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时间的历史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时间创始人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历史上最早的时间是哪一年
1、截止2018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841年,岁次庚申,猴年。
2、公元前841年,如果仅仅以年份而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因为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年份记载。从此之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完全信史时代。而在这一年之前,在前面写了好几千年,明确写出年份的也有一千多年,但那些年代,都是大致年份,并不是有文字确切记录的年份。只有到了公元前841年,我们才敢于充满信心地将哪一年的事归于哪一年。
3、公元前841年,又是中国历史的端口年份,此时在位的周厉王刚愎自用,行事暴虐封杀言论,对敢言其不是的国人实行高压手段,《国语·周语上》有载:“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最终酿成“国人暴动”,导致厉王逃出王宫“出奔于彘”,由召公与周公二相行政,史称“共和行政”。
4、司马迁说,自黄帝时代以来都有确切的纪年。可是不同的资料说法也有所不同,真实的历史纪年没法确定,于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司马迁没有把它们记录下来。随着历史的演进,那些有着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纪年的珍贵史料渐渐湮没失传了,流传下来最早的年表就只有史记的十二诸侯年表了,因此我们取公元前841年作为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的开始。
5、共和行政指西周时期国人暴动后,周厉王出奔,由召穆公、周定公共同主持政事的政权,一说为共伯和执政。从公元前841年到公元前828年,共持续十四年。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十四年,即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共和结束。
6、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元前841年
二、时间的由来
1、简单说,十二时辰是我国古代的计时方式,一天平均分为12时段。24小时制是西方时间的计时 *** ,把每天分为24个阶段。12小时制是我国利用24小时制后的简便用法,分为白天12小时,晚上12小时,以利于区分12小时制钟表的白天夜晚之分。具体的如下:
2、(中国篇)古时没有时钟,先民们过着“晨光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耕生活。在年复一
3、年辛勤劳作中,先民们从自然现象的变化中窥测到时辰的规律。据《史记》记载,黄帝
4、使羲和占日(测日影),臾区占星气(观星宿)。从而开始有了时间的观念。
5、中国的十二时,自上古以来,就有着它悠久的历史,《周易》系辞中有:“古者
6、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神话故事《山海经?海外东经》
7、中也有“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羿射九日》邮票内容,讲的就是帝后妻子羲和
8、生了十个太阳,每天一个太阳在天上轮流值日,十日为一旬,后运行紊乱成灾,被后羿
9、射掉九个。这是十干的来历。关于月的来历也出自此书《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
10、,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成为十二地支的来历。神话故事是无所考的,
11、但每天十二等分的时辰,在殷朝以前就已使用。殷朝后期还把十二等分化为十六个时段
12、,白天十段:日出、食时、莫食……晚上六段:日人、黄昏、人定……到秦朝后期,星
