、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四、一般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民法总则》之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需要注意,特殊规定的效力是高于总则的规定的,具体如下:《产口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爱到损害时起算”。《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国家赔偿法》第32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在处理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要注意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运用法律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之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