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的一些知识点,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视频人教版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
1、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
2、分度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3、测量范围(量程):从零刻度线到这把刻度尺的最后一条刻度线的距离。
三、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会选:先估算被测物体的长度和精确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2、会认: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及是否磨损。
3、会放:刻度尺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4、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会记: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值和单位。
1、累积法:多用于测量细微物体的直径和厚度,公式为l=l总/n(n为数量)。如:测一张纸的厚度。
2、化曲为直法:用于测曲线的长度。用无弹性的棉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用刻度尺测量出棉线的长度即可。如:测蚊香的长度。
3、滚轮法:多用于测量较长曲线的长度。先测出某圆的周长,让圆在待测曲线上滚动,记下圈数,用圆周长乘以圈数即可,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4、组合法:当刻度尺无法贴近待测物体的长度时,用直尺和三角板组合可测出圆形或球形的直径。如:测硬币的直径。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2、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
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机械钟、石英钟、日冕、沙漏等。实验室中常用秒表来测量时间。
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使用时要注意,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厚尺子要垂直放置。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工作电压是4~6V,电源的频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3、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使用220V交流电压,当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指导运动所受到的阻力比较小,它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小。
三、初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
要知道每一个物理量的意义,定义的含义,公式的适应条件和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最后会灵活的去应用规律、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接下来我整理了初二物理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
①单位:为了科学地进行测量,必须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做单位。
②国际单位制:为了便于交流,国家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换算关系1km=103m=106mm=109μm=1012nm(103进率)
换算 *** :大换小乘进率,小换大除进率。
一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应从其他清晰整刻度线量起;
二看量程,量程决定了刻度尺的测量范围;
三看分度值,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度。
一会选: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二会放:刻度线要紧靠被侧物体,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零刻度线磨损的应以其他整刻度线为零点。
三会看:读数时,视线要垂直正对刻度线;
四会读:读数时,除读到分度值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值);
①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
几组数据相差较小,一般仅估计值不同。
所读数据与其他组数据相差很大,准确值不同。
(2)常用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小表盘指针指向半刻度线之前,大表盘在0~30s之间读数;
小表盘指针指向半刻度线之后,大表盘在31~60s之间读数。
调零:上好发条,按动复位按钮,使大小表盘指针都指向零刻度线处;
启动:按动“开始/停止”按钮,开始计时;
停止:再次按动“开始/停止”按钮,停止计时;
归零:再次按动复位按钮,是指针指向零刻度线;
记录:记录分针、秒针读数,注意记录单位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物理的规律、原理都是通过物理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总结或推理出来的。我们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物理实验要求同学们去做,去探究。只有同学们敢于实验,敢于实践,敢于动手,才能把物理真正学好。
观察物理现象,观察实验现象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之一步,我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你在观察中才会发现我们没有认识的世界,才会提出问题,才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才能调动我们学习或探究的积极性。所以,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物理。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体会物理,学习物理,应用物理。
学习任何知识记忆是必要的,但我们一定要因学科而议,学习物理需要的是对物理知识的感悟,对知识的理解,不是我们常说的“套公式”。要知道每一个物理量的意义,定义的含义,公式的适应条件和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最后会灵活的去应用规律、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对知识进行延伸、拓展。从中发现物理规律和求解物理问题的 *** 。
常言说的好:“三思而后行”,足说明思考的重要性。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特别是物理问题要分析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从物理过程中寻找物理规律和求解物理问题的 *** ,顺藤摸瓜。你的思路广了, *** 多了,你的能力也就高了。我们在物理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物理 *** 的总结,往往 *** 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习惯好比大楼的根基,没有坚固的根基不可能建起高楼。好的习惯会成就你的一生;什么是好的习惯?简单的说:就是该干什么的时候,干什么?是学习的时候就专心的去学习,是锻炼的时候就去锻炼,是休息的时候就去休息,该玩的时候开心的去玩,该做作业的时候就去做作业。要坐下来,专进去。
四、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 *** 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 *** :①用更精密的仪器;②采用正确的测量 *** ;③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⑷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um)、纳秒(ns)
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00ms,1ms=1000us,1us=1000ns
2、测量工具:秒表。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