13、官们根据北斗星的斗柄所指定的方向,又把天划成十二等分,每月斗柄指一辰,每年一
14、个周天的特点所指的辰位为月健,规定冬至月为子月(阴历的十一月),就把十六时段
15、定为十二时段,即至今所用的十二个月。
16、古时敲梆巡夜,以防范盗贼,故有梆敲漏点勤报更之说。漏,是漏壶,也叫漏刻
17、,把一昼夜分成100刻度。更,乃是一夜分五更(约一个时辰),一更分五点,每进入
18、更初时报更,每隔约24分钟报一次点。记更的始末是以“西见长庚始记更,东见启明为
19、更尽”,就是日落后,从西方天空能见到长庚星开始记更,第二天天亮在东方能见到启
20、明星为五更。到了宋代又出香篆、更香、辊弹等,记时 *** 就更多了。《中国古钟》邮
21、票“唐代景云钟”也是专供击钟报时用的。但不管哪一种,都是非常辛苦,非常认真地
22、敬授人时,无论晴天雨夜,一年四季昼夜不停,从不漏报。王安石有诗曰:“占星昏晓
23、中,寒暑已不疑。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谁当哀此劳,
24、往往夺其时”。特别是白天因地域和四季造成昼夜长短不一,就得以两分制定出日落日
25、出和昼夜长短的准确时刻,同时还得参照星宿。如《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
26、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古人以此来定出天亮后,马上再观日出,就这样
27、连续不断,时刻推算,直到清代出现机械钟才逐一简化下来。
28、(外)几十个世纪以来,宗教的教条和僧侣都参与时间
29、计算,在历法史上有关科学和宗教的头绪,都起自於
30、人类预期未来和为之准备的需要。有些观察家相信,
31、月亮是人类之一个用以记载时节的工具。然而,大多
32、数天文历史学家不同意这个看法。研究残存的原始社
33、会证明,以星辰估计时序比以月球估计者为普遍。与太阳同时起落的星球
34、出现於地平线附近--是个很好的指标。原始的农业民族尤其依赖星辰。例
35、如,巴西西北部的突堪诺印地安人,观察昂星团(Pleiades)而估计季节
36、许多原始部落,由天体移转可指示季节轮换的观念,转而
37、到天体的移转控制了季节变迁。同时,他们更认为,若是部落
38、想要兴旺,非先得宠於天体不可。今日仍有极多人相信占星术
39、。即使在最原始的社会,时序估计仍是一项繁复的工作。婆罗
40、洲的肯亚族以观察太阳的高度来计时,他们的 *** 非常复杂,
41、需要一群专家才能完成。一旦计时的 *** 与需要祭天的古老信
42、仰攀上关系,有个人物就出现:一位祭司天文家,他观察天体
43、,并向次重要的人们解释,他可循由念咒和祭祀而使得天体对
44、部落会有善意的影响。最早这样的社会,太约出现於在五千年前的底格里斯河和
45、幼发拉底河流域,属於撒马利亚人,他们有制定历法的专家:
46、祭司书记,他们无疑是职业化的计时者。
47、在撒马利亚的每个小城邦中,祭司就代表了诸神和神的地面 *** 的职权,负起统
48、治领土的责任。由推算时序的观点来看,最重要的是,灌溉的小麦和大麦田、洋葱和
49、黄瓜圃,必需在每年的固定时间耕种、照料和收割。撒马利亚祭司的历制是以月亮为
50、依据,将一年分十二个阴历月份,每月各有30天。这种 *** ,必需面对几千年来一直
51、困扰制历者之天文问题。主要的问题是由於:年、月、日衍生的天文周期,不互相吻
52、合。年来自地球绕日旋转,约为365 1/4天。月当然是以月亮的盈亏为准,其一周期
53、比29 1/2天多一点。结果,一年并不由12个相等的月组成,而是由大约 12 1/3月组
54、成。除非作适当的修正,否则一个月30天的巴比伦历法就不能和月亮及太阳一直同步
55、。撒马利亚的祭司必定修正过这种历法,但他们真正所用的 *** 已失传了。只是我们
56、可以知道,巴比伦人能使各月份和月亮的行动保持同步,他们所采取的办法是拿30天
57、一月和29天一月交替轮换,另再加入30天的一个月以弥补剩余的日数。同样地,他们
58、大约每隔三年就加进额外的一个月,使得年和太阳保持同步。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59、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60、甚至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循著往日的足迹,已经可以知道
61、何时可以猎获迁移的野兽,何时可为即将来到的冬季寻找疪护
62、所。但就在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谷的高度文明尚未显现之前
63、,由於决定该种植何种作物或预备洪水期的需要所激,真正的
64、在大约纪元前两千年,巴比伦人设计了一个以两朔月29 1/2天平均周期为基本的历
65、制。在这个历制中,一年分为十二个阴历月,总计354日。由於这套算法比太阳日少了
66、11天,不久后收获祭典举行的季节不对了。为了保证祭典和季节之间的正确关系,祭司
67、忽然想出一套仍在使用的办法--闰法,将额外的日或月加入,以修正不吻合的天文周期
68、,而使得历制和自然节期调和。起初,月的添加是凭祭司的高兴,但不久则在一定程式
69、出现:将七个额外的月散布地置入19年的周期,使得月和年同步。巴比伦历制是希伯来
70、历和回历的模型,但这两种历制都已有了一个重大的改变:犹太人采用七日周--一个相
71、当於四分之一阴历月的时间单位;但使用回历的 *** 徒则摒弃修正历,纯粹使用阴历,
三、历史上有关于时间混乱有着哪些记载
1、世界各地的时间是混乱的,历史上曾记载了这样两件事:
2、1858年11月24日,英国多塞特郡的时针指在上午10时06分,当时法官裁决一名土地诉讼人败诉,原因是他没有在上午10时准时到庭。2分钟后,那个诉讼人到庭了,他向法官提出,按照他家乡柏蓝郡喀来尔镇火车站的时钟,他是准点到达的。他不服气,要求重判。像这类由于时间不统一而引起的纠纷事例,在英国时有发生。一直到1880年,英国国会才决定以格林威治的时间为全国统一的标准时间。
3、19世纪,美国纽约市的布法罗火车站就有3种时钟。一种是布法罗的当地时间,一种是纽约市的时间,还有一种是俄亥俄哥伦布市的时间。由于定时上的混乱,结果造成了许多麻烦。
4、17世纪以来,航海事业蓬勃发展,许多航海国家为了更好地确定船舶在海上的位置,纷纷建造天文台。
5、1675年,英皇查尔斯二世决定,在伦敦郊外格林威治公园建造皇家天文台——格林威治天文台。当时,这个天文台的主要任务是,精确测量恒星的位置。30年后,它公布了一部星表叫《英国天文志》,记录着详细的天象资料。1767年,出版了《英国航海历书》,以一种国际通用的时间——格林威治时间出现在天文历书中,当时的世界时就是格林威治视时。
6、格林威治天文台位于古老伦敦城东8公里的泰晤士河南岸,是个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地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7、1948年,由于伦敦市区拥挤而多雾,天文台搬迁到郊区濒海的古城赫斯特蒙(东经0°0′25″,时间相差81秒)的一座小山上。
8、原址作为国家航海博物馆,那里除了陈列这座天文台早期用过的各种观测仪器外,还有一个“子午馆”,公开展出,供人参观。
9、在子午馆里,有一间专门的房间,保存着一台子午仪。它的基座上刻有一条垂线,这就是本初子午线。子午仪上的英文是:世界本初子午线。一条白颜色垂线的两旁,分别写着东经和西经。在子午馆里有一条镶嵌在大理石的中间的铜线,铜线还延伸到墙外的水泥地上。游人来到这里,都喜欢站在门口,双脚分跨在铜线的两侧,拍一张有趣的照片留念——0°经线在脚下穿过。子午馆大门外的砖墙上,镶有一台24小时走动的大型标准钟,那是1851年安装的。
10、新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建在15世纪的赫斯特蒙城堡里,它位于离伦敦100多公里外的萨塞克斯郡。那里山丘森林环抱,有城墙和护城河,面积约15公顷。周围的山丘上,以古堡为中心新造了7座大大小小圆顶观测台和研究大楼,里面装有世界上精确的计时仪器:原子钟、249厘米口径牛顿天文望远镜,许多较小型的望远镜和观察设备,还有精密的天文仪器和电子计算机。一座车库大小的铝屋是天文照相机的顶管,遥对着星空,不停地拍摄星球经过时的相片,并能自动地记录出时间来。
11、这里住着200多位天文学家和技术人员,日日夜夜地观测,计算出精确的时间,然后,通过6个电子发音器传到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向英国和全世界广播,为了弥补格林威治天文台地理位置的更动,在计算时间时增加了81秒种。
12、格林威治的天文学家承认,目前的计时并不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天文学在计算时间上,会有不同的结果,即使最精确的原子钟也有误差。因此,每年除夕的午夜到来之前,天文台的工程师有时候要在格林威治时间上,加或减一秒“修正”时间——“闰秒”。
关于时间的历史,时间创始人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